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的蔬菜市场调研报告修订稿
- 格式:docx
- 大小:17.93 KB
- 文档页数:10
关于村的蔬菜市场调研
报告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关于XXX的蔬菜市场调研报告
“城之翼”团队
时间:2011年8月29日
地点:山东省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尤其是2008绿色奥运承办以来,人民大众对生活的要求水平渐渐的提升,特别是对吃的要求特别严格,这就使得对蔬菜等作物的把关更加严格,从而间接的影响了农户的蔬菜销售方式,他们在面对大众对蔬菜要求多元化的情况下,将选择怎样的销售方式来将他们的蔬菜推向社会,而在这样的销售方式的背后又是什么样的因素在影响着他们的选择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问题,了解农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蔬菜销售方式及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此,我们七人在暑假组成一个调研队伍,前往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XXX进行为期7天得社会调研,希望在这几天的市场调查中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一、XXX位置及蔬菜种植现状
1、XXX位置。该村位于昌乐县的南部,红河镇的北部,东临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北靠高速公路,让此村的交通看起来很是便利,这就对蔬菜的销售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地势比较平坦,水资源很丰富,适合蔬菜的种植,使得当地的蔬菜长势
良好,产量丰富。这个村人口有580户,劳动力丰富,为蔬菜的种植及销售提供了劳动力。
2、蔬菜生产状况。该村的总面积为1520亩,其中住宅面积为120亩,土地面积为1400亩,而且种植的蔬菜又占了一大半。可见,当地的蔬菜业很是发达。我们问了一些农户,得知,该村作物种植的分配为:春秋季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瓜果主要集中与夏季,当然冬季也有大棚蔬菜,但是不是很多,因此,蔬菜的种植与收获就主要是在夏季,当地蔬菜产量丰富,除了当地的地理优势外,还与当地人民的合理种植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分不开,他们的蔬菜知识很是精湛,有强大的知识理论支持。通过我们的初步了解,该村的村委为了农户更好的种植蔬菜,更好的管理,村委为农户订阅了很多农产品的杂志,使得该村村民对蔬菜的种植有了新得理解,能够与时俱进,让蔬菜的产量得到更大的增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该村种植的蔬菜主要是豆角、姜、葱、大蒜,每家种植的亩数很多,平均每户亩,而且蔬菜种植的土地很是集中。因此就出现大面积的豆角,生姜,葱,大蒜的种植区。
3、收益情况。通过我们与村委的沟通,以及农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该村豆角每亩收益为15000元,生姜则为每亩14400元,大葱每亩收入为4000元。这还是算的最高价格时的收入。通
过计算,我们的到该村人均收入为3000元。据调查,豆角最贵为每斤3元,最低却为0.3元,由此可见这些蔬菜的单价不稳定,一定时期内价格很高,但一定时间段就变得很低,这使得很多农户没有分析好市场价格的变化,没能在最高价格时卖出作物,从而使人均收入有点不均。
二、当地蔬菜销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蔬菜农户的销售方式分为四种方式:市场交易形式、合同形式、合作社形式、垂直一体化形式四种形式。其中市场交易形式占主要地位,在市场交易中,农户作为市场主体,对自己生产的蔬菜有充分的决定权,他们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决定蔬菜的价格,与消费者或者是蔬菜收购商进行直接的讨价还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双方没有任何的约定,是一次性买断或者次次买断关系,交易双方不是利益的共同体。农户可以通过摆地边摊进行销售,大多数远离城市的农户则将蔬菜卖给蔬菜经销商、农户经纪人、蔬菜收购商等。我国整个蔬菜的交易量的80%以上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易。
我们在这七天中,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走访农户,发现该村的蔬菜销售主要是通过市场交易这种方式进行交易的,他们并没有跟超市或一些比较大的一些食品企业进行合作,对他们进行直接的提供蔬菜,而是自己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当地的市场销售主要是通过集市,他们每天都有集市,但是地点不同,每五天循环一次。在蔬菜成熟的初期主要是农户自己将作物运到集市上进行贩卖,但当蔬菜到了大量的成熟时期时,就会有一些商贩开着货车来到村里进行收购。我们有几天跟随当地村民体验了一下,早上4、5点就起床去豆角地摘豆角,然后再推到东边的柏油马路上进行销售,那里会有好多商贩等候着购买,价格也是每天一个价,有时高,有时低,价格很是不稳定。
还有就是生姜的销售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由于生姜可以在地窖里储存一段时间,所以好多的村民不是直接的卖掉,而是出土后,放入地窖,希望价格还会再高点,等到那时再买,可是这样做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谁也说不准到那时生姜的价格比现在高还是低,所以就会使一部分的农户受到损失。
由此可见,这种方式虽然很方便,但是这种方式会使的农户面临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信息不对称、销售困难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农户处于弱势地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该村的一些村民在收益方面,种的蔬菜亩数差不多,但是收益差距却很大。同时农户为了自己的利润最大化考虑,往往盲目的使用农药、化肥来增加蔬菜的产量,而这种销售方式往往对蔬菜的农药残留以及质量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从而造成蔬菜类的质量安全问题、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的问题,对整个蔬菜产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该村的大多数农户的蔬菜生产还是小规模、独立、分散为主,这种情况已经成为整个蔬菜生产加工行业及其供应链发展的障碍。通过七天的调查研究以及参考的文献,发现影响该村农户蔬菜的销售方式选择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户户主个人的性格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地区和环境因素等。
1、农户户主的个人特征。主要和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对待风险的态度。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是小农生产,农民在销售自己的产品时也是传统的市场交易方式。一旦卖不出去,损失就要自己承担,而后来发展的合同形式、合作社形式以及垂直一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与前者比较起来是新鲜的事物。这些销售方式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当事人具有一
定的文化知识和素质,因此,户主的文化程度对他的选择后几种销售方式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文化程度越高、越倾向于采用对蔬菜质量控制有利的合同、合作方式。户主对风险的态度一般分为风险偏好、风险中性、风险规避三类,不同的态度会影响户主做出不同的选择,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可以降低销售风险。该村的农户文化水平不算很高,但是本村正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高。
2、农户家庭特征。农户的家庭特征主要是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家庭人口规模以及就业状况。调查研究表明,家中有非农职业的农户来源趋向多样化,因此就降低了蔬菜种植农户的收入风险。而那些没有非农职业额家庭来说,蔬菜销售就是家庭打得主要经济来源,通过采取合同方式或合作的方式就可以减少风险。
3、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具体包括蔬菜的种植面积、主材种植的种类、对蔬菜销售量占蔬菜生产量的比例等。我们发现该村,蔬菜生产的专门化程度越高,农户种植的蔬菜种类越少,并且很多农户在灌溉、保温等蔬菜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投资。蔬菜销售量占蔬菜生产量比例体现了农户种植的蔬菜商品化程度,商品化程度越高,农户越倾向于不同于传统的销售方式的其它方式。
4、地区及环境因素。它体现的是农户所处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变化状况,包括农户家庭离市场的距离、蔬菜的价格波动程度等。蔬菜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城市居民,而该村距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选择直销显然是很不合理的选择,所以,他们大都选择了市场销售或是卖给商贩,从中获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