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31.74 KB
- 文档页数:5
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一、引言水力发电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为经济发展和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然而,水电站的建设也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影响因素、生态影响和生态补偿三个方面来探讨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二、影响因素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有很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水位的变化。
水电站建设改变了水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方式,使地表水的调节能力下降,水位变化频繁,水文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2.水质的改变。
水电厂建设改变了水流扰动性与水体接触时间,使水体中有害物质浓度增加,特别是在蓄水过程中,由于沉积物沉积导致水质变差,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3.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电站建设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很大。
建设过程中,可能需要开垦森林,破坏植被,生态权益被侵犯,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生态影响水电站建设需要很大的土地面积来建设,这就需要开垦森林和其他植被,从而导致当地生态系统发生灾难性破坏。
一旦破坏了水文环境,则植被恢复的时间需要很长,而这期间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会更加严重。
2.水生物种群的改变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可能会破坏和破坏当地的生物群落,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下降,生物物种的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
此外,水电站建设增加了水流速度,使得鱼类生成时和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生物繁殖和短期生命周期的生物造成重大影响。
3.水资源的短缺建设水电站会使用很多水资源,而这就会导致当地水资源的短缺,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非常严重。
翻江倒海的水流会淹没大量的土地和生态资源,同时还会对当地的农业和灌溉设施造成重大破坏。
四、生态补偿为了减少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生态补偿方案。
生态补偿旨在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包括:在水电站建设时,尽量不要破坏原有的生态条件,在必须破坏的情况下及时固定、整治和栽植植物,加强保护和管理。
2.保护水生态系统保护水体生态系统,加强水环境监测,提高水环境质量,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初探钟鑫雨(精华学校,北京 100096)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发展,区域型经济的增长也在逐年攀升。
对于长江流域来说,因其跨度大、且自然优势强等优点,发展其天然优势为经济增速做贡献势不可挡。
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流域水利开发息息相关,同时流域水利的开发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损害。
现如今,长江流域的水利水电开发已经延伸到长江上游很多支流上,如金沙江等。
本文从对长江上游流域水电开发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项目特点进行综述,再总结现实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改善长江上游水电开发造成的影响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生态环境如今,我国社会经济、人文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对新能源、绿色能源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据相关研究表明,发展我国的水电事业将是未来二十年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弥补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大战略。
综合我国现在面对的问题而言,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已经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两个重大因素。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和代表着可再生能源的水电资源已经是我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战略之一。
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尤其是长江上游区域,对水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开发长江流域的水电项目已经是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助力西部经济大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近些年对长江流域的水电开发强度越来越大,造成长江流域一带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随着广大人民的环保意识提高,怎样避免水电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和平衡水电开发与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是目前的热门话题。
一、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我国,有十二大水电基地,其中5个位于长江上游区域。
由于该地区的生态问题比较复杂,主要表现在生态不稳定且环境比较敏感、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在此进行水电开发要充分的研究此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充分调研此处的生态制约因素,并深入研究水电开发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转型的发展,对于水力水电工程建设的需求日益增加。
但是,这些工程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往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水质的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探讨。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占用大片土地和水域,因此,这些工程往往会对于周围的生物群落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比如,一些大型水电站建设会使得大片的河岸生态环境被破坏,这些区域原本是很多野生动物的生活栖息地。
一些水电站建设也会对于流域内的鱼类和水草的生存造成威胁,从而导致渔业资源的丧失。
此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还会改变周围的气候环境,使得过度的排放和捕捞等措施影响了生态平衡。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质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水质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和开采,会导致湖泊,河流的底泥大量释放,进而影响水质的改变。
另外,水电站的建设还需要用到大量化学物质,如水泥等,一旦这些物质流出对于湖泊或河流而言很难被消除,不仅对于鱼类等动植物产生影响,同时对于饮用水源的影响也较大,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资源的影响水力水电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但建设所需的水资源非常重要。
一些地区由于缺少足够的水资源,为了满足水电站的运行而逐渐将水源输送至附近湖泊和河流,过度的使用水资源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同时会极大的影响周围的生态平衡。
过度的开采水资源会极大的消耗水资源,同时会破坏水域生态环境,导致地质变化,引起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首先,要注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半永久性的破坏。
其次,要加强水质的检测,对于发现重大水质问题的工程加以关闭或改造。
最后,要提倡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占用水资源和开采水电等行动对于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运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浅谈水电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人类关心的共同话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家,要正确处理水电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科学,实事求是地分析修建水电工程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并结合现实情况对问题具体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保障水电工程建设更快速,更有效地发展。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水电工程在生态环境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类健康,对养殖业,对地质灾害以及环境气候等几个方面。
1.水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1对地质的影响在修建过程中,材料的开采要使用大面积的土地,会造成许多水土流失,植物被破坏,自然土壤也被损害。
对土壤影响很大,在水库里面蓄水,土壤中的通气条件不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大型水库蓄水后,水体压重会引起地壳应力的增加,从而会引发地震。
而且随着水位的上升,岸坡上土体疏松,容易引起塌方、山体滑坡等现象,危害到人民群众的安全。
1.2对水的污染在施工工程中,都会产生悬浮物很高的施工废水,如果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就排入下水道,就会污染到下游水质,影响到了周围的环境。
水电工程一般来说都是依靠江或河而建成,对当地的环境直接影响,如果没有采取有力措施,会对下游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造成很大危害。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在使用和维修过程中,不免产生大量含油废水,废弃油罐,这些废水和油罐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倒入江河,也会严重影响到水质,对居民健康造成威胁,还会给水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1.3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的影响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生生物保护面临着敏感问题,这也是环境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
我们在努力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要保护好鱼类的生存环境,这样生物生态环境也能得到保护。
许多鱼类的生活习惯都是在不同的环境中完成的,大坝的建造阻碍了它们的路线,而且大坝都采用底层取水,水温比较低,导致了鱼类繁殖率下降,生长周期缩短,生长速度减慢。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等方面进行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引起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修建大坝、水库和输水管道等设施,这会导致水流路径的调整和水体流速的变化,水域的水平和垂直分布也会发生改变。
大坝建设还会引起河床的改变,导致河流淤积或冲刷,从而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利水电工程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大坝的建设会阻断河流的自由流动,形成人工水库,这会改变河流的生态系统。
水库水位的变化会影响河流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一些物种的生境丧失。
与此大坝会截断河道,分隔鱼类的迁徙通道,造成鱼类数量的减少,甚至有些物种可能濒临灭绝。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还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大坝建设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和森林,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生活的栖息地。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爆破和砍伐活动也会给生物群落带来破坏。
这样一来,许多珍稀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还会引起水环境的污染。
在大坝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泥、钢材等原材料,这会导致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产生。
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化学物质可能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毒性效应,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
水库大坝的蓄水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进一步加剧水环境的污染。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也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环境问题,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上游水电站对河流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第一章:简介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流,全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一百八十三万平方千米,涵盖十一省四市,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发电基地。
作为长江水电站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上游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给河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长江上游水电站建设的背景和对河流环境的影响,防治对策和建议入手,进行分析。
第二章:长江上游水电站建设的背景长江上游水电站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对电力的需求。
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电力发电基地,区域内丰富的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最大的水力发电集散地之一,也是我国水力发电的发源地之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上游水电站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电站个数增多,年发电量逐年提高。
截至2017年,长江上游水电站建设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65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
第三章:长江上游水电站对河流环境的影响长江上游水电站的建设对河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位变化长江上游水电站的建设导致了水位的变化,由于水电站的蓄水功能,其下游水位的变化幅度较大。
长期以来,长江干流的水污染现象加重,主要原因就是来自于水位变化而导致的河流富营养化程度增加,同时还会影响沿岸土地的利用和生态环境质量。
2. 底部生境破坏水库蓄水致使河道下游流速减缓,水质稳定洁净,这种环境虽然有益水生动物,但同时也会破坏水流和水泥的承载作用。
长期影响会形成河道教底的淤积,影响下游的生态环境。
3. 河流景观破坏作为国家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风景区和景点,比如三峡、青城山等等,但由于建设水电站的需要,这些景观美景受到了相应的破坏,景观质量下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和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第四章:长江上游水电站防治对策和建议长江上游水电站的建设虽然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河流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河流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越来越需要可持续绿色能源的发展来建成绿水青山。
水利水电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水利水电工程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分析这些影响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环境对策引言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水利水电工程一直是我国优先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
三峡、葛洲坝、小浪底、二滩等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而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有利影响建设大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控制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
基于水利建设的评估数据,经过演算分析得出——由于原有水体的体积显著增大,水体中水流速度明显降低,因此水流在水体内的滞留时间也相应大大增加,这有利于水面虚浮物的沉降,是一个良好的沉淀过滤过程,可以有效的增加水域的清洁度,同时较低的水流速度可以使得藻类更多的产生二氧化碳,来于水中的金属离子结合,从而降低水体硬度。
而且有效管理的水利水电工程也不会直接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污染,还可以作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节点,可以成为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的常设点,通过相应的措施和系统化的检测检验,有效的判断水利水电工程上游的生态环境变化。
从而以点带面,实现全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2 不利影响2.1 区域气候影响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需要提高原有水域的水位高度,因此会淹没原有水域内地势较低的陆地,而形成区域湿地。
大面积的水域出现也会使得空气中水分子的含量极具提升,这些对区域气候会造成一些影响。
比如会带来降水量的改变和降水区域的重新分布,而降水时间也会和过去大大不同。
甚至会造成空地热能交互的加剧,从而形成区域极端天气。
2.2 水文地质的影响因为水利水电工程都是建在水能充沛的区域,即水位落差较大的区域。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水利水电工程的存在和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库的形成和蓄水以及梯级水电站的建设。
首先是水库的形成和蓄水,这将导致大量土地被淹没,植被和野生动物的生境丧失,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
水库的蓄水会改变地表水的流动和河流的水位,对下游的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
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则可能导致河道的改变和湍流的形成,对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洄游造成一定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营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水库的调度会改变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对下游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产生影响。
水电站的发电过程会产生一定的水声、振动和热污染,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伤害。
大坝蓄水会引发地质灾害,如滑坡和地震,进一步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与方式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来减轻和弥补。
在工程建设前可以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合理规划工程总体布局,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
在工程运营过程中,可以实施水质净化、鱼类通行设施等生态修复措施,保护和恢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条件。
加强对水库蓄水的管理和调度,合理分配水资源,平衡生态系统的水量需求,减少对下游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还需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监督和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营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重视生态补偿政策和措施的实施,确保对生态环境的损害进行适当的补偿和修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随着水力发电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资源的利用和调节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另一个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一、水资源调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资源的调控主要涉及到水库调蓄、引水和输水等,这些操作会改变河流、湖泊和水域等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影响水体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少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 水库蓄水前后需要进行调查评估水库蓄水前后水质、水温、水流速度和水位等生态环境的变化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得出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2. 采取恰当的水库调蓄策略在水库的调蓄策略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采取合理的调蓄方案,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例如,在洪涝期,可将水库作为过水口,把洪水引入水库,减缓洪峰;同时,在枯水期,可根据生态环境需要及时调节水位,以维护河流的生态系统。
3. 水资源利用需要谨慎在水资源的利用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减少水分流和浪费。
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对水环境的影响建设水利水电工程时,通常需要摧毁原生森林,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规划水利水电工程在审批建设计划时,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利用,使用紧缺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减少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2. 严格环境保护同样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规定,保留生态系统的原貌,保持水环境的平衡,实行污染治理,尽可能地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可预期的事故或者意外。
长江上游水生态初探作者:王俊锋,吴奎来源:《科技传播》2011年第12期摘要随着长江上游一大批水电工程开工建设,在长江上游干支流将形成较大规模的梯级水电站群,对长江上游的水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经过对长江上游流域现状水生态分区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性保护措施。
关键词长江上游流域;水文生态系统分区;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5-0091-021 长江上游水生态分区概述长江上游水生态划分比较复杂,比较多的是在流域水文生态系统基本特征的表述指导下,在地图上直观的表现出来,反映出流域水文生态系统的结构格局,描述水文生态系统。
现在水资源功能分区在水资源的利用、改善以及水生态的保护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一般在水生态方面考虑最主要的是环境问题与生态灾害,两者都具有流域的特征,与流域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护都有直接关系。
长江流域是全国七大江河流域中最大的流域,长江流域大部分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上游地区,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对于我国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大规模的梯级水库的建设和运行将显著改变长江天然的水文过程、水沙分配比例,对流域生态系统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针对长江上游水电建设所带来的水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2 长江上游流域现状2.1水土流失严重长江上游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
根据长江上游各省水土流失摇杆分析资料,国土资源数据显示,指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达49.63万km2,由于大量的土壤流失,频繁发生旱洪灾害,严重失调的生态环境,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农业生产长期徘徊而难以稳定提高,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是水土流失,也是该区农村贫困的根源,同时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带来严重威胁。
2.2自然植被破坏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以及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大跃进”运动时期的全民炼钢活动,以及森工企业的大量开采,使得长江上游西部地区的大面积森林被破坏,虽在80年代中后期以来采取一系列的封山育林措施,但由于长期以来对上游各经济中心的原木供应和不少地方的财政仍主要依靠上游各支流高山林区的采伐,从而使上游各支流源头的恢复工作进展缓慢,森林采伐量超过其生长量,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的扭转。
长江中上游水电工程开发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长江上游地域辽阔、地质资源丰富、规模巨大,蕴涵巨大水力资源。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可开发水能资源装机容量达18993万kw,年发电量9889亿kw·h,占全国可开发量的50.2%。
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仅金沙江、乌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规划建设20余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9000万千瓦。
1、金沙江流域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表明,以溪洛渡建设为开端,金沙江中下游将规划兴建梯级电站12座,装机总容量为5858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632亿千瓦时。
2002年,国家正式授权中国三峡总公司先期开发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电站。
这4座电站的装机总容量达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44亿千瓦时。
①乌东德电站:位于四川省会东县与云南省禄劝县交界的峡谷区,是金沙江下游河段四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的第一个梯级。
装机容量740万千瓦。
双曲拱坝高235m。
工程预计2009年开工,2020年基本建成。
②白鹤滩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峡谷区,是金沙江下游梯级中的第二级。
装机容量1250万千瓦。
双曲拱坝高277m。
工程预计2010年前后开工建设。
③溪洛渡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与云南省永善县交界的深山峡谷,是金沙江下游梯级中的第三级,装机总容量126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
最大坝高278m,属世界特高拱坝,枢纽泄洪总功率近1亿千瓦,为目前世界上已建成拱坝枢纽泄洪功率最高水平二滩电站的3倍。
工程于2005年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6月首批机组发电,2015年工程全部竣工。
④向家坝电站:位于四川省宜宾县和云南省水富县交界的金沙江峡谷出口处,上距溪洛渡水电站约196公里。
是金沙江流域水利资源梯级开发的最后一级水电站。
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坝高161m。
长江上游生态敏感度与水电开发生态制约研究长江上游分布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占长江流域技术可开发量的86.8%。
开发长江上游水电资源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
但当前大规模的水电开发速度,导致水电开发面临众多且纷繁复杂的问题。
如流域水生生境受损、部分水体污染、纳污能力改变、湿地功能萎缩等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问题已明显制约区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影响到长江流域水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针对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涉及的重点领域研究现状,本论文选择在大尺度的流域层面开展生态环境敏感度与水电开发生态制约研究,为水电开发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及科学依据。
该研究是当今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区信息数据收集、分析与辨识。
在对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涉水重要水生态等各类生态敏感区资料收集及现场查勘基础上,分析与辩识长江上游区重要生境和生态敏感区的类型、位置、级别、数量、面积等。
此外,利用GIS和RS技术在上游区1:25万等比例尺的全要素地形图上制作了各生态敏感区分布图。
(2)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敏感度等级划分。
在研究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类别、敏感因子、指标、变量等层次。
利用构建的权重判断矩阵计算得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其它重要栖息地等9个敏感因子的权重结果为0.21、0.07、0.08、0.08、0.09、0.12、0.16、0.12和0.07。
同时,在专家咨询、论证和实证数据演算等方法的基础上,将长江上游区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等级定量划分为5级:①极度敏感;②高度敏感;③中度敏感;④轻度敏感;⑤不敏感。
长江流域水量丰富,水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根据近期普查成果,全流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平均功率27781亿千瓦,年发电量24336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量的40%。
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89.4%集中在上游地区。
水电资源是清洁能源,开发可再生水能资源对于能源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但大规模梯级水库的建设和运行将显著改变长江天然的水文过程、水沙分配比例,生态环境的改变将对流域生态系统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陆地淹没方面。
筑坝蓄水,除要占用坝址以上原有河道外,还必然占用两部分陆地:一是坝址处河道两岸的两片块状陆地;二是水库水面淹没河道两岸两条带状陆地。
这两部分陆地可能由一些农田、耕地、森林、房屋、村落、城镇甚至文物古迹组成,淹没它们会程度不同地造成田地丧失、森林损毁、房屋报废、民众迁居等不良后果。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陆地淹没本身对环境的影响是负面的,而且较大。
但是,水库形成的水面也有正面环境影响。
水面增加意味蓄水和调水能力增强,湖泊和湿地面积增加,有效改善当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和气候条件,使相应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改善。
此外,我国大中型水电开发条件的河流多为偏远地区的v型河谷,相应水库淹没的陆地多为比较贫瘠的坡地,优质耕地不多,珍贵林木和文物更少。
因此,考虑到水面湿地增加和调蓄水量增加等方面带来的减灾效益和生态效应,陆地淹没的综合影响未必是负面的。
二是河水流态方面。
水电工程对河水流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述几点:其一,改变河道原有水文水力学要素,如流速、流量、水温、断面面积、天然径流量等;其二,在横向、纵向及垂向上对河流形成阻隔效应,使河流连续性遭到破坏,上下游、水陆间动植物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条件发生变化;其三,建坝后,流水携带的沉积物可能大幅减少,因此可能导致下游河岸坍塌、河床下切,导致三角洲、冲积平原和海岸线停止增长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往回退缩,使河湖关系发生紊乱,滨海地区受到海水侵蚀;其四,水库下游河道水运能力受到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探究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电逐渐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伴随工农业的迅猛发展,水利水电建设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但从实际来看,工程建设在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势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冲击。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前言: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不过,由于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水力发电也对人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而水电工程的作用在于改变河川的生态环境,对大气、地质、生物链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水电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以推动我国工程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1为河流生态带来的影响水利水电工程会对水资源造成影响。
一般水利工程都会在天然河道上建设,天然河流一般属于长期发展形成的自然现象,同时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
水利水电工程会改变自然河流的多种条件,同时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和水温,比如当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会提升相关河道的水体,增宽水面,以此形成比较特殊的结构,但会提升水面的热量辐射值,导致很多水体在吸收热量后不容易散出,从而提升水体温度。
随着水体温度的提升,水中生物受到影响,特别是其中鱼类的繁殖。
另一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可以降低水流速度,导致水质发生变化,比如当水流速度变慢后会导致水体与大气交换的速度变慢,致使很多污染物扩散,降低水质自净能力,使水中金属沉降速度变快,增加水中的重金属,导致水质重金属污染。
另外,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对相关区域的气候造成影响。
当水利水电工程完成后,相关区域的水量得到有效增加,同时会增加水蒸气,导致降雨量增加,改变当地气候。
浅谈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10-18T01:39:50.441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10期作者:刘涛[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水平刘涛湖北省宜昌市黄柏河流域管理局,443000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航运、农业灌溉以及发电等很多行业的发展水平。
近几十年来,国家以及企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实质性地开展地开展了有效措施,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和质量飞速提高,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非常好地促进意义。
但随着不加节制地建设,生态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导致很多地区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状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对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的必要性,接着详细论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针对性地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系统;有效策略引言:在经济迅速扩张的今天,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其中工程的建设对于环境的破坏力度较大,尤其像水利工程这种国家基础工程,其开发与施工关系到民生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就应结合现代的建筑理念,规避其中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内容,保障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平衡性,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对当前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其中生态问题尤其突出。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因此整个工程施工的时间往往非常漫长。
而在长周期的施工阶段,施工队伍没有办法时刻控制施工所产生的噪声、工业垃圾等,这就会给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一直所坚持的战略手段,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同样适用,旨达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2.1 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工程在施工阶段都会对周边的环境气候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称为区域气候。
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发布时间:2021-07-12T17:13:02.44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8期作者:胡贻征[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的科技力量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当前社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工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胡贻征湖北省石首市上津湖泵站 434400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的科技力量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当前社会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工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所以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为我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于是,本文通过探讨水利水电工程的意义,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我国的科技力量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居民生活用水、抗洪救灾、南方的水运、发电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不过水利水电工程虽然可以为人们带来很多的利益,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使用的过程当中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我国水资源的蕴含量比较丰富,所以在远古时期,我国的科技人员就开发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很多种作用,例如:南北方水利的调配、防洪、水力发电以及农业灌溉,在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综合治理、航运、旅游业、渔业以及城市供水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来讲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