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油画技法
- 格式:wps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西方油画的发展趋势
西方油画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中叶西方艺术中的一种流派,它强调艺术家对于人类经验的主观表达和内心感受。
在油画中,艺术家经常运用丰富的颜色和激烈的笔触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2. 超写实主义:超写实主义是一种绘画风格,追求对细节的极致表现,使观众感受到画作仿佛是在现实中的立体物体。
这种风格在西方油画中得到广泛应用,艺术家通常使用细微的笔触和逼真的光影效果来创造细致逼真的画面。
3. 当代艺术实验:许多当代艺术家将油画与其他媒介和技术结合使用,如数字艺术、装置艺术等。
他们不拘一格地探索和挑战油画的传统,并通过跨界创新来扩展油画的边界。
4. 多元文化的融合:由于全球化的影响,西方油画越来越多地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
艺术家们开始融入不同文化和艺术传统的元素,创造出更具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作品。
5.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
一些艺术家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表达对自然世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总的来说,西方油画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点,艺术家们不断尝试创新和突破传统,以开拓新的艺术领域和表现方式。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中国画和西洋画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中国绘画:是散点透视。
用不同的视点观察物象,然后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内的物象共绘一画。
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即立足一点,描写物象,讲究“写形象真”。
(2)写意与写实中国画:追求以貌取神,以抽象之美表达其意。
西方绘画:强调写实,以具象美表达构象。
(3)“点线结构”与“块面结合”中国绘画:是用尖锥毛笔通过“平、留、圆、重、变”等笔法筑成“点线结构”。
通过点线“模拟”外界事物,表达“面”的时候,逸笔草草,求得形似。
西方绘画:是用扁平的“刷子”结构成一种“块面组合”形式,这种“块面结合”的技法善于表现物象的“质量感”和“体积感”。
(4)墨分五色与色彩世界中国绘画:特别是水墨画,特别讲究用墨、用水。
通过用水使墨有浓淡之分,要求有凸凹之形,以线条来表现物象的质感,用“墨分五色”来暗示色彩。
西方绘画:画家用“感觉到的色彩”来表现物体之间形成的色彩关系。
往往选择特定的色调或强烈的对比色彩去构成油画的主题和意境。
(5)光影与透视中国绘画:由于“点线结构”的局限性,无法表现”块面”的“光影”和“透视”效果。
西方绘画:善于将物理学知识应用于绘画艺术,能十分“象真”地表达物象,用光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轮廓、深度和空间,追求“环境”和“透视”效果。
(6)构图中国绘画:在构图布局上要求空灵和单纯,讲究意境和情调,画面要气韵生动;在造型上多以偏侧、仰视和俯视下笔,使画中物象显出主次、虚实的分别,多留白。
西方绘画:在画面上全部绘图着色,用不同色彩表达、烘托主题。
一幅西方油画,在完成后,无法再添笔加彩。
(7)诗、书、画、印与签名中国绘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
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印画同辉,几种艺术在同—画面上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
西方绘画:完成后,画家仅在画面—角签名和注明日期。
这种签名和日期不构成画面的有机部分。
音美舞蹈论光影效果在油画中的表现——以西方油画为例孟 欣,陈佳媛(沈阳师范大学 110000)摘要:在传统的西方绘画中,光与影的存在是油画中一个重要的语言形式。
在西方油画中,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中都能看到光影在油画作品中的存在。
反映了画面的整体气氛,更加体现了画面的真实性。
本文以光影为线索,对光影在西方油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挖掘光影更深层次的内涵。
关键词:光影;油画;西方一、光影在造型上的表现不同的用光方式会在画面中产生不同的构图。
画面的构图会直接导致画面结构的平衡性,从而会促使其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
例如卡拉瓦乔的用光手法,他以剧场式的用光方法来分割画面,从而使画面变得更加富有真实性,引起了观看者与作画者的共鸣。
在卡拉瓦乔的作品《召唤圣马太》一画中,画面中的光线从右上方射过来,画面中的基督位于右面的阴影中,他仅仅露出了头部,这道光像是上帝在召唤人类,这种光影的安排将人物分成了世俗与神圣。
这种强光的存在使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种对比突出了作品的形式感与神圣感,这些处理构成了强烈的戏剧性冲突,背景郁暗而沉稳,使画面更加耐人寻味、难以捉摸,更好的突出了画面的效果。
二、光影在色彩上的表现大自然之所以对我们的感觉呈现千变万化的色彩,其根源正是在于“光”的存在。
光线的各种不同因素。
例如光源本体变化,不同角度的光源,各种物体经过光影反射后形成的颜色等等,都会影响光影在色彩上的表现。
物体上照射出不同的光源决定了物体的颜色。
光与色是密不可分的,光是色的前提基础,而色彩是表现光的重要存在。
对于光与色的研究,我们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文艺复兴时期以及印象派时期。
在印象派之前,绘画主要是以色彩的明暗关系对比作为最重要的一个表现手段,是在固有色基础上进行调制,最后加以表现。
在印象派之后,画家利用越来越丰富的色彩来丰富画面,代替之前的固有色,形成了新的表现形式。
著名的油画家莫奈,众所周知,他热衷于到,他对色彩的痴迷,莫奈利用色彩来研究同一个景物在不同时间内,产生不同的光影状态,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西方油画色彩表现探究西方油画自诞生以来,就以其丰富的色彩表现而著称。
色彩一直是绘画艺术中的核心元素,能够传达绘画作品的情感、主题和意义。
而西方油画在色彩表现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深受世人喜爱。
本文将探究西方油画色彩表现的特点、技巧以及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希望为读者带来更深入的了解。
一、对比色彩运用的特点在西方油画中,对比色彩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通过对比色彩的明暗、冷暖、纯净度等不同特点,艺术家能够创造出更加生动和立体的画面。
在使用对比色彩时,艺术家通常会运用色彩的互补、对比或者共振关系,以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
色彩的对比不仅能够增强画面的明暗层次,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使用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对比可以表现出冷暖交织的情感,带给观者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
而使用互补色彩的对比,能够制造出强烈的张力和视觉冲击,使作品更加引人注目。
二、色彩的运用技巧在西方油画中,艺术家们运用各种技巧来表现色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通过层层叠加和透明的画法,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和纹理效果。
运用调色盘进行色彩的混合和搭配,艺术家们能够准确地控制色彩的明暗和纯净度,达到画面所需要的效果。
西方油画还常常使用光影效果来表现色彩的变化和立体感。
通过对光线的运用,艺术家们能够创造出生动的色彩对比和层次感。
在阳光下,暖色调的色彩会更加明亮鲜艳,而在阴影下则会呈现出深沉的冷色调,这种对比的效果能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西方油画的色彩表现不仅令人叹为观止,还对整个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作空间。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油画大师们就运用了各种色彩对比和技法来表现出不同的主题和情感。
西方油画色彩的表现也影响了许多其他绘画艺术的发展。
在印象派和立体派的艺术运动中,色彩的表现成为了画家们追求的核心目标,他们试图通过色彩的纯净度和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许多现代艺术家们在作品中也能看到西方油画色彩表现的影子。
直接画法西方油画的鼎盛时期是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
在这个时期,油性材料取代了丹陪拉材料技法成为主要的绘画材料,出现了用纯油性颜料作画的直接画法和厚涂法。
17世纪的画家对油性媒介材料作出重大贡献的首先要说是鲁本斯。
在他的作品中直接技法已经出现端倪。
西方传统油画从16世纪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油性媒介材料逐渐取代了丹培拉油画材料技法成为油画的主要材料。
他采纳了尼德兰北方用丹培拉材料制作底层绘画的方法,用树脂光油罩染颜色的技法,又继承了威尼斯的有色底子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并将南北两种绘画技法的长处结合起来,开创了他的色彩华丽,笔法奔放的一代画风。
鲁本斯创造性地在浅冷灰色底子上罩染暖色的油彩,形成一种微妙的透明的色泽,产生出了视觉上的“光学灰”。
他的作品已经出现了油画直接画法的端倪,油画的亮部厚实,暗部薄而透明的规律和特征基本形成。
巴洛克时期,欧洲画坛不同风格的写实作品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形成了一个高峰。
在鲁本斯之后,欧洲北方又出现了以哈尔斯、伦勃朗和维米尔为代表的荷兰画派,其中成就最大的要数现实主义巨匠伦勃朗。
伦勃朗师承威尼斯画派浓厚色彩的罩染和卡拉瓦乔戏剧性光影的明暗手法,加上鲁本斯亮部不透明厚重的笔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光线处理手段和笔触肌理效果。
伦勃朗的画面暗部用薄而透明的暖褐色为主调,亮部以铅白和鸡蛋丹培拉乳液混合出厚重而不透明的白色有力的塑造出形体。
伦勃朗的底层得利于在有色底上用特殊的丹陪拉白塑造,并在其上面反复施加罩染使画面的色调浑厚深沉。
他特有的笔触纹理使形体更加结实肯定。
伦勃朗的作品并不是向人们想象的那么厚重,只是他十分善于处理颜料薄厚的对比关系与形体起伏,再加上各种透明颜色的罩染使得比触感也更加的强列。
与伦勃朗的浑厚大气截然不同的是17世纪荷兰写实绘画大师维米尔。
他的作品尺寸很小,所以显得十分的精致、朴实、温馨。
维米尔使用铅白底子作画,绘画时使用不透明颜料平涂、厚涂相结合的技法,有些地方也用透明罩染技法,所以画面的表面显得很平整,但并不是光滑的没有笔触。
西方油画作品艺术赏析西方油画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西方油画作品不仅在艺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更是对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珍贵记录,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西方油画作品进行艺术赏析,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首先,西方油画作品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深邃的艺术内涵而著称。
在西方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艺术家所展现的独特风格和个性,每一幅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诠释和表达。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技艺,创作出了《蒙娜丽莎》等经典作品,展现了他对人物形象和光影效果的深刻理解。
而巴洛克时期的伦勃朗则以其浓郁的色彩和生动的笔触,创作出了《夜巡》等作品,展现了他对人物情感和戏剧性效果的独特表现。
每一位艺术家都在其作品中展现了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使得西方油画作品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和艺术魅力。
其次,西方油画作品所展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也是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西方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们对世界的不同理解和表达。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通过其作品展现了对古典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和表达,使得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当时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见证。
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家们则通过其作品展现了对宗教和神圣的崇拜和表达,使得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当时精神生活和宗教信仰的重要体现。
每一幅西方油画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成为了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珍贵记录。
最后,西方油画作品所展现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也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来源。
在西方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艺术家们所运用的不同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每一种技法和手法都展现了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比如,达·芬奇以其细腻的色彩和精湛的构图,创造出了《最后的晚餐》等作品,展现了他对人物形象和空间透视的深刻理解。
西方油画艺术史发展14世纪至15世纪:在这一时期,油画作为一种绘画媒介开始被广泛使用,并逐渐取代了绘制于湿灰泥上的蛋彩绘画技术。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画家开始运用油画技术,例如马萨乔、达·芬奇和拉斐尔都是其中的代表。
在北方欧洲,韦尔梅斯等画家也开始使用油画。
16世纪:在这一时期,油画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色彩的运用更加自由,绘画技巧大幅提升。
代表作家有提香、乔尔乔内、米开朗基罗等。
其中,提香被认为是第一位完全掌握了油画技术的画家,他的作品在意大利绘画史上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17世纪:在这一时期,荷兰成为了油画艺术的中心,荷兰画派的兴起为油画技术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
荷兰画家如弗林特、鲁本斯和凡·代克等人成为了油画技术的先驱者,他们运用了光影效果和精细细节的描绘,使油画作品更加写实和生动。
18世纪:在这一时期,油画艺术逐渐蔓延到其他欧洲国家。
英国画家特纳和康斯特布尔等人在绘画中使用了更多的浪漫主义元素,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此外,法国画家如克里福、大卫和毕罗等人也在油画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
19世纪:19世纪是油画艺术的新时代。
印象派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油画表现方式。
像梵高、马奈、莫奈和塞尚等画家摆脱传统的写实主义,以独特的光影效果和简洁的笔触表现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20世纪至今:油画在20世纪继续发展,并受到了各种不同的艺术派别的影响。
表现主义、立体派、超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风格都对油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代艺术家如毕加索、纳姆·范·戴克、弗朗西斯·贝肯斯坦和哈利·韦尔斯等人的作品表现出了新的创作风格和观念。
总结而言,西方油画艺术自中世纪起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演变。
它从最初的辅助媒介逐渐成为独立的绘画技术,从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到现代主义,油画艺术一直在不断地与时代变革相适应,并为艺术界带来了无尽的创作可能性。
西方传统油画技法在数字插画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艺术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
在数字插画中,设计师可以将各种绘画技法与传统艺术风格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西方传统油画技法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艺术表达方式,它通过层次感和丰富的色彩来表现出生动的画面效果。
下面将会介绍一些西方传统油画技法在数字插画中的运用。
色彩运用是西方传统油画技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数字插画中,设计师可以使用色彩的对比和层次来显示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通过运用明暗对比来突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在画面中加入阴影和高光来使物体看起来更加真实。
还可以使用色彩的渐变和纯净度的改变来表现物体的光影效果。
通过运用这些色彩技巧,设计师可以制作出非常生动和吸引人的数字插画作品。
西方传统油画技法中还有一种叫做"sfumato"的技巧,它指的是通过颜色的渐变和细小的过渡来实现光影效果。
在数字插画中,设计师可以使用渐变工具和透明度调整来模拟"sfumato"的效果,使画面更加柔和和自然。
这种技巧可以用于人物的肤色和头发的绘制,也可以用于山水的远近关系和天空的渐变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数字插画可以使用很多传统油画技法,但它也具备一些独特的特点。
数字插画可以使用图层的功能来实现画面的分离和修改,而传统油画则需要通过彩色的覆盖和调整来实现。
数字插画还可以使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和滤镜来增强画面的效果,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西方传统油画技法在数字插画中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有趣和丰富。
通过运用色彩、线条和"sfumato"等技巧,设计师可以制作出生动和真实的画面效果。
数字插画还具备一些独特的特点和工具,可以使作品更加多样化和美观。
将传统油画技法与数字插画相结合,不仅可以丰富艺术表达的方式,还可以创作出更具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中国画和西洋画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中国绘画:是散点透视。
用不同的视点观察物象,然后将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内的物象共绘一画。
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
即立足一点,描写物象,讲究“写形象真”。
(2)写意与写实中国画:追求以貌取神,以抽象之美表达其意。
西方绘画:强调写实,以具象美表达构象。
(3)“点线结构”与“块面结合”中国绘画:是用尖锥毛笔通过“平、留、圆、重、变”等笔法筑成“点线结构”。
通过点线“模拟”外界事物,表达“面”的时候,逸笔草草,求得形似。
西方绘画:是用扁平的“刷子”结构成一种“块面组合”形式,这种“块面结合”的技法善于表现物象的“质量感”和“体积感”。
(4)墨分五色与色彩世界中国绘画:特别是水墨画,特别讲究用墨、用水。
通过用水使墨有浓淡之分,要求有凸凹之形,以线条来表现物象的质感,用“墨分五色”来暗示色彩。
西方绘画:画家用“感觉到的色彩”来表现物体之间形成的色彩关系。
往往选择特定的色调或强烈的对比色彩去构成油画的主题和意境。
(5)光影与透视中国绘画:由于“点线结构”的局限性,无法表现”块面”的“光影”和“透视”效果。
西方绘画:善于将物理学知识应用于绘画艺术,能十分“象真”地表达物象,用光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轮廓、深度和空间,追求“环境”和“透视”效果。
(6)构图中国绘画:在构图布局上要求空灵和单纯,讲究意境和情调,画面要气韵生动;在造型上多以偏侧、仰视和俯视下笔,使画中物象显出主次、虚实的分别,多留白。
西方绘画:在画面上全部绘图着色,用不同色彩表达、烘托主题。
一幅西方油画,在完成后,无法再添笔加彩。
(7)诗、书、画、印与签名中国绘画:讲究诗书画印结合。
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印画同辉,几种艺术在同—画面上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的艺术语言。
西方绘画:完成后,画家仅在画面—角签名和注明日期。
这种签名和日期不构成画面的有机部分。
油画oil painting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
它在欧洲起源发展,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
它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的蛋彩画。
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
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以亚麻油和核桃油为媒介作画。
这样在作画时运笔流畅并能反复覆盖修改,干透后的颜料附着力强,色泽鲜艳,不易剥落和退色。
因此这种新的材料技术很快在欧洲其他国家传播开。
发展概况油画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近代和现代几个时期。
古典油画的写实倾向是由于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宗教的批判和对现实的关注这种历史条件决定的。
为摆脱单一的基督教经典题材,而使许多画家对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继承希腊罗马的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观念,并探索解剖学、透视学、画面明暗分布等科学的造型原理。
但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对这些因素的侧重不同而呈不同的风格。
17世纪,欧洲油画迅速发展,出现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和个人肖像、风景画、静物画、风俗画等类别。
17世纪一部分油画强调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创造,形成戏剧性气氛。
同期,笔触的作用亦为许多画家重视,它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使笔触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发挥。
19世纪油画有了新的发展,表现为油画色彩的变革。
由英国画家J.康斯特布尔在实践中发现补色原理并以之启发了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他在作品中以活跃的笔触多处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震动当时画坛。
法国巴比松画派则从风景写生中认识到景物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色调对于体现时间、环境、气氛的重大意义。
在此基础上,法国印象主义画家在色彩运用方面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贡献。
他们吸收光学和染色化学的成果,以色光混合原理解决了油画的色彩问题。
19世纪,欧洲油画出现了许多艺术主张明确的流派,虽主要表现在艺术主题与内容上,但油画技法也相应地有所差异。
油画的门户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发明性著作;第二类是以片面体现为主的发明性著作。
在第一类中如文艺复兴后呈现的巴洛克、洛克克、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印象主义都是以再现天然为根底,体现画家不一样的思维与目的。
巴洛克派:巴洛克流行于17世纪至18世纪。
“巴洛克”一词本意有不整齐、扭动、荒诞的意思。
推重运动的歪曲,形体的丰腴与量感,其艺术言语激烈、夸大、动、浮华,这是巴洛克派绘画的特色,其代表人物为鲁本斯。
洛克克派:“洛克克”本意是指贝壳的形状,其艺术风格为繁琐、精巧、纤细、甜腻、流行于18世纪,其代表画家有华多和弗朗索·布欧等。
古典主义与学院主义:古典主义是以尊重古希腊、罗马的审美准则,构图上对称、均衡,气势上庄重、光辉、崇高向上,技法精深,描写深化。
这也是学院主义的奉行的准则。
正如学院派奠基者法契诺所讲“美是一切艺术品的最高方针,它是事物的一种客观性质,由次序、谐和、份额、规则所组成”。
其代表作家有拉斐尔、安格尔等等。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19世纪前期,其代表作是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在此著作中的构图、光线、颜色、动态、表情都体现了艺术家丰厚的想象力,它打破了古典主义的构图中的水平与笔直,光线的柔软与均匀,使画面产生了一种热情。
这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元素,注重豪情的发泄与表达。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绘画指19世纪中叶,以米勒为首的画家建议用忠诚于目标的方法去体现正常的视觉形象,反映日子的实质。
其代表作有米勒的《拾穗》等。
写实主义和照像写实主义:写实主义就如它的创始人库尔贝在1885年所讲的:“象我所见到的那样,照实地体现我这个年代的习俗,思维和它的相貌。
一句话,发明艺术就是我的目的。
”照相写实主义是对日子以一种相片式的方式搬上画面,如克洛斯的《约翰像》。
它制作著作要先拍成相片或幻灯片,再把它以比真人大十倍的份额精细地扩大到布上,更细腻、更传神地体现出目标的细节,如脸上的每一丝肌理和每根汗毛等。
1、挫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
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2、拍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
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3、揉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操合的方法,颜色操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4、线线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油画勾线一般用软毫的尖头绪,但在不同的风格中,圆头、校形和旧的扁笔也可勾画出类似书强中锋般的浑厚线条。
东西方绘画开始时都是用线造型的,在早期油画中通常都以精确严谨的线条轮廓起稿,坦培拉技法中排线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
西方油画到后来才演变为以明暗和体首为主,但尽管如此,油画中线的因素也从未消失过。
纤细、豪放。
工整或随意不拘以及反复交错叠压的各种线条运用,使油画语言更为丰富,不同形体边线的处理更是十分重要。
东方绘画的用线也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和克利等都是用线的高手。
5、扫扫常用来衔接两个邻接的色块,使之不太生硬,趁颜色未干时以干净的扇形笔轻轻扫掠就可达到此目的。
也可在底层色上用笔将另一种颜色扫上去来产生上下交错、松动而不腻死的色彩效果。
6、跺指用硬的猪鬃画笔蘸色后以笔的头部垂直地将颜料跺在画面上。
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时候才应用。
7、拉拉是指油画中有时需要画出坚挺的线条和物体边缘如画锋利即剑或玻璃的侧面等,这时可用画刀调准颜色后用刀刃一侧将颜色在画面上拉出色线或色面,画刀画出的形体坚实肯定,是画笔或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
8、擦擦是把画笔横卧,用画笔的腹部在画面鼓擦,通常擦时用较少的颜色大面积进行,可形成不很明显的笔触,也是铺底层色的常用方法。
在干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笔法可画出类似国画飞白的效果,使底层肌理更为明显。
对比分析中西方油画写实手法发布时间:2021-03-26T12:03:20.44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3月作者:方甜邢金玉房海秀[导读] 油画最早起源于欧洲,在传入我国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由于经济、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油画存在诸多差异。
南阳师范学院方甜邢金玉房海秀 473061摘要:油画最早起源于欧洲,在传入我国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由于经济、文化的差异,中西方油画存在诸多差异。
鉴于此,本文在依次阐述中西方油画概述的基础上,以写实手法的差异为例详细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油画,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西方古典油画;中国油画;写实手法1西方古典油画概述西方古典油画发源于意大利,17世纪初开始广泛流传,其更加突出和谐严谨,并且在绘画中注重明暗关系的应用。
文艺复兴萌芽于14世纪的意大利,在当时显著促进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快速发展,这场伟大运动对欧洲和当时其他国家的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7世纪中期,古典油画出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这个时期的题材获得了不断丰富。
18世纪初的油画更加关注灵动感,并且在用笔中将轻重缓急体现得非常到位,整体的油画深刻但是却不够圆润。
19世纪,油画在色彩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画家更加注重局部用色,这就使得画面的色彩更加饱和,整体画风更加艳丽。
这几百年的发展中,古典油画不断创新,对现代油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古典油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首先在色彩表现上,西方古典油画的民族风格明显,颜色多使用大体积色块,在画面结构中,逐渐从整体转化为局部[1]。
其次是西方古典油画的创作笔法,更加关注整体画面,并且有着细致的局部刻画,这样就使得画面的整体感和层次感不断增加。
最后是西方古典油画使用写实的手法。
写实手法强调作品和实物的相似性,只需要改变光和影像,作为稍微的修饰。
西方古典油画风景画创作部分是写生为主,主要是写实主义风格。
2中国油画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油画艺术在中国生根发芽,逐渐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与中国人的思想理念、文学造诣、艺术认知产生联系。
西方油画技法古今中外,油画最基本的技法有三:一是北欧尼德兰画派,以扬?凡?爱克为代表的透明薄涂画法;二是南欧意大利画派以威尼斯提香为代表的不透明厚涂画法;三是以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为代表的融合南北技法暗部透明薄涂、亮部不透明厚涂的折衷画法。
17世纪以后的画家,虽具有各自风格和独特技法,但都没有脱离开这三种基本的传统油画技法。
从欧洲油画发展史的角度看,油画是从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
到了15世纪,由杨凡代克兄弟完成了以胶为介质向油为介质的转换。
由于材料技法上的革新,使油画的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作品在深入性和完善性上产生了很大的飞跃。
因此,在15世纪的杨凡爱克兄弟为代表的尼德兰画派,是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到了17世纪(清康熙前后阶段),经过几代艺术家们的不断的完善,使油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又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由多层次的罩染法逐步发展成为综合型的表现方法和直接画法,大大地丰富了油画的表现语言与技巧,使其日臻完善。
类型主要分类油画工具材料的限定导致油画绘制技法的复杂性。
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油画技法,使油画材料发挥出充分的表现效果。
油画主要技法有:1、透明薄涂画法透明画法是已知架上绘画最古老的绘画技法,最早可追溯到15世纪。
它是19世纪以前欧洲传统的绘画技法。
透明画法主要是进行色彩罩染,使两种颜色通过视觉调和产生第三种颜色,它与物理调和派生的第三种颜色虽有相同的色相,但视觉效果不一样,前者更为深沉,具有珠宝般的光泽。
透明薄涂画法包括:(1)透明色重显。
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
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
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
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
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
(在照片肖像制作时,儿童及女性的肖像绘制多采用此技法以表现晶莹透明的肌肤色调)(2)薄底透明罩色。
在中间调子的灰棕色底上用深棕色或银灰色画出较严格的素色油画,待干后罩上透明色,透明色避免过多调入白色,以免影响透明度。
为此,底画的素色油画需要预先提高明度,为多层罩色留下余地。
(3)厚底透明罩色。
指在底画厚涂平滑的表面及底画厚涂凹凸的表面上罩透明色。
厚涂平滑的表面指先用厚色待未干时扫平,干后罩透明色。
此法多用于古典风油画。
例如肌肤受光部分多用厚涂颜料,使其与背景等暗色部分的厚薄拉开距离。
厚涂颜料未干时用毛笔轻轻扫匀笔触进行平滑处理,干透后再罩透明色,能达到既厚实又透明晶莹的效果。
“光学灰”是透明画法表现出来的一种视觉效果。
古代艺术家在坦培拉或油性色底上用树脂光油进行釉染后,涂以透明或半透明覆盖层,使各色层通过重叠显露出来,即产生色彩奇异的透明灰色——“光学灰”。
这种透明灰色和调配出来的灰色相比,视觉效果不大相同。
它是直接画法无法达到的。
鲁本斯当时就以创造光学灰着称,他曾对他的学生说:“至少暗部最后一层色应是透明的。
”2、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
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
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
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
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
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3、不透明一次着色法也称为直接着色法。
即在画布上作出物象形体轮廓后,凭借对物象的色彩感觉或对画面色彩的构思铺设颜色,基本上一次画完,不正确的部位用画刀刮去后继续上色调整。
这种画法中每笔所蘸的颜料比较浓厚,色彩饱和度高,笔触也较清晰,易于表达作画时的生动感受。
19世纪中叶后的许多画家较多采用这种画法。
为使一次着色后达到色层饱满的效果,必须讲究笔势的运用即涂法,常用的涂法分为平涂、散涂和厚涂。
平涂就是用单向的力度、均匀的笔势涂绘成大面积色彩,适于在平稳、安定的构图中塑造静态的形体;散涂指的是依据所画形体的自然转折趋势运笔,笔触比较松散、灵活;厚涂则是全幅或局部地厚堆颜料,有的形成高达数毫米的色层或色块,使颜料表现出质地的趣味,形象也得到强化。
4。
近代画法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
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这个时期的油画其技法与今天我们所习惯运用的“直接画法”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种以坦培拉或其他颜料完成对象的单色塑造之后再以油性颜料进行多层透明罩染的混合技巧,也称作油画的“间接画法”。
此后欧洲油画三百年间的发展,经历百家,画派林立,如意大利的卡拉瓦乔(1573-1610)、荷兰的伦勃朗(1607-1669)和维米尔(1632-1675)、弗兰德斯的鲁本斯(1577-1640)和凡,代克(1599-1641)、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1599-1660)、法国的德拉克洛瓦(1798-1863)等古典绘画大师,都属于这一技法范畴。
技艺1(挫)挫是用油画笔的根部落笔着色的方法,按下笔后稍作挫动然后提起,如书法的逆锋行笔,苍劲结实。
笔尖与笔根蘸取颜色的差异、按笔的轻重方向不同能产生多种变化和趣味。
(拍)用宽的油画笔或扇形笔蘸色后在画面上轻轻拍打的技法称为拍。
拍能产生一定的起伏肌理,既不十分明显,又不致过于简单,也可处理原先太强的笔触或色彩,使其减弱。
(揉)揉是指把画面上两种或几种不同的颜色用笔直接操合的方法,颜色操合后产生自然的混合变化,获得微妙而鲜明的色彩及明暗对比,并可起到过渡衔接的作用。
(线)线是指用笔勾画的线条,油画勾线一般用软毫的尖头绪,但在不同的风格中,圆头、校形和旧的扁笔也可勾画出类似书强中锋般的浑厚线条。
东西方绘画开始时都是用线造型的,在早期油画中通常都以精确严谨的线条轮廓起稿,坦泼拉技法中排线法是形成明暗的主要手段。
西方油画到后来才演变为以明暗和体首为主,但尽管如此,油画中线的因素也从未消失过。
纤细、豪放、工整或随意不拘以及反复交错叠压的各种线条运用,使油画语言更为丰富,不同形体边线的处理更是十分重要。
东方绘画的用线也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如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和克利等都是用线的高手。
(扫)扫常用来衔接两个邻接的色块,使之不太生硬,趁颜色未干时以干净的扇形笔轻轻扫掠就可达到此目的。
也可在底层色上用笔将另一种颜色扫上去来产生上下交错、松动而不腻死的色彩效果。
(跺)指用硬的猪鬃画笔蘸色后以笔的头部垂直地将颜料跺在画面上。
跺的方法不很常用,通常只在局部需要特殊肌理的时候才应用。
(拉)拉是指油画中有时需要画出坚挺的线条和物体边缘如画锋利即剑或玻璃的侧面等,这时可用画刀调准颜色后用刀刃一侧将颜色在画面上拉出色线或色面,画刀画出的形体坚实肯定,是画笔或其它方法难以达到的。
技艺2(擦)擦是把画笔横卧,用画笔的腹部在画面鼓擦,通常擦时用较少的颜色大面积进行,可形成不很明显的笔触,也是铺底层色的常用方法。
在干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笔法可画出类似国画飞白的效果,使底层肌理更为明显。
(抑)抑是用刀的底面在湿的颜色层上轻轻向下压后提起,颜色表面会产生特殊的肌理。
在有些需要刻画特殊质感的地方用抑技法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砌)砌的方法是用刀代替画笔,像泥瓦匠用泥刀环泥灰那样将颜色砌到画布上去,直接留下刀痕。
用砌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厚薄层次变化,刀的大小和形状以及用刀的方向不同也会产生丰富的对比。
用画刀调取不同的颜色不作过多调合,任其在画面上自然地混合能产生微妙的色彩关系。
起伏过大的色层也可用砌的方法将其砌平。
砌的方法如果使用得当,就会有很强的塑造感(划)划指用画刀的刀锋在未干的颜色上刻画出阴线条和形有时可露出底层色来。
不同的画刀能产生深浅粗细不同的变与画笔的笔触及画刀利的技法产生的色面形成点、线、面的对起伏的肌理变化。
(点)点——众法自点始,一切笔法均出发于点。
早在古典坦培拉技法中,点画法就是一种表现层次的重要技法。
在维米尔的作品中也使用了点的笔触来表现光的闪烁和物体质地。
印象派时点彩笔法成了其基本特征之一,但莫奈、雷诺阿和毕沙罗等的点法各自具有不同的变化和个性。
新印象派则走向极端,机械地将点作为其唯一的笔法。
现代写实油画中也有沿用以点的疏密来产生明暗层次的,可以造成肯定又不死板的过渡。
点的方法在综合性画法中与线条和体面结合可产生丰富的对比,用不同形状和质地的油画笔又可产生不同的点状笔触,对表现某些物体的质感能起独特的作用。
技艺3(刮)刮是油画刀的基本用途,刮的方法一般是用刀刃刮去画面上画得不理想的部分,也可用刀刮去不必要的细节或减弱过于强的关系,让显得紧张的画面关系松弛下来。
长期作业在一天作业结束时往往需要把本画完的部分颜色用刀刮去以便及时干燥,待第二天接着画。
颜色干后也可用画刀或剃须刀把高低不平处刮得平整一些。
还可在未干的颜色层上用刀刮,使之露出底色从而显现各种肌理。
(涂)如果说点画法和勾画法是形成油画点与线的手段的话,那么涂就是构成油画体决,即面的主要方法。
涂的方法有平涂、厚涂和薄涂等,也有把印象派的点彩法称为散涂的。
平涂是画大面积色块的主要方法,均匀的平涂也是装饰性油画的常用技法。
厚涂则是油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用笔的主要特征之~,可以使颜料产生一定的厚度并留下明显的笔触而形成肌理。
用画刀把极厚的颜料刮到或直接将颜料挤到画布上,可称为堆涂。
薄徐是用油将颜色稀释后薄薄地涂上画面,可产生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
散涂则使用笔显得灵活多变、气韵生动。
结合揉扫的涂法也叫做晕涂。
(摆)用笔将颜料直接放在画布上不作更多的改动称摆,摆也是油画基本的笔法之一。
摆的方法常用在油画开始和结束时,以较肯定的颜色和准确的笔触来寻找色彩与形体关系,往往关键处只需几笔就能使画面改观,当然下笔前应先做到成竹在胸方可奏效。
擦——擦是把画笔横卧,用画笔的腹部在画面鼓擦,通常擦时用较少的颜色大面积进行,可形成不很明显的笔触,也是铺底层色的常用方法。
在干了的底色或起伏的肌理上用擦的笔法可画出类似国画飞白的效果,使底层肌理更为明显编辑本段技法与材料基本技法作为一种艺术语言,油画包括色彩、明暗、线条、肌理、笔触、质感、光感、空间、构图等多项造型因素,油画技法的作用在于将各项造型因素综合地或侧重单项地体现出来,油画材料的性能充分提供了在二度的平面底子上运用油画技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