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681.00 KB
- 文档页数:69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三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整体内容分布:(一)数与代数1、因数与倍数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二)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变换2、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统计与概率统计(四)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找次品(五)综合应用1、粉刷围墙2、打电话二、本班学生情况分析:x年级共有学生***人,这些学生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学优生和学困生均占较大比例,而学困生的转化是一大难题。
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能力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一单元: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单元: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三单元: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四单元: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本教学设计教案是针对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全册的课程设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本课程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2. 学生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命名方法,能够感性理解面积、周长的概念,并能简单计算;3.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4.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教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算数部分:加减法和乘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2. 几何部分: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命名方法,学习面积、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几何运算;3. 分数部分: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4. 数学思维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通过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师评估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题目难度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逐渐加大;2. 教师通过清晰明了的PPT课件来引导学生感性理解概念和方法,并在课堂上提出例题进行讲解;3.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课堂练习和数学游戏;4. 在完成小组活动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单独测试来评估他们的实际成果;5. 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方法,温故知新,直观易懂。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教学设计教案的实施,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是否能够理解概念和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2. 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算数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实际运用;3.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命名方法,并能计算面积和周长;4. 学生是否能够了解分数概念并掌握其运算规则,能够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能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法。
(2)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3)认识小数,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4)学会使用小数进行计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解答。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分数的认识1. 分数的意义2. 分数的读写法3. 分数的基本性质4. 分数加减法第二单元: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读写法3.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4. 小数的计算三、教学计划第一周:分数的认识1. 分数的意义2. 分数的读写法第二周:分数的基本性质1. 分数的基本性质2. 分数加减法第三周:小数的认识1. 小数的意义2. 小数的读写法第四周:小数与分数的关系1.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2. 小数的计算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与同学的互动。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分数和小数的计算、应用题解答等。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分数和小数的认识及计算能力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resources1. 教具: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分数和小数的计算器、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计算器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分数和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分数和小数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组成。
- 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和相应的除法运算。
- 理解角的含义,识别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角的分类。
-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分类。
- 学会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5课时)- 第1课时:数的组成和读写- 第2课时:数的比较- 第3课时:数的运算- 第4课时:数的应用2. 第二单元:线的认识(3课时)- 第1课时:直线、射线和线段- 第2课时:角的含义和分类- 第3课时:单元复习3.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2课时)- 第1课时:角的度量方法- 第2课时:角的分类和性质4.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 第1课时:口算乘法- 第2课时:笔算乘法- 第3课时:乘法的应用- 第4课时:乘法的验算- 第5课时:除法的概念- 第6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除法- 第7课时:除法的应用- 第8课时:单元复习5.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课时) - 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 第2课时:梯形- 第3课时:单元复习6. 第六单元:除法(6课时)- 第2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第3课时:除法的应用- 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第5课时:除法的验算- 第6课时:单元复习7. 第七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3课时)-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2课时:数据的分析- 第3课时:单元复习8.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单元复习三、具体教案示例(以第一单元为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掌握读写方法。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从本册教材和前后教材的联系,各单元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认真进行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共安排____个单元。
1.“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____个单元,分别教学“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升和毫升”主要让学生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知道____升____毫升。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质量、时间、面积等计量单位以及他们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认识的有一类量。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主要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在整数范围内最后一次学习除法计算。
对学生完整地理解除法计算的方法,形成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都有重要意义。
“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同一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为了帮助学生把这些具体经验上升为理性的数学思考,体验策略的有效性和提高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从本册开始,每册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题策略。
突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计划和运用,通过对方法的反思、内化促进策略的形成,增强使用和选择“策略”的自觉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教学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包括简单的随机现象,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先教学简单的随机现象,再教学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都是两步混合运算。
2.“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____个单元,分别教学“垂线和平行线”和“观察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集合和分拣课时一:认识集合知识目标:- 了解集合的概念- 能够使用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拣和整理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具体实物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概念。
2. 准备:将各类实物准备齐全,包括图形、水果、文具等。
3. 分类与整理:引导学生根据指定的分类方式(例如颜色、形状)将实物进行分拣和整理。
4. 讨论与总结:学生根据分拣过程,讨论分类的依据,并归纳总结集合的概念和特点。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其他分类方式,并与同学分享。
- 学生可以用图形符号表示不同的集合。
课时二: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知识目标:- 理解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概念- 能够利用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1. 导入:复上节课的集合分类方式。
2. 讲解交集和并集: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概念。
3. 练:给出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找出给定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4. 实际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和小红各自喜欢的球队,并找出两人共同喜欢的球队。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实际问题,运用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解决。
第二单元:数形结合课时一:棋盘上的图形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和探究,认识不同形状的特点- 研究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具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特点。
2. 认识几何图形:通过示例和图示,引导学生认识并记住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3. 探究活动:利用棋盘格,让学生摆放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观察图形所占格子数。
4. 讨论与总结:学生讨论图形所占格子数的规律,并总结不同形状的特点。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棋盘摆放问题,让同学猜测图形所占格子数。
课时二: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知识目标:- 运用几何图形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能够通过观察和发现,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几何图形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包括数的读写、整数的加减、行、列、图形的识别等。
2. 思维与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数的读写、整数的加减等基本知识。
2. 难点:行、列、图形的识别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教学内容:数的读写教学目标: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读写四位以内的数。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四位以内的数,让学生快速读出来。
2. 引入新知:教师介绍数的读写方法,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的读法。
3. 基础训练:教师出示一些数,要求学生听写出来。
4. 拓展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数,让学生写出来。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记住。
第二课:教学内容:整数的加法教学目标: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整数的加法。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整数相加的例子,让学生观察结果。
2. 引入新知:教师介绍整数相加的规则和方法,包括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等。
3. 基础训练:教师出题,让学生计算整数的加法。
4. 拓展练习:教师出题,让学生运用整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整数的加法规则和方法,让学生记住。
第三课:教学内容:整数的减法教学目标:掌握整数的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整数的减法。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整数相减的例子,让学生观察结果。
2. 引入新知:教师介绍整数相减的规则和方法,包括正数减正数、正数减负数、负数减正数等。
3. 基础训练:教师出题,让学生计算整数的减法。
4. 拓展练习:教师出题,让学生运用整数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整数的减法规则和方法,让学生记住。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大数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受。
课时安排:1、亿以内数的认识………………………6课时2、数的产生………………………………1课时3、亿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4、计算工具的认识………………………1课时5、用计算器计算…………………………2课时1亿有多大?……………………… 1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课本第2~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状况,在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难点: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计数器、小卡片、表格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
如: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老师:这是一个存折里显示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2 5 0 0 0……万千百十个位位位位位→数位……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学方案及教学支配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同学的规律思维力量和问题解决力量有着重要的培育作用。
本教学方案旨在挂念同学把握四班级上册数学学问,培育其数学思维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以下是教学方案及教学支配。
一、教学目标1. 把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 学会进行整数加减法运算;3. 能够生疏和运用分数的概念;4. 把握有关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的基本学问;5. 培育同学观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及支配1. 整数加减法运算(共4周)第一周:整数的生疏和表示方法;其次周: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加法运算;第三周:正整数和负整数的减法运算;第四周:综合练习和检测。
2. 分数的生疏和运算(共3周)第一周:分数的生疏和表示方法;其次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第三周:综合练习和检测。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的计算(共5周)第一周:长度的生疏和常用的长度单位;其次周:长度的换算和运算;第三周:面积的生疏和计算;第四周:体积的生疏和计算;第五周:重量的生疏和计算;每周习题和练习题的讲解。
4. 问题解决力量培育(共3周)依据教材中的问题,引导同学进行观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争辩;每周选取一些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老师讲授和示范:通过简洁明白的语言和具体示例,引导同学理解和把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2. 同学合作学习:鼓舞同学在小组中进行争辩和合作,相互挂念和启发,培育同学的合作与沟通力量。
3. 问题解决学习:基于教材中的问题,引导同学进行自主观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培育同学的问题解决力量。
四、教学评价与检测1. 每周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评价同学对本周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状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 定期进行阶段性的大测验,检测同学对整个阶段内容的把握状况。
3. 老师定期跟踪和辅导同学的学习进度,准时发觉和解决同学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计划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四则运算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长度单位、人民币的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等。
(3)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能力,如统计图表、空间与图形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探究、合作等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毅力。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乐于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2)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第二单元:加减法(1)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进位与退位的处理方法。
(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第三单元:长度单位(1)长度单位的认识。
(2)长度单位的换算。
(3)长度单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第四单元:人民币的认识(1)人民币的种类与特点。
(2)人民币的换算。
(3)人民币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第五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定义与分类。
(2)角的大小比较。
(3)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培养团队精神。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计划1. 第一周:万以内数的认识2. 第二周:加减法(1)3. 第三周:加减法(2)4. 第四周:长度单位5. 第五周:人民币的认识6. 第六周:角的初步认识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计划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主要涵盖了对数字、计算、几何、计量单位等方面的教学。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将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和计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数学的概念和原理仍不够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提高计算、几何、计量单位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操作、练习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本册教材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几何知识。
2.难点: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例、图片等素材。
3.练习题:根据教学内容,编写巩固和拓展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件,讲解新知识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可以设置一些游戏和小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巩固(10分钟)讲解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教案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和技巧,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为基础,涵盖有关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 认识数的乘法; 2. 十以内数的加减法; 3. 百以内数的加减法; 4. 小数的认识和运算; 5. 时间的认识和表示; 6. 长度的认识和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重点教学各单元的核心知识点,重点训练学生相关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4.讨论引导法:组织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和答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5.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五、教学过程安排1.第一课时:复习与导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并导入新课内容。
2.第二至第四课时:理论学习与训练–介绍新知识点,讲解相关方法,进行例题训练。
3.第五课时:课堂互动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与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第六至第七课时:练习与评价–给予学生练习题,进行评价与反馈。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互助评价和自评互评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教学反思:教师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准备1.课堂教具:白板、彩色粉笔、教材及相关练习册。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整体感知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和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
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方案〔通用5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方案〔通用5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方案1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那么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观察物体,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开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理解四那么运算的意义,掌握四那么运算中每种运算各局部间的关系,探究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展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进步运算才能。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能识别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或几何体的形状图;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的图形沿程度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p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分析^p 及推理的才能。
7.经历从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那么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构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表达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这里是细致的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希望你会喜欢!一、教学内容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P52——P53例4、例5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以及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谈话:同学们,这有一些物品的价格信息,请你来做售货员,算一算要花多少钱?(出示教材P52 例4)(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4(1)篮球每个80元,买3个要多少钱?(2)鱼每千克10元,买4千克要多少钱?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指名汇报并板书。
[师:说一说,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总结: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问题,题中篮球每个80元、鱼每千克10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买3个、买4千克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求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
]师:找一找,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教案教学计划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方程与问题等。
本册教材在三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算速度、精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存在差异,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如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
2.教学难点:学生在运算速度、精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的差异。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练习题等。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或趣味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吗?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来呢?”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等。
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针对所学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
如:“请同学们用笔算一下,1234乘以5的结果是多少?”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如:“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数学接龙的游戏,我说一个数,你来接着说一个数,要求下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合10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能力目标: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能力。
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包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竖式计算方法及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
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
这为本节课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板演:2 6×8= 0.85+2.4=(注:找学生板演同时口算。
)2、口算:0.2×3= 5×0.01= 3.2+2.3= 10-5.5=2.5×10= 32.6÷10=3.25×0=4.8+1=(提问:0.2×3= 2.5×10=怎么算的? 5×0.01=算式意义。
)3、检查板演并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小数乘小数。
4、出示课题:《小数乘法》。
二、新授过程:1、课件出示主题图:包装。
(1)、从主题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编一道完整的数学问题吗?2、课件出示题1:包装一个礼品盒用纸0.8米,每米2.6元,需要多少元?(1)、谁会列式?( 2.6×0.8=)(2)、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2.6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一:认识数的大小顺序教学目标:1. 掌握数的大小顺序,准确比较数的大小。
2. 能够将一组数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实施步骤:1. 导入: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的认知。
2. 引入活动: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给学生展示一组数的卡片,让他们根据卡片上的数字,尽快将数排列为从小到大的顺序。
3. 操作练习:发放给每位学生一组卡片,让他们个别练习将这组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4. 检查与讲解:学生完成后,进行集体讲解,给予肯定与指导。
5. 拓展练习:提供更多卡片,让学生进行扩展练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馈。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数的大小顺序的规律。
教学活动二:数字的进位与退位教学目标:1. 理解单位之间的进位关系,能够将数字进行进位操作。
2. 能够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数字的退位操作。
实施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物品,引导学生理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
2. 引入活动:设计一道进位与退位的情境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答。
3. 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他们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进位或退位的操作。
4. 检查与讲解:学生完成后,共同讨论答案,并讲解进位与退位的原理。
5.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较难的进位与退位题目,让学生进行挑战。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进位与退位的规律,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活动三: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目标:1. 能够灵活运用加法与减法进行计算。
2. 掌握进位与退位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实施步骤:1. 导入:通过和学生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数的加减运算。
2. 引入活动:设计一道加法题目,引导学生使用进位法解答。
3. 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加法与减法计算的练习题,让他们进行实际操作。
4. 检查与讲解:学生完成后,共同讨论答案,并讲解进位与退位的加法与减法原理。
5.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复杂的加法与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进行挑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备课人:seardmoon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学科教学计划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为此,我将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本班学生有40人,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课时分配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1.本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本单元由“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两个部分组成。
各部(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3.教学重难点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1.本单元教材内容:认识射线和直线,由射线引出角的定义↓从比较角的大小引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认识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关系↓画指定度数的角2.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3.教学重难点注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角,用三角板拼角,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本单元教材内容100以内)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理解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3、课时划分9课时(1)口算 2课时左右(2)笔算 7课时左右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本单元教材内容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2、重难点、关键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关键: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3、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课时划分 6课时(1)垂直与平行 3课时左右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课时左右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本单元教材内容1。
2—例5。
6。
例7。
2、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教学重点(1)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4、教学难点掌握“四舍五入”的试商的方法。
5、课时划分14课时(1)口算除法 2课时左右(2)笔算除法 10课时左右(3)整理与复习 2课时第六单元统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用。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第八单元总复习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四(上)年级数学学科复习计划班级:四(1)班科别:数学2007年1月3日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1-1亿以内数的认识月日第课时内容:P2-4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4、出示图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