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17.81 KB
- 文档页数:16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可回收的生活垃圾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铝制易拉罐B.废旧塑料桶C.旧报纸D.玻璃瓶2.下列物质可用作磷肥的是()A.CO(NH2)2B.Ca(OH)2C.Ca(H2PO4)2D.KCl 3.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工艺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指南针定向D.铁的冶炼4.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利用甲醛浸泡海产食品以保持色泽C.使用中的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烹调时用亚硝酸钠替代食盐作调料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放入铁钉B.稀释浓硫酸C.测溶液的酸碱度D.点燃酒精灯6.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的原子序数为17B.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A.A B.B C.C D.D8.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乙为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C.物质甲为氧化物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9.已知:Na2CO3+H2O+CO2=2NaHCO3。
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Na2CO3溶液中,测得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变量y可表示的是A.溶剂的质量B.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C.碳酸钠的质量分数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10.“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的热是来源于铁粉的锈蚀反应。
用“暖宝宝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进入集气瓶(容积为250mL)中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
厦门市2021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银也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C.碱溶液的pH>7,因此测得某溶液的pH=12,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答案】D【解析】A.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铁在铜前,所以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银在铜后,因此银不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就能到达灭火的目的;C. 碱溶液的pH>7,如测得某溶液的pH=12,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D. 溶液的化学性质是由溶质溶于水产生的离子决定的,同样的微粒决定同样的性质。
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选D点睛:1、溶液的性质决定于溶液中的溶质产生的微粒。
2、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三个意义2.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已知NaAlO2易溶于水,则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选项A错误;B、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
福建省厦门市2021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B . 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 .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D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2. (2分)(2020·凤山模拟)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酒精挥发B . 蜡烛燃烧C . 干冰升华D . 铁铸成锅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会变黄B . 蛋白质加热后会变成黄色固体C . 食物要在甲醛溶液中长时间浸泡后才能食用D .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要补充较多量的蛋白质和油脂4. (2分) (2019九上·南关期中) 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 . 水B . 铁C . 氯化钠D . 氧气5. (2分)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A . 将pH试纸投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B .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沾在置于洁净表而皿的pH试纸上,半分钟内根据试纸呈现颜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C .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D .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沾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6. (2分) (2015九上·庆阳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 取用固体粉末B . 读取液体体积C . 熄灭酒精灯D . 洗涤试管7. (2分)(2019·萧县模拟) 目前,大部分电动车使用的是铅酸电池,其中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铅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铅笔芯中含有一定量的铅B . 铅原子中有82个中子C . 铅的元素符号为PdD . 铅是金属元素8. (2分)以下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 . 硫酸钾(K2SO4)B . 尿素C . 磷酸二氢铵(NH4H2PO4)D . 氯化铵9. (2分)(2012·苏州) 下列物质名称和对应的化学式都正确的一组是()A . 铝aLB . 硫酸钠NaSO4C . 氧化亚铁Fe2O3D . 氯化铵NH4Cl10. (2分)(2016·海南模拟)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 吸取液体B . 称取一定质量的NaOHC . 铁在氧气中燃烧D . 检查装置气密性11. (2分)(2019·淮北模拟)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 鉴别硬水和软水B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达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C .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D . 探究分子的运动与温度的关系12. (2分)(2019·鄂州)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A . NH4Cl、K2CO3、NaOH、Na2SO4B . MgSO4、NaCl、Ba(NO3)2、FeCl3C . KOH、Na2SO4、HCl、NaHCO3D . HCl、NaNO3、K2SO4、NH4Cl13. (2分) (2019九上·百色期末)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A . 将一氧化碳倒出B .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 将气体点燃D . 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14. (2分)(2017·乌拉特前旗模拟) 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加入到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滤液和滤出的固体中成分的判断错误的是()A . 滤液中一定有硫酸铝B . 滤液中一定有硫酸亚铁C . 滤液中一定不含硫酸铜D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铜和铁,可能含有铝15. (2分)(2018·临沂)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 .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 . 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 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 (共2题;共9分)16. (6分) (2015九上·哈尔滨期中)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1)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填字母),验满方法__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填字母)17. (3分)(2018·北京模拟)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厦门市2021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值为 4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 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1:3【答案】D【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所以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4g+5g+8g+23g-32g-16g=52g,故A错误;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所以水、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氧气和W是反应物。
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水、二氧化碳是都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16÷18×100%)=2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32÷44×100%)=32g,两者的质量和为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64g﹣16g=48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由C的分析可知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4g﹣32g)/12:(27g﹣24g)/1=1:3,故正确,故选D。
点睛:此类题的方法是根据化学式计算碳、氢、氧元素的质量,和反应反应前氧元素的质量或可燃物的质量比较,来判断可燃物的组成元素2.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丙是盐酸C.戊是氢氧化钙D.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不符合题意。
2020—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单选,10小题;1-5小题各2分,6-10小题各3分;共25分)1.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D.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2.砷化镓(GaAs)是“LED”节能光源材料,其中Ga的化合价为+3,则As的化合价为()A.+1 B.+3 C.﹣3 D.﹣23.根据实验规范,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过滤C.液体加热D.块状固体取用4.钼矿是稀有矿产资源,钼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元素符号为MOC.属于非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5.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处于稳定结构状态B.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C.它们是不同元素的微粒 D.它们都是原子6.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和“干冰”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7.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9.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验证氧气支持燃烧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B 区分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向分别盛等体积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的二支试管投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D 探究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A.A B.B C.C D.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B.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C.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不相等D.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显中性二、非选择题(8题,共75分)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和主要含某硫化物的浓烟,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制作烟花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以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含钠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发出绿色光芒.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1)黑火药是一种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另一种生成物中一定还含______、______两种元素(填元素符号).(3)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KNO3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5)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______(任意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6)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12.学习化学要用归纳思维.从下列探究实验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归纳其可能的一般规律.序号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本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的一般规律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镁粉产生气体快反应物的本性决定化学反应速度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铁粉产生气体快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0%盐酸反应10%盐酸产生气体快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13.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但是,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1)金属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所得溶液使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该溶液的pH______7(填“=”、“<”、“>”);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溶液的碱性______.(3)已知:氢氧化镁微溶于水,且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请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4)设计实验,验证上述任意一种推测(简要说明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_.1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1)水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______(填“软水”或“硬水”).(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填字母)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蒸馏.(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在___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______(填“甲”或“乙”).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______(填字母).A.w甲<w乙B.w甲>w乙C.w甲=w乙D.无法确定.1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2)写出由物质B 转化为物质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洗气装置(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生成的CO2中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可用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F装置将其除去,混合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口(填“①”或“②”)通入.18.某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请完成以下探究(不考虑杂质干扰).【提出问题】滤渣乙是什么?【做出猜想】小明认为滤渣乙是银,小东认为滤渣乙是银和铜,小华认为滤渣乙是银、铜和铝,你认为滤渣乙还可能是______.【交流讨论】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小华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_.【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滤渣乙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实验1:取滤渣乙加入盐酸无气体产生滤渣乙可能是______实验2:取滤液甲加入______ 无蓝色沉淀滤渣乙一定是______写出废水样品和锌粉反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反思交流】通过交流,大家认为在滤液甲中加入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也能得出实验1的结论.写出此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三.计算题19.某碳酸钠样品含有少量的硫酸钠,取一定质量的该样品,完全溶解在水中配制成100g 溶液,将其全部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后,所得溶液质量是195.6g,将溶液蒸干,得到15.6g硫酸钠.计算:(1)加入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原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选,10小题;1-5小题各2分,6-10小题各3分;共25分)1.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D.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考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分析】A.用完能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B.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全球温度变暖造成温室效应分析;C.根据石油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判断;D.根据防治水体污染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乙醇可以用粮食发酵的方式来生产、沼气可以用农作物的秸秆来生产、氢气可以用光解水的方法来生产,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正确;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故正确;C.加速石油的开采,会增大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故错误;D.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故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能源分类、温室效应的含义、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水体污染的防治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砷化镓(GaAs)是“LED”节能光源材料,其中Ga的化合价为+3,则As的化合价为()A.+1 B.+3 C.﹣3 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砷化镓(GaAs)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GaAs中Ga为+3价,设As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0,则x=﹣3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根据实验规范,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过滤C.液体加热D.块状固体取用【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正确方法分析;B、过滤实验中要用玻璃棒引流;C、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块状固体取用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置于仪器上方垂直悬空滴加,故A操作正确.B、过滤实验中要用玻璃棒引流,故B操作错误;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手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故C操作错误;D、取用块状固体时,应把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缓慢竖直,使固体缓慢滑至试管底部.故D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过滤的注意事项,了解加热液体的操作方法和取用块状固体的方法.4.钼矿是稀有矿产资源,钼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元素符号为MOC.属于非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Mo,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往往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5.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处于稳定结构状态B.它们的核外都有两个电子层C.它们是不同元素的微粒 D.它们都是原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分析,核外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微粒种类等信息;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三种微粒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即都是相对稳定结构,故A正确;B、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三种微粒的核外都含有两个电子层,故B正确;C、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三种微粒的质子数分别是8、10、13,属于三种不同的元素,故C正确;D、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三种微粒依次为:阴离子、原子、阳离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元素的概念;能够根据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关系区分出阳离子、阴离子和原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分类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物:生石灰、铁锈和“干冰”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锈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归类不正确.B、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都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都属于复合肥;故选项归类正确.C、金刚石、液氧和铜粉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选项归类正确.D、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归类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复合肥、单质以及合成材料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一定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一定是置换反应进行解答;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进行解答;C、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解答;D、根据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解答.【解答】解:A、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所以只有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等就是这种情况,故A错误;B、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还有可能是由离子构成,故B错误;C、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应该与氧气接触,故C错误;D、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反应的图示可知,反应后生成的分子种类只有一种,所以生成物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A不正确;B、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B正确;C、由反应的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故C 不正确;D、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故D错误.故选B.【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9.下列各选项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验证氧气支持燃烧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B 区分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向分别盛等体积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的二支试管投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C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D 探究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分析】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锰能够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即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够支持燃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向分别盛等体积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的二支试管投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时,能够产生大量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水,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向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时,无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都能够产生白色沉淀,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常温下,同时分别向同体积的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产生白色沉淀较多的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较少的是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B.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C.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不相等D.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显中性【考点】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1g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再进行比较即可;C、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来完成解答,结合这四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碳酸盐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设碳酸盐的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可以判断碳酸盐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根据该计算式可以知道,当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就越小;D、根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元素的质量比为CO:CO2=:=11;14,故说法正确;B、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24g镁可反应生成2g氢气,即1g镁生成g氢气,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7g铝可反应生成3g氢气,即1g铝生成g氢气,故B说法错误;C、分析所给碳酸盐可以知道:M(NaHCO3)=84,M(MgCO3)=84,所以可以判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相等,故C说法错误;D、反应中消耗盐酸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HCl+NaOH═NaCl+H2O36.5 40可知,36.5份质量的盐酸与4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火碱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稀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二、非选择题(8题,共75分)1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和主要含某硫化物的浓烟,同时释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制作烟花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以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含钠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发出绿色光芒.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1)黑火药是一种混合物(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另一种生成物中一定还含K 、S 两种元素(填元素符号).(3)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 ;(4)KNO3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9% (计算结果精确到0.1%).(5)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CuSO4(任意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临床营养膳食指导建议》指出:患者摄入充足蛋白质可提高免疫力。
下列食物中可以提供较多蛋白质的是()A.大米B.鸡肉C.白菜D.花生油2. 下列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K2SO4B.KNO3C.NH4NO3D.Ca(H2PO4)23. 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4.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5. 我国自主研发的5G通信芯片主要原料是氮化镓。
如图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镓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原子核内质子数为7B.x=18C.镓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D.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6. 戊二醛(C5H8O2)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
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戊二醛由15种元素组成B.戊二醛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个氢分子、1个氧分子C.戊二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gD.戊二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60%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8. 如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破)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C时,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B.20∘C时,氯化钠、碳酸钠溶解度相同C.夏天适合晒盐,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冬天适合捞碱,因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小9.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称为价类图。
如图为碳的价类图,其中f点可以表示+2价的碳的氧化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aCO3对应图上d点B.金刚石、石墨都可对应图上e点C.g点对应的物质和水反应能生成ℎ点对应的物质,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f点对应的物质能与NaOH反应生成i点对应的物质10. 如图1,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红磷燃烧过程中广口瓶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变化,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化学模拟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物中的()A.牛奶 B.黄瓜 C.炒鸡蛋D.炒虾仁【答案】【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C、炒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炒虾仁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2.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A.酒精 B.白糖 C.白磷 D.汽油【答案】【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从安全角度考虑,凡是易燃易爆物或不可控制的火种等均不能带上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酒精着火点低,是易燃品,不能允许带上客车,故选项错误.B、白糖不是易燃易爆物,可以允许带上客车,故选项正确.C、白磷着火点低,容易自燃,是易燃品,不能允许带上客车,故选项错误.D、汽油是易燃品,易发生爆炸,不能允许带上客车,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安全问题无小事,了解常见的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即可正确解答本题.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3.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验溶液酸碱性B.溶解固体C.倾倒液体D.熄灭酒精灯【答案】【考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解答;B、根据量筒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用来溶解配制溶液解答;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解答】解:A、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指示剂不能直接滴入试剂瓶,会污染试剂,故错误;B、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用来溶解配制溶液,可以用烧杯配制,故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错误;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故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了解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学会正确及时的处理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4.如图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C.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D.铝元素符号为Al【答案】【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的分类考虑;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考虑;C、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D、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考虑.【解答】解:A、铝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B说法错误;C、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故C说法正确;D、元素符号的书写是一大二小,所以铝元素符号为Al,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元素周期表的信息,知道元素种类的分类.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5.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B.32C.32 g D.33【答案】【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3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容易知识点:原子的构成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有4种分子B.图示产物为混合物C.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D.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答案】【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等的变化,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等.【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种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A.由上图可知,图中出现3种分子,错误;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错误;C.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错误;D.从微观上看,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变化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正确;故答为:D.【点评】当反应关系图存在干扰或者不是真正反应关系图时,将图转化为能够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这样对解答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7.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答案】【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据此分析.【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为:4g+10g+3g+4g﹣(6g+4g+8g)=3g,故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分解反应,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正确;B、丙可能为催化剂,故正确;C、反应中的乙、丁质量比为:(10g﹣4g):(8g﹣4g)=3:2,故正确;D、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6g﹣4g):(8g﹣4g)=1:2,由于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故无法确定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8.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答案】【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酸性滴加到碱性溶液中,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A、图中c点所示溶液pH小于7,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pH大于7,呈碱性,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碱性逐渐变弱,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上述分析,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操作方法ACO2(HCl)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足量浓硫酸BNaCl溶液(Na2CO3)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CCuSO4溶液(H2SO4)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CO2(CO)通入氧气并点燃A.A B.B C.C D.D【答案】【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2CO3能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H2SO4能与过量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10.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 B.C.D.【答案】【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镁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氧化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解答】解:A、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时,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氧化镁完全反应后,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因此氯化镁的质量增加,当镁完全反应后,氯化镁的质量不再增加,该选项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B、因为氧化镁在镁的外面,盐酸先和氧化镁反应,因此开始时不能产生氢气,该选项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不正确;C、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当氧化镁、镁和盐酸完全反应后,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质量仍然增加,该选项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不正确;D、盐酸显酸性,pH小于7,当氧化镁、镁恰好和盐酸完全时,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继续加入盐酸时,溶液显酸性,pH小于7,不可能大于7,该选项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不正确.故选:A.【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二、填空题(共4题)1.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粒子符号为.(2)用下列五种元素(O、H、Ca、S、C)写化学式(各写一个):单质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酸__________________;碱__________________;盐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和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目之间的关系分析回答.【解答】解:(1)由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1,最外层电子数是 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电子,形成的钠离子,符号为Na+.(2)用O、H、Ca、S、C五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有很多,Ca属于单质;CaO属于氧化物;CH4属于有机物;H2SO4属于酸;Ca(OH)2属于碱;CaSO4属于盐.故答为:(1)11,1,失,Na+;(2)Ca;CaO;CH4;H2SO4;Ca(OH)2;CaSO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和物质分类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以及各物质的组成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图1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2)图2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3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上述所获取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可用来降低水硬度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2)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两气体的体积比为1:2;(3)根据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是物理变化解答;(4)根据检验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加肥皂水解答.【解答】解:(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作用;(2)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加热耗费能源;从海水中获取淡水节约能源.(4)检验上述所获取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试剂是加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可用来降低水硬度的一种方法是加热煮沸.答案:(1)吸附;(2)2H2O2H2↑+O2↑.(3)节能;(4)肥皂水;煮沸.【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分子在两种变化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只有理解了分子的性质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度:中等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3.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102030405060708090100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_g.(2)6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即可).(3)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A.10℃~20℃之间B.20℃~30℃之间C.30℃~40℃之间D.40℃~50℃之间.【答案】【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2)据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分析解答;(3)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即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解答】解:(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2)60℃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g,6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3)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同的温度既是判断该段中溶解度的数值是否存在相等的可能,经分析知在20~30℃时这两种物质存在溶解度相同的可能故选B.故答案为:(1)36;(2);(3)B.【点评】本题考查溶解度知识的具体应用,对学生深入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有一定帮助,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4.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①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②w是__________________.③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答案】【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l故答案为:(1)不饱和,9;(2)C.【点评】本题是对物质溶解度、溶液的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等知识的考查,解决的重点是能理解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以及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并能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三、综合题(共1题)1.厦门是沿海城市,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Ca2+,Mg2+,Cl﹣离子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流程如图1:(1)操作Ⅰ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Ⅱ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3)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4)回收的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的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写“①”、“②”或“③”).【答案】【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物质制备的过程、操作的方法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操作Ⅰ得到的是固体和液体,是过滤操作,故填:过滤;(2)该过程中制备的是氯化钙,故选择的酸只能是盐酸,故填:HCl;(3)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Ca(OH)2=CaCl2+Mg(OH)2↓;故填:MgCl2+Ca(OH)2=CaCl2+Mg(OH)2↓;(4)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紫外线的作用下能生成甲烷和氧气;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的是②,故填:CO2+2H2O CH4+2O2;②.【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与生活生产联系比较密切的物质的用途,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又反馈于生活.难度:偏难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1.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A.铂金饰品 B.铁锅 C.铜导线(2)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丽丽和强强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目的.他们所用的试剂有锌片、铁片、铜片、硫酸锌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方案如下: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操作一种金属放入两种溶液中两种金属同时放入一种溶液中①方案一中选择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方案二中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③军军同学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一种溶液中,该溶液中的溶质在物质分类上和前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不同,他选择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氢前的金属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1)A、铂金饰品,是利用了铂金性质稳定、色泽好的性质.B、铁锅,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选项错误.C、铝导线,是利用了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选项正确.(2)①为了证明锌、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锌>铁>铜,因此可以选择铁和含有锌元素和铜元素的盐溶液,也可以选择锌、铜和含有铁元素的盐溶液,故答案为:铁;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②根据以上分析,应是金属锌、铜分别和含有铁元素的盐溶液反应,故答案为:Zn+FeSO4═ZnSO4+Fe;③由于这三种金属中只有锌和铁排在氢前,即只有这两种金属可以和稀酸溶液反应,而且由于锌在铁前,因此和酸溶液反应时锌的速率快,故答案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实验操作:答案:(1)C;(2)①铁;Fe+CuSO4═Cu+FeSO4②Zn+FeSO4═ZnSO4+Fe③稀盐酸,将大小、形状相同的三种金属分别放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中.【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及金属材料单元测试2.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O2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度较高的O2,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H2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请从这些装置中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按照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不填满).【答案】【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气体的干燥(除水);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结合装置图分析解答,收集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3)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4)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应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据此分析回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X为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O2可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也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试管口要放棉花,用E装置,反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要制取纯度较高的氧气可用排水法;(3)在实验室中,通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4)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要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用碱石灰干燥,因为碱石灰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应将气体通入到浓硫酸中,一般选用长进短出的通气方法,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按照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应是:b→h→i→d→c;故答案为:(1)集气瓶;(2)2KMnO4K2MnO4+MnO2+O2↑;排水法;(3)Zn+H2SO4═ZnSO4+H2↑;(4)CaCO3+2HCl═CaCl2+CO2↑+H2O;b→h→i→d→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涉及仪器的用途、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装置选择、实验基。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一、识别与选择(本题包括1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米、花生霉变后洗一洗可以食用B.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C.工业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D.人体若缺少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因此要尽可能多吃含碘食物2.小彤同学报名参加了“2013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活动”中的迷你马拉松项目.该同学锻练过程中使用的下列物品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李宁橡胶底运动鞋 B.纯棉T恤C.塑料水瓶 D.腈纶背包3.近日,针对国内某知名饮用水品牌深陷“质量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由其引发的瓶装水标准等问题受到持续关注.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才符合健康标准.若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A.加热 B.加入适量纯碱C.加入适量氯化钡D.加入适量明矾4.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B.西达苯胺不属于氧化物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4gD.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7.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白磷始终不燃烧B.小气球变瘪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A O2H2O蒸汽通过浓H2SO4B 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 Na2CO3粉末NaHCO3粉末加热D KN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A.A B.B C.C D.D9.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10.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Ba(OH)2溶液、MgSO4溶液、Na2CO3溶液和稀HCl中的一种.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A.Ba(OH)2、MgSO4、Na2CO3、HCl B.Na2CO3、Ba(OH)2、MgSO4、HCl C.HCl、MgSO4、Ba(OH)2、Na2CO3D.Ba(OH)2、Na2CO3、HCl、MgSO4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11.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营养成分表项目每100克能量1966千焦蛋白质7.5克脂肪21.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钠2530毫克(1)表中“钠”是指______(填序号).A.离子B.分子C.元素D.单质(2)方便面中含的营养素有______种.(3)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可以是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4)若小明用天然气煮方便面,请问天然气主要成份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5)若用漏勺捞煮好的方便面,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______原理相似.(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克.假设小明某天吃了100克该方便面,相当于吃了食盐______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2.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_____.(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13.如图所示,A、B、C、D、E 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A 是硝酸铜溶液.(“﹣”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①D 的化学式为______,E 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②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三、实验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14.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1)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____.(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如图装置______(填编号).(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验证方案:______.15.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猜想四:______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理由是______【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1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的pH 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四、分析与计算(本题6分)16.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图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Mg(OH)+2HCl=MgCl2+2H2O.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2质质量是多少克?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识别与选择(本题包括10个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米、花生霉变后洗一洗可以食用B.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C.工业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D.人体若缺少碘元素易患甲状腺肿大,因此要尽可能多吃含碘食物【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一氧化碳的毒性;铁的冶炼;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A、霉变大米、花生有毒考虑;B、从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方面考虑;C、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解答;D、根据碘元素对人体的作用解答.【解答】解:A、大米、花生在霉变的过程中会生成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后也不能食用,故A错误;B、冬天煤炉取暖会产生一氧化碳,关紧门窗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故B错误;C、工业炼铁就是利用一氧化碳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故C正确;D、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碘过量也会造成中毒,故D错误.故选C.2.小彤同学报名参加了“2013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活动”中的迷你马拉松项目.该同学锻练过程中使用的下列物品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李宁橡胶底运动鞋 B.纯棉T恤C.塑料水瓶 D.腈纶背包【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李宁橡胶底运动鞋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纯棉T恤是用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正确.C、塑料水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D、腈纶背包是用腈纶制成的,腈纶属于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B.3.近日,针对国内某知名饮用水品牌深陷“质量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由其引发的瓶装水标准等问题受到持续关注.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才符合健康标准.若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A.加热 B.加入适量纯碱C.加入适量氯化钡D.加入适量明矾【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根据已有的溶液的酸碱性和降低pH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要使pH低于6.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就是增大水的pH,A、加热不能降低水的酸性,错误;B、可以采用加入适量纯碱的方法,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反应,酸性减弱;C、氯化钡是有毒的物质,错误;D、明矾加入水中不能降低水的酸性,错误;故选B.4.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相对分子质量为390.4),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达苯胺由五种元素组成B.西达苯胺不属于氧化物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4gD.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A、根据西达苯胺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D、根据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西达苯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西达苯胺是由五种元素组成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个西达苯胺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5.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30%C.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溶液饱和,乙溶液不饱和D.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解: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都为:×100%=23.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甲和乙仍然都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因为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因此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A.白磷始终不燃烧B.小气球变瘪C.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分析;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的压强减小;D、根据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考虑本题,能反应说明该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不反应说明该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后面.【解答】解:A、热水的温度是80℃已经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所以可以燃烧,故A错误;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变小,使气球涨大,故B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瓶内的压强减小,使U型管两端的液面左高右低,故C正确;D、铜和银都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只能说明它们排在了铁的后面,但不能排铜和银的顺序,故D错误.故选C.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和操作方法A O2H2O蒸汽通过浓H2SO4B 稀盐酸稀硫酸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 Na2CO3粉末NaHCO3粉末加热D KNO3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分析】除杂质实际上是除杂质的离子,除去杂质时不要引入新的杂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除去水蒸气而剩下氧气,故A正确,B、硫酸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过滤可以将硫酸钡除去,而剩下盐酸,故B正确,C、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而碳酸钠受热不会分解,加热可以将碳酸氢钠转化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加热时会逸到空气中,故C正确,D、硝酸钡会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除去了硝酸钡,但是又引入了硝酸钠,硝酸钠对硝酸钾来说也是杂质,故D错误,故选D.9.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X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B.反应②是一定有盐参加反应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图中的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溶质的质量分数;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碱的化学性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分析】根据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于二氧化碳、碳酸钙之间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x可以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B、由于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不属于盐,故B错误;C、向Ca(OH)2溶液中加入CaO,如是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变大,故C错误;D、由图中物质之间的反应可知,所有反应均不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D.10.已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Ba(OH)2溶液、MgSO4溶液、Na2CO3溶液和稀HCl中的一种.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分别是()A.Ba(OH)2、MgSO4、Na2CO3、HCl B.Na2CO3、Ba(OH)2、MgSO4、HCl C.HCl、MgSO4、Ba(OH)2、Na2CO3D.Ba(OH)2、Na2CO3、HCl、MgSO4【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分析】根据甲、乙混合有白色沉淀出现;乙、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所得液体的导电性几乎为零,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结合所给的物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氢氧化钡和硫酸镁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镁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和硫酸钠,但是硫酸钠是电解质,可以导电,故A错误;B、碳酸钠和氢氧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钡和硫酸镁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后只剩下水,几乎不导电,故B正确;C、盐酸和硫酸镁不会生成沉淀,故C错误;D、氢氧化钡和碳酸钠会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盐酸生成氯化钠可以导电,故D错误;故选B.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1分,共13分)11.某方便面的营养成分表如下(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等):营养成分表项目每100克能量1966千焦蛋白质7.5克脂肪21.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钠2530毫克(1)表中“钠”是指 C (填序号).A.离子B.分子C.元素D.单质(2)方便面中含的营养素有 4 种.(3)方便面中使用的食盐可以是加碘盐,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填“甲状腺肿大”或“骨质疏松”).(4)若小明用天然气煮方便面,请问天然气主要成份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 .(5)若用漏勺捞煮好的方便面,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过滤原理相似.(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食用食盐不超过6克.假设小明某天吃了100克该方便面,相当于吃了食盐 6.4 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元素的概念;书写化学方程式、;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1)钠、钙、钾、磷是指元素;(2)食物的六大营养元素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4)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在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方程;(5)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回答;(6)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食品中常以元素的质量来表各元素的含量.故选C.(2)观察图表可知,方便面的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故答案为:4;(3)人体中缺碘可能患有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故答案为:甲状腺肿大;(4)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甲烷在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CH4+2O2CO2+2H2O.(5)用漏勺捞方便面,能将方便面和水分开,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过滤原理相似.故答案为:过滤.(6)食盐的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9.3%.2530毫克=2.53克,2.53克÷39.3%≈6.4克,故答案为:6.4克.12.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环保或污染小.(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考点】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1)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解答;(2)根据氨水和浓盐酸的挥发性以及密封仪器的作用解答;(3)根据化合价规则行解答.【解答】解:(1)图2中一个氨气分子与一个浓盐酸分子反应生成一个氯化铵分子,属于化合反应;(2)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能会发出刺激性气味,污染环境,图3是密封装置,可以减少污染;(3)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1)×4+(+1)=0,x=﹣3;故答案为:(1)化合(2)环保或污染小(3)﹣3.13.如图所示,A、B、C、D、E 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A 是硝酸铜溶液.(“﹣”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反应)请回答:①D 的化学式为NaOH ,E 物质的一种用途:灭火.②A 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NO3)2+Fe=Fe(NO3)2+Cu ,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A、B、C、D、E 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A是硝酸铜溶液,硝酸铜会与氢氧化钠、铁反应,铁会与硫酸、硝酸铜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硫酸会与氢氧化钠、铁反应,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铁反应,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氢氧化钠,B是铁,C是硫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①A、B、C、D、E 分别是铁、硝酸铜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A是硝酸铜溶液,硝酸铜会与氢氧化钠、铁反应,铁会与硫酸、硝酸铜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硫酸会与氢氧化钠、铁反应,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铁反应,所以E是二氧化碳,D是氢氧化钠,B是铁,C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NaOH,E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②A与B的反应是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NO3)2+Fe=Fe (NO3)2+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①NaOH,灭火;②Cu(NO3)2+Fe=Fe(NO3)2+Cu,置换反应.三、实验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1分)14.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1)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2)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 A (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E .(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如图装置丙(填编号).(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验证方案:可能是产物K2MnO4受热生成氧气;取K2MnO4固体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生成氧气.【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量气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解答;(2)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解答;(3)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小解答;(4)根据可能是产物K2MnO4受热生成氧气解答.【解答】解:(1)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据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小,应从短管进,水从长管出,故选丙;(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可能是产物K2MnO4受热生成氧气;验证方案是:取K2MnO4固体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生成氧气.。
厦门市2021初三化学中考三模试题和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1244):(9×218)=6:1,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12:11=1:2。
A、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4,错误;B、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错误;C、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正确;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错误。
故选C。
2.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推断D是碳酸钙;根据C和D可以相互转化,则C为二氧化碳;根据A既可以转化成B,又可以转化成C,A既可能是碳,也可能是氧气,但由于题中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本题中这种元素只能是氧元素才能推出合理结论,因此A是氧气,B是一氧化碳;根据D是碳酸钙,E、F均可以转化为碳酸钙,则E、F都可以是可溶性碳酸盐或一种物质是可溶性碳酸盐,一种物质是氢氧化钙;根据D、E、F都可以和G、H反应,且G可以转化为H,在初中阶段可以推知G、H都是酸,且G是含氧酸,H不一定是含氧酸,在初中阶段可以推断H是盐酸,则G是稀硫酸。
【最新】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物中的()A.牛奶B.黄瓜C.炒鸡蛋D.炒虾仁2.下列物质中,允许旅客带上列车的是()A.酒精B.白糖C.白磷D.汽油3.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验溶液酸碱性B.溶解固体C.倾倒液体D.熄灭酒精灯4.如图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C.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D.铝元素符号为Al5.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被称为“空气维生素”.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 C.32 g D.336.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有4种分子B.图示产物为混合物C.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3D.图示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7.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8.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中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10.在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反应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B.C.D.二、填空题11.按要求填写下列内容:(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最外层电子数是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粒子符号为__.(2)用下列五种元素(O、H、Ca、S、C)写化学式(各写一个):单质__;氧化物__;有机物__;酸__;碱__;盐__.1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回答下列问题:(1)图1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__.(2)图2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3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请从能源角度指出其优点:__.(4)检验上述所获取的水是否为硬水,常用试剂是__,生活中可用来降低水硬度的一种方法是__.13.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1)2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g.(2)6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只列计算式即可).(3)根据表内数据可知,KNO3和NaCl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取值范围是__(填编号).A 10℃~20℃之间 B 20℃~30℃之间C 30℃~40℃之间D 40℃~50℃之间.14.下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1)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n的数值是。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填字母)的。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三、流程题15.厦门是沿海城市,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Ca2+,Mg2+,Cl﹣离子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流程如图1:(1)操作Ⅰ的名称:__.(2)操作Ⅱ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__(填写化学式).(3)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4)回收的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①、②、③)的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的是__(填写“①”、“②”或“③”).四、科学探究题16.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填编号).A 铂金饰品B 铁锅C 铜导线(2)为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丽丽和强强同学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都达到了实验目的.他们所用的试剂有锌片、铁片、铜片、硫酸锌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方案如下:一种金属放入两种溶液中两种金属同时放入一种溶液中①方案一中选择的金属是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②方案二中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③军军同学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方案,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一种溶液中,该溶液中的溶质在物质分类上和前两位同学所用的试剂不同,他选择的溶液是__,实验操作:__.17.为探究气体X的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图12所示实验(固定装置未画出)。
(资料在线)(1)加热条件下,气体X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氮气。
(2)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气体X反应。
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气体X。
(3)本实验条件下,氮气密度为1.15g·L-1,装置内空气中的水与二氧化碳对相关数据测定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1)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2)取一定量氧化铜,准确称得其质量为2.40g。
(3)按图12所示装入药品,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Ⅰ(见表1)。
(4)连接A、B、C装置,将气体X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连接上D装置,读数后开始加热。
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再次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Ⅱ(见表1)。
(实验装置)(相关数据)表1(回答问题)(1)B装置中氧化钙吸水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气体X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测量的数据,生成水的质量为_________g,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由此推知,气体X中一定_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氧元素。
(4)通过计算推导出气体X的化学式_________。
五、实验题18.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X的名称是__.(2)实验室制取O2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若要制取纯度较高的O2,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__.(3)实验室制取H2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4)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请从这些装置中选择并连接成一套组合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按照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写出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__→__→__→__→__﹙可不填满).六、计算题19.乙炔(C2H2)是生产聚氯乙烯的重要原料。
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与水反应可制取乙炔,最终还可得到电石渣。
某电石渣中含氢氧化钙92.5%,其余为杂质,此电石渣可用于处理电镀厂排出的酸性废水。
(1)乙炔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2)用上述电石渣处理含硫酸196Kg的酸性废水(假设电石渣中的杂质、废水中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求至少需要电石渣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参考答案1.B【详解】A、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C、炒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炒虾仁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B【详解】A、酒精着火点低,是易燃品,不能允许带上客车,不符合题意;B、白糖不是易燃易爆物,可以允许带上客车,符合题意;C、白磷着火点低,容易自燃,是易燃品,不能允许带上客车,不符合题意;D、汽油是易燃品,易发生爆炸,不能允许带上客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详解】A、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指示剂不能直接滴入试剂瓶,会污染试剂,选项A错误;B、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用来溶解配制溶液,可以用烧杯配制,选项B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选项C错误;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选项D正确。
故选D。
4.B【详解】A、铝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B说法错误;C、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以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故C说法正确;D、元素符号的书写是一大二小,所以铝元素符号为Al,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5.B【详解】山林里空气中的自由电子附着在氧分子上形成负氧离子(O2﹣),电子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2=32。
故选B。
【点睛】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6.D【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种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详解】A、由上图可知,图中出现3种分子,错误;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错误;C、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错误;D、从微观上看,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变化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正确。
故选D。
7.D【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丙的质量为:4g+10g+3g+4g﹣(6g+4g+8g)=3g,故乙为反应物,甲、丁为生成物,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详解】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故正确;B、丙可能为催化剂,故正确;C、反应中的乙、丁质量比为:(10g﹣4g):(8g﹣4g)=3:2,故正确;D、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6g﹣4g):(8g﹣4g)=1:2,由于未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故无法确定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故错误。
故选D。
【点睛】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8.D【解析】A. 反应前溶液的pH>7,显碱性,说明是将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错误;B. 图中a 点所示溶液的pH>7,显碱性,说明氢氧化钠剩余,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错误;C. 图中c点溶液的pH<7,说明所示溶液呈酸性,错误;D. 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pH减小,碱性减弱,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