《后危机时代外贸发展战略分析研究》核心内容概览99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19
Contemporary Strategy Analysis (6th edition)NOTES AND SUGGESTIONS ON SELF-STUDY QUESTIONSChapter 12.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Mature Industries1.The clothing manufacturers of northern Italy are facing rapid decline as retail chains and fashionhouses increasingly outsource to China and other low-cost countries. What strategies would you recommend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Italian garment manufacturers to assist them in surviving the onslaught of low-cost foreign competition?As the section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mature industries” (pp. 321–8) outlines, the key challenge of maturity is commoditization and intense price competition. The entry of low-cost competitors into a mature industry can be the death-knell for established producers. In the clothing industry, the scope for innovation is limited; hence, the basi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must be based primarily ondifferentiation. For manufacturers that have proprietary brand names, the potential to establishcompetitive advantage based on style and quality is considerable. For manufacturers who supply the design and marketing houses such as Armani and Prada, the challenge is greater. They must achieve a flexibility, responsiveness, and quality orientation that offsets their high costs. Manufacturers could also seek a stronger brand orientation around country of origin – e.g. promoting “Made in Italy” as a statement of chicness and quality.The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Italian manufacturers is to join rather than fight low-cost producers. Italian garment producers could retain design and certain finishing activities in their home country while transferring most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to China or other low-cost locations.2.Under Jacques Nasser, Ford’s response to intensifying competition in the auto industry was to acquirea stable of luxury brands and forward integrate into car rental (Hertz), car repair (Kwik Fit), andfinancial services. Under the present CEO, Alan Mulally, Ford is mov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divesting car rental, car repair, and financial services, and seeking buyers for several of its luxury brands (including Aston Martin and possibly Jaguar), and aggressively cutting costs and capacity.Giv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y and the company, examine the relative merits of each strategy and explain which strategy you would favor.A case can be made for each strategy.The case for the Nasser strategy is that the luxury segment is more differentiated than the mass market segments and offer greater profit potential. Similarly with forward integration, while the hardware side of the business becomes ever more cut-throat (especially as a result of excess capacity), the services side looks more attractive. A key problem for the Nasser strategy is that investment in luxury cars, in after-sales services and parts, and car rental have few obvious spillover benefits for the core Ford business.The case for the Mulally strategy is that Ford is bleeding cash, its sales are falling, and it has massive excess capacity. The key to survival and prosperity is to fix the core business. This means eliminating excess capacity, cutting costs, and creating more attractive products.The key has got to be the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f Ford itself. Although the Nasser strategy has its attractions, Ford is a company that has limited acquisition experience – it was founded as amanufacturing company, where its focus was on producing at low cost for the mass market. Thus, the key critique of the Nasser strategy is that it took Ford into areas where it had limited expertise and few relevant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it distracted Ford from its key strategic challenge of rebuilding its core automobil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in order to counter the competitive threat from Toyota, Hyundai, and a revitalizing GM.3.In both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established airlines are desperately cutting costs in order tocompete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budget airlines. However, it is highly unlikely that theseairlines will ever match the cost efficiency of Southwest, Jetblue, or Ryanair. What opportunities are there for established airlines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 position through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Make specific proposals for how established airlines can differentiate their customer offerings more effectively.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established airlines have attempted to differentiate their services in numerous ways. However, while such differentiation has proved critical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business class, for economy fliers, differentiation initiatives have met limited market response. Attempts to increase legroom, offer “economy-plus” sections, or superior in-flight entertainment have produced a limited response from customers. The only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that has proved wildly successful is frequent flier schemes.A critical question for the established airlines is whether any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capableof creating more value for customers than their costs to the airline. One possible approach is toexamine the airline passengers’ value chain of activities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creating customer value (see Chapter 9, pp. 255–8). Some of the more tangible value creating opportunities are likely to be improvements in the form of time savings and increased convenience. For example: •Route networks and schedules that facilitate through travel on a single airline (or with partner airlines).•Faster and more reliable reservations and check-in systems.4.Department stores (e.g. Federated Department Stores and Mays in the US, Selfridges and House ofFraser in the UK) fac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from specialized chain retailers and discount stores.What innovative strategies might department stores adopt to revitalize their competitiveness?Department stores were the dominant form of general retailing during the first six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ince the 1980s, department store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displaced by specialist chains and discount chains. Against Wal-Mart, Best Buy, Home Depot, Foot Locker, and Bed, Bath and Beyond, department stores lack buying power, parking space, and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ies associated with streamlined supply chains and “big-box” store formats.Can department stores survive, or are they doomed to oblivion?The starting point is to identify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department stores and other retail formats that can then identify the relative strengths of department stores in terms of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These include:•Reputation: Saks Fifth Avenue, Barney’s, Harrods, and Selfridge’s all have strong brand names of their own which are distinct from the products they sell.•Service: Department stores – especially the more upscale ones – are differentiated by a much higher level of customer service than that found in most mass-merchandising chain retailers.•Location: Most department stores have downtown locations.•Product range: The key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department stores is that they offer a much broader range of products than more specialized retail chains.•Attractive retail ambiance: Many department stores are in historic buildings, typically with much more attractive (even luxurious) décor than most retail chains.How can these relative resource and capability strengths be most effectively exploited?•Product focus: Department stores should focus on products either where price competition from mass-merchandising retail chains is weak (e.g. musical instruments, designer clothing,jewelry), or where opportunities exist for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cosmetics, bridal wear,customized furnishings).•Customer focus: Department stores should focus on catering to those customer types that prefer service and quality reassurance over low price.•Emphasis on services: Department stores can place less emphasis on stand-alone producers and more on bundling products with high-value services (e.g. providing facials and guidance on make-up as well as cosmetic products; providing interior designers’ services as well as home furnishings).•Redefining relationships with suppliers: For branded-goods suppliers, department stores offer attractive downtown retail environments for showcasing their new products. Hence,department stores may be able to enter partnerships with their suppliers, which may involve leasing concessionary space to the supplier, or providing other facilities and services for which suppliers will be willing to pay.。
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借鉴与政策因应作者:邓富华姜玉梅王译影来源:《国际贸易》 2018年第9期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大国崛起必然会引发既得利益者的极力遏制,日益强盛的中国也不例外,尤其受到美国的掣肘。
当前中美经贸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边投资贸易往来既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也不乏形式多样的、不间断的贸易摩擦,演绎着世界分工的深化和国际经贸规则的重构。
后危机时代,“逆全球化”思潮涌动,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中美贸易摩擦有了诸多新现象、新特点,且引发社会各界对其演变态势与本质特征的激烈争论。
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廓清中美贸易摩擦的形成及演化机制,对于指导当前中国深化改革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发展方向,重塑中美关系乃至全球经贸关系的利益格局,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在深入把握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态势和矛盾特征基础上,借鉴20世纪80年代美日德贸易摩擦的经验教训,并比较中美贸易摩擦与美日德贸易摩擦的异同,进而提出新形势下我国化解中美贸易冲突不利影响的有效举措。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态势与矛盾(一)中关贸易摩擦的态势自中美建立经贸关系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长期存在,且美国针对中国市场准人、知识产权、清洁能源补贴等领域先后实施六次“301调查”并拟定加征关税等制裁措施(见图1)。
中国加入WTO后,中美贸易摩擦更是遭遇高潮期。
本文以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为节点,将中美贸易摩擦的高潮期划分为两轮:金融危机前期,主要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3-2005年:后危机时代,主要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08年至今。
本文重点探讨后危机时代中美贸易摩擦问题。
1.金融危机前期的中美贸易摩擦2003-2005年,美国针对贸易失衡、反倾销、知识产权和人民币汇率等议题单方挑起中美贸易摩擦,试图模糊中美权责义务。
2003年起,短短三年时间,美国制造业协会、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等组织指责中美贸易失衡是造成美国制造业面临危机、失业人口持续扩大的“罪魁祸首”:美国对华发起多轮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立案指控的近百种中国产品被加征反倾销税,单笔最高达10亿美元:美国多次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为由对中国企业启动“337调查”,仅2004年就达11起:美国参议院决议以征收27. 5%的惩罚性关税为威胁,要求中国加快推动人民币升值。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公示序号学号姓名学院专业创新类型名称获奖级别获奖时间位次1200800620442史俊熙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管理学家》(E面试应用于校园招聘的可行性分析)一般期刊2011.11200800620319刘霖商学院金融学论文《中国电子商务》(男性网购特征和原因分析及企业营销建议)一般期刊2010.91200800620319刘霖商学院金融学论文《网络财富》(浅析美国量化货币政策的原因、影响及我国的对策)一般期刊2010.111200*********刘霖商学院金融学论文《商场现代化》(威海市粮食补贴现状、问题及改善思路研究)一般期刊2011.11200800620798郑瑜商学院国际贸易论文《网络财富》(中国纺织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探究)一般期刊2010.91200800620798郑瑜商学院国际贸易论文《商品与质量》(浅析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战略及宏观策略)一般期刊2010.101200800620798郑瑜商学院国际贸易论文《中国商界》(服务外包发展战略及宏观策略)一般期刊2010.111200*********郑瑜商学院国际贸易论文《网络财富》(《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现状)一般期刊2010.92200800620798郑瑜商学院国际贸易论文《商场现代化》(山东省外贸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一般期刊2010.92200800620798郑瑜商学院国际贸易论文《中国商界》(浅析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三大目标的影响)一般期刊2010.92200800620798郑瑜商学院国际贸易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三等奖2010.5323200900620597姜文商学院金融学论文《网络财富》(浅谈管理学在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中的应用)一般期刊2010.121200900620597姜文商学院金融学论文《商品与质量》(探究循环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的发展)一般期刊2010.1225200800620612武俊伟商学院金融学论文《网络财富》(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激励体制探讨)一般期刊2010.82200800620379毛肖雯商学院金融学论文《中国电子商务》(中国居民储蓄函数模型的实证分析)一般期刊2010.71200800620379毛肖雯商学院金融学论文《商品与质量》(基于博弈论的企业经理提议变革效果分析)一般期刊2010.101200800620379毛肖雯商学院金融学论文《中国商界》(浅析汇率变动对宏观经济三大目标的影响)一般期刊2010.111200800620379毛肖雯商学院金融学论文《中国商界》(服务外包发展战略及宏观环境研究)一般期刊2010.122200800620379毛肖雯商学院金融学论文《商场现代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一般期刊2011.117200800620513王剑龙商学院金融学专利电压力锅内胆实用新型专利2010.1118200800620246李梦璐商学院金融学论文《科技信息》(创新金融体系促进高效经济发展——以东营市为例)一般期刊2010.81200800620350吕聪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品与质量》(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浅析)一般期刊2010.101200800620350吕聪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场现代化》(中美利率的差异性浅析)一般期刊2011.11200800620350吕聪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品与质量》(关于山东省农村市场的调研报告)一般期刊2010.102200800620350吕聪商学院国贸论文《网络财富》(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一般期刊2010.1224 6 9200800620350吕聪商学院国贸论文《网络财富》(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对中国服务业人力资本的构想)一般期刊2010.123200800620772赵红蕾商学院商务论文《中国市场》(从联想看企业SNS营销)一般期刊2010.122200800620772赵红蕾商学院商务论文《商业文化》(对临京地区农产品网络供产销链的调研)一般期刊2010.111200800620772赵红蕾商学院商务竞赛省挑战杯创业大赛(大川磁力科技有限公司)省一等奖2010.95200800620771赵方圆商学院会计学论文《网络财富》(浅析通货膨胀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一般期刊2010.111200800620771赵方圆商学院会计学论文《商场现代化》(浅谈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般期刊2011.11200800620771赵方圆商学院会计学论文《商场现代化》(管理会计对企业成本计量、生产控制及战略决策的影响)一般期刊2010.122200800620771赵方圆商学院会计学论文《商场现代化》(我国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关系)一般期刊2011.22200800620809周京梅商学院会计学论文《商场现代化》(管理会计对企业成本计量、生产控制及战略决策的影响)一般期刊2010.121200800620809周京梅商学院会计学论文《商场现代化》(我国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协调关系)一般期刊2011.21200800620809周京梅商学院会计学论文《网络财富》(浅析通货膨胀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一般期刊2010.112200800620809周京梅商学院会计学论文《商场现代化》(浅谈我国会计诚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一般期刊2011.12200800620220孔旭商学院国贸论文《财经界》(浅谈人民币升值能否解决美国经济问题)一般期刊2010.12110 11 1220076202258王晓波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中国集体经济》(《知识型员工“过劳死”的形成机理与防范措施)一般期刊2010.111200900620594姜隽鹏商学院金融学竞赛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省三等奖2010.111 200900620594姜隽鹏商学院金融学竞赛“BEC杯”英语演讲比赛校特等奖2010.71 200900620594姜隽鹏商学院金融学竞赛英语短剧大赛校一等奖2010.71 19200900620778袁野商学院金融学竞赛英语短剧大赛校一等奖2010.71200800620446宋进朝商学院国贸论文《网络财富》(关于建设有威海特色村镇银行的构想)一般期刊2010.121200800620446宋进朝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场现代化》(浅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一般期刊2011.11200800620446宋进朝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品与质量》(浅析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一般期刊2011.11200800620446宋进朝商学院国贸论文《中国电子商务》(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的纠纷的原因及对策探究)一般期刊2011.12200800620446宋进朝商学院国贸论文《网络财富》(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策探究)一般期刊2010.122200800620446宋进朝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品与质量》(浅谈当前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及次生问题)一般期刊2011.12200800620446宋进朝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场现代化》(浅谈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一般期刊2011.13200800620108甘信宇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场现代化》(浅谈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一般期刊2011.1118 20200800620108甘信宇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品与质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模型分析)一般期刊2011.11200800620108甘信宇商学院国贸论文《中国电子商务》(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的纠纷的原因及对策探究)一般期刊2011.11200800620108甘信宇商学院国贸论文《网络财富》(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策探究)一般期刊2010.121200800620108甘信宇商学院国贸论文《网络财富》(关于建设有威海特色村镇银行的构想)一般期刊2010.122200800620108甘信宇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品与质量》(浅析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一般期刊2011.12200800620108甘信宇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场现代化》(浅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一般期刊2011.13200800620108甘信宇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场现代化》(中国吸引FDI国家层面优势弱化的原因初探)一般期刊2011.12200800620108甘信宇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品与质量》(浅谈当前我国从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及次生问题)一般期刊2011.12200800620407彭华利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场现代化》(中国吸引FDI国家层面优势弱化的原因初探)一般期刊2011.11200800620407彭华利商学院国贸论文《商品与质量》(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模型分析》)一般期刊2011.1223200900810262姜山海洋学院药学论文《齐鲁药事》(昆嵛山菊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一般期刊2010.01124200800810333赵前程海洋学院药学论文《河南农业科学》(柠檬酸对锰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核心C类2010.12122 21。
国际商贸双循环战略的提出表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需要强调的是,国内大循环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国际外循环相互促进,即国际外循环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复苏,提高对外开放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积极参与RCEP协定谈判,充分利用RCEP规则,是努力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的路径之一。
我国虽然已是WTO成员,但WTO的规则具有局限性,在贸易保护主义和保守主义的盛行下,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合作机制已达瓶颈,以地缘政治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前贸易发展的主流。
RCEP本质上是以实现区域成员国共同富裕为目标的自贸协定,RCEP成员国在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其中多个领域的承诺水平远超WTO。
因此,我国积极推动RCEP协定是基于自身诉求,改变不平等经贸规则的一次重要尝试。
同时,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RCEP 协定的签订,但RCEP的落地并不意味着干扰因素的消失,相反,RCEP体系的稳定运行将会重塑世界贸易格局,难免会触及西方某些国家的利益。
因此,他们不得不采取措施来阻碍RCEP的发展,前有以美国为首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后有由日本主导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鉴于我国在新冠疫情下的有效防控和复工复产重振经济的事实,中国已成为重启RCEP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是促进RCEP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基于此,分析中国加入RCEP协定的影响对于提高自身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PEST分析法对RCEP宏观环境上的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1 RCEP协定下我国发展的PEST分析PEST分析法是通过宏观环境来分析现有条件下对外贸易发展的方法,不同国家的贸易依据发展需要分析的内容有所差异,但可归纳为政治、经济、社会与科学四个因素。
以下通过对四个因素的探究,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在RCEP协定下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
跨境贸易中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跨境贸易中国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
在将分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目的。
在将对跨境贸易市场概况、市场需求分析、中国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进行研究,并结合案例分析跨境贸易市场营销策略的实际应用。
将对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前景进行展望。
在将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同时总结研究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跨境贸易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境贸易, 中国国际市场, 市场营销策略, 需求分析, 案例分析, 前景展望, 总结与展望, 研究启示, 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跨境贸易在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跨境贸易市场也变得更加竞争激烈和复杂。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有效营销,提高产品竞争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入研究跨境贸易中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成为了当下的热点问题。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庞大的出口市场和强大的制造业实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个国家的激烈竞争。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企业需要不断创新营销策略,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拟对跨境贸易中国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跨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可以发现跨境贸易中国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研究旨在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中国跨境贸易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跨境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际合作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参与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研究中国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对于探索跨境贸易市场的发展规律、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内容分析林君泓 1100800130二学位摘要国际投资理论包括如下八重理论分别是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补充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本文将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在自由贸易与经济保护这对矛盾体中究竟应该采取哪种方式才能更有利于经济发展。
当前的经济危机更使我们有必要深刻思考什么样的贸易政策更符合中美两国的长远利益。
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是受贸易理论指导的历史和实践多次证明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的自由贸易政策对参与贸易的国家是最有利的。
自由贸易政策理论的提出源于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其中典型的代表为亚当·斯密 AdamSmith 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
此后的自由贸易政策相关理论都是围绕着以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展开论述的。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亚当·斯密 1776 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对重商主义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批判。
斯密以家庭的例子推及国家指出一件商品如果在本国制造比在他国制造所花费的成本高就应放弃在本国制造选择从他国进口。
这种以绝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会同时提高两国的财富。
他否定重商主义所认为的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认为国际贸易是正的非零和博弈。
斯密不仅回答了国家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贸易而且回答了如何进行贸易。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局限在于他所指的正的非零和的博弈仅存在于两个技术发展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国家而对于两个技术发展水平悬殊的国家是否要进行贸易则缺乏解释能力。
大卫·李嘉图 1816 在其《政治经济学及其税赋原理》一书中用比较优势理论对斯密的理论进行了完善。
李嘉图认为国家之间不论经济发展水平强弱只要按照其相对的比较优势生产并交换产品同样能实现正的非零和的博弈。
后金融危机时代小型服装外贸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作者:张岸嫔来源:《对外经贸》2012年第10期[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小型服装外贸企业陷入了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困境。
出现订单锐减、出口步履维艰,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加大,要素成本增加,利润触底,企业自发转型升级动力减少,资金短缺,融资困难,企业转型升级能力受到限制,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品牌少,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文化缺位,产业链不完善,缺乏有效解决机制等问题,应采取转变经营观念,开源节流,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进行融资,从转型到转移,放眼国际、抱团“走出去”等对策。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小型服装外贸企业;困境出路[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0-0028-02作者简介:张岸嫔(1974-),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教学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服装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服装出口收入占我国外汇收入很大比重。
然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陷入到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衰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复苏任重道远,对中国服装企业来说,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营环境及各类生产要素的迅速变化使得服装外贸企业承受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
据中国服装协会的调查显示,2007年以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服装企业面临生存威胁,特别是人数在100人以内的小企业关停现象普遍,小型服装外贸企业的发展出现了瓶颈。
国务院《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确保纺织工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作为我国主要服装生产基地的浙江、广东、江苏和山东等纷纷制定相应实施方案。
红海危机对外贸的建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红海危机是指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外贸行业遭遇的种种挑战和困境。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外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和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红海危机涉及到外贸行业的方方面面,不仅会对出口企业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冲击国家的经济发展。
红海危机对外贸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市场竞争的加剧、收益率的下降和出口退税政策的不断调整等方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涌入外贸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传统的行业龙头企业在面对新兴企业的挑战时,不得不面临价格战和市场份额的争夺,利润空间也随之缩小。
同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出口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
针对红海危机对外贸的影响,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动态,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市场空间。
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对产品的创新和质量的提升,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
此外,政府也应该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出口成本,提高竞争力。
综上所述,红海危机对外贸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境,但也孕育了新的机遇。
只有在正确的导向下,利用市场的变革和政策的扶持,企业才能在红海危机中脱颖而出,保持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2 文章结构文章将通过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组织,并在正文部分分为三个小节来详细阐述红海危机对外贸的影响和提出建议应对的措施。
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 红海危机对外贸的影响和建议应对的措施。
同时,也会描述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引起读者对这个话题的兴趣。
引言部分还会明确本文的目的,即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红海危机对外贸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应对这一问题。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
首先,2.1 将详细介绍红海危机的背景,包括事件的起因、演变过程等。
国贸专业2015-2016年学年论文摘要尽管跨境电商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近年来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总额比例逐渐增高、增速强劲,拉动着我国外贸增长、优化调整外贸结构、扩展出口企业的生存空间。
通过分析跨境电商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我认为我国跨境电商在市场基础、国内电商平台建设中占有优势,但在生产企业品牌意识和第三方平台国际服务的提供上存在劣势。
在国际间经济合作加强、国家政策利好的环境下,虽有国外生产企业和第三方服务企业的竞争威胁,但外部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基于此,从政府、第三方平台和出口企业的层面提出发展跨境电商的相关对策重点在于企业自身应提高产品质量,走品牌化经营道路,借助第三方平台发展跨境电商,最终做大做强,实现自营跨境电商。
关键词:跨境电商;SWOT分析;第三方平台;大数据AbstractAlth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 exists many problems, the ratio of 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 accounted for China's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has increased strongly. 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 can stimulate China's foreign trade growth, optimize the adjustment of trade structure and expand of export enterprises living spa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 it is believed that China's 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 has an advan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 and the domestic electronic business platform, but disadvantage still exists in the production enterprise brand awareness and the third party platform international service.With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national policy of good environment, although there are foreign manufacturers and third-party service enterprises competitive threat,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re still greater than the challenge. Based on this, from the level of the government, third-party platform and export enterprises, we sh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to production, branding as management method,develop 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 with the support from third party platform and, finally, become big and strong, achieving self-manage c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Keyword:C ross-boarder electronic commerce;SWOT analysis;Third party platform;Big data目录一、引言 (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二、跨境电商概述 (2)(一)跨境电商发展的背景 (2)(二)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 (2)(三)规模 (2)三、跨境电商对我国发展的作用 (4)四、跨境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 (5)(一)S——优势分析 (5)(二)W——劣势分析 (6)(三)O——机会分析 (6)(四)T——威胁分析 (7)五、跨境电商发展的对策建议 (8)(一)国家 (8)(二)监管 (8)(三)服务 (9)参考文献 (9)Content1.Introduction (1)1.1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1.2Literature review...............................................................-1-.2.Summary of Cross-board electronic business (2)2.1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ment (2)2.2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2)2.3Size (2)3.The benefits of cross-board electronic business (4)4.The SWOT analysis of cross-board electronic business (5)4.1Strength analysis (5)4.2Weakness analysis (6)4.3Opportunity analysis (6)4.4Threaten analysis (7)5.Advice (8)5.1Country (8)5.2Supervising (8)5.3Service (9)6.References (9)一、引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研究生学术报告记录标题:对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人:XXX(姓名)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引言:尊敬的各位领导、教授、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分享我的研究课题,即对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本次报告中,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及原因;其次,对双方经济的影响分析;最后,关于中美贸易战未来的发展趋势的讨论。
一、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及原因中美贸易战始于2024年,主要原因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出质疑,并对中国的一系列产品征收关税。
这一行动激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应,双方开始了多轮贸易谈判。
二、对双方经济的影响分析中美贸易战对两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双方的贸易额减少,对双方经济增长速度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中美贸易战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冲击,特别是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较为明显。
此外,贸易战还导致了两国市场的不稳定和投资环境的恶化。
最后,中美贸易战逐渐扩大为科技战,对双方科技创新和竞争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对中美贸易战未来的发展趋势的讨论关于中美贸易战未来的发展趋势,存在几种可能性。
首先,双方可能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并逐渐解决贸易争端。
其次,贸易战可能继续升级,进一步对双方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双方还可能寻求第三方的合作,以应对贸易战的影响。
最后,贸易战可能进一步影响全球经济,导致全球市场的动荡,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结论:综上所述,中美贸易战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背后的原因与双方经济的相互依赖和竞争密切相关。
尽管目前形势严峻,但我们可以看到,双方都有动机通过谈判和合作解决贸易争端,寻找共赢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研究和沟通,积极探索解决贸易争端的途径,为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ifi陆现察2020年总目录《国际观察》2020年总目录第1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秩序观意蕴——兼论“天下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当代价值.............徐梦(U)为什么要倡导“共生机遇论”?........................金应忠(1.18)“权力政治论”还是“共生机遇论”?—与金应忠教授关于战略逻辑的对话 ........................赵可金(1.47)论弱势盟国的自主性追求与同盟关系维护 策略——以后冷战时代的美日同盟为例 ........................李阳(2.93)论美欧发达地区的逆全球化现象 ...............张刚生严洁(2.124)第3期论观念差异与国际合作——“合异论’’的提出...................王帆(3.1)“势”及其对于理解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 的独特价值.............潘忠岐(1.69)孔子外交思想的当代研究”...............金正昆陈斐斐(丨.丨〇1)国际移民视阈下移民动因理论再建构 ...............章雅荻余潇楓(1.119)论“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施抗齐刘玉安(1.138)中国和平发展学研究——兼与王帆教授商榷.....................胡键(3.32)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转向”与中国的战 略选择.................李慧明(3.57)国际法视域下中亚水合作机制评析 ...............朱新光朱雅宾(3.86)“中国威胁”的社会建构及解构对策一 以国际传播对中国“北极威胁者”形象建 构为例.........阮建平瞿琼(3.109)第2期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范和生陶德强(2.1)全球国际关系学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秦亚青(2.27)“中国学派”问题的再思与再认 ........................任晓(2.46)从“战略协调”到“战略竞争”:中美关 系的演进逻辑......韩召颖黄钊龙(2.66)“北约过时论”的历史演变与现实意涵 .......................宋芳(3.130)第4期论中美“关系危机”...............王俊生田德荣(4.1)建构“敌人”:美国的秩序构想、制度战 略与对华政策...........唐健(4.21)155《国际观察》2020年总目录特朗普对外政策频谱透析与中国体系化战 略应对构想.......王志军姚君段景源(4.60)论当代中国特色国际组织外交的主要特 点——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 ...............张贵洪王悦(4.85)新时代中国参与区域安全治理的模式探析 ........................陈翔(4.114)全球城市发展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张骁虎(4.133)第5期探索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多维向度:科 学、人文与艺术...............王逸舟严展宇(5.1)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弓方向 ........................门洪华(5.33)中国区域国别之学的历史溯源与现实趋向 ........................刘鸿武(5.53)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角色与实 现路径.................叶泉(5.74)新中国70年来外交传播体系的历史演进与 发展方位.......杨明星周安祺(5.107)论美国对华“科技战”中的联盟策略:以美欧对华科技施压为例 ........................孙海泳(5.134)第6期“中国周边学”发凡:一门交叉学科的诞 生......................石源华(6.1)论“中国周边学”中的中国意识与理论边 界——兼与石源华教授商榷 ........................刘雪莲(6.37)中国中亚研究30年来进展评估一基于观 察视角与研究主题的评估框架 ...............曾向红杨恕(6.66)论东盟地区论坛的实践功用和理论意义 .......李晨阳赵丽杨飞(6.99)当前德美矛盾的多重原因透析 ...............牛霞飞郑易平(6.125)156。
一、论文题目二、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简要介绍论文主题和研究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为……(提出建议或展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引言1. 研究背景:简要介绍外贸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已有研究的不足,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
四、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介绍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2. 研究方法:阐述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1. 研究结果:详细介绍本文的研究发现,包括主要结论、关键数据等。
2. 分析与讨论: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解释其背后的原因,并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
六、结论与建议1. 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强调研究的创新点和实际意义。
2. 建议:针对外贸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外贸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七、展望1. 研究局限:指出本文的研究局限,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2. 未来研究方向:提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以下为论文总结范文模板的具体内容:一、论文题目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研究二、论文摘要本文以我国外贸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际贸易摩擦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提出了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简要介绍主要结论)。
本文为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引言1. 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外贸行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国际贸易摩擦的挑战。
了解国际贸易摩擦对外贸企业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已有研究表明,国际贸易摩擦对外贸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列举已有研究的不足)。
四、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我国部分外贸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
a practical guide to trade policy analysis中文版
《实用贸易政策分析指南》中文版
《实用贸易政策分析指南》是一本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贸易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的实用指南。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掌握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体系和各国贸易政策的发展趋势。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的概念、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以及贸易政策的工具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读者将能够了解贸易政策的基本框架和原则。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贸易政策的分析方法,包括贸易政策的经济学分析、政治学分析和社会学分析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各种分析工具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贸易政策。
第三部分则关注实际应用,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经验,介绍了各种贸易政策的实施和评估。
这一部分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各种贸易政策的实际操作和效果,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贸易政策。
总的来说,《实用贸易政策分析指南》是一本全面、实用的贸易政策分析指南,适合对国际贸易和贸易政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贸易政策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对国际贸易体系和各国贸易政策的理解和评估能力。
美国“友岸外包”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与对策——基于全球
产业链重构视角的分析
陈俊豪
【期刊名称】《时代经贸》
【年(卷),期】2024(21)5
【摘要】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加之国际形势动荡、大国竞争愈加激烈,全球产业链发生重构,全球产业链布局逐渐转换成区域产业链布局,美国政府提出“友岸外包”战略,深层目标是重构具有韧性的、去中国化的产业链。
本文基于全球产业链重构视角,以美国“友岸外包”战略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以北美为中心、以中国为对立的发展趋势,并以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为例,深入剖析“友岸外包”在企业价值链、供需链、空间链三个层面的效应和影响。
【总页数】5页(P108-112)
【作者】陈俊豪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
【相关文献】
1.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影响r——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分析
2.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r——基于全产业链构建
3.全球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障碍与对策
4.知识分工、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制造
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发展格局的视角5.从“近岸外包”到“友岸外包”:美国在拉美打造供应链体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核心内容概览后危机时代,世界步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周期,迫切需要从战略上谋划中国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应有新思维、新战略。
商务部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规划出了加快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型的“路线图”,以下为该报告主报告的核心内容。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充分发挥我国现有比较优势,进一步提升动态比较优势,创建新的竞争优势,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实现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贸易强国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中国外贸实现三级跳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实行了开放条件下的进口替代战略,为我国从完全封闭下的经济逐步探索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作了准备,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渡。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加入WTO之前,我国实行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
加入WTO以来,我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出口导向型战略。
这并非中国政府宏观政策刻意所致。
加入WTO后,使中国原本具有的出口的巨大潜力进一步释放,出口呈现超高速增长态势。
同时,进口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国内进一步开放市场,进口规模也得以扩大。
但由于总体上,出口增速快于进口增速的“速度差”,形成了事实上的出口导向型战略。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外贸发展战略的演进,我国对外贸易明显呈现三级跳,1988年贸易额是1978年近4.98倍,2001年贸易额是1988年的..96倍,2008年是2001年的5.03倍。
1978~200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在绝大多数年份均高于GDP增长率,起到了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新战略定位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际地位。
———拉动经济增长,就是要吸收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理论的合理内核,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出口贸易对拉动经济增长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吸收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合理内核,充分发挥出口贸易对就业和国民收入增长的倍增效应,这就要求一国应保持适度的顺差规模。
———提升国际地位,就是要吸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合理内核,积极推进贸易强国进程,全方位培育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任务四个优化三个转变六个协调———四个优化一要优化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大跨国公司;扶持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发挥其体制、机制优势;二要优化商品结构,支持“三自三高”产品出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三要优化市场结构,开拓成长性好、潜力大的新兴市场,巩固传统市场;四要优化贸易方式,货物贸易中,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方式<边境贸易、易货贸易、转口贸易、租赁贸易、国际期货交易等);服务贸易中,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出口,适度开放服务贸易领域,促进服务贸易进口,提高服务贸易在总贸易中的比重。
———三个转变一是在质量规模上,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货物贸易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服务贸易规模居世界前列,服务贸易占世界比重提高。
外贸结构改善,质量档次提升,贸易方式优化。
二是在在空间布局上,国际市场布局从集中向多元转变。
推动多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形成涵盖多个国家和地区、多种合作层次的新格局。
国内区域布局从东部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
提升东部、发展中部、带动西部,形成从东向西梯度推进的新局面。
三是在国际分工中,从被动接受规则向主动参与制定规则转变。
提升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主导权,扩大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中的影响力。
提升重点商品定价权或议价权,扩大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商品影响力。
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
增强我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
———六个协调即出口贸易与进口贸易协调发展,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外贸与外资<双向投资)、外经、援外协调发展,外贸与内贸协调发展,多种所有制主体协调发展,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
发展目标数量指标保持并巩固出口货物贸易规模居世界第一的地位。
考虑到我国贸易增长的基数较大以及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实际,我国贸易增长速度不仅将高于未来世界贸易发展的平均水平,而且仍将可能与我国GDP保持同向增长,增长速度也将可能高于GDP若干个百分点。
在规模份额上,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稳步提高。
中国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的比重将从目前接近9%,稳步提高到2018年10%以上,到2020年12%以上,不断巩固货物贸易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
进口货物规模稳步提高。
占世界货物贸易进口的比重到2018年达到9%,到2020年达11%,不断巩固货物贸易进口世界第二的地位。
服务贸易方面,将中国服务贸易在世界中的位次提升至前三位。
2018-2018年,中国服务贸易要闯入世界前三名,2018-2020年,要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
质量指标应在贸易规模、进出口结构、贸易模式、产品质量<标准)、品牌国际化、技术、货币国际化、国际投资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一是拥有若干世界顶级的跨国公司和一大批中小型跨国公司。
首先要培育若干中国本土的世界顶级跨国公司。
《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8年在世界非金融类跨国公司100强<根据国外资产排名)中,中国仅中信集团公司一家公司入围;在发展中国家100强中,中国有11家公司入围。
争取在2018年之前,争取4-5家跨国公司进入世界100强,15-20家进入发展中国家100强;到2020年之前,争取8-10家跨国公司进入世界100强,25-30家进入发展中国家100强。
其次培育一大批中国本土的中小型跨国公司。
《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共有跨国公司3429家,占全球跨国公司总数的4.2%,争取2018-2018年增长500家左右的中小型跨国公司,达到4000家;2018-2020年力争达到上8000家甚至上万家。
二是拥有一批世界级品牌。
在Interbrand公布的2009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100强中,中国无品牌入选。
要力争在2018-2018年间,中国有1-2家入选全球100强,2018-2020年,争取有更多家入选全球100强。
三是逐步占据国际标准高地。
2018-2020年逐步占据技术产品、环境、劳工、社会等标准的国际高地;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采标率进一步提高,到2018年提高到65%,到2020年提高到85%,广泛参与原有标准的修改和新标准的制定,推动我国更多的产品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全面推进国际相互认证认可。
四是逐步把握规则主导权。
在多边贸易规则中掌握主动权。
力争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主导权。
积极参与以自由贸易区为核心、多种形式的区域优惠贸易安排。
五是力争战略性资源产品定价主导权。
由“价格追随者”变为“价格制定者”,尤其要注重提高在黑色金属<如铁矿石)、有色金属<如铜、铝、铅、锌、锡、镍)及稀土资源的定价权。
六是推进人民币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促进人民币全面可自由兑换并逐步成为世界贸易结算、流通和储备货币。
要实现上述目标与任务一方面要在贸易政策、体制机制、战略举措等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撑。
另一方面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看也离不开人才强国、科技强国、产业强国、金融强国的强有力支撑。
这些都是经济强国不可分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和硬实力的具体体现。
后危机时代,中国面临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地位,加速推进迈向贸易强国进程的战略任务。
为此,应在全面审视和评估目前外贸政策与管理体制的的基础上,对贸易政策进行的战略性调整和外贸体制机制创新。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外贸政策战略性调整当适时而行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必须考虑其综合影响,要从战略性的高度对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应根据贸易政策的特性,以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对中国贸易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
对贸易政策的调整必须考虑其基本特征及综合影响,从战略性的高度对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当前,对贸易政策的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方面,认为贸易政策是单纯的产业政策的延伸,从而使外贸政策处于产业政策的附属地位;另一方面,也存在过度拔高外贸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忽视外贸政策的相对独立性,频繁动用外贸政策工具调控宏观经济,扭曲了外贸政策的本质属性。
同时,贸易政策与后危机时代加快推进贸易强国的要求不相适应。
为此,应根据贸易政策的特性,以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对中国贸易政策进行调整与完善。
一是强化贸易政策的相对独立性,增强贸易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提升贸易政策在宏观决策中的地位。
在外贸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就业日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背景下,必须将贸易政策放在宏观政策中的重要位置。
但是同时要注意到,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相比,贸易政策本身有其自身特点,其政策功能与定位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提升贸易政策在宏观政策中地位的同时,也要保持贸易政策的相对独立性。
二是明确政策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增强政策调控的统一性、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在政策制定和调整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政策调控只是起到补充、引导市场的作用,而不是临驾于市场之上。
外贸政策不能像宏观调控中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那样相机抉择,也不能像宏观调控中为避免“理性预期”而采取“突然性”地调控政策。
相反,外贸政策应保持相对统一性、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见性,以此为外贸企业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三是外贸政策调整应有利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为此必须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与进口贸易结构,以利于实现贸易强国目标。
后危机时代,政策调控应着力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实现又好又快、好字当先的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外贸政策调控应该更加突出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效益<三自三高)产品出口;更加注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出口与进口、沿海与内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市场及不同贸易方式的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贸易与环境、气候的和谐发展;更加强调外贸发展对经济增长、国内就业和国民福利的贡献。
四是遵循WTO倡导的自由化、便利化和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在当前全球经济体制下,外贸政策必须以WTO多边贸易体制的相关规则为依据,不断推进贸易自由化与便利化,维护公平竞争的对外贸易制度环境。
涉外财税政策的调整当前,涉外财税缺乏支持外贸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前瞻性、战略性不足,背后深层原因是对外贸在整个公共财政体系中的地位认识不足,重大财税体制改革中缺乏对外贸因素的关注与考虑。
具体来说,涉外财税政策存在以下问题:支持外贸发展的财政资金来源面临枯竭;出口退税政策变化频繁,稳定性与连续性不够;全国性财政支持贸易发展的导向性不明确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