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5年19期 259探究高龄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赵彦军内黄县中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150例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
以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并发症情况为指标,岁两种治疗方式进行效果评价以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7.4±5.9)分钟,术中出血量(46.2±14.7)毫升,住院时间(5.5±2.0)d ,其并发症发生率为9.3%,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73.2±8.7)分钟,术中出血量(87.2±20.5)毫升,住院时间(10.5±2.5)d ,并发症发生率为22.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经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更加适宜,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术后恢复良好、创伤面积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对于老年患者更加适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高龄;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9-0259-01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分为顺行性(由胆囊管开始)切除和逆行性(由胆囊底部开始)切除两种类型[1]。
由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不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对患者创伤大、伤口愈合缓慢,且极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呢,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负担。
因此,自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发展以来,此术式被迅速应用于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本研究以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治疗该疾病中的疗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整理总结如下。
临床探索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冉斌 (理县人民医院,四川阿坝 623100)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手术开展情况和腹腔镜的应用做出全面分析。
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以信封法分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0.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同时,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手术疼痛度的对比分析中,均以观察组用时更短,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对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不仅术后预期疗效更显著,而且能够更好地给予患者安全性保障,具有可推广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评价急性胆囊炎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以往的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开腹方案。
但是这一手术方法引起的并发症多,因此医学界在不断研究、应用新的技术。
腹腔镜在近年来得到推广,不仅增加了医师的手术视野,操作手段简单,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本院于2016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00例,在以信封法分组。
其中,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在34~75岁,平均年龄为(53.6±2.8)岁;平均病程为(2.1±1.1)年。
观察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35~75岁,平均年龄为(54.1±2.6)岁;平均病程为(2.0±0.9)年。
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符合手术开展的要求,且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相关工作的开展。
1.2手术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即切口位置选择患者右肋缘下,在到达腹腔之后,对粘连的胆囊进行分离并暴露胆囊;找到胆囊管之后行胆囊切除,并沿着胆囊三角方向进行分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李学华;隋永领;胡三元;李洪光;刘志恒;刘桂杰【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07(12)4【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有胆囊切除手术指征的80例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组(open cholecystectomy,OC组)各40例,测定并比较手术前后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及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和CD8+的数量.结果:两组IgM、IgA、C4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C组术后1d IgG、C3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3d恢复至术前水平;OC组术后1d IgG、C3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OC组术后IgG、C3下降明显.LC组T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C组术后1d CD3+、CD4+、CD8+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术后5d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术后1d、3d OC组CD3+、CD4+、CD8+均明显低于LC组.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总页数】3页(P297-299)【作者】李学华;隋永领;胡三元;李洪光;刘志恒;刘桂杰【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4【相关文献】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J], 罗宏宇;张桂平;钟德源;管奇峰;张静宜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倪宏;李长江;项系青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周健;高淳;唐学典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田文玲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机体应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比分析 [J], 刘景德;申卫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不同时期胆囊炎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发布时间:2022-05-26T07:43:30.7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期作者:孙德峰卞午阳赵晖[导读]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不同时期胆囊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孙德峰卞午阳赵晖南通大学无锡临床学院肝胆外科江苏无锡214000【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不同时期胆囊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在不同时期进行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
参照组于发病3d后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验组于发病3d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34)、术中中转开腹率为0.00%(0/34),均低于参照组的17.65%(6/34)、14.71%(5/3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果表明,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病3d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要更佳,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中转开腹几率更低,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时期;胆囊炎;治疗效果急性胆囊炎属于肝胆外科的一种常见急症,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因胆囊结石所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急性胆囊炎最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其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是临床诊疗工作中非常关键的问题,而最佳手术时间通常为发病24-72小时之内[1]。
本次就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在不同时期进行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不同时期胆囊炎治疗效果的影响。
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在不同时期进行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3-07-26T16:39:07.7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8期供稿作者:葛新华[导读]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胃肠功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葛新华(盐城市亭湖区伍佑中心卫生院 224041)【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治疗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胃肠功能,能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65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181-02 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胆囊良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其创伤小、胆道损伤率低、术后恢复快等,越来越受到患者的欢迎[1]。
就目前而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已经不再是禁忌症。
我院2010年06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急性胆囊炎的患者,排除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者。
其中男21例,女39例,年龄22~76岁,平均(44.8±6.2)岁。
所有患者白细胞≥10×109/L,超声显示,所有病例胆囊壁均增厚,胆囊大小约6~110 mm,其中胆囊肿大36例,结石嵌顿38例。
发病时间37~93h。
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病病史者41例,病程均在2年以上。
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不具有可比性(P>0.0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见方法之一,其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从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探讨其疗效,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手术效果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效果优越。
传统的开腹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
而腹腔镜手术采用微创技术,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
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快。
从手术效果上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较佳选择。
二、并发症发生率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传统的开腹手术因为切口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感染、出血、肠梗阻等。
而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研究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特别是术后出血、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从并发症发生率上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较好,手术效果优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需要注意的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急性胆囊炎并发胆总管结石、胆囊癌等病例需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评价
胆囊炎是胆囊的一种常见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胆固醇结石或胆固醇结晶引
起的胆囊黏液浆液分泌减少,黏液浓缩和胆固醇超饱和度增加导致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的临床评价,探讨该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优点包括疼痛少、恢复快、创伤小等。
在该手
术中,通过腹腔镜器械插入腹腔,切除胆囊并缝合断端。
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
患者可以快速康复,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少。
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评价,我们可以看到该手术在治疗急
性胆囊炎中的优势。
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
率达到了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远低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另一项研究发现,腹
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仅为2.6天,而开腹手术的平均
住院时间为5.7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还能够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显著
低于开腹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法。
通过对其临床评价,我们可以
看到该手术的优点包括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低、恢复快等。
尽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善该手术的治疗效
果和安全性。
DOI:10.19368/ki.2096-1782.2024.02.16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影响李立伟,占三辉,陈志群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盐城224000[摘要]目的分析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盐城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5.22±3.22)min、(42.22±3.22)mL、(21.35±2.13)min、(6.74±2.30)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849、18.637、17.647、7.800,P均<0.05);研究组肛门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正常排便、正常进食等时间分别为(1.53±0.51)d、(20.30±4.65)min、(1.81±0.30)d、(1.23±0.58)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0、8.431、9.509、11.961,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关键词]胆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4)01(b)-0162-04Effe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on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Stones Accompanied by Acute CholecystitisLI Liwei, ZHAN Sanhui, CHEN Zhiqun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Yanche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Tingh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224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gallbladder stones accompanied by acute cholecystitis. Methods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admitted to Yanche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as performed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raditional open cholecystectomy was performe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recovery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first postoperative activity time and hospi‐tal stay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95.22±3.22) min, (42.22±3.22) mL, (21.35±2.13) min and (6.74±2.30) d,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22.849, 18.637, 17.647, 7.800, all P<0.05). The time of first anal exhaust, bowel sound recovery, normal defecation and normal feed‐ing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1.53±0.51) d, (20.30±4.65) min, (1.81±0.30) d and (1.23±0.58) d,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7.810, 8.431, 9.509, 11.961, all P<0.05).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has a faster recovery and fewer complications.[Key words] Gallbladder stones;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omplications; Therapeutic effect[作者简介] 李立伟(1985-),男,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普外科临床。
672021年第5卷第1期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血清PA 、PLB 、Hb 水平的影响王叙红(江西省彭泽县中医医院外科,江西 九江 332700)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血清白蛋白(PA )、前白蛋白(PLB )、血红蛋白(Hb )水平的影响。
方法 按手术治疗方法将江西省彭泽县中医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为A 组、B 组,各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A 组患者行传统式开腹手术,B 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3 d 能量代谢指标PA 、PLB 、Hb 水平及血清白介素 -8(IL-8)、C- 反应蛋白(CRP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
结果 B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相较于A 组减少,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 d 两组患者血清PA 、PLB 、Hb 水平均降低,而B 组高于A 组;术后3 d 两组患者血清IL-8、CRP 、TNF-α水平均升高,而B 组较A 组降低(均P <0.05)。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同时可改善机体能量代谢,缩短住院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促进病情恢复。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能量代谢 ; 白蛋白 ; 前白蛋白 ; 血红蛋白 ; 炎性因子中图分类号:R57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1.0067.03作者简介:王叙红,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外科疾病的诊疗。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等,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指数[1]。
手术为治疗该疾病常用方式,传统手术通过开腹进行胆囊切除,可切除病灶,消除炎症,具有一定效果,但可刺激机体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且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增加伤口愈合难度,影响患者预后。
104生物技术世界 BIOTECHWORLD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该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据相关的临床医学调查显示[1],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群患有急性胆囊炎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次序,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仍是以手术治疗的方式为主。
然而,据
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2]
,常规的开腹手术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寻找出最佳的手术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97例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即共有48例患者,且年龄在69~81岁之间,其中,有21例患者合并结石,有16例患者为单纯性胆囊炎,其他类型胆囊炎患者又有11例;实验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即共有49例患者,且年龄在70~81岁之间,其中,有20例患者合并结石,有17例患者为单纯性胆囊炎,其他类型胆囊炎患者又有12例。
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胆囊炎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
具体的治疗措施,如下。
1.2.1对照组:在患者的右肋下边缘处做切口手术,切口大小范围在15cm左右,利用常规性开腹手法将胆囊三角分开,并把整个胆囊区域切除,若在手术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胆囊内部污染相对严重,则对其放置引流管进行治疗即可。
1.2.2实验组:对患者的脐部做常规性人工气腹,并将气压值控制在15mmHg左右,利用腹腔镜全面探查胆囊内部及其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情况,采用穿刺针对患者胆囊部位内部减压,并将粘连处进行分离,以此将胆囊三角完全暴露出来,对胆囊进行切除处理,根据患者的胆囊渗血状况视情况放置引流管即可。
1.3 观察项目
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M、lgA)的变
化情况,并进行分析。
其中,术前术后所得出值的差异越小,则代表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即该组的手术方式相对较好。
1.4 统计学意义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主要包括计量资料。
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 ±s)表示,若P<0.05则认为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①与手术前相比,2组患者的lgG、lgM、lgA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②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lgG、lgM、lgA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实验组,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由于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且死亡率高达30%,因此,对于该类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还是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3]
,常规性开腹切术胆囊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但该类手术对老年患者并不较适应,老年患者由于各项器官功能均有下降趋势,体内的免疫功能本就相对较弱,若再经历一次开腹手术,会造成体内免疫功能的紊乱,进而给患者机体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损伤。
因此,对于老年或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而言,对其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并不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而根据本文研究,可以得出:①与手术前相比,2组患者的lgG、lgM、lgA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常规性手术方式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会对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②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lgG、lgM、lgA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实验组,因此,与常规性手术的方式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相对较低。
这也由此证明了,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是有其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的。
综上所述,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相对较小,且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手术适应性较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柏文,邹向明,李婧婷等.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8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832-833.
[2]徐远达,朱跃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464-5465.
[3]王国庆.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700-701,69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
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云瑞东
(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外科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讨论,以供临床医学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97例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而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
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lgG、lgM、lgA)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
结果 ①与手术前相比,2组患者的lgG、lgM、lgA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②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lgG、lgM、lgA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实验组,且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相对较小,且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手术适应性较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老年 免疫功能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60(2015)06-0104-01
表1 2组患者的观察项目对比表
组别 例数 lgG
lgM
lgA
手术前 49 12.26±2.66 2.01±0.11 2.63±0.12 实验组 手术后 49 10.02±0.43 1.07±1.01 1.79±0.21 手术前 48 12.19±2.59 2.02±0.12 2.62±0.13 对照组
手术后
48
7.63±0.61
0.67±0.91
1.31±0.23
注: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