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对剖宫产患者实施围术期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 格式:pdf
- 大小:198.57 KB
- 文档页数:2
增加了患者安全感和认可度[8]。
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科学地讲解手术的效果及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避免夸大手术效果,减少病人的心理落差,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感,改善了患者口腔的清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任国琴,易利华,张燕,等.标准化沟通模式对医护患三方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7):3453-3456.[2]张春萍,安俊红.SBAR沟通模式在激光美容治疗护患沟通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7):2791-2793.[3]洪美娜,杨彩虹.口腔冲洗在口腔内手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全标准管理,2017,7(20):255-257.[4]Raymond M,Harrison MC.The structured communicationtool SBAR(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 andRecommendation)improves communication in neonatology[J].SAfr Med J,2014,104(12):850-852.[5]杨敏.239例颌骨骨折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J].医学信息,2009,22(5):477-479.[6]张薇,王美香,徐倩.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门诊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9):143-145.[7]朱丽萍,周焕芳,任国琴,等.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7):3468-3471.[8]沈蕴之,蒋红,黄莺,等.个体化现况-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88-692.(收稿日期:2018-12-28)(本文编辑:郭俊杰)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尹红芳【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
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方案进行评价。
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100例符合观察条件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
对照组实行一般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问卷调查医疗服务质量、术后顺利康复信心和手术满意度。
结果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组产妇在围术期的医疗服务质量、术后顺利康复信心和手术满意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能有效消除剖宫产产妇的各种心理顾虑,减轻痛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的康复。
标签:  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剖宫产是产科解决难产、胎儿宫内窘迫、臀位等方面的有效手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及社会因素的变化,剖宫产术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
而剖宫产作为一种手术,其围手术期会产生许多不良心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身体的恢复。
因此,做好剖宫产孕产妇围手术期的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有医学指征而行剖宫产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31.2岁,其中初产妇89例,经产妇11例;足月产90例,过期产3例,早产6例;双胞胎1例。
剖宫产指征分别为:难产25例,分娩并发症12例,妊娠合并症13例,异常妊娠25例,胎儿宫内窘迫21例,其他因素4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
对照组实行一般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
1.2方法1.2.1术前护理作为一种手术方式,必然会使产妇及家属产生一些应激反应。
主要是由于产妇对手术的担心、恐惧、紧张等多种原因引起,如不及时给予心理护理,会逐渐加重[2]。
针对这一点,我们采取以下措施缓解患者的焦虑。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进行剖宫产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效果评价[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效果评价。
方法:将我院2007年8月-2010年10月行剖宫产手术的1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对产妇术前、术后进行有效护理干预。
结果:实验组初产妇术后进食、排气、拔除尿管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泌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手术方法两组产妇的手术方式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麻醉方式均为连续性硬膜外麻醉,腹部切口为横切口。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
按剖宫产常规护理,术后观察母婴的生命体征、产妇子宫收缩情况、腹部切口渗血与阴道出血情况。
肛门排气后进食,于术后24~48h拔除尿管,拔除尿管后离床活动,按医嘱常规静点抗生素;试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更加注重健康教育。
a.手术前,由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环境、麻醉方式、剖宫产手术的方法,指导产妇术中如何配合手术,对手术的安全性做一定的保证。
并说明术后可能出现双下肢暂无知觉、伤口疼痛、腹胀等不适,让孕妇及家属预先熟知剖宫产的经过。
做好家属的工作,取得家属的信任与配合。
b.向孕妇讲解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及母婴早接触、早吸吮的好处。
使其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责任护士随时进行母乳喂养技术指导。
c.在身体和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早活动、早进食[1-2],术后6h协助产妇在床上活动,6—8h后取半坐卧位,促进肠蠕动,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观察产妇的排尿情况,鼓励其尽早离床活动。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术后进食、肛门排气及离床活动时间比较实验组初产妇术后开始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见表1。
心理干预对缓解剖腹产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术前心理干预对缓解剖腹产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64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
结果观察组孕妇实施心理干预后术前10min 心率、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1d及术后3d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心理干预方法对照组孕妇按妇产科手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孕妇的具体情况和生理状态采用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及训练性心理干预。
1.2.1 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主动与孕妇进行沟通和交流,引导孕妇主动叙述自己焦虑或恐惧的真实感受,对孕妇产生应激反应的原因和程度进行评估,并给予安慰和心理支持,尽量满足孕妇的心理需求;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麻醉方式,告知其剖腹产手术是安全性比较高的手术,并向患者介绍主刀医师及其娴熟的技术,同时允许孕妇家属陪伴,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增加孕妇的安全感。
可每日进行心理干预1次,每次1-2h。
1.2.2 放松训练教产妇学会放松的技巧,放松时要保持心情平静,环境安静,指导孕妇学会深呼吸放松法或想象放松法,在意念的作用下放松肌肉,从而放松情绪,使情绪处于稳定状态,做好手术前的心理准备。
1.3 观察指标观察项目包括生理指标和焦虑自评量表(sas)[2]两部分,分别于入院时及术前10min测量两组孕妇的心率及血压,入院时、术前1d及术后3d评估两组孕妇sas评分,对两组孕妇的生理指标和sas评分进行比较。
sas包括20个封闭式问题,向孕妇解释调查目的及填表方法,按照不同的问题根据备选答案认真作答。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l4.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
2 结果2.1 两组孕妇心率及血压变化比较详细结果,见表1。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手术136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42.1±3.6)和SDS(47.4±3.6)低于对照组(48.4±3.7)、(53.4±3.7),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却高于对照组(75%),且P<0.05;讨论:将心理护理运用在剖宫产手术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标签:剖宫产手术;心理护理;应用效果当前,剖宫产手术已经被公认为终止妊娠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接受剖宫产手术前,绝大部分产妇特别是初产妇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她们往往担心手术是否进行顺利、是否疼痛、新生儿是否健康等,因此表现出各种情绪不稳定和烦躁等,严重时还表现为厌食和失眠等。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心理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被运用在剖宫产手术中,能够有效缓解孕妇在手术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帮助孕妇树立起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信心。
最近几年,我院对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线性回顾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136例需行剖宫产手术孕妇的临床资料,现随机均等将136例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68例。
观察组:孕妇的年龄分布为19-38岁,平均年龄为(26.7±4.5)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8.7±1.5)周。
对照组:孕妇的年龄分布为21-41岁,平均年龄为(28.5±6.3)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孕周为(38.6±1.2)周。
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等基本情况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的68例孕妇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含为孕妇创造轻松、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及时给予孕妇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等。
观察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对剖宫产产妇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进行的剖宫产产妇5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术后疼痛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手术室护士在对剖宫产产妇护理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剖宫产产妇实行不同护理形式时,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剖宫产;临床效果分娩是多数女性都会经历的生理过程,剖宫产是目前妇产科较常见的一种分娩方式,一线城市的剖宫率可达70%。
产妇对剖宫产可能有很强的排斥心理,特别是初产妇对未知的分娩过程有很大的恐惧心理,容易产生负面情绪,降低了对分娩疼痛忍耐程度,产后产妇心情易抑郁,甚至患上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产妇未来的生活质量。
所以,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是对剖宫产产妇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阐述[1]。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我院随机选取2019年4月1日-2020年3月31日进行的剖宫产产妇5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均经过检查确定进行剖宫产手术,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和存在腹部手术史,患者意识清醒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其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5±5.71)岁;实验组患者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5.7±4.39)岁。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做好术前准备、对产妇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预防术后感染等。
心理干预护理在剖腹产手术中的价值及满意度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我院接收的98名接受剖腹产手术的孕妇作为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4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采取心理护理。
研究并比较双方孕妇的产后情况,涵盖产妇不良情绪、康复指标、不同时间段疼痛、生理应激反应、护理满意度情况五方面。
结果: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情绪更少、康复指标更优、疼痛程度更轻、生理应激反应更小、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剖腹产手术中,能够减轻孕妇不良情绪和疼痛程度,可以减少孕妇生理应激反应,利于产妇术后康复,护理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剖腹产;手术价值;满意度最近几年,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巨大儿等不良妊娠事件不断发生,剖腹产成为临床常见的分娩方式,在社会因素影响下,剖腹产分娩率逐渐升高,其能够解决高危、难产妊娠孕妇分娩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减少孕产妇、围生儿的死亡率,但该术式为有创手术,会对孕产妇造成较大创伤,且术后会引起并发症和剧烈痛感,导致围术期产妇会产生程度不一的焦虑情绪,对其妊娠结局造成影响,为此,为剖宫产孕产妇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必要[1-2]。
本文为2021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腹产手术的孕妇98例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研究并比较护理效果,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以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研究对象选用时间为2021年4月-2022年12月期间,均为行剖腹产手术的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研究对象分组,各组均为49例。
参照组内,年龄范围从22岁至38岁,平均年龄值是(32.46±2.35)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42±1.36)周;经产妇25例、初产妇24例;孕次1-4次,平均孕次(2.56±0.12)次;身体质量指数24.79-28.86kg/㎡,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6.34±0.23)kg/㎡。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01期 243心理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孙晓晴(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东院妇产科,江苏 徐州 221000)摘要:目的就当前医疗技术条件下,对剖宫产围手术期孕产妇如何开展心理护理进行分析。
方法研究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46例,随机抽取其中23例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产后护理,另23例则作为研究观察组给予综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方式,收集护理后临床效果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焦虑评分以及抑郁程度评估情况上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临床面对处于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孕产妇时,相较于采取单一的常规护理模式,使用综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方式更能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心理情况以及降低患者心理焦虑以及抑郁发生率,避免出现产后并发症。
关键词:心理护理;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01.205本文引用格式:孙晓晴.心理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1):243.0 引言作为当前妇产科主要用于解决难产以及在母胎危急情况下进行妊娠中止的急救方式,剖宫产手术是一类有效手段,但产妇均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诱发产生焦虑、恐慌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1-2]。
因此,在孕产妇剖宫产围手术期不仅要进行常规的产后护理,更要注意产妇的心理变化,本文就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心理护理对于剖宫产围手术期产妇的应用价值,主要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我院妇产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46例,随机抽取其中23例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产后护理,另23例则作为研究观察组给予综合心理护理的护理方式。
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3~36岁,平均(28.28±2.14)。
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改善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焦虑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改善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24小时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入室时、切皮时、取出胎儿时、术后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剖产疼痛感,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心理护理;剖宫产;焦虑情绪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临床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剖宫产是产科中的重要手术,综合了麻醉学、输液、输血、水电平衡等多科知识与技能,逐渐发展成拯救产妇与产儿的重要医疗手段[1]。
但实施剖宫产也存在一定问题,当未明确产妇在术前及术中疼痛时,就极易导致手术操作失误,对产妇及产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
大量研究表明,对产妇进行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焦虑不安情绪,减轻术中痛感。
本研究主要探究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改善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86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
观察组年龄20~35岁,平均(25.74±2.46)岁,孕周最短29周,最长38周,平均(30.11±4.02)周。
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24.76±2.71)岁,孕周最短28周,最长39周,平均(31.05±4.56)周。
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效果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6-05-19T11:17:34.6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2期作者:马江红[导读]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422001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的效果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3例初产妇,自愿进行剖宫产手术,其接受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将其设为观察组。
并抽取同期条件相似的43例初产妇,剖宫产术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调查两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焦虑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进食、泌乳的时间。
结果: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术后排气、进食、泌乳时间方面,对比差异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护理后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剖宫产;效果;影响通过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较高,手术会给产妇带来身体、精神的创伤,因而需要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1]。
本组试验对我院部分初产妇的剖宫产围术期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3例初产妇并给予剖宫产手术,即为观察组。
同时抽取同期我院接诊的剖宫产手术的43例初产妇,将其设为对照组。
观察组初产妇的年龄在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25±2.07)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8.31±0.14)周;对照组初产妇的年龄在22—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19±2.26)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9.06±0.13)周。
围术期心理疏导在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疏导在剖宫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择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44例,将其均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2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
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7.50%(P<0.05)。
结论:围术期心理疏导在剖宫产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围术期;心理疏导;剖宫产;负性情绪;分娩质量【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087-02剖宫产属于产科常见术式之一,是处理难产、危险妊娠、挽救母婴生命的重要手段。
然而,相较于自然分娩,剖宫产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多特点,产妇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表现,例如紧张、焦虑、恐惧等,显著增加了心理应激反应,这对其手术与预后十分不利[1]。
因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剖宫产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强化分娩质量十分必要。
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对72例剖宫产患者在常规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了心理疏导干预,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择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44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72例。
入组条件:具有剖宫产适合征;初产妇;产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史;沟通障碍或意识障碍。
对照组:年龄20~36(28.5±2.5)岁;孕周37~42周(40.5±2.3)周;文化水平:小学10例,初中22例,高中30例,大专及以上10例。
研究组:年龄20~36(28.3±2.3)岁;孕周37~42周(40.3±2.6)周;文化水平:小学8例,初中24例,高中30例,大专及以上10例。
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手术室进行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剖宫产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0例产妇,并对其实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两组产妇在手术后的排便、排尿以及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
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的83.33%,同时在手术后的排便、排尿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实行手术室剖宫产的过程中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缩短患者的排便、排尿以及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身体健康复原时间。
关键词:心理护理;剖宫产;应用效果通过对以往的关于剖宫产的研究资料中分析发现,实行剖宫产手术能够很好应对高危和难产妊娠产妇在分娩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但是这样会对患者自身造成比较不好的作用,导致并发症的增多。
临床研究指出:产妇在进入手术室以后,由于对手术室的环境不熟悉以及对手术的方式感到陌生等都会造成产妇产生焦虑不安以及害怕的心里特征,从而对手术的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各种护理措施的出现,尤其是心理护理的产生对剖宫产手术实行的作用十分的明显,在对手术操作的不断完善的同时,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产生的一系列不良情绪[1]。
我院为了研究心理护理措施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作用,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60例产妇为实验对象,现将相关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剖宫产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0例产妇。
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的年龄在21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5±1.5)岁,其中实行剖宫产的原因主要有宫内紧迫产妇8名,出现难产的产妇13名,妊娠产生并发症的产妇11名实验组30例产妇中,年龄在22到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5±1.9)岁,其中实行剖宫产的原因主要有宫内紧迫产妇11名,出现难产的产妇14名,妊娠产生并发症的产妇5名。
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行舒适护理对心理状况和满意度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护理中实行舒适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满意的影响。
方法:挑选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84例剖宫产手术室产妇,使用计算机表法分组处理分成2组,即为观察组、参照组,每组人数各42例。
观察组施行舒适护理,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实行比较。
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心理评分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剖宫产手术室产妇接受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利于有效缓解产妇不良心理、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舒适护理;心理状况;满意度剖宫产为产科领域中的常用手术,随着我国麻醉学、输血、输液,以及水电平衡知识、手术方法、控制感染等措施的完善,促使剖宫产手术也在不断改进,以此有效解决难产、某些产科合并症,并且可以挽救产妇、围生儿的生命[1]。
本文将剖宫产手术室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采用舒适护理、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
1.资料情况和方法1.1临床资料情况挑选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的84例剖宫产手术室产妇,按计算机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42例。
所有产妇均存在剖宫产指征,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将精神障碍者剔除。
观察组年龄范围25~40岁,中位年龄(32.5±3.3)岁;孕周范围38~40周,中位(39.4±0.3)周。
参照组年龄范围24~40岁,中位年龄(32.7±3.4)岁;孕周范围38~41周,中位(39.5±0.4)周。
观察组参照组临床相关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1.2.1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分娩过程中加强和产妇间的沟通,采取鼓励性语言以便给予产妇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支持。
1.2.2 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①舒适心理干预,通过语言沟通、肢体接触和产妇建立良好的关系,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使其保持最佳的状态进行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