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7
学分制本科
学分制是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实行的本科教育管理方式,以学生自己安排学习进度和选择课程为主导。
学分制下,学校设置各门课程对应的学分,学生每学期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选择课程学习,按照规定通过考核后获得相应数量的学分累计,累计满足本专业规定的总学分数后即可顺利毕业。
相对于传统的按年级管理教学,学分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选择不同时期学习各种理论与实践课程,不必像传统那样被死线约束。
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工作或家庭责任等,调整每学期学习重心,比如压缩或延长学习周期。
通过选择不同任选课程,学生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不过,较大的自由度同时也带来一定困难。
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和规划能力,合理安排课程选择与学习进度,免得成绩难以拿到足够的学分毕不了业。
对于个性较为灵活但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较易感觉学分制较难适应与管理。
总体来看,学分制给予了学生更广泛的选择空间,其效率也较高,但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学习难度。
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4辨总结:学分制实行大于利哈佛大学取消学分制实行学分制的弊端布朗大学学分制篇一: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1. 实行学分制实际上是因市场需求冲击而导致的教学进度畸形,是学校向市场的妥协,不是学问的初衷。
为了提前毕业了,急于完成学业,必然导致各科学习掌握程度下降,显然是不利的。
学分对评价学生的成绩方面的意义是有限的,因为学分只能说明学生修完了该课程及达到了最低标准,却不能表现出学生的成绩优劣、知识掌握程度。
2. 当今中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学分制是将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两者合二为一以学分来作为衡量的尺度,早就失去了它的本质属性。
3. 个人发展来看,2013应届毕业本科生平均工资2652元,农民工平均工资2609元,据社科院数据显示,面临即将毕业的近800万大学生中仅有10%的人才符合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才要求,这无疑证明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明显脱节。
4. 弹性的学分选择,理论上来说可以满足许多学生想要提早毕业或者延长攻读时间的需求,但是目前在我们中国想要真正做到恐怕是难上加难。
我国一般高校中仍是必修课程占大部分,真正能够得到选修的课程只有5%到10%,且是否可以提前毕业还要看各校的具体规定。
在大多院校,即使学生提前修满学分,也只能于每年7月份领取毕业证。
而在某些院校尚未实施免修制度。
虽然挂着学分制的牌子,实质却是变相的学年制,不仅难以收获学分制的优点带来的益处,反而还会因此生出许多问题。
5. 对教师来说,实行学分制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教师们竞争提高学术能力,但是也会为了吸引学生选自己的课而出现哗众取宠的,抛弃基础知识等等饮鸩止渴的长期弊端,商业化的教师竞争无疑是一大弊端。
6. 对学生来说,实行学分制的确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灵活性,但这同样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自觉性弱,“选课自由性”使学生选课呈现出盲目性的特点,形成“凑学分”心理,导致学生仅凭兴趣听课,博而不精,且忽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学习产生应付心理和对知识的低探索性。
学生课程评价与学分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课程评价与学分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课程评价是学校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方式,而学分管理制度则是根据学生所修课程的学分来确定其学业成绩和学位授予的依据。
在以上两个方面,学校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和管理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课程评价的重要性学生课程评价对于学校和学生本身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学生课程评价是学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生课程评价,学校可以了解到学生在不同课程中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和帮助。
其次,学生课程评价也是学校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
学生课程评价的结果可以为学校提供教学改革的参考意见,反映出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和教材教辅的有效性,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学生课程评价的形式与方式学生课程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与方式。
一般而言,学校会要求学生填写课程满意度调查表,评价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此外,学校也可以安排专家或同学之间相互评价的互动环节,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课程的优劣。
还可以采用学生口头评价或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发表对课程的意见与建议。
总之,学生课程评价的形式与方式应多样化,以便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与评价。
四、学分管理制度的作用和目标学分管理制度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评估和认可方式。
学分是学校对学生所修课程的学业成果的量化表述,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术能力的综合评价。
学分管理制度具体影响学生在课程选择、学业进度和学位授予等方面。
学分管理制度的目标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课程,促使学生按照既定计划完成学业要求,并为学生提供无障碍地换取学位和毕业的机制。
五、学分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学分管理制度的实施方式包括学分赋予规则、学分转换规则和学分累积规则等。
学分赋予规则是指根据课程的类型和难度为学生所修课程赋予相应的学分。
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度
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对员工参加培训活动进行积分管理,以激励员工学习和
发展的一种管理制度。
该制度将培训活动分为不同的学分,员工通过参加培训活动获
得相应的学分,累积一定学分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或者晋升机会。
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明确的目标和激励机制,促使员工持续学习和自我
提升。
该制度的具体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学分获取:明确员工参加培训活动所获得的学分计算方式,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成果等。
同时可以设置不同学分的培训级别,以引导员工选择适合自己发展
的培训课程。
2. 学分累积:设定员工学分的累积规则,例如规定一年内需要累积一定数额的学分才
能获得相应奖励或晋升机会。
同时要求员工在培训后提交相应的学习总结或证书,以
确保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3. 学分奖励:制定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的学分累积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
奖励可以是
物质性的,如薪酬提升、岗位晋升,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如表彰、荣誉称号等。
4. 学分管理:建立学分管理系统,实时追踪员工的学分获得情况,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同时可以设置学分查询和申诉机制,保证员工对学分管理制度的公正和透明。
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度可以促使员工持续学习和成长,提升组织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同时,该制度也需要与实际情况和员工需求相结合,灵活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素质学分制知识点一、什么是素质学分制?素质学分制是指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或惩罚的一种教育评价制度。
这种制度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良好品德、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素质学分制的目的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素质学分制,学校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不仅仅是看重学术成绩,也要看重学生的品德、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
2.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素质学分制可以让学生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培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素质学分制,学生可以在各个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素质学分制的实施方式1. 设立评价体系。
学校可以制定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在品德、学术、实践等方面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学分奖励或惩罚。
2. 制定奖惩政策。
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奖惩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加强指导引导。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素质学分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素质学分制的优势1. 促进学生成长。
素质学分制可以更好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素质学分制,学校可以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素质学分制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素质学分制的挑战1. 实施难度较大。
实施素质学分制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实施难度比较大。
2. 存在不公平现象。
有些学校的素质学分制实施不够公平,可能会存在一些歧视现象,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3. 学术成绩与素质学分的平衡。
有些学校可能过分注重素质学分,导致学生的学术成绩受到一定的冲击,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分制工作总结范文
学分制工作总结。
学分制工作是一种高效的工作管理方式,它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
在学分制工作中,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量和重要性来制定工作计划,并根据完成情况获得相应的学分,从而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工作。
首先,学分制工作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工作。
通过设定不同的学分值,员工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
这样一来,员工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学分制工作能够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在学分制工作中,员工可以
根据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获得相应的学分,而学分的积累则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绩效和奖励。
这种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最后,学分制工作能够帮助团队更好地协作和配合。
在学分制工作中,团队成
员可以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学分值进行合理分工,从而更加高效地协作完成工作。
此外,团队成员之间还可以相互借助学分进行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共同提高工作水平。
总的来说,学分制工作是一种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规划和安排工作,激励员工
更加努力地工作,以及帮助团队更好地协作和配合的高效工作管理方式。
通过学分制工作,员工和团队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发展。
因此,学分制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学学分管理制度_中学学分管理制度办法中学学分管理制度_中学学分管理制度办法为保证学分认定的真实性、严肃性和公正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制定规范的中学学分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中学学分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学学分管理制度篇1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四川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为规范我校学生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公正性,推进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一、关于学分制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也是衡量学生在课程方面的经历和发展水平的一种课程评价制度。
普通高中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考查。
1.修习课时。
主要体现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学校必须按照课程设置所规定的课时开设课程,学生必须按规定参加课程修习,每一模块学习必须保证有相当长的修习时间。
2.修习过程综合表现。
主要包括学生修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情况、从事与修习内容相关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及阶段性测试成绩等。
3.模块考试考核。
指模块修习结束后举行的全面、系统的考试考核。
二、学分要求1、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毕业资格由学校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认定。
凡具有本校高中学籍的学生并具备以下条件者,可准予毕业:①三年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以上;②三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区实践6学分);选修学分在28分以上,其中在选修Ⅱ中要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学分;③参加并通过省级规定的学业水平测试。
学生毕业证书由学校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验印后发放。
2、高考学生的学分要求由于绵阳中学学生层次高、发展前景大,学生对升学的需求要求高,高中毕业都参加高考,因此学生在必须完成144总学分,学校在高中三年统一开设18个选修IA模块的基础上,在高一、高二年级统一开设16个选修IB模块外,在高二、三年级还要开设有30个选修IB 等课程模块,共学生任意选选,以满足不同爱好和发展需求的学生的需要。
学分制的定义: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学习的基本度量单位,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在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范围内,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主选修课程,以取得所选课程的总学分来衡量其学习总量,以取得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采取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过程管理方式的教学管理制度。
简言之,学分制是以学分计量的,以选课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分制的优点:学分制基本有两种模式:一是完善性的学分制,即通常意义下的学分制;二是学年学分制。
比较而言,完善性的学分制有如下优点:1 、弹性学制:它参考学历教育所要求的基本年限,但不受年限的严格限制,学生可以先修满所要求的学分,提前毕业;亦可中途停学,尔后继续完成学业或在参考年限期间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而需延长学习时间,即可以滞后一定时间毕业。
2 、自由选择课程:它的精髓是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自己认为必要或者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
即可以跨专业选修课程,特殊情况下可以跨学校选修课程 , 学校之间相互承认学分。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3 、课程可灵活调整:针对学生选修的科目,分为通过或不通过两种情况,通过者拿相应的学分,不通过者可以继续重修该门学科也可另选其他课程进行学习,直到取得等值学分,达到相应的要求为止。
即允许学生在一定限度内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合适的自我调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才能。
4 、资源共享:如果学生可以跨校选课,校际之间相互承认学分,那么,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可以享受文科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资源,反之,文科类院校的学生可以共享理工科院校的现代科学技术课程资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了氛围和条件。
大学实行学分制利大于弊的总结陈词该怎么写?急哦,先谢谢大家了学分制利大于弊的话题呢,我就提供点小意见吧。
在攻辩的过程中,你方可以问对方,既然不赞成实行学分制,那么能否提出比学分制更完善的制度呢?如果提不出更好的制度,那么为什么不承认学分制利大于弊呢?不是学分制不好,而是现在的社会制度落后。
班级学分制管理细则学分制考核细则学分制中每个人的分数是满分100 分,在本校学习期间建立学分档案,严格按其表现评分。
每周由班委及课代表记录,由班长统计,表现优异的按规定加分,加分无上限,名次按分数高低排列;表现欠佳的按规定扣分,直至扣至零分为止。
最后总成绩按: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90%+平时表现总学分×10%=最后总成绩。
学期末按学分中得分情况总结个人表现按其表现优劣来评写荐定及推荐工作, 学分不及格者,下学期暂缓注册。
加分标准:1、做好人好事加1 分;【纪律委员】2、学期结束时仍为满勤者加2 分;【副班长】3、作业无一次漏做者加1 分(每月统计一次);【学习委员】4、月考、期中或期末考试总分在班上排前三名依次分别加3、2、1 分;【学习委员】5、参加学校各项比赛获奖者按其名次依次分别加3、2、1 分;参加市级各项比赛获奖者按其名次依次分别加6、4、2 分;;【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6、积极投稿在校广播站播出者加1 分;【宣传委员】7、大型活动踊跃参加并表现优异者加1 分;【文艺委员】8、劳动表现优异者加1 分;(每月评选5 名);【劳动委员】9、上课受到老师表扬者,每人每次加0.5 分;【课代表】10、受学校表扬的寝室,寝室成员每人每次加0.5 分;【寝室长】11、经由各科老师在课堂上点名表扬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上课能积极举手回答并回答正确老师提问的同学,每次加0.5分。
【课代表】获奖表现减分标准:早读纪律1、早读要求有良好学习氛围,做到认真读书、看书;早读不读书者,每人每次扣0.5 分;【课代表】2、要求准时早读,无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
迟到、早退者每人每次扣1 分,迟到20分钟以上算旷课一节,每人每节扣2分;【副班长】3、铃声响完还在随意走动,未上位者,每人每次扣0.5 分;铃声响完还在教室吃东西者,每人每次扣0.5 分;【纪律委员】课堂纪律及晚自习情况1、上课迟到、早退者每人每次扣1 分,旷课者,每人每节扣2 分;【副班长】2、上课时,受到老师点名批评者,每人每次扣1 分;【纪律委员】3、上课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如听歌、睡觉、看与上课无关的书籍)的同学,一经发现,每人每次扣0.5 分;【课代表】4、不交作业者,每人每次扣1 分;【课代表】5、说脏话屡教不改者或上课顶撞老师者扣1 分;【纪律委员】6、发现有赌博、饮酒、抽烟、打架等行为者扣每项扣3 分。
第二课堂学分工作总结
在大学生活中,第二课堂学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我们可以获得第二课堂学分,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第二课堂学分是对我们平时学习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在参加各种社会实
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参与文体活动,我们可以放松身心,调节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第二课堂学分也是对我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锻炼和提升。
在参加各
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将来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
同时,通过参与文体活动,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文艺修养,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最后,第二课堂学分也是对我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证明和加分。
在求职和
升学时,第二课堂学分可以作为我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证明,为我们的求职和升学增加筹码。
同时,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我们还可以结识各行各业的人士,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人脉基础。
综上所述,第二课堂学分对我们的大学生活和将来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我们应
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不断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在第二课堂学分的工作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学分积学分制传统的学分制度是基于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学分要求的基础上获得学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变化,学分积学分制逐渐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学分积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分管理方式,该制度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各类学习活动,积累学分,并根据学分总量进行学位授予。
学分积学分制的核心理念是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
传统的学分制度仅仅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学分积学分制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社会服务、竞赛比赛等各个方面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在学分积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学分项目。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实践学分,或是参加学术竞赛获得学术学分。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此外,学分积学分制还鼓励学生进行终身学习。
在传统的学分制度下,学生一旦毕业,学分就会失效。
而学分积学分制允许学生将学分累积起来,不断地进行学习和进修,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这也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变化和职业发展的需求。
然而,学分积学分制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如何科学评估和认可各类学分项目的质量和效果是一个问题。
不同的学分项目难度和质量参差不齐,如何确保公平和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是一个挑战。
其次,学分积学分制需要建立完善的学分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学生积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最后,学分积学分制需要学校和教师充分发挥辅导和指导作用,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分项目,并进行个性化学习。
总结起来,学分积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分管理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然而,学分积学分制也需要面对评估认可、管理机制和指导作用等挑战。
未来,将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学分积学分制的制度和实施,以提高学分积学分制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台。
大学学分认定工作总结
在大学教育中,学分认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学分认定是指根据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所取得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对其所修读的课程进行认定,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业要求。
学分认定工作的进行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学位授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分认定工作能够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学分认定,学
校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帮助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学习能力,达到学业要求。
其次,学分认定工作也能够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检验。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
况进行认定,学校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绩情况,从而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
通过学分认定工作,学校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学分认定工作对学位授予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分认定是学位授予的前
提条件,只有通过学分认定的学生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学位。
因此,学分认定工作对学生的学位授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学分认定工作,学校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学位授予的公正和合理。
总的来说,学分认定工作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位授予都具
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应该重视学分认定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认定,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公正的学分认定,为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学位授予提供保障。
一、学分制(一)学分计量制学分是表示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学分的最小计量单位为0.5。
所有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在考核合格后即可取得相应学分。
其中理论课(含课内实践)教学每16学时1学分;体育课每学期1学分;工作室集中实训每周1学分(20学时或16学时);集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创作、设计)、军训等每周1学分,个别实践环节也可每周计0.5学分。
不同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设定毕业学分,艺术类专业不高于200学分,其它专业不高于185学分。
为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设立4-5学分的创新学分。
学生取得本专业规定的毕业学分数并符合学校规定的其他关于毕业条件要求,经学校审核批准后,准予毕业。
(二)1、学生按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修完所有课程并达到毕业要求的前提下,理论教学(含课内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平均学分绩点数还应达到2.0及以上,并符合学院规定的其它关于学士学位授予的条件,即可授予学士学位。
百分制、五级分制考核与绩点数的对应关系图绩点数I 4.0 3.5 3.0 2.5 2.0 1.5 1.0 0百分制90-100 85-89 80-84 75-79 70-74 65-69 60-64 59分及以下绩点数II 4.0 3.0 2.0 1.0 0五级分制A(优秀)B(良好)C(中等)D(及格)E(不及格)2、学分绩点计算方法学分绩点分为“课程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绩点是计算平均学分绩点的基础,以平均学分绩点衡量学生在一定阶段学习质量的差异。
课程学分绩点=该课程考核成绩对应的学分绩点×该课程学分;平均学分绩点=某阶段所修课程学分绩点之和÷某阶段所修课程学分之和;平均学分绩点可以根据需要按照学期、学年或总修业年限等时段计算。
计算平均学分绩点时要把学生某时段所修课程考核成绩都计算在内。
公选课2010级、2011级学生需完成两门课程的学习,2012级学生需修满8学分(其中限选课3学分,任选课5学分)。
学分部工作总结
学分部是学校教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门,它负责学生的学分管理、成绩统计和学籍管理等工作。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分部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进步。
以下是学分部工作总结:
首先,学分部在学生学分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我们通过完善学分审核流程,提高了审核效率,确保了学生学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各学院的沟通合作,及时解决学生学分方面的问题,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学分部在成绩统计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我们加强了对成绩数据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了成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我们还优化了成绩查询系统,提高了学生和教师查询成绩的便利性,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最后,学分部在学籍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加强了对学生学籍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了学籍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学籍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提高了学生对学籍管理的理解和配合度。
总的来说,学分部在过去一年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和进步,为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学分部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学分审核流程不够规范、成绩统计数据不够准确等。
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学分部自身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学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德育学分重修总结引言德育学分是大学中一门重要的学分,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学生可能会在德育学分的考核中没有达到要求,需要进行重修。
在本文中,将对德育学分重修进行总结,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对策。
重修背景德育学分是大学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所设置的一门学分。
学生需要通过参加德育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来获得德育学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可能无法顺利取得德育学分,需要进行重修。
原因分析1.缺乏参与意识:有些学生对德育学分不够重视,缺乏参与意识,只抱有应付的心态。
他们可能会选择缺席德育讲座,或者不认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导致无法获得足够的德育学分。
2.时间分配不合理:大学生活丰富多样,学生可能会被各种课程、社团活动、社交等压力左右,从而忽视了德育学分的重要性。
他们没有做好时间的合理分配,导致德育学分的任务无法按时完成。
3.缺乏学习策略:有些学生虽然意识到了德育学分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学习策略,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德育活动的参与和学习。
他们可能会盲目参与一些德育活动,但缺乏深入学习和思考,无法真正获得德育学分。
4.缺乏资源支持:有些学校对德育学分的设置和支持不够充分,学生可能在活动选择上受到限制,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德育学分获取途径。
对策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校内广播、宣传栏、互联网等,加强对德育学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重视程度。
2.设置奖惩机制:学校可以设置德育学分考核的奖惩机制,对有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的学生给予奖励,对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进行惩罚,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度。
3.提供学习资源: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如教材、案例分析、讲座录像等,帮助学生理解德育学分的要求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拓宽德育学分获取途径:学校可以拓宽德育学分的获取途径,提供多样化的德育活动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管理的新制度:学分制实施学分制是职业技术院校教学管理发展的新制度,它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反映了社会职业发展变化的趋势,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制度的一种革新。
实施学分制应与教学计划相匹配,同时还应协调院校制度、社会保障与支持体系和国家学校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因素。
标签:学分制教学管理职业教育为贯彻江苏省教委关于《江苏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拓宽专业适应能力。
全省各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相继从2000年起开始试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我们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学分制管理制度在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1 学分制的由来我国是推行学分制较早的国家之一。
1903年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各大学课程分为主修课、辅修课和选修课。
1911年清华学堂实行学分制。
1929年,教育部制订《大学规程》。
第一次明确规定各校要实行学分制。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起各校基本都是实行学年制,1993年,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各校开始试行完全学分制和完善学分制管理办法。
从1994年开始,一些基础较好的大学在本校内相继实施了学分制。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已实行学分制,江苏省职业教育院校从2000年始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
2 实施学分制的意义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标准的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自主选课,通过选课修满毕业所规定的总学分,即可允许毕业。
学分制起源于欧美,逐步发展到世界各地;从最初的大学的学分制逐步向中专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过渡。
它在实施教育制度改革、教育观念改革和教学进程改革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1 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施素质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学生的一切服务的现代教育观。
学分制总结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高职是市唯一一所进行学分制试点的职业学校,为积极稳妥的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试点改革,一年来,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高职学分制实施细则》,在10级服装班和汽修班进行了试点改革,收效明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试行学分制的主要做法
1、充分认识实行学分制的重要意义。
在接到进行学分制改革试点任务后,我们首先对实行学分制的可行性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经过充分的调研,大家一致认为实行学分制是职业学校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当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生源结构与素质变化的需要。
只有实行学分制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多样性的人才支持,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
我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教学资源比较充足,师资力量强,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丰富,实行学分制是可行的。
2、健全领导组织,扎实的开展工作。
为确保学分制试点改革的成功,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务处领导和部分教师为组员的学分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了《烟台市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细则》,向全体师生宣讲了实行学分制的
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认真制定了《高职学分制实施细则》,使试点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3、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地试行学分制
学分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它的实行,必将涉及到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问题,我们坚持整体性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我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教育部《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学分制试验的原则意见》和《市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细则》为依据,结合我校实际,科学合理的制定了《高职学分制实施细则》,对试行学分制做了全面安排。
⑴总体安排。
我们是在10级服装和汽修两个班试行学分制,由于学生数较少,不具备实行完全学分制的条件,我们实行了学年学分制。
第一个学期学生原则上不参加选课,按教学计划开设相关必修课,从第二学期开始,除按教学计划开设有关必修课外,增加相应的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供学生自主选择。
这样既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又满足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需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⑵改革课程设置,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我校学分制实施性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大类型。
我们在设置课程时,以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适当增加专业课和实验实习课的课时,主要围绕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做文章,重点加强学生一专多能能力的培养。
汽修专业增设了
车工、钳工、焊工等实训课程,服装专业增设了《电脑图像处理》、《电脑动画制作》、《写生素描》、《形体训练》等相关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在拿学分的同时,又可培养自己多方面能力。
同时我们还为两专业的学生设置了《创新与创业》、《求职技巧》、《心理健康》等课程,加强对学生创业、择业的指导,教育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其综合素质。
⑶科学合理的设置学分,严格规范的进行成绩考核和管理。
我们的学分设置分为学业学分、实习学分、其他学分三部分,各项学分都有明确规定;成绩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必修课和限定选修课采用考试的方式,任意选修课采取考查的方式,考试、考查不及格者可补考,补考不及格者必须重修或改修其他课程。
我们定期将学生获得学分情况向学生公布,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修课程。
⑷实行弹性学制,加强学籍管理。
我们允许学生修满学分后提前就业或参加高考,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毕业证书;学生年满16周岁后,在校学习一定课程后,可申请工学交替,学校保留学籍,按规定修满学分后准予毕业;对于在规定年限内,难以修满学分的,可以重修或改修,学校保留其学籍,修满相应学分后,可毕业。
汽修专业的总学分是162分,服装专业的总学分是189分,学生必须获得满学分后方可毕业。
⑸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
我们每学期末将下学期的选修课程向学生公布,安排每科教师向学生说明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特点、培养目标等情况,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放假前将选课结果报教务处,教务处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汇总,然后在下学期开设有关课程。
二、试行学分制的效果
通过实施学分制试点改革,效果明显,主要体现在:
1、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基础、学习热情、学习目的等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原来的教学体制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实行统一授课方式,满足不了学生的不同要求,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校试行学分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做到了“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或“因材选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全面发展,极大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满足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市确立了“生态立市、科教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当地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以前由于教学体制的限制,我校培养人才周期过长。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后,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同时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我校的人才质量也有了极大提高,毕业生在社会上供不应求,极大提高了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后,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取了灵活的教学方法。
对就业的学生,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
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我们加大理论知识教学力度,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
这样使学生各得其所,充分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资源,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三、试行学分制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由于是首次试行学分制,我们边探索,边总结,对试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想方设法地进行克服。
1、师资短缺。
由于试行学分制新增设了许多课程,这就需要一定的师资。
我校在充分利用原有师资的基础上,采取了送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和聘请社会上动手能力强的“师傅型”人才到学校任教等方法,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克服了师资短缺的问题。
2、相应的配套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实行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管理工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许多配套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加大了投入力度,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各专业的实验室、实习车间的设备,加强了各方面的管理,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各种管理软件需进一步充实。
由于试行学分制涉及到学分的换算、学分的管理、选课的管理、学籍的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进行手工管理,任务十分繁重。
因此急需相应的管理软
件,进行微机统一管理。
我们正在着手编制相应的管理软件,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四、全面推行学分制的打算
我校计划在10级汽修专业、服装专业试行学分制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计划在今年所有的新生班全面推行学分制,以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