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城市·空间的缔造及其它
- 格式:pdf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6
关于重庆这座城市的魔幻特质的文学描述我最为推崇的当数毛姆的小说集《在中国的屏风上》中的短篇“山城”。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他们对这儿有个说法: 太阳一照,狗就叫。这是一座灰暗、阴郁的城市,它笼罩在雾气之中,因为它屹立于山崖之上,两条大江在这里汇合,所以它周边为江水冲刷,有一边是混浊、湍急的水流。这山崖像一艘古代单层甲板大帆船的船头,仿佛为一个奇异的非自然的生命所拥有,竭尽全力地抖动着。它又像是正要加速冲进那奔腾的急流之中,崎岖的山峰将城市团团围住。”
显而易见,重庆这座山城的魔幻性被发现不止始于2018年的抖音,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访过这里的西方人就已经感受到那种不一样的现实和状态。《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为城市而设计”专刊向我约稿,希望我撰写一篇阐释“山地建筑空间”相关理念及研究、案例的文章,并且希望可以以洪崖洞、白象居、重庆房子等建筑为例对重庆的山地建筑特色进行介绍,从而增加刊物的层次与深度。
这几个建筑越来越成为关注山城重庆的焦点,甚至成为网红(图1)。如果真的要对山地建筑的空间特色进
行系统的阐述似乎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我研究与观察的兴趣点也不在这个方面,但是结合这几个案例的分析倒是引起了我作为建筑师和城市研究者的兴趣。作为洪崖洞的主创建筑师,以前关于项目的介绍都是围绕那一个项目,而现在面对分别产生于三个年代的三个(或三组)建筑(设计-建成的时间分别是1987年-1992年,2004年-2006年,2010年-2014年),我隐约感觉可能会有一些发现。我希望能够挖掘这些建筑网红现象背后的空间逻辑,它们如何被缔造,又如何被大众解读、消费。
白象居
在一个灰蒙清冽的早晨我带着好奇驱车前往,去实地感受白象居(图2、图3)。白象居近年来进入公众视野是因为电影《疯狂的石头》,其实在重庆你可以有无数多这样的经历,那些附着在老地名上的传统的街巷和空间:山城巷、燕子岩、飞机码头、望龙门、洪崖洞、千厮门、十八梯、白象街……,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城市记忆。每一个地方都有空间的故事和传奇,只是很多的传奇又被更新的传奇叠加、覆盖。我想象过去(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望龙门大概是由古老的城门、无数的吊脚楼和爬坡上坎的石梯所构
魔幻的城市·空间的缔造及其它
Magical City · Creation of Space and other
文_李向北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重庆向北设计机构创始人,深圳市华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
图1 洪崖洞、白象居、重庆房子位置示意
图
2 隔江远眺白象居
成的,今天从上面的街道走到临江的长滨路,这些石
级仍然提醒着你这座山城的陡峭。
白象居项目是在20世纪90年代渝中区启动较早的旧
城改造项目,类似空中通道层和空中交往廊在五六十
年代的欧美集合住宅中有大量的案例,而我想知道,
重庆这个80年代的住宅群设计是否受到过西方案例
的影响。带着很多疑问,我联系了当时参与设计的孙
志经老师。作为主要的项目设计实施者的孙老师解释,
中间的空中通道层原来就是公共空间,是空中商铺,
是为了和望龙门缆车站和空中索道的关联而设立的。
经孙老师的推荐,我查阅了张从正、孙志经等几位先
生分别发表于1989年和1995年的文章和作品集,逐
渐地揭开了那个神奇的建筑空间背后的故事。
在《教师建筑与规划设计作品集》(重庆建筑大学建筑
城规学院)里,我们可以看到重庆望龙门高层住宅群
的基本情况:建筑巧妙利用基地内38m的高差,提出
了“空中通道层”“街面及多标高入口”“公共交往廊”“变
屋面为地面”等构思,首创4-25层不设电梯的高层住
宅形式。 建筑造型起伏生动,室外空间丰富,颇具山
地建筑特色。建筑师关于设计的介绍寥寥数语,却直
击空间与场地的现实。
关于具体的设计,建筑师是这样表述的:
周边式布局
片区环境的特点是临江、靠路,高层高密度的住宅必
须有足够的安全和卫生间隔,江面和道路为片区提供
了不可多得的临空间距,因此建筑物相对集中。周边
式的布局既可以满足日照、通风、采光和消防的要求,
又可以在片区中部留出较大的空地作为居民活动和绿
化场地。于是将层数较高的住宅垂直于江面布置以取
得较好的朝向,而临江的一侧,空间虽然宝贵,但它
对于片区的小气候及居民的视野更为重要,所以布置
了一幢4-11层的退台式多层住宅(图4)。
无电梯高层住宅
2#、3#楼为空中通道层住宅(最后定为两幢),选择
适当的标高,在楼层的中部开辟出了一条公共的交通
通道将各单元的楼梯间连接起来。住户则可从城市街
道直接通过这条空中通道上行或下行达到所住楼层入
户,而不必再攀登多余的高度了(图5、图6)。
根据同样的道理,片区 V 号高层住宅楼采用了“空中
外廊”,Ⅰ号住宅楼则把住户的出入口分别设于10层、
8层及4层(底层除外)的屋面上,开创了独特的“由图8吊脚楼组图
图3
白象居近景图4 白象居平面布局图图5 Ⅱ—Ⅲ号楼立面图图6 Ⅱ号楼通道层平面图
图7 洪崖洞传统民居风貌区保护工程
天入地”的进出口方式。
魏皓严、郑曦在《生猛的白象居——步行基础设施建筑》一文中探讨了山地城市里的步行捷径与大型建筑的关系及重庆式 “生猛” 的建筑学与城市设计的意义。文章从对 “生猛” 一词的讨论引入对重庆白象居高层住宅楼的空间形态解读,充满睿智和阐释的意义。而通过翻阅文献和采访,我们也可以了解现象背后的另一种真实,即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一种背景下,建筑师直面现实的态度。
我接手洪崖洞设计的时候是2004年3月底,记得场地上开满了油菜花,裸露的经由结构加固的崖壁上野蛮地生长着肆意蔓延的黄桷树。关于场地的原始记忆已荡然无存,我只能在何智亚先生的摄影作品里找到
原初的记忆。
在基地众多复杂的因素中,48.5m的垂直落差和陡峭
崖壁,使该建筑群只能呈现出临崖而建的态势,而“悬
崖上的吊脚楼”也成为其基本的空间意象和视觉符号。
经过那么多年,我还是认为洪崖洞的设计是很难在简
短的文字中说清楚的(图7 –图11)。
在中国重庆渝中半岛北望大江的最后一块滨江地带,
在这个积淀了两千多年先民痕迹的地方,曾经拥有那
么多的故事:江隘炮台、洪崖闭门、纸盐码头、镇口
古寺、轻红古亭、东川书院、明代城墙、辛亥碑文、“三
横八纵”……曾经的繁华与沧桑,都在“洪崖洞”这
座宏大的建筑叙事体中展开(图12)。
这座长200m,高差达50m的建筑其实是代表了重
庆人多年来在艰苦环境中生存并怀有的一种理想(图
13)。从一开始,洪崖洞的设计所想表达的就是一场视
觉的盛宴,一场关于重庆过去的视觉的盛宴,一场永
不落幕的大戏。
洪崖洞的建筑从形而上的层面更多的是对曾经逝去的
岁月感性的把握,它试图体现出络绎来此参观驻足的
人的特点以及我们引以为傲的城市的特征。
按照汤姆·梅恩(Thom Mayne)的说法,令人感动
的建筑应该是要触及一些事物的 ,而洪崖洞应该是触
及了太多的东西,因而也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洪崖洞的震撼其实是在城市尺度上完成的,如若没有图9 洪崖洞平面图图10 洪崖洞剖面图
图11 洪崖洞模型图12 洪崖洞建筑区域
图13 洪崖洞高差图14 微型城市(吊脚楼曾经是重庆这座江岸城市的基本图景和生存景象,
并成为这座庞大都市的文化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