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山亭夏日》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山亭夏日》是唐末将领高骈的诗作。
此诗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⑴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长:可作“烈”解。
⑵水晶帘:又名水精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⑶蔷薇:花名。
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
译文然热的夏日,绿树枝叶茂盛,树阴非常浓密;水平如镜的池塘,倒映着山上的亭台楼阁。
微微的山风吹来,水晶帘轻轻飘动;满架的蔷薇正在盛开,整个庭院都弥漫着醉人的芳香。
鉴赏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 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一一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此时“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山亭夏日[唐] 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分类标签: 描写夏天作品赏析【注释】:1、题原作“夏”,据《全唐诗》改。
2、水精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李白《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蔷薇:花名。
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山亭夏日》原文及阅读答案赏析-古诗-赏析(2)夏日午时,晴空骄阳,耀眼明亮,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化静为动,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映池中的真实情景。
(意对即可)(3)绿树浓阴、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2分)悠闲自在(2分)盛夏时节,绿树葱郁,树阴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清澈的池塘中映射出楼台的倒影。
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
蔷薇花开满了蔷薇架,满院都可闻到它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山亭夏日》是唐末将领高骈的诗作。
此诗写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写出了山亭夏日的悠闲之感。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并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高骈的《山亭夏日》原文及翻译赏析高骈的《山亭夏日》原文及翻译赏析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注释⑴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深。
⑵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⑶蔷薇:花名。
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一种观赏性,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
译文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风轻轻拂动色泽莹澈的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
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
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1.赏析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忽然飘来一阵蔷薇花香,香气沁人心脾。
2.文章写出了夏日池塘的悠闲之感。
【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池水”“微风”“蔷薇”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
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当人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2)请对“梦觉流莺时一声”一句进行赏析。
【答案】(1)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
(2)“流莺时一声”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解析】【详解】(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
第一句写午睡的场所,“深深”说明别院深幽寂静,因为寂静,而感到了“清”,体现出物我之间的通感,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
第二句写院外的环境。
院内屋中是一味清凉,窗外榴花盛开,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
(2)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阅读高骈的《山亭夏日》,完成5—6题。
(共5分)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①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②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③一院香。
【注释】①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②水精帘:又名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
唐李白《玉阶怨》:“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
③蔷薇:植物名。
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
花可供观赏,果实可以入药。
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5.本诗通过描写绿树阴浓、__________、池塘水波、__________四幅夏日图景,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的生活状态。
(3分)
6.有人说,“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入”字用得极好,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2分)
5.楼台倒影、满架蔷薇,悠闲自在(闲适等,意思对即可)(一空一分)
6.夏日午时,晴空骄阳,耀眼明亮,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精妙传神地写出了此时楼台倒映池中的真实情景。
(意对即可,答出“化静为动”得一分,答出作用得一分。
)。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高骈《山亭夏日》赏析《山亭夏日》高骈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绿树葱郁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
日烈,树荫才能浓。
这“浓”除有树荫稠密之意外,还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荫密而且深。
人们所谓“烈日当空,树荫匝地”,就是这个意思。
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夏日长”的感觉。
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荫浓”含蓄的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它写的是一种情趣。
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
“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第三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
这一句可以分两层意思来说。
第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彻;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
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的水波下则是随之微微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第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的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
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诗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观察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
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爵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的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原先慵懒的精神为之一振。
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如果没有微风起,芳香就不能送遍全院。
阅读高骈的《山亭夏日》,完成5—6题。
(共5分)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①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②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③一院香。
【注释】①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浓稠(深)。
②水精帘:又名水晶帘,是一种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比喻晶莹华美的帘子。
唐李白《玉阶怨》:“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
③蔷薇:植物名。
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
花可供观赏,果实可以入药。
亦指这种植物的花。
5.本诗通过描写绿树阴浓、__________、池塘水波、__________四幅夏日图景,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的生活状态。
(3分)
6.有人说,“楼台倒影入池塘”的“入”字用得极好,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2分)
5.楼台倒影、满架蔷薇,悠闲自在(闲适等,意思对即可)(一空一分)
6.夏日午时,晴空骄阳,耀眼明亮,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
这个“入”字化静为动,富有动感,精妙传神地写出了此时楼台倒映池中的真实情景。
(意对即可,答出“化静为动”得一分,答出作用得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