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单檐木构建筑
- 格式:doc
- 大小:45.80 MB
- 文档页数:44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组成-屋顶屋顶<古称屋盖>中国传统屋顶有以下七种,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顶为级别最⾼,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顶。
1,庑殿顶四⾯斜坡,有⼀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稍有弧度,⼜称四阿顶。
2,歇⼭顶是庑殿顶和硬⼭顶的结合,即四⾯斜坡的屋⾯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形墙⾯。
有⼀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称九脊顶。
3,悬⼭顶屋⾯双坡,两侧伸出⼭墙之外。
屋⾯上有⼀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称挑⼭顶。
4,硬⼭顶屋⾯双坡,两侧⼭墙同屋⾯齐平,或略⾼于屋⾯。
5,攒尖顶平⾯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屋脊交于上端。
⼀般亭、阁、塔常⽤此式屋顶。
6,卷棚顶屋⾯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脊⽽砌成弧形曲⾯。
中国古代建筑简介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发展的体系。
该体系⾄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元、明清7个时期。
直⾄20世纪,始终保持着⾃⼰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特点从构造的⾓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①使⽤⽊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结构形式,以此为⾻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②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柱传递⾄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不承受荷载。
③创造⽃栱结构形式。
⽤纵横相叠的短⽊和⽃形⽅⽊相叠⽽成的向外挑悬的⽃栱,本是⽴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之间或柱⽹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④实⾏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论单体建筑规模⼤⼩,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屋顶3部分组成:下⾯是由砖⽯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在阶基上的是屋⾝,由⽊制柱额作⾻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是⽤⽊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以外,上⾯覆盖着青灰⽡或琉璃⽡。
中国建筑史章节题库第5章五代宋辽金时期一、填空题1.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_____”,清代用“_____”作标准。
【答案】材分制;斗口制2.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_____。
【答案】金箱斗底槽3.我国现存最大的经幢是_____。
【答案】赵州陀罗尼经幢(华夏第一经幢,北宋)4.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_____朝,成熟于_____朝,在清代称为_____,是_____建筑用材的标准。
【答案】南北;宋;斗口制;大木大式5.梭柱大约出现于_____朝,琉璃瓦大量用于屋顶始自_____朝。
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基座称_____,是从_____传入的,由_____演变而来。
琉璃瓦正式用于屋面是南北朝,但为数不多,宋代使用渐广,到明代成为高潮。
【答案】南北;宋;须弥座;印度;佛座6.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_____,清代的斗口分为_____个等级。
【答案】分;117.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_____,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_____塔。
【答案】《木经》;佑国寺8.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_____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_____。
【答案】叉柱造;榫卯9.北宋汴梁的在城市上的一个最主要特征是________,张择端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就是描述当时的情景。
【答案】开放的街市10.中国现存唯一的木塔:_____,建于辽代。
【答案】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11.瓜柱宋朝叫_____,明间宋朝叫_____。
【答案】侏儒柱;蜀柱12.中国城市面貌在_____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答案】宋13.楼阁建筑结构方式常采用_____的做法。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答案】平坐暗层14.中国木构体系模数在宋代采用“_____”,基本模数为“_____”(1材=15分),清代采用_____为基本单位的模数制。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展史(附经典木建筑介绍)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构建筑为主流,现存的木构建筑中,大多是明清建筑,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存量极少,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木构建筑是唐代的南禅寺大殿。
从唐辽宋金至今,这些建筑历经千年,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见证,每一件都是弥足珍贵的国宝。
下面列出所有已发现的唐代至南宋建造的木构建筑,由于很多建筑具体建造时间不详,甚至断代都存在争议,所以不能完全按建造时间排序,而是以地域为主,兼顾时间。
唐代南禅寺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西南的李家庄,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1200多年。
寺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078平方米。
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称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唐代佛光寺佛光寺是一座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的中型寺院,是唐朝时期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正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修建者为愿诚和尚。
佛光寺大殿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
由于它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无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因此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
佛光寺东大殿佛光寺的正殿东大殿位于全寺最后一重院落中,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面宽七间,进深四间。
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是典型的唐代建筑。
唐代广仁王庙广仁王庙又“五龙庙”,是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的庙宇。
位于中国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城北的中龙泉村,毗邻永乐宫现址,是中国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
广仁王庙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东西宽47米,南北长96米,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
正殿始建于唐大和五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道庙建筑,距今已有1170多年的历史。
唐代颜文姜祠颜文姜祠,又名灵泉庙、顺德夫人祠,俗称大庙,它始建于北周(公元557年),更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宋熙宁八年(1075年)扩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增建,颜文姜祠是仅存的3座唐代木质建筑物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建筑城市建设宋代的城市由于商业发达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坊(居民区)和市(商业区)的区别逐渐消失,并取消了传统的宵禁制度,使城市的结构和布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城市规划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如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今属河南),中心部位为宫城,另有内城和外城。
整个城市方圆五十余里,有城门12 座,水门6 座。
许多店铺、作坊和住宅都临街建造,市井繁华。
汴河、蔡河、五丈河和惠通河四条河流流经其间,交通便利。
此外,城防工程和消防设施等也都相当完善。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这座“七朝都会”的都市风貌。
东京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后来金代扩建中都(今北京),其城市布局就是仿效宋东京,甚至连所建宫殿的名称都与宋东京的相同。
这一时期,如平江(苏州)、杭州、扬州、成都、辽的南京与金的中都(今北京)、广州、明州(宁波)、泉州等城市也更加繁荣起来,城市建设愈益完备。
从现存的南宋平江城(今苏州)图石碑上可以看到,城区内水道密布,住宅和手工作坊前临街巷,后倚河道,交通运输水陆兼用,相当方便,清楚地表现出这座水乡城市的合理布局。
应县木塔这一时期辽宋夏金都建造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和大型的佛教建筑。
如宋正定隆兴寺建筑群,辽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都上承唐制,又有创新,是研究唐宋建筑制度变化的重要实例。
在全国各地保留至今的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宝塔也为数不少。
如宋塔大多为砖石塔,其中为便于瞭望军情而建造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有11 层,高达80 余米,全用砖砌,至今完好。
福建泉州开元寺两座石塔,用石料仿木建筑,高度均在40 米以上。
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则是在砖砌塔身外加砌琉璃面砖,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辽代佛塔也多为砖砌的密檐塔,如天庆九年(1119)建造的北京天宁寺塔,以及山西灵丘觉山寺塔、河北易县泰宁寺塔等,外观仿木建筑,其柱、梁、斗栱、门窗、檐口等都用砖仿木构件,技艺精湛,有很高的水平。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著名工匠喻皓在修建开宝寺木塔时,为抵御西北风的影响,特使塔身略向西北倾斜,这种大胆、巧妙而又有效的措施,在建筑史上是不多见的。
中国现存唐宋辽金木结构古建筑汇总唐代建筑:五台南禅寺大殿?唐建中三年(782年)?山西省五台县?五台佛光寺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山西省五台县?芮城广仁王庙?山西省芮城县?据建筑风格断为唐代?平顺天台庵?山西省平顺县?据建筑风格断为唐代?正定开元寺钟楼?河北省正定县?时代有争议?五代建筑:平顺大云院大佛殿?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山西省平顺县? 平遥镇国寺万佛殿?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山西省平遥县? 平顺龙门寺西配殿?山西省平顺县?正定县文庙大成殿?河北省正定县?辽代建筑:涞源阁院寺文殊殿?辽应历十六年(966年)?河北省涞源县? 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辽统和二年(984年)?天津市蓟县? 义县奉国寺大殿?辽开泰九年(1020年)?辽宁省义县?新城开善寺大雄宝殿?河北省高碑店市?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重熙七年(1038年)?山西省大同市?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清宁二年(1056年)?山西省应县?北宋建筑:福州华林寺大殿?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福建省福州市?太原晋祠圣母殿?山西省太原市?长治故驿崇教寺大佛殿?山西省长治市?长治正觉寺后殿?山西省长治市?长子法兴寺圆觉殿?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山西省长子县?长子崇庆寺千佛殿?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山西省长子县平遥慈相寺正殿?山西省平遥县?泽州府城玉皇庙玉皇殿?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山西省泽州县?晋城二仙庙正殿?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山西省泽州县泽州青莲寺释迦殿、观音阁、地藏阁?山西省泽州县?泽州岱庙天齐殿?山西省泽州县?泽州北义城玉皇庙玉皇殿?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山西省泽州县泽州周村东岳庙正殿、拜亭?北宋元丰五年(1083年)?山西省泽州县? 泽州西顿济渎庙?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山西省泽州县?泽州高都景德寺?北宋元佑二年(1087年)?山西省泽州县? 陵川南吉祥寺过殿?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山西省陵川县? 陵川北吉祥寺前殿、中殿?山西省陵川县陵川小会岭二仙庙正殿?山西省陵川县?平顺县龙门寺大雄宝殿?山西省平顺县?平顺九天圣母庙圣母殿?山西省平顺县?平顺佛头寺?山西省平顺县?阳泉关王庙正殿?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山西省阳泉市? 武乡大云寺大雄宝殿?山西省武乡县?潞城原起寺大雄宝殿?山西省潞城市?芮城城隍庙大殿?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山西省芮城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山西省高平市? 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山西省高平市?高平游仙寺毗卢殿?北宋淳化年间?山西省高平市?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河北省正定县? 寿阳普光寺正殿?山西省寿阳县?忻州金洞寺转角殿?北宋元佑八年(1093年)?山西省忻州市? 太谷安禅寺藏经殿?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山西省太谷县?祁县兴梵寺大雄宝殿?北宋天圣三年(1025年)?山西省祁县?定襄关王庙无梁殿?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山西省定襄县?乡宁寿圣寺正殿?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山西省乡宁县?济源济渎庙寝宫?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河南省济源市?登封初祖庵大殿?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河南省登封市?韩城司马迁祠献殿、寝宫?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陕西省韩城市? 宁波保国寺大殿?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浙江省宁波市?肇庆梅庵?广东省肇庆市?莆田元妙观三清殿?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福建莆田市金代建筑:五台佛光寺文殊殿?山西省五台县?五台延庆寺大佛殿?山西省五台县?太原晋祠献殿?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善化寺普贤阁?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崇福寺弥陀殿、观音殿?山西省朔州市?沁县大云院正殿?山西省沁县?汾阳太符观大殿?金承安五年(1200年)?山西省汾阳县?平顺龙门寺山门?山西省平顺县?平顺淳化寺正殿?山西省平顺县?平顺回龙寺大殿?山西省平顺县?碳十四测试和树轮年代校正,其建筑年代应为北宋晚期至金初浑源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山西省浑源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山西省繁峙县?繁峙三圣寺大雄宝殿?山西省繁峙县?定襄洪福寺大雄宝殿?山西省定襄县?泽州川底佛堂正殿?泽州府城玉皇庙成汤殿?金泰和七年(1207年)?沁县普照寺大殿?山西省沁县?高平开化寺观音阁?山西省高平市?高平西李门二仙庙中殿?山西省高平市?高平中坪二仙宫正殿?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山西省高平市高平二郎庙戏台?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山西省高平市?陵川龙岩寺过殿?金天会七年(1129年)?山西省陵川县?陵川崔府君庙山门?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山西省陵川县陵川西溪二仙庙后殿及东西梳妆楼?金皇统二年(1142年)?山西省陵川县?陵川南神头二仙庙正殿?山西省陵川县?陵川寺润三教堂大殿?山西省陵川县?陵川玉泉东岳庙正殿?山西省陵川县?陵川石掌玉皇庙正殿?山西省陵川县?陵川白玉宫过殿?金大安至崇庆年间?山西省陵川县?陵川北马玉皇庙正殿?山西省陵川县?平遥文庙大成殿?金大定三年(1163年)?山西省平遥县?壶关三嵕庙正殿?金大定十七年(1175年)?山西省壶关县? 武乡洪济院正殿?山西省武乡县?武乡会仙观三清殿?金正大六年(1229年)?山西省武乡县盂县大王庙寝宫?山西省盂县?柳林香严寺大雄宝殿?山西省柳林县?绛县太阴寺南大殿?山西省绛县石楼兴东垣东岳庙大殿?山西省石楼县?曲沃大悲院献殿?山西省曲沃县?文水则天庙圣母殿?金皇统五年(1145年)?山西省文水县? 万荣稷王庙正殿?山西省万荣县阳城下交汤帝庙拜殿?金大安三年(1211年)?山西省阳城县? 阳城开福寺献殿?山西省阳城县?清徐狐突庙献殿、正殿?金明昌元年(1190年)?山西省清徐县?清徐清源文庙大成殿?金泰和三年(1203年)?山西省清徐县?新绛白台寺释迦殿?金明昌年间?山西省新绛县?襄垣灵泽王庙灵泽王殿?金大安二年(1210年)?山西省襄垣县?襄垣昭泽王庙昭泽王殿?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山西省襄垣县? 潞城东邑龙王庙正殿?山西省潞城市?榆社福祥寺正殿?山西省榆社县?太谷真圣寺正殿?金正隆二年(1157年)?山西省太谷县?长子天王寺中殿、后殿?山西省长子县?阳曲不二寺大雄宝殿?山西省阳曲县?应县净土寺大雄宝殿?金天会二年(1124年)?山西省应县涉县成汤庙山门?金大定四年(1164年)?河北省涉县?济源奉仙观三清殿?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河南省济源市汝州风穴寺中佛殿?河南省汝州市?登封清凉寺大殿?河南省登封市?宜阳灵山寺毗卢殿、大雄宝殿?河南省宜阳县?丹凤二郎庙?金大安三年(1211年)?陕西省丹凤县?曲阜孔庙碑亭?山东省曲阜市?南宋建筑:广饶关帝庙大殿?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山东省广饶县? 江油云岩寺飞天藏?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四川省江油市? 武都福津广严院?四川省武都县?苏州玄妙观三清殿?南宋淳熙年间?江苏省苏州市?罗源陈太尉宫正殿?福建省罗源县?其它断代成疑的建筑:?布村玉皇庙?山西省长子县慈林镇?年代为唐?五代?北宋?? 小张碧云寺?山西省长子县丹朱镇?年代为五代。
保留中国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是山西省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
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400多处。
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
其中,以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
集北魏至清代多种建筑为一体的佛光寺及显通寺,塔院舍利塔最为有名;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珍品;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
《莺莺传》故事发生地;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
雕刻精细;应县木塔建于文代,高67.31米,是我国最高的古木构建筑;因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的祁县乔家大院,加上祁县渠家大院。
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作为全国地上文物最为丰富的文物大省,山西各类古代建筑现存18418处,是全国古建数量最多的省份,从寺观庙宇殿堂、城池民居衙署到楼塔桥梁陵墓以至石窟寺等,门类齐全,享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美誉。
其中木结构建筑达9053处,就唐、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建筑而言,全国共146座,山西就有106座,占其总数的72.6%。
这些建筑的分布,数量上以长治市、晋城市为冠,建筑规模以雁北地区和大同市为首,时代上当数五台县南禅寺最早。
倘徉在山西的城邑乡村,红墙绿瓦、勾心斗角、翼角如飞的古建筑随处可见。
唐代的雄浑壮丽,宋金的谨严端丽,明清的精细华丽,无不给人以平和或凝重、冲融或繁丽、庄重或清秀的美感!寺观、楼阁在我国,唐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实例已荡然无存。
我们只能通过房址、城池等建筑遗迹和石窟寺、出土文物上的一些间接实物资料以及文献资料来探寻早期中国建筑发展的雪泥鸿爪。
宋辽金时期建筑概况(组图)公元10世纪中期到13世纪末期,中国处在宋、辽、金、西夏多民族政权的并列时代。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史称北宋),从此中国的中原地区和长江以南结束了战乱割据的局面。
但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仍有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等政权与北宋政权并存,且时常发生战争。
北宋中期,地处中国北部的女真族兴盛起来,于公元1115年建立金朝。
十年后,金灭辽,十二年后又灭北宋。
宋室南迁,建立南宋。
这时又出现了南宋与金、西夏对峙的局面。
西夏、金先后为蒙古军队所灭。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并于八年后的公元1279年灭南宋,中国再次统一。
宋代统治者重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北宋初期由于采取均赋税、兴水利、开垦荒地等措施,使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随之形成商业较为发达的局面。
宋代重视文化教育,提出以文为治国之本,促成了文化的空前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相继出现。
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了欧洲。
在社会思潮中,儒、道、佛三教合流,出现以理学为代表的哲学派别,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
由于生产发展,技术进步,使建筑得到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首先是城市的发展,摆脱了里坊制的束缚,使得城市结构发生变化,出现了繁华的商业街道,文化娱乐建筑“瓦子”随之产生,商品售卖活动从早市到夜市络绎不绝,都市生活一派繁荣景象。
重视文化的国策使得文教建筑发展起来,全国各州县办起官学,同时私人创办的书院也从此开始发展。
佛教中禅宗一派的兴盛使得宗教建筑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
佛、道二教建筑随着思想上的互相融合而互相靠拢。
宋代统治阶级追求享乐之风极盛,使得园林建筑兴盛起来。
宋代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不仅数量超过前代,而且艺术风格更加细致、清新,诗情画意更为浓郁,意境创造更加自觉。
在建筑工程中新产生了一种结构体系,如以应县木塔为代表的木构高层筒体结构,成为现代筒体结构的先驱。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宫殿与苑囿北宋汴梁与南宋临安宫殿北宋汴梁的宫殿。
中国建筑史上主流的建筑物往往是宫殿,因为封建社会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帝王的宫殿构成了中国建筑史的主要的部分。
此外是寺院,规模和等级都比较高。
在五代后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这里营建宫殿,城里已经有了一些主要殿堂,像崇元、玄德、金祥、万岁等宫殿。
后晋的时候,汴梁宫殿就改称大宁宫。
到后周的时候也没有太多改变。
因为这个时候战乱比较频繁,所以建造量不是很大。
到了北宋立国,社会比较太平了,太祖赵匡胤开始对宫殿宫城进行大规模地扩建。
当然限于城市的条件,因为周围已经有很多居民,所以最初扩建的时候还是受到一些阻力,扩建的范围并不是很大。
宋代的宫殿的规模不是很大,是因为它是在旧有的州衙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而不像唐代宫殿依次建造成,当然它建造的时候也是有蓝本的。
历代的宫殿都是沿袭了前代宫殿的规制。
宋代宫殿是参考了隋唐洛阳宫殿的模式来建造的,将主要的宫殿沿着中轴线布置形成一条轴线。
这是洛阳宫,洛阳宫规模比较大,但在唐代宫殿里是小宫殿,大概两千多亩的用地。
东京汴梁宫里包括外朝、内朝、后勤、后苑。
汴梁宫殿周回五里,南面有三门,正门叫宣德门。
左右有掖门,东、西各一个门,宫城的两侧有东华门、西华门,北门叫拱辰门,城的四角有角楼。
宫城内还有外朝,内朝(也叫内廷、后苑),这是皇帝的活动空间。
宫城的中间有一条横街,街的两侧对的是东、西华门,把宫城分成前后两部分,所谓前朝后寝。
北部再分成东西两区,对着拱辰门的主街这是一条界,东面是学士院,里面是一些办公设施、内司。
下图是当代人画的一个中轴线,从宣德门、大正殿、大正门这条轴线可以看出它大致的中心的感觉。
前朝部分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宫殿组群。
最重要的部分是大庆殿,大庆殿前面正对的是宣德门,宣德门的形象很像我们现在的紫禁城的午门,是一个五凤楼的格局。
所谓五凤楼就是形成凹字形,两侧有阙楼,显得非常地隆重和威严。
这个形式从隋代的洛阳城的应天门开始,一直沿用到明清的北京故宫(北京紫禁城),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
山西古建筑专题讲解(一)山西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各位团友:大家好!这几天大家的山西之旅参观欣赏了许多古代建筑。
既有巍峨壮观的应县木塔、恒山悬空寺;也有恢弘大气的五台山佛光寺、大同华严寺。
其实我们山西现存的古代建筑远不止这些。
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至今保留着4座唐代木构建筑,445座从五代时期到宋、辽、金时期的木构建筑。
数量之多,竟占到了全国同期木构建筑的70%以上,是其他地区望尘莫及的。
不仅如此,山西明清时期的木构建筑更是多达8500座。
这些建筑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唐代建筑体现的是雄浑大气,五代建筑是苍劲古朴,而宋代建筑技法成熟,体现的是庄严规整。
辽、金建筑粗犷豪放,明清建筑品类繁多,精雕细作,当您走进山西,也就走进了一座巨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
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广泛使用木质作为建筑材料,易燃易腐,不易保存,所以宋辽以及金代以前的建筑可以说凤毛麟角。
而山西虽在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烽火四起,兵连祸结,但保存了如此多的建筑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些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大多属于宗庙寺庙建筑,我想这些宗教寺庙建筑得益于山西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山西厚重的文化底蕴吧!在山西这座巨大的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里,您可以欣赏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它们有的淡装素裹,有的富丽堂皇,堪称是一部“立体的古代建筑史”。
翻开这部建筑史书,中国古代的各种形式建筑——宫廷府第,城池关隘,街亭市楼,墓冢陵寝,园囿宫苑,祠堂祭厅,桥梁堤坝,名居宅院,佛儒道庙,乐楼戏台,驿站会馆,可以说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构建之精,造型之美在全国首屈一指,无与伦比。
其中唐代建筑的代表作——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被我国古代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例”、“亚洲之光”。
佛光寺东大殿依山而建,坐东向西,它的斗拱硕大,屋顶平缓,是一座体现唐代最高水准的宫殿式风格建筑。
朋友们,宋朝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发挥到极致的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论述建筑的专著《营造法式》。
中华传统建筑丨记录中国现存八座辽代木结构古建筑追随设计师的脚步辽朝(916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
辽代建筑的分布辽代建筑分布在今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北部、山西北部等地。
这是由辽(契丹)的历史决定的。
契丹原为居于东北辽河上游一带的游牧民族。
耶律阿保机统一本族八部,于公元907年建契丹国,公元916年始建年号“神册”。
神册三年(公元918年)太祖耶律阿保机治城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名曰皇都。
⒈辽朝的疆域与城市建筑辽代疆域:公元916年,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两年后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建立皇宫都城,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同时把皇都改为辽上京。
契丹族人笃信佛教,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辽代疆域广阔,东北方到今日本海黑龙江口,西北方到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南方以今天津市梅河、河北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宋朝接壤。
辽代与北宋对峙,于公元1125被金所灭,是统治中国北部210年的王朝。
⑵辽代城市:辽代主要建筑有五大京城。
最早的城是辽上京城(皇都)建于辽太祖神册三年(918年);最晚的城是辽中京城(大定府),建于辽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
其中,在会同元年(938年)后,辽南京改名东京城(今辽阳);升幽州为辽南京、也称燕京陪都(今北京);在山西省设立辽西京城(大同府)。
如今,在辽代古城遗址中,完整保留下来最多的建筑是佛教建筑的庙宇和塔。
⒉辽代典型建筑的主流形式⑴寺庙:①河北省蓟县独乐寺,重建于辽代统和二年(公元984年),现存的山门和观音阁都是辽代的建筑原貌。
观音阁高三层,外观则为两层,中间是暗藏层。
阁楼中间立置一座16M高观音塑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塑像。
②山西省大同市的华严寺和善化寺都是辽代的典型建筑。
③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的奉国寺是辽代开泰九年(1020年)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国内罕见的辽代大型单檐建筑。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单檐木构建筑九开间大型木构殿堂遗存五代、两宋时期的建造量很大,因为每个不同王朝都有大规模的建造活动,而且主要的建筑是宫殿、苑囿及大量的住宅。
但是这些建筑都已经不存在了,特别是宫殿,带有政治色彩,新的朝代往往都不保存它。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宗教建筑遗存比较多,特别是佛教建筑保存得很多。
中国社会佛教的传入是在公元1世纪,称公元67年汉明帝梦金人开始传入,到公元3世纪开始比较大规模地传播,4世纪进入佛教的比较鼎盛的状态,4世纪是十六国时期。
东晋到5世纪南北朝时期一直到10世纪唐代、南北朝和隋唐两代是中国佛教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应该说是个佛教社会。
那时候的帝王都希望把自己变成转轮王,佛教的王,大规模地营造各种寺院、殿阁、石窟寺、塔,历史上最高大的塔,最大的寺院几乎都是这一时期建造的。
宋以后只有几个主要的宗派,禅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还存在,其它的仪式比较繁杂比较神秘的,像密宗、法相宗这些仪礼比较复杂的宗派逐渐地都淡出了佛教的领域。
这对佛教建筑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
唐代佛教十三宗盛景到了宋代已经看不到了,而且唐代那种动则有数十个院落甚至上百个院落的大寺院,寺院规模有好几百亩,寺塔有上百米。
七八十米高的塔,五千平米这样大的殿堂这样的格局已经见不到了。
宋代寺院的规模明显地变小,佛教也慢慢地集中在了律宗、禅宗、净土宗、华严宗这样几个主要宗派。
五代、两宋、辽、金时期的单檐木构殿堂,为什么这么分,因为中国建筑主要是殿堂和塔幢。
殿堂如果按照时代划分比较杂乱,按照格局去划分可以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从规模上讲,规格最高的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九开间的大型木构殿堂,这两座大殿堂都是辽代建筑。
一座是大同华严寺上寺大殿。
一坐是辽宁的义县奉国寺大殿大同上华严寺创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这座殿堂应该是我们所知道的唐、宋、辽、金时期规模最大的殿堂。
九开间,通面阔53.70米,进深有五间,通进深27.44米,进深相当于面阔的大约二分之一,这是古代大型殿堂的基本的比例。
这座殿堂非常地古拙,北方殿堂有很厚的墙,屋脊比较平缓,比唐代的稍微高一点,但是比明清的屋脊显得平缓。
了解一下这个建筑,涉及到有些术语简单地做一些解释。
这座殿堂叫进深十架椽。
所谓十架椽就是有十个椽架,一个椽架现在尺寸大概两米多,十个椽架二十多米。
这十个椽架是以两个檐柱向里,如果再加上往外,还要宽一些。
平面是类似身内双柱的做法,“身内双柱”是《营造法式》的说法。
建筑屋内有两排柱子叫身内双柱。
柱子怎么摆布呢?它用了一个《营造法式》的术语,用这个来描述叫十架椽屋前后三椽栿用四柱的构架形式,它的进深有十架椽,前面和后面各用了三椽的梁,已经是六架了。
中间是一个四椽栿,这样是十架椽,一共是四个柱子。
前后三椽中间四椽,这不是四个,加上前后檐柱、四柱,殿堂很大,按柱中心线推算它的室内面积1473.53平米。
这是它的剖面。
我们了解十架椽的概念,这是个庑殿顶,叫五脊殿。
庑殿是清代的叫法,宋、辽时代叫五脊,五条脊,这是它的基本形状。
单檐五脊殿,单檐就是只有一重檐子而不是两重檐。
一般有两重檐的外面就要有一圈廊子,叫周匝副阶。
华严寺没有廊子,没有周匝副阶。
但是它有个特点,这是辽、宋时期常有的,有生起、有侧脚。
什么叫生起?柱子从中间的两间开始向外逐渐升高,角柱最高。
次间柱比明间柱当心间柱高一点,一点一点越来越高。
比如当心间平柱高7米,到了角柱就是7.32米,升高了32公分。
一边才有四间,升了30多公分,说明它生起的幅度很大。
生起带来什么结果呢?整个檐部还有额部、柱头部分是一个曲线,造成结构向内的挤压力,这对结构的稳定性很好,是建筑技术的进步。
侧脚,就是它的柱子微微地往中间斜,空间上往中间斜,不只是平面上顺着,而是往正中心斜。
侧脚和生起的做法使整个大殿有一个向内的挤压的力量,有利于殿堂的稳定和抵抗水平荷载。
图中可以看出来殿堂空间很大,很隆重,它的彩绘、它的佛像都很高大,显得殿堂非常隆重。
五脊殿用的屋顶叫五脊,或者叫四阿,四阿就是四注坡,四个方向的坡,这个就相当于清代的庑殿顶。
清代庑殿顶是最高等级的,只有皇家的宫殿和寺院才能用,别的地方是不能用这样规格。
檐下用斗栱,斗栱用得很有意思,这么大的殿堂只用了五铺作出双杪的做法。
什么叫五铺作?斗栱在宋代叫铺作,是一个名称,同时也是计量的。
比如出一跳是四铺作,出两跳就是五铺作,五铺作就是出了两跳斗栱。
六铺作三跳,七铺作四跳,八铺作五跳,最高等级是八铺作出五跳,五跳就已经很高了。
四铺作是比较低等级的,更低的就是斗口跳,就是原则上不出跳了。
再就是不出跳的,是低等级的。
五铺作出双杪等级并不高。
一杪就是一跳斗栱,华栱向外跳了一跳。
什么叫重栱,它叫重栱计心造。
什么叫重栱计心造,凡是出跳的跳头上加了横栱就叫计心。
没有横栱的叫偷心,偷心的做法比较早,比较古老。
根据这个可以判断它的年代,越晚的越有计心。
而且计心有两种,一种是单栱计心,一种是重栱计心,单栱计心就是出跳层只加了一层斗栱。
这个时候是相对比较早的,虽然它比偷心的要晚一点。
重栱计心就是在跳槽上加了两层横栱,它更晚,说明它稳定性更好。
加上横栱就好像斗栱两侧加了一个拉接的扶持的构件,很稳定。
所以斗栱越晚越有计心,越有重栱,每跳都有计心,这是一种特点。
这个时候它已经有了重栱计心,说明它已经有了一些稍微晚的特征了,而且有补间铺作。
什么叫补间铺作?铺作就是斗栱,柱头有斗栱,转脚有斗栱,这都是在柱子上面。
在两个柱之间,下面没有柱子,那个位置上叫补间斗栱,也叫补间铺作。
补间铺作有没有多与少都代表这个建筑的年代,早的建筑是没有补间,慢慢出现了补间,但是不出跳,简单的补间。
唐代有了补间,人字栱不出跳,或者斗字蜀柱不出跳。
慢慢开始出现出跳的斗栱,比如佛光寺大殿有了出跳的补间,但数量限制,只有一补间或者是只有正面有,侧面没有,后面没有。
因为做斗栱要花料、花工,所以它越晚的越复杂,越早的越简单。
室内用了彻上明造的做法。
现在供的是五方佛,彻上明造就是顶上没有吊顶,如果是有吊顶就是后加的。
这是华严寺上寺大殿,一座九开间大殿堂。
辽宁的义县奉国寺大殿建的时间更早,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
而且是现存奉国寺里唯一一个原构,大殿本身显得古拙、隆重。
面广九间,是48.2米。
山面的进深五间,进深有25.13米,大约也是二分之一。
殿基的高度是3米,前面有一个月台,月台就是在大殿台基前面再伸出一个稍微矮的台基,便于礼仪。
大殿外檐平柱的高度比华严寺稍低一点,华严寺7米左右,它是5.95米。
当心间的间广跟柱子的高度很接近,5.90米。
也就是说它刻意设计,当心间就是中间这一间。
柱高和开间几乎是一样的,是个方形。
它的橑风槫的上皮橑,风槫是控制檐的高度的。
但它不是檐子的真实高度,真实高度椽子往下走了。
橑风槫是控制型高度,也叫橑檐方,如果是方就是橑檐方,如果是槫叫橑风槫。
橑风槫上皮距离地面的台基面的高度是8.43米,柱子高度刚好是当心间间广的1.417倍,根号2。
说明古人是刻意按照一个比例来算的。
根号2是方形的对角线,就是一个方的外接圆的半径。
说明这个柱子高度是按照方的概念去画的,檐的高度是按圆的概念去画的。
也就是说相当于用当心间的柱高和间广构成的正方形的外切圆的半径来做橑风槫的上皮的高度,来控制檐子的高度,这样檐子才达到最好的状态,象征着圆方的概念,天和地的概念。
下图可以看出它的比例,这种殿堂很多,特别是辽、宋时期很多。
说明古人在设计上是很用心的,而且有很多方法,有很多象征性,整个这个殿堂看起来比例还是很好的。
屋顶下面有了斗栱以后,就有了一种不即不离的感觉。
屋顶的那种厚重感就没有了,飘浮感出来了,比例又很好。
开间宽度跟上华严寺一样,从当心间向两侧逐渐的递减的,下图是大殿的剖面,纵剖面。
里面有七座佛像,还有很多壁画,非常珍贵。
大殿前面是四椽栿,后面是乳栿,中间用一个四椽栿,上面再做四椽栿加平梁到了屋脊,这个梁架非常灵活。
把四椽栿跨度加大以后,后来补的柱子、梁的感觉有点不保险又加了柱子。
这是它的大的梁架情况,十架椽栿,进深还是比较大的。
它的斗栱就要比华严寺大殿斗栱显得复杂,它用了七铺作双杪双昂,隔跳偷心的做法。
七铺作里头其中两跳是栱,叫双杪,在最下边。
两跳是昂,在上边,叫双杪双昂的做法。
隔跳偷心就是说它不是每一跳都有计心,第一跳可能是计心,第二跳偷心,第三跳计心,第四跳偷心,这样的做法。
斗栱的等级比较高,斗栱用材是比较高等级的29厘米,相当于北宋时代的《营造法式》规定的一等材。
它还有一些跟华严寺大殿相似的做法,比如有生起、有侧脚,屋顶也是单檐四阿、五脊殿、四注坡,相当于庑殿顶的规格,是最高等级的。
彻上明造就是顶上没有吊顶斗栱非常成熟、规整、严谨下图是大殿剖面,可以看出殿堂很大,前面空间很深,便于进行礼佛活动七开间木构殿堂遗存七开间的殿堂的等级、制度比九开间小了一点,大同善化寺是目前所知道的辽、金时代最为完整的寺院。
寺院的主殿是七开间。
平面图是梁思成他们测绘的。
大殿形制上跟奉国寺大殿、华严寺大殿很接近,开间小一点,大殿面阔七间。
通面广是41米,进深五间,十架椽,通进深25米。
不是2比1,因为它短了。
但它的进深不能太短,还要空间。
面广短了,所以它进深25米。
跟华严寺的上寺大殿接近,跟奉国寺大殿也差不多。
中国唐、宋时代,宋、辽时代,结构分殿堂和厅堂。
殿堂规格比较高,它的特点是内外柱同高,有比较复杂的斗栱层,往往有吊顶。
厅堂内外柱不同高。
内柱高,外柱低,基本上没吊顶,多数是彻上明造。
善化寺大殿是兼有殿堂和厅堂的一种组合,斗栱用材比奉国寺小一点。
用材高26厘米,厚17厘米,相当于《营造法式》的二等材小一点。
《营造法式》里分成很多等,《营造法式》还没有形成的时候,这种制度在民间工匠里可能就已经有了,只是不那么严格,所以它相当于二等材。
外檐铺作也是有点像华严寺,是用五铺作出双杪的做法,但是重栱计心,比较晚的做法,每一条都有计心,然后有重栱。
屋顶形式还是单檐四阿,就是五脊殿,规格比较高的,像庑殿的做法。
室内用了很精致的藻井,放在佛像的下面。
没有用吊顶,在佛像上面单独做了藻井,显得殿堂很隆重。
殿内放的是五方佛,五方佛带有密宗色彩。
辽、金时期朔州的崇福寺弥陀殿。
崇福寺弥陀殿建于金代皇统三年,1143年。
比义县奉国寺大殿晚了120年,比《营造法式》还晚了40年。
由于它建在北方,跟《营造法式》没有太多契合。
但它还是保留了辽、金建筑的一些基本特点,弥陀殿的面广也是七间,七开间的大殿。
通面阔是41.32米,进深是四间。
比上华寺大殿稍微小了一点,八架椽,少了两架椽,通进深22.7米。
单檐九脊顶。
九脊相对于五脊而言,就是各加了两根垂脊,相当于清代的歇山顶。
下图是它的平面,中间的五间是格扇,两侧两间就已经是厚墙,北方建筑必须要有很厚的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