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VI心-踝血管指数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是通过心电图、心音图、肱动脉脉搏波形和踝动脉脉搏波形记录并计算求得。
心-踝血管指数主要与降主动脉的僵硬度和顺应性有关。
CAVI原理:
Bramwell-Hill's公式将容积弹性模数和PWV描述为:PWV2=ΔP/ρV/ΔV(公式1)
ΔP=脉压,V:血管容积,ΔV:V的变化,ρ:血液密度
从公式1我们可以推导出下述公式:
V/ΔV=D/ΔD/2=ρ/ΔP˙PWV2(公式2)
D:血管内径,ΔD:血管内径变化
公式2由公式1推导得出,将血管看作为一个环状模型,其长度为L,内径为D,容积为:V=ρL(D/2)2因此,容积变化ΔV/ V即:ΔV/ V=[πL((D+ΔD)/2)2-πL((D/2)2]/ πL(D/2)2
=[D2+2DΔD+ΔD2-D2]/D2
=(2DΔD+ΔD2)/D2
=(2ΔD)/D+(ΔD/D)2
由于(ΔD/D)2与(2ΔD)/D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ΔV/ V=(2ΔD)/D即V/ΔV=D/2ΔD。
因此,公式2即变为僵硬参数:β=ln(Ps/Pd)×(ΔD/D),这个公式即表示一个新的指标,其中PWV为主动脉瓣至踝动脉的脉搏波速度。
这个新的指标命名为心-踝血管指数(CAVI。
)
CAVI=ln(Ps/Pd)×2ρ/ΔP×PWV2
CAVI反映主动脉,股动脉和踝动脉的整体僵硬度,不受血压的影响。
CAVI测量:
患者处于平卧位。
监测心电图和心音。
PWV通过公式L/T计算。
L为主动脉瓣至脚踝的距离,T为tb与tba的总和。
tba为肱动脉脉搏波起始和踝动脉脉搏波起始处的时间差,tb为主动脉瓣关闭音与肱动脉脉搏波起始处的时间差。
血压数值为肱动脉血压测值。
T为脉搏波从主动脉瓣传导至脚踝的时间。
Ps为收缩压,Pd为舒张压。
CAVI临床意义:
血管功能异常的检测指标对于评价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预后非常有益。
近年来针对CAVI的临床研究陆续发表。
在2型糖尿病的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期反应物质如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与CAVI的增加相关。
7例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研究显示CAVI是稳定的用于评价移植后患者动脉硬化的指标。
Shirai等的研究显示CAVI的测量变异系数为3.8%,表明其在临床应用的重复性良好;进一步针对482例透析患者的研究提示,与无动脉粥样硬化指征的患者相比,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心电图存在缺血改变以及糖尿病患者的CAVI 明显增高,存在上述三种并发症时其CAVI值更高。
未来仍需进行比较新的血管功能评价指标CAVI与传统的动脉硬化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干预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对于改善血管异常指标CAVI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