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7
小学生作业习惯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小学生作业习惯培养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然而,当前小学生作业习惯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马虎、拖沓、抄袭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开展小学生作业习惯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提出有效的培养小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作业观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研究内容1、小学生作业习惯现状调查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了解当前小学生作业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2、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策略和方法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践探索,提出有效的培养小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明确作业目的、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专注力、鼓励独立完成等。
3、培养良好作业习惯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根据研究结果,设计并实施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以实践检验培养策略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文献综述、实践探索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能够提出一套有效的小学生良好作业习惯培养策略和方法,为小学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参考,同时也能为相关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六、研究计划与时间表本研究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1-2个月)、实施阶段(4-6个月)、总结阶段(2-3个月)和撰写报告阶段(1-2个月)。
整个研究计划预计耗时一年。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阅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提升综合素质。
然而,现实中很多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或者在阅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方法不当、阅读内容单一等。
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开题报告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开题报告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课题开题报告课题组负责人: 段希甫课题组成员 : 侯建华李善军李玉胜窦素娥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我校是一所较为偏远的乡镇中学,每一年从各个学区汇入的新生多少都带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正是这些不良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进步,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事实也告诉我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知识技术层出不穷、充满挑战的今天,已显得尤为重要。
再者,当前,在政府对教学设备进行了极大改善的同时,我们作为一线教育职工将工作重点放在教育科研工作上,向教科研要成绩,才是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
因此,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抓手,逐步树立我们新时期教师的新形象,这正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时代要求。
鉴于以上两点,我们决定展开课题为“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的专项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从社会需要来看,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才,是要为21世纪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的人是不可能成才的。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将来成为能够终身学习的人才奠定基础,从而为社会多作贡献,具有不可忽略的战略意义。
2、从学校实际来看:任何课题的研究,必须要为教育实践服务,要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为每一个进入初中的新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长时间的最有效的学习。
并使“每一个杨庄一中的毕业生均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益,也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一条有效的路子。
3、从学生个人发展来看: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终生受益。
三、目前对学习习惯研究的成果著名教育家、学者楚图南先生就十分注重少年儿童成功习惯的培养,早在1921年,就写过《怎样养成成功的习惯》,提出习惯决定成败;中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就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做过调查研究,证明学习习惯的好坏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有直接、重大的影响;2001年,2005年,孙云晓等主持了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关系》,对少儿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作了全面的调查研究,证明行为习惯与人格形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当今时代,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的任务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而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只有具备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发展的前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才成长、终生发展的基础。
好的学习习惯应及早培养。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的许多习惯已逐渐形成,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比较困难。
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尽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人说的“养其习于童蒙”也就是这个道理。
2.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目前,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中作为明显,但整体水平不高;另外,家庭的参与力量过少。
因此本研究中强调日常教学、家庭教育和主题活动相结合,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同时进行干预。
从目标上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情感。
日常教学管理与家庭教育主要改善学生的行为,把认识和情感转变为行为习惯。
从方法和形式上看,主要以趣味性游戏和活动为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学习计划、学习习惯的认识;日常教育中则要强调学生习惯养成的坚持性、长期性。
从原理来看,多采用认知矫正的原理,日常活动则多使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如契约法、及时强化等。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状调研与可行性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国内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课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实践,也发表过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比如,早在1981年,向贤娟就在《人民教育》(1981年第6期)撰文《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
笔者2010年4月30日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后,在0.057秒内,就搜索到了478000篇与此课题有关的文章。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地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大泉源乡天仁中心小学邓延红2011年5月11日开始,我校承担了胶州市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地研究任务,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地认识,提高教师实施地自觉性,学校特举行开题会.b5E2R。
一、课题提出背景:习惯具有重要地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地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地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地教育效果.p1Ean。
良好地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地、主动地、自主化了地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地一部分,良好地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地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地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地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地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地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地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DXDiT。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地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地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地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地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地健康成长.RTCrp。
二、理论意义:"学习习惯"地界定: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地顽强地、巨大地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地学习效果而形成地一种学习上地自动倾向性.小学生地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地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地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地各种因素地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地培养.5PCzV。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开题报告(5篇范例)第一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开题报告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养成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提出的原因1、现实的需要。
西小王小学学生98.%都是来自于农村,而学生的父母都不在家的“留守学生”达到了60%,父母中只有一人在家的学生也高达32%。
很多学生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甚至根本无人看管。
很多学生在学习上自由散漫,得过且过,无明确的读书目的,学习劲头不足,更无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
很多时候老师进教室开始讲课,学生才慢条斯理地拿出课本;老师在上面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玩得津津有味,至于上课时应该养成的正确习惯,无论老师讲多少遍,也都收效甚微。
通过调查了解,不少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所受家庭的教育的局限性,因而在课堂学习习惯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上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
(2)、上课前没有准备好下一节课用具的习惯。
(3)、没有做好笔记的正确习惯。
(4)、没有认真听讲,专心致志的习惯。
(5)、书写不规范,不注意认真书写的习惯。
(6)、早读课没有读书的习惯。
(7)、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不爱清洁卫生的比比皆是,或乱丢乱扔,或蓬头垢面。
在思想方面虽继承了农民的朴实,但也受到了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影视的影响,性格孤僻暴躁,遇事冲动不计后果。
隔代教育的低效性和无人看管学生的随意性,严重制约着我校的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但我们的老师也注意到,与大量学习习惯差导致成绩差、表现差的学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数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他们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甚至有的智商还赶不上那些成绩较差一点的学生,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十分优秀,表现也十分的令人满意,使我们的老师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2、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的经济日新月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教育领域也在进行着一场如火如荼的革命,素质教育大旗刚刚竖起,创新教育理论早已先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也呼之欲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___曾说过:“良好的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
”这一句话道出了良好惯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惯养成教育虽然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
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惯,才能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的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不仅要培养一批批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的人才,更应该培养一大批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因此,探索小学生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对提高未来小公民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纯粹的养成教育理论研究较为少见。
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之中。
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惯的研究。
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
例如瑞士学者___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___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___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
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例如早期的___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___和___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可持续和终身的基础。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对学生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进一步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ﻭ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促进每个受教育者全面主动,促进每个受教育者人格与个性的养成。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你在孩子的心灵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的收获。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可持续和终身的基础.ﻭ2.抓好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
就学生的普遍状况来说,其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青少年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的特点.因此,抓养成教育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进一步探索,使之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
3.抓好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ﻭ就我国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少年儿童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目前,很多小学生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拖延、不爱认真听课、不爱做作业等,这些习惯会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小学生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和研究,有利于为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学习习惯,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到结论,以便针对性地推出具体措施,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内容1.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
通过问卷等方式,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包括学习时间规律、作业完成情况、复习方式等方面。
2.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学氛围等方面。
3.提高小学生学习习惯的措施研究。
结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结果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研究意义1.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进步。
2.为家长、教师提供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和管理孩子的学习行为。
3.对学校和社会全面认识小学教育中学习习惯建设和培养的重要性,推进小学生学习习惯建设。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以收集资料、资料的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采用数据分析和比较某些内容的方法进行研究。
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数据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平均数、方差、相关系数等,以计算和解释数据。
六、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得到以下成果:1.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及影响因素,形成相关数据和结论。
2.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习惯提高措施。
3.撰写期刊论文和学术报告,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研究进行全面阐述,参加学术研讨会议及发表学术论文。
学校学生习惯养成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其学业发展和未来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校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有助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改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本文旨在进行学校学生习惯养成调研,从而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1.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现状。
2.探讨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
3.提出针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改进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面向学校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日常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四、研究结果1. 学生学习习惯现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大部分学生有规律的学习时间安排,但存在部分学生经常熬夜学习的情况。
- 学生在学习中更偏好使用电子设备,而非传统的纸质书籍。
- 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2. 学校存在的问题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 学校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
- 学校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有待改进,缺乏足够的学习资源和氛围。
- 学校在教育家长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方面存在不足。
五、改进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校需要改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学校要加强与家长沟通,共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学生习惯养成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希望学校能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推动学生习惯养成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上是关于学校学生习惯养成调研报告的内容,希望能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学生的行为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关键任务之一。
学生的行为惯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必须从小抓起,从现在开始。
然而,当前社会存在诸多问题,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教育方法单一、评价滞后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惯养成。
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制定出适合我校的行为惯养成教育方案,提高学校德育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通过对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这不仅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本课题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制定出适合我校的行为惯养成教育方案,并进行实践验证和效果评估。
具体步骤包括: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学生行为、制定行为惯养成教育方案、实践验证和效果评估等。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制定出适合我校的行为惯养成教育方案,提高学校德育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
同时,也将为其他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推动全国小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的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找到一种最佳途径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加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提高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时代特征,符合现代要求的良好个人品质。
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具有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一)课题提出的背景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养成教育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这正好验证了那些科学家的说法,也从而更加说明在儿童时期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不仅是关键期,还是最佳期。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好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益;坏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累,要改也难。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就是帮助学生。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将这两句话合二为一: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的确,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
2. 我校地处边远地区,现有学生1300多名,80%的学生都是打工子女及移民的学生,由于家长工作的时间没有保障,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时间也没有保障。
还有部分外出务工或父母离异的,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这部分学生的爷爷奶奶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写作业,对孩子又比较溺爱,所以学生的行为习惯非常差。
基于家庭教育不足这种情况,重视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成为我校的主要任务。
而德育的主要阵地应该是课堂,所以,我校坚持将“立足课堂,进行良好习惯培养”作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来更好地落实学校“德育为首,教案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案质量”这一工作思路,促使学生达到“习惯好,身体好,学习好”的育人目标。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课题开题报告2篇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课题开题报告120__年5月11日开始,我校承担了胶州市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学校特举行开题会。
一、课题提出背景: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
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二、理论意义:"学习习惯"的界定: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
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变革,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愈发多样化和复杂化。
由于小学生性格尚未定型,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等。
因此,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比较热门的课题。
相比于德育课程等形式的教育,开展行为培养活动能够更直接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进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然而,目前在实践中,很多小学生仍然存在着缺乏自律、不尊重他人和缺乏责任感等问题。
因此,本研究将探索如何开展有效的行为培养活动,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行为习惯的良好养成。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通过开展行为培养活动,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2. 探索行为培养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设计一套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为培养方案;3.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小学中开展行为培养活动,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4. 探讨行为培养活动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总结其中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5. 通过本研究,为小学生行为培养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提升小学生的行为素质。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研究现状分析:通过文献阅读和调研,了解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2. 方案设计: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其特点的行为培养方案,明确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等;3. 实验设计: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小学作为研究对象,抽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行为培养活动,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4. 数据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探讨行为培养活动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总结其中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关建议;5. 结果分析:综合分析各个环节的数据和结果,总结并归纳行为培养活动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相应的措施和策略。
习惯培养开题报告习惯培养开题报告习惯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而习惯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和坚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习惯的培养,并重点关注习惯培养的开题报告。
习惯是如何形成的?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重复的行为和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
当我们反复进行某项行为时,我们的大脑会形成相应的神经通路,使得这个行为变得更加容易和自然。
例如,如果我们每天早晨都坚持早起锻炼,那么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早起锻炼变得自然而然,甚至成为我们的习惯。
习惯的培养需要坚持和耐心。
要养成一个习惯,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相应的行为,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
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至少21天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下来,最终我们就能够养成这个习惯。
开题报告是习惯培养的重要一环。
开题报告是指在进行一个新项目或任务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一次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和方法。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规划我们的工作。
开题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标。
在进行开题报告之前,我们需要对项目的相关领域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学习。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项目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
开题报告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
在进行开题报告时,我们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我们希望达到的结果。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我们的工作,并确保我们的努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除了目标和范围,开题报告还需要确定项目的方法和步骤。
我们需要仔细分析项目的需求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开题报告时,我们还需要考虑项目的时间和资源。
我们需要合理评估项目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并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项目。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我们的时间和工作,并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小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胡中良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和老师莅临五龙桥小学指导工作,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队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忠心的感谢!现在,我代表课题组的全体工作人员,对《小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做开题报告,如有不当之处,望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外,有关好习惯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但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儿童具体道德行为的好习惯的研究还是不够的。
总的来说,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
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本课题研究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好习惯的原理、方法和途径,为我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
2、学生在养成方面暴露的问题极为严重。
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多为隔代教育,许多农村儿童多为留守生。
独生子女的依赖性、惰性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广大青少年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在少年儿童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
在学校中,常常可以看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等。
推进以德治国,必然要求改进和加强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
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好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
本次我校《小学生好习惯培养与研究实践》的研究课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重点研究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以及方法。
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措施,从而使我校学生良好
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使我校学生从知道要这样做的起点上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良好教养的学生,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培养研究与实践”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并用于自己学习和生活实践。
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习惯。
四、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等。
2、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初步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相应教育对策。
3、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学生基本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健康人格培育的新途径。
4、通过研究,找到培养良好习惯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5、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五、研究内容
1、制定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
2、探索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与研究的策略。
六、研究对象
五龙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
七、研究的主要思路:
对少年儿童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良好习惯好习惯的研究。
课题将如何做人、做事和学习具体化为一系列习惯,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
在做人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爱心”,体现为“有真爱,负责任,明礼诚信和乐观豁达”。
在做事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规则意识”,体现为“遵守规则,做事有计划,善于合作,毅力顽强,求新求异,追求效益”。
在学习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为“基础扎实,掌握信息,学用结合,善于思考,科学用脑”。
这些良好习惯都需要在少年儿童日常行为中培养。
八、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分析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以及影响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教育对策提供依据;二是调查一些家庭,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指导家庭与学校的配
合提供依据。
(2)文献资料法: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原理,分析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和具体的方法、途径。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一些典型个案进行跟踪研究。
(4)行动研究法: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具体目标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
(5)经验总结法:边实践边总结经验,以进一步推动研究工作的发展。
九、课题研究计划与步骤
本课题为2年度(2012~2014)。
课题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按照年度进行。
第一阶段为课题的启动阶段,时间初步定在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主要工作包括课题方案的设计、研究梯队的组建、实验年级的选择、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建立、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有关人员的培训等、编写并关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的活动设计。
第二阶段为课题的实施和实验阶段,时间安排为2012~2014年,主要工作是根据年级全面开展子课题研究,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进行具体实验,进行个案追踪与访谈、理论研讨、指导与培训,推广成功经验等等。
第三阶段为课题的验收和总结,时间预计在2014年5月,主要
工作是验收子课题,总结和评定实验成果,发布研究报告,推广科研成果等。
十、本课题的预期成果:
(1)在课题实施期间,总结以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好习惯为主题年度报告。
(2)按年级编写并关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的活动设计。
(3)课题的实施将直接促进学校好习惯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十一、课题组的构成及分工
(一)、课题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胡中良(五龙桥小学校长,课题负责人)/
副组长:陈五原(五龙桥小学校长副校长)
郑修成(五龙桥小学校长副校长)
成员:唐克刚(教科处副主任,课题主研人员)
王才全(教导处主任)
康彩英(幼儿园园长)
邱建堂(后勤出纳)
(二)、课题指导小组名单:
杜康明(县教委督学,德育工作专家)
杨正军(教委教研室领导,课题研究专家)
曾厚明(周家片区教研组负责人)
李崛起(周家片区教研组教研员)
胡红玲(周家片区教研组教研员)
(三)、课题研究人员:
胡中良(五龙桥小学校长,课题负责人)
陈五原(五龙桥小学副校长)
唐克刚(教科处副主任、课题组组长)
梁远兵(大队辅导员)
朱春梅(班主任)
黎先槐(班主任)
龙思亚(信息、资料收集整理)
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按课题计划确保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课题设施和课题条件。
经费列支主要科目:
1、咨询论证费:2000元
2、考察学习费:5000元
3、文印资料费:3000元
4、会议费:2000元
5、资料费:3000元
6、管理费2000元
7、其他:3000元
合计: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