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七年级下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4.40 KB
- 文档页数:6
山中杂诗
梁·吴均
ϖ山际见来烟,
ϖ高高的山顶上飘来轻烟,
ϖ竹中窥落日。
竹林中能看到落日的余辉。
ϖ鸟向檐上飞,ϖ鸟儿在房檐上飞。
ϖ云从窗里出。
ϖ云朵从窗子里飘出来。
赏析
• 本诗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当时的山居之乐,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
——主题• 本诗歌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这一主题。
句句写景,句句有情。
——特点练习巩固
1、"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环境清幽,闲适恬淡的心情。
2、"鸟向檐上飞,鸟向檐上飞",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鸟飞檐上,云出窗里,在动和
静的变化中写出了轻快飘逸的生活情趣
3、“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可否改为“望”字?谈谈你的看法
不能。
因为“窥”是从缝隙中看的意思,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望”则是向远处
看的意思,境界开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
所以不能改。
竹里馆
唐·王维
• 独坐幽篁里,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里,• 弹琴复长啸。
一边弹琴一边吹着口哨。
竹
林里僻静幽深,没人知晓我在做• 深林人不知,什么,• 明月来相照。
只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陪伴着我。
品味感情感受意境
• 景:优美高雅• 情:宁静淡泊• 画面:• 一片宁静、幽深的竹林里,一个人独自坐在那里,他面前摆放着一架琴。
诗人一边弹着琴,有时“长啸”,似乎是在抒发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然而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又有谁能明了呢?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在陪伴着他。
1、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长啸反衬。
2、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诗人思
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独坐、弹琴、长啸
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
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半轮秋月悬挂在峨眉山巅。
• 影入平羌江水流。
• 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平羌江水中。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在夜色中我从清溪泽出发,奔向三峡,
• 思君不见下渝洲。
• 到了渝洲看不见你,多么想念啊。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2、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说
说这样写的作用。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连用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的江行体验和对故乡(朋友)的思念之情。
3、说一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入”“流” 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不仅写出了月
映清江的美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ϖ谁家玉笛暗飞声?ϖ散入春风满洛城。
ϖ此夜曲中闻折柳,ϖ何
人不起故园情!
不知从哪儿传来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飞入整个洛阳城。
倾听才知是一曲《折杨柳》,谁能不勾起思念故乡之情呢!
《折杨柳》:古乐曲。
古人别离,折杨柳相赠,以寄托伤离之情。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
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
感
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更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
试赏析“暗”和“散”的表达效果。
“暗”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
这自然是有心
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
“散”字用得妙。
“散”是均匀、遍布。
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
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
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
者密合无间。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715--770)的诗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热情澎湃。
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
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
路漫漫涉边塞,思故乡表达了诗人远泪不干涉边塞思乡怀亲之无纸笔捎口信,话平安
情怀报平安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不事雕琢,既有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2、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所展现的画面。
这句诗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自己的家园,“ 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
马西行。
“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
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
莽莽,离家已越来越远。
“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
3、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似乎有些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不矛盾。
“马上相逢”彼此行色匆匆,没有纸笔,赶紧托他捎回平安的口信,真切地表达了
思家的深情。
这“传语”二字,寄托了诗人全部的思家之情;而“平安”二字,却是家人最挂怀的
讯息。
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0后),唐代诗人,曾在苏州做地方官,后人称他“韦苏州”。
他的诗以
简洁朴素的语言歌咏水景物,抒写田园生活的乐趣;也有一些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幽草黄鹂春潮野渡
涧边生深树鸣闲淡宁静“怜” 雨急悠闲恬淡为诗之舟横眼
特点:以景写情,借景述意
1、请描绘“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飘落
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家去了,只见一叶小舟系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
横浮在那里。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全诗表露了恬静的胸怀和忧伤之情怀(表达了诗人悠闲恬淡的心情和脱俗隐逸的超然情怀)
3、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横”字用得好,从全诗看,因在“野渡”且又“无人”,故能“自横”,加上诗人当时闲居两涧的
境遇,自然使他偏爱这寂寞“幽草”,符合他当时心境
《江南逢李龟年》背景简介
这首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
《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
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
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
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
”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相熟;四十年后(安史之乱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诗歌赏析岐王宅里寻常见,追忆昔崔九堂前几度闻。
日情谊正是江南好风景,述今相抒发了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感慨
落花时节又逢君。
逢感慨
“落花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
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
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
切感伤。
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寻常,平常;几度,多次。
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
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3、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
“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
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
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品味诗歌
一、二句写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三、四句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
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写出别意。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送别往
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
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
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
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去了,只留
下我呆呆的出神
2、体会一下“苍苍”“杳杳”的妙处。
“苍苍”二字写竹林寺所处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写竹林寺的深远。
“苍苍” “杳杳”四个叠字,
极精练的描绘出一幅深远的青山寺庙图。
3、中国古诗往往以“寄托遥深”显示无穷的艺术魅力,这首是短短二十字,却含义丰富,
请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
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
隐的情绪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文大意】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
传出蛙声阵阵。
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
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诗文欣赏】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
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
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 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
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
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 棋子,
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
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
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语近情遥,含而不
露地表现了作者的
1、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淡淡的孤寂。
2、诗歌前两句都运用了叠字,请从内容方面谈一谈叠字运用的作用。
“家家”修饰雨,表现了江南多雨的气候特征,营造了一种烟雨迷蒙悠闲清净的诗境;“处处”修饰蛙声,写农村景象生机盎然。
隐约写出了诗人待客的悠然而略显孤寂的心情。
3、“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请你进一步发挥想象,描绘主人公当时的动作、神情和心理。
已经深夜时分,约好的客人却没有到来。
诗人一只手拖着下颌,两眼呆呆地凝视着火红的
灯花,另一只手拿起一枚棋子,百无聊赖的敲击着棋盘,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唉,这漫漫长夜该怎样度过呢?
4、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
落寞、失望、焦躁、怅惘
5、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不能。
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
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
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
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
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
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
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
传诵的名句。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文学创作主张?
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诗中的意思是什么?现在人们赋予它新的含义是什么?
祖国历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各自在文坛上领起一个时代的文学新流派;现在人们
常赋予它新意,即各个时代都有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们能够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创造新的业
绩
3、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
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
步亦趋。
不仅仅是诗歌,其他领域也是如此,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不能抱残守缺,厚古薄今,否则只能是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