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解析.doc
- 格式:doc
- 大小:295.54 KB
- 文档页数:9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勿斋记(明)朱舜水①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千万里已。
②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
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①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骛高骛远哉?夫以振古聪明睿知之颜渊,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
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③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
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
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②”,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注]①传心:传授道统。
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
(用自己的话作答。
)【参考答案】修身应注重日常的人情事理,在视、听、言、动之间下功夫,从而臻于圣人之道。
“四勿”的分析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游凌云图记刘大櫆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
②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①,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②。
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③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地小而僻,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
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
于时极乐。
主标题: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方法副标题:了解方法,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分析概括,方法难度:4重要程度:5内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章当中对客观存在的人、事、物、现象、表现、做法等所持的主张和看法。
该考点是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这些主张和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说明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的直接明显,有的含蓄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准确的分析或概括,或者对已作出的分析和概括根据要求选择自己的判断,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
这不同于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简单罗列,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相应大一些。
1. 文中筛选法①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
②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2. 概括评价法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就要从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叙述、某一事理的说明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拿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3. 关键词语推断法高考文言文阅读一般选取史传类文章。
在此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通过评论性的语段或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来表达,如《史记》的“太史公曰”。
史传作者的观点往往只用极简括的语言表达出来,如12年全国卷“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还有“刚介”“厉操清白”“清慎简素”等,这都是我们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着眼点。
4. 感悟深意法通过感悟文章的深意来体会。
在一些文章中特别是在以史传文为主的文章中,从字面上有时并不能看到作者直接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语境,驱遣我们的想像,用心去感悟,体会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深意,通过揭示含蓄的内容或阐述抽象的内容来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来的观点和态度。
文言文阅读之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解读】《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科“考试内容”部分有关“文言文阅读”的考试范围包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指作者对文章中所提及到的人物的态度,也包括作者对文中所叙述事情的态度。
这些观点态度不是我们阅读时的认识,而是作者在行文中的流露。
“分析观点态度”指根据文意分析作者情感产生的原因,分析支撑作者观点的论据。
“概括观点态度”指根据作者对事物或事理的具体描述和阐释体会作者的意思,揣摩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观点。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表达形式是多样的,有的是开篇明义,直抒胸臆的;有的寄寓故事,含而不露的;有的通篇叙述,卒章显志的;……但有一点往往是一致的,那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多是文中议论性的句子。
大家要注意甄别筛选,以便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该考点现在在高考中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一般为3分。
常见的考查角度有:①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态度;②作者对文中事物的观点;③文章的写作目的与主旨;④作者抒发的情感。
这一考点常常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例题精析】(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秦甘旨,故乡望公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
一切徭役皆身经理之,不以科兄弟。
君之伯性刚卞,君事之弥谨。
季读书,君不以贫故竭力佽助。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
”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至今犹食其利焉。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1】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
”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
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
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
”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
”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
”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
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
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
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
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
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欧阳修的《偃虹堤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堪称姊妹篇,内容相得益彰。
谈谈你从两篇《记》所抒发的为官情怀中获得的感悟。
2020高考语文复习精讲精练论述类文本阅读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指作者对事物的看法,“态度”即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情感倾向等。
准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可以从“一分析四理解”入手。
“一分析”指分析题干的要求,即确定题干是要求从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角度分析语句的意思还是要求直接写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理解”的具体内容是:1.理解观点句。
论述类文章中的观点句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段落的中心句等,考生阅读文章时要注重分析、理解这些语句表达的意思以及与作者观点态度的关系。
2.理解事例。
事例是用来论证作者在文中观点的论据,理解事例,能够帮助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3.理解引用句。
论述类文章中使用引用手法的语句多是用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考生要重点理解。
4.理解标志句。
这里的标志句指的是使用标志性词语(如“认为”“以为”“感到”等)的句子,这些语句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生要注重把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化专制下的清朝学术袁世硕由于清王朝统治者很早便利用了明王朝的降臣降将,朝廷的设立悉依明制,定都伊始便摆出了尊孔崇儒的面孔,“修明北监为太学”,规定学习《四书》《五经》《性理》诸书,科举考试用八股文,取《四书》《五经》命题。
康熙皇帝是历代少有的博学而重视文教的帝王,读书甚多,特别崇尚朱熹。
他还任用了一批信奉宋代程朱理学的官员,编纂理学图书,升朱熹为孔庙大成殿配享十哲之次,成为第十一哲。
宋代理学遂成为清代的官方哲学。
康熙在三藩之乱即将平定之时,便着手实行“偃武修文”的措施,诏开博学鸿词科,意欲将全国的学者名流吸收到朝廷之中,虽有一些人拒征,还是录取了数十人,开始编修《明史》等。
乾隆年间编成的《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古籍三千五百余种,近十万卷,为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之一大总汇。
主持编纂的纪昀等人作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已收入的三千五百余种古籍和未收入而存目的六千七百余种书籍,做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论。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
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学科@#网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
1。
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物是“物”,即有生命力的自然物。
这种生命力,在古人那里,主要指气。
《庄子》曰:“人之生,气之聚也。
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生存在于气聚。
“气聚”包括两层内涵:作为生命力的气的出现和作为材质的气的聚集。
前者指神,后者指形。
荀子完全吸收了传统的生命观,他举例说,古代有个叫做涓蜀梁的人,不仅胆小,而且愚昧无知,“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
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
失气即断气,断气便没有了生命力。
气是人生的生命力。
有气便是生物,无气便不是生物。
荀子曰:“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
”如果能够治气便可以养生,从而能够长寿。
生命在于气。
这种气不仅仅是生命力,而且蕴含着形体气质。
荀子曰:“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
”金木水火土等属于构成生命的材质,但是其本身并非生命物。
草木有气,故而有生命。
万物生生不息。
万物不仅因天地之和而出生,而且也会顺自然之和而成长。
其中,万物生存的本原便是性,或者说,性是万物生存的初基,性是生之初。
荀子曰:“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性即万物的“自然的禀赋”,是生物的最原始的禀赋,是生物的天生状态。
荀子称之为“朴”:“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朴,《说文解字》曰:“木皮也。
”木皮即材质。
性即原始之材,是物的原始的、自然的禀赋。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人类作为生物的自然禀赋,并无本质属性之义。
人性即是物性,人欲即是物欲,或者说,荀子以物性言人性、以物欲言人欲:“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
”这段经典文献,多数学者按照现代观念予以解读,如李晨阳教授认为“说先王制作礼的目的是让人的欲望不受现有物资的限制,同时欲望的满足不应耗尽物资供应,物欲两者互相扶持,双双增长。
”其实不然,他讨论的是物与其活动即欲的关系,其中,“物”是主语,“欲”是谓语。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苏教版高三必修)杨厚典【考点突破】“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阅读的最高层级,它是前面各项内容的综合体现,只有准确把握了语句含义,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倾向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和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此考点题型基本稳定,一直采用的是选择形式的题型:普通单选式。
形式为:对××话或××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
这个题型是对作品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考试说明》早就列出了这一内容,但是以前试题中未出现过,2003年是第一次。
答题时要联系全文对选项进行分析,看其是否符合文意,是否恰如其分,有没有歪曲事实、故意拔高、有意贬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避重就轻等情况。
【典例调研】【典例1】释秘演诗集序[宋] 欧阳修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
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
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
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已老,胠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注:①胠:打开——选自《古文观止》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天下太平日久,那些有才能的人往往蛰伏不出,必定有老死而不被世人发现的,想要访求他们,与之结交而不能。
专题07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解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中的另一项要求,是考查的重点之一。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比较鲜明、直接、集中。
但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近三年的必考考点,主要为客观选择题。
备注:标注★的题目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
典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绕着“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的争论延续至今仍无定论,但从去年初爆出到现在,“大数据杀熟”所指向的在线差旅平台风波难断。
3月11日上午,携程针对微博网友“陈利人”订购机票遭遇的烦心事发表道歉声明,称二次支付显示无票是系统Bug所致,绝无“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这件事,基本还是各说各的理,消费者言之凿凿“这个可以有”,在线服务摊手表示“这个真没有”。
回头看,2008年以来,爆料或控诉在线旅游、酒店、机票等电商平台的疑似“大数据杀熟”行为不胜枚举;乃至十年之后的2018年,“大数据杀熟”被评为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中消协甚至还将其列为2019年新春重点关注对象。
但诡异的是,迄今没有认定出一个板上钉钉的钉熟案例。
信息不对称与不透明如一堵厚重的铜墙铁壁,将真相阻隔在电商的最终解释权手里。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依据数据的精准分析,对于粘性强的用户,利用信息不对称不动声色加价或者拒绝优惠推送的差别化价格策略。
消费行为往往就是这样,用惯了、用多了,价格反而不敏感了。
因此,新客50块钱就能买到的服务,老客户可能还是停留在100块钱的档位上。
电商平台的这种策略偏好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在最大化利润的目标面前,大数据提供的便利是不可能受道德诚信制约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详释考纲内涵所谓“观点态度”,是指作者通过一定的材料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思想倾向,表现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是褒扬还是贬低,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扬还是反对等。
具体体现在句、段、文章中,作者对具体的事、物、景、现象的看法和态度等。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实际上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和要表达的认识。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就是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将语言、语段或全文进行具体的理解和总结、筛选和提炼、加工和转化,从而分辨作者对所说事物的歌颂或批评的态度。
作者观点态度的表达,因文体不同、风格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差别。
或明示,直接表明观点态度;或暗示,如取譬设喻,含蓄委婉地抒发感情倾向;或集中议论抒情,一目了然;或散见于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这就要求要具有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文体不同,表现的形式也不太一样。
一般情况下,议论文的论点就是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议论性散文相对复杂,表现比较零散或含蓄。
说明文侧重于客观说明事物或事理,当然作者也会表现出自己的具体观点或态度。
记叙文或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主题和思想感情)往往融入对事件的叙述、对形象的塑造、对意境的营造中,显得比较隐晦或朦胧。
但是,总有一些显示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词、句、段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应该是一切阅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而把文中的观点和态度用准确、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来,则是近几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热点和难点。
有些文段,其中心思想是什么,很难一看就给人以明确的阐释,而作者在文中表现的观点态度则是比较客观的,或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或赞成、批判,或有所保留。
另一方面,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
所以,近几年来,高考考查这方面的内容就更多一些。
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命题的角度有:1.辨析作者在文中体现的观点和态度如2002年上海卷第5题:如何才能啃动一本难读的书,作者的观点是:第一次读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要毫不停顿地把它读完,注意你所能了解的部分,不要因为某一部分无法立即领悟而停顿。
1
高考频度:
★★★☆☆ ┇ 难易程度:★★★★☆
典例1 【2018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
王 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品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观点一:同意。
①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②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
观点二:不同意。
①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②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
【试题分析】 本题是一道探究题,既考查诗歌中的形象、又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还考查对诗歌思想情感的。
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4)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意旨。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能力点,是在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进一步要求。
一、什么是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一般说来,论说性的文结字是明朗的、直说的;文学作品则比较含蓄。
论说性的文章中,中心论点、分论点以及某些论,就是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
叙述性的文学作品,一般以写人、叙事、写景见长,观点态度等不直接说出,但是,也是可以捕捉到的。
如孙犁的《黄鹂》,由实而虚,经过几番推导,而不断飞跃,呈现出一种“哲理升华”的情致美。
读完全文,经过一番揣摩,就可以领悟到溶化在艺术画面里的生活感受和得到的人生见解,感受到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破坏人生和文艺“极致”的义愤。
二、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途径途径多种多样,主要有三条。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又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1:1999年第23题第1问:这篇《创造宣言》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相关原文是这样的。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的失败,亦是合作塑像之失败。
倘若活人之塑像又由于集体创造的,而不是个人创造的,那么这成功失败是属于集体,而不仅仅属于个人。
这段文字中的每一句话都明说着或暗含着作者的一种观点。
哪一句话表达作者对“教育的最大成功”的观点呢?首句说教师的“成功”,自然不是;次句说“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有点像,但不是。
高中语文备考-论述类文本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概述】“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中的另一项要求,是考查的重点之一。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指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主观倾向。
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直接表述,也可能间接表述;可能集中表述,也可能分散表述。
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是隐含的,分析时就要依据文本,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推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如果散见于文中不同位置,分析时就要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归纳整理。
“分析”与“概括”是两种对应的思维方式:分析是从复杂到简单,将事物分解为假设干局部,找出各个局部的本质属性,弄清彼此间的差异;概括是从简单到复杂,将假设干事物依据其共同特征归纳在一起,实现对整体的认知。
【设问形式】形式一:从全文看,以下说法正确(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形式二:以下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形式三:以下不属于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为哪一项。
形式四:下面这段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答题步骤】第一步,整体把握辨析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
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析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第二步,查找评论文字,作出判断或概括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
这类试题在一般论述类文章中大量出现,一般要求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方法技巧】答题的时候,或者辨析从文中得出的判断的正误,或者区分与原文意思是否相符。
应用查找到的有关词句与选项对照,区分、比拟、筛选,通过分析进行取舍。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解题要领是:一、从全文中筛选表现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语句。
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
这些语句,论述类文章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
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1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2014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
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
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
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
我国科学家杨振宁则引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方程和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
他还曾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大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学科#网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粗略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
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和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的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
”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
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
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每日一题(第06周)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含解析)不分版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
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
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就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
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
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
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
欣赏之前要有了解。
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却非常重要。
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假设只了解而不能欣赏,那么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
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
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
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
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化学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
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谢,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201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三事忠告》二则张养浩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
相.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
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
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纚踵也。
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
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愈.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欢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
有官君子,()审择焉。
(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官如治家,凡事当如,而官府所司范围更广,责任更重,因此治官更应尽心。
B.管理若对家人侵吞牟利的“侵渔”行为不加禁止,那就会处处受制,祸生儿席。
C.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为官态度。
D.两则忠告观点鲜明,论证方法则有所区别,前者正反说理,后者重在反面论证。
【参考答案】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原弊[宋]欧阳修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
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
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学点探究分析】重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难点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方法技巧】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所写人物或事件的倾向。
在记叙性的文段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主次的安排、事件叙述的详略等方面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倾向。
在议论文中,要结合论点论据和写作背景等,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还要能分析这种观点态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要做好此类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概括的完整性、全面性;二是概括的准确性。
【能力升级捷径】例1 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方括号中是古人的注解),读后答题。
(1988年全国高考题)甲.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
使酒难近。
【注:使酒,因酒纵性谓之使酒。
近,谓亲近天子而为大臣。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
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怨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注:谓窥见陛下深浅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辞之官。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乙.以一人之誉而召季布以一人之毁而遣季布天下将窥其浅深虽然何病人主威福之大权,岂以天下莫能窥为不测哉!布之悻悻于罢去,而仰洁人主以取快,其不足以为御史大夫,明矣。
使酒难近之实,自露而不可掩矣。
文帝之失,轻于召布也,非轻于罢布也。
慎用大臣而不吝于改过,闻人之言,迟之一月,而察其非诬,默然良久而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所以养臣子之这耻也,非惭也。
如其惭邪,抑.以轻于召布而愧其知人之不夙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从司马迁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季布和文帝的看法,王夫之的看法与他不同。
两者的差别有四种说法,选出正确的一种()A.司马迁认为季布刚直敢言,文帝缺乏主见,但知过能改;王夫之认为季布偏狭任性,文帝知过能改,只是改过太迟。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勿斋记(明)朱舜水①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千万里已。
②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
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①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视听言动者,耳目口体之常事,礼与非礼者,中智之衡量,而“勿”者下学之持守,岂夫子不能说玄说妙、言高言远哉?抑颜渊之才不能为玄为妙、骛高骛远哉?夫以振古聪明睿知之颜渊,而遇生民未有之孔子,其所以授受者,止于日用之能事、下学之工夫。
其少有不及于颜渊者,从可知矣,故知道之至极者,在此而不在彼也。
③藤君素好学,有志于“四勿”也,以名其斋。
因号“勿斋”,初见于太史所。
士大夫之初遇,自有礼矣,不得轻有所请谒也,奈何以“勿斋”请余为之记也?余未知其人,亦何得轻为搦管,如贾人之炫其玉而求售也?抑其心久厌夫高远玄虚之故习,茫如捕风,一旦幡然,欲得余言以证其生平之志、中庸之德乎?“先民有言,询于刍荛②”,勿斋有之矣!“狂夫之言,圣人择焉”,余亦有之矣![注]①传心:传授道统。
②刍荛:指割草砍柴的人。
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
(用自己的话作答。
)【参考答案】修身应注重日常的人情事理,在视、听、言、动之间下功夫,从而臻于圣人之道。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概括作者的修身理念”,要求“用自己的话作答”。
首先应找出能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芝阁记王安石①祥符时,封泰山以文天下之平,四方以芝来告者万数。
其大吏,则天子赐书以宠嘉之,小吏若民,辄锡金帛。
方是时,希世有力之大臣,穷搜而远采,山农野老,攀缘狙杙,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绝,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
而芝出于九州、四海之间,盖几于尽矣。
②至今上即位,谦让不德。
自大臣不敢言封禅,诏有司以祥瑞告者皆勿纳。
于是神奇之产,销藏委翳于蒿藜榛莽之间,而山农野老不复知其为瑞也。
则知因一时之好恶,而能成天下之风俗,况于行先王之治哉?③太丘陈君学文而好奇。
芝生于庭,能识其为芝,惜其可献而莫售也,故阁于其居之东偏,掇取而藏之。
盖其好奇如此。
噫!芝一也,或贵于天子,或贵于士,或辱于凡民,夫岂不以时乎哉?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而卒所以贵贱者,何以异哉?此予之所以叹也。
④皇祐五年十月日记。
1.祥符年间,芝“几于尽”的原因是什么?2.分析第②段的作用。
3.下列对陈君建阁藏芝的原因的推测,合理的一项是()A.不满皇帝迷信祥瑞粉饰太平。
B.进献朝廷颂扬今上谦让有德。
C.为芝草不遇于时而感到惋惜。
D.先居为奇货再伺机高价出售。
4.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应以士人际遇的贵贱来区分是否有道。
B.作者把士人不应为贵贱所役使作为文章的主旨。
C.作者为士人的际遇为何有贵贱之分而感到困惑。
D.作者认为士人和芝草贵贱有别的原因是一样的。
5.清人沈德潜评价《芝阁记》“用意多在题外”。
请对此加以赏析。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游凌云图记刘大櫆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非山水之能娱人,而知者仁者之心常有以寓乎此也。
②南方固山水之奥区,而巴蜀峨眉尤为怪伟奇绝,昔苏子瞻浮云轩冕①,而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②。
古之杰魁之士,其纵恣徜徉而不可羁縻以事者,类如此欤!③吾友卢君抱孙以进士令蜀之洪雅,地小而僻,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
于是携童幼,挈壶觞,逶迤而来,攀援以登,坐于崇岗积石之间,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
于时极乐。
既归里闲居,延请工画事者,画《卢公载酒游凌云》也。
古今人不相及矣;昔之人所尝有事者,今人未必能追步之也。
乃子瞻之有志焉而未毕者,至卢君而遂能见之行事,则夫卢君之施泽于民,其亦有类于古人之为之邪?于是为之记。
[注释]①轩冕: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禄。
②汉嘉,蜀地名。
凌云山,蜀中名山之一。
6.文中与“卢君之施泽于民”相照应的语句是“”。
7.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理想中的士大夫应该既施泽于民,又寄情于山水。
B.苏轼作为“古之杰魁之士”,只能做到钟情山水而轻于轩冕。
C.卢抱孙政务之余曾畅游凌云,其友刘大櫆写此文专记其事。
D.知者仁者的快乐,都得之于山水并寄寓在对山水的观览中。
8.从语言运用角度,赏析画线的句子。
9.作者说子瞻“有志焉而未毕”,其中“志”指什么?请根据你对苏轼的了解,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
一1.示例:宋真宗祥符年间,朝野以灵芝为祥瑞,一时上至大吏下至小民穷搜远采,致使九州四海之间,灵芝几乎穷尽。
2.示例:第②段写宋仁宗不信祥瑞、天下人不识灵芝,与第①段写真宗迷信祥瑞形成对比,有力论证了君王因一时好恶而改变天下风俗的观点,同时为第③段中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做了铺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的作用。
第②段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写宋仁不信祥瑞、天下人不识灵芝,与第①段写真宗迷信祥瑞形成对比,为第③段中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做了铺垫。
3.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
对陈君建阁藏芝的原因的推测,结合文本内容“惜其可献而莫售也,故阁于其居之东偏,掇取而藏之”分析,C项合适。
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
“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而卒所以贵贱者,何以异哉”,注意抓住“士”“贵贱”“何以异”分析,综合D项合适。
5.示例:作者通过叙写灵芝在真宗、仁宗两朝天差地别的处境,以小见大(托物言志),阐明了士人的命运如同灵芝、荣辱贵贱都取决于时运的人生哲理,意在题外,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直观),易于读者理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章创作的用意。
《芝阁记》,叙写灵芝在真宗、仁宗两朝天差地别的处境,阐明了士人的命运如同灵芝、荣辱贵贱都取决于时运的人生哲理。
【参考译文】大中祥符年间,真宗皇帝登泰山举行封禅仪典,以此文饰天下太平,全国各地有上万人拿着灵芝来朝廷报告。
其中的高级官吏,天子便赏赐书籍以示恩宠,嘉奖他们;低级官吏和普通百姓,便赏给金银布帛。
当时,迎合世俗、掌握权力的大臣,派人到远方去采摘,尽力搜寻;山区农民、乡间老农攀援山上的树桩,登上高不可测的山崖,下到山涧峡谷深处。
崩裂的山峰,断裂的地层,偏僻荒凉遥远隐蔽的地方,人迹罕至之处,往往都搜寻遍了。
这样,九州四海所产的灵芝,几乎都被采摘尽了。
到了当今皇上登上帝位,为人谦虚,不以德行自居,从大臣以下不敢再提封禅这件事了。
皇帝命令有关官员:凡是奉献吉祥之物来报告的,一律不要接纳。
于是一切神异珍奇之物,都被丢弃隐没在蒿莱野菜、树丛杂草之中,如今山区农民、乡下老农不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吉祥物了。
由此可知,皇帝一时的喜好或厌恶,能够影响天下形成风气,何况是推行古代圣王的政令与教化呢?太邱人陈君,学习文章又爱搜寻珍奇之物。
灵芝在他的庭院长出来,他能认出这是灵芝。
因惋惜灵芝可以献上朝廷但朝廷不接受,于是在他住宅的东边建起一座楼阁,把采摘到的灵芝收藏起来。
他喜爱珍奇之物到这样的地步。
唉,灵芝本来是一样的,但有的被天子所珍贵,有的被士人所珍贵,而有的却被普通百姓轻视辱没。
这难道不是因为时运不同吗?具有道德修养的士人,固然不会将心思用在尊贵卑贱方面,但是最终还有尊贵和卑贱的差别,这同灵芝的遭遇有什么区别呢?这正是我要感叹的原因啊。
皇祐五年十月某日记。
二6.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
“卢君之施泽于民”这句话的意思是卢君给百姓施加恩惠,根据此意可在第三段中找到“政简而明,民安其俗,从容就理”这句话。
7.A8.参考角度:化用诗句;对偶;炼字;整散结合、举例、效果。
句式上,整散结合。
运用动词如“携”、“挈”、“攀援”等生动形象地表现登山之乐;运用对偶如“超然远瞩,邈然澄思”,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化用苏轼名句,文意典雅,如“飘飘乎遗世之怀,浩浩乎如在三古之上”,表现登游凌云的超然洒脱,心旷神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侧重考查语言表达技巧。
分析语言技巧,一般可从三个角度分析。
炼字,如动词、形容词等;对偶对账,整散结合;化用前人诗句,增强表达效果。
此句可从这三个角度做出分析。
9.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
因为苏轼仕途屡遭坎坷,怀才不遇,无法实现经世致用之志,即使畅游山水也无法真正释怀;但他仍以积极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寄情山水。
(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第一问可从第二段中找出“愿得出守汉嘉,以为凌云之游”。
第二问要联系苏轼的生平来回答。
苏轼的三起三落:一起:步入仕途。
1057年苏东坡22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
一落:大难临头。
1079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二起:东山再起。
苏东坡青云直上,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
二落:知难而退。
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参考译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不是山水能使人娱乐,而是智者、仁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寄托在这(山水)里面。
南方本来就是山水幽深玄妙的地方,而四川峨眉(的景色)尤其怪伟奇绝。
从前苏轼把官位视为浮云,却愿意担任汉嘉太守,以便成全游览凌云山(的愿望)。
古代杰出的士人,他们纵情游览山水却不被世俗的事务羁绊,大都像这样啊!我的朋友卢抱孙凭进士的身份担任四川洪雅县令,(洪雅)地方小而且偏僻,政治简洁明了,人民安守当地的习俗,(卢君)从容治理(洪雅)。
于是(他)携带着孩童,带着酒,逶迤而来,攀着(草木)登上(山峰),坐在高山堆积的山石之间,超然远望,邈然静思,飘飘然有离开尘世的情怀,浩浩然好像处在三代之上。
在这时(卢君)感到非常快乐。
(卢君)回到家乡闲居之后,请擅长绘画的人,画了一幅《卢公载酒游凌云》图。
古人(前人)曾经做过的事情,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够仿效它。
昔人曾经做过的事,现在的人不一定能够比得上啊。
然而苏轼有志于此(游览凌云寺)却没有实现的,到了卢君却能够用他的行动实践了,那么卢君(先生)给百姓施加恩惠,大概也类似古人(曾经)做的事吧?于是我替他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美文欣赏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