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规复习整理2013-2014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12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旅行社业务》试卷命题人:专业:餐饮旅游专业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合同是_________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____________关系的协议。
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合同效力不能确定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同法》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____________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____________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5、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智力状况分为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3分,共15分)1、某宾馆按照某旅行社的委托招徕的游客,并与游客签订了旅游合同,如果引起纠纷后,应该承担责任的是()A、宾馆B、旅行社C、宾馆和旅行社D、保险公司2、某旅行社向某饭店预订了30个床位的标准客房,但旅行社在带团入住时却有32人,饭店是给旅行社加开了间标准客房,请问此种形式属于合同的()A、口头形式B、书面形式C、推定形式D、默示形式3、下列属于旅游合同标的的是()A、旅游地点B、旅游线路C、旅游客房D、旅游活动期限4、转让实质上是()A、合同主体的改变B、合同客体的改变C、合同内容的改变D、全部法律关系的改变5、()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A、要约B、要约邀请C、承诺D、保证三、判断题(每个1分,共5分)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可以转移或剥夺。
()2、公平原则是调整合同关系的基础。
()3、合同生效与合同成立是相同的概念。
()4、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一、名词解释:1. 行政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程序及条件向做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律机关,由受理申请的机关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复议决定的活动。
2. 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基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做出裁判,解决行政争议的活动(专门处理解决行政行为的法律)。
3. 文物: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传的总称。
4. 旅游合同:平等主体的旅游者,旅游企业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旅游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 格式条款:一方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事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6. 要约:(订约提议,发价,报价,发盘,出盘)一方当事人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愿表示。
提出—要约人。
接受---受要约人。
希望他人发出要约—要约邀请。
7. 旅游投诉:指旅游者,海外旅行商,国内旅游经营者为了维护自身和他人的旅游合法权益,对损害其合法权益ideas旅游经营者及有关服务单位,以书面或口头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投诉,请求处理的行为。
8. 旅游争议:旅游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的冲突和矛盾。
二、简答1,旅游法律关系:由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的社会关系。
(具有相应的法律规范;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最终实现依靠强制力)2,旅游法律关系的类型:1.行政法律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3,刑事法律关系。
3,旅游法律关系确立的条件:1、存在一定的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行为)2、合法有效:内容合法,达到法定年龄,合法企业,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在法定范围内,法律关系主体以真实自愿为原则,法律行为具备法律形式。
4,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主体(旅游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义务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内容(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行为,物,智力成果,精神利益)。
1.旅游法律关系的含义:是指基于法律事实,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在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包括纵向关系(在法律调整中表现为中下级之间的隶属关系的社会关系);横向关系(各个主体之间的平等的社会关系)旅游法律关系也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具体包括:(1)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的权利享有者和一定的义务承担者。
(2)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有以下三种:一是(标的)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支配的、在生产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观实体。
这些物必须能为人们所控制,并且具有经济价值。
例如,旅游资源、旅游商品、旅游娱乐设施等等。
二是行为,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中主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劳务活动。
例如,导游服务行为、翻译、旅游局管理行为等等。
三是非物质财富,它包括创作活动的产品和其他与人身相联系的非财产性财富。
它不直接体现为物质财富,但是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
如旅游企业的发明专利、企业的商标等等。
(3)旅游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旅游法律关系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依法所承担的义务。
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组织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标的物、行为、非物质财富2.消费者的九项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权利: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犯权、知系真情权、自由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或得赔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得到尊重权;监督批评权义务:依法或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听取意见或接受监督、保障消费者安全、服务信息真实可靠、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承担三包和其他责任、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的责任、不得从事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尊重消费者人身权利3.消费欺诈的赔偿额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1、旅游法的渊源:法律渊源是法律规范存在的具体形式。
主要包括:A.宪法B.法律(《旅游法》、《民法通则》、《合同法》、《消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C.行政法规(《旅行社条例》等)D.部门规章(《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200905、《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E.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河北省旅游星级饭店管理若干办法》)2、《旅游法》广义: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生成时间:2013年10月1日3、旅游法的适用范围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与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
(1)地域范围:旅游法作为国内法,其效力仅限于我国境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经营活动a.在我国境内的旅游活动、本国公民境内旅游活动、外国旅游者的入境旅游活动b.在我国境内,通过旅行社等经营者组织的,由我国境内赴境外的团队旅游活动(2)调整对象(主体、行为范围)a.从事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b.为这些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主体:从事上述行为的单位、个人行为:旅游活动、旅游经营行为与其各环节,但有侧重4、旅游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1)旅游法;(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关于旅游者权利保护的规定。
5、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旅游者的权利: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知情权,要求旅游经营者依约履行权,受尊重权,特殊旅游者优惠权,旅游救助和求偿权;旅游者的义务:文明旅游,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告知与配合,不得非法滞留和擅自脱团、分团义务。
6、旅行社设立的程序和条件【条件】《旅游法》第二十八条设立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申请者拥有产权的营业用房,或者申请者租用的、租期不少于1年的营业用房;营业用房应当满足申请者业务经营的需要);(二)有必要的营业设施(2部以上的直线固定电话;传真机、复印机;具备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旅游经营者联网条件的计算机);(三)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旅行社条例》第六条申请设立旅行社,经营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有必要的营业设施;有不少于30万元的注册资本);(四)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旅游法》第四十条导游和领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必须接受旅行社委派,不得私自承揽导游和领队业务);(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一章我国旅游法立法背景2013年4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于2013年10月1日施行。
一、党的基本理论1、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与进步的直接动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主体:公有制和按劳分配2)补充: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2)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3)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5、“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内在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
1)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2)发展先进文化:是重要思想保证3)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历史地位: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和国家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6、科学发展观: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2)全面发展观;3)协调发展观;4)可持续发展观。
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统筹兼顾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旅游法规考点1.中国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则: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信教和不信教群众之间、信仰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的群众之间,都要彼此尊重,相互团结。
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
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无神论的宣传或者在信教群众中发动有神还是无神的辩论,任何宗教组织和宗教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之外去传教布道、宣传有神论、散发宗教宣传品。
2.旅游业定位实现三大突破: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实现历史性突破。
旅游综合立法问题得到实质性突破。
对旅游认识的观念取得重大突破。
3.旅游发展战略强调三大转变:强调以国内旅游为基础。
强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强调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转型升级的主线。
4.国民旅游休闲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改善国民旅游休闲环境推进国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民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活动组织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提升国民旅游休闲服务质量5.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旅游品牌创建工程旅游质量主题活动工程旅游标准化示范工程旅游人才培训工程旅游信息化工程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工程导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
6.导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完善导游保障机制完善导游激励机制全面实施导游服务标准加强导游监督管理。
7.旅游职业道德规范:真诚公道、信誉第一热情友好、宾客之上不卑不亢、一视同仁钻研业务、提高技能锐意改革、勇于竞争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与自由特定主题的权利9.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名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次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计划生育的义务10.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旅行各自的义务。
11.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在履行过程中,由于法定原因或约定条件发生变化,对已生效的劳动合同条款进行修改或补充。
旅游法规1旅游法的概念是广义的,指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法律调整的对象不同的部门法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即调整特定的社会关系,旅游法调整:①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关系;②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③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④上下级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⑤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⑥旅游经营者相互之间,旅游经营者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等;3旅游立法,是指有立法权的机关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旅游法律、法规的活动。
4立法体制,又称立法权限,指国家机关在制定法律规范过程中权限的划分。
(我国立法体制表现为“两级多层次”)5法律解释:指由特定的机关、组织或个人,根据国家的统治意识,法理原则和政策观点,对现行法律或法律条文的含义所做的解释和说明。
6、法律解释的种类:有效解释或有权解释无效解释或无权解释7在我国,有法律解释权的主题包括:①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②最高司法机关;③最高行政机关;④地方国家机关.8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略) P169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10旅游法律关系是指被旅游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当事人之间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旅游法律关系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旅游法律关系必须以现存的法律规范为前提;(2)旅游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3)旅游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11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旅游法律关系也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
1)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由旅游法规所确认的、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即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个人或社会组织。
我国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1)国家旅游行政管理机关(2)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3)旅游企事业单位(4)旅游者(5)进入中国旅游市场的境外旅游组织2)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旅游法律关系主体间权利和义务的共同指向对象,可以分为三类,即物、行为和与人身相联系的精神财富。
旅游政策法规复习资料题型:单项、多项、判断、案例、简答、问答、名词解释复习范围课后习题及一下重点第一章名词解释1、旅游法:狭义的旅游法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旅游基本法广义的旅游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旅游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自然人或组织。
3、旅游法的渊源:是指旅游法律规范的各种外在表现形式,包括宪法、法律、法规、条例、法令和规章等4、旅游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它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
5、旅游法律关系责任:是指认为人对其实施反旅游法律法规行为或违反旅游合同约定行为造成的损害所有必须承担的赔偿、补偿、接受惩罚的不利后果。
问答题1.旅游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点:2.法律补偿与法律制裁的区别:(1)实现载体不同。
补偿以财产为主,制裁以人身为主。
(2)目的与效果不同。
补偿的目的和效果是针对被害人的,而制裁的目的和效果是针对责任方的。
(3)成立基础不同。
补偿与制裁的成立虽然都是以客观行为为条件,但补偿成立的基础是以客观损害后果为主的。
而制裁认定基础主要是主观过错,虽然也考虑客观损害,但考虑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主观恶性程度,有时行为虽然不存在客观损害,但可以根据行为的主观恶性来施加制裁。
3.旅游法的特点:(1)采用综合立法模式。
内容具有综合性,突出旅游法的保障地位,强化旅游法的规范功能,发挥旅游法的作用。
(2)以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为立法宗旨。
确定了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制度,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保护,确立导游人员合法权益保护制度。
(3)旅游法充分与现行法律和国际通行做法衔接,充分考虑到了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与衔接。
4.旅游法律关系的要素:①主体:是指旅游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在旅游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自然人或组织。
②客体:是旅游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它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消费者是指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从事消费活动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意义上的“消费者”。
经营者是指为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二、消费者的权利:安全保障权(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知悉真情权(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应在平等的基础上达到公正的结果)获得赔偿权依法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获取知识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受到尊重权监督批评权(监督权行驶的方式有检举、控告、批评、建议和投诉五种)三、经营者的义务履行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法定义务是指经营者依照法律规定应履行的义务;约定义务是指经营者与消费者依照合同约定而应履行的义务)接受监督的义务(与消费者监督批评权相对应)保证提供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与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相对应)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与消费者知悉真情权相对应)保证商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与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相对应)不得单方面作出含有对消费者不利义务的规定(例如格式合同)不侵犯消费者人格权利的义务(与消费者受尊重权相对应)出具购买凭证的义务四、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1.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2.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消费者协会)消协职能: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和提出建议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鉴定部门应当告知鉴定结论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3.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经营者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区分不同的情况,应分别承担或这同时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旅游法规知识点旅游法规知识点一、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 旅游法旅游法是中国旅游业的基本法律,首次于2013年发布,目的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旅游者权益,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2. 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是对旅行社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法规,对旅行社的许可、责任、经营行为等进行规定,并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3. 旅游投诉处理办法旅游投诉处理办法是为了规范旅游投诉处理工作,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对旅游投诉的受理、处理、调解等进行规定。
二、旅游市场秩序维护1. 旅行社的设立和经营1.1 旅行社设立条件包括注册资金、从业经历、经营场所等要求。
1.2 旅行社经营范围规定了旅行社经营的业务范围,如组织旅游团队、提供旅游咨询等。
1.3 旅行社责任和义务旅行社应当履行合同,提供安全、优质的旅游服务,保障游客权益。
2. 旅游广告管理2.1 旅游广告发布要求规定了旅游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要求,禁止虚假宣传。
2.2 旅游广告监管对违法广告进行处罚,并设立投诉举报渠道,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旅行社质量监督3.1 旅行社质量监督机制设立了旅行社质量监督机构,对旅行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
3.2 旅行社违法行为处理对旅行社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并公示处罚结果,提醒消费者注意选择。
三、旅客权益保护1. 旅行合同的签订和履行1.1 旅行合同的内容规定了旅行合同应包含的主要条款,如旅游行程、费用、旅游者权益等。
1.2 旅行合同的解除和赔偿旅游者和旅行社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解除和赔偿问题。
1.3 旅行社责任和赔偿旅行社在旅游活动中遇到事故或旅行社责任情况下的赔偿责任。
2. 旅游质量监测和评价2.1 旅游质量监测机构设立了旅游质量监测机构,监测旅游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2.2 旅游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了旅游质量评价标准,对旅游景区、酒店、导游等进行评价。
2.3 旅游质量监测结果的公示将旅游质量监测结果向社会公示,提供参考信息。
旅游法规复习资料一、选择题复习资料1、旅游法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核心是依法办事。
2、1985年国务院颁布《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1996年10月国务院颁布《旅行社管理条例》,1999年颁布《导游人员管理条例》。
3、1996年6月海南省颁布我过第一部地方旅游法规《海南省旅游管理条例》。
4、日本国会在1963年颁布了《旅游基本法》,1959年颁布《国际观光振兴会法》,1971年制定颁布了《旅行业法》。
5、1979年5月美国颁布了《美国全国旅游政策法》。
6、新加坡的《旅游促进局法》。
7、香港的《旅游业务代理商条例》和《香港旅游协会条例》。
8、我国立法体制表现为“两级多层次”。
9、我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宪法》是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10.《旅游法》是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是旅游业的基本大法。
旅游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制定的。
11、我国制定法律的程序包括:法律议案,审议法律草案,通过法律,公布法律。
12、法律解释的种类:有效解释和无效解释。
13、在我国,有法律解释权的主体包括: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地方国家机关。
14、旅游法律关系的特征:(1)旅游法律关系必须以现存的法律规范为前提;(2)旅游法律关系是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3)旅游法律关系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关系(4)旅游法律关系是属于思想范畴,具有特殊的意志性。
15、旅游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16、我国旅游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1)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1.简述旅游法的特征(1)采取综合立法模式(2)在权益平衡基础上注重保护旅游者(3)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4)借鉴吸收国际立法经验2.简述旅游者的法定权利与义务权利:(1)知悉真情权(2)拒绝强制交易权(3)合同转让权(4)合同解除权(5)损害赔偿请求权(6)受尊重权(7)安全保障权(8)救助请求权(9)协助返程请求权(10)投诉举报权(11)自主选择选(12)获得诚信服务权义务:(1)文明旅游义务(2)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3)个人健康信息告知义务(4)安全配合义务(5)遵守出入境管理义务1.简述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合法原则2.什么是合同、旅游合同、格式合同?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与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旅游合同;是指旅游经营者与旅游者约定的旅游活动过程中旅行社和旅游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格式合同:也称定式合同,标准合同,附从合同。
是指全部由格式条款组成的合同。
合同的履行:是指债务人全面的、适当的完成其合同义务,债权人的合同债权得到完全实现。
合同的变更: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之前有合同当事人双方依法对原合同的内容所进行的修改。
合同的转让:是指合同当事人依法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权力义务转让给他人的合法行为。
合同的终止:也就是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是指当事人双方终止合同关系,合同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消灭。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以后,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基于合同发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违约责任:亦称违反合同的责任,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免责事由的认定具备两种情况:(1)不可抗力是《合同法》规定的法定免责事由,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条件。
(2)免责条款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免除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即约定的免责事由。
1、旅游法的特征和社会作用(3+4)特征:⑴旅游法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规律⑵旅游法调整的对象是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带有旅游特点或者体现旅游活动特点的社会关系⑶旅游法是带有强烈行政法特点的民事法律关系,同时,又涉及宪法、行政法、经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公司法和安全法等多种法律部门的综合法社会作用:⑴可以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规制和调控,可以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⑵明确地确定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⑶可以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发展创设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秩序,把旅游业和旅游活动纳入正常的法制轨道⑷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健全自己的法律体系,形成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2、我国旅游法立法的宗旨(4)和基本原则是什么(7)宗旨:⑴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⑵规范我国的旅游市场秩序⑶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的旅游资源⑷我国旅游立法的宗旨是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基本原则:⑴采取综合立法的原则⑵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原则⑶国家监管、行业自律和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原则⑷旅游资源合理保护的原则⑸旅游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⑹坚持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⑺坚持与我国现行法律和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原则3、旅游法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5)⑴旅游法律关系必须以现有的法律规范为前提⑵旅游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⑶旅游法律关系是以权力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⑷旅游法律关系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关系⑸旅游法律关系属于思想范畴的社会关系,具有特殊的意志性4、旅行社设立的条件(5)⑴有固定的经营场所⑵有必要的营业设施⑶有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⑷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5、旅行社服务质量赔偿标准的适用范围(3)⑴旅行社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的服务质量标准⑵旅游者和旅行社对赔偿标准未做出合同约定的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旅游质监执法机构在处理相关旅游投诉时6、《旅游法》规定包价旅游合同应当包含的内容(9)包价旅游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下列内容:⑴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⑵旅游行程安排⑶旅游团成团的最低人数⑷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⑸游览、娱乐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⑹自由活动时间安排⑺旅游费用及其交纳的期限和方式⑻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⑼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7、《旅游法》规定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告知的事项(5)⑴旅游者不适合参加旅游活动的情形⑵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⑶旅行社依法可以减免责任的信息⑷旅游者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⑸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告知的事项8、《旅游法》规定旅游者有何种情形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5)⑴患有传染病等疾病,可能危害其他旅游者健康和安全的⑵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且不同意交有关部门处理的⑶从事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德的活动的⑷从事严重影响其他旅游者权益的活动,且不听劝阻、不能制止的⑸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9、导游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4,13)权利:人身权、履行职务权、行政复议权、行政诉讼权义务:⑴导游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⑵佩戴证件的义务⑶禁止导游私揽业务的义务⑷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义务⑸尊重旅游者的义务⑹遵守行程的义务⑺安全告知的义务⑻不得兜售物品的义务⑼不得索取小费的义务⑽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消费的义务⑾不得安排禁止性项目⑿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的义务⒀及时报告义务10、正式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的区别(4)正式导游证:指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合格,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经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颁发的导游证。
一次扣分达到10分,不予通过年审,累计扣分达到10分的,暂缓通过年审;一次被扣8分的,全行业通报;一次被扣6分的,警告批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未佩戴导游证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下的罚款一、旅行社分社的设立条件1、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营场所符合法定要求。
2、有必要的营业设施,营业设施符合法定条件。
7旅行社设立分社,应当持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副本向分社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设立登记,并自设立登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向分社所在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8.旅行社分社的设立不受地域限制,分社的经营范围不得超出设立分社的旅行社的经营范围。
不得设立服务网点。
二、旅行社网点设立条件:1、应当设立在方便出入和识认的公共场所,其面积和设施应满足招徕、咨询服务的需要。
2、服务网点的名称、标牌应当包括设立社名称、服务网点所在地地名等,不得含有使消费者误解为旅行社或者分社的内容,也不得做易使消费者误解的简称。
旅行社服务网点应当接受旅行社的统一管理,不得从事招徕、咨询以外的活动。
旅行社经营范围: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出境旅游业务。
外商投资旅行社的经营范围:可以经营入境旅游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不得经营中国内地居民出国旅游业务以及赴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旅游的业务。
旅游社质量保证金赔偿标准:1、旅行社收取预付款后,因旅行社的原因不能成行,应提前3天(出境旅游应提前7天)通知旅游者,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旅游者已交付预付款10%的违约金;造成旅游者误机(车、船),旅行社应赔偿旅游者的直接经济损失,并赔偿经济损失10%的违约金;安排的旅游活动及服务档次与协议合同不符,造成旅游者经济损失,应退还旅游者合同金额与实际花费的差额,并赔偿同额违约金。
2、导游人员未按国家或旅游行业对客人服务标准的要求提供导游服务的,旅游社赔偿旅游者所付导游费用的2倍。
名词解释复习1.旅游行政法规\旅游行政复议;旅游行政复议是行政复议的一种,它是指由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旅游行政管理机关的上级机关,根据旅游行政管理相对人(即被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做出行政复议决定,从而解决行政争议的行为。
2.旅游法律关系\旅游法律责任;旅游法律关系即是根据调整旅游活动的旅游法规而产生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务各参与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旅游法;旅游法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4.旅行社导游\社会导游;所谓旅行社导游,主要是指受旅行社雇佣订立劳动用工合同,从事导游工作的旅行社职工社会导游则指未受旅行社雇佣,只在空闲时间受旅行社委派从事导游工作的社会人士。
5.旅游意外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旅行社责任保险,是指旅行社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保险公司对旅行社在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中,致使旅游者人身、财产遭受损害应由旅行社承担的责任,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6.旅游合同要约\承诺旅游合同的要约也叫订约提议,又有发价、报价、出价、发盘、出盘等叫法,是一方当事人希望和他人订立旅游合同的意思表示。
旅游合同的承诺又叫接受提议,是指接受要约的人(受要约人)按照旅游合同要约规定的方式对旅游合同要约内容完全同意并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做出承诺的受要约人称为承诺人。
简答题复习1)旅游法的调整对象旅游法的调整对象是旅游活动领域内的各种社会关系。
主要有四大类:1.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
2.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各旅游企业相互之间以及旅游企业与其它有关企业之间的关系。
3.旅游企业内部的关系4.具有涉外因素的法律关系2)简述旅游立法的历史渊源我国旅游立法的渊源,可分为国内渊源和国际渊源。
a.旅游法的国内渊源:指用以调整旅游社会关系的国内法,包括法律、法规、条例、法令和法院判例。
例如:制定中的《中华人们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
b.旅游立法的国际渊源,主要有:国际旅游条约和协定:包括双边、多边条约或协定,以及多国间缔结的国际公约。
国际旅游组织、国际旅游会议做出的重要宣言、决议、法案:例如1980年的《世界旅游宣言》(马尼拉宣言)、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通过的《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法规》。
国际旅游惯例:有确定内容,在国际旅游长期实践中形成并在世界各国反复使用,对当事人有约束力的不成文规定。
3)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付的适用范围a.旅行社因自身过错未达到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标准而造成旅游者的经济权益损失;b.旅行社的服务未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而造成旅游者的经济权益损失;c.旅行社破产后造成旅游者预交旅行费损失;d.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其他情形。
4)旅行社的权利义务权利:a.旅行社对旅游者的权利:旅行社有权自由地同任何单位或个体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
旅行社有权向旅游者收取旅游费。
旅行社有权要求旅游者遵守旅游合同。
旅行社有权对旅游者的违约行为采取必要的制裁措施,前提一是要严格遵守旅游合同办事,二是所采取制裁措施是为了维护其他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b.旅行社对相关合作企业的权利有权享有合作企业按照约定提供的交通、住宿、景点游览、餐饮、地方接待等服务。
有权通过客源批量从合作企业获得价格优惠或者佣金,作为帮助组织客源的报酬。
有权对因合作企业不履行合同而受到的损害索赔。
有权要求经营人员保守商业秘密。
c.旅行社对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权利旅行社依法享有自主经营权,其正当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这些权利的行使不应受干涉,更不能被剥夺。
此外,旅行社还有权对政府主管机构做出的错误行政决定和处罚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要求纠正或依行政诉讼法在法院起诉。
义务:A . 旅行社对旅游者的义务严格按照旅游合同的约定向旅游者提供质价相符的旅游服务。
保障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
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
对旅游产品的销售价格做真实的说明。
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B . 旅行社对合作企业的义务根据合同为合作企业提供客源。
遵守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合同。
依照合同约定按时支付费用。
C . 旅行社对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义务旅行社有义务在其成立、经营、结业等环节遵守法定的程序。
旅行社有义务接受政府旅游主管机构的管理、检查和监督。
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营。
旅行社的经营行为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应接受政府主管机构做出的处罚。
5)导游人员的权利义务权利:a.导游人员的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b.导游人员对旅游行政处罚不服,依法享有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
c.在紧急情形下,导游人员有调整或者变更接待计划的权利d.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发生。
义务:①导游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旅行社确定的接待计划,安排旅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不得擅自增加、减少旅游项目或者中止导游活动。
②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向旅游者讲解旅游地点的人文和自然情况,介绍风土人情和习俗。
③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佩戴导游证。
④导游人员在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
⑤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应当就可能发生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情况,向旅游者做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
⑥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⑦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
6)旅游投诉的实效与处理程序-1.投诉时效又被称为追诉时效,是指投诉者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依法请求保护的有效期限。
投诉时效的开始时间,一般可以分为下列两种情况进行计算:一、是损害事实发生时的算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侵害事实发生的同时受害人即知道,则应当从侵害事实发生时起算;如果发生后受害人才知道,则从受害人知道时起算。
二、是人身损害发生时的算法。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侵害当时即发现受伤的,则从侵害当天起算;如果侵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则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2.旅游投诉的处理程序a.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及时将受理旅游投诉的决定通知被投诉者,由被投诉者在规定时限内(接到通知之日起的3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管辖机关对书面答复进行审查。
b.旅游投诉管理机关进行行政调解。
c.调解协议达成后,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由投诉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并加盖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公章。
d.旅游投诉管理机关审理旅游投诉案件,作出最终处理决定。
7)旅游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凡涉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事故均为旅游安全事故。
”根据严重程度或损失大小,事故分为:a.轻微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轻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者。
b.一般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或经济损失在1万至10万(含1万)元者。
c.重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或旅游者重伤致残,或经济损失在10万到100万(含10万)元者。
d.特大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多名,或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者。
注:“本规定所称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8)旅游合同应当包括的条款当事人(包括代理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旅游标的数量与质量旅游标的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与解决争议方法9)旅游合同生效的法定条件a.旅游合同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格;b.旅游合同条款必须合法、完备;c.旅游合同形式与成立程序必须符合法定要求;d.必须是在合同的起始时间和解除时间之间。
即只有在生效时间内的合同才是有效合同;e.必须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合格代理人签字。
10)旅游合同内容变更的特征a.是在有效的原合同尚未履行或未全部履行完毕之前进行的变更,没有原合同,也就不存在变更问题;b.是对原合同内容的部分而非全部变动,如果是全部变更,则属于订立新合同;c.原合同中没有变更的内容仍然有效;d.当事人未达成变更协议之前,原合同仍然有效;11)旅行社公告制度的主要内容1.开业公告。
2.变更名称公告。
3.变更经营范围公告。
4.停业公告。
5.吊销许可证公告。
6.定期公布旅行社保证金的缴纳和支付情况以及旅行社年度检查结果。
案例分析(导游或领队有权变更日程的情形,免责的条件,擅自变更的判断依据。
出发的依据)1.导游或领队有权变更日程的情形《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遇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时,经征得大多数旅游者的同意,可以调整或者变更接待计划,但是应当立即报告旅行社”。
导游员行使调整或者变更接待计划的权利时,必须符合:(擅自变更的判断依据)必须是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
必须是遇有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
必须在征得多数旅游者同意之后进行。
2.免责的条件选择复习1.法律责任类型①民事法律责任②行政法律责任③刑事责任④违宪责任2.旅游行政处理的原则①保护旅游者②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③及时、公正处理旅游投诉3.文物分类①国家文物②单位收藏保管的馆藏文物③流散在社会上的散存文物4.旅行社责任保险期限与数额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期限为一年,办理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金额不得低于:①国内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8万元;②入境旅游、出境旅游每人责任赔偿限额人民币16万元。
5.无证导游人员处罚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处1000 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6.导游员证书概念导游资格证是经考试合格获得从事导游工作资格的证明,但仅凭资格证还不能直接从事导游工作,还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导游证。
7.旅游安全事故等级划分①轻微事故②一般事故③重大事故④特大事故8.自然保护区划界①核心区②缓冲区③实验区9.新成立旅行社其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质量保证金:①经营国际旅游招徕和接待业务的旅行社(含经国家旅游局许可设立的中外合资旅行社)缴纳质量保证金人民币60万元;②特许经营出国(出境)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另缴质量保证金人民币100万元;③经营国内旅游业务的旅行社缴纳质量保证金人民币10万元。
注册资金:①设立一个国际旅行社分社,其注册资金应当达到75万元人民币,设立国内旅行社分社,其注册资金须达到15万元人民币;②设立的外商控股或外商独资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少于250万元人民币。
10.合同类型划分①依据法律是否对合同赋予特定名称②依据法律是否要求合同必须具备一定形式和手续③依据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否对等④依据当事人是否因给付而取得利益⑤依据当事人国籍的不同⑥依据合同标的不同⑦依据业务性质和权利义务内容的不同11.旅游合同类型①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②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③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④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