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71.50 KB
- 文档页数:19
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35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 仁者爱人
B. 忠恕之道
C. 克己复礼
D. 中庸之道
【答案】C
【解析】根据季氏属于鲁国的大夫,却僭用周天子专用的乐舞,孔子批判这一现象反映出孔子极力维护西周奴隶社会等级秩序,即维护周礼,故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孔子思想,但与题意无直接关系。
2.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A. 儒家、道家
B. 儒家、墨家
C. 法家、墨家
D. 墨家、道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百家争鸣。
材料体现了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区别。
仁爱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是有等级差别的爱;墨家的兼爱是没有等级差别的爱,所以答案选B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墨家
3.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 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 确立“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
C. 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 “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人感应”认为天子如果无道,上天便降灾难于他,两者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的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为B。
“祭天”、“奉天承运”符合“君权神授”理论,A、D排除。
皇帝重视灾难,符合“天人感应”理论,排除C。
考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
4. 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
是故阳常居大夏.而
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
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由此可见,董仲舒
A. 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B. 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C. 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D. 摆脱了先秦儒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天道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主张以德治国而少刑罚,这体现了对先秦儒学主张德治、认知的思想主张,故排除D,选A。
B、C两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5. 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 从政治需要出发
B. 从天人关系出发
C. 从万物本原出发
D. 从人的本性出发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对“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的理解,结合所学史实可以判断出朱熹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指的是提出理是世界的本质,因此C符合题意。
ABD三项角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已经提出,排除。
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主张
【名师点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6. 下图讽刺的是西方某位哲学家,与他的主张相类似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阳明
【答案】D
【解析】“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和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致,故D项项正确;ABC项都是客观唯心主义,排除。
7.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织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
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 提出“工商皆本”
C. 主张“经世致用”
D. 批判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批判传统思想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
他们提出“工商皆本”,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趋势,故B正确;A是李贽思想;C属于学术方面;D属于政治方面。
8.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
经年编写日知录。
教诲世人道德观。
”其“道德观”是指
A. 经世致用,保天下有责
B. 忠君爱民,保国有责
C. 仁孝当先,舍生取义
D. 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顾炎武的主张:反对宋明理学、主张经世致用。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还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其它主张如反对宋明理学、主张工商皆本、反对君主专制等也需要掌握。
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以致用。
故选A。
BCD皆为宋明理学的主张。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9.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 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 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 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是在东汉,雕版印刷术是在唐朝,金属活字在当时尚未出现,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才提高了印刷的速度,所以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活字印刷
【名师点睛】高考历史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理解、运用。
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联系相关知识,一是为了对备选项进行筛选,二是为了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
但是需要考生们特别注意的是审题的最基本做法是把题干和备选项细看一遍,千万不要只看一半就作出选择,而一定要把选择肢看完。
10.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
作者旨在说明中国古代的三大发明
A. 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B. 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 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
D. 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作者对中国三大发明的评价:“而不是新思想”“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说明三大发明对中国社会并未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 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1. 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汉书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
关键信息: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秦朝时期的隶书,C项是隶书,符合题意;A项是篆书,B项是楷书,D项是草书,ABD项都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演变12.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一宋词一元曲——明清小说。
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B. 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C. 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D. 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
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的特点,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此外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
13. 观察下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B. 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
C. 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D. 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漫画式选择题,考查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图片反映的是在坚持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即洋务派“中体西用”,故答案选D,其它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洋务思潮•中体西用
【名师点睛】多种史学观评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
(1)从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看,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2)从现代化史观看,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外交现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从整体史观看,它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具体表现。
(4)从文明史观看,“中体西用”的思想反映了封建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拒的矛盾心态,但它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14.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 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 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 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 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要推翻清政府建立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这是民主共和的实践者的呼声,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洋务运动不主张推翻清政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维新变法在义和团运动之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政治革命而非实业救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5. 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
”它最可能出自谁的手笔
A. 洋务运动京师大学堂学生
B. 清末就读于同文馆的学生
C.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学生
D. “文革”时期参与串联的学生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白话通神……古文讨厌”说明作者倡导白话文,而反对古文创作。
结合史实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C项正确;ABD三项重要变革运动都没有涉及文学改革,排除。
点睛:材料“白话通神……古文讨厌”是解题的关键信息点;从中分析出这次运动与文学改革有关,从四个选项中找出与文学改革有关的即可。
16.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发生了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A. 民主与科学思想
B. 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C. 问题与主义之争
D.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而A是新文化运动的前期知道思想;B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C主要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才发生;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影响17. 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是因为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A. 政治民主化潮流 B. 民族主义潮流
C. 社会主义潮流
D. 经济全球化潮流
【答案】A
【解析】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一生致力于反对专制、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故A 项正确,B项错误;C项是无产阶级的主张,排除;D项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排除。
18. 1924 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
A. 武装夺取政权
B. 走十月革命道路
C. 建立责任内阁
D. 实行新三民主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1924年……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孙中山实行新三民主义,促进国共合作,故D正确。
武装夺取政权,不符合1924年的背景,故A排除。
走十月革命道路,指社会主义道路,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故B排除。
建立责任内阁,在辛亥革命后已经建立,故C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新三民主义
19. 某班同学在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A. 新三民主义
B. 新民主主义理论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不对,这是孙中山晚年提出;C不对,这是邓小平提出;D不对,这是江泽民提出。
用排除法即可。
或者理解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时间上也符合题意。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理论
20. 下列文献中,把救国救民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代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D项正确。
A项不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排除;B、C项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国的国情且时间上也与题意不符,排除。
点睛: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得出四个选项的时间、所代表的阶级;然后结合“代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发展方向”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21. 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巾共十六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个人崇拜”,故A项错误;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故B项正确;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和公有制形式进行了创新,冲破了“所有制崇拜”,故C项错误;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故D项排除。
所以答案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共十四大
22. 1992 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科学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
但其内容不包括
A. 正确、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思想
B. 社会主义的本质
C. 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D. 判断实践的标准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的内容包括判断社会实践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指出了计划、市场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BCD
的表述均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而正确、客观地评价毛泽东思想是中共80年代就已经完成的,不属于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的内容,故A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点睛:解题的关键要求是“1992年”“南方谈话”;然后结合南方谈话的相关内容分析四个选项,分析出哪个不符合“南方谈话”的内容即可。
23. 2011 年 10 月 l8 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 )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 “文革”期问
D.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来的,A项是在1953年到1956年进行的,故选A。
B项是在1958年;C项是从1966年开始的;D项是在1978年后。
考点:“双百方针”
点评:双百”方针是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目的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
24.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方针和口号。
下列方针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A. ②③④①
B. ④①②③
C. ②③①④
D. ④②①③
【答案】A
...........................
25. 1983 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
A.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 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 教育的发展要有超前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个面向”指的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体现了教育在推动现代化和国家发展方面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故A项正确;B、C、D 项表述不全面。
26. 以下是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生动地说明
( )
①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②中国开始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
③在航天科技方面,中国已经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④对巩固国防,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重大意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爆炸成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故①错误;“向科学进军”是1958年提出的,后三幅图均不符合,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②,得出答案为D项。
27. 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 年代进一步提出 ( )
A. “载人航天工程”
B. “双百”方针
C. “科教兴国”战略
D. “三个面向”方针
【答案】C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
28. 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
下列属于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是 ( )
A. 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 认识你自己
C. 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D. 真理高于一切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反映的研究“心灵问题”“道德问题”“更有价值”,根据教材可以看出应当是苏格拉底的观点。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关注美德和人的内在灵魂。
苏格拉底还提出“认识你自己”的观点,故答案为B项。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提出的,排除A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万物的本原,排除C项;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反映出真理高于一切的观点,排除D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苏格拉底
29. 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
”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 )
A. 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B. 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
C. 冲击了神学精神禁锢
D. 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学派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因此,其对个人主义思潮不起遏制作用,而起促进作用。
故D项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30.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A.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天圆地方”学说
B.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 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该思潮强调人的价值,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地位,B项正确。
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自然科学的进步,促进了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为反对神学提供了理论依据,排除AD。
宗教改革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时间不符,排除C。
31.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B.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 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B
【解析】通过文艺复兴前后的比较可以看出,人在生活中的地位提高,由“观众”变为“演员”,并可以“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说明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故B项正确;A 是宗教改革作用;C是启蒙运动作用;D属于经济作用,与题干意思不符。
点睛: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32.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这主要反映的是
A. 社会契约
B. 人民主权说
C. 自由平等说
D. 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B
【解析】卢梭强调的是人民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在人民的意志下,什么都可以废除,这显然反映的是人民主权说,故B正确;社会契约的意思是人民在公共意志的基础上订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