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UV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对细菌进行UV诱变
一、实验前所做准备
1、斜面菌种
2、配制0、85%的生理盐水(50ml)
3、一个大离心管
4、离心机
5、2盒大枪头和部分200ul的小枪头
6、培养皿
7、配置刚果红明胶培养基
8、15w的紫外灯
9、红光灯(用台灯和红布) 10、磁力搅拌器2台11、无菌涂布棒12、黑布(黑纸)13、标签纸14、37 ℃恒温培养箱15、接种环16、6ml的倒夫管25个17、无菌水
二、实验原理
Uv是一种最常见的诱变因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使DNA双链之间或同一链上两个相邻的胸腺嘧啶间形成二聚体,阻碍双链的分开、复制和碱基的正常配对,从而引起突变,紫外照射引起的DNA损伤,可由光复活酶的作用进行修复,使胸腺嘧啶二聚体解开恢复原状。
因此,为了避免光复活,用紫外照射处理,以及处理后操作应在红光进行,并且照射处理后的微生物放在暗处培养。
三、方法
1、菌悬液的制备
(1)取斜面细菌的菌体放入20 ml的无菌生理盐水中,置于灭菌过后的无菌离心管中。
放在振荡混合器上振荡使菌块打散。
(2)将上述菌液置于3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0min,弃上清液,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至20ml
(3)取0.5ml做梯度稀释10-1——10-5做对照
2、紫外处理
(1)将紫外灯打开预热20min
(2)取无菌培养皿4套,将调整好的菌悬液3ml加入4个培养皿中,分别在距紫外灯15cm、30cm处洗,对15cm处进行诱变在磁力搅拌器下搅拌,分别照射30s、60s 再30cm 处做同样的处理
(3)将做好的用皿盖放在超净工作台上,等四个皿紫外处理完后,关闭紫外灯3、稀释(以下都在红光中进行)
用10倍梯度稀释法分别将紫外处理后的菌悬液在无菌水中稀释成10-1——10¯5
(4)涂平板
取10-4,10-5两个稀释度涂布,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板,每套平板加稀释菌液0.1ml 用无菌涂布棒涂布
(5)培养
将上述平板用纸包好,置37 ℃培养48小时,每个平板背面要标明处理时间和稀释度(6)计数
将培养好的平板取出计数,计算出每毫升菌液中CFU数,同样计算出紫外处理
30s,60s,15cm,30cm后,CFU数及致死率:
存活率=(处理后每毫升CFU数÷对照每毫升CFU数)×100%
致死率=1-存活率
(7)观察诱变效应
选透明圈大的进行复筛
一、细菌的同步生长和二次生长
同步培养(Synchronous culture):使群体中的细胞处于比较一致的,生长发育
均处于同一阶段上,即大多数细胞能同时进行生长或分裂的培养方法。
同步生长:以同步培养方法使群体细胞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同时进行分裂的生长。
通过同步培养方法获得的细胞被称为同步细胞或同步培养物。
同步培养物常被用来研究在单个细胞上难以研究的生理与遗传特性和作为工业发酵的种子,它是一种理想的材料。
由于细胞的个体差异,同步生长往往只能维持2-3个世代,随后又逐渐转变为随机生长。
获得同步培养物的方法有:(1)机械方法:离心方法、过滤分离法和硝酸纤维素滤膜法等。
(2)环境条件控制技术:温度、培养基成份控制和其他条件(如光照和黑暗交替培养等)。
其中硝酸纤维素滤膜法是最经典的获得同步生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