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doc
- 格式:doc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6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经国务院批准,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于2009年2月7日正式在广东深圳开工建设,标记着这个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世界最大管道工程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线路走向示意图,回答1—3题。
1.继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再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是①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平安性和牢靠性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自然气的出口实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具有的优点是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②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③覆盖区域更广④从根本上解决了珠三角的能源短缺状况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3.关于该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特别短缺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2019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爱护力度的加大,我国自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
下图是2019~2019年我国居民自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4—5题。
4.2019~2019年自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A.长江三角洲B.重庆、四川C.珠江三角洲D.新疆、陕西5.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自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A.2019~2019年B.2019~2019年C.2019~2019年D.2019~2019年(2019届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三2月联考)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平安,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9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见“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起先输油。
据此回答6—8题。
6.2019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
学习资料专题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2017·衡水二模)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4年底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通水。
根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该工程( )A.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B.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建设难度小C.千岛湖水质优良,是杭州唯一的水源地D.因地势原因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2.该工程建成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千岛湖水体受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B.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C.在千岛湖作为取水口,将会减少下游取水所承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D.可能导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地面下沉解析第1题,该输水线路基本与富春江流向一致,则可自流;九成以上线路为隧洞,说明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为保证水质的优良,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
第2题,依上题分析,千岛湖水直达杭州,则水质有很大改善。
注意沿线采用管道输水,不会对沿线水质、水量有太大影响。
答案 1.A 2.C(2017·临沂检测)读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天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建设规划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中亚三国出口天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滨里海输气管道输送的是哈萨克斯坦的陆上天然气资源B.跨里海输气管道、纳布科输气管道沿线气候环境更恶劣C.土库曼斯坦—印度输气管道的环境意义主要是促进沿线降污减排D.中亚—中国输气管道天然气消费地主要是我国新疆4.东、南、西、北4个方向天然气外输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利于中亚( )A.发挥中亚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的发展B.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C.增加中亚资金流出量,进一步发挥区域协调效应D.保护植被,根本上改变区域气候特征解析第3题,滨里海输气管道天然气资源由土库曼斯坦里海大陆架和西部陆上气田、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组成;跨里海输气管道、纳布科输气管道沿线地区受西风影响较大,气候相对优越一些;土库曼斯坦—印度输气管道可以为沿线提供大量优质的天然气资源,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程度;中亚—中国输气管道天然气消费地主要是我国东部沿海。
第45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测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测试题(1)一、选择题(52分)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 B.污染严重,水质差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3.③资源调配线路输入的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B.出口加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答案】1.D 2.C 3.A【解析】第1题,图中①资源调配线路为西气东输线路,资源主要来自新疆和中亚。
该线路没有经过第一级阶梯,穿越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目标市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第2题,②资源调配线路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能够自流,水质较好,但需开挖新的河道,成本较高。
第3题,③资源调配线路是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电能可改变该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早自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我国就有开辟辽河至松花江水陆联运的构思。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也对沟通松辽两大水系,发展航运和海港作了专门论述。
下图为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南部地区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甲河流域雨季短、蒸发较强,水资源总量小②甲河流域工业污染严重,需要调乙河水净化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④乙河结冰期长,没有航运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该工程建成后所产生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减少沈阳、辽阳与鞍山等地的地下水开采量,缓解城市地面沉降问题B.吉林省中西部是输水的必经之地,也是“近水楼台”的先受惠之地C.输水干线将极大地提高辽河的航运价值D.该工程将减轻洪水对哈尔滨的威胁【答案】4.B 5.C【解析】第4题,辽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区,降水较少,蒸发较强,水资源总量较小,但流域内人口密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第38讲 资源跨区域调配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2017级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水平3-4]1.结合资料,说出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2.以某两个相关区域为例,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知 识 体 系 构 建][主 干 知 识 整 合]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1.含义: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分类⎩⎪⎨⎪⎧⎭⎪⎬⎪⎫矿产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自我再生的性质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 1.西气东输(1)西气东输的线路①一线工程线路: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宁、陕、晋、豫、皖、苏最后到达上海。
②二线工程线路: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
(2)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构成中一直以煤炭为主,大量使用煤炭,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③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总体上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目前东北、华北地区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
[易误辨析] 1.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三线有何优势?提示气源地来源广,气源更加充足;覆盖面更广,效益优势更加明显。
2.南水北调(1)地理背景:分东、中、西三条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的华北和西北地区。
(2)南水北调有三个方案比较方案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路线从扬州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铁路送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水源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上游供水区黄淮海平原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评价优点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较小可自流供水可自流供水缺点黄河以南地区需抽水北送需挖掘渠道的工程量大长江上游水量有限[易误辨析] 2.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提示①中线基本可自流供水,运营成本低;②管道输水,沿线不易受污染;③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质较好。
第45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讲案【考纲细化考题预测】——考纲解读细化面向高考【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纵横联系融汇贯通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直击真题剖析高考】——感受真题体会命题方向(2015•上海卷)(一)“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
1、“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3、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
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
这些地区主要是()A、大洋洲、西欧B、东欧、东南亚C、中亚、西亚D、东亚、南亚【答案】1、A 2、D 3、C【解析】试题分析:1、“一带一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
我国处于东部,是著名的“世界工厂”,产能庞大,需加强对外合作以输出过剩产能。
中亚地区是全球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依赖国际市场。
南亚地区因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是粮食的进口区域。
欧洲经济发达,受老龄化严重影响,需引进国际劳工。
A正确。
2、“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东亚、中亚、西亚、东欧、中欧与西欧。
中亚与西亚地区人口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文化圈,在欧洲依次经过东欧文化圈和西欧文化圈。
D正确。
3、中亚与西亚因深居内陆或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C正确。
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调配测试题四川省廖廷祥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读世界纺织产业三次大转移地理区域坐标示意图1,回答1~3题。
1、有关全球纺织工业三次产业空间转移的地理特点下列正确的是:A从北美洲到欧洲B从欧洲到亚洲C从发达国家(地区)到发展中国家D从英国到中国沿海2.影响该工业转移所体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C.市场因素 D.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3、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纺织工业从沿海的浙江陆续转移到新疆等地区,读“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2”,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主要是:A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B 劳动力成本加大C 交通条件的大大提高D 接近原料产地且劳动力成本低“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的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图中箭头①);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向当地和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图中箭头②、图中箭头③),读广东省内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双转移示意图3与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4,回答下列4~5题。
4.有关图中箭头代表的产业正确的是( )A.箭头代表劳动密集型产业 B.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C.箭头代表劳动力的内部转移 D箭头代表产业转移5.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搬家”(又称“腾笼换鸟”)所带来的有利影响正确的是:加快接收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水平可能会改善当地环境污染程度有利于珠三角地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6.结合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珠三角向粤北地区转移的工业企业最可能是( )A.纺织服装工业B.有色金属加工C.电子通信设备 D .石油化工读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图5)与“北水南调”(图6)示意图,回答下列7-8题:7、有关两条调水路线沿途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下列正确的有:图5沿线地势南高北低,图6地势中间高南北低两条沿线都经过的是半湿润地区图5和图6沿线地带性植被都是落叶阔叶林图6流域内南部降水多于北部,但南部比北部流域蒸发量大两条调水路线都经过的是平原地区A.①② B.③④ C.②D.①④8、两个工程建成后,“北水南调” 带来的有利影响与“南水北调”相比,最突出的影响是:A 大大改善当地的航运条件B 有利于减轻北部地区的洪水危害C 解决了其水资源紧张状况D 加快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实现我国进口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供应方式多样化,提高我国国内能源安全供给水平,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3.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带动沿线经济结构的调整B.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C.总干渠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居高临下,供水区域广D.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可自流供水4.中线工程需要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此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①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土壤盐碱化②水库蓄水淹没的土地和耕地增多,移民安置量增大③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④诱发滑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答案】3.B 4.D【解析】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提水输送到京津地区,据图可知,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可自流供水,D正确;总干渠基本经过200米以下区域,即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居高临下,供水区域广,C正确;该工程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A正确,而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关键是提高泄洪能力,与该工程无关,B错误。
故选B。
4.土壤盐碱化是由于地下水位大幅上升引起,①错;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增大调蓄功能,可减轻下游的的洪涝灾害,④错。
故选D。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石油6.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来源:]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5.C 6.A【解析】5.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
故选C。
6.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区在东部,则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需求,可缓解供需矛盾。
高考地理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项练习(带答案)在社会经济开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关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
以下是资源的跨区域分配专项练习,请大家仔细练习。
1.我国停止资源跨区域分配的主要缘由是( )A.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片面开展B.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开展水平不婚配C.片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D.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活动性特征2.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能积极推进新疆及沿线地域经济的开展B.减速优化东部地域的动力结构,缓解动力紧张状况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地域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发生不良的影响3.关于我国自然气资源的地域散布,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我国自然气资源的散布陆地多于陆地B.我国自然气资源在陆地上的散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C.我国陆地上的自然气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D.我国有新疆、青海、西藏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自然资源的区域散布是很不平衡的,存在着清楚的富集区和贫乏区。
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表示图,完成4~5题。
4.西气东输工程主要处置的资源效果是()A.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效果B.资源的严重糜费效果C.资源散布与消费力开展不协调效果D.土地资源压力过大效果5.由于工程沿线可用清洁燃料取代局部消费、生活用煤,从而将有效降低城市环境中的()A.水污染B.大气污染C.白色污染D.重金属污染【才干提升】读2021年我国和世界动力消费结构图,回答6~9题。
6.甲、乙两幅图中代表我国最主要的动力的是()A.aB.bC.cD.d7.甲图中按比例大小,区分代表的动力种类是()A.煤炭石油水电自然气核电B.煤炭水电石油自然气核电C.石油煤炭自然气核电水电D.石油煤炭核电自然气水电8.据图中反映的比例剖析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必要性是()A.自然气所占比重低B.东部地域动力缺乏C.自然气易开发,本钱低D.自然气资源地域散布不均9.目前,我国与世界动力消费结构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A.我国以石油为主B.我国以自然气为主C.世界以石油为主D.世界以自然气为主我国资源的空间散布很不平衡,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开展。
专题训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 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该提高,图中Ⅲ曲线1980年以来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总体提高,2005年前后达到最高值,最可能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少,应代表东部地带,则Ⅰ、Ⅱ应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能源自给率。
第2题,由上题知,我国西部地带2005年以后能源自给率最高,接近160%,所以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选项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皆属于我国西部地带,故选D项。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
读图,回答3~4题。
3.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a、b、c B.c、b、aC.c、a、b D.b、c、a4.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重心变化规律的分析是该题的难点,“重心变化”这一名词是解题的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地区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c 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综合题专题训练全性好,管理方便。
(2)修建中俄输油管道,沿途需要克服的困难,应从沿线地理环境特征角度分析。
据图可知,中俄输油管道纬度高,气温低,存在冻土层,且穿过大兴安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3)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营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应从环缓解能源紧张、保证能源安全角度分析。
即增加我国石油进口的渠道,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缓解我国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中俄的经贸往来。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甲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规划示意图;图乙为南水北调穿黄隧道示意图。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位于郑州荥阳市境内黄河河段(该段为地上悬河),共两条隧洞,每条长4250米,黄河底部土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队克服了重重障碍,于2019年9月穿黄隧洞工程全线贯通,实现了北上的江水与黄河立体交叉,互不干扰。
黄河水文情况非常复杂,为确保穿黄工程万无一失,长江设计院和黄委会设计院分别独立设计渡槽凌空穿黄和隧洞遁地穿黄两个方案,并进行综合研究比选。
经过反复论证,最终选择了隧洞穿黄方案。
(1)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线路规划了A、B两种方案,说明A方案较B方案更合理的理由。
(2)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南水北调工程最终选择隧洞方案穿越黄河的理由。
问题②:指出南水北调穿黄隧道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工程障碍。
(3)穿黄隧道挖掘施工过程中,遇到大量鹅卵石,给工程掘进带来了巨大阻碍。
阐释此处出现大量鹅卵石的过程。
【答案】(1)方案B穿越黄河大堤和沁南滞洪区,工程复杂;方案A穿黄距离短,工程量小,技术难度不大,建设成本较低,建设工期较短。
(2)问题①:避开河势影响,实现引水自流;避免外界温度、气候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耐久性更好;避开与黄河规划的矛盾;减少对黄河水文的影响;避免对黄河航运造成影响;形成接近地面的检修条件。
问题②:黄河河床底下复杂的地质;黄河水文变化对工程的影响;堆积地层,疏松易塌方;地下水压高,容易渗水;防冻防冰保证隧道安全。
课时提高作业三十四资源的跨地区分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45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 ( 每题 4 分,共 44 分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路过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该工程是国家实行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详细表现。
读兰郑长输油管线表示图,回答1~3 题。
1. 兰郑长管道超越的地形区包含()A. 青藏高原B. 黄土高原C. 四川盆地D. 内蒙古高原2. 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 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 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由是()A. 地理地点优胜B. 交通便利C. 市场需求量大D. 营运成本低3. 修筑兰郑长输油管线的踊跃意义有()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花费地域供需的对接②有益于油品安全、均衡、高效运输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欠缺问题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供给保障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分析】 1 选 B,2 选 C, 3 选 B。
第 1 题,由图可知,该管线主要超越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域。
第 2 题,油库扩建,归根结底是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
第 3 题,该管线的修筑有益于缓解地区间能源紧张的形势,并且相对安全、高效,可是没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欠缺问题。
下列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表示图。
达成4、5 题。
4. 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花费区的正确表达是()A.华北地域能源花费主要以石油为主B.东部沿海花费以水电、核电为主C.西南基地能源主假如水能、天然气D.蒙东基地生产主假如煤炭、石油5. 当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花费矛盾的有效举措主要为()①鼎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增强地区能源分配②节俭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用油气资源全面代替煤炭资源④鼎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A. ①②B. ③④C.①③D.②④【分析】 4 选 C,5 选 A。
第 4 题,西南地域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故C 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演练测试卷: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该工程是国度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详细表达。
读兰郑长输油管线表示图,回答1~3题。
1.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内蒙古高原2.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
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缘由是()A.天文位置优越B.交通便捷C.市场需求量大D.运营本钱低3.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①完成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域供需的对接②有利于油品平安、平衡、高效运输③从基本上处置我国的动力充足效果④为国度的动力平安战略部署提供保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B2.C3.B(2021·临沂检测)读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自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树立规划图,回答4~5题。
4.以下关于中亚三国出口自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滨里海输气管道保送的是哈萨克斯坦的陆上自然气资源B.跨里海输气管道、纳布科输气管道沿线气候环境更恶劣C.土库曼斯坦—印度输气管道的环境意义主要是促进沿线降污减排D.中亚—中国输气管道自然气消费地主要是我国新疆5.东、南、西、北4个方向自然气外输工程的规划和树立,利于中亚()A.发扬中亚经济、技术优势,推进自然气化工的开展B.推进基础设备树立,拉动相关产业开展,添加失业时机C.添加中亚资金流出量,进一步发扬区域协调效应D.维护植被,基本上改动区域气候特征答案:4.C5.B(2021·河南商丘模拟)虚拟水是指在消费产品和效劳中所需求的水资源。
地域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完成虚拟水资源分配的重要方式。
以下图为中国局部省区虚拟水净输入量统计图(单位:10亿吨)。
高考一轮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一、选择题读〝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自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树立规划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中亚三国出口自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滨里海输气管道保送的是哈萨克斯坦的陆上自然气资源B.跨里海输气管道、纳布科输气管道沿线气候环境更恶劣C.土库曼斯坦—印度输气管道的环境意义主要是促进沿线降污减排D.中亚—中国输气管道自然气消费地主要是我国新疆2.东、南、西、北4个方向自然气外输工程的规划和树立,有利于中亚()A.发扬中亚经济、技术优势,推进自然气化工的开展B.推进基础设备树立,拉动相关产业开展,添加失业时机C.添加中亚资金流出量,进一步发扬区域协调效应D.维护植被,从基本上改动区域气候特征杭州市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21年底开工树立,估量2021年通水。
依据设计,配水工程输水线路中有九成以上线路走隧洞。
结合以下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3.该工程()A.为保证水质的优秀,沿线多采用管道输水B.经过地域以平原为主,树立难度小C.千岛湖水质优秀,是杭州独一的水源地D.因地势缘由全程须逐级提水,耗能大4.该工程建成后能够发生的影响是()A.千岛湖水体遭到污染,生物多样性增加B.极大改善沿线水质,使水价降低C.在千岛湖建取水口,将会增加下游取水所接受的沿途水环境污染压力D.能够招致长江口海水倒灌,杭州城区空中下沉为了完成可继续开展,我国对水土资源停止了初步伐查,得出下表资料。
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5.我国水资源和耕地散布的特点是()A.南方地多水少B.南方地少水多C.南方地多水多D.南方地少水少6.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状况,经过多年研讨、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庞大工程是()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管理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据此回答1~2 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B .Ⅱ C .Ⅲ D .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C 2.D 解析:第1 题,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
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
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该提高,图中Ⅲ曲线1980 年以来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总体提高,2005 年前后达到最高值,最可能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
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少,应代表东部地带,则Ⅰ、
Ⅱ应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能源自给率。
第 2 题,由上题知,我国西部地带2005 年以后
能源自给率最高,接近160%,所以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选项中西北地区和西
南地区皆属于我国西部地带,故选D项。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
1978~2005 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
读图,回答3~4 题。
3.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 B .c、b、a
C.c、a、b D .b、c、a
4.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答案:3.B 4.D 解析:第3 题,重心变化规律的分析是该题的难点,“重心变化”这
一名词是解题的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北的油气产量增产空间越来越小,相反,中西部的煤、水电等的开发越来越快,能源生产重心从东北地区向西南方向转移,故曲线 c 代表能源生产总量重心变化轨迹。
东南沿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使能
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都向南偏移,其中体现改革开放经济成果的GDP的重心更靠近东南沿海。
故曲线 b 和a 分别代表能源消费总量重心和GDP重心的变化轨迹。
第4 题,能源生产的
重心偏西,能源消费的重心偏东,要缩小这个东西间距,就要在东部建设能源生产基地,故
D项正确,而A、B、C项发展的均是西部的能源基地。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
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成为“疆
煤东运”的破题之举。
据此回答5~6 题。
5.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是( )
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②新疆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煤炭
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③东部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相对不足④我国中东部煤炭资源已没多大开采潜力
A.①②③ B .④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的影响是( )
A.缓解了能源紧张B.减小环境污染
C.促进东部经济发展D.加剧交通压力
答案:5.D 6.B 解析:第5 题,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地区受经
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煤炭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而东部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相对不足,并且我国中东部煤炭资源已没多大开采潜力,因此“疆煤东运”势在必行。
第6 题,与输煤相比,输电可以减轻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压力。
读中缅油气管线示意图,回答7~8 题。
7.中缅油气管线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地质构造复杂B.资源短缺
C.技术力量不足D.多年冻土的存在
8.中缅油气管线的修建( )
A.是为了开发缅甸的石油资源
B.有利于提高中国能源安全
C.是为了促进沿线少数民族脱贫
D.主要用于中国天然气出口
答案:7.A 8.B 解析:第7 题,中缅油气管线穿过横断山区,地形、地质构造复杂,
工程难度大。
第8 题,中缅油气管线缓解了中国进口石油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降低海上进口石油的风险。
读世界三个国家跨流域调水示意图,回答9~11 题。
图1 图2 图3
9. 图中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源地和供水区的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图1 B .图2
C.图3 D .图1 和图2
10.图2 调水线路施工中遇到最大的技术难题为( )
A.开挖尼罗河水道B.沿途荒漠生态保护
C.输水隧洞穿越运河D.西奈半岛输水渠
11.跨流域调水对受水区域的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受水区的水域面积,有利于水循环②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润地区,改善受水区的气候③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和高耗水工业④补偿调节河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⑤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利于防治地面沉降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答案:9.B 10.C 11.D 解析:第9 题,图 1 为美国西部的北水南调工程,是从北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向南部地中海和热带沙漠气候区供水;图2 为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水源地所在的尼罗河下游与供水区的西奈半岛均为热带沙漠气候;图3 中的中线和东线工程都从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输水到温带季风气候区。
第10 题,穿越苏伊士运河工程是埃及西水东调
工程中的最大单项工程,也是工程技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
第11 题,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属于社会经济效益。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 年6 月 4 日,记者从江西省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已正式批复同
意投资建设西气东输三线中段( 中卫—吉安) 工程。
西三线干线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首站,
东达广东省韶关末站。
西三线工程霍尔果斯—西安段沿西气东输二线路东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共8 个省、自治区。
与西二线相同,中亚天然气
仍是西三线的气源地。
按照规划,2014 年西三线全线贯穿通气。
材料二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
指出中
哈输气管道建改过程中,如果施工不当易造成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在我国能源战略中,与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合作是重点之一,试分析其优势有哪些。
(3)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建设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1)土地荒漠化。
管道主要经过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以温带荒漠和温
带草原为主,植被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被破坏。
(2)天然气储量大;两国是我国
的建交国家,有政治基础;陆上邻国适于建设管道并且不经过第三方国家,能源安全有保障;与海上运输相比,可以不间断运输。
(3)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结构,保护大气环境;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第(1)题,中国西部、哈萨克斯坦都地处亚欧大陆中部,生态环境脆弱,工程建
设的过程中处理不当会造成土地荒漠化问题。
第(2)题,分析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的优势
应从政治关系、地缘关系以及管道运输的优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分析西气东输对输入地区的影响应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方面进
行分析。
13.读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图中天然气管道的东西线工程,说明为何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分别具有哪些有利影响?
(3)我国西部油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东线工程经过更多的油气田,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东部能源短缺
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
(2)对俄罗斯:促进能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
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
对我国: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
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了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等。
(3)注意防治沙漠化和管道的维护等。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东线工程经过了更多的油气田,且天然气直接输往能源紧
张的东部地区,缩短输送距离,提高能源输送效率。
第(2)题,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
区而言,可以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就业等;对输入区而言,可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的现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等。
第(3)题,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风沙较多,应该注意管道的维护和沿线沙漠化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