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执业药师考试讲义 药剂学 液体制剂2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7
药剂学——第二节液体制剂要点:1.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2.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主管药师大纲要求)3.表面活性剂4.液体制剂的简介5.低分子溶液剂与高分子溶液剂6.溶胶剂7.混悬剂8.乳剂9.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一、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一)药物溶剂的种类和性质水:最常用的极性溶剂非水溶剂:醇/多元醇(甘油)、酰胺、酯、植物油、亚砜类——药物溶解度小选择溶剂的极性影响溶解度,极性大小有两个指标>>介电常数ε:表示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水80.4,苯2)>>溶解度参数δi: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水47.86,苯18.61)(二)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度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咖啡因20℃,1.46%(略溶)药典: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和不溶准确表示:一份溶质(1g或1ml)溶于若干毫升溶剂苦杏仁苷:1:12,1g溶于12ml水(溶解)溶解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拓展:2015版药典关于溶解度的描述极易溶解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溶解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略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微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极微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前方高能预警!2.溶解度的测定方法◆药物的特性溶解度: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
◆药物的平衡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数值多是平衡溶解度(又称表观溶解度)特性溶解度直线1:药物发生解离,或杂质成分或溶剂对药物有复合及增溶作用直线2:药物纯度高,无解离与缔合无相互作用直线3:存在盐析或同离子效应,抑制溶解平衡溶解度3.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药物分子结构、晶型、粒子大小水合作用与溶剂化作用溶解温度溶液pH与同离子效应混合溶剂(潜溶剂)添加物:助溶剂、增溶剂①药物的影响极性大小:对溶解度影响很大,相似相溶晶格:排列紧密,引力大,溶解度小多晶型:无定形>亚稳定型>稳定型粒子大小:难溶粒径减小增溶(0.1-100nm)②水合作用与溶剂化作用◆药物离子的水合作用与离子性质有关,阳离子和水之间的作用力很强,阳离子周围保持有一层水。
第五章液体制剂第一节概述分类:1、均匀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2、非均匀相液体制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
外语学习网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一)、极性溶剂:1、水:不稳定,易霉变2、甘油:有保湿、滋润。
含水10%无刺激性,含甘油30%以上有防腐作用。
(二)、半极性溶剂:1、乙醇:20%以上有防腐作用。
2、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剂能延缓许多药物的水解,增加稳定性。
3、聚乙二醇PEG:300-600 ,对易水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三)、非极性溶剂:脂肪油、液体石蜡二、液体制剂的防腐:防腐剂:1、苯甲酸与苯甲酸钠:PH4最适与尼泊金联用防发霉、发酵2、羟苯酯类:尼泊金类3、山梨酸4、苯扎溴铵:新洁尔灭5、三、液体制剂的矫味与着色:矫味剂:1、甜味剂2、芳香剂3、胶浆剂4、泡腾剂第三节溶液型液体制剂一、溶液剂:药物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分散的澄清液体制剂,指低分子溶液。
溶解法和稀释法二、糖浆剂: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单糖浆:纯蔗糖的近饱合水溶液,浓度为85%(g/ml)、64.7%(g/g)。
制备:1、热溶法2、冷溶法3、混合法:适于制备含药糖浆注意:含乙醇可加甘油助溶,药物为水性浸出制剂,需纯化后加入。
三、芳香水剂:指芳香挥发性药物(挥发油多)的饱合或近饱合水溶液。
浓芳香水剂:用乙醇和水制成的含大量的挥发油的溶液。
第四节溶胶剂溶胶剂:指固体药物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一、溶胶的性质:1、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2、电学性质:界面动电现象3、运动学性质:布朗运动4、稳定性:热学不稳定体系溶胶对电解质特别敏感,加入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亲水胶体所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保护胶体。
二、溶胶的制备:分散法、凝聚法第五节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热力学稳定体系一、高分子溶液的性质:盐析:由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使高分子化合物凝聚的过程。
药剂学——液体制剂一、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一)药物溶剂的种类及性质1.药用溶剂的种类(1)水:水是最常用的极性溶剂,其理化性质稳定,有很好的生理相容性,根据制剂的需要可制成注射用水、纯化水与制药用水来使用。
(2)非水溶剂:醇与多元醇类,如乙醇、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200(400、600)、丁醇和苯甲醇等;醚类,如四氢糠醛聚乙二醇醚、二乙二醇二甲基醚等;酰胺类,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酯类,如三醋酸甘油酯、乳酸乙酯、油酸乙酯、苯甲酸苄酯和肉豆蔻酸异丙酯等;植物油类,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红花油等;亚砜类,如二甲基亚砜,能与水和乙醇混溶。
2.药用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直接影响药物的溶解度。
溶剂的极性大小常以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的大小来衡量。
(1)介电常数: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极性大,介电常数小的溶剂极性小。
(2)溶解度参数:溶解度参数是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溶解度参数越大,极性越大。
(二)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度1.药物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气体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最大药量,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
溶解度常用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 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来表示。
2.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各国药典规定了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了详细的测定方法,参见药典有关规定。
溶解达平衡的时间也因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结合能力的不同而不同,从几秒钟到几十小时不等。
在实际测定中要完全排除药物解离和溶剂的影响是不易做到的,尤其是酸、碱性药物。
(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及测定方法:对于弱酸性药物和弱碱性药物,应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测定,一般情况下测定的溶解度多为平衡溶解度或称表观溶解度。
特性溶解度的测定是根据相溶原理图来确定的。
在测定数份不同程度过饱和溶液的情况下,将配制好的溶液恒温持续振荡达到溶解平衡,离心或过滤后,取出上清液并做适当稀释,测定药物在饱和溶液中的浓度。
考点9——低分子溶液剂 ①分类:溶液剂、芳香水剂、醑剂、酊剂、酏剂、糖浆剂 ②含芳香挥发性药物:芳香水剂(薄荷水)、醑剂 ③水蒸气蒸馏法制备:露剂 溶剂含乙醇:醑剂(药物浓度5%~20%)、酊剂、酏剂(稀,药物一般气味不良、药性强烈) ⑤糖浆剂:含糖≥45%g/ml ⑥酊剂:剧毒药:100ml→10g 其他:100ml→20g QIAN 溶液剂总结 芳香水剂浓度低 烈酒芳香成醑剂 独一无二有酊剂 清淡香甜是酏剂 考点10——高分子溶液剂VS 溶胶剂 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性质荷电性(电泳)渗透压高黏度大聚结性胶凝性陈化性高官大臣和珅年年来搅局光学-Tyndall 效应电学-双电层产生电位差-ζ 电位动力学-布朗运动稳定性:有聚结趋势稳定性因素水化膜(脱水剂、电解质破坏)双电层/ζ电位是主要因素,其次是水化膜举例胃蛋白酶合剂氢氧化铝凝胶、纳米银溶胶 QIAN 溶胶总结 我是溶胶非均相 分子聚集成组合 zeta 电位有斥力 稳定得靠双电层 考点11——混悬剂常用稳定剂 考点12——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考点14——乳剂不稳定现象及主要原因! ①分层(乳析):密度差 可逆 ②絮凝:电解质、离子型乳化剂 ③转相(转型):乳化剂性质转变 ④合并与破裂:乳滴大小不均一 ⑤酸败:油相、乳化剂变质 有什么?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考点15——皮肤给药的液体药剂其他考点搽剂无破损皮肤揉擦涂剂蘸取涂抹(冻干创伤),启用后最多4周涂膜剂PVA/PVP/EC+增塑剂+乙醇,4周洗剂无破损皮肤/腔道 考点16——处方分析实例 利福昔明干混悬颗粒剂 【处方】 布洛芬口服混悬液处方 复方磺胺甲噁唑混悬液处方 乳剂处方实例 卵磷脂(豆、蛋)、普朗尼克F68(泊洛沙姆188) ——乳化剂。
液体药剂(二)(总分77,考试时间90分钟)一、A型题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为最佳答案。
1. 可形成O/W型乳剂,磷脂与胆固醇混合乳化剂的比例是A.5:1B.8:1C.10:1D.13:1E.15:12. 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的主要是哪一类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D.季铵化物E.吐温3. 对丙二醇性质与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丙二醇可作为肌内注射用溶剂B.有促渗作用C.毒性小,无刺激性D.可与水、乙醇等混剂混合E.药用丙二醇应为1,3-丙二醇4. 下列关于药物溶解度的正确表述为A.药物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B.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药物的最大量C.在一定的压力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所溶解药物的最大量D.在一定的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药物的一定量E.药物在生理盐水中所溶解的最大量5. 下列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A.水B.二甲基亚砜C.液体石蜡D.丙二醇E.甘油6.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润湿剂A.枸橼酸钠B.吐温80C.磷脂D.泊洛沙姆E.卖泽7. 与疏水性溶胶性质无关的是A.疏水性溶胶属于热力学稳定体系B.采用分散法制备疏水性溶胶C.ζ电位越大溶胶越稳定D.疏水性溶胶具有双电层结构E.加入电解质可使溶胶发生聚沉8. 在液体药剂中的特殊作用的附加剂是A.甜味剂B.着色剂C.甜味剂、着色剂D.防腐剂E.助溶剂9.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名称应是A.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B.三油酸甘油酯类C.山梨醇脂肪酸酯类D.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E.聚乙烯脂肪酸酯类10. 下列哪一术语与表面活性剂特性无关A.CMCB.昙点C.克氏点D.HLBE.β11. 乳化剂的种类分为A.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天然乳化剂B.天然乳化剂、固体微粒乳化剂C.固体微粒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D.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天然乳化剂、固体微粒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E.固体微粒乳化剂、辅助乳化剂12. 对尼泊金类防腐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尼泊金类防腐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B.尼泊金类防腐剂无毒、无味、无臭,化学性稳定C.尼泊金类防腐剂在酸性条件下抑菌作用强D.尼泊金类防腐剂的化学名为羟苯烷酯类E.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增加尼泊金类防腐剂的溶解度,同时可增加其抑菌活性13. 对表面活性剂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大于其在溶液内部的浓度B.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表面作定向排列C.能够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叫作表面活性剂D.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具有亲水基与亲油基E.能够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叫作表面活性剂14. 药剂学中规定的液体制剂不包括A.芳香水剂B.糖浆剂C.滴眼剂D.合剂E.搽剂15. 人工合成色素液体药剂中一般用量为A.1/百万-2/百万B.2/百万-5/百万C.5/百万-10/百万D.5/百万-8百万E.8/百万-10/百万16. 下列溶剂哪种属非极性溶剂A.丙二醇B.甘油C.水D.二甲基亚砜E.液状石蜡17. 下列哪种物理量用来表示溶剂的极性A.mpB.bPC.cpD.εE.E18.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助悬剂A.甘油B.糖浆C.***胶D.甲基纤维素E.泊洛沙姆19. 可形成W/O型乳剂,磷脂与胆固醇混合乳化剂的比例是A.2:1 B.4:1C.10:1D.8:1E.6:120. 对吐温80说法不正确的是A.吐温80于碱性溶液中易水解B.吐温80为水包油型乳剂的乳化剂C.吐温80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吐温80能与抑菌剂尼泊金形成络合物E.吐温80的溶血性最强21. 适宜制备O/W型乳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为A.7~11 B.8~16C.3~8D.15~18E.13~1622. 适宜作润湿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的是A.HLB值为15~18 B.HLB值为7~11C.HLB值为3~8D.HLB值为8~16E.HLB值为13~1623. 以下关于液体药剂的叙述错误者是A.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mB.胶体溶液型药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C.混悬型药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100μm以上D.乳浊液分散相液滴直径在1nm~25μm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系24. 制备混悬剂的加人适量电解质的目的是A.调节制剂的渗透压B.增加介质的极性降低药物的溶解度C.使微粒的ζ电位降低有利于稳定D.增加混悬剂的离子强度E.使微粒的ζ电位增加有利于稳定25. 乳剂形成的条件包括A.降低表面张力,加入适宜的乳化剂B.加入适宜的乳化剂,有适当相体积比C.形成牢固的乳化膜,有适当相体积比和降低表面张力D.降低表面张力、加入适宜的乳化剂,形成牢固的乳化膜和有适当相的体积比E.降低表面张力,形成牢固的乳化膜26. 制备液体制剂首选的溶剂是A.PEGB.丙二醇C.乙醇D.植物油E.蒸馏水27. 下列关于乳剂的错误表述为A.相体积分数大于50%时易发生转型B.若在乳剂中加入少量水能够使乳剂稀释,则为O/W型乳剂C.水性颜料使乳剂外相染色,则乳剂为W/O型D.水性颜料使乳剂外相染色,则乳剂为O/W型E.静脉用乳剂为O/W型乳剂28. 关于聚乙二醇性质与应用的错误表述为A.作溶剂用的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应在400以上B.聚乙二醇具有极易吸水潮解的性质C.聚乙二醇可用作软膏基质D.聚乙二醇可用作混悬剂的助悬剂E.聚乙二醇可用作片剂包衣增塑剂、致孔剂29. 对于溶解吸热的药物,温度升高,药物的溶解度A.减小B.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不规则变化E.先减小,后增大30. 液体药剂规定染菌数限量要求错误的为每克或每毫升内A.细菌不得超过300个B.真菌数和酵母菌数不超过100个C.外用药品不得检出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D.细菌数不得超过100个E.口服药品不得检出大肠杆菌31. 关于苯甲酸与苯甲酸钠防腐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的苯甲酸与苯甲酸钠盐其抑菌作用相同B.在酸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好,最佳pH值为4C.pH增高苯甲酸解离度增大抑菌活性下降D.分子态的苯甲酸抑菌作用强E.苯甲酸与尼泊金类防腐剂合用具有防霉与防发酵作用32. 固体药物溶解速度公式dc/dt=KS(Cs-C)的名称是A.Noyes-Whitney式B.Stokes式C.Arrhenius式D.Young式E.Newton式33. 药品卫生标准中规定口服液体制剂每毫升染菌限量为A.10个B.100个C.1000个D.200个E.300个34. 混悬剂的制备包括A.分散法B.凝聚法C.分散法和凝聚法D.新生皂法E.机械法35. 60%的吐温80(HLB值为15.0)与40%司盘8(HLB值为4.3)混合,混合物的HLB值为A.6.50B.15.64C.10.72D.11.53E.8.5836. 下属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A.加入助溶剂B.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D.应用潜溶剂E.加入助悬剂37. 适宜制备O/W型乳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应是A.HLB值为8~16B.HLB值为3~8C.HLB值为15~18D.HLB值为13~16E.HLB值为7~1138. 咖啡因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溶解度由1:50增大至1:1.2,苯甲酸钠的作用是A.增溶B.助溶C.防腐D.增大离子强度E.止痛39. 下列关于高分子溶液的错误表述为A.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B.高分子溶液为均相液体制剂C.高分子溶液为热力学稳定体系D.高分子溶液中加人大量电解质,产生沉淀现象,称为盐析E.高分子溶液的粘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无关40. 天然高分子助悬剂***胶(或胶浆)一般用量是A.1%-2%B.2%-5%C.5%-15%D.10%-15%E.12%-15%41. 关于丙二醇性质与应用的错误表述为A.药用丙二醇应为1,3-丙二醇B.丙二醇可作为肌内注射用溶剂C.可与水、乙醇等溶剂混合D.有促渗作用E.毒性小,无刺激性42. 液体制剂按分散相大小可分为A.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混悬剂B.低分子溶液剂、混悬剂、乳剂C.胶体溶液剂、混悬剂、乳剂D.分子分散体系、胶体分散体系和粗分散体系E.胶体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乳剂43. 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应用的错误的表述为A.润湿剂B.絮凝剂C.增溶剂D.乳化剂E.去污剂44. 下列对表面活性剂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增溶剂B.去污剂C.润湿剂D.絮凝剂E.乳化剂45. 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可用于静脉注射制剂A.司盘类B.吐温类C.硫酸化物D.泊洛沙姆188E.季铵盐类46.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十六烷基硫酸钠B.司盘65C.泊洛沙姆D.苯扎氯铵E.蔗糖脂肪酸酯47. 下列关于液体制剂的正确表述为A.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均相液体制剂B.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C.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可供内服的液体制剂D.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可供外用的液体制剂E.液体制剂是指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制剂48. 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的主要是哪一类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D.季铵化物E.吐温49. 下列与高分子溶液性质无关的是A.高分子溶液具有高粘度、高渗透压B.高分子溶液有陈化现象C.高分子溶液可产生胶凝D.蛋白质高分子溶液带电性质与pH有关E.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又称为胶浆剂50. 能形成W/O型乳剂的乳化剂是A.PluronieF68B.吐温80C.胆固醇D.十二烷基硫酸钠E.***胶51. 可以作消毒剂的表面活性剂是A.苄泽B.卖泽C.普朗尼克D.SDSE.苯扎氯铵52. 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的HLB值是A.HLB值在5~20之间B.HLB值在7~9之间C.HLB值在8~16之间D.HLB值在7~13之间E.HLB值在3~8之间53. 作为药用乳化剂最合适的HLB值为A.2~5(W/O型);6~10(O/W型) B.4~9(W/O型);8~10(O/W型)C.3~8(W/O型);6~16(O/W型)D.3~8(W/O型);6~10(O/W型)E.2~5(W/O型);8~16(O/W型)54. 衡量乳剂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是A.聚合现象B.分层现象C.分离现象D.乳化现象E.溶解现象55. 下列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A.胆酸钠B.吐温80C.十二烷基硫酸钠D.油酸三乙醇胺E.卵磷酯56. 与表面活性剂增溶作用相关的性质为A.表面活性B.在溶液表面定向排列C.具有昙点D.在溶液中形成胶团E.HLB值57. 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用途不同,下列错误者为A.增溶剂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B.去污剂最适范围为13~16C.润湿剂与铺展剂最适范围为7~9D.大部分消泡剂最适范围为5~8E.O/W乳化剂最适范围为8~1658. 下列不属于表面活性剂类别的是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B.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C.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类D.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E.聚氧乙烯脂肪酸醇类59. 下列乳剂处方拟定原则中错误者是A.乳剂中两相体积比值应在25%-50%B.根据乳剂类型不同,选用所需HLB(亲水亲脂平衡)值的乳化剂C.根据需要调节乳剂粘度D.选择适当的氧化剂E.根据需要调节乳剂流变性60. 有关制剂pH对微生物生长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霉菌可在较广pH范围内生长B.霉菌生长最适宜pH是4-6C.细菌通常是在中性时最易于生长D.细菌生长适宜pH是5-8E.碱性范围对霉菌、细菌都不适宜61. 下列质量评价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能用于对混悬剂的评价A.再分散试验B.微粒大小的测定C.沉降容积比的测定D.絮凝度的测定E.浊度的测定62. 下列关于糖浆剂的错误表述为A.糖浆剂自身具有抑菌作用,故不需要加入防腐剂B.单糖浆可用作矫味剂、助悬剂C.糖浆剂系指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的蔗糖水溶液D.冷溶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挥发性药物制备糖浆剂E.制备糖浆剂应在避菌环境中进行63. 依据沉降公式分析与混悬剂中微粒的沉降速度成正比的因素是A.介质的密度B.微粒的密度C.微粒半径平方D.微粒半径E.介质的粘度64. 制备混悬剂时加入适量电解质的目的是A.增加混悬剂的离子强度B.调节制剂的渗透压C.使微粒的ξ电位增加,有利于稳定D.使微粒的ξ电位降低,有利于稳定E.增加介质的极性,降低药物的溶解度65. 能使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增加的吐温80的作用是A.乳化B.润湿C.增溶D.分散E.助溶66. 与表面活性剂能够增溶难溶性药物相关的性质为A.具有昙点B.在溶液中形成胶团C.HLB值D.表面活性E.在溶液表面定向排列67. 下列对絮凝度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絮凝度预测混悬剂的稳定性B.用絮凝度可评价絮凝剂的絮凝效果C.絮凝度是比较混悬剂絮凝程度重要参数,以β表示D.β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E.β值越小絮凝效果越好68. 乳化剂选择的依据是A.乳剂的类型、给药途径B.乳剂的给药途径、性能C.乳化剂的性能、HLB值D.混合乳化剂的HLB值E.乳剂的类型、给药途径;乳化剂的性能和混合乳化剂的HLB值69. 下列对液体制剂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均相液体制剂易产生物理稳定性问题B.溶液型液体制剂的药物吸收速度大于混悬型液体制剂C.液体制剂在储存过程中易发生霉变D.药物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分散度愈小吸收越快E.药物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分散度愈大吸收越快70. 与混悬剂物理稳定性无关的因素为A.微粒半径B.介质的粘度C.微粒双电层的ξ电位D.加人防腐剂E.微粒大小的均匀性71. 下列与药物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A.药物的极性B.溶剂的极性C.溶剂的量D.温度E.药物的晶型72. 根据沉降公式分析与混悬剂中微粒的沉降速度成正比的因素为A.微粒半径B.微粒半径平方C.介质的密度D.介质的粘度E.微粒的密度73. 与混悬剂物理稳定性无关的因是A.介质的粘度B.微粒半径C.微粒大小的均匀性D.微粒双电层的ζ电位E.加人防腐剂74. 乳剂常发生的变化包括A.分层、絮凝、破裂B.转相、合并、破裂C.合并、破裂、转相D.分层、絮凝、转相、合并和破裂E.分层、破裂、絮凝75. 下列不能作助悬剂的是A.泊洛沙姆B.***胶C.甲基纤维素D.糖浆E.甘油76. 下列与表面活性剂特性无关的是A.适宜的粘稠度B.克氏点和昙点C.亲水亲油平衡值D.临界胶囊浓度E.表面活性77. 苯巴比妥在9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90%的乙醇溶液是作为A.助溶剂B.潜溶剂C.增溶剂D.消毒剂E.极性溶剂。
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液体药剂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液体药剂液体药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液体形态的药剂。
可供内服或外用。
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执业药师《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液体药剂,希望对大家有用。
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一、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含义:是液体分散体系,按分散方式(溶解、胶溶、乳化、混悬等)按分散程度(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微粒等)特点:吸收快、作用迅速,浓度可控,易分剂量、便于服用,稳定性差、运输不便。
二、液体药剂的分类分散体系类型微粒(nm)特征溶液剂<1真溶液;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快,能透过某些滤纸和半透膜胶体溶液高分子溶液1~100真溶液;热力学稳定体系;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溶胶胶体溶液;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扩散慢,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乳浊液>100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可见混悬液>500热力学和动力学不稳定体系;扩散很慢或不扩散,显微镜可见。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与特点含义: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物质特点: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都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且两部分分处两端,具有“两亲性”。
两亲性:低浓度——降低表面张力高浓度——形成胶团二、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一)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一定浓度后,尽管其浓度继续增加,但其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已不再明显增强。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依靠自身范德华力相互聚集,形成亲油基团向内,亲水基团向外,在水中稳定分散,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内的胶束。
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CMC)。
临界胶束浓度的大小与其结构和组成有关,同时受温度、pH以及电解质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两种基团的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强弱的平衡值。
常用亲水亲油平衡值来表示(简称为HLB值)。
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
第四节溶胶剂和高分子溶液剂一、溶胶剂溶胶剂系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匀状态液体分散体系。
又称疏水胶体溶液,溶胶剂中分散的微细粒子在1~10Onm之间,胶粒是多分子聚集体,有极大的分散度,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将药物分散成溶胶状态,它们的药效会出显著的变化。
目前溶胶剂很少使用,但他们的性质对药剂学却十分重要。
(一)溶胶的构造和性质1.溶胶的双电层构造溶胶剂中固体微粒由于本身的解离或吸附溶液中某种离子而带有电荷,带电的微粒表面必然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称为反离子。
吸附的带电离子和反离子构成了吸附层。
少部分反离子扩散到溶液中,形成扩散层。
吸附层和扩散层分别是带相反电荷的带电层称为双电层,也称扩散双电层。
双电层之间的电位差称为ζ电位。
ζ电位愈高由于胶粒电荷之间排斥作用和在胶粒周围形成的水化膜,可防止胶粒碰撞时发生聚结。
ζ电位愈高斥力愈大,溶胶也就愈稳定。
ζ电位降低至25mV以下时,溶胶产生聚结不稳定性。
2.溶胶的性质(1)光学性质:当强光线通过溶胶剂时从侧面可见到圆锥形光束称为丁铎尔效应。
这是由于胶粒大小小于自然光波长引起光散射所产生的。
(2)电学性质:溶胶剂由于双电层结构而荷电,可以荷正电,也可以荷负电。
在电场的作用下胶粒或分散介质产生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电位差,这种现象称为界面动电现象。
溶胶的电泳现象就是界面动电现象所引起的。
(3)动力学性质:溶胶剂中的胶粒在分散介质中有不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这种运动是由于胶粒受溶剂水分子不规则地撞击产生的。
(4)稳定性:溶胶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主要表现为有聚结不稳定性和动力不稳定性。
溶胶剂对带相反电荷的溶胶以及电解质极其敏感,将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或电解质加入到溶胶剂中,由于电荷被中和使ξ电位降低,同时又减少了水化层,使溶胶剂产生凝聚进而产生沉降。
向溶胶剂中加入天然的或合成的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剂具有亲水胶体的性质而增加稳定性,这种胶体称为保护胶体。
(二)溶胶剂的制备1.分散法分散法就是把药物的粗大粒子分散达到溶胶粒子的分散范围。
(1)机械分散法:常采用胶体磨进行制备。
(2)胶溶法:使新生的粗分散粒子重新分散的方法。
(3)超声分散法:用20000Hz以上超声波所产生的能量使粗分散粒子分散成溶胶剂的方法。
2.凝聚法(1)物理凝聚法:改变分散介质的性质使溶解的药物凝聚成为溶胶。
(2)化学凝聚法:借助于氧化、还原、水解、复分解等化学反应制备溶胶的方法。
二、高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高分子溶液剂以水为溶剂,则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称胶浆剂。
以非水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一)高分子溶液的性质高分子水溶液中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的某些基团因解离而带电,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
某些高分子化合物所带电荷受溶液pH值的影响。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羧基和氨基,在水溶液中随pH值不同可带正电或负电。
当溶液的pH值>等电点时,蛋白质带负电荷,pH值<等电点时,蛋白质带正电荷。
在等电点时,高分子化合物不带电,这时高分子溶液的许多性质发生变化,如黏度、渗透压、溶解度、电导等都变为最小值。
高分子溶液的这种性质,在药剂学中有重要用途。
1.高分子的渗透压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与溶胶不同,有较高的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与高分子溶液的浓度有关。
(公式不用记)2.高分子溶液的黏度与分子量高分子溶液是黏稠性流动液体,黏稠性大小用黏度表示。
3.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主要是由高分子化合物水化作用和荷电两方面决定的。
高分化合物含有大量亲水基,能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可阻止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凝聚,这是高分子化合物稳定的主要原因。
向溶液中加入大量的电解质,由于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结合了大量的水分而破坏了水化膜,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而沉淀。
这一过程称为盐析。
盐析法常用于制备生化制剂和中药制剂。
引起盐析作用的主要是电解质的阴离子。
破坏水化膜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加入脱水剂如乙醇、丙酮等。
在药剂学中划分不同分子量的高分子化合物时常采用此法等。
高分子溶液在放置过程中也会自发地凝结而沉淀,称为陈化现象。
其他原因如盐类、pH值、絮凝剂、射线等的影响,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沉淀,称为絮凝现象。
这些现象在中药注射剂放置过程以及含有中药酊剂处方的调剂中经常发生。
带相反电荷的两种高分子溶液混合时,由于相反电荷中和而产生凝结沉淀,如带负电荷的阿拉伯胶和带正电荷的明胶,在等电点以下混合时,形成高分子复合物而沉淀,这是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基本原理。
一些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如明胶水溶液、琼脂水溶液,在温热条件下为黏稠性流动液体,当温度降低时,高分子溶液就形成网状结构,分散介质水被全部包含在网状结构中,形成了不流动的半固体状物,称为凝胶,如软胶囊的囊壳就是这种凝胶。
形成凝胶的过程称为胶凝。
凝胶失去网状结构中的水分时,体积缩小,形成了干燥固体称干胶。
(二)高分子溶液的制备制备高分子溶液首先要经过溶胀过程。
溶胀是指水分子渗入到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的空隙中,与高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发生水化作用而使体积膨胀,结果使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
这一过程称有限溶胀。
由于高分子空隙间存在水分子降低了高分子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溶胀过程继续进行,最后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
这一过程称为无限溶胀。
无限溶胀过程,常需加以搅拌或加热等步骤才能完成。
形成高分子溶液这一过程称为胶溶。
胃蛋白酶等高分子药物其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过程都很快,需将其撒于水面,待其自然溶胀后再搅拌可形成溶液,如果将它们撒于水面后立即搅拌则形成团块,给制备过程带来困难。
第五节表面活性剂一、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构造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很强表面活性并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分子一般由非极性烃链和一个以上的极性基团组成,烃链长度一般在8个碳原子以上,极性基团可以是羧酸、磺酸、氨基或胺基及它们的盐,也可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等。
如肥皂是羧酸类表面活性剂。
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根据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可将表面活性剂分为如下几类: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阴离子。
(1)肥皂类:系高级脂肪酸的盐,通式为(RC00-)n Mn+。
脂肪酸烃链R一般在C11~C17之间,以硬脂酸、油酸、月桂酸等较常用。
根据M的不同,可分碱金属皂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等,碱土金属皂如硬脂酸钙等,有机胺皂如三乙醇胺皂等。
它们均具良好的乳化性能和分散油的能力。
一般供外用。
(2)硫酸化物:主要是硫酸化油和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通式为R-0·S03-M+,其中脂肪烃链R在C12~C18之间。
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常用的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又称月桂醇硫酸钠)。
它的乳化性很强,且较稳定。
主要用作软膏的乳化剂。
有时也用于片剂等固体制剂的润湿剂或增溶剂。
(3)磺酸化物:属于这类的有脂肪族磺酸化物、烷基芳基磺酸化物和烷基萘磺酸化物等。
通式为R·S03-M+。
他们的水溶性及耐酸、耐钙性比硫酸化物稍差。
常用的有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后者为广泛应用的洗涤剂。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起表面活性作用的是阳离子;因此称为阳性皂,为季铵化物。
其特点是水溶性大,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常用品种有苯扎氯铵(洁尔灭)和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具有正、负离子基团,在不同pH 值介质中可表现出阳离子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卵磷脂:依来源不同,又分为豆磷脂或卵磷脂。
是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制剂的主要辅料。
(2)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合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部分是羧酸盐,阳离子部分为季铵盐或胺盐。
氨基酸型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Tego”杀菌力很强而毒性小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不解离,亲水基团是甘油、聚乙二醇和山梨醇等多元醇,亲油基团是长链脂肪酸或长链脂肪醇以及烷基或芳基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外用制剂、口服制剂和注射剂,个别品种也用于静脉注射剂。
(1)脂肪酸甘油酯:主要有脂肪酸单甘酯和脂肪酸二甘酯,HLB值为3~4,主要用作W/O型乳剂辅助乳化剂。
(2)蔗糖脂肪酸酯:简称蔗糖酯,是蔗糖与脂肪酸生成的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为O/W型乳化剂、分散剂。
(3)脂肪酸山梨坦:脂肪酸山梨坦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商品名为司盘(span),其HLB值从1.8~3.8,是常用的W/O型乳化剂;在W/O型乳剂中与吐温配合使用。
(4)聚山梨酯:聚山梨酯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商品名为吐温(tween),与司盘的命名相对应,吐温是常用的增溶剂、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
(5)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商品名称卖泽(Myrij)该类表面活性剂有较强水溶性,乳化能力强,为0/W型乳化剂,常用的有聚氧乙烯40硬脂酸酯等。
(6)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商品名称苄泽(Brij)如Brij30和Brij35。
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质,常用作增溶剂及O/W型乳化剂。
(7)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又称泊洛沙姆(商品名普朗尼克F68)。
本品具有乳化、润湿、分散、起泡和消泡等多种优良性能,但增溶能力较弱。
Pluronic F68作为一种0/W型乳化剂,是目前可用于静脉乳剂的极少乳化剂之一,用本品制备的乳剂能耐受热压灭菌和低温冰冻。
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1.形成胶束(1)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CMC)相同亲水基的同系列表面活性剂,若亲油基团越大,则CMC越小。
在CMC到达后的一定范围内,单位体积内胶束数量和表面活性剂的总浓度几乎成正比。
(2)胶束的结构:胶束可呈现球形胶束、棒状胶束、束状胶束、板状胶束、层状胶束等多种结构。
在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如有少量非极性溶剂存在,则可能形成反向胶束,即亲水基团向内,亲油基团朝向非极性液体。
2.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合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HLB值在3~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W/O型乳化剂,HLB值在8~16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O/W型乳化剂,作为增溶剂的HLB值在13~18。
作为润湿剂的HLB 值在7~9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具有加和性,混合表面活性剂HLB值计算如下:式中,HLBA和WA分别为A种乳化剂的HLB值和重量百分数;HLBB和WB分别为B种乳化剂的HLB值和重量百分数。
上式不能用于混合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LB值的计算。
3.增溶作用(1)胶束增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CMC后,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作用称为增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