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观察物体word教案(2)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讲解的是关于物体的观察的知识。
教材中重点涉及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以及观察物体时的方法和应用。
2. 教学目标•了解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3. 教学重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4. 教学难点•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
二.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出示一些物体,让其分别观察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特征,然后向学生确认这些特征属于什么概念。
2. 讲解新课2.1 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物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学习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概念,并让学生互相交流。
2.2 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观察,体验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等对物体存在不同的认识结果,并让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2.3 将观察到的信息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幅图画,让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物品,进行简单的问题思考。
3. 操作训练教师安排学生在教室内外,分组完成观察任务并根据任务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4. 课堂总结教师通过学生与小组分享的方式,带领学生总结和梳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三. 作业布置完成《数学教材》相应章节的练习册。
四. 教学参考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2.《数学教材》知识点及应用练习册。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辨别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和位置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2. 观察物体和描述观察到的物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够辨别观察到的形状。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建立起空间想象力,将观察到的物体与实际形状相对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简单几何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简单几何体、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方向的简单几何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 新课: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加深理解。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练习,互相描述观察到的物体。
六、板书设计1. 观察物体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观察物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周围的物体,并描述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
2. 让学生尝试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观察物体时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物体与实际形状相对应。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引入在引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方向的简单几何体,如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展示时,可以让学生先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角度观察每个几何体,并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形状。
通过引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一、前言本说课主要针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本课时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特点,进行简单的描述和分类、对比、排序等操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 教学内容1.了解物体的形状和颜色,并能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2.了解物体的大小,并能用“大、中、小”等词语描述大小;3.了解物体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学会编写简单的数量比较式;4.了解物体的结构特点,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物体的内部构造特点。
2. 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特点,并通过学习归类、对比、排序等方法对物品进行简单的描述;2.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能够简单地组织语言将观察结果表达清楚;3.能够较准确地判断物体的大小关系,并能自己编写数量比较式;4.能够通过观察建构物的内部结构,能够准确表述建构物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设计1. 教学手段本课采用课堂讲授、小组互动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进一步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学步骤步骤一:课堂导入通过问答方式,导入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相关特点。
步骤二:社会化分组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让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理解和表述能力。
步骤三:观察物体将若干物品放在教室中央,要求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步骤四:对比和分类教师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分别进行展示,让学生归类对比,培养学生的对比和分类能力。
步骤五:数量比较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对不同数量的物品进行观察对比,并尝试编写简单的数量比较式。
步骤六:结构分析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两个建构物,并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观察这两个建构物的构造,并组织语言描述它们的构造特点。
3.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特征,培养学生的归类、对比、排序等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对物体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正确辨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观察并辨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
3. 观察物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正确辨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的观察物体、纸张、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辨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观察到的物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2. 观察并辨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3. 观察物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2. 选择一个物体,画出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3. 思考观察物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辨别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分组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教学设计《观察物体》看一看(二)教材分析;“看一看”(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所要观察的是俩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教材要求从情境入手,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探索和交流中,根据自己的体验,感悟出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俩个物体,所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进行辨认,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本节所学内容是在二年级学习“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发展到“从不同方向观察俩个物体间的相互位置”,教材设计这个观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体间的相互位置体验: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俩个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不一样。
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自走到不同的位置进行实地的观察体验,再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看一看、想一想及数学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现俩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而不断培养和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把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间的形状辨认准确,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在观察、操作、小组活动、讨论等环节中进行,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通过变换角度的观察,学生从感性上有了真正的体验,学起来比较轻松,但对判断所观察的俩个物体间的位置形状还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俩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互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俩个物体间的位置。
第2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目标】1在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2通过猜测想象,动手操作,达到发展数学思维的目的。
3培养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和相对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教学难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要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准备】、长方体投票箱、毛绒玩具。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故事导入出示一段足球场上的镜头这是足球场上最激烈、最震撼人心的时刻。
作为观众,请你判断这个球进了没有,你觉得站在哪个位置看得最清楚从前面看,从后面看,从侧面看摄影师已经考虑到了,能让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
播放镜头同学们,生活中如果要观察一个物体,可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今天我们研究观察物体。
二、讲授新课一实践操作一:观察长方体投票箱。
1想一想,猜一猜。
出示淘气、笑笑、妙想观察投票箱以及观察结果的图片请学生想象,猜测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2看一看,说一说。
每人手中拿一个投票箱,分别像淘气、笑笑、妙想那样,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连线,并说出理由。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用方位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如淘气是从上面看的,所以淘气看到的是第一幅图。
3数一数,长方体投票箱有几个面。
引发问题,站在不同的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4想一想,看一看。
先猜测一下,想象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然后在小组中观察,每个小组观察一个长方体投票箱,把投票箱放在桌子上,看看从谁的位置看到的面多小结: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二实践操作二:观察小熊毛绒玩具。
1猜一猜。
出示淘气、笑笑、妙想、奇思观察小熊毛绒玩具以及观察结果的图片猜一猜四幅图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
2看一看。
带着自己的猜想,去观察自己手中的毛绒玩具。
注意要像四位同学那样从四个方向去观察,验证对比自己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怀辰学校陈海峰组长【例1】下面右边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解析:Array老师和小女孩、小男孩看的都是同一张讲桌,但他们观察的位置是不同的。
小女孩站在讲桌的左面,她看到的是从左往右第三幅图;小男孩站在讲桌的右侧面,他看到的是从左往右第2幅图;老师站在讲台上,她看到的是讲桌的上面,是从左往右第一幅图。
解答:.【例2】解析:观察物体时,眼睛要直视所观察物体的面;从正面看情景图,可以看到左面是长方形,右面是圆; 从右面看,可以看到圆和长方形重合并且长方形大于圆;从左面看,长方体挡住了球,故只能看到所对的 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就是长方形。
解答:.【例3】下面右边的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解析:头上扎蝴蝶结的小女孩站在情景图的正面,也就是从 前面观察物体,看到的是两行摆放的正方形,其中 从上往下第一行左侧摆放一个正方形,第二行左侧 和右侧均摆放一个正方形;另一个小女孩站在情景图 的右面,也就是从右面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竖直摆放的 两个正方形。
解答:.【素材积累】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摘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摘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摘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正面、右面、上面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通过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并能用语言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搭一搭”的活动,让学生根据一些指令,想象所搭立体图形的形状,以提高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从而反战他们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型的特点。
教学时,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好正方体学具或由学生自备正方体的积木。
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活动,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操作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思考、想象、交流,根据自己的时间体验,感悟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活动。
教学活动可以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在搭立体图形和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的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和操作能力。
2.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4.在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难点:
1.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正确辨认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单元课时安排:
共2个课时。
观察物体看一看(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所属学段:小学中段学科:小学数学章节:第二章观察物体看一看(二)教学目标: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教学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一个物体,大家来看,老师这里有一个长方体的盒子,老师看到它很漂亮,于是就给它拍了几张照片。
可是为什么老师拍的是同一个盒子,却拍出了好几张不同的照片呢`生:因为拍摄的角度不同。
师:上节课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果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看一看(二)。
三、导入新课师:老师桌面上摆了两个物体,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呀生:牙杯、牙膏。
师:如果你从1号、2号、3号、4号这四个位置去观察,想想看你能看到什么学生回答:略。
师:是不是大家所说的这样呢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模拟观察一下吧。
#师:请同学们先看看自己的位置上有相应的号码贴在桌子上,然后在自己的位置上仔细观察,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和你同位置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出示图片,请1号位置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牙杯的杯柄,发现牙膏盒不见了。
我看到了牙杯的杯柄,还看见了牙膏盒。
师:出示图片,请2号位置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生:我看见牙膏盒在左边,牙杯在右边。
注意倾听教师说游戏的规则和要求,积极参与游戏。
,参与拍摄的同学抢占能拍到正面的位置,站错位置的要被1.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二、观察感悟,学习新知(20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15页上面三位同学观察牙膏盒和杯子的情境图,请学生思考:这三位同学分别是在什么位置进行观察的? 2.思考:淘气和奇思看到的画面可能是什么样的? 3.讨论:笑笑能看到牙膏盒吗?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将本小组的想法在全班交流。
4.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观察。
照情境图中的样子摆好牙膏盒和杯子,分组进行观察。
5.提问:从相对位置观察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6.课件出示教材15页下面淘气从窗外向屋内观察笑笑和桌子的情境图。
提问:淘气是在什么位置进行观察的?会看到怎样的画面?与我们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7.课件出示教材15页下面四幅图,请学生选择哪幅图是淘气从窗外看到的。
8.组织模拟观察。
将全班同学分组,轮流扮演笑笑和淘气,分组进行观察。
9.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一般也不同。
1.观察情境图,知道淘气是正对着牙膏盒和杯子进行观察的;奇思在淘气的对面,而且他是从上面进行观察的;笑笑是从一侧进行观察的。
2.想象淘气和奇思看到的画面:淘气看到的画面应该是牙膏盒在左,杯子在右;奇思在淘气的对面,看到的牙膏盒与杯子的位置正好相反,而且看到的是这两个物体的上面。
3.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讨论笑笑能否看到牙膏盒: (1)笑笑所在的位置; (2)杯子的大小。
明确:从笑笑的位置进行观察,应该先看到杯子,而且这个杯子既比牙膏盒宽,又比牙膏盒高,牙膏盒被杯子完全遮挡住了,所以笑笑看不到牙膏盒。
4.模拟情境图,分别从淘气、奇思、笑笑的位置进行观察。
交流观察体会,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5.回忆学过的内容,明确:从相对位置观察到的画面是相反的。
6.观察情境图,边观察边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学生能正确辨认从四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单一物体或两个物体的形状及位置关系。
1.通过观察,学生能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2.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以观察为载体,不断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空间与图形学习的核心目标,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观察物体”的学习就是在引导学生逐渐发现实物与他们观察到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另外,根据给定的平面图形中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确定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结果,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物体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有趣的生活情境,这些情境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且学生又很少关注其中是否蕴含着数学知识,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可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1 看一看(一) 1课时2 看一看(二) 1课时看一看(一)。
(教材第13~14页)1.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最多只能看到同一物体的三个面;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可以得到不同的图形,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进一步学习利用事物或图形进行直观思考,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3.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重点:会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物体得到不同的图形。
二《观察物体》看一看(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6页。
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的事物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方向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学会辨认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多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具学具:课件、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同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观察物体)同学们,在大山里贫困地区的孩子,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使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们不能上学,我们同学曾通捐款箱伸出援助之手,向他们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取出教具:捐款箱,正面朝着同学平放在讲桌上。
)大家来看这个捐款箱,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对:是长方体。
同学们从你的位置来观察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哪几个面?1.鲍一帆你来说说吧!你能看到几个面?(指明让坐在捐款箱正前方的同学回答)鲍一帆:我看到了一个面,是前面。
都有哪些同学和鲍一帆同学看到的是一样的呢?请举手,这么多同学呀!其他同学来观察一下这些同学的座位都是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呀?(他们都坐在讲台的正前方,这些同学都看到了捐款箱的前面,我们一般把前面称为正面。
)2.有哪些同学和鲍一帆同学看到的不一样呢?张雨婷:我看到了捐款箱的左面和前面。
好,请坐。
又有哪些同学和张雨婷看到的面是一样的呢?请举手。
大家观察下这些举手的同学,他们的座位有什么特点呢?(他们都坐在教室的左前侧。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看一看(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3、14页内容。
【教学目标】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观察物体、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角度)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难点: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淘气就进行了一个游戏,非常有趣,你们想看吗?二、探究新知1.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连一连。
(1)明确观察位置。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个位置观察长方体纸箱的。
让学生明确每个小朋友具体的观察位置分别是:站在箱子的左边观察、站在箱子后面的椅子上观察、站在右前方对着箱子的一个角观察。
(2)独立想象判断。
出示问题下面的三幅图,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连一连。
完成后可先与同伴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组织集交流。
可以提问: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引导学生说清楚站在哪个位置能看到几个面。
第一幅图是淘气从上面观察的,只能看到一个面;第二幅图是笑笑从左边观察的,能看到两个面;第三幅图是妙想从右前方观察的,能看到三个面。
2.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先想一想,再看一看。
(1)想一想,可以在前面观察判断的基础上提问: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面有什么不同?最多可以看到几个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2)看一看。
①教师把事先制作的投票箱放在讲台上。
谁想象能看到四个面的,就请他上台演示: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观察能看到四个面。
通过实物观察,让学生自己得出: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第2课时观察物体(2)【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2【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能辨认出从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本课在此基础上观察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角度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对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个立体图形,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个物体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学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个正方体【谈话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对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位置进行了观察,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和乐趣。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2))【探究新知】1.出示例2。
师:这3个立体图形你会摆吗?动手摆一摆。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仔细观察这3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1)从上面观察。
师:从上面观察这3个图形,你看到怎样的形状?形状相同吗?①学生讨论交流。
②汇报小结。
师: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都能看到3个正方形,看到的形状相同。
(2)从左面观察。
师:现在,我们再来从左面观察,你们看到的形状相同吗?学生各抒己见。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形状?学生回答。
师小结:从左面看,我们能看到2个正方形,看到的形状相同。
(3)从前面观察。
师:请大家都从这三个图形的前面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形状?①学生观察。
②画出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师:能不能把看到的图形画在纸上?③展示学生画的图形。
④引导学生发现从前面看这三个图形的形状不相同。
师小结:从前面看,虽然都看到4个正方形,但正方形所在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状也就不相同。
教学设计看一看(二)1教学目标结合“植树”的现实情境,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经历实际分物的过程,再次体验分物过程与除法的内在联系,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用摆、分、画图、表格的方法展示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过程。
3重点体会位置相对,所看到结果相反。
4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影响遮挡关系的几种因素。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5.1.1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
2、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5.1.2教学重点体会位置相对,所看到结果相反。
5.1.3学时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影响遮挡关系的几种因素。
5.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引题定标: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一个物体,大家来看这几幅照片,你们知道拍的是什么地方吗?(课件:展示教学楼照片)生:教学楼(学生抢说在哪看到的)2、师:对,大家说的没错,这几张照片就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咱们现在所在的这座教学楼。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观察同一个物体,如果我们站的角度和方位不同,所看到的结果也不相同。
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看一看。
(板书:看一看二)活动2【活动】二、合作探究:(一)主题图一:师:郑老师在桌面上摆放了一组物体,大家看看是什么?如果你要是在1、2、3、4这四个位置观察这组物体,想想你会看到什么?谁来说一说?(白板出示物体)师:是不是像大家说的这样呢?让我们一起实际观察一下好吗?课前郑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类似一组物体,每个小组桌面上也都有四个位置编号。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观察物体单元|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观察物体》。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不同的观察角度、物体的形状、物体的组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或物品、画笔、纸张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自带一些物品,课堂上进行展示,并让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些物品,感受观察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观察角度,让学生了解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3. 例题讲解:以一个简单的物体为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每组选择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画出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观察物体1. 不同的观察角度2. 物体的形状3. 物体的组合七、作业设计1. 请用画笔和纸张,画出一个你熟悉的物体,并标注出物体的名称和形状。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画出自己熟悉的物体,并标注出物体的名称和形状。
2. 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你画的物体,并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出物体的形状和组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能够通过思考、表达来提高观察能力。
观察物体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力目标: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情感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搭一搭,看一看。
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二、下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搭一搭,连一连。
三、搭一搭,填一填。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的有()。
⑵从正面看是图B的有()。
⑶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还有什么样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想一想,搭一搭。
四、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