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难题及解决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难题及解决策略
在幼儿教育中,师幼互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
在幼儿园内,幼儿教师与幼儿时刻处在互动的状态中。
如果师幼之间能够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那么将有助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
然而目前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存在着几个难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展开分析,探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难题的解决策略。
标签:幼儿园小班教学;师幼互动;难题;解决策略
1.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难题
1.1教师压抑幼儿主体性
在师幼互动现实进程中,教师对于幼儿的行为已经达到事无巨细的高约束和高控制,如在阅读绘本时“不要发出声音,自己看”“这个书放在桌子上不要动”。
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都充斥着高约束、高控制的常规教育,在教师的高约束、高控制下,幼儿也只能默默的接受,幼儿感觉到教师生气了、发火了便会收起自己的天性,配合教师扮演他们眼中的“乖孩子”,这限制住了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1.2师幼互动过程中缺乏情感交流
师幼互动的目的就是通过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来锻炼幼儿能力,但很多教师似乎仅仅把它当成一项任务,只要完成了就行,不在乎有没有对幼儿产生积极作用。
幼儿大都是吵闹调皮的,部分教师在进行师幼互动时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失去耐心,急躁甚至严厉地对待幼儿。
过于严厉的行为可能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例如自卑、做事畏手畏脚等。
这样的互动方式也是违背教师职责的体现。
2.幼儿园小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难题的解决策略
2.1消解教师“霸权”
教师与幼儿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共在关系,双方拥有同等的权利,应相互尊重,不存在任何一方的“霸权”。
但在现实的师幼互动进程中,教师却常常以“霸权”的角色出现,大多是教师说幼儿听,教师问幼儿答,教师开展着“独白”式教育,幼儿只能无条件服从,成为“失语者”。
主体间性的师幼互动中双方既是诉说者,也都为聆听者。
为实现主体间性的师幼互动,教师要消解“霸权”,打破幼儿“失语”的局面,让师幼双方平等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理解。
在现实的师幼互动可以通过对话来消解教师“霸权”,对话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而进行的精神上的双向交流、沟通与理解”,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对话氛围中,教师是尊重幼儿的权利,给每个幼儿发表见解的机会,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在对话中消解教师“霸权”。
2.2重视情感关怀,实现教师与幼儿的精神相遇
如何才能构建以情感为基础的师幼互动呢?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幼儿的真情实感。
教师应摘下高高在上的面具,俯下身去倾听幼儿的真情实感,了解幼儿最本真的内心世界。
其次,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真诚的向幼儿表露心迹。
建立积极的情感体验,双方都应敞开心扉,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真切的情感体验告诉幼儿,外化自身的情感,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关怀。
喜悦之情当然可以直接向幼儿表达,“你真可爱”,“可喜欢你了”,去拥抱幼儿。
哀怒之情也可委婉告知幼儿,比如教师因幼儿的吵闹无法开展活动,就可以直接告诉幼兒“我很难过,因为你们的小耳朵都没有听老师说话”,这样也避免大吼、训斥或是恐吓幼儿。
再次,教师在师幼互动中要倾注“爱”。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用爱将幼儿和自己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我们面对的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自己的未来。
”爱自己的职业也就意味着爱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对幼儿的关爱是形成双方情感交融最好的捷径,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幼儿心灵,让幼儿的内心感受到教师的爱,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达成心心相印,实现主体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
2.3鼓励幼儿展示与表演,主动与老师、与他人开启互动
教师在与幼儿进行表现型互动时,要注意幼儿的主体地位,注意那些语言能力、表演能力强的幼儿,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展示与表现,给予他们赞赏的眼光,鼓励幼儿突破自我的束缚,将自己的思想、情绪、故事表达出来,分享出来。
对于那些不喜欢表演、表演、给别人讲故事的幼儿,要了解他们为什么不爱表现、表演,是否因为担心表现不好而被其他人(尤其是老师)嘲笑而拒绝表演,还是自己本身的兴趣不在这一点上,在了解幼儿不爱表演的原因之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克服负面情绪。
在幼儿进行表演和叙述时,教师应当认真倾听,并且引导其他幼儿也认真倾听。
教师在指导那些正在展示与表演的幼儿时,要注意“慢”一点,尤其是对那些叙述得磕磕绊绊、支支吾吾、断断续续的幼儿,一定要给予幼儿足够的鼓励和耐心,静静等待幼儿把话说完,给予充足的时间、充分的机会、充足的赏识让幼儿去尝试、去表达,去真正听懂幼儿要展示、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幼儿所希望分享的心理与情绪是什么,要充分赞赏幼儿所展示、所分享的内容。
另外,教师应该善于观察班级里每个孩子的长处,尽量让幼儿展示自己的长处,展示幼儿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并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取得的成就,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小成就,教师也应该给予幼儿表扬和肯定。
教师应当欣赏幼儿的努力,给予幼儿相应的表扬,这样才有利于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谐师幼关系。
教师要关注、寻找特别内向的幼儿(比如不喜欢老师让他展示、不喜欢和老师、和别人说话的)重点帮助;寻找特别优秀的幼儿(比如心思细腻的、富有爱心的、语言表演能力强的、动手能力强的……)放大其优点。
结束语
幼儿教师必须重视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有效性。
幼儿教师应该拉近与幼儿之间
的情感距离,重视对于幼儿的情感关怀,实现教师与幼儿的精神相遇。
同时消解自己的“霸权”,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展示与表演,主动与老师、与他人开启互动,从而培养幼儿想要与人互动的意识。
另外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幼儿身上的长处,放大幼儿的优点,从而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促进和谐师幼关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扎桑.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9(1).
[2]栾文彦,杜颖.论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新型师幼互动关系[J].毕节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