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3.50 KB
- 文档页数:10
大班单双数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7篇大班单双数教案7篇大班单双数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在幼儿购物的游戏场景中来体验、感受单双数。
2、在幼儿交流、分享中引出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3、能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习单双数的兴趣。
设计思路:区分10以内数的单双数是大班初期幼儿的基本要求,这个数学活动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感觉很枯燥。
我就想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因此我就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银行、2元超市2、钱包(内装硬币)、笔、篮子、数卡、1——10的数字活动过程:一、领钱去2元超市购物,引起兴趣小朋友,我们幼儿园的2元超市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买点东西呀?那你们知道2元超市是什么意思吗?对,2元超市就是里面的东西每一样都是2元。
那我们先去银行领点钱吧!(我们每人领一份吧!)二、幼儿购物,体验、感受单双数1、哟,里面都是1元的硬币,数数自己有几个硬币?(从下往上数)那我们怎么买呢?(花2个硬币买一样东西)。
2、先帮顾老师来看看?2个硬币买一样……(边说边圈)剩下一个能不能买?看看,我能买几样东西?要付几个硬币?奥,原来这些钱能拿两样东西付4个硬币。
诶,看看你们自己能买几样东西?(幼儿圈、说)3、现在你们可以去2元超市买东西了,注意:先拿东西再去付钱。
(幼儿购物)(付钱时营业员与幼儿交流)三、幼儿交流、比较,区分单双数1、买好了,我们休息一下。
你们都买了这么多东西,开心吗?把东西先放在桌子下,我们来说说自己买东西的情况吧!你们的硬币都用完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买的?(把幼儿说的钱包贴到黑板上)2、看看,哪几个数字是买不到或2个硬币买一样……总会剩下1个硬币的`?哪几个数字是2个硬币买一样……能正好用完的?(师出示相应的数卡)3、师小结:象1、3、5、7、9在2个硬币买一样……会留下1个硬币的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单数。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
2. 学习本文通过对比、侧面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
3.领会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风范,理解文中蕴含的做人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背诵全文。
(2)分析周亚夫和汉文帝的形象,学习对比和侧面描写的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文章的主题。
(2)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将领,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西汉名将周亚夫的文章——《周亚夫军细柳》。
(板书课题)二、作者及作品简介1. 作者简介司马迁(公元前145年一公元前90年),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作品简介《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注字音。
祝兹侯(zī) 被甲(pī) 介胄(zhòu)棘门(jí)诏将军(zhào)彀弓弩(gòu) 辔(pèi)曩者(nǎng) 揖(yī)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部编六上历史《盼》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 了解《盼》这一章节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掌握《盼》中各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盼》中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2. 历史事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及其启示。
三、教学准备1. 《盼》这一章节的教科书及相关资料。
2. 多媒体工具和投影仪。
3. 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材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用多媒体工具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知识讲授讲解《盼》这一章节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并结合教科书和资料进行详细讲解。
第三步:学生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组分发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引导。
第四步:展示和总结每个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的讨论成果展示给全班,并进行总结。
教师可以补充和点评。
第五步: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观看相关历史电影、参观纪念馆等,增加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1. 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和展示情况评价。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
3.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评价。
4. 学生的拓展活动参与情况评价。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3.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
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公开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公开课的定义和意义;2.掌握如何准备并展示公开课;3.学会评估和反思公开课的效果;4.提高自信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什么是公开课–公开课的定义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公开课的分类和形式。
2.公开课的准备–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流程;–准备教材和教具;–制定评估和反馈方式。
3.公开课的展示–控制教学节奏和时间安排;–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
4.公开课的评估和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
5.提高自信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公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公开课的定义和意义,掌握公开课的准备和展示技巧;教学难点是如何评估和反思公开课的效果,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公开课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公开课的定义和分类;–解释公开课的准备步骤和要点。
3.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公开课准备;–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准备情况。
4.公开课展示(30分钟)–学生依次上台展示公开课;–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5.总结和反思(10分钟)–学生自我评估公开课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五、教学评估本节公开课的教学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学生对公开课效果进行自我评估;2.教师对公开课的评价和建议;3.学生和教师共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公开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准备和展示公开课过程中的表现非常积极和主动。
他们在小组活动中互相讨论和分享,对公开课展示时表现出了较好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语文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第4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北师版原文及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杨树之歌》原文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树,成天喜欢哗啦啦地歌唱。
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
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唱给学步的小宝宝,伴他和蝴蝶捉迷藏。
唱给白发的老奶奶,陪她在树下聊家常。
唱给下棋的老爷爷,和他悠闲度时光。
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
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为我们染上金黄。
《杨树之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用喜欢的方法识字,准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韵律美。
3、激发学生对杨树以及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准备:关于杨树的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一、导入:欣赏。
观看有关杨树的课件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说说你对杨树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杨树的诗歌。
二、新课(一)自学自主读文,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1、自读识字:自读课文,并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标出小节序号。
(二)识字多种形式识字。
1、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2、认读生字新词卡片,比一比,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3、小组内组织识字抢答游戏。
(三)交流整体感知。
1、同桌合作读文。
2、小组合作,选喜欢的方式读文。
(四)诵读合作读文,体会诗歌韵律美。
以小组为单位,选用不同的方式汇报读文。
(五)评价全方位评价。
1、同桌合作读文时,相互评价。
2、小组合作汇报读文时,全班范围内评价。
(六)写字自学易学的生字。
1、认读9个生字,并扩词。
2、自主找出易学会的生字,同桌交流学习。
3、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认真练写。
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整理的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学习从某一个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桥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审美效果分析,指导学生获得一些美学基本知识;□品味文中诗意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三、基础识记和谐点缀□煞它风景孕育2、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得表现方法,体会课文借白杨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借物喻人。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读法教学准备□1、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重点字形区别。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文章的写法和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方法读议法读、思、评、悟相结合教学准备□1、有关白杨的图文资料。
□2、有关新疆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文资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在祖国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辉煌的丝绸古道,还有那茫茫的大戈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长在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
□2、看课题激疑: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二、三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读: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把生字新词标出,不理解的词用“?”划出,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决不了的可提出来请教老师或同学。
二读: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现的三个问句并用“〜〜”标出。
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公开课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设计公开课教案的方法和步骤;3.提高公开课教学的实施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公开课教学概述:介绍公开课教学的定义、意义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公开课教学的重要性。
2.设计公开课教案的方法和步骤:介绍公开课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指导学生进行教案设计的思路和过程。
3.公开课教学实施: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好的教案进行公开课教学实施,通过实践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公开课教学的定义和意义。
教师可使用以下问题进行引导:•你知道什么是公开课教学吗?•公开课教学有什么特点和好处?2. 讲解公开课教学概述在这一部分,教师将详细讲解公开课教学的概念、意义和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开课教学的重要性。
3. 设计公开课教案在这一部分,教师将向学生介绍公开课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并指导学生进行教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教师可以提供示例教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设计,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4. 公开课教学实施在这一部分,学生将根据设计好的教案进行公开课教学实施。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公开课教学的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记录,根据学生的教案设计和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形成全面的评价结果。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反思环节,教师将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和教学成果,对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以便为后续教学做好准备。
六、延伸拓展本节课的延伸拓展部分提供给学生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坐井观天》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以及插图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1、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懂得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道理。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1、教师用课件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别说弄错3、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1、自由读课文(2——3遍)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整体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读,说说故事里都有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就什么问题争论起来。
(青蛙和小鸟在一口井处就天到底有多大争论起来。
)板书:有多大?青蛙在什么地方?(井底)小鸟在什么地方?(井沿)(五)、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天有多大?轻声读课文,找一找小鸟用什么词来形容天。
(无边无际)请你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2、读读这句话,说说你对这个词怎样理解。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上文提到的小鸟“飞了一百多里”等方面来理解。
雾在哪里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8篇【雾在哪里教学设计】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设计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说课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
3.知道有雾的时候,不同的场景会有怎样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朗读课文,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2.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
(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
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淘气)4.揭示课题————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不明白意思的字词可以提出来。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师生点评并正音。
4.思考:雾到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了?(相机板书)三、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
2.文中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师:淘气的雾宝宝把今天学过的字词也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们吗?1.回顾所学字词,并随机出示字词。
2.抽读生字、词语。
3.读一读。
淘气顽皮于是变暗岸边街道桥荷踔炼悴?nbsp;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雾说的话1.指名分段读课文,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
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
(1)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句子,说说雾淘气在哪儿。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教师用“这片雾真淘气啊,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说”的句式引读上述语句。
3.过渡: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
巨人的花园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第 1 篇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1、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
齐读课题,提问。
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学。
学习课文一、粗读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3、认读生字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
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2)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B体会与此同时。
C朗读本段。
(3)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A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B讨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1)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名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 寒号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13.《寒号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堵、缝"等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 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3 个词语。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 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不能得过且过,要勤劳的道理。
2. 教学难点- 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态度和结局,理解寓意。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寒号鸟和喜鹊的图片、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 出示寒号鸟和喜鹊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样子。
2. 板书课题《寒号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概括主要内容。
(三)识字教学1. 出示生字卡片,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
2. 强调多音字“号、当"的读音,通过组词加以区分。
3. 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字谜等。
(四)指导书写1. 出示“面、阵、朗、枯、却、将、纷、夜”8 个生字。
2. 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重点指导“阵、朗、将"的书写。
3.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
(五)学习第1 - 3 自然段1. 指名读第1 自然段,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2. 自由读第2 - 3 自然段,思考: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和寒号鸟分别在做什么?3. 出示相关句子,对比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表现,理解“东寻西找、衔、做窝”等词语。
大班公开课优秀教案优秀7篇大班公开课是教师们展示自己教学水平、学生们展现自己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平台。
一份优秀的教案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将介绍七篇优秀的大班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教案是一堂关于感恩的公开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感恩之举,并且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和理解。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小游戏和绘本阅读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感恩的内涵。
第二篇教案是一堂以昆虫为主题的公开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外貌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师设计了实地观察和昆虫手工制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入了解昆虫的奥秘。
第三篇教案是一堂关于团队协作的公开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设计了团队游戏和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第四篇教案是一堂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公开课。
教师通过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教师设计了传统手工制作和传统风味品尝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第五篇教案是一堂以科学实验为主题的公开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教师设计了实际操作和记录实验结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第六篇教案是一堂以音乐欣赏为主题的公开课。
教师通过选择多样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设计了音乐播放和歌曲演唱的活动,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第七篇教案是一堂以艺术创作为主题的公开课。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设计了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活动,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展现个性和才华。
这七篇优秀的大班公开课教案涵盖了不同主题和领域,既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这七篇教案都符合大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具有很高的教学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六上《盼》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识字学词,积累语言。
2.能运用思维导图概括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品味课文生动细腻的环境描写与心理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
3.仿照课文的结构和写法,写一写自己曾经“盼"过的事情,或者以“盼”为题,写一篇小小说。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仔细品读,学生能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并能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1.揭示课题:盼2.了解作者:铁凝,当代作家,现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
二、围绕“盼"字,梳理文章脉络1.认读生字词。
袖筒斗篷长痱子窸窸窣窣喧闹嘟囔瞟窗外焖米饭腥味玛瑙嗒嗒嗒瓦蓝瓦蓝(1)描写声音的词语:窸窸窣窣嘻嘻嗒嗒嗒滴答滴答嘟囔(2)描写动作的词语:焖上米饭缩着甩着蹦瞟(3)四字词语:不声不响理直气壮小心翼翼珍珠玛瑙(4)读准带多音字的词语:闷雷嚷着2.指导书写:“篷”字的三横书写时要做到抗肩、等距,撇捺伸展,走之底拖住上面;“嚷"字的三横书写时要做到抗肩、等距,撇捺伸展,右边两口写扁。
3. 快速默读课文,借助学习单,梳理“盼”的过程。
(拿到新雨衣、盼穿新雨衣、穿上雨衣)(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从那以后我总是盼着下雨穿上它,最后期盼达成的故事)三、聚焦“盼"字,品味生动的描写1. 过渡:每一个“盼”的背后都有一个愿望,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作者在盼什么吗你还记得那究竟是一件怎样特殊的雨衣吗(相机评价:透过你的读,我看到了它的美(板画);想干什么干什么,难怪令你魂牵梦绕。
过渡:这是一件普通的雨衣,却引出了一段曲折、有趣的故事,浏览文章围绕着“盼"写了哪几件事(教师相机板书:盼变天、盼出门、盼雨停)引导思索:仔细揣摩文章中心和三个事例,你发现了什么总结写法:善于读书的同学总是能发现文本背后的秘密。
压强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篇) 压强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敢于把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交流的勇气。
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2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是喜欢看实验和做实验,并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他们对液体压强会有一定的认识,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
如果直接让他们想办法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来,未免难度过高。
然而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求知欲强,而固体、液体的压强具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本节设计是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概念之后,再根据固体压强的特点,通过类比,进一步探究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案。
3重点难点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对设计出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归类并得出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结论。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三个问题:1、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3、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活动2【活动】新课学习演示实验:装满水的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
用手指触摸有什么感觉?提问:固体压强的概念是什么?能不能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呢?活动3【导入】教学环节如果要定量的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又是哪个方案合适些?方案三更为适合引导学生综合评价各个方案:1、方案一、二教简便直观;而方案三较复杂;、方案三能定量测量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从刚刚的实验展示中我们已经知道液体压强的哪些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第1篇雨霖铃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一、每课一诗,由徐晓燕同学介绍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
教师稍加点拨,要求同学们熟读成诵。
二、《雨霖铃》教学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宋词。
下面,就请李佳梁同学来主持这篇课文教学。
主: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我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来主持这篇课文的学习。
刚才,徐晓燕同学给大家介绍了宋代词人晏殊脍炙人口的名作《蝶恋花》,下面我们要学的同样是一首千古流传的好词。
说到词,它究竟是怎样一种诗体呢?请大家看投影幕。
〔显示〕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一说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
另有诗余(馀)、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主:我们知道,宋词与唐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后人习惯上把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这风格迥异的两派,前者往往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而后者则以清丽柔婉见长。
值得指出的是,这种划分是针对作家创作风格的主要倾向而言的,并不绝对。
历史上的许多词人就既有豪放的词作,亦不乏婉约的作品。
比如苏轼,我们对他的“大江东去”相当熟悉,但他的作品中也有婉约之情。
这是我们要在鉴赏过程中注意的一点。
今天学习的这首词的作者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
景估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生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2.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问题导入、案例导入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讲解:系统讲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
3.示范:通过实例、案例等手段,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题、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2.作业:布置相关主题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
3.评价方式:采用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提供相关书籍、文章、网站等资源,方便学生深入学习。
2.教学工具:使用教学软件、PPT等工具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七、结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在理解抽象概念时存在困难,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优化。
幼儿园的公开课教学教案幼儿园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公开课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公开课的教学教案。
一、教案的导入部分在公开课教学中,导入部分旨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出示图片等方式,引发孩子们对所要学习内容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授一个关于水生生物的主题时,教师可以利用一段有趣的故事,描述一条小鱼的生活经历,引导孩子们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教案的知识点部分在公开课教学中,知识点的讲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幼儿园的数学公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孩子们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物,引导他们认识数字、理解数学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唱儿歌、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三、教案的实践环节在公开课教学中,实践环节是教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语言学习的公开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各种情境对话,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案的巩固部分在公开课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需要巩固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小组游戏、问答环节等方式,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内容。
例如,在英语公开课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小外语角,让孩子们扮演真实场景中常见角色,进行英语对话,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五、教案的评价部分在公开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评价和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评价部分可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参与度、听取他们对课堂的感受等方式来进行。
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家长询问孩子们在公开课中的收获,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六、教案的改进部分在教案的改进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和自己的经验,对今后的公开课教学进行改进。
第1篇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分享,进一步理解聂赫留多夫和玛丝洛娃等人物形象。
2:深入探究托尔斯泰笔下“复活”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通过两个多月的阅读,我们一起读完了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巨著《复活》,大家也把自己的读后感都交上来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阅读收获。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二、百家争鸣课前我们下发的学案上,我选取了王振飞和尹佳宁两位同学的读后感,并且在后面附上了几个思考题。
相信大家对这些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
接下来给大家7分钟的时间,小组内交流讨论,之后我们找几个代表来展示。
我们期待同学们的精彩发言。
图片好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注意:每人对其他同学发言内容做好记录,如关键词,发言的角度等,可以对其反驳或补充。
哪位同学先来?三、上下求索1,通过几位同学的发言,我们都认识到了小说中聂赫留多夫和玛丝洛娃都完成了自己的复活,那么两个人的复活有什么异同点呢?请大家仔细思考,将答案写在学案上。
圣人超度众生,凡人拯救自我。
永远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所以才能不断地忏悔。
2,思考你读过的其他文学作品,还有没有经历过“复活”的人物形象?请举出一两个并作简要分析。
图片耶稣童话:睡美人、白雪公主《红与黑》:于连《悲惨世界》:冉·阿让《警察与赞美诗》:流浪汉苏比凤凰涅槃《牡丹亭》:杜丽娘《活着》:富贵《倚天屠龙记》:金毛狮王谢逊……图片爱的复活:睡美人、白雪公主、杜丽娘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能与死,死而不能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负罪感的复活:于连、冉·阿让、流浪汉苏比、富贵、谢逊等等童话里,王子吻了睡美人,美人复活了;本书中,聂赫留朵夫在做陪审员时重遇了卡秋莎,为了救赎自己,醒了过来,他复活了。
可见,使人复活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两种是:“吻”或者当头一棒,它们分别对应爱或者罪恶感;一个借助外力,一个靠自我觉醒;吻不常有,而罪恶感人人都有;借助外力的复活能否长久我不得而知,而我倒是从《复活》中看见了自我觉醒的复活能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公开课教学设计《功能关系—传送带模型的构建》华容一中胡昌武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掌握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规律2、理解掌握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功能分析方法及过程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推理判断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内能的原因及计算。
三、教学难点模型的迁移运用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高考动向:我们研究过运动学的问题,也研究过功与能的有关问题,这两类问题在高考中都很难绕过一个基本模型——传送带。
近几年有关传送带考题也是频频出现。
传送带问题的考查一般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受力和运动分析,二是功能分析。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第二类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复习引入里的有关问题。
问题情境如图所示,传送带随轮以恒定的速率1v 顺时针转动(01>v ),物体从左端以速度2v 滑上传送带,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
试分析下列问题:情况答案 问题 12v v <12v v >12v v =是否受到摩擦力作用物体将会在传送带上怎样运动(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研究下面的三个问题:探究1:一水平传送带两轮之间距离为10m ,以1v =4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已知某质量为1kg 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小物体轻轻的无初速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设传送带速率不受影响,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g 取10m/s2)(1)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 f ;(2)系统产生的内能Q ; (3)物体对传送带做的功W F 。
2v1vv2v 1v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经过学生讨论研究,教师最后归纳总结:探究2:如图5-4-5所示,一质量为1kg 的滑块从高为0.2m 的光滑圆弧形槽的顶端A 处无初速度地滑下,槽的底端B 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恒为4m/s ,两轮轴心间距为l=8m ,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g 取10m/s2):(1)滑块到达底端B 时的速度大小; (2)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 f ;(3)系统产生的内能Q ; (4)物体对传送带做的功W F 。
经过学生讨论研究能量的去向,教师最后归纳总结:图5-4-5W f =umgs 1=8J Q=umg∆s=8J W F =-umgs 2=-16J这三个量之 间有何关系?传送带拿出16J 能量物体能量 增加8J系统内能 增加8J 电动机 提供能量思维小结:(a )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 f =F•S 物=△E K (传送带水平) (b )传送带做的功:W F =F•S 带 ,功率P=F×V 带(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c )产生的内能:Q=f•S 相对(d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关系:221mv Q E k == 功能关系:W F =△E K +△E P +Q (有多种不同形式,注意正负号)(三)、巩固训练,思维拓展1、一水平传送带两轮之间距离为10m ,以1v =2m/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已知某质量为1kg 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小物体沿传送带同样的方向以2v =4m/s 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设传送带速率不受影响,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g 取10m/s2) (1)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 f ;(2)系统产生的内能Q ;2v1v传送带拿出8J 能量物体能量 增加6J系统内能 增加2J 电动机提供能量(3)物体对传送带做的功W F 。
能量走向如图:(课外练习)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为37°,以10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方轻轻静放一质量为0.5kg 的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传送带两轮间距为16m ,则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和系统产生的内能各为多少?(g 取10m/s2)(1)分析要点:这种传送带是指两皮带轮等大,轴心共面但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不等高),传送带将物体在斜面上传送的装置.处理这类问题,同样是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这类问题特别要注意:若传送带匀速运行,则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不会消失.为了使问题简单,可以把问题分解为下面的5个小问题:(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开始时摩擦力的方向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结合动力学知识,分析物体运动形式(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物体能量 减少6J系统内能 增加2J传送带得 到4J 能量外力阻止所用时间为多少)。
(3)当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和系统产生的内能各为多少?(4)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之后,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和系统产生的内能各为多少?(5)整个过程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和系统产生的内能各为多少?(6)整个过程中系统的能量是怎样转化的?(四)课堂小结1、学生自己总结、整理本节课的知识。
2、请同学到讲台前作总结,主要谈谈自己对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模式的认识和体会。
3、提问与交流(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同学之间交流,也可向老师提问)(四)作业:《优化方案》上本章第2节知识《功能关系—传送带模型的构建》教学设计说明华容一中胡昌武传送带问题是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它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因而,这种类型问题具有生命力,当然成为高考命题专家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有关传送带考题频频出现,显示出它在考查学科综合能力的独特功能。
一、学情分析本届学生基础较差,从每次全县质检情况来看,和其它中学相比看不出明显优势。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一轮复习时,更加注重和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解题技能的训练,力求在中低档试题上有所突破。
二、考点分析传送带问题的考查一般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受力和运动分析,受力分析中关键是注意摩擦力突变(大小、方向)——发生在VV带相同的时刻;运动分析中关键是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与方向物与的变化——物体和传送带对地速度的大小与方向比较。
二是功能分析,注意功能关系:W F=△E K+△E P+Q,式中W F为传送带做的功:W F=F·S带(F由传送带受力情况求得),△E K、△E P为传送带上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Q是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Q=f·S相对。
三、关于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1、知识目标:○1、进一步掌握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规律○2、理解掌握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功能分析方法及过程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建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推理判断的能力4、教学重点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内能的原因及计算。
5、教学难点模型的迁移运用四、关于教学方法本节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创设情境—提问—分析—合作—应用”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教师合理、有效的引导下进行高效学习,以充分体现合作的精神,实现对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
五、关于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设计一个简单的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情境,传送带的速度是固定的,但物体的速度却是变化的,具体设置了三种情形。
提出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目的是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使每一个同学都清楚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主要方式和其制约条件,为本节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2、独立思考+合作讨论通过前面的情境练习,学生已经清楚了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主要方式,这一环节主要是将这一问题上升到能量的高度,并建立与之对应的模型,并能指出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探究1的特点:物体无初速度,物体将加速滑行一段位移后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匀速运动到右端。
学生首先完成这个题目的各个问题,然后小组探究本题中能量的走向。
特别是弄清楚虽然物体增加的动能和系统产生的内能相等,但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不是他们之间转化的结果。
探究2的特点:依然是一个水平传送带的问题,只不过情形稍微复杂一点,夹杂了一个竖直方向的能量问题,总体来说难度不大。
学生首先完成这个题目的各个问题,然后小组探究本题中能量的走向。
在本例中物体增加的动能和系统产生的内能已经不相等,更好的说明了第一个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多留点时间,让学生充分体会公式W F=F·S带和Q=f·S相对的含义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因为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3、应用模型模型建立起来了,要及时运用才能深刻理解并掌握。
本题其实是探究一的一种变形,在本题中,物体被赋予了一个速度,而且比传送带的大,这样物体会先减速再匀速。
题目的解法和前面的基本思想还是一样,但要注意细节,特别是能量的走向发生了变化。
课外练习是自己改编的,情境稍微复杂点,为一倾斜的传送带,这种传送带是指两皮带轮等大,轴心共面但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不等高),传送带将物体在斜面上传送的装置.处理这类问题,同样是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判断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物体在上面的运动是先加速再加速,但两次加速度不一样,而且摩擦力的方向也不一样,这样就增加了问题的难度,这类问题特别要注意:若传送带匀速运行,则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力不会消失。
为了使问题简单,我就把问题分解为下面的6个小问题,方便学生思考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