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目前,电子电器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电子电器上的制造和维修都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中职院校都将电子电器专业作为学校内的重点专业。在开设电子电器课程时,教师要注意教学策略的实施,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教学课堂中,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策略是影响教学效果最基本的因素之一。
1.中职学校电子电器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职业学校电子电器维修与应用专业主要培养电子电器设备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行业中,从事安装、调试、经营与维修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课程要求任课教师应该以学生就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为依据,在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与技能的培养,突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的实施,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电子电器的应用功能,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等级技能证。对于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其就业方向一般是朝着电子安装以及电子维修等岗位。对于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课程有专业制图、电子生产实习、电子工艺、计算机基础以及电工工艺等。
然而,在电子电器专业课程教学中还普遍存在如下弊端:教材建设偏理论性,缺乏创新性、时代性,不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设置多重视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理论性,较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
位;实验教学在应用性方面给学生的锻炼和实践比较匮乏。课程教学方法没有完全实现从重教轻学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教学服务。
2.提高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教学效果的策略
2.1 教育理念及教学改革思路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的电子加工企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电子电器加工技术应用岗位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课程的知识结构,重组课程体系;突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重点,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创建具有现代水平的训练教学基地,构建具岗位特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新体系。
2.2 定位培养目标,整合教材内容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以“必须、够用”为准则。整合教学内容,划分教学项目,突出核心课程地位,以学生就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为依据,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项目化、综合化为主要形式来组织,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成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形式来组织,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2.3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材施教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程实训主要是根据教材和案例进行展开的,而制作活动,是凭着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制作的,不仅
能够帮组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磨练学生的意志,更能树立起学生的拼搏精神,帮组学生打好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
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制作音乐彩灯控制器或者之多直流稳压电源以及集成电路作用下的音响放大器,教师可以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完成。
2.4 推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所谓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传统的“灌输式”过多地强调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训教学,收效甚微。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交融、相互弥补、相得益彰。“一体化”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突出了操作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2.5 实施项目教学,使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搜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直至最终自己对项目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使专业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彰显“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2.6 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演示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实验及示范性操作让学生观察。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抽象理论和实际事物及现象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利用技能训练课、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搞好校内综合实践实习。例如:收购一些二手家电产品,成立维修兴趣小组,让学生分层次有目标的训练,教师现场指导、示范、讲评。
2.7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
一是,校内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随时性、方便性、显效性的优势,重点可采取由浅入深,分段进行的方式。校内实训基地应体现仿真性原则,应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数量和场地足够的、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技能熟练程度,基本完成毕业上岗前的准备和训练。二是,校外实训基地不仅能弥补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不足,还能创设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和职业情境,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能力,使他们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增长,及时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校企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技能,又缩短了学生参加工作的“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