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5
5. 2《产业转移一以东亚为例》说课稿教材分析一、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以东亚地区为例讲述产业转移的有关内容,教材紧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思想,在内容上,产业转移上承工业区位、工业化与城市化等相关知识点,下接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区域联系影响区域发展的例证之一。
二、课程标准及解读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标准解读:1、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
2、发生产业转移,有多种原因。
可以通过分析产业转移的因素来说明产业发生转移的原因。
3、本条“课标”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如何转移或为什么要转移问题。
当然,在讲到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要涉及上述问题,但必须抓住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
这种影响,包括好的和不良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基本规律2)运用案例,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学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3)通过模拟活动,表达、交流、反思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这一问题的看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五、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学习了工业区位的相关知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趋势有所了解,在必修三的学习中对区域联系有一定的认识,对区域分析、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也有所了解,这些都是利于本节内容学习的基础。
六、教学及学习方法:案例教学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区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使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程度空前紧密,产业的空间移动日益突出。
教师板书:空间:50 60-70 80 90时间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1.什么叫产业转移?2.产业转移按空间地域,可分为几类?我门海口有没有产业转移的现象呢?能不能举些例子呢?给出海口综合保税区的网站图片,找一找有哪些产业转移类型?学生感悟总结:1.概念:企业将产品的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
这种现象称为产业转移。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学生思考:回答有韩国三星光电子——国际产业转移。
海马汽车——国际产业转移还有一些医药公司属于区域产业转移。
己画出劳动力密集产业的空间分布。
建立产业专业的一个时间轴概念,理解产业转移的规律。
既可以加深对东亚地区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乡土地理深刻体会劳动力密集产业专业的规律。
二、寻求产业转移原因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名企业家,你会在哪里选择建厂,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剖析为什么进行产业转移?如果你是纺织厂的老板!如果你是啤酒厂的老板![温故知新] 工业主要区位因素图影响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有哪些?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哪种变化速度快?当生产要素发生变化时,工业区位因素也要发生改变,最初的工业区位选择就不是最优的,往往引起产业转移的现象,学生回答:工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技术等工业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投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
因此企业家门要寻最佳的工厂最佳的位置,这个地方一定的某些因素会使得生产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最终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直观图片,设置问题情景,组织讨论,学生自主建构出产业转移的原因。
日本港台韩国中国沿海我国中西部产业在经济上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扩大销售市场;获得更多利润。
转承PPT展示海南经济园区空间分布图以洋浦开发区为首的海南产业园区经济将日益勃发,成为海南绿色崛起的重要产业支撑和对外开放高地。
让学生了解到“产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增速。
”较之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区,海南园区起步晚、基础差、总量小、竞争力弱,无论从园区对全省经济大局的辐射带动作用来看,抑或从在全国同类园区中所处的地位、承载能力、产业集聚度来看,海南的产业园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2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高中阶段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主要论述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和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以后问题探讨活动开展进行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①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其分类②通过对教材的理解,能够解释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二、进程与方式①总结归纳法:学生体会教材编写重点,自主归纳。
②逻辑分析法: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产业转移进程及带来的影响,学生熟悉到一切事物都处在发展转变当中和适者生存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二、说学情本节课所涉及企业区位选择问题,在必修2中已经有所提及,学生可以回忆所学内容去理解新的知识。
在讲解进程中偏重对教材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化繁为简,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第一部份“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安排一课时。
通过对我国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分析,导出产业转移的概念、原因。
又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企业、日本产品市场转变等产业转移的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企业如何通过产业转移,来达到降低生产本钱,扩大销售市场,取得更高的利润。
三、说教法本着“因材施教”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我肯定本节课的教法如下:1.读图分析法。
读图方式的掌握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来讲相当重要,在教学进程中采取读图分析的方式,帮忙学生回忆、总结、提高。
对于地理原理和教学重难点,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冲破。
2.自主探讨合作:教材内容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进程中充分利用图像观察思考、活动探讨训练、信息查询、阅读讨论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踊跃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解读:主题名词:产业转移目的名词:影响限定词:区域地理环境外显动词:举例说明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三大产业划分及各自主要特点2通过首钢厂址的迁移和平谷区众多现代汽车零配件生产的案例说明产业转移的现象,说出产业转移的含义和分类,说明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3根据资料分析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区和移出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4通过案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区和移出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标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案例引入[指导分析案例一]平谷区众多现代汽车零配件生产的案例。
分析资料,思考回答问题:说明了什么现象?什么叫产业转移?现代汽车为什么在中国投资零配件生产?综上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指导分析案例二]首钢厂址的迁移的案例1. 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分析首钢为什么要耗巨资进行搬迁?会对北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从利弊两方面分析)2. 阅读资料三分析曹妃阅读、分析资料,并完成思考问题。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及整理归纳的能力。
甸开发建成首钢新址具备什么样的自然条件?3.阅读资料三进一步分析首钢落户曹妃甸,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意味着什么呢?(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阅读、分析资料,并完成思考问题。
学生阅读资料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板书设计:有利和不利—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移入E产业转移 /Q出区经济欠发达/ -* ----------- (经济发达影响。
5.2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是必修3的最后一节,作为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形式,产业转移在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各国各地区通过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实现全球战略目标。
二战以来,全球发生了好几次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每次产业转移都极大地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本节以东亚为例,分析什么是产业转移,剖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通过产业转移的具体实例,说明产业范围内和国际间转移流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因此本节内容就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以及产业转移对区域产生的影响配置了众多有梯度的思考题,同时注重强化在分析过程中探究原因,有利于学生深入把握这一节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转移的基本规律;2、运用案例,分析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学会利用图表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3、通过模拟活动,表达、交流、反思对“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这一问题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2、通过“对珠三角产业转移”案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播放:“厦门: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打造海西游艇制造中心”视频。
分析引入:像我省厦门的这样例子,在我省、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正在上演,它们都说明了一个现象:产业转移。
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一、教学内容分析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经济现象,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无论是对产业转入国还是转出国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节内容主要通过对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进而阐述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中有不少实例,并结合思考题、活动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探究产业转移的规律性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及对知识的迁移。
二、教学思想设计1.理论联系实际:产业转移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应密切结合学生身边实例(如深圳市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繁荣)来分析,验证这些抽象性的理论。
2.注重案例的探究:通过实例(主要是课本大量图文并荗的活动题与思考题)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迁移知识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利用教材提供的思考题、活动题或根据相关图幅设计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赋有启发式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其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及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德育教育: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教学法等六、教学课时:三课时一、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合课本P94图5.7并分小组分析讨论相应的思考题。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由学生分析,教师归纳:1、三地的加工地均在我国境内,但原料地、市场各有不同。
2、左图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为了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中图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右图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
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产业转移说课稿一、教学分析1.知识结构分析:本节紧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思想,在内容上,产业转移上承工业区位、工业化与城市化等相关知识点,下接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区域联系影响区域发展的例证之一。
2、教学设计意图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由之路。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地带的一些发达区域,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悄然进行中。
以东亚为例分析产业转移教学过程中,采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二、课标解读1.本节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标准解读●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移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
●发生产业转移,有多种原因。
可以通过分析产业转移的因素来说明产业发生转移的原因。
●本条“课标”的重点不是讲产业是如何转移或为什么要转移问题。
当然,在讲到产业转移是很自然的要涉及上述问题,但必须抓住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
这种影响,包括好的和不良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2中学习了工业区位相关知识,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大势有所了解,在必修3的学习中对区域联系有一定认识,对区域分析、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有所了解,形成本章节学习的基础。
.四、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依据(1).产业转移是个新概念,讲清概念很重要。
在理解后,根据实际事例再进行分析讨论。
(2).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为此打下认识基础。
教学中,必须抓住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分类;2、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结合材料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产业转移概况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①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 ②区域产业转移③国际产业转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目的:追求④更高的利润。
2.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主要因素Ⅰ.劳动力:具有⑤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Ⅱ.内部交易成本a .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⑥高,推动企业家向⑦国外转移产业。
b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⑧投资环境,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吸引产业转移。
Ⅲ.市场a .国内市场趋于⑨饱和或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开辟⑩国际市场。
b .为了避开多种限制,直接到⑪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c .⑫市场不断变化,产业转移方向随之变化。
(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⑬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⑭用地紧张、地价昂贵、⑮环境污染严重等。
思维活动1.为什么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在20世纪80年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韩开始向我国转移?答案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主要要求是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
东亚国家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工业化之初,经济不够发达,劳动力价格便宜,因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的转移提供了可能,而此时日本、韩国等经济已经开始转型,劳动力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中国又有着前景广阔的市场,因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向中国转移。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⑯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⑰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⑱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⑲就业的空间分布。
思维活动2.如何看待产业转移中伴随的污染转移问题?答案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改善本国环境,实现产业升级,将一些污染严重的重化工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承接这些产业,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会牺牲本国的环境。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分类、目的、形式。
2.运用案例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利用图表分析说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能从书本图表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区一、基础知识梳理完成《课前预习案》。
(见优佳学案P50课前预习)二、知识回顾,完成下列问题:1. 联系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完成下列问题:(1)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选址的一般原则(经济利益方面)是什么?点拨①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经济政策、科研能力、信息通达性、环境因素等;②选址一般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2)请解释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现象及原因。
点拨:工业集聚: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发生近距离的聚集现象称之为工业集聚。
目的是一方面为了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应。
另一方面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工业分散的两种情况①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新企业分散迁出。
②有相互协作的工厂之间的分散形成跨国公司。
目的是为了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利于环境保护。
(3)工业技术的进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规律。
点拨:①原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③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2.读“东亚政区图”,回答东亚有哪些国家?按经济水平给这些国家排队。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通过实例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和转出区地理环境有利与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
2.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3.能通过案例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能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地理是一门与人类生产活动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
读下面两段材料,你能不能指出它反映的是什么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两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讲授新课一、产业转移的概念【投影】“中国建陶第一镇”与“华中瓷都”的千里“姻缘”材料一: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书记张辉明近日交上了自己的答卷──被称为“中国建陶第一镇”的南庄镇在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号角下,关停转移陶瓷企业62家,目前仅剩下13家,占原有数量的17%。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南庄镇只是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佛山市转移、转产的陶瓷企业已经达到220家,到年底,八成企业将全部外迁。
南庄镇为此付出的代价是7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近2亿元的税收收入。
不过,留下了青山绿水,南庄镇认为“值”。
材料二:蕲春县赤东陶瓷工业园建于2006年12月,2007年被省经委列为重点产业集群基地。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733公顷,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333公顷,已平整300公顷,基础设施完备,实现了水、电、路、邮、话、网、气、土地等“七通一平”。
园区现已与“中国陶瓷城”佛山及其他地区牵上了千里“姻缘”,吸引多家企业落户,争取落户企业20家以上,投入40~50亿元建设陶瓷生产线100条,形成年总生产瓷砖(瓦)2.3亿平方米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10亿元、税收过亿元,把赤东陶瓷产业园建成华中地区最大的陶瓷园区,实现“华中瓷都”的目标。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教学模式介绍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把真实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思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案例教学法实施的三个步骤:整理案例——分析案例、解决问题——回顾和总结设计思路说明产业转移是工业发展过程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根据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和补充的材料,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分析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及转移的基本规律;从转出区和转入区两个角度掌握产业转移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课标分析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即要求正确认识产业转移的作用。
产业转移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实质是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基本条件,产业转移使其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推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域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但产业转移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转移、也会造成产业移出国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
我们要认识到产业转移的影响利弊都有,但利大于弊。
教材分析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的行为,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这是一个包括国际间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转移国或地区与转移对象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对应的课标要求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建议:开展一次模拟活动,扮演角色,交流看法2.课程标准解读对上述课标的阐述1)这条标准是要求学生通过实例的分析认识:产业的转移对产业迁出区和迁入区地理环境不同的影响。
2)发生产业转移有多种原因。
第一种情况:因为当地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而将当地的产业向其他区域转移。
如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迁出区来说,可能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发展其他产业,也可能造成就业问题。
第二种情况:因为要寻求新的市场而发生产业转移。
如台湾产业向祖国大陆转移,这种转移可以增加迁入区的就业机会。
第三种情况:为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均衡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地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如广东省政府提出将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的战略;并期望通过这次产业转移,在山区建立若干专业性强的地区性工业园,逐步形成区域产业集群。
3)本条标准的重点不是讲产业如何转移的,必须抓住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核心问题,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4)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按课标建议,组织、指导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一次模拟对话活动。
3.教学内容评解人教版教材是以东亚地区为例讲述产业转移的有关内容,按教材编排体例,共涉及四方面内容,一是介绍产业转移的概念、二是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三是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最后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内容的重点并不是讲产业是如何转移及为什么要转移等,其核心内容是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要从好的和不良的两个方面来阐述。
人教版教材借助大量的“思考”、“活动”、“阅读”等形式来阐述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必须要很好的利用这些内容,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利用这些案例、思考题或活动内容加以补充,从而突破重点。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5.2 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产业转移的因素2.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图思考:
读图5.7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
1.比较三家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点拨:三例的加工地都在我国,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b例的原料地在国外、产品市场在国内;c例的产品市场在国外、原料地在国内
2.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点拨:a例是典型的两头在外,主要是为了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例主要是受我国庞大的市场吸引;c例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3.三家工厂的区位选择各有什么优点?
点拨:在区位选择上,a厂家选择在我国离日本(原料地和市场)比较近的青岛,b厂家选择在对我国汽车市场有很大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北京(且北京自身市场潜力较大);c 厂家选择在有优惠条件的且交通方便的特区城市——深圳。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2.分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成本差异较大。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初期。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较典型。
图5.8给出了这类产业随时间推移而在东亚转移的轨迹。
思考
1.图5.8所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试解释其原因。
点拨:工业化之初,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劳动力价格较低。
2.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解释图5.8所示的产业转移规律。
点拨:劳动密集型产业曾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点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4.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完全基于劳动力价格因素吗?
点拨: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其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庞大的打工族(包括农民工);其二,处于政策要求,如纺织工业。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1)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3)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
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3)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
思考
1.出口加工区一般都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或良好的工业基础。
这样的区位对于降低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有什么作用?
点拨:优越的区位条件方便交通,良好的工业基础便于工业联系,都可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从出口加工区的建设来看,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吸引国际产业转移,除发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外,还应做哪些工作?
点拨:从多方面改善投资环境。
3.市场因素
企业发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发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化。
思考
1.目前,汽车的全球化生产已经形成,为什么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点拨:汽车的生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全球化,但是由于整车运输不便,并且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垒。
所以跨国公司要把汽车组装厂设置在市场广阔的区位。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点拨: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阅读
通过本材料的阅读需要理解以下观点:
产业转移一般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形式,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能吸引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甚至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说明该地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活动
日本近一段时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原因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了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的热潮,并持续至今。
在日本国内,由于传统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使国内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现象。
日本这一阶段的产业转移,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
1.自1955~1969年,日本用了15年的时间建立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
重化工工业对原料、燃料的消耗量大。
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市场出现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上涨。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产品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点拨:国家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
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2.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升值了1倍多)。
日元大幅度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推动作用?
点拨: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
例如,同样的日本产品,如果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卖1美元,日元升值1倍后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就达2美元。
所以,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日本传统产业只好纷纷向海外转移。
3.至80年代,日本传统工业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国际市场面临着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竞争。
这种市场形势对日本企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点拨:自身市场满足不了发展需求,国际市场上亚洲发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同类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所以,日本企业在其国内发展的空间很小。
4.日本劳动力一方面价格很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劳动力的数量下
降。
日本劳动力特点对国内企业生产有何影响?
点拨: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所以,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国内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和数量的双重制约。
5.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干洋沿岸地带。
这一地带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
点拨:促进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部和海外扩展。
6.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提出“技术立国”的基本国策,工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
这种政策对日本传统工业企业在国内生产有什么影响?
点拨:“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这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转向海外。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产业转移
——以东亚为例一、产业转移
1.概念:
2.分类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1)概念:
(2)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
(3)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3.市场因素
4.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