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管理制度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11.48 KB
- 文档页数:7
模具管理制度模板
1、模具的设计及制造
1.1、技术部根据营销部或生产部的安排进行模具的设计。
所有需加工的模具,其图纸都必须在资料室存档。
1.2、生产部根据资料室下发的模具图纸及模具制造情况表安排模具的加工。
1.3、生产部可根据需要委托外协员外协加工模具。
外协员与供货方应在合同中写清模具加工内容及加工程度。
外协加工合同中如有未包含的.不能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加工内容(如抛光等)请书面通知生产部。
模具初检合格后由外协员填抛光内委单交生产部安排机械车间抛光。
1.4、外协加工的模具,公司不向供货方提供模具图纸电子文档。
重要模具的关键零部件不能外协加工。
2、模具的验收
2.1.报检
1.1.1、外协加工的模具回公司后,由物流部保管员打临时收料单(模具必须有名称.图号标识,无标识拒收工外协员填报检单交品质部。
品质部收到报检单后填写内委单通知车间配合检验(拆.装模具λ
1.1.2、公司内部制造的模具由模具制造车间填报检单交品质部报检。
2.2、初检
221、检查模具结构.外观。
222、检有模具各尺寸,重点为成形零部件尺寸,安装配合尺寸。
2.2.1、检查各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
224、检查模具各重点零部件的材质及热处理情况。
225、检窗莫具备件是否齐全。
226、模具检验后,质检员将模具验收单交外协员(外协模具)
或模具制造车间。
对初检合格的模具,外协员(外协模具)或模具制造车间收到模具验收单后,填写试模内委单一并交技术部。
技术部将试模内委单及模具验收单交模具使用车间安排试模。
(试模以技术部为主导,生产部派人协助技术部试模)新模具试模列入生产计划。
2.2.7、对初检不合格的模具,由模具制造车间返修直至检验合格;外协模具由外协员通知供货方返修直至检验合格。
2.3、试模.核样
2.3.1、试模应由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操作人员或工艺技术人员承担。
2.3.2、试模前应仔细消化制品图纸和技术要求,了解所使用原材料.制品形状.大小和体积(重量)等。
233、了解模具结构.设计意图及所使用设备,考虑装模•进料.脱模等问题,并制定临时试模工艺。
2.3.4、装模后,先反复开.合模几次,检查模具各活动部分是否灵活自如。
2.3.5、试模时应认真做好试模记录,不断调整各工艺参数直至生产出自检合格的制品,再送样品给质检员进行全面检验。
质检员应将产品检验结果(包含尺寸.外观等)认真填写在模具验收单上。
2.3.6、试模过程中如发现模具确需修改,则按模具维修规定执行。
2.3.7、如试模不合格,由模具使用车间将模具验收单交生产部,生产处通知模具制造车间或外协员返修模具,直至试模合格。
2.3.8、如试模合格,模具使用车间将模具验收单签字后交技术部,技术部主管及模具设计者确认签字后将模具验收单一联交外协员,一联交生产部,一联交品质部,一联交模具使用车间.一联技术部存档。
外协员凭模具验收单及物流部临时收料单到仓库开正式收料单,模具使用车间收到技术反馈的模具验收单到仓库开领料单。
2.3.9、制品检验合格后,模具设计人员填写好《模具使用手册》存档并下发至相应车间。
模具使用车间做好模具(含
备件)入库登记并制作模具身份卡片。
3、模具的使用.保养和维护
3.1、模具领用.归还应建立相应的手续和状态记录。
3.2、未经设计人员同意,不得随意改变模具的使用设备和安装方式,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3.3、模具使用前应检查模具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4、使用前应把模具上的油污及杂物清理干净,并对需润滑的滑动部分添加润滑剂(油λ
3.5、模具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制品成型工艺或操作规程操作。
3.6、对模具成形零部件表面的清理应采用铜质或木制.竹制等工具,以免划伤成形零部件表面。
3.7、模具使用后,应把模具清擦干净,并喷涂上防锈剂或防锈油脂等,合好模,摆放在指定的位置。
3.8、模具存放离地面应有一定的高度,不可直接存放在地上。
4、模具的维修
4.1、模具使用过程中成形零部件的表面粗糙度达不到产品质量要求时,由使用车间直接委
托机械车间或外协进行抛光。
4.2、试模时发现新模具确需修改或旧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对其结构.尺寸.材料等进行修改时,需由设计人员提供图纸.提出方案或经设计人员确认并作好相应记录后方可进行。
4.3、维修好的模具按第2条模具验收中有关条款验收。
5、模具的报废
5.1、当某副模具已严重损坏,不能满足正常生产,且不能修复或修复价值不大时,可由模具使用车间向生产部申请
模具报废,由生产部技术部.品质部共同协商办理模具报废手续。
5.2、公司已确定不再生产某种产品时,其生产模具可由模具使用车间向生产处申请模具报废,由生产部才支术部.品质部共同协商办理模具报废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