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23.38 KB
- 文档页数:2
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3-08-01T15:27:30.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3期供稿作者:杨美荷杨武枝龙丽春
[导读] 另外,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中还有氟马西尼和佳苏伦拮抗药,手术结速,在其拮抗药作用下,患儿能够很快得到苏醒
杨美荷杨武枝龙丽春(贵州省天柱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556600)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135-02
【摘要】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方法选择行会阴部手术及下肢手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骶管阻滞组15例(Ⅰ)与氯胺酮静脉全麻组15例(Ⅱ)。
分别采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静脉全麻与氯胺酮静脉全麻。
对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0min、切皮时、术中10min、手术结束时与术后30min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进行记录。
结果麻醉诱导后,Ⅰ组在HR、RR、SPO2等方面与诱导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在HR上显著升高(P<0.05),其RR、SPO2明显下降(P>0.05)。
所发生的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Ⅰ少于Ⅱ组(P<0.05)。
结论在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中,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法。
【关键词】骶管阻滞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小儿静脉全麻
在进行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时,基本上都是通过氯胺酮,再加上咪达唑仑静脉麻醉药进行的静脉全麻,由于术中的全麻药量过大,易造成呼吸抑制、躁动、呕吐等不良反应[1]。
本院在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中,应用了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其临床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行会阴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1/2~5岁,随机分为骶管阻滞组15例(Ⅰ)与氯胺酮静脉全麻组15例(Ⅱ)。
患有骶管畸形的患儿排除。
1.2 方法
麻醉前30min,将0.01mg/kg的东莨菪碱均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每分钟常规吸氧1~3L,对心电图、血压等进行监测。
Ⅰ组将
0.05~0.1mg /kg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0.5~2μg/kg静脉缓慢注入,直至患者入睡左侧卧位直入法骶管阻滞管成功后,根据年龄和手术,将相应浓度0.5~1ml/kg的罗哌卡因一次注入,待10分钟麻醉生效后行手术。
Ⅱ组将0.1~0.2mg/kg的咪达唑仑静脉注入,之后将1~2mg/kg 氯胺酮静脉注射1-2分钟生效后行手术。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所有数据的软件是SPSS18.0。
计量资料用表示,通过成组t检验各组间的差异,通过配对t检验组内的差异,通过卡方检验计数资料,有统计学意义是P<0.05[2]。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的HR、RR、SPO2的变化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MAP、HR、RR、SPO2的变化(n=15)
注:较之于Ⅱ组,*P<0.05。
3 讨论
作为传统静脉麻醉药的氯胺酮,由于对体表的镇痛效果比较好,因而在行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等的体表手术中比较适用。
运用氯胺酮进行静脉全麻时,由于心血管系统在受到兴奋交感神经中枢的间接影响下,会升高血压、加快心率,在氯胺酮的用量不断增加下,易引起患者的呼吸减慢等呼吸抑制。
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等药物可以有效地使这些不良反应减少[3-4]。
从本组研究中看出,在行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时,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静脉全麻的效果要优于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静脉全麻,麻醉的整个过程,循环与呼吸均平缓,苏醒时间比较短,产生的不良反应少。
从本组中还可以看出,作为骶管阻滞的辅助药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患儿在其作用下,可以安然入睡,对手术不产生恐惧。
另外,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中还有氟马西尼和佳苏伦拮抗药,手术结速,在其拮抗药作用下,患儿能够很快得到苏醒。
总之,在行小儿会阴部及下肢手术时,骶管阻滞复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静脉全麻要优于传统的氯胺酮全麻,其临床效果显著,是比较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石双平,王薇.骶管阻滞复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 2011(23):152-154.
[2]辛卫朝.骶管阻滞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 (18):163-165.
[3]马骠,陶巧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1(09):175-177.
[4]邵志强,宋晓峰,张军,等.异丙酚符合氯胺酮复制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临床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08):64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