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练含解析201801141111
- 格式:doc
- 大小:294.00 KB
- 文档页数:23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鉴赏形象(诗歌鉴赏)(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
大意如下:前四句: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特点,渲染了一派雄壮的气象,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
中间两句:写六朝的沦亡。
后四句:使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既有对唐代盛世的热烈歌颂,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全诗情感深沉,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比喻贴切得体,盛世才子的失落惆怅蕴含其中。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
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
第二问是对景物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诗歌的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
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
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基础训练】1、(17届江西省上饶市重点中学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对雪①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世说新语》载“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1)下到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悲凉之情。
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好酒的诗人在苦寒中却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局长安生活的艰苦。
C.“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与冷酷的环境作对比,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第四联,诗人运用借代,以殷浩代己,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
【答案】CD【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掌握。
选项中C项,“‘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错误,这句诗是写炉火燃尽的情景;E项,“壮志难酬”错误,诗歌中没有体现。
(2)诗歌颔联由哪些意象构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案】意象:黄昏乱云、急雪、回风(1)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飞雪的状态,表现诗人在战乱之中内心的悲凉;(2)呼应诗歌标题“对雪”,为下文描写室内景象和抒发诗人感情作铺垫,有利于突出诗歌忧国忧民的主旨。
点睛:表达技巧,即艺术手法,也称“表现手法”。
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
在文学创作中,有叙述、描写、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抒情、议论、对比等手法。
2这里要注意,表现手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出题者可能说的是广义的也可能说的是狭义的。
2018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十一)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现在一些商家的导购员在向顾客促销时热情主动,这本无可厚非....,但导购员如果喋喋不休地动员试用试穿,那么难免让人感觉热情过了头。
②新赛季,巴西籍教练库卡的上任和外援阿洛伊西奥的加盟,对鲁能泰山队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让本来就志在夺冠的队员更加充满信心。
③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④小张站起来说道:“陈书记刚才的发言是抛砖引玉....,让人茅塞顿开,我下面要讲的话只能算是狗尾续貂了。
”⑤昨天下午3点多,江门市蓬江区华鸿广场迎春花市人头攒动....,市民成群结队地来买年花。
⑥昨日广州恒大在世界杯半决赛中0比3不敌拜仁,亚洲冠军恒大在欧洲冠军拜仁面前甘拜下风....。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解析:①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不合语境。
②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
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不合语境。
③云山雾罩:形容说话漫无边际,使人困惑不解。
符合语境。
④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属使用对象错误,不合语境。
⑤人头攒动:人很多,拥挤着移动。
符合语境。
⑥甘拜下风:佩服别人,自认不如。
符合语境。
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研究发现,凡·高的名作《向日葵》上炽烈的黄颜色已经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向日葵》,压根儿就不是凡·高当年画出来的颜色。
B.真空袋应该具有保鲜、防潮、防霉、防虫、防腐蚀等多种功效,它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储存,而在于有效地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保鲜期。
C.黄粉虫的幼虫即使仅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也能存活一个月以上,并发育为成虫。
其所啮食的塑料或被完全降解矿化为CO,或被化解为虫体脂肪。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古诗鉴赏试题汇编11题(含答案)【前言】1.近两年高考卷一直考诗,没有考词、曲,所以各地模拟题也是选择诗,但词曲在备考时也要适当涉及,正所谓:有备无患。
2.客观题一般考对诗歌的基本理解和鉴赏,主观题一般考思想感情。
3.这里的最后一首诗歌考的很有意思,结合了课内来考,2015年全国I卷也考过,所以,值得关注这一点。
4.古诗鉴赏其实也是“非连续性文本”,注释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关键文本,请关注注释内容。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 题。
送江水曹还远馆谢朓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注】水曹:官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开头两句分别从高、远两个方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长路迢递,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B.“清川带长陌”的“带”字使用尤为传神,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增添了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
C.三、四句用“望归”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故而客中作客,无慰“怀旧望归”之情,反更增羁旅情怀。
D.五、六句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风光令人陶醉,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
E.这首诗叙述了好友江水曹在馆舍送别诗人的情景,末尾一句直抒胸臆,主客双方在“何由尽离席”的感慨之中分别,情感表达充分而强烈。
15.诗歌流露出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刘长卿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月,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第一句叙述了十年间自己的境遇与朋友李录事相同,均是人生艰难,从面将深沉的感慨寓于其中,令人伤感。
备战2018年高考二轮讲练测(时间:60分钟,分值:110分)班级学号得分1、【18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9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列小题。
(11分)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 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
B. “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诗人自己归隐态度坚决,暗示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的归隐原因。
C. “闭关”既指关门的动作,也含闭门谢客之意,以此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要与俗世隔绝。
D. 读完全诗,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淸悲苦,再到恬静澹泊。
E. 对于写景与抒情,本诗更注重后者,意境幽美清新自然,写景中寄寓深情,情感真切动人。
【答案】 BE(2)苏拭在《东坡题跋·书摩诘》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请结合颈联分析这一特征。
(6分)【答案】①这两句描写了傍晚野外的秋景图: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
②这幅图以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意象,体现了黯淡、凄凉的色彩之美。
画面感突出,层次鲜明。
【解析】答出“诗中有画”的画面的内容“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概括画面的内容和意境特征。
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2、【18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11分)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杜甫大家东征逐子回①,风生洲诸锦帆开。
青青竹笋②迎船出,白白江鱼入③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注】①大家,典出《后汉书》:“帝召(班昭)入宫,号曰大家。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形象与情感(时间:50分钟,分值:80分)班级学号得分1.【2018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4.20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赴惠州贬所途经惶恐滩所作。
②喜欢:蜀道中有错喜欢铺(苏轼自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首联既写出被贬之地的遥远偏僻,又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年貌,可见诗人处境之艰。
B.颔联对仗工巧,语意双关,动静结合,融合多种手法写出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情状。
C.“长风”一句表现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人相信自己定会再被重用,抱负得以施展。
D.颈联“添”“减”两个字写顺风行舟观赏沿途之景的快意,与前两联的格调迥然不同。
E.前两联表现诗人晚年被贬谪的情况,后两联描写行船情景,诗意顺畅,结构清晰。
【答案】BC【解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矛盾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豁达乐观:诗人一生行船无数,历经风浪、惯看人世浮沉,面对再次降临的人生劫难,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或:自信,“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语之间,自信满满。
②心有不平:我应做“水手”,无需再去问路,诗人对于晚年被贬仍有不平之气。
(或:诗人自嘲,我一生行船,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诗人没有愁眉苦脸,而是幽默地说自己应做“水手”,暗含嘲讽)【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此题要求分析尾联表达情感,尾联“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写“我一生长途行船,经历多少大风大浪,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语之间可见“豁达乐观“,同时幽默地说自己应做“水手”,暗含嘲讽,反映出心有不平。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测)(含解析)班级学号得分1、【18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毕业班9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列小题。
(11分)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 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
B. “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诗人自己归隐态度坚决,暗示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的归隐原因。
C. “闭关”既指关门的动作,也含闭门谢客之意,以此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要与俗世隔绝。
D. 读完全诗,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淸悲苦,再到恬静澹泊。
E. 对于写景与抒情,本诗更注重后者,意境幽美清新自然,写景中寄寓深情,情感真切动人。
【答案】 BE(2)苏拭在《东坡题跋·书摩诘》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请结合颈联分析这一特征。
(6分)【答案】①这两句描写了傍晚野外的秋景图: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
②这幅图以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意象,体现了黯淡、凄凉的色彩之美。
画面感突出,层次鲜明。
【解析】答出“诗中有画”的画面的内容“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概括画面的内容和意境特征。
点睛: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
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2、【18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11分)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杜甫大家东征逐子回①,风生洲诸锦帆开。
青青竹笋②迎船出,白白江鱼入③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注】①大家,典出《后汉书》:“帝召(班昭)入宫,号曰大家。
考点鉴赏语言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类型一炼字[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唐]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本题实际考查鉴赏炼字的能力,要求分析两字如何使景物特征鲜明的。
2.研读诗歌细致分析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释字义,即解答所炼字的含义,这一步包括字的本义和在诗句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词类活用;其次还要考虑这个字是否运用了表达技巧,如果有技巧就要对技巧进行解读;最后要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解读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
这样才是完整的赏析,当然这几步需要视具体的诗歌确定有无。
解答本题,可以先从词语的修饰对象入手,“斗”修饰的是“两崖”,而“攒”修饰的是“群峰”。
找出了修饰对象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诗句描绘的是什么情形。
“两崖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群峰攒”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
最后可以指出表达的效果。
“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3.依据模板构思答案答案构成:字的含义(视情况而定,看是否需要解释);描写了……情形;突出了……特征(或:表达了……情感)。
专题组合练11 语用+文言文+诗歌+名句(时间:45分钟赋分:45分)一、语言运用(9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优秀的诗文作品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朴实的语言、平常的事物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在平淡的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深意.②我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就环境保护问题发表讲话,旨在加大环境监督的执法力度,强化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因为环境与我们每。
个人的生活休戚与共....③引导社会力量办教育是普通百姓难以作壁上观的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资源多元化的配置,也有利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④张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
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化发展极为不利。
⑤公平和正义是治愈社会心理疾病的最佳良药:只有机会公平,才不会有那么多的社会底层人士自怨自艾,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的陶醉,打破坛坛罐罐的迷⑥我们要按照改革方案,走出驾轻就熟....恋,摆脱得失进退的忧心,勇敢投身这场引领未来的变革。
A。
①③⑤B。
①③⑥ C.①②④D。
②⑤⑥答案B解析①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通俗地说就是没有刻意地用华丽辞藻和修辞手法修饰文章,却给人很好、出彩、舒服清新的感觉。
②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
此句用错对象。
③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观看,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④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此处望文生义。
⑤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
本句语境感叹怀才不遇,是心怀幽怨,而非悔恨.⑥驾轻就熟:驾轻车,就熟路.比喻承担熟习、轻松的事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收获观众热情点赞的原因,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还因为它反映的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
备战2018高考二轮讲练测讲目标1.了解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与形象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语言与形象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鉴赏语言【高考典例】1、【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该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
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
如“斗”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4分)【答案】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
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烟台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诗歌鉴赏 (共10题;共83分)1.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忆昔唐·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①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正在长安应试的韦庄目击这座古都的衰颓,抚今伤昔,写下这首七律。
②无忌,战国时代魏国公子信陵君;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女。
(1)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
(2)前人评价这首诗,称其“婉而多讽”,请结合全诗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2. (8分)(2017·自贡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狮,完成小题桃花罗隐①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
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
②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注】①罗隐:唐末文学家,少时即负盛名。
因其诗文抨击时政,讥讽公卿,故十举人进士不第,耐改名隐。
②文君酒:语出“文君当垆,相如漆器”的故事。
宋玉墙: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东家之子……”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1)下列诗句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 . “暖触衣襟漠漠香”,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不仅带给人花香,还带给人温暖。
B . “间梅遮柳不胜芳”,用对比手法,以梅、柳衬托桃花的美不胜收。
C . 颔联虚实结合,既写眼前桃花的红艳,又借用典故写桃花带给人的遐想。
D . 颈联写因风雨而游人寥寥,让人迟疑怅恨,倍感凄凉。
E . 诗歌末句写作者因桃花倍受东风摧残而生的无尽悲伤。
(2)这首诗一,二两联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对诗人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7分) (2020高三下·大连月考)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①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潍坊市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诗歌鉴赏 (共10题;共73分)1. (7分) (2017高二下·蚌埠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兴八首(其八)杜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采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注】①彩笔:五彩之笔,喻指华美艳丽的文笔。
干气象:喻指诗人曾于天宝十载上“三大礼赋”,得唐玄宗赞赏。
②白头:指年老。
(1)下列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写通往渼陂的道路曲折,高耸的紫阁峰倒映在渼陂河里。
B .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的倒装。
表现了渼陂当时物产的丰美。
C . “佳人拾翠春相问”以抒情的笔调,回忆昔日长安美好的春景,游春女子采拾起美丽的羽毛相互赠送,其乐融融。
D . “仙侣同舟晚更移”是描写眼前之光景,表现游赏之快乐,即便天色已晚,尚要移船他处,以尽游赏之兴。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2. (8分)(2017·赤峰模拟)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崔峒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释】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其时,崔峒因事被贬为潞府功曹任,功曹属于闲官。
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
庾亮为晋朝太尉,《晋书》卷七十三载:亮都督江荆六州军事,镇武昌。
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楼,亮至,将起避,亮徐曰:诸君少住,尔等于此观月兴致不浅。
便据胡床啸咏,其坦率多类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 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诗句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津南区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诗歌鉴赏 (共10题;共84分)1. (11分)(2017·杨浦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宋)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1)。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2),刚道(3)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注释】①白头翁:指老船夫。
②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
③刚道:“硬说”的意思。
(1)“一叶”在词中指________。
(2)请选词中一典故,分析其作用。
(3)请对上阕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2. (7分)(2019·泉港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严士元刘长卿①春风倚棹阖闾城② ,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①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苏州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严去湖南。
②阖闾城,苏州城。
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是青色的。
④王昌龄,盛唐诗人。
作此诗时诗人被贬为江宁臣。
(1)对刘长卿的《送严士元》一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首联“倚”字将春天拟人化,表现朋友相见的喜悦心情;“寒”字写出春寒料峭,也为诗人与朋友的相别营造氛围。
B . 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细”得看不见,“落地”听不到。
诗中景物之柔美,给人以惬意心情。
C . “日斜江上孤帆影”一句描写落日去帆的景象,暗含作者与友人盘桓到日暮仍恋恋不舍及相遇又别离的复杂情思。
考点十二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题组1 形象1.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后面题目。
沉醉东风·渔父白朴黄芦岸白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选用“黄”“白”“绿”“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
B.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
C.“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
D.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着力塑造了白鹭沙鸥生活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形象。
E.诗人通过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心淡泊宁静的生活情怀。
答案CD解析C项,对“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准确理解应是:渔父虽然不识字,但他自在美好的生活足以让人间的万户侯羡慕。
D项,着力塑造白鹭沙鸥的形象不准确,着力塑造的是像白鹭沙鸥那样自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江月①苏轼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③层霄:弥漫的云气。
④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⑤琼瑶:美玉。
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形象练基础1、【18届辽宁省沈阳市交联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乱后逢村叟杜荀鹤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于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本诗的题目“乱后逢村叟”,点明了写诗的起因,为诗中写战乱发生后村子遭受战争破坏的场景做铺垫。
B. 第三句写了为供给修建营寨的木料,村中的桑柘树已被砍光,说明百姓靠它来养蚕织布的生计已被断送。
C. 第四句写村中的青少年都被拉去当兵死于战事,家家户户绝了后嗣,诗人以写实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残酷。
D. 五六句写在战乱时期官府还像太平时期那样征敛赋税,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全无一点体恤民生之意。
E. 全诗围绕村叟来写,既写了几件典型的令他“伤魂”之事,也写了战乱给广大民众带来的无尽的伤痛。
【答案】 AE(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村叟这一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表达了诗人对遭逢唐末战乱的一位孤苦无依的老人深切的同情,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控诉以及对封建官吏不知体恤百姓的谴责。
村叟这一形象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
他的遭遇正是当时千家万户遭遇的一个缩影,村落萧疏,生计无着,赋税繁重,官员盘剥,典型的反映出连年战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此题根据文中的具体的词语“居破村”“伤魂”“无桑柘”“绝子孙”“鸡犬”“皆星散”分析情感。
2、【18届广西南宁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①,天教懒慢带疏狂。
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②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
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②慵:懒。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本词开门见山地表达出词人不乐尘世、留恋山水自然的生活态度。
B. 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傲然之情溢于言表。
C. 词人写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是天帝批准的,可以看出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
D. “几曾着眼看侯王”句是这首词的点晴之笔,也是词人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
E. 这首词语言含蓄蕴藉,风格诙谐风趣,想象力丰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答案】 CE【解析】C项,“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分析错误,这里用诙谐的手法表现自己疏狂的个性特点。
E项,“语言含蓄蕴藉”分析错误,这首词语语言质朴,抒情直白。
(2)从诗歌最后两句,你读出了诗人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
【答案】①傲视权贵,不愿在朝为官。
如“玉楼金阙慵归去”,表达了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做官也懒得去的人生态度。
②留恋自然,品行高沽。
词人借品行高沽的“梅花”来象征自己的品行。
③行为疏放,洒脱不羁。
如“插梅花醉洛阳”一句,表现了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洛阳城中的洒脱不羁性格。
【解析】此题分析诗人的形象,答题的关键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分析形象特征,此题注意抓住“慵”“且”“醉”和“梅花”的形象分析傲视权贵、品行高沽、行为疏放的特征。
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
3、【18届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平蔡州三首(其二)①刘禹锡汝南②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注]①无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生擒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
刘禹锡满怀激情地写作这三首诗,热烈赞颂这一重大胜利。
②汝南,即蔡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第三句用“路旁”而不是用“路中”,实际上是在暗示读者,此刻“路中”正有大队官兵在行进。
B. 第七句中的“元和十二载”交代平蔡之战发生的时间,其实这一时间也可不在诗句中出现。
C. 蔡州老人曾见过天宝盛世,享受过国家统一的太平,同时经历过蔡州沦为叛军巢穴的痛苦。
D. 面对平蔡之战,诗人写下了《平蔡州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重点写平叛的巨大影响。
E. 本首诗在精炼含蓄与通俗易懂两个方面结合得较好,凸显出诗人刘禹锡高超的艺术才能。
【答案】BD(2)本诗哪一联巧妙地写出了李愬夜袭蔡州、不战而胜的场景?试加以赏析。
【答案】第一联(首联)。
①通过环境描写,巧妙地写出了平蔡之战雪夜奇袭,叛军猝不及防,在睡梦中就被解除了武装,而且城破后李愬号令严明,一无所犯;②运用了渲染烘托(或间接描写)的手法,作者极力渲染蔡州凌晨雄鸡报晓、鼓角不悲的和平气氛,暗含夜袭蔡州、不战而胜的欢欣,巧妙地烘托了李愬将军的神勇。
【解析】这是一道赏析诗句的题目,找到运用断骨的句子不难,诗后有注释,答题的关键是手法的赏析,重点通过“喔喔鸣”和“鼓角音和平”分析环境的渲染和烘托作用。
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
此题重点从渲染和烘托手法的运用额角度分析。
4、【18届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学分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碧荷生幽泉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 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 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 诗中“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而这一点正与近体诗中律诗对对仗的要求相反。
D.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E. 诗歌感情强烈、想象奇特、夸张大胆,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答案】CE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作者托物言志,①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
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
②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
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
③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
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
点睛: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
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5、【18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 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
B. 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
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星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
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C. 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D. 尾联出句表达诗人对朝廷的关切,对句则描写出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从中可见诗人忧国伤时之情。
E. 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
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寓情于景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2)请结合全诗赏析首联的作用。
【答案】①点题。
出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内容,对句点明“野泊”的原因。
②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出句一个“乱”字已显出诗人对荒乱时世的感慨,对句中的“逋逃”则传出漂泊无家的愤激之情。
③统领全诗,引出颔联和颈联。
颔联紧承首联出句,进一步写望月所见所闻;颈联则紧承对句,抒发怀归之情。
④呼应尾联,尾联所写的兵荒马乱的情景正与首联“乱”字遥相呼应。
【解析】注意答出“点题”“奠定全诗情感基调”“统领全诗”的作用,然后联系诗歌的内容分析。
点睛: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
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开头的作用分析。
练提升1、【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验收】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狂夫①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
②筿:xiǎo,小竹,细竹。
③:裛:yì,通“浥”,沾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