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引发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7.30 KB
- 文档页数: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引发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引发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及
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
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和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采
取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治疗后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通气后第5d、第5~10d、第10d后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及总发生
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
够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294-02
引言
重型路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引发的相关性肺炎是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的
重要危险因素,也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现对我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
治疗引发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为20~86岁。
所有患
者均行机械通气治疗,通气治疗时间为6~34d。
随机将9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
(n=49)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通气时间及临床症状上均无统计
学差异(P>0.05)(见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临床资料表
1.2方法
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机械通气
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和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气管插管过程中以经口气管插管为首选途径,经鼻气管插管需注意鼻窦炎、鼻息肉、颅底骨折等禁忌症,尤其是感染性鼻窦炎患者最好不要采取经鼻气管插管,这类患者更易引发肺部感染[1]。
(2)呼吸机通气管道无需频繁更换,临床研究表明呼吸机通气管道的更换频率
与患者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无相关性,而频繁更换呼吸机通气管道会增加患者的治
疗费用[2]。
因此,每日由护理人员每天更换湿热交换器,并对呼吸机通气管道工
作情况进行观察,必要时再进行更换。
(3)人工吸痰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
吸
痰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包括洗手消毒和佩戴口罩等。
护理人员需注意控制吸
痰时间,以<15s为宜。
部分患者痰液过稠不易吸出时可先向气管内注入3~5ml
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呼吸囊通气3~4次后再进行吸痰[3]。
注意吸痰频率不要
过高,不必要的吸痰易造成患者气管壁损伤或出血。
(4)体位护理。
采取转动治疗配合体位引流促使痰液移向大气道。
而患者半卧
位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反流和误吸的发生率。
都是有效避免相关性肺炎的正确方法。
(5)部分采取鼻胃管肠内喂饲的患者易由于口咽部细菌增加而引发内源性感染,
对这类患者需选用螺旋型鼻肠管,并下至小肠,同时辅助增加胃动力的药物并及
时清理口腔分泌物进行感染预防。
(6)口腔护理。
患者行机械通气插管超过12h后需每隔4h使用1.5%碳酸氢钠
液进行1次口腔清洁,减少口腔分泌物及病原微生物淤积,预防相关性肺炎。
2 结果
实施机械通气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通气后第5d、第5~10d、第10d后
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及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由于机械通气治疗引发的并发症状,由于患者所携
带病种不同,因此感染程度和类型不同。
临床研究表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临床用药、插管方式以及机体免疫力等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均
有密切相关性[4]。
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气管插管途径选择护理、呼吸机通气管道更换护理、人工吸痰护理、体位护理、鼻饲护理以及口腔护
理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针对性
护理的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的一半,临床效果显著。
另外,早期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也是防止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重要措施,但需
要进行药敏试验,抗生素使用需要科学合理[5]。
总体来看,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临床效果
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俊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01):201-202.
[2] 何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概况[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0):40-42.
[3] Arduini M,Rosati P,Caforio L,et al.Cerebral blood flow autoregulation and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possible causes of abnormal prenatal neurologic development[J]. 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1, 24(10):1208-1211.
[4] 周玉华.循证护理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
用护理杂志,2012,13(13):34-36.
[5] 李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
程,2013,21(02):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