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母题题源系列之诗歌情感 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36 KB
- 文档页数:5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诗歌鉴赏语言题学案题组一全员必做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11分)秋浦途中①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景中蕴情,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
B.三、四两句直接抒发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悲情感慨,凄婉动人。
C.“为问寒沙新到雁”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归雁来喻思归之人,表达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
D.“来时还下杜陵无”一句,轻声一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羁旅的愁思,宛转深致地表现了出来。
E.这首诗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写怀抱,富有情韵,给人以深致地回味。
解析:选BC B项,“直接抒发”错,应该是“间接抒发”;C项,“比喻”错,应该是“拟人”。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6分) 答: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诗句解释两个拟声词的含义,然后结合整首诗的思想情感,阐释其情感内涵。
参考答案:“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行舟水上、漂泊无依之感。
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衬托了孤寂悲凉之情。
[诗歌鉴赏]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
山路蜿蜒,落木萧萧,秋雨纷纷;溪水伸展,秋风淅淅,波摇草动;山程水驿,风雨凄迷,字里行间流露出人行秋风中的寒凉心态和冷寂情绪。
为了下一步掀起感情的漩涡,诗人把目光转向了飞落寒汀的鸿雁,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
第三句转折得好,第四句就如顺水下船一样,自然凑泊,有着无限的风致。
点出“杜陵”,是因为诗人朝夕难忘的老家——樊川,就在那里。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母题题源系列之诗歌艺术手法学案【母题来源】2018年高考浙江卷第19——20题【母题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2个小题。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答案】19.(1)久留(逗留)(2)依依不舍20.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试题解析】19.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把握“淹留”一词的含义,可以联想屈原在《离骚》中“岁月忽其不淹兮”的“淹”字,该句中的“淹”为停留、停滞之意,代入“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意义通畅。
结合诗歌标题“送王昌龄”和“送君多暮情”,可知此诗为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20.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手法的把握。
考生首先要明确何为“点染手法”,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诗歌标题点明该诗为离别诗,第一句“送君多暮情”点明伤别之情。
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把暮景层层铺开,渲染了幽淡惆怅,烘托了离别之情。
诗歌最后“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表达了对朋友远去的依依不舍。
【命题意图】这是一道考核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核的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属于艺术手法的考核。
【考试方向】近年来诗歌鉴赏题目,重点放在诗歌的内容的概括、情感的探究和手法的赏析上,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考核一般都给出答题的方向,如此题中明确考核“点染”的手法。
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2018·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二、(2018·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三、(2018·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四、(2018·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第1~2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2019-2020 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教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熟悉古诗词中所抒发的各种思想情感的类型及其鉴赏术语;2.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解题技巧。
【考纲要求】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过程】一. 学会提取各种信息,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2、作家生活的时代,诗歌的写作背景;3、诗词的题目、注释及“序” ;4、文本中的情态词及作品复杂的情感;5、涉及的文化常识、典故神话等。
二.真题回放回顾2010 目年高考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题型,分析高考试题提问方式:1、(2010 年高考山东卷)(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2、(201 年高考四川卷)(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3、(2009 年高考安徽卷)(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2009 年高考辽宁卷)(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2009 年高考江苏卷)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三.题目类型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3、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4、表现了怎样的情趣;5、主旨是什么;6、结合意境提问;7、就某句某联发问。
四.解题格式1、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 揭露)什么感情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五.分类讲练㈠.别离贬谪诗1. 把握别离贬谪诗的思想内容⑴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①表达离愁憋绪,多迷恋、伤感。
②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③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④表达自己的志向。
⑵贬谪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①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之情感把握复习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三、教学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情感变化、情感思路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前自主练习1.课前检测阅读张籍的《节妇吟》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节妇吟唐·张籍——寄东平李司空师道①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②。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③执戟明光④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注:①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曾邀张籍以扩充自己的势力。
②红罗襦:红罗短袄。
③良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④明光:本是汉代宫殿名,这里泛指宫殿。
答:二、导入师: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她总在字里行间召唤人性的真善美。
古诗歌渗透到了我们成长的每一阶段,从呀呀学语时跟母亲背诵“床前明月光”“离离原上草”到求学阶段接触的《诗经》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所以很多同学也会活学活用,“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零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师: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爱她不容易”呀,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一节课和大家共同探讨诗歌鉴赏中的如何把握诗歌的情感。
三、作业问题诊断生:这首诗歌描写了一位已婚女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
教师提示:1.作者——唐·张籍(唐代著名诗人,韩愈门生,历任国子监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等职)2.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3.李师道:是当时藩镇割据中的平卢淄青节度使,且有一大堆高官头衔,其势炙手可热。
当时藩镇割据者用各种手段拉拢、勾结有名文人和中央官吏,以此扩张自己的势力。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现代诗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现代诗歌【单元解读】一.高考目标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单元复习本单元课文所选编的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这些诗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
鉴赏诗歌有多种方法,如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等。
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可供鉴赏诗歌时参考。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鉴赏现代诗歌,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阅读学案第1讲从读懂诗开始——“三管齐下”助读诗歌在考试中古代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普遍较低,甚至很低。
究其原因,在于考生读不懂诗歌而导致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
因此,在复习古代诗歌阅读这一专题时,先学读诗。
一、掌握诗歌的2点基本常识——疏通阅读障碍(一)了解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了解诗歌的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对我们把握诗歌的层次内容、诗歌大意有着重要作用。
1.结构章法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大体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
“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示例]诗歌结构章法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首联:起。
赞美李白诗才超群。
颔联:承。
指出李白的诗清新俊逸的风格。
颈联:转。
由赞美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
尾联:合。
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另一层。
(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针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解析:该诗首句从草色、柳色写起;次句写桃花、李子花,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写诗人的愁恨;第四句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
参考答案: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李子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
(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学案考情纵览阅读素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于古体诗。
古体诗不拘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律诗是格律要求非常严格的近体诗。
常见的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
“五律”“七律”以八句完篇,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按照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绝句本称“截句”,乃截取律诗一半而来。
绝句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简称“五绝”“七绝”。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等。
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根据字数不同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
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或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或下片、过片。
4.曲,又称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宋、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一、标题切入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因为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有的交代了诗歌的题材、体裁。
从标题切入,就是要把握住这些丰富信息。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母题题源系列之分析文章的结构学案【母题来源】2018年高考新课标1卷第2题【母题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全国)鉴赏表达技巧考情解读学案引语对古诗表达技巧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也是必考点,同时也是考生复习的难点。
难在第一步——准确判断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所起到的作用。
表达方式类题中对描写(正面、侧面)和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的考查较为常见;修辞类题一般考查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表现手法类题中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动静结合等较为常见;结构技巧分析类题一般考查卒章显志、承上启下等。
解答试题的前提是对表达技巧方面的知识有储备,能够结合诗句进行辨析。
尤其能做到规范作答。
作答时要求要点完备,并且能够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类型一表现手法[2017·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要求任选一种简析。
2.研读诗歌细致分析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熟知表现手法有哪些,主要是对比、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其次要结合诗句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最后要写出该手法的运用有什么效果。
从尾联诗句中一个“更待”可以看出,“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可以判断为虚写。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全国)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考情解读学案引语“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古诗鉴赏中是一个必考点。
在高考命题实践中真正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题很少见,通常是要求考生回答“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这类“是什么”的问题,它考查的重点在于根据诗句内容读懂诗歌,了解作者的经历和诗歌的创作背景。
常见命题类型主要有三种。
一是概括诗歌的内容主旨,二是分析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是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命题有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主观设问,二是五选二的客观选择题。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鉴赏的核心。
一般在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需要结合诗歌所提供的信息。
如诗歌的标题、作者、关键句、注释、诗歌的类型、意象等。
也就是说,综合考虑,多角度入手,这样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关于评价类试题因为难度偏大,命题中出现的较少,但评价的前提是理解思想内容,只有理解了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
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类型一思想内容类[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试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 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
2019届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教案(全国)考情解读学案引语诗歌形象,也称为意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且都是考查重点。
人物形象又可分为诗人自我形象和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又可分为自然景物形象和生活环境形象。
2017年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就出现了一道五选二的客观题,对诗歌形象的赏析仍然是重中之重。
鉴赏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居多,而景物形象分为意象、意境和物象等。
尤其是意象和意境是重点,一般在试题中可能会让考生辨识意象,并且要求考生对意境加以概括分析,这就需要平时有一定的积累,能够根据意象对意境特点进行准确概括。
而关于人物形象,则通过诗人的描写抓住人物形象特征。
但人物形象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与诗人形象要分析清楚。
复习时,要牢记鉴赏形象的相关术语,注意把握形象体现的情感、营造的意境等。
解构真题引领规范类型一景物形象[2017·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梳理1.明确考点辨别要求本题考查对诗歌景物形象的鉴赏能力,要求描绘画面的意境。
2.研读诗歌细致分析解答好这类试题,第一要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这要求我们平时多储备古典诗歌的意象及作用;第二要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把每个意象综合起来提炼意境的特点;第三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歌中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意境带给我们的感受;第四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如幽深僻远、恬淡闲适,等等。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经典母题30题学案母题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的《赤壁》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讽刺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成功是因为侥幸。
(2)韩愈在《师说》中批评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态度,并且指出因此而产生的令人奇怪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便”“锁”“齿”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母题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答案】(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母题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感叹道“其可怪也欤!”(2)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是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
【答案】(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古代诗歌鉴赏—情感态度专项练学案1.(2018·成都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11分)满庭芳苏轼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④。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字季常,眉州人。
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
②司州: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时住黄陂。
③摐摐:拟声词。
④釭:灯。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诗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又将王长官其人与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
D.“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王先生虽然老矣,但相见如梦,还是要把酒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E.“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和二人的相得。
解析:AD A项,这三句无“傲视天下”意,主要表达的是对王长官的赞颂之情;D项,“居士先生老矣”是词人自叹,一个“老”字感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并不是劝酒之辞。
(选A得3分,选D得2分)★(2)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情感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抓住词中的意象及情感词分析。
上片“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两句喻友人品格之高;“竹坞松窗”以竹松比喻衬托友人的正直耿介。
“云溪”“竹坞”“松窗”则描绘了王先生幽静的居住环境,体现了他的隐逸情趣。
(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二第二编第1讲诗歌情感学案(含解析)不分版本第1讲诗歌情感《考试大纲》规定: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分析评价,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做出评价的不是很多,即便是涉及这一层面,其设题点也大多集中在诗歌的内容、抒发的思想感情等方面。
所以本讲只从高考考查的诗歌情感题题型角度分析。
题型一词句情感题——[名师点]——————————————————————————————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
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
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情感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当然,有时词句情感题所考查的词句是抒情比拟含蓄的写景(人)句或叙事句,这就需要透过景、事来把握情感。
———[题组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9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 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
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慨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照应,意在说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精品学习资料
专题十 诗歌鉴赏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分析、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次为C :分析综合。
预测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本考点的情况设置如下:
一、古代诗歌鉴赏考点 1.形象⎩⎪⎨⎪⎧抒情主人公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2.语言⎩⎪⎨⎪⎧特点:抒情性 精炼性 含蓄性 跳跃性考查要点⎩⎪⎨
⎪⎧炼字效果 词语理解及品味语言风格
3.表
达技巧⎩⎪⎪⎨⎪⎪⎧行文结构:开门见山 层层深入 卒章显志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抒情⎩
⎪⎨⎪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用典
表现手法:起兴 衬托 渲染 抑扬 象征
修辞手法:比喻 比拟 排比 对偶 反问
精品学习资料
4.思想内容⎩⎪⎨⎪
⎧内容主旨思想情感观点态度
二、诗歌表达技巧一览表
(一)忧国忧民。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母题题源系列之诗歌情感学案【母题来源】2018年课标1卷第15题【母题原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B15.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试题解析】14.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主要集中对诗意、思想主旨、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查,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将各个选项带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即可。
B项“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诗中“穷”意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处境艰难”,而不是生活的贫困。
属于诗意理解错误。
15.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评价。
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本题中需注意“寒风变春柳”、“烟濛濛”两个关键词,展现了柳条的朦胧多姿。
这个意象的深层含义就是希望,所以可知作者在困境中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命题意图】这是一道考核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核的是诗歌的表达情感的方式,实际也就变相的考核情感。
【考试方向】近年来诗歌鉴赏题目,重点放在诗歌的内容的概括、情感的探究和手法的赏析上,诗歌的情感必考的题目,一般为结合诗句探究诗歌的情感,情感在诗中都有所体现,所以做起来并不难。
【得分要点】首先根据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词语确定诗歌的主旨、情感。
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答题时注意表述方式,首先答出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具体的解释。
【母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苏轼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
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
词人时在杭州为官。
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
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筒马,月静庾公楼。
”别乘:官名。
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
“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E.全词篇幅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话,读来妙趣横生。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BE2.(1)公务之余,观赏大自然美景,与明月清风为伴的闲适;(2)对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杭州城的喜爱;(3)对友人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的喜悦。
【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项考核炼字,BE项考核手法,CD考核内容,其中B项,“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不恰当。
词人的心境应是闲适、恬静的。
E项,词中没有议论。
【母题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歌行(节选〕陆游人生不作安期生①,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②,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注】①安期生:传说为古代仙人,卖药东海边。
秦始皇曾派人入海访求安期生,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
②李西平:唐德宗名将李晟,曾率军从叛臣朱泚手中收复长安,迎德宗回京,因功封为西平郡王。
3.本诗用了安期生和李西平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诗前两句充满浪漫情调,诗人将入海骑鲸视为人生一大快事,显得气概非凡。
B.谈到生平抱负,诗人坦言自己并不想做安期生那样的神仙,认为那是游戏人生。
C.用李西平事十分贴切时局。
陆游正是想要同李晟收复长安一样,收复旧都汴京。
D.陆游推重李晟,因为他博功名、封侯王,这正是陆游一生不懈追求的崇髙目标。
E.骑鲸入海与破敌收京相比,前者只是陪衬,做名将才是诗人努力想实现的方向。
4.后四句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3.BD4.①功业未就,年华垂老的悲慨。
“金印煌煌”与“白发种种”对比强烈,诗人一心报国却壮志未酬,而年过半百,壮士垂暮,平生理想似乎愈离愈远了。
②投闲置散,髀肉复生的痛苦。
卧于古寺,傍守僧窗,不能上马杀敌,只能无聊地躺着,默送夕阳,这是作为爱国志士感到痛苦和无聊的。
【解析】3.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用了安期生和李西平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B项,诗人想做安期生那样的神仙,“不作”的意思是“如果不作”,从“犹当”可见前者也是理想。
D项,陆游一生追求的目标不是博功名、封侯王,从“手枭逆贼淸旧京”可见,收复失地,杀敌报国才是他人生志愿。
4.试题分析:题干是“后四句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感情?请简要分析。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读懂诗句,根据诗的后四句具体分析。
《长歌行》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评安期生作的一首七言古体诗。
诗中诗人抒写了平生的理想和抱负,以及理想无由实现的悲愤;还对驱逐金人,尽复失地的令人神往的情景作了热切的憧憬。
诗人用浪漫手法开始,前四句谈自己生平的抱负:或者做个安期生那样的神仙,游戏人生;要么做个李西平那样的名将,杀敌立功。
这四句写得气势很雄壮,使人振奋。
就表达上来说,前者又只是后者的陪衬,做神仙是幻想,做名将才是诗人努力想实现的方向。
同时,用李西平事又十分贴切当时时局,陆游正是想要同李西平扫平逆贼、收复旧京长安一样扫平金虏、收复旧都汴京。
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愿望是那么地虚无缥缈。
诗人回到了现实,便把前四句放出的狂澜一下子倒挽回来,进而感叹自己,年龄老大,功业无成,只能闲居在僧寮,无聊地躺着,默送着夕阳西下。
他想着,像自己这样的战士,就不能只作个诗人,发出凄苦的吟声,这决不是自己所愿意的,于是诗在沉重的压抑中再度放开,故作豪语,先写自己放浪于酒,意气奋发,从而在吐露心中郁结的烦闷时,又表现自己的豪情、对未来的向往,这就是收复失地,饮酒庆功。
末两句结得很自然,既承上饮酒而来,又与起首要做李西平遥遥呼应。
这首诗虽是闲居遣怀,主题仍与从军诗保持了一致。
诗的格调雄放豪轶,悲中带壮,既有不满与牢骚,又充满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无论是醉歌作达还是自我排遣,都紧密围绕对国事的关心与对未来的信心,很有鼓舞力。
本题应抓住“金印煌煌”与“白发种种”的对比手法,“古寺”、“秋晚”、“落日”等景色描写来回答诗句的手法及其作用。
【母题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苏轼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③。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④?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路经惶恐滩时所作。
据《万安县志》载“赣州二百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惟黄公为最甚。
”南方人读“黄公”如“惶恐”,因被称作惶恐滩。
②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
这里代指故乡山水。
③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
④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二毛”指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说明诗人已至暮年。
“一叶身”形象地表现诗人飘零的现状。
B.首联集工巧的对仗、生动的夸张、形象的双关、强烈的对比多种修辞于一体,并巧用数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处境。
C.把“黄公滩”叫做“惶恐滩”,虽是口音之误,却能涉及身世国事,颇有意趣,所以为后人认可并应用。
如文天祥诗中就有“惶恐滩头说惶恐”。
D.颈联中“帆腹”是说船帆受风,如大腹鼓起。
这一联写舟行所见所感,整首诗的格调也随之变化,由雄放转为凄苦。
E.尾联中“便合”意即“正应当”,“知津”反用孔子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劫难时,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
6.诗人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复杂多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柝。
【答案】5.BD6.(1)暮年遭贬的孤独凄苦。
首联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自己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
(2)思乡之情。
“山忆喜欢劳远梦”写自己因思念故乡而忧思成梦,“劳远梦”可见思乡情切。
(3)对仕途险恶的忧虑,对国事的忧愤。
“惶恐”一语双关,借地名来表达对自己当下处境艰难忧虑,“泣孤臣”表达虽然自己对朝廷一片忠心,无奈当时党争激烈,令正直之臣动辄得咎,无故遭贬。
(4)豁达洒脱。
颈联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不肯把自己埋没在痛苦之中,尾联诗人更是豁达的表示,自己可以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自己一生经历的风浪多的是,岂止是略识途而已,这点打击算不了什么。
【解析】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题中ACD项考核内容,BE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形象的双关”错误,“一叶身”是比喻;D 项,应该是“由凄苦转为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