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全文为Word 可编辑,若为PDF 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哲学引论》网课测试
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
1.布伯认为“精神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则是“语言门槛”的阶段或“语言形式中”的阶段。
()
2.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思潮转向人与人的关系,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协调。
()
3.“主体-客体”关系阶段包括哪些阶段?()
4.哈贝马斯把“理想的谈话环境”称作是交谈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假定”或“预期”。
()
5.真理的本质在于()
6.想象以把握不同事物间即在场的显现的事物与不在场的隐蔽的事物间的相同性为目标。
()
7.主客二分的优点包括()
8.()是摆脱了直观的图像的抽象活动。
9.诗的语言是可以完全脱离现实世界、凭空乱想乱说的。
()
10.哲学的特点是()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正确
2.参考答案:正确
3.参考答案:意识、认识、实践
4.参考答案:正确
5.参考答案:超越、自由
6.参考答案:错误
7.参考答案:发挥了人的主体性、推翻了教会神权、现代科学的发展,客体得到了主体的尊重
8.参考答案:思维
9.参考答案:错误
10.参考答案:抽象性、批判性、反思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全文为Word 可编辑,若为PDF 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哲学引论》网课测试
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
1.想象的意义包括()
2.个人精神发展的阶段包括()
3.西方哲学史上道德律的建立方式大体上有下面几种类型()
4.()认为,真理是人使事物去蔽而显示其本来的要义。
5.()是摆脱了直观的图像的抽象活动。
6.下列关于境界的说法正确的是()
7.布伯认为“精神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性则是“语言门槛”的阶段或“语言形式中”的阶段。
()
8.语言的“前门槛阶段”是指的无言之言,“进入语言门槛”的阶段是指的有言之言。
()
9.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
10.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有()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想象使人回到现实、想象赋予“物”以意义、想象让隐蔽的东西得以敞亮而显示事物
2.参考答案:原始的人与世界的合一、“主体-客体”关系、超主客关系的人与世界的合一
3.参考答案:早期的宗教、神话较发达的宗教、主体性形而上学所谓最终根据
4.参考答案:去蔽说
5.参考答案:思维
6.参考答案:境界具有独创性、境界具有客观性、境界是主观与客观交融合一的产物、境界具有固执性
7.参考答案:正确
8.参考答案:正确
9.参考答案:认识、创造、实践
10.参考答案:库萨的尼古拉、特勒肖、布鲁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
全文为Word 可编辑,若为PDF 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哲学引论》网课测试
题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1卷
一.综合考核(共10题)
1.西方传统哲学导致感情欲望的道德观的重视。
()
2.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
3.()是指没有世界万物就没有人,没有人则世界万物是没有意义的。
4.主—客关系式和主体性哲学强调人是主体,物是客体,哲学的目标就是主体认识和征服客体。
()
5.极端神秘主义者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抹杀人与物的分殊。
()
6.()就是以理性为基础,而不以情感主义和直觉主义为基础;即使是个人的情感、爱好、欲望之类的非理性的东西也要建立其合理性的根据,使之具有普遍性。
7.人生的意义在于按照历史,不断超出自身而不执着。
()
8.()是指任何一个事物都以别物为自己内在的构成要素,从某物过渡到别物不是过渡到自己以外的东西,而是和它自身再一起,是在别物中回到某物自身。
9.中国的儒家伦理学缺乏主体性原则,更谈不上“互主体性”。
()
10.中国正统儒家的“存理去欲”就属于()
第1卷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
1.参考答案:错误
2.参考答案:认识、创造、实践
3.参考答案:“自我-世界”结构
4.参考答案:正确
5.参考答案:正确
6.参考答案:认知主义
7.参考答案:正确
8.参考答案:真无限
9.参考答案:正确
10.参考答案:“理”在“情”之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哲学引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不仅细致地分析了人与物的高低之分,而且明确了这种高低的分殊与万物一体的统一性2.人类中心论以人为主体,以物为客体,这种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
()3.情理关系包括()4.历史的特点就在于它是新与旧的活生生的不断交替。
()5.西方哲学史上道德律的建立方式大体上有下面几种类型()6.和谐论的本体论根据是()7.孙中山则明确提出心物二元论,公开反对以王阳明为代表的知行合一说,提倡“知难行易”说。
()8.卢梭认为科学、文明、社会制度、理性使人产生私心和恶念,是道德的对立面。
()9.()对人与物的价值之高低做了细致的区分。
10.诗的语言的特性包括() 11.中国近代哲学史重道德修养。
()12.诗凭知解力表述真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克罗齐认为认识始于经济活动,然后是道德活动。
()15.()表示具体事物或具体实景的语言暗示深远的意境。
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可以粗略地分为哪些层次?()2.以下哪些学者主张一切自然物都具有神圣性,都和人一样具有同等价值。
()3.()是指任何一个事物都以别物为自己内在的构成要素,从某物过渡到别物不是过渡到自己以外的东西,而是和它自身再一起,是在别物中回到某物自身。
4.任何个别的单一性事物,只要你把它当作离开了主体的客观认识对象,当作单纯的在场者,它就是僵死的。
()5.根据布伯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谐相处应包含对他人独特性的容忍和尊重,并且互不干涉。
()7.主—客关系式和主体性哲学强调人是主体,物是客体,哲学的目标就是主体认识和征服客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住在富人区的她8.“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反映了境界的()9.传统形成的过程是远离“原本”的过程,也是不断扩大和更新“原本”内涵的过程。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第三~四章)一、简答题1、如何区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这两对范畴?答:决定论承认世界的因果联系,承认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免于被决定的,我的行为是建立在我的选择的基础上的,但我的选择本身又是建立在以前的选择的基础上的,只要我们处在他人的制约之下,我们的自由就一定是受到限制的;非决定论认为人的选择和决定有绝对自由的权力,借助非决定的概念来说明人的意志的自由,同时他们强调人的行为是无原因的。
强决定论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弱决定论则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
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二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地位?答:经验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
理性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理性在人认识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而逻辑是保证推理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原则。
经验: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来自感觉经验的,它通过感知、内省和知觉等几种形式来获得外部或内部对象的经验。
二、论述题1、试比较“是”、“在”、“无”这三个概念的异同。
答:“是”、“在”、“无”构成了是本体论研究存在问题的三种形式。
“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人们是靠着“是”来逻辑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的,只有系词“是”才可能充当具有形式意义上逻辑联结词,通过“是”人们才在思想中建立起“抽象的同一性”,并由此开始进行思想的分类、命名,使得思想和语言有逻辑界限,能够清楚明白。
“在”指出了事物的自身同一性,是一种非逻辑理解的对象,当我们说一个事物“是”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认识这个事物,哪怕是仅仅给它命名,也已经包含着对这个事物的一定认识了,而这样一来,这个事物就不再是单纯的“在者”,而变成“是者”了,实际上人们只能认识“是”,所谓“在”并不在人们的认识范围之内。
一、简答题(以复习资料P6为准)1、如何区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这两对范畴?(教材P122-126)答:所谓决定论,意味看承认普通的因果联系,承认世界上识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免于决定的。
而非决定论则认为,并非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所谓的原因,否认世界的普通因果联系。
在决定论中,就基本倾向来看,可分两种不的形式:强决定论和弱决定论。
所谓强决定论,就是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它排除一切形式的自由。
所谓弱决定论并否认事物的因果联系,但它又认为,即便在这种情况下,一定程度的自由仍是可能的。
2、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理性?二者在认识中各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作用?(教材P146-149)答:所谓经验,在直观的意义上,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大致包括感知,内省和直觉等几种形式。
所谓理性,在直观的意义上,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二者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经验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基础,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是认识事物中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分析,综合和思维加工,达到事物本质认识的高级阶段和过程。
二者应相互储存、相互渗透,是不可缺少的两个认识过程或阶段。
二、论述题1、试比较“是”、“在”、“无”这三个概念的异同。
(教材P103-117)答:纵观古往今来各派哲学的观点,什么是存在的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这是从“是”、“在”、“无”三种不同的视角来界定存在而导致的结果。
“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
从某种角度来说,所谓本论也可以叫做“是论”。
“是”,是具有形式意义的逻辑联结词,它在日常语言中的作用,是使思想送循线形式的规定,在语言中保持其同一性。
语言和思想之所以能够有逻辑,正是因为我们在用“是”来表达思想。
从此意义来说,“是”是思想和语言的逻辑界限。
“在”是语言的语言界限。
对于一个事物,我们可以说它“在”,也可以说它“是”,当我们说这个事物“在”的时候,仅仅是指出了这个事物的自身同一性,除此以外就不再有别的意思。
《哲学引论》01任务选择题 1一、多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得分:01. 一般认为,哲学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认识论B形而上学C伦理学D美学2. 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儒家哲学代表人物有:(A孔子B朱熹C孟子3. 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D泰勒斯)4. 以下属于近代经验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培根C洛克D休谟5. 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6. 发动了一场哲学领域的“哥白尼式的革命”的哲学家是:(A. 康德7. 在哲学史上,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是:(C“语言的转向”8. 大乘佛教所主张的“三谛说”是指:(C空、假、中9. 从属于“非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C圣谕论 D义务论10. 许多哲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兴起的标志是:(A《后现代状况》的发表)11. 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
“百家”是言其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12. 建立了中世纪最大、最全面的经院哲学体系的是:(B托马斯•阿奎那13. 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笛卡儿B斯宾诺莎D莱布尼茨14. 英文“being”的涵义包括:(C是D在)15. 逻辑推理的类型有:(A演绎推理 B. 归纳推理C. 数学推理16.在因果关系问题上,休谟认为:( B.因果关系是人们经验上的一种习惯)1. 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B《纯粹理性批判》C. 《实践理性批判》D. 《判断力批判》2.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 对学科前提的批判D. 对自由意识的促进3.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D巴门尼德4. 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B笛卡儿5. 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D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6. 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B经验论C唯理论D批判论7. 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弗雷格B奎因8. 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1. 以下属于儒家所谓“六经”的著作有:(A诗经B易经C春秋2. 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道家哲学代表人物有:(B老子D 庄子3. 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D泰勒斯4. 近代经验论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B 培根5. 在古希腊哲学中,元素学派的中心思想是:(C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多”6. 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理论有:(A太极阴阳论C佛教缘起论 D五行论7. 按照教材的描述,本体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A是论 B在论C道论8. 逻辑推理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形式?(C演绎推理D归纳推理9. 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形式?(A感知B内省C直觉10. 以下属于现代认识论的哲学派别有:(A观念论B实在论C分析哲学 D实用主义11. 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詹姆士C杜威12. 道家认识论所认可的“体道”方式是:(C心斋D坐忘13. 儒家认识论所主张的认识方法或认识途径是:(A“自诚明”B “自明诚”14. 艺术表现的主要形式有:(A模仿B表现15. 艺术表达的主要形式有:(C指示D隐喻1. 以下属于古希腊哲学家的是:(C苏格拉底D柏拉图2. 哲学对科学的作用表现在:(A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B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C捍卫科学的独立性D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3. 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C商鞅D韩非4. 我国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有:(A王弼B嵇康C阮籍D郭象5. 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其中最著名的有:A法相宗B华严宗D中国禅宗6. 以下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流派有:(A逻辑实证主义 B语言分析哲学7. 以下属于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流派有:(C存在主义D法兰克福学派8. 在16-18世纪,有三位法国哲学家对中国哲学情有独钟、有过一定研究,他们是: ( B培尔C马勒伯朗士D伏尔泰9.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直接译介西方思想上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人物是:(D严复10. 传统认识论的主要形态包括:(A经验论B唯理论C批判论11. 以下属于现代认识论的哲学形态有:(C观念论D实在论12. 儒家哲学将人的认识对象归纳为:(C“自然之天” D“道德之天”13. 以下康德的哪本著作属于美学著作?(C《判断力批判》14. 以下属于哲学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有:(A狄尔泰B伽达默尔C哈贝马斯15. 以下属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德里达C利奥塔D福柯1. 康德的重要哲学著作包括:(B《纯粹理性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判断力批判》2.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表现在:(B对日常意识的反思C对学科前提的批判D对自由意识的促进3.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D巴门尼德4. 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B笛卡儿5. 在古希腊哲学中,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中心思想是:(D. 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多”6. 在传统认识论中,最为基本的认识路线有:(B.经验论C唯理论D批判论7. 以下属于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弗雷格 B奎因8. 从属于“结果论”范畴的最重要的代表性理论有:(A个人主义 B功利主义9. 在中西哲学交流史上,做出奠基性的伟大贡献的人物是:(B利玛窦10. 以下属于近代唯理论哲学的代表人物有:(B笛卡儿D莱布尼茨11. 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中心思想是:(A世界的本原是“变化的一”12. 以下属于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杜威 B皮尔士C詹姆士 D.刘易斯13. 在佛教看来,认识的成立所必备的三个因素是:(A根B境D识14. 儒家认为,认识的方法和途径包括:(A “自诚明”B “自明诚”15. 以下属于两汉经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董仲舒 B.王充1. 以下属于儒家所谓“六经”的著作有:(A.诗经B.易经C.春秋2. 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道家哲学代表人物有:(B.老子D.庄子3. 被公认为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是:(D.泰勒斯4. 近代经验论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B.培根5. 在古希腊哲学中,元素学派的中心思想是:(B.世界的本原是“不变的一”6. 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理论有:(A.太极阴阳论 C.佛教缘起论 D五行论7. 按照教材的描述,本体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A.是论B.在论C.道论8. 逻辑推理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形式?(C.演绎推理D归纳推理9. 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形式?(A.感知B.内省C.直觉10. 以下属于现代认识论的哲学派别有:(C.分析哲学 D.实用主义11. 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詹姆士C.杜威12. 道家认识论所认可的“体道”方式是:(C.心斋D.坐忘13. 儒家认识论所主张的认识方法或认识途径是:(A.“自诚明” B.“自明诚”14. 艺术表现的主要形式有:A.模仿B.表现15. 艺术表达的主要形式有:(C.指示D.隐喻自杀是道德的吗?我对此问题的观点是:自杀不是道德问题,但是受道德影响。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管理专业(开放本科)《哲学引论》单元作业(1)参考答案责任教师:陈娟娟一、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一种可以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则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系统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对世界知识的概括,并为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指明了方向。
即人们对具体知识的认识了解深化离不开哲学的指导。
因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2.形而上学:广义而言,形而上学是表示关于存在者的最一般规定的学问,即讨论关于宇宙和事物存在的终极本质和永恒原理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形而上学也被称为本体论。
狭义而言,只有与非感性的超经验的对象有关的那些陈述才属于形而上学。
3.本体论: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本体论的研究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
4.经验论二、填空题1.早期希腊哲学是自然哲学;希腊晚期和中世纪时期哲学则具有伦理学和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哲学采取宗教哲学的形式;近近代哲学通过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开始了其向认识论的历史转向;在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和冲突,俨然已经形成为西方哲学的主流。
2.哲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划分,又可以区分为理性哲学和实践哲学两个部分。
3.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是:哲学的批判精神、哲学的创新意识、哲学的分析方式。
4.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发源地,儒家、道家和法家构成了先秦哲学的主干,而《周易》作为“从经之首”。
5.由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开创的古希腊哲学开启了西方哲学的思辩传统。
三、简答题1.哲学有哪几个基本的领域?如何区分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答案:根据对哲学的概念考察,我们大致可以把认识论、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三个方面作为哲学的基本领域。
但是,对哲学的区分不只一个标准,曾一度流行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区分。
理论哲学主要包括两个构成部分,一是形而上学,二是知识论。
实践哲学,主要研究为一定目的所决定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那些实际问题,因此伦理学、美学、历史哲学乃至宗教哲学,也都可以包含在实践哲学的领域。
《哲学引论》作业答案第一次作业答案一.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P33-42)答:哲学对科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二是阐明科学的基本形式,三是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也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对日常意识的反思,二是对学科前提的批判,三是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二.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57-58)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包括:(1)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2)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3)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三.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P30-32)答: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宗教活动、艺术活动、道德活动都是抽象。
哲学与哲学抽象活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维性探索活动。
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首先表现在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
哲学原则或假定,既有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上的。
对日常生活信念的前提进行批判和审视,会避免思想僵化,避免想象钝化、避免教条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流行;对科学的前提进行探索,则有助于科学地位和领域的阐明,维持科学的独立性。
哲学的思想探索特征,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但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
在科学领域中,科学的进步表现为不仅作为基础的理论,而且作为形式的问题的提法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在哲学中,人们至今谈论的仍是两千多年前支配着创造了最初理性传统的古希腊哲学家们思想的那些基本问题。
哲学问题的不变性实际体现了哲学研究的艰深性及其进步表现的复杂性。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常识、科学与哲学。
相对于这三个不同的领域,存在着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即常识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哲学性问题。
相比于前两种问题,哲学问题以思想问题的形式出现。
思想性问题无所谓答案或技术上的求解,它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类的思想的一种矛盾运行方式。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答:⒈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⒉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答: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卣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的特点是什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答: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问题。
哲学引论形考作业1答案 `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和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哪些?答:哲学对科学作用有三个:确定科学的理论前提;第二、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
第三、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思想文化的作用有三:第一、对日常意识的反思;第二、对学科前提的批判;第三、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有三:第一、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第二、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第三、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如何理解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活动的特点?答:从距今大约2500年前哲学在爱琴海岸的古希腊诞生以来,哲学家们孜孜以求的进引思想性的探索,活动,哲学作为一门人类思想探索性活动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它涉级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和假定。
这些原则或假定,既有日常生活意义上的,又有科学意义上的。
日常生活中的信念是人的日常行为得以发生的前提和基点,对这些信念的合理性及其程度进引哲学上的分析或审定,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哲学存在价值的证明。
人的行为是受他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信牵引的,对这些信念的前提进引批判性的审视,对人而言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因此说,哲学是一种思想探索性活动,论证各争辩是哲学的关键所在。
因为在哲学看来,一切都必须受到质疑各批判。
其次,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但哲学研究的前题,却是相对不变和基本固定的。
在生物学领域中科学的进步表现为不仅作为基础的理论,而且作为形式的前题的提法本身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而在哲学中,人们至今说论的仍是两千多年前支配看创造了最初的理性传统的古希腊哲学家们思想的那些基本问题,诸如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等问题。
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给这些哲学范畴的数不清的定义,但至今尚说已后有了令人满意的答案。
从更深层次看,哲学问题的不变性实际体现了哲学研究的艰深性及其进步表现的复杂性。
哲学与科学的研究固然都况言题的解决为前提,但它们的结局及其所给予人的意义却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答案第一—二章一、简答题1哲学对科学的作用:确立科学的理论前提;阐明科学的基本性质;捍卫科学的独立性,谋求全体科学的统一。
哲学对思想文化的作用:对日常意识的反思;对学科前提的批判;对自由意识的促进。
2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以形而上学为论证方式;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
二、论述题1哲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基于自身需要而进行的思想探索性活动。
从哲学实践的角度看,维系着哲学的发展,并使哲学显现出它经久不衰生命力和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始终是那些在哲学范围以外的,对人类生活的某个方面起着支配作用的人类活动,或是那些在社会文化体系中的,在深层上影响或支配着人类思想和人类活动的特定领域和特定概念。
哲学家门孜孜以求的,就是对与人类生存境遇有关的种种问题,给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解释和说明。
哲学的思想探索性特征,首先表现为它所涉及的对象,往往是那些作为寻常信念基础的原则或假定;另外哲学的思想性探索还表现为哲学本身的发展是历史的、连续的。
康德说,人类理性有一种嗜好,即喜欢建造,以否定性特征但卣仪肯定性为目的的思想陈述,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2科学主义思潮:在他们看来,现代科学是人类文明能够最伟大的成就,是解决人类存在与发展等一切重大问题的充分而有效的工具,哲学要想切实得到发展,就必须用实证数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改造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的主要流派,都倾向于把哲学归结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进而把哲学归结为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人本主义思潮:认为哲学应该把人以及人的发展、完善、尊严、自由、创造等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放在哲学乃至整个文明的中心地位,现代哲学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对科学或理性的反思来探讨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性、人道主义及其“异化”问题。
三、分析题1从逻辑上说,哲学起源于人类对宇宙或人生方面的那些根本性问题的好奇及其沉思。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划分,哲学应以与存在本身有关的理念为研究对象,是对支配存在或形成存在的一般原理进行探讨的学问,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把这一内容称为第一原理。
但从历史上看,最初的哲学所关注的对象并非人类自身的存在或人类生活的真正目标,而是人以外的世界和自然界,因而理所当然地,哲学与科学具有大致相同的对象和内容。
而当后来哲学家们把关注的目光从外在的自然界转向人有关的存在,探讨关于人是什么以及人和社会的美好生活问题,或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存实践要求哲学家们对关于自然界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出具体化和专门化的解释的时候,哲学和科学的区分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
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
因为从一般意义上说,人与世界的关系即生活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常识、科学与哲学。
相对于这三个不同的领域,存在着三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即常识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哲学性问题。
常识性问题以意见的形式出现,意见表达是情绪、习惯或信念之类的东西,对于意见人们一般不需要加以证明或求证,对之表达的至多只是接受或拒绝的态度而已;科学性问题以知识难题的形式出现。
知识难题要求的是逻辑、数学或其他技术性方面的求解,知识性难题的求解就是科学性问题的解决;哲学性问题以思想性问题出现。
思想性问题表达的是人类面对自身存在问题时的思想性境界,思想性问题无所谓答案或技术上的求解,它本质上反映的是人的思想的一种矛盾性运动方式,由于思想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因而哲学性问题也不可能有所谓一劳永逸的证明或结局。
第三——四章一、简答题1决定论承认世界的因果联系,承认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被免于被决定的,我的行为是建立在我的选择的基础上的,但我的选择本身又是建立在以前的选择的基础上的,只要我们处在他人的制约之下,我们的自由就一定是受到限制的;非决定论认为人的选择和决定有绝对自由的权力,借助非决定的概念来说明人的意志的自由,同时他们强调人的行为是无原因的。
强决定论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弱决定论则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
2经验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
理性是指在直观的意义上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
理性:在人认识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人们才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而逻辑是保证推理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原则。
经验: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大部分来自感觉经验的,它通过感知、内省和知觉等几种形式来获得外部或内部对象的经验。
二、论述题1是、在、无构成了是本体论研究存在问题的三种形式。
“是”是语言的逻辑界限,人们是靠着“是”来逻辑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的,只有系词“是”才可能充当具有形式意义上逻辑联结词,通过“是”人们才在思想中建立起“抽象的同一性”,并由此开始进行思想的分类、命名,使得思想和语言有逻辑界限,能够清楚明白。
“在”指出了事物的自身同一性,是一种非逻辑理解的对象,当我们说一个事物“是”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认识这个事物,哪怕是仅仅给它命名,也已经包含着对这个事物的一定认识了,而这样一来,这个事物就不再是单纯的“在者”,而变成“是者”了,实际上人们只能认识“是”,所谓“在”并不在人们的认识范围之内。
它超出了语言的逻辑界限,但还没有超出语言的语言界限,人们依靠领会等内心体验和现象来思想,具体理解“在者”的存在。
“无”即非存在的研究对象,它包括三种不同内容:事物中的虚空部分;个体事物未有之前和既终之后的情况;超越一切个体事物的最高本原。
它指向的是客观事物的“缺失”和“缝隙”。
2理想语言学派强调所谓语言分析就是逻辑分析。
要彻底消除哲学由于模糊而造成的混乱,就必须建立以现代逻辑为基础的理想的人工语言,而要建立这样的理想语言,就必须确定这种语言的哲学意义或认识意义。
他们普遍认可意义的可证实原则。
日常语言学派认为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是社会现实生活所赋予的,所以日常语言应该受到重视,他们普遍反对理想语言学派试图改造日常语言的做法,强调要通过对日常语言的分析建立新的意义理论。
由此提出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其用法。
三、论述题1是论道论在论的区别: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也是本体论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是论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逻辑必然性就成了是论所演绎的哲学原理体系的真理性的依据,以求实为终极目标的概念论哲学也成了西方哲学上的一个悠久的传统。
在西方概念论哲学中,科学真理就是由逻辑组织起来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它靠的是概念及其体系。
以是论为根基的西方概念论哲学固然因其和科学的密切关系而被人称许,但进入21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出现了科技异化所造成的战争威胁、能源危机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等全球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概念论哲学也有它的弊端。
在论同样是本体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在的角度来理解being,也就是返回事物本身,也就是不再以是者还是非是者作为形而上学研究对象的标准,而认为在者才是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
在者之在的更大意义在于其精神性的或价值性的作用。
正是有此在这种特殊形式的存在,我们才能超越是者所构筑的逻辑经验世界,而突入到非逻辑非经验的世界,也就是回归到真理和心灵的精神家园。
它的作用:一是重新理清存在的地基,一在者超越是者,这对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经验性知识体系具有间接的范导作用;二是面对当前科技异化的严酷事实,重新强调精神价值和艺术的作用,以在者之在超越是者之是,为心灵的精神家园寻找安身立命之所。
道论超越了有无对立的无就是道,对一切既不执着与无也不执着于有,就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老子的道有两种含义:一是从宇宙论和本题论的角度看,道是宇宙万物的创生者。
二是从宇宙万物的本性来说,道是世界万物终极本质或者自然规律。
它的意义:拒绝绝对存在而只承认现实世界的存在,因而认为世间的存在,因而认为世间的一切存在物都是平等的,这样一种生态哲学是有利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二、它主张有生于无,即存在本身具有某种缝隙或者分存在的特性,因而养成了中国人处世为人的达观性格和逍遥山水的心态;三、它主张一切皆变,贯穿了辩证法思想。
2所谓诚是指由尽性之学所得到的道德,所谓明是指由穷理之学所得到的知识,自诚明是说,首先从道德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致死后;自明诚是说,首先从知识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道德。
就最后的结果来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此二者殊途同归。
儒家的理想是“穷理”与“尽性”的统一,但是,求仁与求知是不统一的,这样,儒家历史上就出现了明显对立的两个派别:一派主张自诚明,即把求仁的途径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主观的内省体验为依据来扩充道德,然后再达到求知;一派主张“自明诚”,即把求知的途径放在第一位,主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即物而穷理,然后再通向道德。
这两派都曾以激烈的言辞相互攻击,再加上后来受到争夺道统正传的意识形态干扰,从而增加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第五章一、简答题1.“是”与“应当”关系复杂,这种关系最早是由休谟提出来的,休谟认为,人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感情决定的。
如果把道德看作依据于理智,就会引起一些非常深层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儿是就是“理智”,应当则相当于“情感”。
2.在伦理学的行为理论领域,非结果论是与结果论对立的另一种理论。
所谓非结果论是指,一种行为的道德与否取决于事实,而不是结果。
由于事实是与动机联系在一起的,道德必须被置于一个比结果高得多的层面来理解。
这意味着,非结果论把道德看作是一种先天的、绝对的东西,即一种不受任何经验性结果影响的、与人的欲望或功利无关的、预先规定着人的行为的一般规则。
最有影响的非结果论理论,一般都是那种很好地范畴化了的、以建议性的方式出现的关于人的行为规则的理论。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各种不同的非结果论的理论的话,一般认为,宗教的“圣谕论”和康德的“义务论”,是这方面的两种最为重要的代表性理论。
圣谕论强调,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一个人只应当做那些符合上帝旨意的事。
义务论把道德内置于人的理性观念,把道德看作是由理性的意志决定的,处于人的自觉的一种善的行为,即是不计功利、不讲结果的,纯粹由一种义务感或动机决定的善的行为。
二、论述题1.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都是结果论的组成形式,利己主义相信,如果人们要想达到道德,他们就必须假定自己的行为结果是能够给自己带来益处的;而功利主义则主张,,如果我们要想达到道德,我们就应当假定自己的行为是能够为与这种行为有关的各方带来益处的。
功利主义取代利己主义:利己主义的一个最大的弱点,在于它会在深层上侵蚀被我们大多数人认可,且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深为依赖的共同的道德观,即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道德原则,而这种道德原则是任何道德决定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依据。
而大多数伦理学家都相信,利己主义作为一种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任何现实可行的道德体系,都不能不把他人的利益纳入自己的视野,或至少将对他人利益考虑作为自己理论框架或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