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实验学校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资料《专题一_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含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1.50 KB
- 文档页数:5
得夺市安庆阳光实验学校玉环实验学校高二化学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 2NH3(g )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反应速率为()A.1.2mol/(L·min) B.1mol/(L·min) C.0.6mol/(L·min) D.0.4mol/(L·min)2.已知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3.用酸滴定碱时,滴定前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视线低于水平线,滴定结束时读数正确,这样会使测得的碱溶液的浓度()A.偏高B.偏低C.不受影响D.不能确定4.下列各式中,属于正确的电离方程式的是() A.HCO3- + H2O H2CO3 + OH-B.HCO3- +OH- ==== H2O + CO32- C.NH3+ H+ === NH4+D.NH3·H2O NH4+ + OH-5.在25℃、101kPa下,1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9.72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CH2OH(l)+3O2(g)=2CO2(g)+ 3H2O(l)△H=+1367kJ/molB.2CH3CH2OH(l)+6O2(g)=4CO2(g)+ 6H2O(l)△H=-2734kJ/molC.2CH3CH2OH(l)+6O2(g)=4CO2(g)+ 6H2O(l)△H=-1367kJ/molD.2CH3CH2OH(l)+6O2(g)=4CO2(g)+ 6H2O(l)△H=+2734kJ/mol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1)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1=-870.3 kJ·mol-1(2)C(s)+O2(g)CO2(g)ΔH2=-393.5 kJ·mol-1(3)H2(g)+O2(g)H2O(l)ΔH3=-285.8 kJ·mol-1则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2C(s)+2H2(g)+O2(g)CH3COOH(l)A.ΔH=+488.3 kJ·mol-1 B.ΔH=-244.15 kJ·mol-1 C.ΔH=-977.6 kJ·mol-1 D.ΔH=-488.3 kJ·mol-1【答案】D【解析】所求反应由(2)×2+(3)×2-(1)所得,则ΔH=ΔH2×2+ΔH3×2-ΔH1=-488.3 kJ·mol-1。
【考点】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 kJ。
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气体生成正盐,需5 mol·L-1的KOH溶液100 mL,则丁烷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1)为()A.16Q B.8Q C.4Q D.2Q【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得关系式:C4H10~4CO2~8KOH~4K2CO31 8x 5 mol·L-1×0.1 L=0.5 mol得x= mol,即得 mol丁烷充分燃烧放出热量Q kJ,则1 mol 丁烷充分燃烧会放出16Q kJ的热量,故选A项。
【考点】燃烧热能源3.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
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O22Cl2+2H2O已知:ⅰ.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ⅱ.(1)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
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1.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放热反应:如物质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
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高温”的反应(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反应),这称为吸热现象。
2.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
⒈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
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射火箭等;
⒊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
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最后,希望精品小编整理的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寒假化学复习知识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二化学反应寒假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总结本文档将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涉及能量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反应热:- 定义: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 测定方法: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通过热量计测量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 表示方法:通常用反应热的值ΔH表示,单位是焦耳(J)或千焦(kJ)。
- 绝热条件下的反应:- 定义:在绝热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即反应过程中不向外界环境传递热量。
- 特点:绝热条件下反应,反应热全部转化为内能变化。
- 反应焓变:- 定义:指在恒定温度下,反应过程中物质的焓变化。
- 表示方法:通常用反应焓变的值ΔH表示,单位是焦耳(J)或千焦(kJ)。
- 计算方法:反应焓变可以通过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
2. 热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热变化的方程式。
- 特点:热化学方程式中通过ΔH表示反应焓变,反应方程式左右两边所表示物质的热焓之和之差就是反应焓变的大小。
3. 反应焓变的计算反应焓变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反应焓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沿反应焓变链计算反应焓变;- 根据物质的标准热焓计算反应焓变。
4. 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义:也称能量守恒定律,指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但总能量不变。
- 表示方法:数学形式为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功。
5. 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 放热反应:- 定义:指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反应。
- 特点: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系统的能量减少,周围环境温度上升。
- 吸热反应:- 定义: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
- 特点:吸热反应的反应热为正值,系统的能量增加,周围环境温度下降。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
化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将对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的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下是主要内容:
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改变的过程,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 化学反应具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和反应条件等特征。
2. 化学反应的类型
-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
- 分解反应:一个化合物分解成多个物质。
- 双替换反应:两个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 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要相等。
4.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 放热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 吸热反应:化学反应吸收热量,温度降低。
- 可逆反应:既可以放热又可以吸热的反应。
5.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
- 化学反应的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6. 化学平衡与化学平衡常数
- 化学平衡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后反应停止。
- 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比的稳定值。
以上为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您的研究有帮助。
高二化学下册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知识点梳理1.碱金属的反应(1)碱金属单质的化学反应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题源信息】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而是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然后生成的NaOH溶液再与盐溶液反应,钠与H2O、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反应,所以钠与酸溶液反应更为剧烈。
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才可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②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空气中缓慢氧化)2Na+O2点燃=====Na2O22Na2O+O2△=====2Na2O24Li+O2点燃=====2Li2O【题源信息】①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2O的质量。
②注意Na及其化合物发生焰色反应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
③要注意推断题中的题眼多步氧化关系:NaO2Na2OO2Na2O2。
(2)碱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反应①Na2O22H2O+2Na2O2===4NaOH+O22CO2+2Na2O2===2Na2CO3+O2SO2+Na2O2===Na2SO4【题源信息】 1 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该结论常用在考查NA的题目中。
Na2O2与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2O2与CO2的反应。
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注意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如将Na2O2投入Na2S、Na2SO3、NaI、FeSO4等具有还原性的溶液中)。
②Na2CO3Na2CO3+2HCl(过量)===2NaCl+CO2+H2ONa2CO3+HCl(不足)===NaCl+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Na2CO3+Ca(OH)2===CaCO3+2NaOH【题源信息】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生成NaHCO3,然后是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高二下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题(有答案)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小编准备了高二下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复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低档题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酒精可用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释放能量的反应C.干冰气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解析 A项,放热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A错;C项,干冰气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故C错误;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错。
答案 B25 ℃、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H=-393.5 kJmol-1、H=-285.8 kJmol-1、H=-890.3 kJ mol-1、H=-2 800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O2(g)===CO(g) H=-393.5 kJmol-1B.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C.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D.C6H12O6(s)+3O2(g)===3CO2(g)+3H2O(g)H=-1 400 kJmol-1解析根据燃烧热的含义得出:A项中生成物应是CO2;C、D 项中H2O为液态;B项正确。
答案 B3.已知:HCN(aq)与NaOH(aq)反应的H=-12.1kJmol-1;HCl(aq)与NaOH(aq)反应的H=-57.3 kJmol-1,则H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H等于()。
A.-69.4 kJmol-1B.-45.2 kJmol-1C.+45.2 kJmol-1D.+69.4 kJmol-1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HCN与NaOH的反应设计为以下两步:则H1=H2+H3即-12.1 kJmol-1=H2+(-57.3 kJmol-1) H2=+45.2 kJmol-1。
《化学反应与能量》全章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缘由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驾驭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3、了解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并能进行简洁的计算;4、知道盖斯定律,能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简洁计算;了解反应热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学问网络】1、学问结构2、学问联系【要点梳理】要点一、反应热及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1、反应热: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肯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汲取的热量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2、燃烧热(1)概念:在101kPa时,1mol物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表示。
(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kJ的热量。
要点诠释:①规定是在101 kPa压强下测出热量。
书中供应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101kPa下测定出来的。
因为压强不同,反应热有所不同。
②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这样才有可比性)。
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例如,C8H18的燃烧热为5518kJ/mol,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则为C8H18(l)+O2(g)= 8CO2(g)+9H2O(l) △H=-5518kJ/mol③规定生成物为稳定的氧化物.例如C→ CO2、H →H2O(l)、S →SO2等。
C(s)+O2(g)=CO(g)△H=-110.5kJ/molC(s)+O2(g)=CO2(g)△H=-393.5kJ/molC的燃烧热为393.5kJ/mol而不是110.5kJ/mol。
④叙述燃烧热时,用正值,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表示时取负值。
例如,CH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而△H=-890.3kJ/mol。
必需以1mol可燃物燃烧为标准。
化学期末复习资料(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2分,共6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是( )A.食盐B.蔗糖C.酒精D.生石灰2.已知断裂1 mol 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4 kJ的能量,断裂1 mol O2(g)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 kJ 的能量,生成H2O(g)中的1 mol H—O键能放出462.8 kJ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断裂1 mol H2O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925.6 kJ的能量B.2H2(g)+O2(g) 2H2O(g) ΔH=-480.4 kJ·mol-1C.2H2O(l) 2H2(g)+O2(g) ΔH=471.6 kJ·mol-1D.H2(g)+1/2O2(g) H2O(l) ΔH=-240.2 kJ·mol-13. 2A(g) B(g) ΔH1(ΔH1<0);2A(g) B(l) ΔH2。
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4.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 )A.氢气B.石油C.煤D.天然气5.已知1 mol CH4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气态CO2和液态H2O,放出890.3 kJ热量,则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4(g)+2O2(g) CO2(g)+2H2O(g) ΔH=+890.3 kJ·mol-1B.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3 kJ·mol-1C.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3 kJ·mol-1D.CH4(g)+2O2(g) CO2(g)+2H2O(g) ΔH=-890.3 kJ·mol-16.下列过程吸收热量的是( )A.钢铁生锈B.钠与水反应C.碳酸钙分解D.黑火药爆炸7.下列既是放热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碳在高温下和二氧化碳的反应B.碳不完全燃烧C.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D.C(s,石墨)C(s,金刚石)8.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A.氧化钙溶于水B.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受热分解的反应9.(2017浙江淳安中学月考)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判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3/2Cl2(g)+P(s)PCl3(g) ΔH=+306 kJ·mol-1B.3Cl2(g)+2P(s)2PCl3(g) ΔH=-306 kJ·mol-1C.PCl5(g)PCl3(g)+Cl2(g) ΔH=+93 kJ·mol-1D.PCl5(g)PCl3(g)+Cl2(g) ΔH=-93 kJ·mol-110.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aq)SO32-(aq)+H2O(l) ΔH1ClO-(aq)+SO32-(aq)SO42-(aq)+Cl-(aq) ΔH2CaSO4(s)Ca2+(aq)+SO42-(aq) ΔH3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的ΔH=( )A.ΔH1+ΔH2-ΔH3B.ΔH1+2ΔH2-ΔH3C.ΔH1+ΔH3-ΔH2D.ΔH1+ΔH2+ΔH311.利用含碳化合物合成新燃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法,已知CO(g)+2H2(g)CH3OH(g)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变化的关系情况如下图所示,曲线Ⅰ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示方法:v(A)=△c(A)/△t单位:mol/(L·s)或mol/(L·min)或mol/(L·h)3.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数值可能不同,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
4.化学动力学基础——有效碰撞、活化能、过渡态理论有效碰撞——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
有效碰撞发生的条件是发生碰撞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和分子在一定的方向上发生碰撞。
活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能量较高、可能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能——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过渡态理论——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过程中要经过能量较高的过渡状态。
过渡态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的差为反应的活化能。
5.影响因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光、电、波、接触面、溶剂等(1)浓度:固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作常数。
故改变固体物质的量对速率无影响。
(2)压强: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没有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改变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相同的;对反应前后气体总分子数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来说,当压强增加时,V正、V逆的改变程度是不相同的。
(3)温度:温度对V正、V逆的影响是不同的,升温时吸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要大于放热反应一边增加的倍数;降温时放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要小于吸热反应一边减少的倍数。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V正、V逆。
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1.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2.自发进行的方向——体系能量降低和混乱度增大都有促使反应自发进行的倾向。
熵(S)——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
3.焓变(△H)与混乱度(△S)综合考虑混乱度:气态>液态>固态4.化学反应方向的控制△H<0、△S>0,一定能自发进行△H>0、△S<0,一定不能自发进行△H<0、△S<0,低温下能自发进行△H>0、△S>0,高温下能自发进行5.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2016-2017学年下期末高二化学复习卷——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C.CO和O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2.(2017·大连一模)下表中根据已知条件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各组中的三种电解质溶液,在电解的过程中,溶液的pH依次为升高、不变、降低的是()A.AgNO3CuCl2Cu(NO3)2B.KCl Na2SO4CuSO4C.CaCl2KOH NaNO3D.HCl HNO3K2SO44.(2016·山西质检)采用电化学法还原CO2是一种使CO2资源化的方法,如图是利用此法制备ZnC2O4的示意图(电解液不参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B.ZnC2O4在交换膜右侧生成C.电解的总反应为2CO2+Zn ZnC2O4D.通入11.2 L CO2时,转移0.5 mol电子5.(2016·北京朝阳区日坛中学质检)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或生成某些化学键的能量关系如下表:对于反应:H 2(g)+Cl2(g)2HCl(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0B.生成1 mol HCl时反应放热91.5 kJC.Cl2中的化学键比H2中的化学键更稳定D.相同条件下,氢气分子具有的能量高于氯气分子具有的能量6.(2016·邢台模拟)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图a装置处理银器表面的黑斑Ag2S,银器表面发生的反应为Ag2S+2e-===2Ag +S2-B.图b电解一段时间,铜电极溶解,石墨电极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C.图c中的X极若为负极,则该装置可实现粗铜的精炼D.图d中若M是海水,该装置是通过“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使铁不被腐蚀7.(2016·山东滨州博兴一中质检)如图所示,a、b是石墨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显红色。
精心整理
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常考考点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1(1)(2)Q>0式中C 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
(3)
式: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得夺市安庆阳光实验学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符号:△H 单位:kJ·mol-13、规定:吸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5、反应物总能量(E1)大于生成物总能量(E2),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E2-E1<0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0在数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E2)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E1)之差,△H=E1-E26、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aq表示不同状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7、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规律: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8、燃烧热:在101kPa时,l 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热值:在101kPa时,l 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注意:①燃烧的条件是在101kPa;②燃烧热:燃料是以1mol作为,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③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达物质燃烧时的△H均为负值;④燃烧要完全:C元素转化为CO2(g),而不是CO;H元素转化为H2O(l),N元素转化为N2(g)。
嘴哆市安排阳光实验学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5)化学反应与能量【考纲要求】:(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知道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等概念。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知道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
(6)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及其防止措施。
【课前准备】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1、本质:有电子的反应。
2、特征:元素的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3、氧化剂:(得、失)电子的反应物,有(氧化性、还原性),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
4、还原剂:(得、失)电子的反应物,有(氧化性、还原性),在反应中被(氧化、还原),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
练习:举例说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断开化学键要(放出、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要(放出、吸收)能量。
由于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不相等,故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般表现为的变化,有时也可表现为化学能与电能等的相互转化。
2、判断化学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的方法:①从微观结构表现判断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放出能量。
②从宏观表现去判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E反)(大于、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E 生)时,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E反)(大于、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E生)时,反应吸收能量。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常见的反应有:。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常见的反应有:。
高二寒假化学复习要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是重要的基础迷信之一,小编预备了高二暑假化学温习要点,希望你喜欢。
1、反响热:化学反响进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响进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QP)。
2、符号:△H 单位:kJ/mol3、规则:吸热反响:△H 0 或许值为+,放热反响:△H 0 或许值为-4、罕见的放热反响和吸热反响:熄灭、中和反响、金属与酸反响、以及大局部化合反响是放热的大局部分解反响,电离、水解、高温下碳恢复金属氧化物、碳与二氧化碳反响、Ba(OH)2与NH4Cl的反响等普通属于吸热反响。
5、反响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放热反响,体系能量降低,△H0 反响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响,体系能量降低,△H0。
△H在数值上等于反响物分子断裂旧键时所吸收的总能量与生成物分子构成新键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之差,△H=E生成物能量-E反响物能量=E反响物键能之和-E生成物键能之和。
6、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响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本卷须知:(1)反响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形状,用g、l、s、aq表示不同形状。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响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关于相反物质的反响,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响逆向停止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7、盖斯定律:不论化学反响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响热是相反的。
化学反响的焓变(H)只与反响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响的途径有关。
规律:假定多步化学反响相加可失掉新的化学反响,那么新反响的反响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响的反响热之和。
8、熄灭热:在101kPa时,l mol物质完全熄灭生成动摇的氧化物时的反响热.留意:① 熄灭的条件是在101kPa;② 规范:是以1mol燃料作为规范,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③ 物质熄灭都是放热反响,所以表达物质熄灭时的△H均为负值;④ 熄灭要完全:C元素转化为CO2(g),而不是CO;H元素转化为H2O(l),N元素转化为N2(g)。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知识点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2、符号:△H 单位:kJ·mol-13、规定:吸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4、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5、反应物总能量(E1)大于生成物总能量(E2),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H=E2-E1<0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体系能量升高,△H>0在数值上等于生成物分子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E2)与反应物分子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E1)之差,△H=E1-E26、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aq表示不同状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7、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规律: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
8、标准燃烧热:在101kPa时,l 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热值:在101kPa时,l 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注意:①燃烧的条件是在101kPa;②标准燃烧热:燃料是以1mol作为标准,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③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所以表达物质燃烧时的△H均为负值;④燃烧要完全:C元素转化为CO2(g),而不是CO;H元素转化为H2O(l),N元素转化为N2(g)。
第二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1、.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构成条件:1)两种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与石墨)作电极2)插入电解质溶液里3)形成闭合回路2、原电池的化学原理电子从负极(较活泼金属)流向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碳棒),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负极:1)相对活泼的金属2)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3)质量减少4)阴离子移动的方向正极:1)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3)质量增加或生成气体(4)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4、化学电池:利用原电池原理制造的供电装置①一次电池——不可充电电池。
如:干电池②二次电池——充电电池。
如:蓄电池③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利用氢气、天然气、甲醇等燃料(负极)与氧气或空气(正极)进行电化学反应时释放出来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类原电池。
5、电解:在直流电作用下,在两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电解池: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装置。
形成条件:a.有与直流电源相连的两极b.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 c.闭合回路6、电极名称及判断: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物质在该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极,物质在该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离子向阳极移动7、离子的放电顺序阳离子(在阴极): Ag+>Cu2+>H+> Na+等活泼金属离子阴离子(在阳极):金属单质(Pt、Au除外) >S2->Cl->OH ->含氧酸根8、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规律电解水型:含氧酸、强碱、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NaOH、H2SO4、K2SO4)的电解电解电解质型:无氧酸、不活泼的无氧酸盐(如HCl、CuCl2)溶液的电解电解质和水同时被电解型A、放氢生碱型: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l、MgBr2)溶液的电解B、放氧生酸型: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AgNO3)溶液的电解9、电解的应用(1)电镀: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的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是合金的过程。
阴极——镀件阳极——镀层金属电镀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的溶液电镀的结果,电镀液的浓度保持不变(2)精炼铜:阴极——精铜阳极——粗铜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化学腐蚀:金属与其他物质直接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指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发生原电池反应,使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引起的腐蚀。
析氢腐蚀:吸氧腐蚀:分别写出其电极反应式:3、金属的防腐方法:复习时可参阅《作业本》选修4的P20-25,选修6的P60-64《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够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差决定了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2.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正极有O2逸出C.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D.铜片上有H2逸出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Al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的是()A.常温下将铝投入CuSO4溶液中B.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C.常温下将铝和铜不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到稀盐酸溶液中D.常温下将铝和铜用导线连接一起放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4.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做阴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做阳极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做阳极5.某电解池内盛有Cu(NO3)2溶液,插入两根电解,接通直流电源后,欲达到如下要求:(1)阳极质量不变;(2)阴极质量增加;(3)电解液pH减小,则应选用的电极是()A.阴极两极都用石墨B.铜作阳极铁作阴极C.铁作阳极铜作阴极D.铂作阳极铜作阴极6.某电解池中盛有CuCl2溶液,插入电极进行电解,若达到下列要示:①一电极质量减轻,另一电极质量增加;②电解质的组成不变。
则应选用的电极是()A.阳极铜、阴极铜B.阳极石墨、阴极铜C.阳极铁、阴极铜D.阳极铜、阴极铁7.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A.黄铜(铜锌)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生铁比纯铁易生锈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8.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是()A.0.5Q B.Q C.2Q D .5Q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2O2(g) SO3(g) △H=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196.64kJB.196.64kJ/molC.<196.64kJD.>196.64kJ10.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3/2O2(g)CO2(g)+2H2O(l)△H=+725.8 kJ/mol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11.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1>0,P(白磷,s)=P(红磷,s)⊿H2<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说明红磷比白磷稳定C.说明红磷比金刚石稳定D.此变化为物理变化12.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会下降的是()A.BaCl2B.CuSO4C.NaNO3D.Na2 SO413.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欲使溶液恰好恢复至电解前情况,可加入的物质是()A.CuSO4B.Cu(OH)2C.Cu D.CuO14.某混合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NaCl和H2SO4,且n(NaCl): n(H2SO4)=3:1。
若以石墨电极电解该溶液,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阴极产物为H2B.阳极先析出Cl2,后析出O2C.电解液的pH不断增大,最终大于7 D.整个电解的过程实质是电解水15、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
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
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
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
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
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铜是()A、甲B、C、丙D、丁16.如右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17.1LNa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c(SO42-)=2mol·L-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则原溶液中c(Na+)为()A.0.5mol·L-1B.1 mol·L-1C.1.5 mol·L-1D.2 mol·L-118.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应析出银的质量是()A.1:2:3 B.3:2:1 C.6:3:1 D.6:3:219.用Pt作电极,电解串联电路中分装在甲、乙两个烧杯中的200mL 0.3mol·L-1的NaCl溶液和300mL0.2mol·L-1的AgNO3溶液,当产生0.56L(标况)Cl2时,停止电解,取出电极,将两杯溶液混合,混合液的pH为(混合后溶液体积为500mL)()A.1.4 B.5.6 C.7 D.12.6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入液态冰晶石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2O3·nH2O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21.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