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与制冷技术基础
- 格式:docx
- 大小:25.48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章制冷与空调作业安全技术第一节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物态(物质状态)与物态变化具有一定质量及占有空间的任何物体称为物质。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同时分子又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这种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热运动等原因,使物质在常态(物态)下呈现固态、液态和气(汽)态,称物质“三态”。
固态时,分子间的相互引力最大,固体中的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热运动仅在平衡位置的附近作微小的振动,不能作相对移动。
因此固态时的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液态时,分子间的引力仍较大,使分子之间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此液态物质有固定体积,并有自由液面。
此外,液态物质的分子不仅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还可以相对移动,所以它具有流动性而无固定的形状。
气态时,分子间距大,引力很小,分子间不能相互约束。
因此,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可以充满任何的空间。
在热运动中可相互碰撞发生旋转运动。
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热运动的结果也会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当物质在吸热或放热时,除了温度变化以外,还有状态的变化(称相变),即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或冷凝);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融化(熔化);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为气化;固体直接变化成气体的过程称为升华;反之称为固化(或凝华)。
人们利用物质相变过程向周围介质吸热,转移潜热,使周围介质降温进行制冷,如从液体变成气(汽)体、固体变成液体、固体直接变成气(汽)体所转移的相变潜热获取低温。
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潜热,非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显热(如水在1大气压下,从±o℃加热到100℃,它也是吸热过程,但没有相变,水还是水,这种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叫显热,计算出的显热量是很少的)。
潜热转移量(如蒸发量)才有制冷量,显热转移量几乎没有制冷量,即人们是采用相变制冷。
目录前言第一章制冷技术的热力学理论基础 (1)第一节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3)第三节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6)第四节气液集态变化及蒸气的热力性质 (8)第二章空调器制冷原理 (12)第一节制冷剂、载冷剂与冷冻油 (12)第二节蒸气压缩式制冷 (18)第三节影响致冷系数的主要因素 (21)第四节制冷设备 (23)第五节空调器的性能 (37)第三章房间空调器的结构 (41)第一节空调器的型号 (41)第二节空调器系统的组成 (42)第三节整体式空调器的结构 (52)第四节分体式空调器的结构 (54)第四章空调器的电气控制 (58)第一节电工学基础知识 (58)第二节空调器基本控制电路原理 (62)第三节空调器电路举例与分析 (71)第五章房间空调器的维修 (75)第一节一般故障检测方法、使用故障与安装故障 (75)第二节制冷系统故障的维修 (79)第三节电控系统故障的维修 (85)第四节空调器常见故障与原因分析 (91)1第一章制冷技术热力学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上所谓的制冷,就是使某一系统(即空间或物体)的温度低于周围环境介质的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环境介质是指自然界的空气和水.制冷与空调设备以流体(气体与液体的总称)作为载能物质,实现热能与其它形式能量(主要为机械能)之间的转换或热能的转移。
本章介绍流体的性质、热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规律和热量的传递规律,这些知识是空调技术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热力学基本概念工质在制冷系统中,一会儿从气体变为液体,一会儿又从液体变为气体,制冷剂的这种物态变化以及温度的升降、压力的变化、吸热与放热等现象,是具有一定的热力学内在关系的。
现在介绍一些参数、术语和基本概念,为掌握热力学基础知识作准备。
1.温度:是用来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参数。
温度的指示单位有三种:摄氏温度(℃)华氏温度(°F) 绝对温度(K)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5/9(°F –32) °F=9/5℃+32 K=℃+273.15 2.干球温度:用一般温度计所测得的空气温度,它是该空气的真正温度.3.湿球温度:湿球温度计感温球部位包着潮湿棉纱,用这种温度计测量空气的温度时,由于棉纱中的水在蒸发时要吸收空气的热量,当空气传递给水的热量恰好等于水表面蒸发所需热量时所测得的温度称为湿球温度。
低温热力学技术在制冷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制冷是一项重要的科技,它广泛地应用于空调、冰箱、冷库、制热制冷系统、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
热力学理论是制冷技术的基础,而低温热力学技术则是制冷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低温热力学技术是指在低于常温下(-273.15°C)应用热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气体、液体、固体的物理特性以及相变规律。
因此低温热力学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制冷行业。
具体来说,低温热力学技术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低温热力学技术可以解决制冷系统中的工质选择问题。
根据热力学的规律,不同的工质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不同的性质。
因此,为了在特定温度下实现最佳的制冷效果,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工质。
低温热力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工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质,为制冷系统的工质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次,低温热力学技术可以解决制冷系统中的配套设备选择问题。
制冷系统除了需要核心制冷设备外,还需要各种辅助设备如制冷液泵、制冷蒸发器、制冷压缩机等。
低温热力学技术可以分析不同设备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效应,为配套设备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三,低温热力学技术可以提高制冷设备的效率。
制冷设备的效率与工质性质、物质相变规律以及设备结构等因素有关。
低温热力学技术可以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优化制冷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提高制冷设备的效率。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应用外,低温热力学技术还可以解决制冷行业中的其他问题,如工质滞留时间的估算、制冷管路的设计、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回收等。
需要指出的是,低温热力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如物理学、化学、材料学、机械学等。
只有在这种交叉学科的合作下,才能深入研究低温热力学技术,并为制冷行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总结起来,低温热力学技术是制冷行业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它可以解决制冷系统中的工质选择、配套设备选择和效率提高等问题。
而要深入研究和应用低温热力学技术,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低温热力学技术将会在制冷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制冷工作原理制冷技术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场景,例如家用空调、商业冷柜、医药冷链等。
制冷技术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传递热量来实现物体的冷却,本文将详细介绍制冷工作原理。
1.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是现代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的是热量和能量之间的转换,以及这些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
在制冷过程中,热力学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些重要的概念:热力学系统是指处于一定压力、温度和物质组成下的物体。
在制冷系统中,通常将制冷剂和空气视为两个不同的热力学系统。
1.2 热平衡热平衡是指热力学系统之间达到温度平衡的状态。
在制冷系统中,通常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来实现热平衡。
在热力学中,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通过相应的参数来描述,例如压力、温度、物质量等。
热力学过程是指在这些参数变化的过程中系统的状态发生的变化。
2. 制冷循环过程在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蒸发。
蒸发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从而使室内空气冷却下来。
2.2 压缩制冷剂在蒸发后,会以气态进入压缩机,在压缩机内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压缩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该热量需要通过冷凝器散发出去。
2.3 冷凝在压缩机之后,制冷剂会被输入到冷凝器中,该过程是使制冷剂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制冷剂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冷凝器会将这些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使空气变得更加炎热。
2.4 膨胀在冷凝器之后,制冷剂将以液态再次进入膨胀阀中,这是制冷循环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在膨胀阀中,制冷剂会扩散并降低温度和压力,最终流回蒸发器中,从而完成制冷循环过程中的一个完整循环。
3. 制冷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制冷系统包括多个功能块,其中最基本的是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关键部件的作用。
3.1 蒸发器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部件是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地方。
蒸发器通常由许多小管组成,这使得蒸发器表面积增大,使空气更好地与制冷剂接触,从而提高了制冷效果。
制冷原理课程
制冷原理课程是指在相关专业中教授制冷技术原理、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及制冷设备的运行原理的课程。
这门课程通常包括了以下主要内容:
1. 理想气体热力学基础:介绍热力学基本概念、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循环等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制冷原理打下基础。
2. 制冷循环:介绍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制冷循环及其在制冷设备中的应用。
包括压缩式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蒸发冷却循环等不同类型的制冷循环。
3. 制冷剂:介绍制冷剂的基本性质、选择、应用等,以及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作用。
4. 制冷设备:介绍制冷系统中常见的制冷设备,如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类型及选择方法。
5. 热负荷计算:介绍制冷系统中热负荷的计算、冷负荷需求的确定,以及相关热力学计算方法。
6. 制冷控制:介绍制冷系统控制的基本原理,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流量控制等,以及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回路的应用。
通过学习制冷原理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
应用,掌握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和运行,为日后从事相关工程技术和研究提供基础知识。
制冷技术的热力学基础制冷技术的热力学基础在制冷循环中,工质不断地进行着热力状态变化。
描述工质所处热力状态的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参数,简称状态参数。
一定的状态,其状态参数有确定的数值.工质状态变化时,初、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差值,仅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过程无关。
制冷技术中常见的状态参数有:温度、压力、比容、内能、焓与熵等。
这些参数对于进行制冷循环的分析和热力计算,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温度温度是描述热力系统冷热状态的物理量,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参数。
物体的温度可采用测温仪表来测定。
为了使温度的测量准确一致,就要有一个衡量温度的标尺,简称温标,工程上常用的温标有:二、摄氏温标又叫国际百度温标,常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
2。
绝对温标常用符号T表示,单位为开尔文(代号为K)。
绝对温标与摄氏温标仅是起点不同而已(t=0℃时,T=273.16K),它们每度的温度间隔确是一致的。
在工程上其关系可表示为:T=273+t(K)二、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常用符号P表示。
压力可用压力表来测定。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单位为帕斯卡(Pa),实际应用时也可用兆帕斯卡(MPa)或巴(bar)表示,1MPa=106Pa而1bar=105 Pa。
压力的标记有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三种情况.绝对压力是指容器中气体的实际压力,用符号P表示;表压力(PB)是指压力表(或真空表)所指示的压力;而当气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B)还低时,容器内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低的数值,称为真空度(PK).三者之间的关系是:P=PB表压力+B大气压力或 P=B大气压力-PK真空度,作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应该是绝对压力,而不是表压力或真空度。
三、比容比容是指单位质量工质所占有的容积,用符号υ表示。
比容是说明工质分子之间密集程度的一个物理量。
比容的倒数为工质的密度,即单位容积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用符号ρ表示。
比容和密度之间互为倒数关系。
第一章: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1.为什么说逆卡诺循环难以实现?蒸汽压缩式制冷理想和实际循环为什么要采用干压缩、膨胀阀?答:1):逆卡诺循环是理想的可逆制冷循环,它是由两个定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循环时,高、低温热源恒定,制冷工质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热源间无传热温差,制冷工质流经各个设备中不考虑任何损失,因此,逆卡诺循环是理想制冷循环,它的制冷系数是最高的,但工程上无法实现。
(见笔记,关键在于运动无摩擦,传热我温差)2):工程中,由于液体在绝热膨胀前后体积变化很小,回收的膨胀功有限,且高精度的膨胀机也很难加工。
因此,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均由节流机构(如节流阀、膨胀阀、毛细管等)代替膨胀机。
此外,若压缩机吸入的是湿蒸汽,在压缩过程中必产生湿压缩,而湿压缩会引起种种不良的后果,严重时产生液击,冲缸事故,甚至毁坏压缩机,在实际运行时严禁发生。
因此,在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中,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工质应是干饱和蒸汽(或过热蒸汽),这种压缩过程为干压缩。
2.对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作哪些假设?与实际循环有何区别?答:1)理论循环假定:①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②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③冷凝器内压降为零,出口为饱和液体,传热温差为零,蒸发器内压降为零,出口为饱和蒸汽,传热温差为零;④工质在管路状态不变,压降温差为零。
2)区别:①实际压缩过程是多变过程;②冷凝器出口为过冷液体;③蒸发器出口为过热蒸汽;④冷凝蒸发过程存在传热温差tk=t+Δtk,to=t-Δto。
3.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制冷系数?C.O.P值?E.F.R?什么是热泵的供热系数?答:1)通常将工作于相同温度间的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εs与逆卡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εk之比,称为热力完善度,即:η=εs/εk。
2)制冷系数是描述评价制冷循环的一个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制冷剂的性质和制冷循环的工作条件有关。
通常冷凝温度tk越高,蒸发温度to越低,制冷系数ε0越小。
目录第一篇制冷与空调设备理论基础第一章制冷技术基础知识1.1 热工基础知识一、温度、压力与比体积二、热量与机械工三、热量的传递形式四、物质的气液变化五、热力学基本定律1.2 空气的湿度和露点一、湿空气二、饱和空气三、绝对湿度四、相对湿度五、含湿量六、露点第二章制冷概述2.1 制冷的概念、分类和应用一、制冷的概念二、制冷的分类三、制冷的应用2.2 制冷的方法及其基本原理一、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二、吸收式制冷循环三、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四、空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第二篇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运行及维修第三章房间空调器3.1 房间空调器的分类、规格和型号一、房间空调器的分类二、房间空调器型号及含义三、房间空调器的主要性能指标3.2 房间空调器结构一、窗式空调器的结构二、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结构三、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的结构3.3 房间空调器制冷系统主要部件一、压缩机二、电磁四通换向阀三、制冷器四、蒸发器五、过滤器六、毛细管七、单向阀八、气液分离器3.4 房间空调器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部件一、压缩机电动机二、过载保护器三、风扇电动机四、风向电动机五、温度控制器六、电容器七、电加热器八、主控开关九、电磁换向阀十、除霜控制器十一、压力控制器3.5 空调器安装前的准备一、安装所需工具二、空调器机型的选择及安装位置的选择三、空调器安装用附件四、安装前机器、电气的检查3.6 空调器安装步骤一、窗式空调器的安装二、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的安装三、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的安装3.7 空调器安装后的工作一、安装后的检查二、试机检查3.8 空调器的使用、维护保养一、使用二、保养与维护3.9 空调器故障检查方法一、房间空调器应具备的主要性能二、制冷系统故障检修方法三、空气循环系统故障的检修方法四、电气系统故障的检修方法3.10 空调器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3.11 空调器的检修流程第四章中央空调系统4.1 中央空调的概述4.2 集中式空调系统一、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特点及组成二、直流式空调系统三、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四、二次回风空调系统4.3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一、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特点与组成二、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新风供给方式三、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冷、热媒水供给方式4.4 中央空调的空气处理设备一、空气调节的冷源和热源装置二、喷水室三、表面式空气热交换器四、空气的加湿处理设备五、空气的去湿方法及设备六、空气的净化设备七、空气调节的水系统八、空调系统的通风系统4.5 中央空调的制冷设备一、蒸发器二、冷凝器三、辅助设备四、制冷压缩机五、冷却塔4.6 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一、安装阶段二、安装材料三、安装步骤4.7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使用与操作一、空调系统启动前的准备工作二、空调系统的启动三、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四、空调系统的停机五、空调系统运行中的交接班制度4.8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一、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二、空气处理设备的故障三、集中式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4.9 风机盘管机组的运行调节与维护一、风机盘管机组的局部调节方法二、风机盘管机组的全年运行调节三、风机盘管机组的使用要求四、风机盘管机组使用中的维护五、风机盘管机组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4.10 风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一、风机的启动二、风机的日常维护三、风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4.11 水泵与冷却塔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一、水泵的安装要求二、水泵的运行保养三、水泵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四、膨胀水箱五、冷却塔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第五章汽车空调器5.1汽车空调器的特点和分类一、汽车空调器的特点二、汽车空调器的分类5.2汽车空调器系统一、采暖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二、制冷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三、汽车空调器制冷系统的参数四、汽车空调器的结构与送风方式5.3汽车空调器的主要部件一、汽车空调压缩机二、换热器三、其他附件5.4汽车空调器的安装5.5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维修一、汽车空调器的维护二、维修常用设备及仪表三、常见故障检修第六章电冰箱6.1 家用电冰箱的结构6.2 电冰箱制冷系统一、直冷式单门电冰箱二、直冷式双门电冰箱三、风冷双门电冰箱6.3 电冰箱制冷系统主要部件一、压缩机二、冷凝器三、蒸发器四、毛细管五、干燥过滤器六、气液分离器6.4 电冰箱控制系统主要部件一、单相异步压缩机电动机二、启动器三、电动机保护装置四、温度控制器五、自动化霜装置6.5 电冰箱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一、电冰箱的搬运和安放二、电冰箱清洁和食品的储存三、正确有效的使用电冰箱6.6 电冰箱制冷系统维修技术一、检漏二、抽真空三、充制冷剂四、检测五、管路清洗六、充冷冻机油6.7 无氟冰箱维修技术一、无氟冰箱制冷剂的特点二、识别不同制冷剂的冰箱三、R600a冰箱制冷系统的维修四、R134a冰箱制冷系统的维修五、R600a冰箱维修安全操作规程六、R600a冰箱维修场地、仓库安全设计规范七、采用R600a制冷剂的无霜、抽屉无霜冰箱维修注意事项6.8 电冰箱常见故障判断与排除6.9 电冰箱检修流程6.10 商用电冰箱的结构形式与制冷原理第七章冷库技术7.1冷库基础知识一、冷库的类型二、冷库的建筑结构及隔热防潮7.2冷库制冷设备一、制冷压缩机二、换热设备三、节流装置四、辅助设备7.3冷库的安装一、压缩机的安装二、冷凝器的安装三、蒸发器的安装四、辅助设备的安装五、管道的隔热与防潮7.4系统吹污与气密性检查一、系统清污二、系统的气密性试验7.5制冷系统抽真空与充注制冷剂一、制冷系统抽真空二、充注制冷剂7.6冷库试运行一、试运行前的检查二、试运行三、热力膨胀阀的调试7.7运行状态的调整一、制冷量的调整二、蒸发温度的调整三、冷凝温度的调整四、吸气温度的调整五、排气温度的调整7.8冷库的日常管理一、制冷系统的管理二、制冷设备的管理三、冷库建筑的使用及管理7.9冷库设备常见故障的检修一、压缩机的常见故障检修二、系统堵塞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三、冷库水泵与冷却塔的维修四、制冷系统的其他维护事项第三篇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安全技术第八章安全基本知识8.1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全作业国家标准8.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作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一、安全生产法规的特征与作用二、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8.3 制冷与空调作业人员职业道德8.4 制冷与空调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系统操作注意事项二、使用安全装置注意事项三、使用制冷剂注意事项四、突发事故处理五、劳动防护六、空调的防病防毒8.5 劳动保护相关知识一、劳动保护的概念二、劳动保护的意义三、劳动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四、劳动保护工作的任务和方法8.6 制冷与空调行作业事故及特点一、制冷与空调作业事故种类二、制冷与空调作业事故特点8.7相关电气、电气焊、防火、防爆等安全知识一、电气作业安全操作二、电气焊安全作业操作要求三、制冷空调防爆知识四、制冷空调防火知识第九章运行作业基础知识9.1 热工知识基础(参见1.1)9.2 制冷剂相关知识一、制冷剂二、性质三、危害四、贮运五、以氨为制冷剂的安全防护方法9.3 载冷剂与润滑油相关知识一、载冷剂性质二、润滑油性质三、载冷剂的安全使用要求四、润滑油的安全使用要求第十章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作业安全技术10.1 离心压缩机运行作业安全技术一、离心压缩机的整体构造及工作原理二、离心式制冷设备安全操作10.2 螺杆压缩机运行作业安全技术一、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二、螺杆式制冷设备安全操作10.3 以氨为介质的活塞式压缩机运行作业安全技术一、以氨为介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二、活塞式制冷设备安全操作10.4 以溴化锂为介质的压缩机运行作业安全技术一、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压缩机概述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安全操作三、溴化锂制冷机日常维护保养10.5 冷藏运行作业安全技术一、冷藏库制冷系统安全运行二、冷藏库的安全管理第十一章制冷与空调设备应急处理安全操作技能11.1 制冷系统紧急事故判断与应急处理一、制冷与空调作业事故原因二、预防与处理规程11.2 制冷系统一般常见故障判断与处理一、吸收式制冷机组主要故障分析二、氟利昂制冷机组故障分析第十二章运行作业实际操作技能12.1 运行参数的正确读取与调整一、系统运行参数的正确读取二、系统运行参数的调整12.2 测试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二、数字万用表的使用三、兆欧表的使用四、钳形电流表的使用五、压力表的操作12.3 制冷剂充注、回收、加油、放油与油再生安全操作技能一、相关原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2.4 不凝性气体排放安全操作技能一、相关原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2.5冷库扫霜和冲霜安全操作技能一、相关原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2.6 制冷系统排污、试压、抽真空安全操作技能一、相关原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2.7 水质的检验与投药安全操作技能一、相关原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2.8 制冷剂试漏安全操作技能一、制冷系统的压力试漏二、制冷系统的真空试漏三、制冷系统正常运行中的检漏12.9 防护用品的检查、使用与保养技能一、相关原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2.10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保持真空的安全操作技能一、相关原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2.1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机组除垢、清洗的安全操作技能一、相关原理二、操作原理与步骤第四篇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安全技术第十三章大中型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作业安全技术13.1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检修工的职业特殊性13.2 空调器安装操作基本技能一、钳工(管工)操作二、焊接基本知识三、检漏技能四、排空、加氟、加冷冻机油技能13.3 制冷与空调系统安装作业的程序与安全操作一、制冷设备的安装二、制冷系统管道、阀门及仪表的安装13.4 活塞式制冷设备与零部件更换、拆卸检修的安全操作一、相关知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3.5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安全装置安装调整安全操作一、安全装置介绍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3.6 制冷与空调系统检修安全操作一、系统吹污二、气密性试验三、制冷剂充注、取出四、充注冷冻润滑油13.7 制冷与空调的高空作业与吊装安全要求13.8 制冷与空调设备与常用仪表的维护与检修安全技术一、容器与换热设备的维护与检修二、管道与阀门的维护与检修三、自控元件的维护与检修13.9 制冷设备水系统安装作业的安全操作要求一、水泵安装二、冷却塔安装三、水管、管件安装四、风机盘管、诱导器安装13.10 冷却塔、泵与风机常见故障与处理一、冷却塔常见故障与维修二、泵常见故障与维修三、风机常见故障与维修13.11 紧急抢修制冷与空调系统及设备的安全操作一、相关知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3.12 空调清洗技术与制冷空调循环水的安全管理一、空调清洗技术二、制冷空调循环水的安全管理13.13 制冷与空调系统调试的安全操作要求一、相关知识二、操作内容与步骤13.14 施工现场用电、金属焊接与热切割及其他安全技术一、安全用电有关事项二、制冷焊接安全技术三、制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13.15 制冷与空调设备管路焊接的安全操作技能一、钢管焊接的安全操作二、铜管焊接的安全操作13.16 制冷与空调系统阀门检修、试漏和安装的安全操作技能一、相关知识二、操作步骤13.17 制冷与空调装置安装修理作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第十四章大中型制冷与空调安装修理作业技能14.1 制冷与空调安全装置安装、调整得安全操作技能14.3 制冷与空调设备拆卸检修、零部件更换和仪表、阀门的安全操作技能14.5 制冷与空调系统的检修、清洗及水处理的安全操作技能14.6 制冷与空调系统调试的安全操作技能14.7 制冷与空调系统事故紧急抢修的安全操作技能13.13 常见故障修理的安全要求)。
热⼯基础知识课题⼀制冷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制冷⼯为什么⼀定要有⼀定的热⼯基础知识制冷机和空调器都是热⼯机械,其⼯作原理都是以热⼯理论为基础,系统的运⾏管理和故障分析⼜离不开必要的热⼯知识。
因此,学习制冷技术必须掌握与制冷、空调密切相关的热⼯基础知识。
它包括热⼒学、传热学及流体⼒学中的⼀些常见的名词、定律、原理、图表及计算⽅法等。
⼆、热⼯参数1、温度及温标温度是物体内部分⼦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或者说是表⽰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表⽰温度的标度称为温标,常⽤的有摄⽒温标和华⽒温标,前者的单位⽤摄⽒度(℃)表⽰,后者⽤华⽒度()表⽰。
摄⽒温标规定在1个标准⼤⽓压下,洁净冰的融点和洁净⽔的沸点各为0°和100°,在这两个点之间100等分,每个等分就是1℃。
华⽒温标规定在1个标准⼤⽓压下,洁净冰的融点和洁净⽔的沸点分别为32°和212°,在这两个点之间180等分,每个等分就是1°F。
摄⽒和华⽒温标之间的关系为t c=59(t f-32)在热⼒学计算中通常使⽤绝对温标,也称热⼒学温标或开⽒温标,其单位⽤K表⽰。
它规定以⽔的三相点(273.15K即0.001℃)作为基点,每⼀个等分与摄⽒温标⼤⼩⼀样,因此两者的关系为T=t c+273.15在⼯程计算中,为了⽅便常近似的取T=t c+273温度换算表P22、什么叫压⼒?什么叫真空度?常⽤的单位是什么?在⼯程上把单位⾯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称为压⼒,⽽在物理学上称为压强。
⽤公式表⽰为P=FS压⼒的单位为帕(P a),在⼯程计算中由于P a单位太⼩,经常⽤千帕或兆帕来代替。
1M P a=1×106P a在物理学上常⽤物理⼤⽓压(⼜称标准⼤⽓压)这个单位,它是指纬度45〃海平⾯上⼤⽓的常年平均压⼒,1atm=0.101Mpa。
真空度:当被测容器内压⼒低于⼤⽓压时,其表压为负值,⼯程测试中称为真空度。
绝对压⼒与表压之间的关系:3、⽐容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有的容积称⽐容。
热力学与制冷基础知识一、常用物理量及其概念要理解制冷原理需要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
在本节中,我们将讲解一些常用物理量并举一些简单的应用例子。
所涉及到的内容不能代替物理课程,但足够我们用了。
对于有较好的物理学基础的人来说,这一节可以作为复习,甚至可以省略。
(一)质量、力和重量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包含的物质的量。
国际单位用千克。
力是一个物体施加于另一个物体的推力或拉力。
力的国际单位为牛顿。
物体的重量是地球引力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也就是说,重量是一种力而不是质量。
然而,在生活中,重量常用来表示物体的质量,因此质量和重量常发生混淆。
但是,当我们用千克力为单位表示重量时,在数值上与质量是相同的,因此在计算中应该不会发生错误。
在任何情况下,问题的本质通常会显示出究竟我们考虑的是质量还是重量。
(二)密度、比容和比重密度(d )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m ),比容(v )是密度的倒数。
即:V m d =mV v = 式中V 为体积。
物质的密度和比容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液体和气体。
液体的比重定义为它的密度与相同体积的4℃的水的密度的比值。
4℃的水的密度为1000kg/m 3,所以比重为 1000d d d r w ==式中d :物质的密度,kg/m 3; d w 是4℃的水的密度,kg/m 3。
质量、密度和比容都是物质的物理特性。
对于制冷过程来说还有其它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的量,即:压力、温度、焓和比热。
(三)压力、绝对压力、表压、真空压力、液柱压力和水汽分压压力定义为施加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用公式的形式来表达就是: AF p ==面积力 如果力的单位为牛顿,面积的单位用平方米,则压力的单位为牛/米2(N/m 2)。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为帕斯卡(Pa ),1帕斯卡(Pa )=1牛/米2(N/m 2)。
然而在制冷工作中还经常会用到许多其它的压力单位,如毫米汞柱、巴(bar )和大气压,附录中列出了这些单位之间的相互转化。
制冷技术制冷热力学原理是基于制冷剂在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等设备中的循环流动,通过相变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目的。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发生汽化而蒸发,产生低压蒸汽。
然后,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成高压蒸汽,送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高压蒸汽向冷却介质(如空气或水)放出热量,发生凝结而成为液体。
这个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元件(如毛细管或膨胀阀),压力降低,部分液态制冷剂汽化成为气态,吸收汽化潜热。
最后,这个过程在蒸发器中再次开始,形成一个连续的循环。
热力学与制冷基础知识一、常用物理量及其概念要理解制冷原理需要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
在本节中,我们将讲解一些常用物理量并举一些简单的应用例子。
所涉及到的内容不能代替物理课程,但足够我们用了。
对于有较好的物理学基础的人来说,这一节可以作为复习,甚至可以省略。
(一)质量、力和重量物体的质量是它所包含的物质的量。
国际单位用千克。
力是一个物体施加于另一个物体的推力或拉力。
力的国际单位为牛顿。
物体的重量是地球引力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也就是说,重量是一种力而不是质量。
然而,在生活中,重量常用来表示物体的质量,因此质量和重量常发生混淆。
但是,当我们用千克力为单位表示重量时,在数值上与质量是相同的,因此在计算中应该不会发生错误。
在任何情况下,问题的本质通常会显示出究竟我们考虑的是质量还是重量。
(二)密度、比容和比重密度(d)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m),比容(v)是密度的倒数。
即:式中V为体积。
物质的密度和比容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液体和气体。
液体的比重定义为它的密度与相同体积的4℃的水的密度的比值。
4℃的水的密度为1000kg/m3,所以比重为式中d:物质的密度,kg/m3;dw是4℃的水的密度,kg/m3。
质量、密度和比容都是物质的物理特性。
对于制冷过程来说还有其它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的量,即:压力、温度、焓和比热。
(三)压力、绝对压力、表压、真空压力、液柱压力和水汽分压压力定义为施加在单位面积上的力。
用公式的形式来表达就是:如果力的单位为牛顿,面积的单位用平方米,则压力的单位为牛/米2(N/m2)。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为帕斯卡(Pa),1帕斯卡(Pa)=1牛/米2(N/m2)。
然而在制冷工作中还经常会用到许多其它的压力单位,如毫米汞柱、巴(bar)和大气压,附录中列出了这些单位之间的相互转化。
绝对压力、表压和真空度我们定义绝对真空的空间里压力为零,在这个零值之上由流体产生的压力称为绝对压力(P abs)。
大气层中的空气由于它们的重量而产生了施加在地球表面上的压力,称为大气压(Patm)。
一个标准大气压(1atm)一般用施加在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力来衡量,经过测量得出这个数值大约等于1.01×105N/m2。
根据天气条件的变化这个数值会略有变化。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会下降,这是由于它上面的空气的重量减小了。
例如在西藏地区的大气压就比北京地区的大气压低。
测量压力的工具通常是用来测量流体的压力与大气压之间的差值,而不是流体的绝对压力。
测出的高于大气压的压力称为表压Pg。
绝对压力、表压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压使用起来很方便,因为大多数的压力测量仪器是以大气压的读数为零度来进行校准的。
当一种流体产生的压力低于当地大气压时,这个压力与大气压之间的差值就称为真空压力或真空度(Pvac)。
绝对压力、大气压和真空度之间的关系如下:有些压力表可以同时读出真空压力和表压,称为复合压力表,复合压力表在制冷工作中特别有用,因为在压缩机的吸收管路中,压力常低于大气压。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与遇到用液柱的高度来表示的压力(比如mmHg)。
液柱压力液体由于它本身的重量可以产生压力,而重量又取决于液柱的高度。
产生的压力与液柱高度之间的关系如下:式中:液体施加的压力;:液体的密度;:液柱的高度。
液体柱高度和压力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用来制造一种用液柱来测量压力的仪器,称为流体(气体)压力计或U型压力计。
如果施加在压力计U型管两端的压力相同,都是大气压,则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如果一端与容器相连,容器中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则与容器相连接的一端液面较低;如果容器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真空压力),则与容器相连接的一端液面较高。
气压计是一种特殊的压力计,用来测量大气压力,所使用的液体是汞。
管中抽成真空以使得汞柱一端没有任何空气压力,由于有大气压施加于汞柱的底端,所以汞柱上升的高度就表示了大气压。
液压柱或气压柱用液压柱或气压柱为单位来表示压力是很方便的,液压柱或气压柱就相当于公式1-7中所示的液柱高度H。
在某些场合中,我们可以用760毫米汞柱来表示大气压,取代1.03kg/cm.2。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公式将其它的压力单位转化为液柱来表示,这种转换关系也可以从附录中查得。
任何气体在分子运动时都具有一定的压力。
湿空气由干空气和水汽组成,它们都具有各自的压力,叫做分压力,二者之和组成空气的总压力。
水汽分压力的大小反映了空气中含水汽量的多少,水汽的最大压力称为对应温度下水汽饱和压力。
空气温度越高,则空气中水汽的饱和压力越大,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分压力,则空气不再吸收水分,称为饱和空气。
(四)功、功率和能(量)功是当移动一个物体时,施加在它上面的力所产生的效果。
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尔(J),1牛顿的力使物体移动1米所做的功为1焦尔,也就是说:1J=1N.m。
功率是做功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可以用下式表示:在工业应用中,功率常常比功具有更直接的意义,设备的工作能力是以它们的输出功率或能量消耗为基础的。
功率的单位常用马力(hp)和千瓦(kW),功率的标准国际单位是千瓦(kW),等于1千焦尔/秒。
能,被定义为做功的能力,尽管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比如,我们使用贮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在高压下产生燃烧的气体来驱动引擎的活塞做功,所以功是能的一种形式。
能有许多种存在形式,可以分为几类,它们被贮存在物体内部,或在各种形式之间转化或从一个物休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能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贮存在物质中,下面我们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其中一种形式,那就是热。
其它的一些能量贮存的形式将在以后进行讨论。
(五)热、温度和焓热可以定义为由于温差的存在而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转移的能量的一种形式。
我们要注意,热量只能自然地从温度较高的物体向温度较低的物体转移,我们说它是“往下走”的。
当然,如果没有温差就没有热量的转移。
制冷是一个特殊的热量传递过程,我们要将热量从物体移走,使它达到我们想要的低温,或保持这种低温。
当然,一定具有一种物体比我们要从中移除热量的这个物体的温度还要低。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创造机械制冷的方法,也就是本书的主题。
尽管我们常说冷却某个东西,但制冷实际上是要把热量移走。
从技术角度而言,冷却这个词是毫无意义的,它只是我们身体对于处于低温状态的物体或正在失去热量的物体的一种感觉。
热量的国际单位是焦尔,我们注意到它也是功的单位,由于功和热是同一个物理性质——能量的两种不同形式,所以可以用同一个单位来表示。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在其中能量的一种形式——功,通过摩擦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热。
有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汽车的轮胎与路面的摩擦使轮胎变热。
在国际单位中,使用焦尔作为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唯一的单位,使用千瓦作为功率的唯一单位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但是,在一些使用米制的国家,在制冷工作中,人们仍然会使用卡或千卡作为热能的单位。
1卡是指将1克15℃的水的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温度是物质的一个特性参数,它取决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的速度。
分子是组成物体结构的粒子。
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但是我们不可能通过测量分子运动的速度来确定物体的温度。
我们的触觉可以给我们一种对温度的相对的比较,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反应说某个东西是热的或冷的,但这不足以得出精确的数值。
我们通过观察温度的变化所产生的一些物体变化,得到精确测量温度的方法。
最常见的温度测量仪器(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
水银温度计由一个细长的玻璃管和一个盛装水银的球状物组成,当温度升高时,水银膨胀并沿着管子上升,我们看一下水银柱顶端的位置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可以读出温度的数值。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在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冰点温度是0℃。
此外还有一个常用的绝对温度的单位,它的零度值是取可能存在的最低温度,称为开尔文(K)温度标度。
它与摄氏度的关系如下:焓:能量可以分为流动的能量和贮存的能量,一个物体中贮存的总能量包括几种形式,比如我们都注意到了物体中贮存有化学能,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物质通过燃烧可以释放出所贮存的化学能。
还有两种常见的能量贮存的形式是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由于物体的运动或它的速度而贮存的能量,而势能是由于它的位置,或海拔高度。
温度和压力也会使物体具有额外的能量。
我们都注意到高压的气体具有能量(如沸腾时产生的蒸汽),高温下的水可以向外释放热能。
我们称这种以温度和压力所贮存的能量称为焓(H)。
对于焓还有更为准确的定义,但在我们所讨论的范围内是没有必要的。
在制冷工业中常使用一种说法叫热含量,它的含义与焓相同。
准确地说,热是一种可以在物体之间流进、流出的能量形式,而焓或热容是物体的贮存能量的形式。
作为一种能量的形式,焓的单位是焦尔。
比焓是单位质量的物质的焓,它的单位是焦尔/千克。
将温度与焓(热含量)区别开来是很重要的,温度是对一个物体的热的水平的一种衡量,当物体获得热量时,它的温度升高,而物体的焓(热含量)除了温度外,还取决于它的质量。
例如,极少量在1,400摄氏度(℃)的温度下熔化了的钢,其温度要比一大池90摄氏度(℃)水高得多,但是这一大池子水的焓却高于这少量熔化的钢。
也就是说,这些水中所贮存的内能更多。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因为在许多实际应用的情况中,我们可以从这一池水中得到更多的热量,尽管它的温度较低。
(六)湿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空气的潮湿程度叫空气的湿度,其大小由空气中水汽含量而定。
按用途不同可分为三种表示方法: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的质量(kg/m3)。
由于在湿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中,其体积和质量是变化的,即使湿空气的水汽含量不变,由于温度变化其体积也随着变化,绝对湿度用体积作为参数,所以绝对湿度也随着变化,这样就不能反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的多少。
含湿量:1kg干空气中带有的水汽量(g/kg)。
干空气和水汽在常温下可以看作理想气体,根据湿空气、干空气和水汽三者之间的体积、温度、压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得到:式中Gc、Gg:湿空气中水汽和干空气质量;Pc、B:水汽分压力和大气压力。
一般在一个地区大气压力可以看作常数,因此水汽分压越大,含湿量d也越大。
含湿量在空调中用途很大,计算中经常用到它,由含湿量和焓制成的湿焓图是空调计算的基本线图。
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下,一定的空气中只能容纳一定的水汽量,若空气中水汽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凝结成雾。
这个限度的水汽量称为饱和湿度。
在饱和湿度下相应有饱和水汽分压PcB、饱和绝对湿度ZB与饱和含湿量dB。
未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Z与饱和湿度ZB之比就叫相对湿度j。
湿球温度:温度计的感温球与空气直接接触所测出的空气温度称为空气的干球温度,如果用带有水分的湿纱布包在温度计的感温球上,这样的温度计就叫湿球温度计,所测出的温度就叫湿球温度,是纱布中的水与周围空气进行热、湿交换达到最终稳定状态时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