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社会医学考试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11
社会医学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医学模式2.社会制度3.专题小组讨论4.生活质量5.人口老龄化参考答案: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理论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医学观,是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医学发展的基本思路、方法,医学发展应该抓住哪些根本问题,医学实践操作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等方面,做出的高度理论概括。
2.社会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社会制度的涵义有三层,一是社会形态,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二是指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等;三是指各种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等。
3.专题小组讨论:专题小组讨论是通过召集一小组(通常为6—12人)同类人员,对某一研究专题在主持人的协调下展开讨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4.生活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整体情形的一种感觉体验。
5.人口老龄化:是指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在总人1:1中所占的比重的变化。
国际上较通用的标准是60(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l0%(7%),则表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老年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健康的概念包括()健康、()健康和()。
2.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
3.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依靠科技和教育、()。
4.生物医学模式的观点是两个理论,一个是(),另一个是()。
参考答案:1.躯体心理社会适应2.心血管疾病意外伤害3.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动员全社会参与4.二元论还原论三、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共20分)――1.首次提出社会医学一词的是()A.希波克拉底B.威尔啸C.德威尔D.格罗蒂扬E.盖林2.生活质量指数是由以下哪三个指标通过指数计算综合得到的()A. 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成人识字率B. 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15岁及以上人Iq识字率C. 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l5岁及以上人M识字率D.5岁儿童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成人识字率E. 5岁儿童死亡率,1岁平均期望寿命,l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3.下列不属于个别访谈实施中的主要工作内容的选项是()A.提问B.倾听C.评价D.回应E.交流4.存在死亡危险等于()A.平均死亡率×组合危险分数B.平均死亡概率X危险分数C.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D.预期死亡概率×危险降低程度E.平均死亡概率×危险降低年龄5.影响人类健康的四大因素是()A.细菌、病毒、寄生虫和自身免疫B.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家庭卫生和劳动卫生C.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和公共场所D.公共场所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和劳动卫生E.环境、生物、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参考答案:1.E 2.C 3.C 4.C 5.E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1.21世纪卫生服务将出现哪六个转移?参考答案:1.①从以疾病为主导转移到以健康为主导;②从以单个患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群为中心;③从以医疗为重点转移到以预防保健为重点;④从以医院为基础转移到以社区为基础;⑤从以疾病防治,身心健康为目标转移到以身心健康及其与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⑥从主要依靠医学和卫生部门转移到依靠众多学科和全社会参与。
社会医学(绪论)1、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2、社会医学研究对象为: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
3、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是:保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4、社会医学研究的人群是:社区全体居民。
5、社会卫生策略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政策。
6、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卫生状态;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卫生服务状态;制定疾病治疗计划。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1、医学模式是:人类对健康与疾病问题观察、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
2、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
3、目前谈到的医学模式转变是指: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4、我国现阶段的医学模式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阶段。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从)治疗→预防;技术→社会;院内→院外;生理→心理(服务)6、WHO关于健康的定义正确的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7、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分为四大类:生物、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卫生服务。
如:心脑血管病以行为生活方式、生物因素为主,意外死亡以环境因素为主,传染病以卫生服务为主。
8、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表现在:能过具有良好心理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9、心理健康包括三个方面: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
10、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三个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效扮演与身份相适应的角色;遵守社会规范。
1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深化;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提高。
(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环境可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它包括:一系列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因素。
2、社会因素影响人类健康主要是通过:心理感受起作用。
社会医学复习要点一、选择题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p2):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p3):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群体保健和社会病控制3.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的学者(p5):法国医师盖林4.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p23):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2.对预防工作的影响,3.对卫生服务的影响4.对医学目的的影响,5.对医学教育的影响5.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模型(p30):达尔格伦和怀特海德建立的分层模型,被认为是一个经典模型。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个体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网络;社会经济地位;其他社会结构因素;宏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
第一层代表不同的个体,第二层代表个体行为和生活方式,第三层代表社会和社区影响,第四层代表社会结构性因素,第五层代表宏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6.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p47):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需要;经济发展与卫生服务需求;经济发展与卫生费用7.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作用(p45):1.增加劳动力供给,2.提高劳动生产率,3.减少疾病损失,4.促进教育收益实现,5.促进自然资源利用8.文化影响健康的特点(p65):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性、稳定性、民族性9.健康行为的观点与理论(p74):生物学观点心理学观点:自我表达理论、心理压力缓解理论、情感激发理论、恐惧诱导理论行为学观点:强化模式、时间价值期望模式、健康意识模式、个人控制力模式社会学观点:社会主义功能观点、社会规范和社会影响观点、经济学观点10.健康管理策略(p87):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疾病管理、残疾管理、综合健康管理11.社会卫生状况的评价指标(p166):人群健康评价指标:单一性健康评价指标(生长、发育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死亡统计指标)复合型健康评价指标(减寿人年数、无残疾期望寿命、活动期望寿命、伤残调整生命年、健康期望寿命)健康影响影响因素指标:包括人口学指标、自然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卫生保健服务指标、卫生保健资源指标、卫生政策与保障指标、健康公平指标12.卫生政策的基本特点(p179):1.价值取向或政治性,2.合法性、权威性和强迫性,3.公益性,4.系统性,5.阶段性,6.复杂性13.卫生政策制定的原则(p181):一致原则、信息原则、系统原则、、可行原则、动态原则、参与原则14.卫生政策分析的原则(p184):系统原则、预测原则、协调原则、信息原则、科学原则15.卫生保健制度的基本模式(p199):自费医疗模式、国家税收模式(集成式和合成式)、社会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储蓄积累模式16.卫生保健制度的发展趋势(p202):聚焦于保障、公平、效率等方面。
2024《社会医学》考试题库附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指人们进行社会参与时的完好状态B .每个人的能力能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发挥C .作为健康人应有效的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D .每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E .正确认识自我【答案】E2.应用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对一位45 岁男性进行个体定型分析,计算的评价年龄是47 岁、可达到年龄41 岁。
根据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可达到年龄三者之间的关系,该男子属于()。
A.健康型B.自创性危险因素类型 C .历史危险因素类型 D .少量危险型E .个体危险因素低于平均水平【答案】B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技术是用来研究()。
A.健康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B.健康危险因素与急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C.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保护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D.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损害的机制E.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特异性【答案】A4.现代健康观兼顾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又称精神健康B .正确认识自我C .正确认识环境D.及时适应环境E.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答案】E5.目前健康状况的评价主要采用()。
A .生理学指标B .心理学指标C .客观指标D .主观指标E .社会学指标【答案】D6.智能文化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途径是()。
A .行为和生活方式B .精神和生活方式C .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D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E .劳动能力和劳动条件【答案】C7.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是()。
A .社会公益性事业B .社会福利性事业C .公益性福利事业D .福利性公益事业E .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答案】E8.调查研究往往用的是非概率抽样,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A .单纯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分层抽样D .系统抽样E .定额抽样【答案】E9.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社会医学每章复习考试重点人卫版精品文档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 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 医学模式的演变(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精品文档1精品文档(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 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 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一.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社会医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发现问题);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分析问题);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解决问题)。
二.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因素和人群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研究社会卫生状态及其变动规律;研究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卫生措施。
2.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三.三次卫生革命:1. 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2. 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3. 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的发展一、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分为社会生理学、社会病理学、社会卫生学及社会治疗学。
二、我国传统医学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四.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精品文档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有下列五项:①倡导积极的健康管理;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④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⑤主动特殊人群的保健和控制社会病。
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
4、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①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②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③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④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⑤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⑥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
5、大卫生观:卫生事业的本职是一种花“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这也被称为“大卫生观”。
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医学模式的演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斯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
4、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①对临床工作的影响;②对预防工作的影响;③对卫生服务的影响;④对医学目的的影响;⑤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5、“五星级医生”,即卫生服务的提供者;诊疗方案的制定者;健康教育的指导者;卫生事务的协调者;社区卫生服务的领导者。
6、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①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应有的位置;②更加准确的肯定了生物因素和生物医学的价值;③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7、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①环境因素;②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③生物遗传因素;④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8、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调查显示,生活方式占60%,环境因素占17%,生物遗传因素占15%,医疗卫生服务占8%。
社会医学重点1.社会医学概念、内容、任务、基本理论概念:是从社会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
研究内容:(诊断;病因分析;处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任务:(指导思想;目的;途径;重点)①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②改善社会卫生状况③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④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基本理论:①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②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③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④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Ps:高危险性:高危人群、高危环境(存在危险因素的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高危因素⑤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⑥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Ps: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健康中国2030”2.健康的定义积极的(WHO):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况。
消极的:健康即无病。
3.社会医学发展:1848年,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
1920年,德国的格罗蒂扬首次在柏林大学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
(德国是社会医学的发源地)4.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核心: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医学观。
5.医学模式的演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流行病学三角模式”,二元论和还原论)-现代医学模式。
特点:渐进性、重叠性、竞争性6.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②健康需求的提高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和外部交叉发展7.亚健康&亚临床的区别亚健康: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第一章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和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加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的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3)研究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
——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3 社会医学的任务1,通过社会卫生状况调查,掌握社会卫生状况及人群健康状况,分析人群健康水平及其变动规律;2、发现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重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作用;3、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即促进人群健康状况的策略和措施,为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包括为政府管理和决策部门制定卫生工作方针政策;4、确定卫生工作的重点,科学组织卫生服务,加强卫生监督和评价。
4 我国社会医学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3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
5、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协调:卫生事业发展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们健康保障的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关注高危险人群和高危因素:高危险性主要包括: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因素。
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决定作用 6 、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第二章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医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健康和疾病相关问题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一)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 社会医学研究的对象:广大人群为对像.三)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三)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它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基于管子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同时它也是医学和社会学融合的一门学科四)社会医学的任务是: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改善社会的卫生状况3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殊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5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五)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是?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为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需在全社会的参与第二章.医学模式一)填空1医学模式演变历经了:神灵,自然,机械,生物,现代五个阶段2健康不再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社会三者的统一3医学模式的特点: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包括疾病的生理也包括人的心理,还包括病人所处的环境,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和医疗保健体系。
3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呈现活力下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弱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至。
是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三)问答题生物医学模式过时了吗?答:1生物医学模式奠定了医学实验的研究的基础2促进了对人体生理活动及疾病的定量研究并3推动了特异性诊断的发展,并且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克服了临床手术中疼痛,感染.失血的问题,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1、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呈现出活动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2、.亚临床状态:亚临床状态指疾病过程早期机体表现为生理反应的适应性而无明显症一、状和体征的生理状态,又称无症状疾病。
3、社会医学的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人群健康状况(2)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社会因素(3)社会卫生对策和措施4、社会卫生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3)发现社会卫生问题(4)制定卫生对策和措施(5)促进人群健康(6)加强社会医学教育5、专题小组讨论:专题小组讨论指由背景相似的讨论参加者形成若干个专题小组,每组由6~12人组成,在讨论主持人的引导下,就所研究或调查的问题广泛、深入、自由地交换意见和观点,研究者依此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6、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关联的主观健康状况和个人满意度。
7、社会医学研究的特点有:(1)研究内容的广泛性;(2)研究内容的复杂性;(3)研究结论与卫生决策联系。
8、定量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是访问和通信调查,定性研究方法主要是专题讨论和观察法。
9、问卷设计的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2)建立问题库;(3)设计问卷初稿;(4)试用与修改;(5)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10、定性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1)辅助问卷设计,估计问卷调查的非抽样误差。
(2)验证因果关系,探讨发生机制。
(3)分析定量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原因。
(4)了解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
(5)作为快速评价技术,为其他研究提供信息。
11、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范围: (1)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
(2)疾病负担的评估。
(3)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
(4)药物或治疗方法的选择。
(5)成本一效用分析。
(6)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
1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 (1)生理状态:活动受限、角色功能受限、体力适度。
《社会医学》考试重点1 社会医学第一章绪论一、名解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定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二、选择、判断1、社会医学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进行社会医学“诊断”(2)研究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医学策略或措施,开出“社会医学处方”卫生事业发展经历了三次不同目标与任务的卫生革命:①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包括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糖尿病和精神疾病等。
③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2、社会医学的性质特点:(1)社会医学学科的交叉性。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
(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3)社会医学的实践性。
3、几个主要观点(1)希波克拉底:①注意到人的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②知道什么样的人患病,比知道这个人患的是什么病更重要③医师医治的不仅是疾病,更重要的是病人(2)古罗马医师盖伦:重视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3)意大利人拉马兹尼:探讨职业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4)法国医师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法医学等构成一个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
(5)德国医学家诺尔曼和病理学家魏尔啸:强调社会经济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作用。
三、简答1、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发现社会卫生问题④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⑤加强人群健康保护第二章医学模式与健康观一、名解1、医学模式:归属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领域,即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形成对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科学的医学观(疾病观+健康观)。
1.社会医学的任务之一是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请问目前正确的医学模式是什么?它对现代医学有哪些贡献?(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是:1、对人类的疾病与死因结构认识的改变,由过去的生物因素发展到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2、重视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由生物层次深入到心理与社会层次。
对健康的思维也日趋全方位、多层次。
3、是医学科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人类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
已经不单是个人的活动,而成为整个社会性活动。
4、体现了人们对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除了要保障身体的健康,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2. 试述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原来以老年患者为主的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现在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
职业病也属于生活方式病的范围。
现代白领阶层普遍患有颈椎病,肩周炎,痔疮等疾病,这与长时间伏案工作,缺乏必要的身体活动有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侯培森说:“其实,对于生活方式病,真正的危害不是来自疾病本身,而是来自日常生活中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认识不足,不懂得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脑子里还没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
这才是今后生活方式病对人类真正的威胁所在。
”3.试述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
它主要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以制定社会保障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借鉴社会医学研究医学问题时所侧重的战略性、理论性、方向性和思维观念,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和分析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宏观与微观结合的不同层次的干预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
社会医学(sociaI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第一章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群体)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
1.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社会的卫生状况和人群的健康状况——社会卫生问题的“现象”(发现问题)2)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3)社会卫生的策略和措施。
——社会卫生问题的“处方”(解决问题)第二章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就是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产生的原因:(不是重点)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2)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3)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相互渗透4)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化:环境因素,行为与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因素,医学卫生服务因素意义:P20第三章2.健康的社会性: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目标。
3.疾病的社会性:病因的社会性,疾病结果的社会性,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4.健康、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社会因素影响人群健康,人群健康影响社会发展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第四章5.“社会卫生状况”(social health status)是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6.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P45社会健康指标:卫生政策、社会经济、卫生保健服务、卫生资源和卫生行为。
人群健康指标:个体健康指标;群体健康指标:人口、出生、生长发育、疾病、死亡、生命质量社会健康指标一、卫生政策指标1. 政府政治承诺2. 资源分配:卫生经费占GDP% ,卫生经费用于PHC的比例3. 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程度:(1)人均卫生经费(1192.2元)(2)医生数/千人口(1.62)、床位数/千人口(2.96)4. 社区参与程度5. 组织机构和管理完善程度二、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一)经济指标 1.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 per capita)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3. 人均收入(2008年农村4761,城镇26675)4. 劳动人口就业率(二)社会指标1.人口统计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负担指数(抚养比)2. 文化教育指标:成人识字率、妇女识字率、学龄儿童入学率3. 人均住房面积4. 食物供应三、卫生保健指标1. PHC普及面指标2. 安全饮水普及率 3. 妇幼保健指标:免疫接种覆盖率、新法接生率、孕妇产前检查率 4. 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两周患病率、两周患病天数5. 医疗卫生保健质量误诊率、漏诊率、事故率、差错发生率四、卫生资源指标医师、医士、护士/千人、病床数/千人、各机构具有2000元以上的设备件数。
五、卫生行为指标吸烟、酗酒、每万人口吸毒人数、每万人口患性病人数。
人群健康指标一、个体健康与人群健康(一)个体健康(生理、心理、社会)(二)群体健康一个健康的人群应该是身体发育平均水平良好,急性传染病发病率比较低,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慢性疾病患病率比较低,粗死亡率比较低,婴儿死亡率比较低,平均期望寿命延长。
研究人群健康状况是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
二、个体健康状况指标个体健康通常是指一个人身心发育正常,没有病痛,具有充分的劳动能力,而且长寿。
(一)生理学指标1.生长发育指标(体格指标)2.行为发展指标(二)心理学指标1.人格人格又称之为个性,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是个体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
2.智力智力是反映个体心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
3.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态度在主观上所感受到的体验。
(三)社会学指标1.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也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关系,或相互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
2.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帮助。
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3.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是指个人为了满足各种生理、社会需求和达到特定的目的等所表现的特定行为模式。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一般是指人们的物质、文化消费方式。
三、人群健康状况指标(一)人口数量与结构合适的数量与合适的结构(二)人口出生指标出生率生育率人口增长指标(三)身体发育统计指标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年龄别性别低身高百分比年龄别性别低体重百分比(四)疾病统计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残疾率等(五)人口死亡指标粗死亡率死亡专率平均期望寿命死因构成和顺位四、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新指标1. 减寿人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
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
2.无残疾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 free of disability, LEFD)(以残疾为观察终点)LEFD是质量较高的生命过程,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水平。
3. 健康期望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 ALE)(活动期望寿命),是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为基础计算而得。
4. 调整病残生存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 Y)(病残调整生命年),系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5.生命质量指数(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 PQLI),人口综合素质指标(婴儿死亡率,1岁平均寿命,≥15岁人口识字率等)第五章7.社会因素:环境(社会制度、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文化教育、人际关系)、人口、文明程度。
( P65 有图)8.社会因素的影响特点:非特异性、泛影响性、恒常性、积累性、交互作用、双向性P66第七章9.社会医学的研究类型:(根据收集资料方法和手段的不同)文献研究、现场调查研究、现场试验研究。
现场调查研究:不干预对象;现场试验研究:干预对象;文献研究:已有资料的再利用1、文献研究文献研究又称历史研究,它是一种利用第二手资料的研究方法。
通过期刊、档案、统计报表、著作以及其他历史资料等各种信息渠道收集研究所必须的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和整理、分析、归纳和结论。
文献研究的方法,如Meta分析(Meta-analysis)文献研究可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式或类型,但更多的是作为其他研究的前奏。
在研究者确定课题以及设计调查方案时,都需要收集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以了解这一研究领域的历史和现状。
因此,从广义上讲,任何研究都离不开文献研究,区别仅在于利用文献资料的程度和范围不同而已。
2、现场调查研究现场调查研究室社会医学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一般分为描述性分析和分析性研究。
前者是描述现有各种变量分布的一种研究,不涉及因果关系或其他假设,例如现况调查;后者通常用于评价或测量危险因素或某特殊暴露对健康的影响,可检验假设,多用于病因学研究,例如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1)现况调查(2)病例对照研究(3)队列研究3、现场试验研究基本思想是在非试验因素在控制的条件下,就所研究的问题对研究对象(人群)施加一定的干预措施,或研究对象自己存在某种不同常人的“处置”,然后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结论。
是否有人为干预措施是调查研究和试验研究的根本区别,它包括标准试验、自然试验及模拟试验三种形式。
(1)标准试验(2)自然试验(3)模拟试验根据研究方法的性质,调查研究又可分为定量和定性两种。
10.社会医学调查:选择课题,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结果。
(1)选题:需要性(实用性)创新性可行性(2)研究方案-设计目的对象和范围抽样方案调查内容和调查表调查方式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3)收集资料-实施调查调查人员培训现场调查质量控制(4)分析资料资料整理、录入统计分析专业分析(5)解释结果从结果推论结论?研究假设是否验证?调查的质量?下一步的工作?11.现场调查方法:一、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 )具体描述研究结果,一般不用概率统计分析。
例如,个例事件分析、观察、专题小组讨论等。
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 对调查结果进行概率分析。
给出一般规律。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互为补充2、定性研究可以作为定量研究的前提和基础3、定性方法的运用是对定量研究方法的支持和补充4、进行一项新的研究项目时,定量研究之前常要以适当的定性研究开路。
有时候定性研究也用于解释由定量分析所得的结果12.调查工具:问卷和量表问卷(questionnaire) :结果分析时主要以次数衡量量表(scale):结果分析时用分数衡量,多数用于主观态度和感受的测量。
「问卷与量表」都是研究者用来搜集数据的一种测量技术。
它的用处在于量度,特别是对某些主要变项的量度。
13.调查表设计:(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调查员、时间)(一)封面信:1.称呼2.问候3.自我介绍:说明问卷调查原因、目的及研究重要性(对大家有何好处)4.填答问卷的方法5.问卷寄回时间、期限、方式6.致谢7.再度表明研究者身份8.寄发日期(二)指导语:即填写说明填卷说明:请选择适当的选项打“√”,若需填写文字,请简明扼要、具体。
(三)问题和答案(调查项目)为调查表的核心!(四)编码用一个数字代表一个答案选项,这是整理资料的重要环节,以便进一步处理和分析(五)调查证明的记录在调查表的后面,常需附上调查员的姓名、访问日期、时间等,以明确调查人员完成任务的情况。
如有必要,还可写上被访者的姓名、单位或家庭住址、电话等,以便于审核和进一步追踪调查。
14.调查表的核心是:调查项目(问题,答案)。
15.信度评价:重复测量信度,复本测量信度,折半测量信度,内容连续性测量信度。
信度(reliability):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即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16.效度评价:表面效度,内容效度,架构效度,标准关联效度。
效度(validity):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第八章17.生命质量: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身体状态、心理功能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
18.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人们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相联系的体验。
19.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内容通常包括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状态、一般性感觉。
在针对疾病的特异性量表中,往往还要增加疾病症状等维度。
20.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卫生服务评价,选择药物或治疗方法,健康相关因素综合评价,成本-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