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
- 格式:docx
- 大小:22.32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民间音乐的特点及审美特征一、什么是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戏曲和说唱音乐等。
它与专业音乐的不同,主要在于创作方式,即民间音乐的口头创作方式和专业音乐的笔头创作方式的不同,以及由于不同的创作方式而生发出的不同的创作手法、创作风格、创作特征等。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源远流长,而专业音乐创作又起始甚晚(本世纪初期),因此除了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外,我国音乐中还有一个“传统音乐”的概念。
所谓传统音乐,是指具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
在我国,常常把清代以前即已形成的音乐划为传统音乐的范畴。
传统音乐中包括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也包括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
具体到民间音乐来说,传统音乐中包括传统的民间音乐,但不包括新兴的民间音乐。
传统音乐中民间音乐与非民间音乐的区分,要比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的区分复杂得多。
首先,许多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有着亲源关系。
它们或者发源、取材于民间音乐,在进入其他社会阶层后产生了音乐气质和风格上的种种变化;或者并未经过许多加工改造,显示出浓重的民间音乐的印记。
其次,许多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创作方式,还保留着作为其源头的民间音乐的口头创作方式的种种特征。
例如在书面乐谱的基础上,保留着作较大即兴变化的余地,地域性流派的产生,以及一曲多用的创作方式,等等。
以古琴音乐为例。
在我国古代文化生活中,古琴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
孔子、司马相如、蔡邕、嵇康等,都以擅弹古琴著称。
在长达3000年的艺术发展过程中,许多文人琴师为之付出了心血,创造了辉煌成就,形成了一系列从传谱、师承到演奏风格都各成体系的琴派,并有专用乐谱,这乐谱叫“减字谱”,唐代即已创立,一直沿用至今。
而且,与古琴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技艺一同发展的,还有古琴音乐的理论。
汉代蔡邕的《琴操》一书,是关于琴曲题解的著作。
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研究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和传承,具有高深的音乐理论和丰富的音乐风格。
审美研究是对中国古典音乐理解和传承的基础,其过程中包含着对音乐形式、音乐内容和创作特点等方面的探究。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特点中国古典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强调音韵美和意境表达。
音韵美体现在乐曲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有序,音色纯正优雅,以及各种音乐技法娴熟自如;意境表达则包括对自然景物、人生感悟和情感表达的大量涵盖。
从音乐形式上看,中国古典音乐既有严格的规范性,又有灵活的变异性;从音乐内容上看,中国古典音乐既有丰富多彩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又有深入人心的美学意蕴和文化内涵。
二、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研究方法中国古典音乐研究包括音乐史、理论、教育和演出等多个方面,而审美研究是其中最为关注的方法之一。
审美研究涉及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学理论、音乐形式、音乐内容、音乐创作等方面,其重点在于解读和感受音乐表现的内涵和意义。
具体来说,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音乐文化探究音乐文化是中国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音乐的历史、风格、思想和意义等方面。
通过对音乐文化的深入了解与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创作背景。
2. 音乐形式分析音乐形式是中国古典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包括乐曲结构、旋律特点、乐器运用等方面。
通过对音乐形式的分析,可以揭示音乐的创作过程与技法,深入挖掘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 音乐语言研究音乐语言是中国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音乐符号、标记、乐谱和演奏技巧等方面。
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研究,可以深入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艺,更好地推动音乐的创新与变革。
4. 音乐演绎评析音乐演绎评析是对中国古典音乐的传承和演出的重要方式,旨在评价演奏者的演奏技艺和个人理解。
通过对音乐演绎的评价和解读,可以更好地展示音乐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三、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研究价值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研究对于推动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探析通过对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曲进行审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特色。
中国风流行音乐通常会运用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古筝、琵琶等,融入到现代的流行音乐中。
这种融合给人一种新颖的感受,让听众在音乐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动感和激情。
通过这种形式的融合,中国风流行音乐在音乐风格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不同于传统的流行音乐,给人带来了新鲜感和挑战感。
中国风流行音乐在歌词内容上也体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与一般流行音乐中的爱情、青春、追求的主题不同,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歌词往往会融入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比如《雪花飘飘》中,歌词以雪花为象征,唱出了对家乡、对亲情的深切思念;而《千本樱》则以古典诗词为灵感,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追求。
这些歌词内容的独特性,使得中国风流行音乐具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其艺术价值。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表演形式也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比于西方流行音乐的舞台效果和表演方式,中国风流行音乐更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
在音乐视频、演唱会等表演形式中,经常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元素的影子,如中国古风的服饰、舞蹈、舞台布景等。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又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兴趣,为中国风流行音乐增添了更多的审美价值。
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音乐风格、歌词内容和表演形式上。
它不仅融合了东西方的音乐特色,更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得其具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
通过对其艺术特色的探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风流行音乐的独特魅力。
与此中国风流行音乐在继承传统的也不断创新。
它在音乐风格上不断尝试融合更多的元素,如电子音乐、摇滚等,为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歌词内容上,也不断表达更多新潮的主题,如关于时尚、都市生活的歌曲越来越多。
这种创新让中国风流行音乐既能传承传统,又能与时俱进,使得其在艺术上更富有活力和前瞻性。
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探析摘要: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审美特征和美学内涵。
当前,民族声乐受到流行音乐的冲击,饱受冷落之苦。
本文从中国民族声乐的界定和发展谈起,探求了民族声乐的美学特征,以期有更多的人们重视民族声乐艺术,并推动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界定和发展美学特征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一中国民族声乐的界定和发展中国在漫长的发展中,逐渐积累和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
中国民族声乐就是其中的一支奇葩。
中国民族声乐,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这门艺术的演唱和歌曲。
两者缺一不可,是民族声乐的左膀右臂。
从演唱角度来讲,声乐界习惯将民族歌曲的演唱称为民族唱法,这种唱法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在声音训练和声音技巧上的精髓,对中国传统的戏曲、说唱等艺术进行了继承和发扬,是两者充分融合的一种唱法。
既适合民族语言的咬字行腔特点,也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
从歌曲角度来讲,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歌曲是指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从学堂乐歌开始,中国民歌获得了本质的改变和发展,一大批中国民族音乐家,创作出了数量众多的民族歌曲,这些歌曲不同于之前的民歌,通常都带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具体反映。
关键的一点在于,这种新民歌具有强烈的流行性特征。
加之现代社会音乐科技的高度发达,在音乐伴奏、演唱形式和传播方式上都有着科学、高效的模式,甚至很多之前的民族歌曲,也得到了全新的改编,中国民族歌曲正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二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1 民族声乐的民族美艺术界中有一句名言,叫做“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这句话从哲学的角度,深刻揭示了共性和个性以及民族性和世界性的问题。
没有个性的民族性,就没有共性的世界性,世界性这个共性也依存在民族性之中。
中国的民族声乐,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无疑是具有民族美的,这种民族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民族品格美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而这种民族品格,一直都在生生不息的延续着。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论文关键词:传统思想墨家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
丰富的音乐关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当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音乐源远流长,包含诸多审美品格,其美学思想博大丰富。
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在与西方所谓专业音乐体系的对照与比较中,呈现出了鲜明而特有的审美特征。
纵观整部美学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发展其问出现过入、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所包融、吸收而失却独立存在的价值,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从先秦产生至今,始终贯穿音乐发展中。
一、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善、和儒家的音乐理论对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
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
孔子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他认为,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态度及其表现是中正平和的,也应当是适度的,有节制的,这同他的“中庸”思想是一致的。
荀子认为音乐在动荡年代可以鼓舞前方将士英勇善战,而在和平中又能使人们以礼相代。
在音乐内容与形式上,儒家的音乐理论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
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家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音乐理论还把音乐家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的途径。
《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
《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间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音乐是由间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乐记》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如书中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
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一、摘要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中国古代音乐经历了古代乐舞、中古乐舞、宋元以后戏曲三个时期,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平发展的高低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无论经历怎样的历史洗礼,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因其特有的民族风骨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是带有普遍价值的,其中所蕴含的意境美、和谐美、文学美和声色美值得细细品味。
二、关键词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意境美、和谐美、文学美三、正文音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1986年,我国考古专家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了随葬的16支骨笛,根据测定,这些骨笛至今已有八九千年之久,有力地证明了中古古代音乐文化的历史之悠久,而且在很早以前中国音乐文化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发展历程,当今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音乐经历了古代乐舞、中古乐舞、宋元以后戏曲三个时期,每个时期都在各自的文化大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
然而,音乐是一门艺术,艺术美是一种美的创造性反映形态,来源于自然美和社会美,具有普遍性。
因此,尽管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作为艺术的音乐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因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风骨所呈现出的美感是有普遍性的,我们可以总结各个时代音乐文化的艺术美,以审美的心理挖掘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审美特征。
美学这个词是从希腊审美文化中转化来的,内涵涉及的是感观方面的体会,而不是理性方面的分析。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正是建立在人的情感基础之上的,因此从人情感体验的角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求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
(一)意境美从音乐角度上说,意境即是音乐所反映的内容跟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境界,音乐可以使听众通过聆听,产生想象和联想,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并在思想情感上得到共鸣。
无论是龙飞凤舞的原始时期,还是气势磅礴的秦汉时期,或者是瓦舍勾栏、文人逸气的宋元时代,音乐本身就呈现出一种意境美,让人感叹不已。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ﻫ一、以“情”为核心内涵音乐和歌唱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在中、西方从来都是有争议的问题。
在西方,十九世纪以来有“唯情论”与“唯形论”两种对立观念的尖锐对立,在中国,有“声无哀乐”与“清动于中,故形于声”的观点分歧。
但从先秦以来典籍记载和近现代歌唱实践看,以情感为歌唱基本表现内涵的观点具有一贯性和主导性。
从懦家学派的孔、孟、荀以下至《乐记》等历代文献,皆把“歌以咏情”作为歌唱审美的核心内涵。
即使提出。
“声无哀乐”的稽康,也仅是把“情”与“声”分割为“名”与“实”两个范畴,并没有完全否认歌唱的情感表现功能。
ﻫ从歌唱实践看,具有聚族而居,农耕为主特点的我国汉族社区,从来把歌唱行为当作调节社区或族群内部人际关系的认同手段。
歌唱行为对以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这两种基本社会活动内容的直接干予,适应农耕宗法制社会以血缘、婚姻、师承、隶属等“天然情感”(而非法律契约)为人际凝聚纽带的组织特点,必然把情感表现作为歌唱功能实现的首要条件。
因此,无论是联络感情的“酒歌”、“对歌求偶”的情歌,还是靠煽情以招来听众的各种曲艺、戏曲歌唱,均把情感表现的地位放在声音谐美的技术之上。
这与十八世纪以来欧洲大歌剧或正歌剧强调高度技巧性的歌唱,和歌唱家以声音技能为成名首要条件的现象,也有观念上的差异。
在声,情关系的外化形式上,中西唱法亦存在相当差异。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铸造,我们在民族性格——主要是表达情感的习惯和方式上与情感表现更加直露、强烈和个体化的欧洲声乐艺术不同,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更讲究含蓄、中庸和群体化。
春秋时代即已得到明确表述的情感审美理想一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一条重要的价值标准贯穿于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汉族音乐中。
京剧旦角荀慧生,他在表演尤二姐被害临死时最惨痛的那句唱腔“痛断肠染黄河”(二黄散板),是怎样运声的呢?他说:唱时要象游丝百转,缠绵而拖长,到煞尾似乎近于荒调,表示泣不成声,使观众也有回肠荡气,不忍卒听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悲剧音响效果”这种“哭音”是他在声情并茂上的艺术创造。
中国传统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古琴音乐中国传统文化的的主体阶层是一个普及化、大众化的过程,由早期的贵族文化推进到后来的文人文化,直至一直延续至今的大众文化。
同理,中国传统音乐也是这样一个演进过程。
文人这个阶层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绵延了数千年,在社会文化平均水平较低的古代,社会文化的创造与传播自然而然由他们领导和完成,这时他们占据了社会文化生活的主导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为代表的文人团体站上了历史的舞台,儒家思想开始影响当时社会上的文人阶层。
孔子曾云:“乐者通伦理者也”,其中深意已经对文人下了定义、也对文人的身份提出了要求,文人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还需要良好的素养与品行,在这种背景下,文人音乐成为了最能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标准,音乐的熏陶在这个时代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与素养乃至于影响整个国家天下。
一、古琴音乐的发展与《胡笳十八拍》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据文献记载,古琴除用于祭祀、朝会外,还盛行于民间,深受民众的喜爱。
关于古琴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宴席之间,杯盏交错,宾客宴饮辅以琴乐,可见古琴至少在周朝时期就已盛行于民间。
古琴音乐发展至两汉时期繁盛起来,蔡邕所著《琴操》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注,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
著名的古琴曲目《胡笳十八拍》即在这一时期诞生,相传为蔡邕之女蔡琰所作。
《胡笳十八拍》所描述的主题为“文姬归汉”,蔡文姬即蔡琰,汉末战乱,匈奴入侵时被俘,与匈奴左贤王育有两子,困于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重金赎回。
相传《胡笳十八拍》即是其在归汉后所做,其中描述了对自我命运坎坷的悲叹、对故国家乡的思念以及归汉后又与子女的分别之苦。
也许痛苦就是文人们的创作源泉,就像悲剧总是能够给人留下更加深刻影像一样,正是这些旁人没有过的经历致使蔡琰做出了这传世名作。
中国民歌中是否有标志性的音乐风格?一、概览中国民歌的种类与历史背景中国民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感情。
根据地域和习俗的不同,中国民歌可以分为北方民歌、南方民歌、少数民族民歌等多个类别。
历史上,民歌是以口传为主要特点的,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独特的旋律与节奏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独特,它以纯朴自然的旋律和节奏为特色。
民歌旋律通常简单明快,贴近生活,表达着人们对自然、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的真挚追求。
同时,中国民歌的节奏感强烈,往往与劳动、舞蹈和生活活动相结合,给人一种自由欢快的感受。
三、多样的歌词与意义表达中国民歌的歌词内容十分丰富多样,既有抒发情感的民谣,又有叙述故事的民歌。
民歌的歌词往往直接体现人民大众的情感和生活,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同时,民歌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歌曲内容传递着相应时代的记忆和精神。
四、不同地区的音乐元素融合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也受到地域和民族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北方民歌通常以刚健豪放的气势为主,南方民歌则更为细腻婉约。
少数民族民歌则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节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不同地区的音乐元素在民歌中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貌。
五、中国民歌的传承与创新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歌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民歌的传唱不仅通过口述的方式,还得到了现代科技的推动,以录音和网络媒体的形式广为传播。
同时,现代的音乐创作也让中国民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断吸收外来音乐元素,创造出新的音乐风格。
总结:中国民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
它以纯朴自然的旋律和节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亲情、爱情等情感的真挚追求。
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承载了历史文化的内涵。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元素在民歌中交流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貌。
中国民歌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今后的音乐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中国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研究作者:王海霞来源:《颂雅风·上半月》2019年第02期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世界艺术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中和”思想,阐述了虚实结合的传统音乐特征,以及词作者对意境之美的追求,针对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审美特征中和虚实相生意境纵观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传统音乐有其自身的审美地位,甚至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一定的声誉。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风格迥然不同,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文针对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展开了以下研究。
一、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的“中和”思想“中和”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核心思想,也凝聚着中国文化精神。
儒家所提出的“中和”思想追求的是天人合一。
纵观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其题材大都体现着以“和”为美的思想,经常以山、水、月等为表达主题,如《流水》《漁舟唱晚》《夕阳箫鼓》等,这些音乐作品为我们展现大自然美妙同时,也表达了词作者对精神意境的追求,体现了道家的音乐观。
从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内部结构上来看,在音程配合、曲式排列等方面,都有着特有的音乐风格,这是不同于西方音乐的一点。
另外,中国传统音乐的变奏体系及曲式是多样的,在统一的前提下追求变化,具有散体性和线体性的特点,它追求的是不仅仅是内在的张力,而是与自然的融合,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中和”思想。
二、中国传统音乐有虚实结合的基本特征道家的审美观讲究的是虚实结合,这是超越儒家“礼乐”“仁义”的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
虚实结合的特点是以“无”为本,并不只是追求耳目心意的快乐。
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家更加注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在景中寄托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仅仅刻画一个人或是一个物体,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超脱境界,在音乐中留有足够的空白,不断引人遐想。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代音乐作曲家常用的一种意境表现形式,能够给予欣赏者更多自我遐想的空间。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具有的特殊性,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取向。
本文分析并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是以“中和”为核心,以虚实相生为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以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为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
本文对于我们在民族音乐风格把握和深化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中和虚实相生意境所谓中国传统音乐就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和手段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在世界音乐美学中成为公认的精致优雅音乐。
究其根源,这是与中国文化所形成独特的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呈现出的特殊性,与西方审美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
中国传统音乐中其审美取向与西方音乐的音色厚重、表现力强、追求戏剧性冲突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简练、音色含蓄、淡泊、不渲染为主要特征,在艺术表现中,更多地反映作者的主观感受。
在内容上,受道德因素支配,注重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以平淡天真、幽静深远,空灵传神为艺术目标。
本文就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审美特征来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使表演者和广大听众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审美特征。
热爱中国本土文化艺术,为弘扬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而努力。
一、“中和”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核心思想“中和”审美也称“和”,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凝聚,中国远古先民把自己与宇宙天地视为一体,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并在天地的相和中求得生存幸福,滋生了以和为美的思想观。
儒家从中推出“中和”之美。
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追求人人相和,天人合一,社会大同。
“中和”审美常被作为是中国古典美的理想来描述,贯穿于中国各门类艺术中。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国语·郑语》载: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一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以和为美”中国古代哲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对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创作思想和审美心理,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在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往往表现为音乐创作者对“和谐”的高度追求。
可以说,“和谐”不但是中国古人的生命追求,同时也是中国古人的审美追求,由此而产生的以儒、墨、道、法等为代表的音乐美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传统音乐艺术审美特征的形成。
其中,儒家和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音乐体系影响尤为深刻。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音乐理论主张“中庸”之道,讲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境界;把人所公认的“度”作为行为准则,认为“乐”与“礼”的作用完全不同,“礼”多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举止,而只有“乐”可以引导人的性情趋于中正平和,从而将修身养性带入了更高的境界。
因此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修身当先要学诗,立身必定要学礼。
然而,学诗学礼还尚且不够,还需要学乐才能成性,才能根治行为失范的本质问题,完成礼乐的教化功能。
孔子在其音乐审美过程中,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强调“尽善尽美”。
《论语》中记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对此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并赞叹《韶》乐之美:“尽美矣,又尽善也”,这句话从两个层次上肯定了《韶》乐之美。
“尽美矣”中的“美”仅指乐舞的艺术形式,是乐舞外在的音调声容之美;而“又尽善也”的“善”则是指乐舞的思想内容,是乐舞的思想内涵之美。
整首《韶》乐美在形式与内容上相互统一,从而具备了一种无与伦比的太和之气。
可见,儒家音乐审美的标准重在凸显和谐之美,在潜移默化中不留痕迹地提升音乐的品味,还不忘教化世人,引导社会风气。
与此同时,道家也是影响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重要音乐美学思想。
道家对“道”的论述,以及关于崇尚自然、反对雕琢、虚静坐忘、得意忘言和技中见道的思想观念,或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音乐审美创作中物我关系、创作心理和艺术思维等基本规律的认识与深化。
试析中国文人音乐的审美特征摘要文人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分支。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学派,他们各自不同的学说和观点对文人音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儒家音乐积极“入世”,以“和”作为音乐的最高美学思想,将“乐”与“礼”紧密结合,积极施行乐教;道家音乐消极“出世”,强调音乐本身的自然性和人在音乐审美中的精神愉悦,希望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儒、道两种哲学精神往往深度交汇在一起,构成中国文人音乐的典型特征。
关键词:文人音乐儒家音乐道家音乐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人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方向。
“文人”一词出现很早,《诗经·大雅》中就有“文人”一语,但指周之先祖。
随着历史的发展,“文人”一词的意思也在不断演变。
汉晋时期,“文人”指读书能文之人,即今天所谓之“知识分子”,但此时的文人并未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
隋朝首开科举考试,读书之人可以凭其文化,参与科考,受到政府的供养。
这样,在中国才逐渐形成了独立的“文人阶层”。
文人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清高的气质和崇尚德行的风范,及其探求大道的精神。
音乐对于培养和加强文人的素养和德行具有重要意义。
文人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社会生活的主角。
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优秀的人生素养和良好的品行,他们坚持“礼乐并重”的人生态度,而音乐对此则具有重要的作用。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把乐作为个人修养成就的象征。
孔子亦云:“乐者,通伦理者也”,荀子也说“乐行而志清”,均说明音乐可以陶冶人的修养。
因此,中国古代的文人阶层很早就注意通过音乐将自身的观点与抱负表露出来;以音乐作为其人生价值的表现方式,这也是中国文人阶层的独特价值取向方式。
因而,深入了解文人音乐,对于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帮助。
一文人音乐及其基本特征文人音乐是指由历代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创作或参与创作的传统音乐,主要包括古琴音乐和词调音乐,它与书法、绘画、诗词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文人文化。
[摘要]提及“审美”二字,人们往往认为它是属于“大脑”的工作,而忽视了“身体”在审美体验获得过程中的重要性。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不只是发生在大脑中,而是在身体和心智交互影响下对外部环境所进行的适应性活动。
中国传统音乐所追求的“韵味”之美,处处皆体现出具身审美的特点。
何为中国传统音乐之“韵味”美,何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具身审美观,以及如何“身心合一”地审传统音乐之“韵味”,是需要重点探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中国传统音乐之“韵味”;具身审美;具身认知理论[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03-0021-04“身心合一”品“韵味”①———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教育的具身审美向度谢京汝(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西南昌330000)一、中国传统音乐之“韵味”及其具身审美观的体现“韵味”是中国古典美学重要的审美范畴。
在诗、词、书、画等中国传统的艺术领域中,“韵味”也是文学家、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与此同时,“韵味”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灵魂所在。
它既是划分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体裁的依据,也是各音乐流派之间个性的表达与体现。
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教育中,需要重点把握传统音乐在“韵味”美上的极致追求,才能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在新时代美育中的终极目标———“审中国传统音乐之美,铸中华民族之魂”。
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是把人视为身心合一的整体。
具身审美是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审美教育,指身体及其活动方式与审美心理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审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在审美观念和审美实践上体现的正是“身心一元”的哲学观。
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美体现出的是一种“活”的生命音乐美学观念,音乐即是活着的生命有机体,身体作为生命的承载物,与心灵一样发挥着品味音乐、创造音乐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死音活曲”还是“死腔活唱”,这个“活”字都体现了在传统音乐的表演和审美过程中人的身心的核心地位所在。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识关于民族传统音乐教育问题在新世纪,国际音乐教育以坚持多元文化发展和注重保留不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主要特征。
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人民音乐才智的结晶,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创造、发展我国未来音乐的参照系,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教材。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如何更好地继承、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如何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与时俱进、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同步,是新时期音乐教育者应审慎思考和高度重视的问题。
中国民族传统音乐的内涵及审美特征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是人类文化中的瑰宝,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神韵及审美习惯,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古今音乐人创作并广为流传的音乐作品,包括中国幅员内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各种民歌、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多种内容与形式。
诚然,在多民族聚居的文化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不同民族的音乐语言都具有各自的特征,从旋律、调式、节奏、曲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各民族的个性气质。
但从总体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具有以下共性特征:第一,旋律中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
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旋律构成,自古以来都是五声音阶与七声音阶并存发展、不分主次的。
且旋律的发展与作品的曲式结构紧密结合,总是在同一乐思下发展、变化,一脉相承。
第二,调式系统以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为基础,调式转换较为自由。
第三,和声构成大多以线型单旋律为主,但在少数民族音乐中也存在着丰富的多声部音乐。
第四,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布局的审美特征一致,讲究平衡、叠进、对称、呼应。
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曾不断交流、融合外来的因素,但总是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和韵味,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散发着东方古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且历久弥新。
国外音乐教育发展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均将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摆到了首要的位置。
中国民族器乐的聆听感受是独特而丰富的。
这种音乐形式源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音色独特,旋律优美,富有表现力,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
首先是其独特的音色。
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丰富多样,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韵味。
例如,二胡的音色悠扬宛转,琵琶的音色明亮而富有穿透力,笛子的音色纯净而高亢。
这些乐器的音色共同构成了中国民族器乐丰富多彩的音色世界。
其次是其优美的旋律。
中国民族器乐曲通常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
无论是欢快的乐曲还是悲伤的乐曲,都能够通过优美的旋律传达出来,让人感同身受。
同时,中国民族器乐在旋律的处理上非常讲究,善于运用各种技巧和表现手法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
最后是其富有表现力的演奏方式。
中国民族器乐演奏者通常通过细腻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来传达乐曲的情感。
他们的演奏既能够表现出乐曲的欢快活泼,也能够表现出乐曲的深沉内敛。
同时,他们的演奏还能够通过各种技巧和表现手法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中国民族器乐的聆听感受是独特而丰富的。
它既有独特的音色和旋律,也有富有表现力的演奏方式。
这种音乐形式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让人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征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老字号的艺术瑰宝,它的出现深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艺术的丰厚底蕴。
它蕴涵了中国文化艺术中的深刻思想,让我们可以根据它们表达从中熟悉并悄悄敲打心灵的思想。
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首先,它体现了中国独特的理论元素,如古老的五行宇宙观,在民族乐派中该理论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了艺术家对宇宙的极厚崇敬。
其次,中国民族音乐拥有博大的情感抒发能力,把乐曲的曲调、节奏、歌颂、结构的艺术和乐感、表达意向等元素一步步拼接,将强烈的情感抒发出来。
此外,怀旧情怀极其突出,多数的中国民族音乐都完美的重现了中国老一代的深情厚谊和逝去的时光,千古流传,无可替代。
中国民族音乐不仅仅是单纯的声音,它更多的是一种赋有深刻味道的民间所传承守护的精神内核,它包含着千古不变的价值观念,发出极具魅力的情感描绘,令人受到极大的感召,十分动人。
中国民族音乐在引领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不断深入认识、宣传和传承。
王建民古筝作品的审美特征研究王建民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古筝演奏家和作曲家,他的古筝作品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和音乐风格而著称。
本文将从古筝作品的审美特征方面对王建民的音乐进行研究探讨。
一、音乐性格鲜明王建民的作品大多以属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和音乐风格,同时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使其作品具有较高的时代感和艺术性。
他的作品风格上具有鲜明的“王氏风格”,体现了他独特的音乐思维和想象力,使得王建民的古筝作品具有极强的个性化和辨识度。
二、形式多样、变化多端王建民的古筝作品范畴较为广泛,除了传统的古曲演奏外,还开拓了古筝与其他乐器的联合演奏,并涉及古筝独奏、古筝协奏、古筝与小组乐队的合奏等形式,其风格多样、变化多端。
并且,他所创作的每一首古筝曲都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和表达,音乐情绪的转换和波动、变化是王建民古筝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
三、旋律优美、抒情激情王建民的古筝作品旋律优美,表现深刻,情感流畅,充满激情和抒情。
他的古筝曲风格多样且表现形式自由,能够充分表达他的情感,有些曲子如《流水》、《荷叶传情》、《梅花三弄》等,其旋律幽美、安静、舒缓,而像《牧马高原》、《长城谣》等,旋律则激昂、豪放,给人极其深刻的音乐感受。
四、注重和声和节奏王建民的古筝作品和声和节奏都兼顾了古典和现代音乐风格的特点,他更注重在和声和节奏上的创新,创造出更加富有层次和魅力的音乐。
五、探索古筝艺术的新路子王建民的音乐表现了一位独立思考者的探索精神,他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结合起来,使其古筝作品突破了传统的限制,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开创了古筝音乐的新篇章。
总结:以上几个方面反映了王建民古筝作品的审美特征,其作品风格独具一格,具有鲜明的音乐特点和风格,无论是旋律、和声、节奏还是表现形式和风格都在中国古筝艺术中树立了新的标杆,对于中国古筝音乐的推广和传承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44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特征朱海玲(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金华 321000)摘要:在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典音乐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经久不衰。
其与生俱来的美感,受到万千人的追捧。
本文将以中国的古典音乐做以研究,深入探寻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特征,以加强世人对中国古典音乐的认知。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特征;审美作用一、引言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也是如此,中国古代的人将自己内心情感附加于音乐之上,多样的情感,多样的理想融汇于古典音乐之中,增加了古典音乐的韵味感和独特性。
因此,世人对于古典音乐的审美性也是各有秋色。
以下便是对中国古典音乐的审美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二、中国古典音乐的演变过程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音乐理论著作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而孔子所编撰的。
更是推动了我国古典音乐的发展。
今后的中国古典音乐奠基了。
深厚的基础。
这些时期的音乐具有文雅性,多以祭祀乐曲为主,具有阶级性。
所以音乐不乏神秘和庄重。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受到佛教的影响。
中国古典音乐中融入了佛教音乐因素。
音乐审美性更加的佛系,曲调多为寄情山水风光所做,彰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而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音乐也节奏也越发的蓬勃欢快。
多以歌舞乐曲为主,独具生气和大国的博大胸襟。
随后人杂曲说唱艺术也纷纷接踵而至。
底层人民纷纷借音乐表达自己的艰辛与困苦,独具悲剧色彩。
到了明清时期,古典音乐逐渐趋向大众化,音乐呈现方式也愈发多样,具有错落有致的美感。
三、中国古典音乐审美特征(一)具有情感美优秀音乐作品中蕴含着许多能够摒除外在因素,深入人心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典的音乐,便利用其自身节奏、曲调的抑扬顿挫、张弛有度,将世人的喜怒哀乐融汇其中,展现着创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听者无不予以共鸣。
例如:古筝曲《平沙落雁》,便描述了创作者,仕途不得志后寄情山水,被自然景色抚平失落之心,从来重拾对生活的希望,对自己予以勉励,心情也从伤心失落也逐渐转换为愉悦。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审美特征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具有的特殊性,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取向。
本文分析并论述了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是以“中和”为核心,以虚实相生为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以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为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
本文对于我们在民族音乐风格把握和深化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特征中和虚实相生意境所谓中国传统音乐就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和手段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独特的审美,在世界音乐美学中成为公认的精致优雅音乐。
究其根源,这是与中国文化所形成独特的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由于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与民族心理所呈现出的特殊性,与西方审美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
中国传统音乐中其审美取向与西方音乐的音色厚重、表现力强、追求戏剧性冲突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以其简练、音色含蓄、淡泊、不渲染为主要特征,在艺术表现中,更多地反映作者的主观感受。
在内容上,受道德因素支配,注重借景抒情,追求意境,以平淡天真、幽静深远,空灵传神为艺术目标。
本文就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审美特征来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使表演者和广大听众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传统音乐作品中的审美特征。
热爱中国本土文化艺术,为弘扬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而努力。
一、“中和”是中国传统音乐审美的核心思想“中和”审美也称“和”,是中国传统审美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凝聚,中国远古先民把自己与宇宙天地视为一体,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一部分,并在天地的相和中求得生存幸福,滋生了以和为美的思想观。
儒家从中推出“中和”之美。
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追求人人相和,天人合一,社会大同。
“中和”审美常被作为是中国古典美的理想来描述,贯穿于中国各门类艺术中。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和”概念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国语·郑语》载: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断,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说明在听觉感知上,只有不同的乐音组织相配才能生产美的音乐,相异的音乐组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好听的音乐。
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
汉代《乐记》从“德音”“中和”来看“乐”之美。
“乐者,天地之和也”。
要求在情感表现上处于“中和”状态,“乐而不乱”、“乐而不流”、“刚而不怒”、“柔而不慑”。
既包含人与自然的“和”,也包含人与人的“和”,也有音乐内部结构的“和”。
唐代白居易对琴乐审美上视恬淡、平和为琴乐的音乐审美情感特征,以“淡”“和”为其审美标准。
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以“和”为美首先表现在音乐作品的题材上,在传统音乐作品中经常出现山、水、月、渔樵等这类以自然为主的音乐主题,如琴曲《流水》、《渔舟唱晚》、《关山月》,琵琶曲《夕阳箫鼓》等众多曲目。
这些音乐大都带有文学性标题、标示。
如琵琶曲《夕阳箫鼓》曲谱中带有文字性小标题,《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文曲,李芳园之《浔阳琵琶》有“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
著名的丝竹合奏《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据此曲改编。
从这些作品的标题、标示中我们就能看出,作品不仅诠释了自然美,也展示了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使天、地、人达到了统一和谐。
追求人与人的“和”,体现出一种独白自娱的一种超越之情,自得其乐,这是道家的自然音乐观。
在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内部结构上。
中国传统音乐对”和”的重视,使中国传统音乐在音程配合、节拍、曲式结构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这和西方音乐完全不同。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多种变奏体系及曲式,统一中求变化,它是一种散体性的、线性的,也就是“多段连缀体结构”,它的图示是A、B、C、D、E、F,甚至更长。
它不追求内在的一种张力,而是更多考虑的是一种自然的融入。
所以它展现的形式,在形态上来看,主要是体现在一种多段连缀原则,是一段一段的,不讲究材料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很自然的一种流露。
如琴曲《流水》,曲式是多段体,乐曲用古琴特有的“滚”、“拂”、“绰”、“注”等奏法表现了从空谷滴泉到淙淙小溪汇成浩荡江河,继而汇成汪洋大海的自然界的壮丽景象。
每一段都有自己的音乐旋律,但是音乐之间又有种联系,它这种联系,不是靠逻辑,不是靠结构来进行整合的,而是自然的一种发展和变化,是情感的一种需要,变化的需要。
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不同于西乐的精确计算,犹如国画,重在写意,追求神似,达到了极高的美学境界。
二、“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虚实原是一种道家的审美观,是庄子抬出来超越儒家的“礼乐”、“仁义”的更高人生境界和人格理想。
特点即在于,它鄙弃和超脱了耳目心意的快乐.即以“无”为本,“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至乐无乐”,引申到审美上就是要求人们超出有,从有限的形象进入到无限的意蕴去体会那感官感受不到的东西。
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突出的是自然。
这种虚实结合的境界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艺术最具特色、最有民族个性的艺术精神显现。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他们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在艺术中不局限于去刻画一个单个人体或者物体。
相反,他们要追求是一种从有限到无限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在这种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间,抒发他们自己的感受。
在音乐中就要求要留有必要的空白,引人遐想,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前一个“象”、“景”是实像、实景,后一个“象”、“景”则是虚像、虚景。
所谓实景,是指艺术家运用文字、线条、色彩、声响、动作、表情等直接表现出来的实际存在的形象,它能为欣赏者通过感官直接认识和把握。
所谓虚景,是指艺术作品借助实境的描绘间接地暗示、象征而表现出来的形象,它不能直接由感官把握到,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
这种虚实结合的特征,给欣赏者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的余地。
欣赏者在想象和联想中,进一步补充、丰富作品的整体意境。
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意境全出。
”这就是虚实相生的妙处:“红杏枝头”是实写,“春意闹”却是虚写。
这一“闹”字你可以想象成色彩的浓艳,花朵的繁密,“千朵万朵压枝低”,缤纷灿烂,如火如霞;也可以想象出一幅充满动态美的画面,虚实相生在音乐中最为常见。
音乐以流动的音响表达宽泛而朦胧的意象,音乐的音响既没有可视可见的形象,又不具备明确的表意功能,不能给人提供像绘画和诗歌那样明确的内容。
音乐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构成的听觉形象(实),让欣赏者临听音乐时想象出它所表达的景物和情思(虚)。
在空灵的音响中获得弦外之音,声外之境,进入超乎于声音的审美意境。
例如,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就是以流水似的琵琶音,幽咽的箫声,沉静的钟鼓声等,让人感受到“江楼钟鼓”、“月上东山”等优美情景,营造出春江月夜的迷人夜景。
音乐家们非常讲究创造音乐的“虚境”,特别是中国的代表性古琴音乐,琴家往往讲究淡静、虚静、幽静等静态的美,在“静”中追求“大音希声”的意趣。
中国传统音乐有极强的时间流动性,音乐以蜿蜒曲折的旋律线条为主,不追求和声的空间立体感。
很多音乐在节奏、节拍处理上带有随意性。
如古琴乐谱只记音位与奏法,演奏者可以自由处理节奏,“随心所欲”的倾吐心声。
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更讲究顺情适性,在随机中自布疏密,虚实相生,寻求音外之意。
如同中国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写意传神一样,古琴音乐,也要求通过可感可闻的音响,传达不可穷尽的意蕴。
因此,琴音并不对所咏之物刻意模拟,而是在主体虚静的状态中,空纳万境,借助身心的投入,化为手中的琴音。
如古曲《潇湘水云》,乐曲无意于水声模仿,而是充分利用古琴演奏中吟、糅、绰、注的技法,奏出飘逸的泛音,表现对云水苍茫的主体感受,通过琴弦的袅袅余音,表达主人公面对山河残缺,内心的飘零空寂,旋律流动时隐时现,时强时弱,凄楚的意绪从琴音中传出,留给听者无限的遐想。
这就是“实音”与“虚境”的最佳结合。
中国戏曲融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不仅演员也不用“实有”道具,舞台也没有布景,一切都在“虚”中现“实”。
演员通过“唱念做打”的表演是“虚实相生”特征的另一表现。
三、“意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最高境界意境是中国最高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
意境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
表现为情景交融,是情中景。
两者相比情为主,景为辅,景是艺术家传情的媒介。
而情则是对人生的某种感慨。
一种对人生的感悟。
它是中国美学的精髓与核心。
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一样,都要表现一个思想,意境的核心就是人生哲理,包含了一种对整个人生的带有哲理性的感受。
正因为如此,所以它给人的美感就是往往使人感到一种惆怅、若有所失,好像长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样一种心境。
这种美感也就是德国十九世纪的哲学家尼采说的“形而上的安慰”。
就是在人生哲学的层面上对人的心灵的一种安慰。
这种安慰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
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中国古代的画家,即使画一块石头,一个草丛,几只水鸟,几根竹子,都要表现整个宇宙的生气,要流露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也是一样,苏东坡有一篇《前赤壁赋》描写苏东坡和他的朋友在明月之夜,泛舟于赤壁之下,朋友中间,有人就吹起了洞箫,苏东坡形容洞箫的乐声用了八个字:“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它表明,在这个洞箫的乐声中包含了这位朋友对整个人生的某种感受。
人的一生是短促的,充满了酸甜苦辣。
但是人生终究又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有很多事情使人怀念、感叹、惆怅。
这大概就是所谓“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笛子曲《秋湖夜月》就是这样一首作品。
它不是去抒发生活中某一个具体情景的意味,它是要去寻找要去体验整个人生的某种意味。
表现了一种对人生的欢乐。
对生命的一种赞美和依恋。
整个乐曲是要从人生艰苦的旅途中超脱出来,要寻找一种空宁的宁静的精神佳园。
中国音乐体现出一种“重情”、“重心”和虚的意境,这种单声的音乐,它需要用心去感受、去填补那种真实的音响的空白。
它体现出一种独白自娱的一种超越之情,它不需要外界的一种环境,它自己在自得其乐,一种超越之情。
中国音乐即使在表现一个实在的对象,这个对象也往往不是乐曲的真正核心,乐曲的魅力主要不是来自对象本身,而是在表现对象的旋律进行中所创造的特殊韵味和营造的疏阔、空灵的意境,使人听起来有一种“荡胸涤腑”的感觉。
如《梅花三弄》用深邃来表现作者对梅花的高洁气质的理解和感受,用舒缓从容的旋律、节奏,和清脆、晶莹的音色将这种生命本体感受表现出来。
其内容和效果均很注重在心理感受之上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