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融资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不同于公立高校的资金来源,民办高校的资本市场融资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融资成本高相比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更难以获得低成本融资。
由于没有国家的背书和支持,商业银行对民办高校的信贷审批更加严格,借贷门槛更高。
另外,民办高校的风险性也比公立高校大,因此其借款利率也更高。
2. 投资门槛高民办高校对于投资者的资质、背景、经验等方面有严格的限制,导致民办高校的投资门槛比较高。
这也导致目前民办高校的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较小,而民办高校的规模也无法与公立高校相媲美。
3. 成立时间短相比于公立高校,大多数民办高校成立时间较短,缺少良好的历史记录和声誉。
这也使得民办高校在资本市场上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吸引投资者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1. 提高民办高校资产质量提高民办高校资产质量是解决民办高校融资成本高的关键。
民办高校可以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完善财务信息披露,提高信用评级,从而增加银行的信任和帮助。
此外,还可以利用自有资产进行担保,减少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
2. 发挥政策优势政策优势是民办高校获得低成本融资的重要途径。
民办高校可以积极申请政府的各类资助政策,如国家科技计划、高等教育精品课程等,以此为民办高校筹集资金,并在政府的支持下提升自身实力和影响力。
3. 针对投资者需求设计投资方案针对投资者需求设计投资方案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方式。
民办高校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和心理,设计出合理的投资方案。
例如,引入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的投资,以此作为民办高校融资的重要来源。
结论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必须采取综合性对策来解决。
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提高民办高校的影响力和身份认证度,在资本市场上得到更好的认可。
此外,民办高校也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提升自身价值和质量水平,寻找更好的融资途径,从而实现良性发展。
关于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与对策建议研究作者:裴丽园来源:《今日财富》2020年第30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教育普及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已经有了更高的需求。
我国民办高校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虽然弥补了高等教育整体市场的供给空缺,但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过度地依赖学费和住宿费筹集经费,融资难度大和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问题都阻碍了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围绕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针对民办高校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民办高校融资困难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概况自古以来,我国社会办学的教育根系就非常发达,从春秋时期的以孔子为主要代表的教育家们就开始大力兴办古代社会私塾。
战国时期、清朝末期、民国年间的近代私学的发展也比较活跃。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变迁历程。
1977年8月恢复高考后,虽然广大青年可以通过统一考试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录取率非常低。
1979年的大学的录取率更是低于3.5%。
在录取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的前提下,丝毫不影响广大青年群众对上大学的渴望。
直到1992年间,我国开始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开始有了新的思路。
1998年我国提出高校应不断扩大学生规模的要求,尽可能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允许创立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这个时期重新恢复了生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0年以来,我国开始批准设立独立学院。
此时,开展高等教育的学校就呈现了大众化的趋势,既拥有公办的学校、民办的学校,还有半公半民的独立院校。
自2002年以后,我国允许民办高校拥有招生自主权,民办高校可进一步扩大规模招生。
随着我国对民办高校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大,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张,民办高校的数量也以非常快的速度逐年攀升。
从2010年到2011年间,民办高校从676所增加到698所,在校生从4766845人增加到5050687人。
毕业论文内容提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潮地推动下,民办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有效缓解了教育需求增长与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为整个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前,民办教育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就是资金短缺。
民办学校不同于公办学校,是由社会力量自筹资金组成的,必须面向市场,自负盈亏。
因此,融资成为民办学校能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和深入调查***民办学校发展现状,对当前民办学校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民办学校的融资大致经历了以学养学,滚动发展阶段;学校和企业相结合阶段;贷款发展阶段;多元化融资阶段。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民办学校的融资方式主要有学费、贷款、社会捐赠、企业投资、后勤社会化等多种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虽然多样,但是实质却比较单一,其中学费、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是民办学校融资的三个主要渠道。
从目前民办学校的融资现状来看,学费上涨空间有限、企业投资积极性不高、银行贷款艰难,很难保证民办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造成民办学校融资困难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对保障民办学校融资的相关法规制度的制定还存在一定欠缺,主要是教育产权、税收优惠政策、银行贷款方面的法律规定;政府对民办学校的财政投入微薄,扶持力度不大;民办学校自身融资能力有限等。
因此,解决当前民办学校的融资问题,实现多元化融资,是促进民办教育长期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文针对民办学校融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即建立完善民办学校融资政策体系;加快民办教育与资本市场联姻;创建民办学校融资担保公司;组建民办教育产业基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办学;加大政府对民办学校资助力度;积极争取社会捐赠;探索发行教育福利彩票;加强民办学校自身建设等。
这些对策和建议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民办学校融资问题的解决,实现融资的多元化,促进民办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民办学校融资融资方式目录一、民办学校的历史现状 (1)(一)发展概况 (1)(二)办学性质 (3)(三)办学类型 (4)(四)办学条件及管理体制 (5)二、民办学校融资的发展阶段 (6)(一)以学养学,滚动发展阶段 (6)(二)学校与企业相结合阶段 (7)(三)贷款发展阶段 (9)(四)多元化融资阶段 (9)三、民办学校的主要融资方式 (10)(一)学费 (10)(二)企业投资 (11)(三)与公办学校联合投资 (12)(四)银行贷款 (12)(五)社会捐赠 (13)(六)教育基金与信托基金 (13)(七)以产养学 (14)(八)后勤社会化 (14)(九)政府补贴 (14)四、与国外民办学校的比较 (17)(一)美国民办学校的融资方式 (17)(二)日本民办学校的融资方式 (20)(三)国内与国外民办学校的比较 (22)五、影响民办学校融资的诸多问题原因分析 (24)(一)学校产权不明晰,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 (24)(二)融资政策缺位,无法有效保障民办学校融资 (26)(三)过度依赖学费,学费上涨空间有限 (27)(四)政府对民办教育投入微薄,民办教育财政能力有限 (27)(五)社会捐资助学力量不够,捐助效果不够理想 (28)六、解决民办学校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29)(一)建立完善民办学校融资政策体系 (29)(二)加快民办教育与资本市场对接 (30)(三)完善民办学校信用担保体系 (30)(四)组建民办教育产业基金 (31)(五)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办学 (31)(六)加大政府对民办学校资助 (32)(七)积极引导社会广泛捐赠 (32)(八)探索发行教育福利彩票 (33)(九)加强民办学校自身建设 (33)参考文献 (35)民办学校融资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民办学校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发挥的作用更加重要。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民办高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融资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民办高校在资本市场融资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融资渠道受限相比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在融资渠道上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一方面,民办高校通常缺乏与大型金融机构进行合作的渠道,难以获得低成本融资;民办高校大多为小型学校,规模较小,缺乏资本市场上所需的认知度和知名度,这使得它们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困难。
2. 融资成本高民办高校如果选择传统的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由于其风险较大,通常融资成本较高。
而且,民办高校通常无法提供相应的抵押品或担保,这使得融资成本更加高昂。
3. 风险偏好不确定由于教育行业的特殊性,民办高校的风险偏好较为不确定。
对于投资者来说,民办高校的盈利模式和未来发展前景并不十分清晰,这使得投资者对其投资风险难以确定,从而影响了融资的顺利进行。
4. 监管政策不完善目前我国对于民办高校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的监管政策相对不够完善,这给民办高校在资本市场融资中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缺乏完善的监管政策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其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在资本市场融资中的融资效果。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拓宽融资渠道至关重要。
一方面,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起稳定的融资渠道。
民办高校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基金等机构进行合作,吸引更多的资金来进行融资。
民办高校还可以通过加强与政府的合作,获取政府资金支持,从而为融资提供更多的渠道。
为降低融资成本,民办高校可以尝试在融资谈判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披露,增加透明度,以此来提高投资者对其投资的信心。
民办高校还可以寻求与机构投资者合作,通过专业机构的评估和认可,来降低融资成本。
民办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如发行债券、股权众筹等方式来降低融资成本。
经济研究我国民办高校上市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裴丽园,李光辉(通讯作者)(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摘 要: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进一步充实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力量,但民办高校的融资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困扰其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围绕我国民办高校上市融资这一融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民办高校的上市融资的现状、意义和基础以及上市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上市融资;问题;对策1 我国民办高校上市融资的现状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我国民办高校不仅是高等教育行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还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多元化人才。
我国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上发展非常快,已经逐步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张,民办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逐年增长,在办学层次上也不断提高,尤其是2019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招生高达219.69万人,比上年增加35.75万人,增长率为19.43%,在校生为708.83万人,比上年增加59.23万人,增长率为9.12%,而硕士研究生招生876人,在学1865人。
《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民办高等学校共有757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成人高校1所),比上年增加7所。
由此可见,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且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
但在我国民办高校蓬勃发展且发展势头迅猛的同时,办学资金短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逐渐成为阻碍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绊脚石。
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主要依赖学费收入和学杂费收入来办学,自负盈亏。
其中,个别民办高校学费和住宿费几乎占据了办学总经费的60%~70%。
至此,融资困难的问题、融资渠道单一和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都成为了影响民办高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为了进一步缓解我国民办高校融资困难的问题,民办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民办高校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
相比于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在资金来源方面仍面临较大的困境。
本文将对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融资渠道单一。
民办高校在融资方面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和投资人的资金支持,资金来源相对有限。
2.资本市场融资困难。
由于缺乏实体资产,民办高校通常在资本市场上无法找到合适的融资项目,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3.缺乏可靠的还款来源。
民办高校的经营情况较为不稳定,借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导致很多资金方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民办高校的融资项目中。
1.拓宽融资渠道。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和资产证券化等,增加资金来源,降低融资成本。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民办高校应通过优化经营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学生数量和学费收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可靠的还款来源,降低融资风险。
3.加强与投资机构的合作。
民办高校可以与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投资机构的资金和资源,共同开展融资项目,实现共赢。
4.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民办高校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和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5.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民办高校应加强信息披露工作,提高透明度,使资金方更加了解民办高校的经营状况,增加对民办高校融资项目的信任度。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面临着诸多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对策。
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民办高校才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摘要】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问题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和建议。
在对策建议中,重点关注了如何提高民办高校的资本市场融资效率和透明度。
通过可行性分析,展望了提出的对策的实施可能带来的成果和影响。
在总结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同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解决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问题、对策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问题分析、对策探讨、对策建议、可行性分析、总结与展望、研究成果。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办高校在经济转型时期逐渐兴起,并且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高等教育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需求的增加,民办高校面临着资金短缺、发展受限等问题。
资本市场融资是民办高校解决经费不足和促进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在我国尚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需要深入研究与解决。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融资渠道有限,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和发展需要。
融资成本较高,对民办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造成一定影响。
有必要对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民办高校面临着资金不足、发展压力大等问题,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资本市场融资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各高校更好地了解当前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为下一步的对策研究奠定基础。
研究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意义还在于为高校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
102132 融资决策论文我国高等院校融资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随着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逐步普及化,由以往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鉴于当前形势,很多普通高校相继扩大半血规模,出现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然而国家财政拨款有限,所以致使很多高校不得不另辟蹊径去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高校不是企业,目标不是实现盈利最大化,所以不能照搬企业的融资方式去融资,所以高校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实践,理智面对当前融资问题,实现融资方式的创新。
一、我国高等院校融资现状概述(一)政府财政政府的财政拨款是我国高等院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为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建设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政府投资高校的目的是结合相关行政管理手段和措施整合利用高校资源,促进人才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相适应的人才保障。
(二)学生学杂费学杂费是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外的另一个主要融资渠道,高校学生是受教育的主题,所以也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大学生利用大学提供的资源实现自身素养的提高时,也要为自己所享受的一切负责,那么交一些学杂费就成了高校大学生履行经济责任的主要形式。
(三)向金融机构贷款融资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机制也不断优化完善,财务收支也逐渐稳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信用指数良好,所以与一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也逐年增多,在目前高校融资渠道中,向金融机构贷款成为目前高校融资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我国高等院校融资面临的问题(一)国家教育经费拨款的局限性整体资金缺口大是当前我国整体高等教育资金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家财政拨款上会从整体出发,优先支持部分高校。
这种做法不能说不合理,但这样的方式使得大部分高校无法充分获得国家财政支持,而且国家财政拨款涉猎范围非常小,对于一些普通高校或者无专业优势的高校,获得国家财政支持的可能性也就大大缩小,所以这些高校只有立足于当前实际,把经济发展和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争取将科研项目纳入当前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从而获得财政支持。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与国有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资金、师资、科研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需要寻求外部资本支持。
资本市场作为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对民办高校的融资政策和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导致民办高校在资本市场融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讨。
1.政策限制问题目前,我国对于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政策限制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民办高校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不能以盈利为目标,这使得其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存在较大困难。
直接向社会融资的门槛较高,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规定,而这些条件对于一些民办高校来说相对较为苛刻。
政府对于民办高校的融资行为进行了一定的限制,使得民办高校在资本市场融资时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2.信息披露不透明民办高校作为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对外披露程度相对较低,这使得投资者很难对其进行全面的了解。
由于信息不对称,给资本市场融资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融资成本高由于民办高校的信用等级相对较低,其在资本市场融资时需要支付较高的融资成本。
这也是导致民办高校在资本市场融资过程中面临着困难的原因之一。
4.品牌及信誉问题相对于国有高校,民办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弱,其在资本市场融资时难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这也是制约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个重要问题。
1.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应当出台更为有利于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政策,为其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可以从简化融资程序、降低门槛、减少限制等方面入手,为民办高校融资提供更多的机会。
2.强化信息披露民办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外信息披露工作,提高信息透明度,让投资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民办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从而提高其在资本市场融资中的可信度和吸引力。
论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民办高校的经济模式和风险规避机制一直备受关注。
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主要指因资金不足导致的经营风险和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信用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民办高校中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以避免风险的发生和最大限度地减小损失。
一、风险来源民办高校的经济模式不同于公立高校,它主要是以学生缴纳的学费和赞助商等通过给学校资助的方式筹集的资金为主。
因此,如果学生或赞助商无法如期进行资助,则学校运营上就会出现资金困难的情况,而这也是民办高校面临的最大风险。
另外,在财务管理中,应收账款的回收也是一项较大的风险。
在学校中,教学和实验设备、教材、生活车费等都需要学生缴纳一定的费用,但是,有部分学生可能由于个人原因而不能缴纳全部费用或推迟支付,这将威胁到学校的现金流和偿债能力。
因此,筹集和回收资金是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最大挑战。
二、风险管理策略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从根本上控制和规避财务风险是最好的策略,其次则是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 管理和规范学生缴费民办高校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学生收费制度,以确保学生能够完全缴纳学费。
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首先对学生进行招生时进行详细的说明,其次明确各笔资金的用途和缴纳时间,并设立专门的学费收缴部门。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缴费的情况,而且有助于学校及时跟进每一笔学费,并对未缴学费进行催缴,从而避免应收账款的风险。
2. 确定收入来源和成本预算民办高校应该制定严格的财务预算措施,明确收入来源和每种收入对应的成本。
与此同时,应该设立专门的财务部门,编制详细的收入支出报告,及时发布财务报表和做出相应的决策。
民办高校应该制定风险管理计划,以评估关键项目的风险,并制定适当的回应策略以应对风险的发生。
3.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稳定资金来源企业虽然是民办高校的一个主要赞助商,但该领域的赞助商是有风险的,因此民办高校应该稳定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对于企业而言,参与高校的资助涉及到其社会形象以及与高校学生的联系,因此有助于为企业拓宽业务渠道和提高监管效率。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产业也逐渐成为一个受到关注的行业。
在高等教育领域,民办高校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民办高校也需要不断进行投入,其中资本市场融资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在资本市场融资过程中,民办高校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一、问题分析1. 高等教育行业受政策调整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政策调整较为频繁,这就意味着民办高校在开展资本市场融资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政策变化。
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会对民办高校的融资计划产生影响,增加了融资的风险和难度。
2. 融资成本较高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在融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
由于缺乏国家的扶持和背书,民办高校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这无疑增加了民办高校的融资负担。
3. 投资者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不高由于民办高校缺乏国家的支持和认可,一些投资者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存有疑虑,这会对民办高校的融资计划造成一定的阻力。
二、对策研究1. 加强民办高校自身的实力和品牌建设要想增加投资者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民办高校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实力和品牌建设。
通过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科研实力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提升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加投资者对民办高校的信任。
2. 创新融资模式,降低融资成本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创新融资模式来实现。
可以尝试向社会发行债券、发行可转债等融资方式,以降低融资成本,减轻民办高校的融资负担。
也可以积极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来降低融资成本。
3.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在政策调整频繁的情况下,民办高校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以便及时调整融资计划和策略。
也可以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来获得政府的支持和扶持,降低融资的难度和成本。
4. 提高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为了增加投资者对民办高校的信任,民办高校需要提高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部分,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和壮大。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上仍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教育产业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成为新的选择和需求。
国内外学者对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问题的研究也日益频繁和深入。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高校作为公办高校的重要补充,承担着更多的教育任务和社会责任。
由于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费和社会捐赠,其资金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教育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也难以实现突破。
如何加强民办高校的资本市场融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研究背景】的相关调查研究,将为我国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2 研究意义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受资金来源单一、融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困难。
研究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有助于为民办高校解决融资难题,促进其健康发展。
民办高校的发展不仅关乎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还涉及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资本市场融资是民办高校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深入研究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民办高校的融资能力和竞争力,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也有助于丰富资本市场融资理论和实践,为我国高等教育融资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融资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目的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当前民办高校在资本市场融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探讨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以提高民办高校的融资能力和竞争力。
环球市场经济视野/-21-民办大学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王琬婷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摘要:我国民办大学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教学资源和办学空间严重不足。
根据此背景就要求民办大学扩展自身的融资渠道,增加融资方式,不能再依靠有限的学费收入和较高风险的贷款业务来实现。
但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大都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些限制了民办高校扩大校园面积、建设新校区,建设实训基地。
该论文主要针对民办高校融资难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民办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一、研究背景民办大学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也都有进一步提高,社会也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截至到2015年,我国共456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266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
比上一年民办普通高校在数量上增加17所;招生人数172.9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2.77万人;在校学生587.15万人,比上年增加29.63万人。
其中,硕士研究生在校生408人,本科在校生374.83万人,专科在校生212.28万人;另有自考、进修等学生32万人。
在此背景下,民办高校就需要在教学软件和硬件上提高投入水平,加强自身建设。
由于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十分有限,特别是对民办高校而言,财政拨款更是有限。
大部分民办高校的扩建和更新都是通过创建者投入、银行借款、学生学费来实现的。
适度的银行贷款可以使高校顺利完成扩招任务,促进高校的持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但在现实中,很多民办高校在向银行时贷款时缺乏对偿债能力的分析。
使得高校偿债风险能力加大。
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我国民办高校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民办高校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财政支持,没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持其发展。
民办高校融资主要通过企业拨款、学杂费收入、贷款、政府少量投入实现。
财政拨款虽然具有无偿性、无息性等特点,但是我国对民办高校的财政拨款有限,并且随着最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减速,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拨款更是有限。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1. 资本市场认知不足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较晚,民办高校对资本市场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充分,导致他们对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选择和运作存在较大的困难。
2. 资本市场准入条件苛刻
我国资本市场对于民办高校的准入条件相对较为苛刻,存在较高的门槛,许多民办高校无法满足资本市场的准入要求。
3. 资本市场融资成本高昂
与传统的贷款融资相比,资本市场融资的成本通常较高,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其经营成本将大幅增加,不利于长期的发展。
4. 资本市场风险较大
资本市场融资的风险相对较大,一旦出现市场波动,民办高校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影响其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1. 加强资本市场意识培养
民办高校应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对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认知,开拓融资渠道,寻求更多的融资机会。
2. 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
政府和资本市场相关部门应根据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资本市场准入的门槛和条件,为民办高校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4. 强化风险管理与控制
民办高校在进行资本市场融资时,应意识到资本市场的风险较大,应严格控制融资的规模和方向,做好风险管理,降低经营风险。
5. 提高学校治理水平
提高民办高校的治理水平和财务透明度,增强其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从而提升其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6. 多元化融资渠道
民办高校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国内外合作办学、校友捐赠、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
学术研讨111民办高等院校融资问题艮对策研究◊泉州海洋职业学院章斌兵民办高等教育巳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由于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办学起步晚、起点低,其在发展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本文从分析我国民办高等院校融资的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出解决民办高等院校融资问题的一些针对性对策,旨为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开展融资提供一定的指导。
1我国目前民办高等院校融资的基本现状1.1资金主要来源当前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六种途径:学费收入、政府财政经费、社会捐赠、学校自身开发、董事会投入、贷款。
从整体上分析民办高等院校经费来源虽然有以上六种,但对具体的某所院校来言,资金来源途径往往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即使对办学经费来源途径比较多样的民办高等院校,其学费收入仍占绝对大的比重。
这种办学经费对学费的依赖性,很难保障院校健康良性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1.2融资现状很多民办高等院校的举办者和院校领导层,为了提高院校的综合竞争力,确保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克服办学经费对学费收入的严重依赖性,想方设法加大融资力度。
自1997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发《社会力量办学条例》,2003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到2017年9月1日实施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可不说是越来越高。
但对民办学校的“民办非企业”的定位却没有变。
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提供融资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应法律框架,《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民办学校的担保资格和教育设施的反担保能力也都有限制性,这样使得民办高校的融资难度相对较大,不利民办院校顺利融资来加大投入,促进院校的加速发展。
2民办高等院校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1学费收入提高难度大,不稳定性增强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蒋国华副院长认为现在民办高等教育形成了一个特有的两个90%现象,即90%以上的民办高校90%以上的经费靠学费收入。
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颜家利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摘要:我国民办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的三分之一,未来还会继续扩大到一半左右。
但是目前民办高校过度依赖学费筹资,融资渠道单一,政府支持力量有限,在此背景下,高校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选择。
近年来民办高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一片繁荣,但是仍然呈现出一定的问题,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民办教育民办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是全世界顶尖大学最多的国家,在美国4180家高校之中,有1700所公立大学,2480所私立大学,而最顶尖的大学哈佛、斯坦福、耶鲁、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全部是私立大学。
中国教育就是从民办教育开始的,自孔子办学始,民办教育就承担着我国教育的重任。
随着政策的逐渐开放,我国民办教育比重逐渐增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
但是真正制约当前民办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资金问题,学校有时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甚至利用提高学费,扩大生源等手段,导致教学目的被异化。
因此在资本市场融资就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如何既要在资本市场融资,又要避免“圈钱”的误区,确保学校的健康发展,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一、国外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的经验教训(一)美国民办高校的经验教训美国民办教育高度发达,而且社会支持较多,像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捐赠很多,但是小型民办院校就很难获得资助。
哈佛大学每年35%的经费来捐赠,耶鲁高达44%,哈佛大学捐赠基金账户高达300多亿美元,而大多数美国私立大学还不足一千万美元。
因此,资本市场融资就成为了美国高校常用的手段,美国民办高校上市一般采用几家学校联合成一个教育集团的方法。
1991年六月美国戴维瑞大学IPO集资,开启了美国民办高校上市融资的先河。
美国高校之所以举世第一,是因为私立大学自主权更大,完全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资本和武器。
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一味跑马圈地并不是好事,阿波罗教育集团是一家传奇企业,从成人培训学校发展到包括全美第一的凤凰城大学在内的在线学历教育,然而全球瞩目的阿波罗教育在2017年不得不退出资本市场,因为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学生无法承受高额学费,选择去便宜的公立大学,即便如此,还有一半的学生贷款违约。
民办高校资金活动风险及防范对策温德栋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各类资金活动日益增多,相关的风险日益加大,如何防范相应的资金活动风险,是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必须面对且亟需解决的问题。
文章就民办高校资金活动在筹资、投资、运营中存在的风险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金活动;风险;防范民办高校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国家政策、高等教育行业竞争程度、以及自身内控强弱等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需要面对各种财务风险。
如何防范各类不同资金活动风险已成为各民办高校必须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民办高校资金活动存在的风险及形成原因(一)筹资活动风险根据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历,其筹资道路大致有四个阶段:租赁校舍阶段,租、建合作阶段,贷款征地建设阶段,以及后勤产业化发展阶段。
从民办高校总体发展情况来看,现阶段大多民办高校处于急速发展扩张期,即大多数民办高校目前集中处于第三阶段,该阶段的民办高校普遍大肆兴建基建项目,这需要筹集大量资金。
但我国民办高校的资金筹集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并且很少得到政府直接大额补助,筹集资金办学最终大多需要通过向银行贷款的方式,如筹资决策不当,过度负债则需要承担巨额的贷款本金和高额的利息,而其收入资金来源单一,负债将直接透支了民办高校未来几年的收入,在这种借债筹资发展模式下将带来较大的生存风险。
(二)投资活动风险1.校内盲目投资。
现阶段,各大民办高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陆续开始投资建设新校区,伴随而来的除基建设施外,师资队伍引进、教学设施、实验设备、校办后勤服务企业等的投资接踵而来。
民办高校基建设施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达到高校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等的要求,该类投资的风险点是会占用大量资金,如果缺乏合理统筹规划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或是不科学的论证,都将有可能造成超投资预算。
师资队伍引进、教学设施、实验设备投资的风险在于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低的风险。
解决民办高校融资难的问题建议
我国当前规模化的民办高校,200亩以上土地,2000人以上在校学生。
政府不掏一分钱,解决了至少1/3以上大学的需求,但资金的融入规模大,建设和设备措施占用资金普遍存在,经营资金投入不足,改善和提高办学条件不力的问题,但因提保障规定,民办高校土地、设备、设施等资产均不允许抵押和担保,因而,民办高校的正常发展融资需求无法满足,建议解决措施:
1、担保法规定,教育资产不允许抵押和担保,各金融机制的规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出现到期贷款不能清理,因教育资产是学生和职工在使用,金融机构和处置资产,牵扯到稳定问题,难以执行,如接收。
2、学校的股权,金融机构办学能力和办学机制,也不可行,但当地政府可以接受民办高校资产(土地、房产、设施)和股权,可以有民办高校将资产抵押给当地政府,由政府或政府财政规定的企业给银行提供担保,解决民办高校改善办学条件的发展需求,一旦出现坏账,则当地政府有相应的部门和土地部门,可接收学校的办学权利和富余资产。
□□□处置富余资产偿还个债。
即解决了民办高校发展的问题,□□了我国□□中心,发展有利于民生,又调动了民营企业与各地社会力量□□教育,活跃高校办学的体制。
民办高校融资风险应对策略研究
作者:罗雨薇
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8期
一、引言
1998年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公办教育已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的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民办高校有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比上年增加18所;招生146.74万人,比上年增加6.60万人;在校生476.68万人,比上年增加30.55万人。
民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836所,各类注册学生92.18万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民办高校虽然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整体上却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不大,数量不够,教育质量不高,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融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
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渠道太单一,只靠学费收入作为办学的资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民办高校的办学要求。
进入21世纪后,许多民办高校开始拓宽融资渠道,希望改变过去仅仅依靠学费办学的现状。
二、民办高校融资渠道及现状分析
(一)民办高校主要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融资渠道以学费收入、银行贷款、社会投资为主,而发行教育股票、教育债券以及政府补助几乎没有。
我国民办高校大多走以学养学的办学道路,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拓宽民办高校的融资渠道,确保民办高校能够实现正常的资金周转是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发展的重中之重。
1.学费收入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贷款制度的完善和社会上各种信贷机构的出现,使得民办融资渠道开始拓宽,然而现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大部分民办高校依然还处在依靠学费收入维持其正常的运作。
2007年,《中国民办高校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民办高校的学费是公办高校的2倍左右,学费收入在其总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但学费收入与生源挂钩,一旦出现生源不足,民办高校就会陷入财务吃紧的窘境。
2.银行贷款
近几年来,许多民办高校开始拓宽融资渠道。
其中,向银行贷款的额度越来越大,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民办高校资金不足的情况,也改善了银行的贷款结构。
据不完全的统计,江西省南昌市截止2006年9月30日,银行对其中的八所民办高校的贷款已经达到几十个亿。
适度的贷款为民办高校扩大其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规模优势,以及在以后的同行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社会投资
在民办高校发展初期的资金来源渠道中,社会投资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那些投资民办高校的社会人士,他们有着收回投资、获得资本增值和盈利回报的要求和欲望。
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明确指出“民办高等学校不得以盈利为办学宗旨”,在这种法律背景下,民办高校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社会投资。
除却以上几种融资渠道外,民办高校还有以下融资渠道,比如:政府资助、社会捐赠、校办产业、后勤化服务收入等。
(二)我国民办高校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融资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高校融资渠道太单一,过于依赖学费收入,如下表所示:
陕西省部分民办高校经费构成一览表
数据来源:陕西省2008、2009年民办高校年报。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的民办高校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对学费的依赖度比较高,有的甚至对学费的依赖达到99%,还有的甚至是完全依赖学费和银行贷款。
而像社会捐助和政府资助很少、甚至没有,大部分都缺乏其他有效的资金来源。
这种现状对我国民办高校是极其不利的,必须对现有的融资方式进行改革。
三、民办高校融资风险及成因
(一)我国民办高校融资的主要风险
目前我国民办那高校的融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教育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1.教育市场风险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以及高校的扩招,我国的教育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以及许多家长的偏执心态,导致民办高校在生源这一块往往存在许多问题,在教育市场上很难占据有利的位置,产生教育市场风险。
2.财务风险
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多多少少都会存在财务风险,管理层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虽然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但管理者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
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较公办高校而言,由于缺乏国家的补贴和保障,其财务方面的风险更为突出,再加上其生源的不稳定性,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多。
3.法律风险
民办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其所面临的法律风险相比其他经济组织也有所不同。
民办高校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其无法享有象公办高校那样的法律保障和法律优惠政策,尤其是在融资这一块,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根本就是处在一种很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中。
(二)民办高校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1.内部原因
民办高校最初是民间资本的投入建立起来的,缺乏政府的资金补助。
教育产业的资金回收期很长,而为了维持基本的运作,民办高校不得不向学生收取高昂的学费,这笔学费是公办高校的两倍甚至还要高,这让许多家庭无法承受。
也因为这样,大部分学子在选择学校这一块更倾向于选择公办高校,所以,在生源上,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始终处于下风,生源的不足导致财务危机。
2.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体现在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不够。
比如,在资金的补助上,民办高校很少甚至是没有,在金融贷款上,公办高校可以享受长期的低息、免息的贷款,而民办高校则要承担巨大的还款压力。
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民办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资金紧缺的现象。
四、民办高校融资风险规避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投资办学”是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的主要形式,然而在办学的过程中,许多投资者过分追求投资回报,而忽略了教育的公益性。
一些民办高校为了增加收入,不断地涨学费,将办学的负担放到学生和家长的身上,同时还以各种各样的名目向学生收取杂费,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提升。
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允许投资者获取合理的回报,但更重要的是要怀揣着一颗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目标去办学。
民办高校应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创立属于自身的教育品牌,进而带动起名下的校办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其办学提供充足的资金,实现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相统一。
(二)加大政府对民办高校融资的支持力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教育经费这一块的支出每年都在增长,2012年,教育经费支出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
然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再多的资金平摊到十几亿人的身上都会变得很少。
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促进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
虽然目前我国无法像邻国日本那样给与私立大学高额的经费补贴,但至少可以在政策上让民办高校享有同公办高校一样的优惠政策。
在融资这一块,我国民办高校应同公办高校一样,向金融机构贷款可以享受长期的免息、低息甚至贴息的优惠。
(三)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民办高校要想获取充足的资金去改善其教育质量仅仅依靠国家的支持是不行的,民办高校必须实现自身质的飞跃,尤其是融资这一块,要尽快走出完全依赖学费的困境。
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私立大学,在融资这一块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
我国的民办高校可以像欧美的一些私立高校一样,设立专门的筹资机构,探讨应采取何种融资方式可以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因此民办高校必须改善其自身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争取更多的社会捐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有大量的外资入驻,甚至有部分资金涌向了教育领域,这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也是一大契机。
目前,我国有少部分民办高校接受了外资的入股,甚至是加入国际大学联盟,成为其中一员。
外资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办高校校的资金短缺状况,同时还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促进民办高校的合理持续发展。
(四)开创新的创收渠道
要想获得充足的资金来维持正常的运营,民办高校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收能力。
我国有些民办高校是某个集团投资建立的,而民办高校可以将自己当成一个企业家一样去投资。
民办高校可以利用自己在某个专业方面的优势去创业,例如,医学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开办附属医
院,管理学专业好的学校则可以投身于服务行业,建筑专业好的大学可以进驻房地产行业,汽修专业好的学校则可以开设汽修服务公司和驾校。
通过这些创业的途径,一方面可以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本校的学子提供大量的兼职机会和就业岗位,以此来减轻就读民办高校的学费压力。
除了自己创业这条道路外,民办高校还可以加强同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合作,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或者将科技成果作为专利卖给企事业单位。
参考文献:
[1] 陈京.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途径探析[J].时代经贸,2011(30):159.
[2] 张剑波.对民办高校拓宽筹资方式的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1,3(13):38-42.
[3] 任芳.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4] 储祖旺.中国高校筹资问题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 孙璐.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民办高校融资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9):220-221.
[6] 戚建平.民办高校融资环境分析[J].商业经济,2009(5):111-113.
[7] 郑晓玲.优化民办高校融资渠道[J].现代企业,2010(10):66-67.
[8] 张杰庭.改善民办高校投融资环境[J].教育与职业,201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