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十册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20%1. 2. 5小时=()小时()分 5060平方分米=()平方米2. 24的约数有(),把24分解质因数是()3. 分数单位是 1/8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4. 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是最小的质数,分母是合数,这个分数最大是(),如果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得到1。
5. 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平方分米。
6. 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铁丝,恰好可以焊成一个长方体框架。
框架长6厘米、宽4厘米、高()厘米。
7. A=2×3×5,B=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8.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9. 4/9与5/11比较,()的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大。
10.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其中一个数16,另一个数是()。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20%1. 下面式子中,是整除的式子是()① 4÷8=0.5 ② 39÷3=13 ③ 5. 2÷2. 6=22. 在2/3、3/20和7/28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有()① 3个② 2个③ 1个3. 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①奇数②偶数③合数4 . A=5B(A 、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 A 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 ② A 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③ A能被B整除,A含有约数55. 在100克的水中加入10克盐,这时盐占盐水的()① 1/9 ② 1/10 ③ 1/116. 已知a>b,那么2/a与2/b比较()① 2/a> 2/b ②2/a < 2/b ③无法比较大小7. 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2,这两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有()① 2个② 4个③ 6个8. 一个长方体被挖掉一小块(如图)下面说法完全正确的是()①体积减少,表面积也减少②体积减少,表面积增加③体积减少,表面积不变9. 用大小相等的长方形纸,每张长12厘米,宽8厘米。
第19课时
教学内容:混合练习,完成练习五19~2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会按照要求正确截取近似值;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一、课前练习
1、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让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乘法运算定律用哪些?怎样用字母表达?
二、混合练习
做练习五19~24题。
1、第19题。
在规定时间完成。
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个别做错的题目,帮助找出原因。
2、第20题。
让学生先独立判断,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时,有意识让有错误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3、第21题。
学生独立完成。
做完后集体订正。
4、第22题。
指名三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做完后集体订正。
5、第23题。
做题前,提醒学生能用简便方法的必须用简便方法计算。
然后让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对差生个别辅导。
集体核对时,指名学生说一说在计算中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
6、第24题。
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解答。
三、小结
针对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作一下总结。
四、作业。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案全册教学理念目标: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全册重难点:重点: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色彩的对比,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难点: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2、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3、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教学情况分析:从学生学习习惯分析:该年级段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
课时安排:第一周: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第二周:20世纪的艺术大师第三周:精细的描写第四周:色彩的对比第五周:让色彩动起来第六周:台历、挂历的设计第七周:衣架的联想第八周:拼贴添画第九周:我的牙刷第十周:便盒的设计第十一周:在快乐的日子里第十二周:卡通第十三周:电脑美术第十四周:山水花鸟第十五周:雕塑之美第十六周:给艺术插上科学的翅膀第十七周:昨天、今天和明天第十八周:科学创造生活《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教学内容与目标:1.通过对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专题欣赏学习,初步了解齐白石的生平。
小学语文五年级第十册必须掌握的知识——第六单元一、字词。
(要求:会读、会写、会用其中的生字扩词。
)烽火、诸侯、宠爱、褒贬、荒唐、侵略、传递、驿使、驿差、报刊、基础、署名、珊瑚、瘫痪、灼痛、两肋、剧烈、求援、警惕、猝死、瞳孔、深渊、毒害、抢劫、憧憬、奴役、束缚、逆耳、陷阱、咳嗽、硫酸、氧气、刑法、赐予、姓郭、源远流长、昏庸无能、故伎重演、按兵不动、如临大敌、平安无事、长途跋涉、赫赫有名、心急如焚、铤而走险、绘声绘色、有声有色、不能自拔二、与课文内容理解有关的重点知识。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或背诵。
)1、《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分别由《烽火戏诸侯》《“我们胜利了”》《装在瓶子里的信》3篇短文组成。
三个故事形象生动地介绍了古人是用烽火、漂流瓶、奔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
从这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人们已经重视信息的传递,同时我们也从中发现古人用烽火、漂流瓶、奔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特点是: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时间长,有时还会误事。
2、《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简要地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建设过程和它的作用。
这个阅读材料的第一段,用简明文字回顾了人类历史上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变化: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特点: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时间长、错误多、有时还会误事。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特点:信息量小、传递的速度慢、时间长、有时还会误事。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特点:信息量较大、传递的速度较快、时间较短、错误少、很少会误事。
)现代:电报、电话(特点:信息量较大、传递的速度快、时间短、极少误事。
)当代:计算机网络。
(特点:信息量巨大、传递的速度极快、时间极短、错误极少、极少误事。
)与前几种信息传输方式相比,计算机网络无论在传递的信息量、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传递的速度上,都是其它方式无法相比的。
3、《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以一位北京的小学生制作一份“绘声绘色”的电子邮件为线索,介绍了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浙美版第十册慈
溪
市
城
区
中
心
小
学
吴
妍
抢答题
中国画的主要工具和材料
(毛笔、墨水、宣纸、中国画颜料)
毛笔的执笔方法
主要的用笔方法
主要的用墨方法
齐白石生平视频简介
笔墨美
笔墨虚实变化
线条生动
色彩鲜明藕、樱桃
形式美突出主体
有大有小
有前有后
有疏有密
情
感
美蔬菜
大师画我也画
1、选一幅齐白石的作品进行临摹,可以
自由组合构图。
2、选自己喜爱的蔬果,摹仿大师的画法,
创作一幅水墨画。
小提示:落款:×××画
奖励:优秀的作品获盖“小画家”印章
大师画我也画
1、选一幅齐白石的作品进行临摹,可以
自由组合构图。
2、选自己喜爱的蔬果,摹仿大师的画法,
创作一幅水墨画。
小提示:落款:×××画
奖励:优秀的作品获盖“小画家”印章
诗画书印。
外研版(一起)第十册英语复习要点整理第一模块词汇:1、drive(过去式drove)驾驶2、flute笛子3、player演奏者4、office办公室5、factory(复数)factories6、shop商店7、hospital医院8、fish 捕鱼,钓鱼(动词)9、farm农场职业名称拓展:1、farmer农民2、postman邮递员3、doctor医生4、nurse护士5、firefighter / fireman消防员6、writer作家7、driver司机8、policeman警察短语:1、in the picture在照片上2、drive a bus驾驶公共汽车3、Chinese music中式音乐4、play the flute吹笛子5、teach English教英语6、work in an office在办公室工作7、work in a factory在工厂工作8、work in a shop在商店工作9、work in a hospital在医院工作10. work on a farm 在农场工作11. a flute / an erhu player 一位笛子(二胡)演奏者12、work at a school 在学校工作13、work at a bank在银行工作语法要点:本模块我们主要学习用一般现在时形式和一般过去时形式谈论某人的职业和具体工作。
要关注时间状语before/now,区分时态。
询问职业及职业中的细分类时要用特殊疑问词What .例:What did your father do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询问工作场所要用特殊疑问词Where例句:Where did your father work?Where does your father work ?主要句型:She was a driver before. 以前她是个司机。
第一单元思路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材是以“感受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为题,分别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是《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略读课文是《鸟的天堂》、《长江之歌》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
四篇文章都是以写景的文章,并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的不同情感。
二、简单的教学设想:《桂林山水》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抓住一种事物的几个特点,把事物写清楚、具体的。
如在写桂林的水时,抓住了水的静、清、绿的特点,然后通过具体描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加以具体说明。
在描写桂林的山也一样。
具体到每一个自然段的特点描写时作者都是先用比较的方法点出桂林山水具有自己的特点,具有独特的美。
接着用一组排比句,具体描写。
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抓住文章的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体会。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让学生感悟到桂林山水的美。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以下四个环节:(1)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
(2)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有怎样的特点又是怎么把特点写具体的;(3)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情感,并领会具体部分又是怎样具体来写的。
(4)通过第4自然段的教学将课文的整体滚动起来,体会感情,揣摩文章表达方法。
这样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即从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再回到整体,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学到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索溪峪的“野”》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是,即从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再回到整体,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学到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鸟的天堂》这篇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是按游览的顺序写的。
写了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的景象的不同,进而感受鸟的天堂的奇异景象,从而作者感受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其实第一个鸟的天堂的理解应该是针对作者第一次看到的景象,第二个鸟的天堂应该是针对第二次看到的景象,所以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实际是两次的不同感受。
因为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而且篇幅比较长,怎样突出略读课文的特点,我想在教学中要抓住重点: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重点理解榕树的大、茂盛和生机勃勃,鸟在这棵大榕树上的快乐生活;其次通过理解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深刻意思;最后大榕树成为鸟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每课知识点大全姓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一、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自主修改作文、多种渠道学语文良好习惯。
二、多种渠道学语文在学校:课堂学习、出墙报、参加兴趣小组、参加演讲比赛在家中:看电视(新闻、纪录片等)、上网查资料、种花等在校外(社会):上街找错别字、欣赏春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文章不厌烦百回改”的意思:文章不满足于多次修改。
文章只有不断修改,才能够写出好的文章。
常言道,十分文章,三分写作,七分修改。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多音字:踏tā()撒sā()()便biàn()露lù ()tà()sǎ()()pián ( )lòu()二、重点解释:春光:春天的美丽景色。
青山碧岭:全是树木的绿色山岭。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枝叶茂密。
近义词有:生机勃勃、欣欣向荣、郁郁葱葱、古树参天。
煎熬:比喻折磨。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三、填空:1、本文体裁为现代诗歌,通过植树活动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为:少先队员植树造林,使大自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3、我国的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
植树的好处很多: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吸附灰尘;降低噪音等。
世界水日:3月22日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4、本诗在写法上:首尾呼应,诗歌最后一节的作用是:呼应开头,点明题目,深化中心。
5、积累相关的公益用语。
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⑵多种一片绿荫,常留一份深情。
⑶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⑷天空是小鸟的家,河流是鱼儿的家,地球是我们的家。
6、《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①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待到金色的秋天,我们把丰收的果园拥抱。
其中用了拟人手法的是:山下的河水不再浑浊咆哮,荡漾的碧波轻抚着河畔的小草。
第十册期末复习系列之一:课内阅读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1.用横线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比作;把比作。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3分)2.文中哪个词语是表示人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至少写出2个)3.你认为儿童还会是什么?仿写句子。
(2分)例:儿童是花朵,在春天的感召下会欢畅活泼地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
儿童是,。
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
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1、“对,就是开得旺!”这句话中指什么开得旺?从哪儿看出开得旺?(2%)2、“自己感到快乐,别人看着也快乐。
”“自己”指谁?“别人”指谁?(1%)3、花儿同儿童什么地方一样?(2%)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
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1、“寒风凛冽”是表示天气寒冷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
2、“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3、“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这里省略号的作用是()4、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1.从这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什么?。
(2分)2.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壮观景象的词语?;(1分)3.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飞船载着航天员首次飞行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
读到课文中“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时,我心里;读到“飞行正常”、“发射成功”时,我。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十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十册的知识点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
1. 小数加减法;
2. 小数乘除法;
3. 分数的加减法;
4. 分数的乘除法;
5. 百分数;
6. 综合运用。
教学安排:
第1-2周:小数加减法
第3-4周:小数乘除法
第5-6周:分数的加减法
第7-8周:分数的乘除法
第9-10周:百分数
第11-12周:综合运用及复习
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与示范;
2. 分组合作学习;
3. 游戏活动;
4. 课堂练习与作业;
5. 实际问题解决。
评价方式:
1. 课堂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
3.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
4. 参与课外数学活动情况。
五年级下学期(第十册)三、四单元教案第二单元书神奇的书教学要求:1、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像,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
重难点、关键:1、想像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发挥想像仿写诗歌。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二、初读诗句,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
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三、指导理解诗意: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2、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3、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4、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再读诗歌,说说收为什么是神奇的?1、指导读,划出能体现书神奇的词、句。
2、汇报交流。
五、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六、练习背诵。
七、学习仿写诗歌八、布置作业:1、背诵诗歌。
2、抄写读中的好词。
九、板书设计:神奇的书到浩瀚的天地神奇的书领略人世的真谛遨游书海→精神上的富翁装载美丽忆读书本文编排在语文版课标教材七(上)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中明确地指出这是“叙事文”,指出“阅读这些文章,要理清记叙的顺序,提取文章的要点,品味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揭示的意义”。
《公约数》数学第十册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2019-07-02课题一: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设计意图:在设计的时候我想要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学会咬文嚼字,比如书上是这样写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在品味这段话时,有些学生会注意到“一般”这两个字,从而提出“为什么一般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不用质因数去除行不行?”,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向别人求教、上网查资料等方式,自己得出答案,即不用公有的质因数去除也行,也可用公有的合数去除,不过习惯上用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去除。
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就会觉得数学语言是非常严谨的,一字一句均需斟酌。
教学要求①使学生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填空:①12÷3=4,所以12能被4()。
4能()12,12是3的(),3是12的()。
②把18和30分解质因数是,它们公有的质因数是()。
③10的约数有()。
二、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求一个数的约数,现在来看两个数的约数。
三、探索研究1.小组合作学习(1)找出8、12的约数来。
(2)观察并回答。
①有无相同的约数?各是几?②1、2、4是8和12的什么?③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几?知道叫什么吗?(3)归纳并板书①8和12公有的约数是:1、2、4,其中最大的一个是4。
②还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8 1 32 4 6 128 和12 的公约数(4)抽象、概括。
①你能说说什么是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吗?②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6页里有关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5)尝试练习。
做教材第67页上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第61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做练习十五的第27~3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计算。
三、应用题。
1、书店里有5个书架,每个货架有4层,每层放60本书,一共放多少本书?
2、某车间6个工人8小时生产机器零件768个,平均每个人每小时生产零件多少个?
3、红光毛巾厂生产6400条毛巾,每25条一包,每4包装一盒,一共装多少盒?(两种方法计算)
4、小平5分走480米,照这样计算,要从家走到到学校用12分,他家离学校多少米?
5、3辆拖拉机每次运黄沙45吨,照这样计算,要运9吨黄沙,要几辆拖拉机才能一次运完?
6、小宁从家走到到学校。
每分走100米,要走8分。
如果每分走80米,要走几分?。
小学五年级第十册语文教案一、复习分角色朗渎课文。
二、指导造句1.找出“艰苦”“燃眉之急”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2.讨论:“艰苦”可以与哪些词语搭配?(岁月,环境……)你觉得什么情况才可以称为“燃眉之急”?你碰到过“燃眉之急”的时候吗?3.同座讨论造句。
4.指名造句、评价。
三、总结课文:在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什么?四、实践活动:讲述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五、作业:1、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小练笔: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2、大江保卫战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节。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时间:两教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能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解决课文中字词。
2、能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段意,了解主要内容。
预习提纲:1、自学课文。
(1)读文,简单旁注感受、质疑;(2)组词、抄词,解词。
(3)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收集有关2019年人民子弟兵抗洪的资料。
教学流程:导入、揭题,了解学情——读文,检查字词自学情况——读文,理清课文脉络——小结作业教学步骤:一、导入、揭题,了解学情1、又对解放军的认识谈起。
2、揭题。
读,说说读题后想到了些什么?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3、教师口头渲染大江保卫战的过程。
二、读文,检查字词自学情况1、指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注意停顿。
听得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她)读的怎样?(教师伺机正音,同学评议。
人教第十册《冀中的地道战》_五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教学要求1.地道战是冀中人民创造的一种十分巧妙的对敌斗争方式,通过学习了解地道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的特殊地位。
3.为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并学会分层和写出层意。
4.朗读。
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
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难点理解冀中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教学时间2课时。
板书设计:利用地道坚持斗争地道结构独特出口隐蔽能守能攻顽强的斗志巧妙防备水火毒气无穷的智慧有线无线联络方便粉碎扫荡创造奇迹作业设计:课内:抄写词语、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造句课外: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一、板书课题:冀中地道战解题:冀,河北省简称;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体入手,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思考:①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②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各是什么?2.预习生字、新词。
堡垒:作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
妨碍:阻碍。
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着头脑。
三、读熟课文、理清顺序,划分段落第一段(1~2自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用地道战同敌人斗争。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有效地打击了敌人,体现了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理解课文,了解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理解冀中地道战的特殊地位。
一、复习引入提问:通过预习你知道什么了?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写了什么?时间、地点、事件。
抓重点:斗争方式——地道战。
2.自由读,体会内容。
三、学习第二段(逐自然段学习)1.自由读全段,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全段意思: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五年级第十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学总要求: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学生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二: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的问题制定调查、访问、统计的计划,提高学生体验、调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父母与自己有关的各种难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使学生形成爱家长及与家长分忧的思想。
3、学生主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意识并引导他们学会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4、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第二单元
1、让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员的工作职责,培养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2、引领儿童进入公共生活领域,关心公共事务,有为公共事务服务的意识。
3、让学生明确“我们”是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作为公民“我们”可以拥有哪些基本权利,“我们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又有哪些。
4、让学生了解国际上以及我国为保护少年儿童的权益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在思想上懂法、知法、有辨别违法、合法的意识。
第三单元
1、以鸦片战争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近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历史。
2、以孙中山为主要的历史任务,向学生介绍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家这一段中国人民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历史。
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史、奋斗史。
4、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们进行的艰苦卓越的斗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正确的党,一切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
第四单元
1、了解八年抗日战争中,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遭受的深重的灾难和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2、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3、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三: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让学生体会到在接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也要有回报父母的意识。
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
第二单元
1、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2、在行动上依法、用法,能够依法享有自己正当的权利,依法来保护自己,尽自己的义务。
3、知道权利和义务对于每个公民来说,都是一致的。
第三单元
1、了解革命先辈不畏强暴、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
2、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奋发向上的理想。
3、激发学生追求先进、摈弃落后、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四单元
1、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爱国主义教育。
2、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懂得国家兴亡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命运。
3、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师:王亚如
2114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