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外学前教育史(第2版)陈文华主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教学讲义ppt
- 格式:ppt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78
2024年《外国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202p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外国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脉络第二节:外国学前教育的现状与趋势2. 第二章:欧美国家的学前教育第一节:英国的学前教育第二节:美国的学前教育第三节:法国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德国的学前教育3. 第三章:亚洲国家的学前教育第一节:日本的学前教育第二节:韩国的学前教育第三节:印度的学前教育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2. 使学生掌握欧美和亚洲国家学前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3. 培养学生对外国学前教育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各国学前教育制度的比较分析。
2. 教学重点:外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国学前教育实例,引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2. 讲解: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详细讲解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3. 例题讲解:分析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前教育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国家的学前教育特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某一国家学前教育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外国学前教育史》全套课件2. 内容:外国学前教育发展脉络欧美国家学前教育特点亚洲国家学前教育特点各国学前教育比较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
请分析欧美国家学前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请谈谈亚洲国家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借鉴意义。
2. 答案: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历程的简述。
欧美国家学前教育制度特点及启示的分析。
亚洲国家学前教育借鉴意义的论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前教育学第2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学前教育学》第2版第3章的内容,重点探讨幼儿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以及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
详细内容包括:1. 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与阶段2.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3. 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认知、情感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
2. 培养学生分析幼儿发展特点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注重幼儿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以及语言发展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及语言发展的特点、阶段和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幼儿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特点。
2. 讲解:结合教材第3章内容,详细讲解幼儿认知、情感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
3. 例题讲解: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理论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幼儿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发展理论》2. 主要内容:幼儿认知发展:特点、阶段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关键因素语言发展:规律、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及阶段。
(2)分析影响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因素。
(3)谈谈如何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2. 答案:(1)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具体形象思维、直觉行动思维;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影响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因素:家庭环境、亲子关系、教育方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幼儿发展理论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分析实际问题时,还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幼儿发展中的其他问题,如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教案首页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学习学前教育史1.解释什么是“史”、“教育史”。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2.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史、内史;3.古代官职:刺史、御史;4.姓。
2.《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是如何规划我国未来10年的学前教育发展?3.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的意义二、学前教育史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史亦不例外。
学前教育史是研究中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包括幼儿教育的启蒙、初步发展、成熟等阶段,挖掘中外历史上幼儿教育的思想等宝贵财富,揭示幼儿教育发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的科学。
对幼儿教育这一概念,人们有不同的解释。
一种认为幼儿教育就是指3-6岁儿童的教育;另一种认为幼儿教育是指0-6岁儿童的教育,将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等同看待。
本课程里的幼儿教育一般指0-6岁,甚至包含了幼儿出生前的胎教。
在理解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时,必须把握如下几点,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应有历史的观点。
学前教育史研究的幼儿教育包括了自人类产生以来的幼儿教育,因此,它前后贯穿了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
作为今后的幼儿教师,或是今后欲从事幼儿教育的研究者或管理者,这些知识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史学观。
(2)应有全球的观点。
幼儿教育自人类产生就有了,但现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源自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
因此,作为幼教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有全球的观点,这样才能对幼儿教育史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3)应有动态发展的观点。
历史是发展的、动态前进的,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在以往同类事物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