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遗传学教材中n,x和染色体基数的概念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95.49 KB
- 文档页数:3
绪论:变异:生物亲子代间相似的现象.遗传:生物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遗传工程:把生物的遗传物质费力出来,在体外进行基因切割、连接、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
染色体工程:按设计有计划削减,添加和代换同种或异种染色体的方法和技术。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
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
第一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第二.三章(孟德尔遗传定律)性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
单位性状:每一个具体的性状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上可能表现不同,这种单位性状内具有相对差异的性状。
显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中的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一对相对性状中在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核苷酸信息。
基因座: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占的位置。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形性状的基因。
基因型:是决定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的内在遗传组成。
表型:对某一生物体而言是指它具有全部单位性状的总和,但对于某一性状来说就是该性状的具体表现。
等位基因:二倍体生物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基因座位上,以不同方式影响同一性状的两个基因。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想对应的基因座位上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形式的等位基因。
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生物体。
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生物体杂交:是指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相交回交:是指杂交子代与亲代之一相交测交:是指让未知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类型相交,以测定未知基因型个体基因型。
多因一效;一个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所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第四章(连锁遗传)相斥相: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
相引相:显性基因或隐性基因联系在一起。
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新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主要介绍了遗传的知识,是高中学生要学习好相关计算公式。
下面店铺给高中学生带来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
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
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
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
解题四步曲:a。
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
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
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
d。
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
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
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 的亲本杂交组来计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
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
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 n ;4 n ;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 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性状: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的总和。
孟德尔把植株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称为单位性状,即: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不同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这种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基因型:指生物个体基因组合,表示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又称遗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简称表型。
具有一对相同基因的基因型称为纯合基因型,如CC和cc;这类生物个体称为纯合体。
具有一对不同基因的基因型称为杂合基因型,如Cc;这类生物个体称为杂合体。
独立分配: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
表型效应:基因型对表型的作用效果。
反应规范:某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中所显示出的表型变化范围。
表现度: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某种基因型决定的表型在不同个体间的表现差异程度。
外显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群体中,表现该基因所决定表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完全外显和不完全外显)表型模写: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一种基因突变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种现象叫做表型模写或表型模拟。
这种因表型模写而出现的性状称为拟表型。
连锁:杂交试验中,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而常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现象。
连锁基因:某些基因因为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一起遗传。
连锁群:由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所构成的集合。
完全连锁:如果连锁基因的杂种F1(双杂合体)只产生两种亲本类型的配子,而不产生非亲本类型的配子,就称为完全连锁。
不完全连锁:如果连锁基因的杂种F1不仅产生亲本类型的配子,还会产生重组类型配子,称为不完全连锁。
干涉:一个单交换的发生,往往会影响其邻近交换发生的现象。
基因是功能、突变、交换三位一体的最小的、不能分割的、基本遗传单位。
缺失:染色体某一区段发生了丢失缺失杂合体:体细胞中含有正常染色体及其缺失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的个体。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绪论1.什么是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1).遗传(heredity):生物亲子代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variation):生物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这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具有必要的环境,并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2.遗传学诞生的时间,标志?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建立和开始发展)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答: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关系?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中,由于染色质的复制而形成的物质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和染色质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周期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4.不同类型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根尖、叶、性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答: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 2n 2n 2n 4n 2nDNA分子数: 2n-4n 4n 4n 4n 2n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4n 0 0减数分裂:*母细胞初级*母细胞次级*母细胞 *细胞染色体数目: 2n 2n n(2n) nDNA分子数: 2n-4n 4n 2n n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2(0) 0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遗传学意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重要遗传学事件(交换、交叉,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基因分离?)特点: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染色体的定义遗传学名词解释染色体的定义及遗传学名词解释近代遗传学的发展离不开对染色体的深入研究。
染色体是生命的遗传载体,它们携带着组成我们的基因组的DNA序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染色体的定义以及与其相关的遗传学名词的解释。
一、染色体的定义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结构,其中包含了组成细胞遗传信息的DNA分子。
染色体形态各异,可以是线形、圆形或X形。
对于人类来说,每对染色体中都包含有数千个不同的基因,这些基因控制着我们的生长、发育、特征和遗传特性。
在人体中,我们通常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另外一对是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别,男性具有一对X和一对Y染色体,而女性则具有两对X染色体。
二、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主要由DNA、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组成。
DNA螺旋结构中的碱基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序列。
蛋白质则包裹和支持DNA,并帮助维持染色体的结构完整性。
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和包装在核小体和蛋白质复合物中。
这种组织方式使得每个细胞核内的庞大DNA分子得以适应核内空间的限制。
当细胞进行分裂的时候,染色体会变得更加紧凑,以便能够分离并传递给下一代细胞。
三、遗传学名词解释1. 基因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也是染色体上的DNA段落,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性。
基因包含着编码蛋白质所需的指令,这些蛋白质在维持细胞功能和表现遗传特征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2. 突变突变是指基因或染色体中的变化。
突变可能是良性的,不会对个体造成明显的影响;也可能是致病突变,导致遗传性疾病的发生。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即单个碱基的改变),也可以是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指的是在一种物种中存在的个体之间遗传特征上的差异。
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和进化的基础。
这些变异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例如基因重排、区段缺失或重复,或者在基因水平上,如单核苷酸多态性等。
4. 显性和隐性基因基因可以是显性的或隐性的。
具有显性基因的个体只需要从一个父亲或母亲那里继承该基因,即可表现出相关的遗传特征。
遗传学中染色体的名词解释染色体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人和其他生物体内的一个关键结构。
我们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就已经学过了染色体的基本知识,但是在深入了解遗传学领域后,我们会发现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还远远不止于我们所知的那些。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染色体的基础知识。
人类细胞核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这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它们以一种类似于螺旋状的结构紧密地包裹在一起。
这种包裹结构有助于保护DNA并将其整齐地组织在细胞内。
染色体的形状和数量对于生物种类而言是具有巨大的多样性的,对于人类而言是条状的。
我们常说的“性染色体”就是指决定性别的染色体,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女性则有两个X染色体。
除了性染色体外,我们还有其他非性染色体,它们决定了人类的其他特征。
然而,染色体不仅仅是一个存储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遗传学中,染色体还承担了许多重要的生物功能。
首先,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了支撑和分配遗传物质的作用。
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能够准确地复制并分离,确保每个新生细胞都能够获得正确的染色体组合。
这个过程被称为有丝分裂。
除了维持细胞分裂的准确性,染色体还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小段DNA序列,它们携带着生物所有的遗传信息。
通过基因表达,染色体能够将这些遗传信息转化为具体的生物功能。
这个过程涉及到许多复杂而精细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另外,染色体还参与了某些特殊的遗传现象,比如基因突变和重组。
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序列中发生的变化,它可能会导致遗传物质的功能改变。
染色体的不稳定性和突变率相对较高,这使得基因突变成为可能。
而重组则是指染色体间的片段交换,这种交换使得新的基因组合得以产生,从而增加物种的遗传变异。
在现代遗传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对染色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通过染色体显微镜,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甚至能够检测到染色体的异常。
遗传学部分名词解释集合●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同源染色体包含相同的基因序列。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互不相同的两对染色体。
●雌配子体:8个单倍体核所组成的胚囊。
●雄配子体:成熟的花粉粒,包括3个单倍体核。
●配子:单倍体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细胞。
●双受精:一种受精现象,一精核与卵细胞受精结合产生2n的胚,另一精核与两个极核受精为产生3n的胚乳。
●世代交替:有性繁殖生物的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的现象●孢子体世代:高等植物的无性世代,二倍体阶段,从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绿色植株。
●配子体世代:高等植物的有性世代,单倍体世代。
●遗传密码:决定各个氨基酸的核苷酸组分称遗传密码,以A、T、C、G分别代表4种密码符号。
●三联体密码:三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即一个三联体密码决定一种氨基酸。
●基因型:生物性状表现的内在遗传基础●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多因一效: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影响许多性状●染色体组(genome):某种生物的完整的一套单倍染色体称为该种生物的基因组或染色体组,以X代表。
●染色体基数:基本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基数。
●多倍体:三倍体和以上的整倍体统称为多倍体,以X表示之;如3X,4X,5X等。
●整倍体(euploid):合子按染色体基数整倍增加的个体。
●一倍体:只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以1x表示。
●单倍体:为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以1n表示●非整倍体:增加或减少的染色体数不是其染色体组(X)的整倍数的生物个体●超倍体:多于2n者称为超倍体●三体:2n+1,双三体:2n+1+1,四体:2n+2●亚倍体:少于2n者称为亚倍体●单体:2n-1,双单体:2n-1-1 ,缺体:2n-2●转换transition –嘌呤被嘌呤,嘧啶被嘧啶替换的现象,即同型碱基替换。
普通遗传学复习名词解释第二章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原核细胞:指遗传物质没有被核膜包围,且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的细胞真核细胞:指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被核膜所包围,并有多种细胞器的细胞染色体:是真核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产生的在着丝粒处相联系的染色体拷贝着丝点:即着丝粒,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位处置不被染色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来源于同一物种异源染色体:是一个物种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与另一个物种的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同源染色体的互称无丝分裂:也称直接分裂,在分裂过程中看不到纺锤丝,只是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细胞质也分裂,从而成为两个细胞,故称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高等真核生物细胞分裂形式,细胞分裂过程中,子代染色体数目不变单倍体: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或细胞二倍体:细胞核染色体根据着丝粒位置和染色体长度全是成对存在的个体或细胞(2n)联会:减数分裂偶线期开始出现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联会复合体:同源染色体连结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其主要成分是自我集合的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的两侧伸出横丝,因而使同源染色体得以固定在一起)胚乳直感:受精后由于花粉的影响而使胚乳在杂交当代表现出父本的某些性状的现象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形状的现象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第三章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母本DNA的两条链解开,作为模板链,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一个子代DNA分子包含一条模板链和一条新链冈崎片段:后随链上合成的DNA不连续单链小片段转录:指遗传信息从DNA转移到RNA,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一条与DNA碱基序列互补的mRNA的过程翻译:根据遗传密码的规则把成熟mRNA分子中碱基排列顺序转变为蛋白质或多肽链中的氨基酸残基排列顺序的过程小核RNA:(snRNA)真核细胞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剪接体的主要成分不均一核RNA:(hnRNA)未加工的前体mRNA遗传密码: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核苷酸顺序,由3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的密码子所构成简并:一个氨基酸由一个以上的三联体密码所决定的现象多聚核糖体:指合成蛋白质时,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附着在一条mRNA分子上,形成的似念珠状结构中心法则: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第四章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独立分配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分配到配子中去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单位性状:把总的性状区分为具体的单个性状相对性状:同一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性状分离现象:显性性状和隐形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致死基因:发挥作用时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互补作用:(9:7)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形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形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A—B—:A—bb+aaB-+aabb)返祖遗传:F1和F2都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积加作用:(9:6:1)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形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显性基因均不存在时又表现第三种性状(A-B—:A—bb+aaB-:aabb)重叠作用:(15:1)不同基因互作时,对表现型产生相同的影响(A-B—+A-bb+aaB—:aabb)显性上位作用:(12:3:1)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而且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队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这种情况称为上位性,起遮盖作用的基因如果是显性基因,成为上位显性基因(A—B—+A-bb:aaB-:aabb)A基因对B基因有遮盖作用隐形上位基因:(9:3:4)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形基因对另一队基因起上位性作用(A-B-:A—bb:aaB-+aabb)a基因对B基因有遮盖作用抑制作用:(13:3)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形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A-B-+aaB—+aabb:A-bb)B基因抑制A基因——前表现a的性状,后表现A的性状多因一效:许多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表现的现象一因多效: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的发育第五章相引相: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两个隐形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相斥相: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连锁遗传: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连在一起遗传的现象完全连锁:在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不完全连锁:指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或多或少的发生了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测交后代大部分为亲代类型,少部分为重组类型交换值: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重组率:就一个很短的交换染色体片段来说,交换值就等于交换型配子占总配子树的百分率,即重组率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连锁遗传图:准确估算出交换值,并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就可以把它们标志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干扰:一个交换发生后,在它邻近在发生第二个交换的机会就会减少符合系数/并发系数:受干扰的程度(越大收干扰程度越低)遗传图谱:通过两点测验和三点测验,即可将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各个基因的位置确定下来,绘制成图,就叫连锁遗传图,也叫遗传图谱连锁群:存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着丝点作图:把着丝点看成一个位点,估算某一基因与着丝点间重组率,进行遗传作图性连锁: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交叉遗传:子代与其亲代在性别和性状出现相反表现的现象限性遗传:指位于Y染色体(XY型)或W染色体(ZW型)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性状只限于雄性或雌性上表现的现象从性遗传:也称性影响遗传,指不是X及Y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而是因为内分泌及其他原因使某些性状或只出现于雌方或雄方;或在一方为显性一方为隐形的现象第六章缺失:指染色体某一区段丢失顶端缺失:缺失部位为某臂的外端中间缺失:缺失部位为某臂的内段断片:缺失的区段无着丝点重复:指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顺接重复:指某区段按自己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顺序重复了反接重复:指某区段在重复时颠倒了自己在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位置剂量效应:细胞内某基因出现的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就越显著位置效应:表现型效应因其所在染色体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倒位:指染色体某一区段的正常直线顺序颠倒了易位:指染色体某一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相互易位:两个非同源染色体都折断了,而且这两个折断了的染色体及其断片随后又交换地重新接合起来转移:指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现象罗伯逊易位:出现少了一对染色体的易位纯合体染色体组:一种生物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一套基本的染色体染色体基数X:一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个数整倍体:染色体数目是X的整数倍单倍体:含配子染色体数的染色体一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于同一物种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源于不同物种倍半二倍体:(AABBC)是一种异源多倍体的奇数染色体数目变异,其染色体数目是个体含有其中一个亲本的全部染色体,另一个亲本的半数染色体超倍体:染色体数多于2n者亚倍体:染色体数低于2n者第七章烈性噬菌体/毒性噬菌体: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去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温和型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转化:指某些细菌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援DNA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接合:指遗传物质从供体传给受体的过程F因子:致育因子F-菌株:没有F因子的菌株F+菌株:包含一个游离状态的F因子的菌株Hfr菌株:包含一个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内的F因子的菌株F'因子:F因子离开染色体是携带了有染色体的一些基因,该F因子就被成为F'因子部分二倍体/部分合子:只接受了部分的供体染色体的受体细胞性导:指结合时由F'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转移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转导: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普遍性转导:在噬菌体感染的末期,细菌染色体被断裂成许多小片段,在形成噬菌体颗粒时,少数噬菌体将细菌的DNA误认做是它们自己的DNA.并以其外壳蛋白将其包围,从而形成转导噬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