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志愿者_张康之
- 格式:pdf
- 大小:465.68 KB
- 文档页数:9
作者: 伲永贵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出版物刊名: 学海
页码: 185-188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5期
主题词: 后工业化阶段;合作治理;制度;组织
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社会治理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才能实现有效善治呢?张康之教授在新著《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给予了充分阐释和解答。
《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一书从宏大的历史视野出发,通过对人类社会演进逻辑的探究,在比较分析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治理模式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合作治理的生成逻辑、本质内涵以及实现途径,描绘了一幅人类社会治理模式变迁图景。
市民社会演变中的社会治理变革*张康之张乾友提要:在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形成市民社会观念的同时,也宣告了社会治理的/国家主义0时代的来临。
在反抗绝对国家的过程中,市民社会开始与国家相分离,市民社会的形象经历了从政治社会到/需要的体系0的演变,并最终沿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边界确立起了自己与国家的界线。
19世纪晚期以后,市民社会与国家分离的趋势发生了变化,国家一步步地侵入社会,并最终形成了一种政府与社会相重叠的/行政国家0,它标志着国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社会结构出现了重组的趋势,正在形成一种/新市民社会0。
这种新市民社会必将终结国家主义的历史,使社会治理迈入/后国家主义0时代。
关键词:市民社会新市民社会国家主义后国家主义作者张康之,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乾友,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
(北京100872)近代历史是一段由市民社会与国家所共同书写的历史。
自中世纪城市衰落以来,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互动关系便构成了社会治理活动演变的基本历史线索。
市民社会是产生于绝对国家之中的,绝对国家打破了地域间的割据状态,将君主的臣民们及其生活空间凝结成了一个社会。
同时,市民社会又天然地与绝对国家相对立。
绝对国家打破地域割据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臣民实行最为严密的控制,而一个统一的臣民共同体反而最不利于任何形式的控制。
所以,市民社会与绝对国家一直处于一种此消彼长的矛盾中,这种矛盾在现实中也就表现为此起彼伏的资产阶级革命。
从社会治理的形式方面看,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建立起了法治国家,即用资产阶级法治国家取代了绝对国家,但就社会治理的性质而言,它们都还属于一种/国家主义0状态,是国家对市民社会的治理。
在这一关系中,国家是治者,市民社会则是被治者。
虽然国家为市民社会准备了民主制度,使后者能够参与到对自己的治理中来,而实际上,治与被治的关系从来没有发生过实质性的改变。
2013年第3期论社会治理中的职业化及其技术控制□张康之作者:作者: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行政哲学与文化。
邮编:100872*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通过服务型政府建设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12XNL003)资助研究。
摘要:与近代以来的职业化相一致,社会治理体系及其过程中也出现了职业化。
职业化造就了一个以社会治理为专业的知识精英集团,这个集团中的成员为了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实现对社会的技术控制,努力把社会治理体系营建成一个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封闭体系。
就官僚制组织而言,技术控制是基于一种形式合理性的追求而建构起来的,在工业社会这一历史阶段中,这种技术控制发挥了巨大的正向功能。
但是,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技术控制的消极效应日益彰显。
20世纪后期以来,学者们对官僚制组织以及社会治理中的技术控制给予了激烈的批判,而在如何终结技术控制的问题上却是莫衷一是。
其实,技术控制的终结将是一场组织变革的成果。
也就是说,当人类的社会治理不再依赖官僚制组织,而是建立起了合作制组织去取代官僚制组织,技术控制也就完全失去了历史合理性,从而被人们所抛弃。
关键词:社会治理职业化技术精英技术控制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43(2013)03-0004-07我们发现,20世纪的政治学研究对政治精英的治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批评,然而,当这一问题被转化为行政学的主题时,则表现出了对技术专家的同声谴责。
进入新世纪后,对参与治理的倡导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出于矫正技术专家和精英治理的目的。
根据克罗齐耶的意见,应当受到批评的并不是精英的治理,而是精英治理的封闭性。
特别是在精英的来源问题上,克罗齐耶指出,“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并不在于精英的来源,而在于精英体系的开放程度及其管理模式。
假如精英集团是封闭式的,且趋向于垄断,假如他们凭借保持距离与保守秘密的方式来实施管理,那么他们从工人之中招募精英,并且强加一种平均主义制度的做法也同样不会产生好的结果,而且人们会体验到一种更为强烈的屈辱感。
【公共管理的概念】a。
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b.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c。
是具有公共性质的机构或组织对社会的管理.【公共管理的概念分析】a.主体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广泛的具有公共性的组织b。
目的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现c。
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d.公共管理系统是一个由多元社会治理主体构成的、以合作关系为纽带的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标的统一整体.【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抛开公共性质而言,相同点是二者都包含了一种管理事实要素,不同点是公共行政重于公共价值要素与管理事实要素的相结合,而公共管理则重于公共价值要素和管理事实要素的相分离。
(注释:在公共管理那里,公共价值要素的体现应包含于政治范畴里面,而公共行政则认为公共价值要素不可与管理事实要素不可分离)。
二者都研究公共领域的问题,具体而言,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包含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而公共行政则是一种保护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对象: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活动和所运用的手段。
内容:a.负担着认识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学科使命b.需要为公共管理的系统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全面规划c。
需要努力把握人类社会后工业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新的社会现象对社会治理的影响d.需要特别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e.还应承担起人类社会治理历史的重新梳理的任务。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a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b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a。
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具有交叉性的特征是人们应用各种学科知识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的一个综合性研究领域b o是以应用为取向的科学c。
体现了实证性和规范性的统一d.体现了公共性和科学性的统一e.研究需要科学的和有效的方法。
“政府再造"的背景】a。
各国政府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政压力”b。
“政府失灵”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c。
一、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人大2019年研]答:政策主体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参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或者政策监控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政治党派、利益集团、思想库、大众传媒和公民个人等。
政策主体有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参与者之分。
官方决策者是指政治体制内行使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行动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非官方参与者相对于官方决策者而言,他们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较为间接,但同样是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主体因素。
非官方参与者不仅包括政治党派和利益群体的成员,而且包括代表个人的普通公民。
2.治理工具[人大2019年研]答:治理工具又称政策工具或政府工具,是指政府将其实质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路途和机制。
治理工具是政府治理的核心,没有政策工具,便无法实现政府的目标。
当代各国的政府治理工具主要包括:①政府部门直接提供;②委托政府其他部门;③契约外包;④经营特许权;⑤补助;⑥抵用券;⑦市场供给;⑧志愿服务;⑨自我协助;⑩政府贩售特定服务。
运用何种治理工具,政府干预市场到何种程度,完全视问题情势、政府主观偏好、资源拥有程度、目标的正确性与选择性、对市场依赖程度、相对成本等综合因素而定。
3.绩效预算[人大2019年研]答:绩效预算是基于政府的职能、业务与计划进行预算编制的制度,以便于政府在会计年度内,完成各项工作计划与列举的具体建议。
它包括决定适当的计划种类、将计划分割成数个子计划、针对每个子计划的细节活动进行评估并确定所需经费以及汇总所有经费资料编制预算等步骤。
绩效预算的特征包括:注重最后产出而非投入;强调各种产出或计划所需投入间的关系;使计划更加全面,并关注于活动所具有的全部贡献及其发生的全部成本。
绩效预算的优点在于:有助于衡量单位计划成本;有助于考核计划的成本变动情况;有助于考核行政管理效率;有助于政府机关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绩效预算的缺点在于:忽视政府活动的政治性,尤其是政治回应性;未能建立成本会计制度与成本意识;对于无形成本和抽象成本难以确立工作衡量的标准;对组织的未来目标政策设计无法连贯;对国家资源的整体规划比较忽略。
国家治理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国家治理的书籍:
1. 《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修订版),作者:俞可平,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3月。
2. 《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作者:俞可平,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5月。
3. 《走向合作的社会》,作者:张康之,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
4. 《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治理》,作者:崔晶,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31日。
5. 《县级政府社会治理质量测度标准研究》,作者:范逢春,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6. 《中国社会保障税税收设计研究》,作者:未知,出版社:未知,出版时间:未知。
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包括治理和善治的理论基础、全球化与治理变迁、社会自治与治理秩序以及全球治理等。
它们对于理解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1章导论1.简述公共管理的概念?答∶"公共管理"的概念具有三重含义∶其一,是公共部门中的管理;其二,是服务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组织及其成员对社会的管理。
一般认为,公共管理是指政府等多元社会治理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战略性地运用治理手段而对与公共利益实现相关的广泛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其目标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对公共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1)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或者说,一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围绕着社会事务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属于公共管理主体的范畴。
现代社会的治理活动都是以组织为载体或基本单位展开的,因此,从组织的意义上来审视公共管理活动,政府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社会治理主体,而是需要与多元化的社会治理力量一起开展合作治理的组织。
所以,公共管理主体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
(2)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目标体系,表现为提高社会治理活动的效率、促进社会发展和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就。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切公共管理主体都需要在注重社会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不断地改善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注重绩效和服务品质。
对政府而言,要把重心放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上;对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来说,应当在其所活动的区域(或领域)内积极开展治理活动,及时地把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种利益诉求传递给政府。
无论是政府还是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治理力量,在公共管理过程中,都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地完善公共服务的合作关系。
(3)公共管理的手段或途径是多样的,概括地说,主要是由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三个方面构成。
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过程由于专业化追求,往往把政治的、法律(政策)的和管理的手段隔离开来,由不同的部门突出运用其中某一手段。
关于社会治理主体、问题和途径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总目标,要求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和创新社会治理。
本文对国内一些学者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文章进行综述,分析社会治理的主体、促进社会治理的途径以及社会治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社会治理;发展;主体;分析一、前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把“社会管理”逐步提升到“社会治理”上来。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①二、社会治理的主体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社会治理也随之发展和创新。
原有的单一社会治理主体也向多元化主体进化,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朱晓红、伊强等人(2007)在《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中提到当今的社会治理需要尊重并适应多元化的现实,以多元治理主体合作的形式而实现社会共治。
②侯非(2013)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一文中对于各类社会主体在社会事务治理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与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政府并非是唯一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包括党、政府、社会组织、公民,认为政府在治理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其他主体的作用,实现社会成员对于社会治理的要求,从而达到“善治”的目的。
③①陈家刚.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N].学习时报, 2012-12-22(006).②朱晓红、伊强.论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结构[J].学习论坛, 2007(8):51-54.③侯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路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3.张康之(2014)在《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一文中认为在多元化主体下最为重要的是打破政府本位主义,确立起“他在性”的原则,根除行政傲慢。
论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变革路径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京100872)摘要:当前,全球化和后工业化已经成为一场现实的运动,它意味着一场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社会革命,特别是以公共行政为代表的社会治理模式,首先会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问题。
由于近代工业文明所取得的成就,在这场变革中,必须选择构成主义的而不是结构主义的变革路径,而且,人类也完全能够在构成主义的路径中自觉地规划革命的进程。
后工业化的社会革命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它的观念形态还是实践形态,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而公共行政的变革则是其突破口。
这场变革的基本目标是,建构合作的社会及其道德的制度。
关键词:后工业化;社会治理;公共行政;构成主义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09)01-0066-08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社会变革而为自己开辟道路的,人类前进中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社会变革,而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发生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转型过程中的。
比如,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型,就是人类曾经经历过的最伟大变革之一。
在这次变革中,每一个国家都无可避免地经历过惨烈的战争,即使像英国那样是通过/光荣革命0的形式而完成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的,它无疑也是此前一个很长时期的英国内战的结果。
其他国家也都无一例外地在此前和此后发生过打碎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战争。
其实,不仅是这样的历史性转型期会以战争的方式为自己开辟道路,即使是一些小的变革也同样会通过战争的方私去达成变革的结果。
现在,人类开始走向后工业社会,这是又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会通过战争的形式为自己开辟道路吗?假若是这样的话,那么人类的前景是不堪设想的。
因为,人类在今天已经掌握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能会因为某一不理智的行为而顷刻之间陷入灭绝的境地。
鉴于此,思考社会变革的路径,即构想人类如何以和平的方式去完成走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张康之郑家昊考研笔记第一章:公共管理概论1.1 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对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包括制定政策、实施计划、监督执行和评估效果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是政府治理的核心内容。
1.2 公共管理的特点公共管理具有政府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它不同于企业管理,其目标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非盈利。
公共管理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1.3 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
这些理论为公共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支持,对于指导公共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2.1 政府管理功能政府是公共管理的主体,其管理功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和监督等方面。
政府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2.2 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方案,其制定与实施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公共政策的科学、民主和有效实施是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关键。
2.3 绩效管理与评估绩效管理是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方式,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效益。
评估则是对公共管理措施和政策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现代发展趋势3.1 新公共管理新公共管理是20世纪后期提出的公共管理思潮,主张借鉴市场机制,加强绩效导向,提高政府效率和责任。
其代表性理论包括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伙伴理论等。
3.2 公共治理公共治理是一种新型的治理模式,强调政府与社会、市场等各种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倡导多元治理、共同治理和民主治理。
3.3 网络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的新趋势,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通过网络平台协同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
第四章:公共管理中的问题与挑战4.1 行政效率与公共服务质量公共管理中存在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政府需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公共管理主体一、概念题1.公共管理主体答:公共管理主体是一切从事和参与社会治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的总和。
在组织的意义上,公共管理主体是包括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官僚制组织与任务型组织以及以合作网络的形式出现的其他社会自治力量在内的一个复杂的合作治理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政府扮演着引导者、服务者以及合作平台建构者等新的角色。
2.非政府组织[南昌大学2016年研]答:非政府组织主要是指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与政府相对应的一种公共组织。
萨拉蒙认为非政府组织是具有如下共同特征的社会组织:①组织性,即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②民间性,即独立于国家和政府体系之外;③非营利性,即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分红;④自治性,即能够自主决策和自主活动;⑤志愿性,即组织的成员并非受某种外在强制,而是秉持志愿精神自愿组成,其活动经费也来自志愿捐赠。
非政府组织所服务的受益人一般为个人,有的服务可以进行收费,有的服务还可以市场化。
非营利组织可以收费,但其水平应低于市场价格,不受竞争机制的调节。
非营利组织在开展活动中也可以产生利润,但不能用于分配,而必须用于组织发展和符合组织目标的服务项目。
3.官僚制[中山大学2005年研;复旦大学2003年研]答:官僚制是指一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是执行决策者命令、经任命产生的官员所组成的大型组织。
它必须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有明确的权威登记,权责自上而下传递。
“官僚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论的核心概念。
“官僚制”具有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特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
韦伯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来看,“官僚制”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类型”。
4.组织间网络答:组织间网络是指一些相关的组织在长期的互相联系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合作结构形态。
这种组织群可以通过集体决策、联合行动来生产产品或服务,以便更迅速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并提高自身竞争力。
考察公共利益发生的历史张康之张乾友内容提要公共利益是当今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向量,公共行政的全部活动目标都在于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但是,公共利益并不是存在于一切社会中的,在农业社会的政治体系中,只存在共同利益而不存在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在王朝治理模式向国家治理模式转型的过程中随着身份共同体的瓦解而生成的。
也就是说,法律对主权者的替代,君主与臣民、主权者与臣民的对立的消解以及最终统一于公民这个概念之中,才是公共利益得以产生的政治基础。
从当前的学术界来看,普遍认为法治国家是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保证。
其实,在法治国家的框架下,关于公共利益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永远无法解决的,法治国家只能最大限度地在形式上追求公共利益的增长,而实质意义上的公共利益则是难以实现的。
关键词公民共同利益公共利益法治国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公共利益并不是与人类社会一道产生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
历史地看,在农业社会,人类共同体中所存在着的是共同利益。
在以/身份0为标识的农业社会,人的个别存在被糅合进了共同体的存在之中,所谓/个人0,实际上是以一种身份的面目出现的。
因此,某种身份所对应的利益既是这个身份共同体的利益,也是其中每一个成员的利益。
同一身份中的不同成员之间,并不具有利益上的异质性;不同身份的人们之间,也不具有利益上的同一性。
也许人们会说,一个地区以及一个族阈共同体中,会存在着诸如秩序之类的/普遍性0需要,但是,这些关涉到一个族群的共同命运的所谓利益,也只能被看作是某种共同利益。
公共利益的出现是近代早期身份共同体解体的结果。
正如梅因所说,近代历史是一段/由身份到契约0的历史,契约用它的平等性消除了不同身份之间的隔膜,并以社会契约的方式将所有身份抽象为一个/公民0的概念,与此同时,所有身份共同体也就被/国家0所统合。
尽管国家最初同样是由身份共同体组成的,但这些共同体的身份属性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褪色。
第3章公共管理中的政府1.简述政府类型的演进历程。
答∶随着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增强,政府类型先后出现了统治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三种典型形式。
(1)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政府转型发生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业社会以王朝治理形式出现的"统治型政府"被工业社会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管理型政府"所取代。
管理型政府的管理技术主要来源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的管理革命。
管理型政府对社会治理的垄断地位,以及以法制为主的规则体系和官僚制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它只能以""管理"的方式进行社会治理。
(2)在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后工业社会阶段,正如统治型政府无法适应工业社会的治理需要一样,管理型政府也已无法满足后工业社会的治理需求。
服务型政府在后工业化进程中取代管理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对管理型政府的替代将是一次全方位的政府转型革命,服务型政府与时俱进,摒弃管理型政府"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路线,放下管理型政府的"行政傲慢",积极地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扬弃官僚制组织形态,转而采取更为灵活的合作制组织形态,以“政府引导合作”为宗旨来履行引导型职能。
2.怎样理解服务型政府兴起的历史必然性?答∶在公共管理中,政府类型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主要是由变革时代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社会生态(环境)决定的。
政府的存在与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社会就是政府面临的生态环境,因而,社会所呈现出的复杂性程度决定了政府的存在形式和性质。
历史地看,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两次大转型,政府类型的转变已经完成了从统治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的转变,而当前正在经历着一次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转型,即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对管理型政府的替代将是一次全方位的政府转型革命。
并且这样一个替代过程将贯穿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始终。
论社会治理体系/返魅0的路径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北京 100872)摘要:工业社会的治理体系是从属于工具理性的,它的形式化、抽象化决定了它必须祛除实质理性的/巫魅0。
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人类走向后工业社会,整个社会及其治理体系在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进入了一个价值/返魅0的进程中了。
社会治理体系的价值/返魅0不能停留在诸如价值、实质理性等模糊的判断中,而是需要有着明确的内容的,道德就是后工业社会治理体系所需要的价值系统中的基本内核。
所以,人类当前的任务就在于探索道德制度建设的可能性。
关键词:社会治理体系;价值;/返魅0;道德中图分类号:D 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6)03-0034-07一、/解构0中的价值/返魅0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历史时期中,都会有着与它相适应的基本的社会治理类型。
在农业社会,存在着统治型的社会治理,这种治理的目标是获得稳定的统治秩序。
为了达致这一目标,社会治理的过程就表现为根据社会等级关系的要求去不断地强化权力支配方式,并在这种对权力的强化过程中生成了权力制度。
同时,农业社会的治理过程也需要得到治理者个人道德因素的支持或补充,由于尚未出现治理活动的职业化,治理者的角色更多地是由其身份和地位决定的,而且,他的治理活动与他所拥有的特定身份、地位上的生活是一致的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属于一种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虽然把公平与效率作为其基本目标,但是,自觉地去获取社会秩序也依然是它的目标之一。
它与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它也是控制导向的,都通过社会控制的方式去达致自身的目标。
但是,就它属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而言,与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第一,它在社会控制的过程中不是单纯地寄托于权力控制,而是追求控制体系的科学性,控制过程的合理性,控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第二,它在工业社会及其市场经济的契约原则和契约精神的基础上确立起了法制和民主的治理体系框架,因而,它的制度类型属于法律的制度;第三,它继承了统治型社会治理体系的权力支配方式,但是,把权力支配行为严格地限制在政府组织的内部,在政府作用于社会的时候,权力必须转化为规则、规范才能发挥作用,或者,是作为规则、规范背后的支持力量而存在的;第四,它注重在治理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建设中去解决一切问题,或者说,它把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某种或某些客观性的原因,然后通过建立和改进客观性设置的路径去解决一切被视作为/客观性0的问题或由客观性原因引起的问题;第五,虽然整个社会治理过程和一切治理活动都是由人承载的,但是,作为治理者的人在这里被要求排除了自身的人格、情感等所有价值因素,从而作为理性的、抽象的、满足/机械性0治理要求的/工具人0而存在;第六,它在一切被纳入到治理过程中的/人0、/物0、/事0中去着力发现/同一性0的因素,并根据所获得34二o o 六年第三期南京社会科学的同一性理解而制定具有普遍性的治理方案和作出具有普遍性的行为选择,尽力不去考虑甚至防范那些来自于社会的具体性要求。
2014年第4期总第158期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Party School of C.P.CNo.4,2014General No.158论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志愿者收稿日期:2014-06-01作者简介:张康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服务型政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为哲学与文化。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张康之摘要:当人类前进的脚步迈入21世纪时,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来,志愿者是一个亘古就有的社会现象,但是,此前的所有志愿者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的,志愿服务都是个人行为,而20世纪后期以来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则是以组织化的形式出现的。
过往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是发生在熟人之间的,即使发生在了陌生人之间,作志愿服务活动选择的一方,也是以熟人的心态、文化及精神去提供志愿服务的,而在今天,我们看到的志愿服务却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
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与以往根本性不同。
新型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预示着人类社会治理的变革,或者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已经构成了社会治理的一项内容。
因而,我们需要在社会治理变革的意义上来认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
关键词:志愿者;志愿服务;社会治理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92(2014)04-0026-09根据鲍曼的观察,新世纪明显呈现出的生活现象是用即时快乐取代了人生幸福的追求。
鲍曼说,“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快速消化同大胃口和日益增加的食欲相比,会许诺更多的快乐和更少的沮丧。
快乐机遇会一个又一个地来临,它们也会更加迅速地消失。
诀窍就是顺便抓住每一个机遇,立即利用它,并为下一个机遇做好准备。
”①我们承认这种现象的存在,甚至会以伊壁鸠鲁主义的幽灵附着在我们的时代。
但是,如果仔细地观察,又会看到,那并不是一个主流现象。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遗传了近代个人主义基因的人才会那样。
在我们的时代,可以看到,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相比,都有更多的人在这个迅速变动的社会中选择了志愿者活动,投身于公益事业,通过合作去应对危机事件。
也许在人数比例上并不显得很多,但与以往相比,却是迅速地增多。
在此背后,也许包含着一个具有趋势意义的迹象。
在历史上,志愿者的存在之久远,可能是无可考证的,但作为一种社会角色而得到承认,则是20世纪后期的事情。
显而易见,一种社会角色的出现或得到普遍承认,这是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标志。
志愿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而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就是这样的。
之所以需要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当作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来认识,是因为它是被组织起来的,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正是有组织的活动这一点,使亘古以来就有的个人志愿行为有别于这种新的社会现象。
也就是说,20世纪70年代以DOI:10.15944/ki.33-1010/d.2014.04.009来的志愿服务首先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其次是面向陌生人的服务。
这两点决定了它不同于历史上的志愿活动。
但是,这还仅仅是就志愿者的行为特征和行动方式而言的,如果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加以解读的话,我们还会看到,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人类进入一个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使政府这一单一治理主体的行动捉襟见肘,以至于在政府社会治理不周延的地方,出现了非营利组织以及其他的社会自治力量,使一个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合作治理的局面呈现出正在生成迹象。
就志愿者活动已经演化为一种组织化的活动来看,也汇入了这一潮流,正在成为一支社会治理力量,而且可能会标志着我们时代的特征。
一、令功利主义尴尬的新现象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尚未实现理论自觉,以至于学者们试图在近代以来的各种思想框架中去寻求对这一现象的解释。
比如,在个人主义的语境中,人们往往认为它反映了一种某种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追求,会说“志愿服务是展示内心力量、自信心以及愉快地与他人交往能力的一种手段。
”①然而,许多实证研究却显现出不支持这一解释的状况,那就是,经济与社会地位较为优越的人群更乐意于投身志愿服务。
显然,对于这些人来说,已经通过其他途径在自我实现方面展现了自我,既然他们有着更多的去实现自我的机会和途径,为什么他们还要参与志愿服务呢?而且,如果他们不是把时间用于志愿服务,凭借他们拥有的能力、智力、素质以及其他社会资源,也许会表现出某种比从事志愿服务更为成功的自我实现状况。
所以,把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这一现象纳入到个人主义的解释框架中去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也发现,在关于志愿者的理论叙事中,在拒绝个人主义的解释原则时,往往会走向集体主义的方面,即将志愿者及其服务归入为集体主义的表现。
其实,个人主义、集体主义都是产生于工业社会的概念,它适合于描绘工业社会的某些现象,而且,在20世纪,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是以两大对立的意识形态的形式存在的。
或者说,它是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两个面相,实现了对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格式化,成为用来理解人以及人的行为模式的两个基本视角。
如果说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是生成于后工业化进程中的新的社会现象,那么,用集体主义的概念去描绘它就是不合适的。
因为,这种理解所造成的是严重的误读。
我们认为,组织化的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是发生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
在人类历史上,这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的时代的标志,是在既有的思想和理论中无法做出解释的现象。
所以,我们认为,虽然人类历史正在走进一个共生共在的时代,而且,一些预示着人类这一历史阶段到来的社会现象也被不断地推展了出来,但是,由于人们的思维还受到旧的观念和旧的思维所支配,以至于遇到了解释上的困难。
无论是从个人主义的角度还是集体主义的角度去解释志愿者现象,都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出这一现象的实质,更不用说它在这一现象的积极建构中发挥作用了。
在后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人类走向合作社会的要求和压力,从合作的角度看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不可能在个人主义的语境中去加以描述,也不能够用集体主义的概念去加以理解。
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是一种新生事物,是需要将其作为一种诱发普遍合作的社会现象来加以认识的。
志愿服务有着明显的道德行为特征,因此,更多的人是从道德价值的方面去解释这一现象的。
然而,作为他们去进行解释的出发点的,要么是义务论,要么是功利主义,似乎他们只能在这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对此,我们是能够理解的,却是不能认同的。
的确,在近代以来认识论思维路线中发展出来的伦理学所提供的主要是这两种基本的道德立场,以至于学者们在思想库中只能找到这两样东西。
才有了自我实现的解释和绝对命令的理解。
从理论的逻辑去认识,在功利主义的话语背景中,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似乎是不可理解的。
然而,如果对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得以发生和迅速成长的环境进行观察的话,我们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蔚为一场社会运动的志愿者及其①[美]缪其克、威尔逊:《志愿者》,魏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85页。
志愿服务却恰恰是发生在功利主义话语占支配地位的地区。
这无疑是一种文化上的异动。
所以,囿于工业社会的社会科学观察视角,对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显得非常困难。
从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来看,许多学者试图寻求宗教、性别、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种族等方面的理解,但都极其牵强。
因为,有许多实证研究发现,志愿者往往拒绝人们给予其行为以崇高的评价。
单就这一点而言,也是与功利主义的解释原则不一致的。
所以,对于这一社会现象,必须在社会的历史转型中加以理解才是合理的。
因为,人类历史在走向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必然会有新的社会现象与之相伴随,或者,需要借助于某些新的社会现象为人类历史走向一个新的阶段开辟道路。
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就是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开拓未来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
“由于志愿者舍弃了有价值的事物(时间)而不求回报,因而违反了资本主义文化中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时间珍贵,不能被浪费;二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是为了自己谋利益,不能在他人身上浪费时间。
”①在资本主义文化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中,由于这种与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决定了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处于这个社会的边缘,甚至时时受到资本主义文化的压制和排挤。
但是,从20世纪后期以来的现实看,志愿者的队伍在迅速壮大,志愿服务不断地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迅速渗透和扩展,似乎展现出了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和成长前景。
这也许反证了资本主义文化的历史合理性正在遇到某种挑战。
实际上,资本主义文化归结到一点就是物质主义,“物质主义是对物质的追求或崇拜,它以牺牲对人的忠诚为代价。
它使人想到的就是自私自利、‘一种轻视公益、轻视关心他人的个人主义的对私利的注重’……一个信奉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是不可能花时间帮助他人的。
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发现:物质主义者更不可能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许多志愿者以有节制、超脱物质诱惑而自豪。
志愿服务赋予他们‘纯净的空间’,在这里它没有被‘物欲、贪婪、财富、自吹自擂,即商业世界’所污染……志愿者,尤其是那些把志愿服务当成‘事业’来做的志愿者,‘都表达了与主流社会的疏离感,并批评主流社会太过强调物质主义和个人成功,他们强调社区、对他人的关心以及不为功利目的的学习等另外一套价值观’。
”②尽管志愿者普遍拒绝人们对他们作出过于崇高的评价,但是,就价值观而言,他们表现出了对资本主义文化的物质主义的背离。
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看作是人类告别资本主义时代的一种先锋意识的表现。
在功利主义的视野中,会形成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活动尽管不求一时之回报,却是期望一种战略性回报的行为。
根据这种理解,“志愿服务就是时间的赠与,而不要求得到迅速或特定的回报。
相反,志愿者得到的是能在日后兑换的象征性的信用。
最后,研究表明一个能够信任他人的人对世界抱有一种更友善的态度。
如果我们为他人做好事,那么好事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③事实上,如果志愿者对自己的志愿服务行为持有这种期望的话,多半是要失望的。
虽然在高尚的和富有远见的功利主义追求中也许能够逻辑推导出我们志愿服务行为能够感染所有人,以至于在我需要的时候也能够随机获取他人的志愿服务,而在实践中,这种逻辑推论是没有任何获得支持的可能性的。
只要人们怀有功利主义的追求,就不可能拥有长远的视界。
对于功利主义者而言,与其说期望一个遥远的、不确定的回报,还不如随时得利。
功利主义必然使人目光短浅,任何试图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理解志愿服务活动的想法,都是错误的。
虽然有着善良愿望的人都相信,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从事有益于社会和有益于他人的善业,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