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和谐的法哲学思考_以其他学科与法学的交融为视角
- 格式:pdf
- 大小:172.67 KB
- 文档页数:6
如何用哲学思维挽救婚姻原文转自中国婚恋心理咨询门户婚姻路上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的,你眼里只看到别人所谓的幸福,但却不知别人背后的凄苦。
所谓看得开就是因为经历过风雨人生。
要想挽救婚姻,就要用哲学思维来指导,因为哲学思维会指导你接受现状,保持阳光,勇往直前。
一、哲学思维要我们树立实践的思维在挽救婚姻的方法中,其实最伟大的真理来自实践。
两个人的婚姻因为什么原因而破裂,作为外人,“清官难断家务事”,最重要的是你调和了两个人之间暂时的矛盾,也无法保证两个人今后就能很好的相处下去。
所以,更需要用哲学思维指导两人世界。
你可以尝试给对方制造更多的惊喜,你开始尝试给对方期待已久的礼物,你可以尝试邀请对方看电影,你可以尝试给对方做一顿丰盛的晚餐,观察对方的反应。
哲学思维让你懂得用实践的观点去经营自己的婚姻。
做以前未曾为对方做的事。
不旧事重提,忘记过去,重视当下,勇于实践,而这些是挽救婚姻,重新积累感情的基础。
二、哲学思维让我们树立矛盾的过程思维哲学思维中提到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通俗地讲,事物发展的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即新的肯定阶段,反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起伏性和曲折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告诉了我们婚姻的过程的矛盾性。
两个人原本是两条平行线,然而因为爱情和婚姻而有了交集。
当两个人在一起,因为各种琐事而触发矛盾,继而冷战或者争吵,渐渐没了共同语言,两个人又想各自回归到初始的平行线位置。
然而经历一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后,因为生活习惯或者对另一方的情感依赖,双方往往只会记得对方的好,所以矛盾也是情感升华的动力。
在这种矛盾之下,如果一方能够大度主动,那么就很容易挽回自己的婚姻,重新建立更加幸福的生活。
三、哲学思维让我们树立一种求是思维哲学思维教会我们考察事物的客观性,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也就是要我们树立一种求是思维。
一般情况下,婚前我们看到对方是什么样子的,婚后一般对方还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这个根本,总是希望把对方塑造成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
论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婚姻家庭观婚姻家庭一直是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个体和整个社会都具有巨大的影响。
在社会学领域,人们长期以来对婚姻家庭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黑格尔作为一位重要的法哲学家,对婚姻家庭观念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本文将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角度出发,探讨他对婚姻家庭的理解。
首先,黑格尔认为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在《法哲学原理》中,他强调婚姻家庭作为私人领域的核心,对于个体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婚姻家庭在黑格尔眼中是一种契约关系,既是个人意愿的结合,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承诺。
只有通过婚姻家庭的建立和维护,个体才能在私人领域中找到情感的满足和安全感,同时也为社会提供稳定和有序的基础。
其次,黑格尔关注婚姻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他认为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双方应该平等相待,共同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婚姻家庭并非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支配关系,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利共赢的关系。
黑格尔主张,在婚姻家庭中,夫妻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协商和解决问题,实现真正的平等和互助。
他对于家庭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注重法律约束和道德规范的引导,强调了彼此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以保障家庭的和谐发展。
此外,黑格尔对婚姻家庭的功能和意义也有所思考。
他认为婚姻家庭不仅仅是感情的交流和私人生活的场所,更是个体实现自身人生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婚姻家庭中,个体可以得到支持和鼓励,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同时,通过家庭的存在,个体可以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培养社会责任感。
家庭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
然而,黑格尔的婚姻家庭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他忽视了婚姻家庭中可能存在的不平等和权力失衡问题。
在现实中,由于社会性别角色和社会分工的存在,婚姻家庭中的男女双方可能会面临不同的权利和义务,这可能导致家庭内部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其次,黑格尔对于非传统家庭形式的看法较为保守,未能意识到家庭模式的多样性和变化。
人类婚姻家庭幸福和社会生存幸福的哲学探讨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有梦想、有事做、有人爱”。
这一来自基督教的对幸福的定义,世人对她的认可度最高。
于是在此我们也就沿着这一幸福的内涵,展开我们对幸福的推理。
“有梦想、有事做、有人爱”其核心是什么?我认为这一幸福概念的核心就是“有人爱”;为了实现“有人爱”的目标,于是我们就要去先爱别人。
通过如此推理,我们人生的价值又是什么呢?答案是我们的人生价值就是为了实现“有人爱”自己的梦想,我们要通过“爱别人”的方式“去做事”,即我们的“有事做”就是要围绕着“有人爱”的一梦想去做事。
那么什么是爱?我历来不同意中国词典上对爱的解释,我认为中国词典对爱的解释缺乏了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人与人、与物之间的可依赖性”。
于是我诠释的爱的概念就变为了:在可以实现相互依赖或依靠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所产生的浓厚的情感。
于是通过进一步的推理结果,我们就明白了我们人生的意义就是努力去建立与他人或物的这种可依赖性。
人与人之间可依赖性的建立,需要的是读懂对方的心理需求并且在顾忌对方感受的前提下及时的给予。
可依赖性的建立,必须是双方对等的,不可能仅仅是一方获取而不去给予,虽然它不一定是金钱的交易,但是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互补的关系。
在家庭中,夫妻之间、家庭每一个成员之间,必须以建立这一可依赖性为中心,这样,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庭的和谐和稳固,这就是以亲情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幸福之家。
作为一个家庭,我们还需要什么呢?爱情、金钱等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资。
爱情对于一对男女至关重要,但是我建议每一对男女青年在走入婚姻前务必使自己搞清楚自己所谓的爱情是性欲的膨胀还是未来人生可依赖性的形成?如果仅仅是性欲的冲动,那么我告诉你你们之间的情感不是爱情,因为爱情必须建立在未来的可依赖性基础之上。
金钱对于一个家庭的价值就是能够满足一个家庭的日常所需即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名言告诉了我们金钱并不是越多越好,于是人类不应该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幸福去追求过多的财富,那无疑就是一种挥霍或虚荣;同时,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财富总量是一定的,多数财富不在老李的手中,就在老王的手中,不过社会又是一个有机的组合体,有钱人总不会致穷人与死地,因为富豪需要穷人的消费支撑;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一个社会之中过多的人对财富的狂热而投入的劳动正好形成了富贵阶层对穷人的剥削,相反,一旦整个社会的人们都减少了自己的劳动时间,穷人收入的减少富人同样也会感到不安,因为缺乏消费能力的穷人的不消费行为会让富豪们的企业破产。
我对实现家庭和谐的认识、体会和理性思考(原文)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统为基础的社会细胞,用发展的眼光看,家庭里的成员,又是动态变化的。
在同一个家庭生活的子女,长大成人后,又从母体家庭分离出去,组成各自新的家庭。
这些有血缘关系的新家庭,平常生活时是各自独立核算的利益主体,但在处理养老和继承遗产时,又是权利、义务的关连体。
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告诉我们,家庭关系的文明和谐,对民族精神的积累和提升有着广泛、持久、长远的影响,对社会文明和谐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因此,站在提升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开放的眼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对怎样实现家庭关系文明和谐,进行探索很有现实意义。
夫妻和谐、代际和谐、亲属(这里专指长大成人的兄弟姐妹)和谐,又是家庭和谐的三个层面。
亲属和谐以后专题研讨,所以,本文从夫妻和谐、代际和谐两个层面谈谈我对家庭和谐的认识、体会和理性思考。
一、夫妻和谐民主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伦理和家族统治,社会发展的浪潮迫使封建大家庭,纷纷被以夫妻为基础的小家庭所代替。
生产力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进步,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理念的深入人心,为实现夫妻和谐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夫妻素质高低,对家庭文明和谐起着决定性作用。
总结多数和谐美满家庭的经验,我认为以下十条素质要求是实现夫妻和谐的基本保证:二、代际和谐从根本上讲代际平等是代际和谐的基础。
因篇幅有限,本文主要是研讨养育阶段代际和谐问题。
当前社会上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尽育儿义务时有重感情、轻理智;重主观动机、轻客观效果的错误倾向。
近几年有识志士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穷不能穷教育,富不能富孩子”的理念,这是完全正确的。
有些发达国家的孩子十八岁后就靠打工和贷款上大学,他们已形成了依赖父母为耻,自立自强为荣的荣辱观。
这不是做父母的绝情,这是培养下一代自立自强独立人格的需要,是培养下一代自我奋斗意识的需要,无疑这有利于提升民族活力,也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内在需要。
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法律思考四前言婚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完善与否,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幸福、保障婚姻家庭权益、维护社会风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法律的思考。
完善现有的婚姻家庭制度法律加强家庭暴力的打击力度,完善家庭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家庭暴力问题是当前我国婚姻家庭制度存在的一大难题。
针对这一问题,应对家庭暴力行为加强打击力度,同时建立更加全面、有效、派位精准的家庭暴力应急救助体系,为受暴力侵害的人员提供急救、协调、疏导等服务,确保其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另外,当前我国解决家庭矛盾纠纷的方法单一,通过司法机关解决难以及时处理,我们应建立更加适应实际的家庭矛盾解决机制,让当事人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争端,重塑家庭和谐氛围。
完善被迫结婚的法律保护机制被迫结婚是一种违反人权、人类尊严的行为,对于受害者极其不公,同时也破坏了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要求。
因此应制定更全面、严格的法律条款对此类行为进行预防和惩治,同时在教育、宣传、立法等方面全面倡导人权、人类尊严和人类平等。
建立健全的离婚法律制度,有效抑制涉婚犯罪离婚是婚姻家庭制度中的核心之一,一个健全的离婚制度对促进家庭稳定与幸福、对保障婚姻家庭权益、防止涉婚犯罪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为此,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离婚法律制度,制定更加严格、清晰、公正的离婚证明程序,有效减少离婚纠纷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保障同性婚姻权利,建立同性婚姻制度同性婚姻已成为了全球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我国也应当作出相应的立法举措。
应当建立同性婚姻司法制度,为同性恋者提供平等的法律保障,让他们也能够合法的行使其婚姻权利,并向全社会传递理性宽容、人类尊严的社会价值观念。
结语婚姻家庭制度的完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当在立法、宣传、人权、家庭伦理传承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和倡导,以实现法律保障和社会心理安置的有机统一。
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思考一、新婚姻家庭法的立法模式和体系结构与会者一致认为,修改后的婚姻法应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法”,作为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法,同时把婚姻双方和家庭成员以外的一定范围的亲属关系,附带地纳入该法的调整范围,收养法等基本法以外的法律,作为婚姻家庭法的子法。
如有必要还可制定其他一些单行法,将婚姻家庭法中的某些制度进一步具体化。
在体系结构上,大多数学者赞同试拟稿十一章的结构,即总则、亲属、结婚、夫妻、离婚、生育、父母子女、监护、扶养、法律责任、附则。
部分专家提出,为了捍卫婚姻家庭法作为民事法律的纯粹性,不应将生育制度写进该法。
二、结婚许多专家认为,婚约纠纷在我国数量不少,常因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处理不当。
从许多国家的民法典看,婚约一节是结婚制度必不可少的内容。
婚约一节应规定婚约的成立、效力、赠与财产的返还、损害赔偿等。
某些学者认为,关于结婚的要件还应补充对结婚双方性别的限制以及对变性人、两性人的结婚要求,明确规定结婚不得附加条件和期限。
对少数民族地区和特殊行业降低或提高法定婚龄也应作适当幅度的限制,防止特别法的特殊婚龄与普通法的法定婚龄悬殊太大。
三、夫妻关系专家指出,试拟稿已规定了夫妻有同居生活的权利义务,与此相配套,立法应相应地规定夫妻同居权得依法行使和婚内强奸的问题。
该问题曾引发世界性的法律论战,在不少国家都有婚内强奸的判例。
婚姻家庭法应当规定免除同居义务的法定情形,以保障夫妻一方在确有不能同居的正当理由时,合法地停止同居,另一方强行同居的,可视为侵权或权利滥用,情节严重、证据确凿的应以强奸罪论处,而不以虐待罪论处。
专家们认为,既然试拟稿已规定了夫妻互负忠实义务,在法律责任一章就应相应地规定违背该义务的通奸行为应负赔偿责任,同时还要增加受明显的纵容或宥恕免责的条款,以及善意第三者免责的条款,以防因此影响家庭稳定和伤害无辜。
四、离婚有专家提出,试拟稿对协议离婚的规定过于宽松,易助长个人享乐主义,不负责任的不良风气,不利于保护当事人、子女和社会利益。
谈学习《婚姻家庭法学》体会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这门课程,让我对婚姻和家庭法律领域有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婚姻家庭法是民法的分支领域,主要涉及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体会。
首先,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让我对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关系的基本法律,它旨在保护婚姻的自由和平等原则,维护婚姻的稳定和幸福。
婚姻自由原则是指婚姻应该基于双方的自愿,没有任何形式的强迫。
婚姻平等原则是指婚姻关系应该建立在男女双方平等的基础上,双方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学习这些原则让我认识到,在婚姻关系中,尊重和平等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学习《婚姻家庭法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婚姻法的实施和适用问题。
具体而言,婚姻法的实施包括婚姻的成立、效力和终止等方面的问题。
婚姻的成立主要是指婚姻登记,而婚姻的效力则涉及婚姻关系的法律效果。
婚姻的终止包括离婚、死亡和宣告无效等情况。
此外,婚姻法的适用还包括相关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和财产继承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学习这些实施和适用问题,我了解到了婚姻法如何在实际中起作用,也明白了婚姻关系的几个主要环节。
再次,学习《婚姻家庭法学》的过程中,我对家庭法的涉及范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家庭法是调整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它关注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关系主要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等。
学习家庭法让我了解到,夫妻关系是婚姻家庭法中的核心问题,它涉及婚姻关系的建立、稳定和终止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父母子女关系则主要涉及子女抚养和教育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家庭财产分配问题则是家庭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它涉及家庭财产的归属和分配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通过学习家庭法,我对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有了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最后,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让我认识到婚姻和家庭法律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现代社会中,婚姻和家庭关系越来越复杂,法律对于婚姻家庭关系的调整和保护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爱情婚姻家庭的哲学思考昨天我来的时候有记者采访我,问我幸福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幸福简单的说就是两条:一条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做到让自己满意,而且靠这个来养活自己。
另外一条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且让他们感到快乐,主要是指家庭,让家庭和睦相处。
我觉得有这两条就够了,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事业和爱情。
幸福就是指工作有很好的开展,家庭比较美满我觉得这就够幸福了。
这个问题从哲学上来讲我也思考过,现在这个社会人们比较浮躁,都在寻找自己要多东西,而且人们要的东西都差不多,无非就是物质的东西,多赚点钱,然后把生活搞得好一点,所谓好一点,无非也就是物质上好一点,有名车、豪宅,风光一点。
这些东西都是对金钱的追求,我们说是很可悲的,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幸福?人生最大的快乐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人生就是两大块,一个是生命的快乐,还有一个是灵魂的快乐。
生命的快乐老天给了你生命,你就要活的好一点,就要享受一下生命,因为人比其他的动物的存在更加优越的地方是人是有灵魂的,人是有精神的,人一个是享受生命,一个是享受灵魂,这就是快乐。
这是从大的方面看。
从生命的角度看,我觉得主要是健康,健康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活着,如果拼命的劳累去挣钱而损害你的健康,是最划不来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最高的幸福不是金钱。
”我们用物质来衡量幸福,那么是什么呢,他说:“对于个人来说是健康,对于人类来说是和平。
”我觉得他讲的非常有道理。
对于个人来讲你如果没有健康就是再有金钱也是徒劳。
对于人类来说如果没有和平,拥有再多的财富有什么用啊。
在物质上面我的理想就是在和平的世界上有个健康的身体过着小康的生活如此就足矣。
要有时间来享受生命,享受阳光、空气、享受大自然…… 我看过德国作家伯尔的一篇短篇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西方的游人到了一个偏远的渔村,到了渔村以后看见一个青年渔夫躺在一艘靠在岸边的小船上晒太阳,他看到以后觉得这个镜头很美,就给他照相,咔嚓咔嚓就把渔夫吵醒了,渔夫醒后两人开始聊天,游人就和渔夫说你不应该躺在这里晒太阳,渔夫说那我应该做什么?他说你应该出海去打鱼,渔夫说然后呢,他说然后你可以打到很多的鱼,可以将鱼卖掉换来很多的钱啊,渔夫问然后呢,游人说然后你就可以买一条更大的船啊,渔夫又问然后呢,游人说然后可以打到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最后讲到可以买一条最现代的船,渔夫还有然后呢,游人说然后你就可以躺在这里晒太阳了,渔夫说用不着,我现在就在躺在。
法学视角下的婚姻家庭法研究婚姻家庭法是法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多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从法学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对婚姻家庭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内在逻辑和实践效果。
首先,婚姻家庭法的核心目的是保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幸福。
婚姻是指两个人在法律的约束下建立的相互关系,而家庭则是婚姻关系所产生的社会单位。
保护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幸福,意味着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和谐。
在婚姻家庭法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离婚。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
虽然婚姻家庭法尊重夫妻双方的意愿,但也需要在法律的范围内对离婚进行限制,以保护婚姻家庭的稳定。
例如,婚姻家庭法中规定了一些离婚的限制条件,如夫妻双方要经过一定的审查和调解程序,以确保离婚不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婚姻家庭法还涉及到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
财产分割是指离婚后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分配问题。
子女抚养则是指离婚后夫妻双方对子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
在这些问题上,婚姻家庭法往往需要平衡夫妻双方的利益,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公正的判断和保障。
此外,婚姻家庭法还关注家庭暴力和性别歧视等问题。
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身体、精神、经济等多种形式的暴力行为。
性别歧视则是指对于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和态度。
婚姻家庭法通过对家庭暴力的追究和制裁,以及对性别歧视的禁止,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增强婚姻家庭的平等和公正。
婚姻家庭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变化。
例如,在婚姻家庭法中,随着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对同性婚姻和同性伴侣权益的保护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随着人们对于家庭和婚姻定义的变化,婚姻家庭法也需要对多样化的家庭形式给予应有的关注和保障。
总之,婚姻家庭法作为一个法学研究领域,不仅仅关注于法律条文和法律程序,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法学视角下,我们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婚姻家庭法的本质与目的,以及其在社会和个体层面的实践效果。
第27卷第5期河北法学V ol.27,N o .52009年5月Hebei Law ScienceM ay ,2009婚姻家庭和谐的法哲学思考 ———以其他学科与法学的交融为视角张 伟收稿日期:200920320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与婚姻家庭新问题研究》(07BFX03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 伟(19602),男,吉林长春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63)摘 要:追求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真理和基本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和为贵”、“和谐共生”与“和而不同”的“贵和”思想。
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建设和谐婚姻家庭,目前我们正处于新的、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究其主要原因有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与重建、个体的人格因素、传统家族伦理道德的沦丧与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破坏、经济理性对家庭核心价值的入侵、过度强调以权利理论全面建构家庭制度及婚姻家庭法律环境的不完善等。
对此我们应力倡并践行“贵和”理念,崇尚并培育宽容与多元主义的人文精神,树立与弘扬尊重人性尊严及包容他人的理念,重构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价值体系,重申与坚守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建构与完善婚姻家庭的法律环境,真正实现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健康。
关键词:和谐;婚姻家庭;伦理性;特殊性;人格;法律环境中图分类号:DF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33(2009)0520047206L ega l Ph ilosophy Thoughts on M arr i a ge and Fam ily Har m ony———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the m ingle of other disci p lines and lawZHANG W ei(Civil and Commercial La w School,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ilitics and La w,Xi ’an 710063China )Ab stra c t:The pursuit of har mony,the eternal the me of human s ociety,is an ancient and basic concep t of traditi onal Chinese culture,and its core value refers t o the ideas of “har mony iswealth ”,“har moni ous coexistence ”and “divergent but har moni ous ”.The i m portant part and base of the building of har moni ous s ociety of China is t o set up har moni ous marriage and fa m ily .W e are now in the stage of new,rap id s ocial transiti on and thus in the field of marriage and fa m ily there occur many ne w p r oblem s and contradicti ons which have seri ously affected the har mony and stability of s ociety .And the main reas ons ac 2countable for it are the deconstructi on and reconstructi on of fam ilial ethics,individual pers onality,the rtaditi onal fa m ily,decadence of traditi onal fa m ilial morality and the destructi on of inter 2generati onal relati ons,the invasi on of econom ic ra 2ti onality t o the core values of fa m ily,over 2e mphasis of the rights in the comp rehensive building of fa m ily mechanis m and the i m perfect of la w envir onment f or marriage and fa m ily .Therefore we should,in order t o realize the s ocial har mony and health of marriage 、fa m ily and s ociety,p r opose and i m p le ment the phil os ophy of “har mony ”,advocate and foster the hu 2manistic s p irits of t olerance and p luralis m,establish and p r omote the ideas of res p rcting human dignity and accommodating others,reconstruct the value syste m of marriage and fam ily relati ons,reiterate and uphold the nature of ethics in marriage and fam ily la w,build and i m p r ove the law envir onment of marriage and fa m ily .Key words:har moni ous;marriage and fam ily;ethics;s pecialty;pers onality;la w envir onment 一、和谐与和谐社会几千年代表中华文化的古老真理或核心真理就是“和谐”,即“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
谈学习《婚姻家庭法学》体会学习《婚姻家庭法学》是一段充满意义和收获的学习旅程。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运作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意识到婚姻家庭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首先,在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这门课程中,我对婚姻和家庭的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婚姻是社会生活中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男女双方基于爱情和互助的自愿结合而成的法定关系。
而家庭是由婚姻所组成的,以血缘关系或者法定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
学习这门课程使我更加明确了婚姻和家庭的定义和结构,明确了自己在婚姻和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其次,通过学习《婚姻家庭法学》,我对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原则、自愿原则、一夫一妻原则等。
这些原则确保了婚姻家庭关系的平等和公正,保护了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利益。
同时,婚姻家庭法的价值观是以保障家庭稳定、维护家庭和睦为基础,促进家庭成员的和谐发展和幸福感。
学习这门课程使我更加意识到婚姻家庭法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也更加珍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再次,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让我对婚姻家庭法的运作机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婚姻家庭法的运作机制包括婚姻登记制度、离婚制度、家庭财产制度等。
这些机制确保了婚姻家庭关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为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利益提供了保障。
学习这门课程使我更加清晰了解婚姻登记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了解了离婚的程序和条件,以及如何保护家庭财产的权益。
这些知识对于我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最后,通过学习《婚姻家庭法学》,我也更加意识到婚姻家庭法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婚姻家庭是社会基础单位,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婚姻家庭法的存在和发展,可以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利益,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学习这门课程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也更加珍视和尊重婚姻家庭关系。
婚姻家庭法学习感想婚姻家庭法是与婚姻家庭问题相关的法律体系,对于了解和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婚姻家庭法,我深刻认识到法律在维护婚姻家庭秩序方面的作用,以及婚姻家庭法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对于婚姻家庭法的法条和规定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还对于如何维护和处理婚姻家庭关系问题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婚姻家庭法学习的感想:婚姻家庭的法律意识、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途径以及婚姻家庭法的现实意义。
一、婚姻家庭的法律意识婚姻家庭法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公民,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婚姻家庭法律意识。
这意味着在结婚和组建家庭时,我们需要了解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并加以遵守。
婚姻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和保障,帮助夫妻双方建立起平等、健康、和谐的婚姻关系。
同时,婚姻法也规定了双方在婚姻关系破裂时的权利和义务,为离婚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
因此,了解婚姻家庭法律,对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和遵守法律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婚姻家庭纠纷的解决途径在学习婚姻家庭法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婚姻家庭纠纷是会存在的,这对于婚姻和家庭而言是难免的。
然而,能够合理并有效地解决婚姻家庭纠纷,对于保持婚姻和家庭关系的稳定非常重要。
婚姻家庭法为婚姻家庭纠纷提供了多种解决途径,例如通过调解、和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这些解决途径旨在保护夫妻双方的权益,维护婚姻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通过学习婚姻家庭法,我深刻认识到了如何选择适当的解决途径,并且在解决纠纷时,可以评估利弊,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
三、婚姻家庭法的现实意义婚姻家庭法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关键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因此,婚姻家庭法的实施对于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其次,婚姻家庭法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和家庭观念,引导人们正确面对婚姻和家庭问题。
通过倡导平等、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婚姻家庭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谈学习婚姻家庭法学体会婚姻家庭法学是社会法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对婚姻、家庭及家族关系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规范。
作为一名法律学生,我在学习婚姻家庭法学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其重要性和深刻性,也深刻体会到了自身在将来法律实践中应该怎样应用婚姻家庭法学知识来维护客户权益。
首先,我认为在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素养是深入了解法律思维。
这种素养是学习婚姻家庭法学的重要基础,它不仅要求我们理解婚姻家庭法的规范现象、理论和实践,还需要在应对具体的婚姻家庭法律问题时有着扎实的法律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其次,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分析。
在学习婚姻家庭法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法律条文进行深入解析,还需要了解社会和经济背景以及实际案例。
因此,我们需要懂得如何分析把握婚姻家庭法中的各种法律概念和原则,总结自身的经验,通过不断积累来逐渐完善自己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思考能力。
再次,学习婚姻家庭法学更需要具备一个探索性思维。
因为在实践中,每个面临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的案件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和特点。
通过对案例的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获得更为清晰、细致的认识,这种清晰和细致的认识能够帮助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有效解决方案。
最后,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还需要注重实践。
虽然婚姻家庭法在学科上属于理论学科,但是理论是要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将所学到的婚姻家庭法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案例当中,比如要为客户制定婚姻保护策略、处理离婚纠纷等。
这样的实践不仅锻炼了婚姻家庭法学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为案件的处理提供更为科学、科学的法律意见和建议。
总之,学习婚姻家庭法学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充分认识该学科的基本要素,扎实法律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善于探索有效解决方案,注重实际应用。
只有从多维度去透彻学习婚姻家庭法学,才能真正做到在法律实践中起到重要作用。
学习《恋爱、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心得体会引言在现代社会,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也是保障个人权益的基石。
通过学习《恋爱、婚姻、家庭中的法律》这门课程,我对法律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它在恋爱、婚姻和家庭关系中的应用。
一、法律在恋爱关系中的指导作用法律对恋爱关系中的指导主要体现在保护个人权利和促进双方平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即使在恋爱关系中,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任何形式的强迫和侵犯都是不被法律所容许的。
二、婚姻法律的基本原则婚姻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平等、一夫一妻制等。
这些原则不仅体现了婚姻的法律性质,也是维护婚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基石。
学习这些原则让我认识到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一份法律上的承诺和责任。
三、婚姻中的财产关系婚姻中的财产关系是夫妻共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以及在婚姻中如何合理分配和管理财产。
这对于维护婚姻稳定和预防财产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四、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和处罚。
学习中,我了解到家庭暴力不仅包括身体伤害,还包括精神虐待。
法律对家庭暴力的规制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生活在一个没有暴力的环境中。
五、离婚法律的相关规定离婚是婚姻关系解除的法律程序。
学习中,我了解到离婚的条件、程序以及离婚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的处理。
这些知识对于处理婚姻危机和保护个人权益至关重要。
六、子女抚养权的法律问题子女抚养权是离婚案件中最为敏感和复杂的问题之一。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法律对子女抚养权的判定原则,以及如何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这让我认识到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为子女提供一个健康和安全的成长环境。
七、个人学习体会通过学习《恋爱、婚姻、家庭中的法律》,我深刻体会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行为的准则,也为我们在面对问题和冲突时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八、法律意识的培养学习这门课程让我认识到,作为公民,我们应当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法学对于家庭法与婚姻法的发展方向探讨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法与婚姻法作为法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具有维护家庭稳定、保护婚姻权益的重要职责。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法学对于家庭法与婚姻法的发展方向也在不断探讨。
本文将从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平等与自由原则、保护弱势群体以及倡导家庭和谐等方面,探讨法学对于家庭法与婚姻法的发展方向。
一、适应现代社会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家庭结构、婚姻观念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家庭法与婚姻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法学应当不断探索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家庭法与婚姻法发展方向,包括对非传统家庭形式的认可与保护,对新型婚姻关系的规范等,以促进家庭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二、平等与自由原则平等与自由原则是现代法学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家庭法与婚姻法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
在法学对于家庭法与婚姻法的发展中,要注重平等与自由原则的落地实施。
这意味着无论是在婚姻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上,还是在配偶财产权益的保护上,应当确保各方的平等地位并尊重其自由意志。
法学应当加强对配偶间财产权益的保护,以确保婚姻关系的公平与平等。
三、保护弱势群体在家庭法与婚姻法的发展中,法学也要承担保护弱势群体的责任。
弱势群体包括妇女、儿童、老人等。
法学应当关注这些群体在家庭关系和婚姻关系中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法律保护。
例如,在婚姻关系中存在家庭暴力问题的情况下,法学应当加强对暴力受害者的保护,为其提供法律援助和庇护。
四、倡导家庭和谐法学对于家庭法与婚姻法的发展,还应当积极倡导家庭和谐。
家庭是社会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幸福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法学的引领下,应当加强对家庭和谐的倡导与推动,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沟通和谐,以及家庭内部事务的民主化与法治化。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总结起来,法学对于家庭法与婚姻法的发展方向应当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坚持平等与自由原则,保护弱势群体,并倡导家庭和谐。
2024年谈学习《婚姻家庭法学》体会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这门课程是我大学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经历。
作为一门关于婚姻家庭法的学科,这门课程深入探讨了婚姻和家庭的法律制度和相关问题,涵盖了我曾经没有认真思考过的许多领域。
学习的过程不仅让我对婚姻家庭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引起了我对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婚姻实践和家庭问题的思考。
在接下来的____字中,我将分享自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体会和思考。
首先,通过学习《婚姻家庭法学》,我对婚姻家庭法律制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门课程介绍了婚姻家庭法的基本概念、法律规定和判例等内容。
我对婚姻的定义、离婚的程序、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到,婚姻家庭法旨在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和谐,并保护家庭成员的权益。
这不仅需要明确的法律规定,也需要司法机关的有效审理和执行。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婚姻家庭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更加明确了保护家庭成员权益的重要性。
其次,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让我对婚姻实践和家庭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
法律只是对婚姻和家庭规则的一种规范,而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实际解决需要更多的考虑。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法律规定,还了解了婚姻与家庭在社会变迁中的变化和挑战。
例如,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家庭结构的多样化,婚姻家庭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需求。
我们也学习了婚姻与家庭问题在社会中的广泛存在,如家庭暴力、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等。
通过学习,《婚姻家庭法学》让我对这些问题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并思考如何通过法律与社会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婚姻家庭法学》的学习还培养了我对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这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课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学习了如何解读法律条文,如何运用法律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实际的案例,通过分组讨论和辩论,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也让我意识到,婚姻家庭法学不仅是一门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实践课程,需要我们把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扰和纠纷。
婚姻家庭研究的跨学科框架与理论视角婚姻家庭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法律学、医学、社会工作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学科。
这种交叉学科研究,涉及到了婚姻家庭各个方面的问题,从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婚姻决策、亲密关系、对子女的影响、家庭暴力、家庭治疗等,涵盖了从社会层面到个人层面的各个方面。
在研究框架方面,从传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论框架到更现代的社会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多个理论框架逐渐形成。
在传统的结构与功能理论下,家庭被视为一个从事共同任务的组织系统,通过家庭成员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达到目标的实现。
但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家庭结构多样化,这个框架在理解家庭内部过程和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方面显得日益有限。
同时,社会建构主义框架大大拓宽了对家庭研究的认识,在这种框架下,家庭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系统,而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建构。
后现代主义则更加强调家庭的主体性,提出家庭不是被规范或排除的对象,而是被协商和交流情感的地方。
这些新形势拓宽了家庭研究的范畴和思考。
在理论视角方面,虽然学科领域差异较大,但在理解家庭问题的同时,涉及到情感、性别、权力、文化等方面的多个交叉视角。
文化和社会结构、家庭关系和心理健康、性别和家庭、种族和家庭等方面的交叉视角,都为家庭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
在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交叉视角下,提高了人们对各种家庭形态的过程性和多样性的认识。
在家庭关系和心理健康的角度下,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身份、自尊感等问题的心理解析有了大量的研究数据支持,并激发了家庭疗法等新的家庭治疗形式。
在性别和家庭的角度下,对于男女在家庭中角色和社会权力的不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对家庭中的性别侵害进行研究和预防。
在种族和家庭的角度下,对移民家庭的研究和分析为公共政策提供了指导。
这些交叉视角的结合,使得家庭问题研究能够在不同维度下深入挖掘。
法学视角下的家庭法与婚姻法问题家庭法与婚姻法作为法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分支,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与家庭、婚姻相关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安排。
本文将从法学视角出发,探讨家庭法与婚姻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婚姻法中的女性权益保障问题婚姻法是保障婚姻关系中各方权益的法律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婚姻法中存在女性权益保障不完善的问题。
例如,在离婚制度中,男女一方能否提出离婚并拥有平等的离婚权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离婚高发地区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婚姻中的暴力、虐待等问题所致,而婚姻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女性在婚姻关系中遭受到暴力待遇的保护措施,这导致一些婚姻中受虐待的女性往往无法保护自身权益。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在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对于婚姻中的暴力行为进行打击和制裁,并设立相应的保护机构,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辅导等服务,以确保女性的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二、家庭法中的子女权益保护问题家庭法以维护家庭关系为主要目标,但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有时存在对于子女权益的保护不到位的情况。
例如,在离婚后的抚养权安排中,往往忽视了子女的真实需求,过度倾向于父母的权利,造成了一些子女在离婚后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支持上的不平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子女权益,应该在家庭法中明确规定尊重子女的真实意愿和利益,同时加强对于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监管和执行力度,确保被离婚双方按时足额缴纳抚养费,保障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教育权益。
三、婚姻法与家庭法的完善和衔接问题婚姻法和家庭法作为两个紧密相关的领域,应该在实践中加强对二者的衔接和协调,以实现婚姻和家庭的和谐稳定。
然而,目前我国在这两个领域的法律规范中存在一些不一致和缺失的情况,例如,婚姻法中对于夫妻双方财产约定和继承权利的规定,与家庭法中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和继承安排的规定存在冲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加强两个领域的立法协调,完善婚姻法和家庭法的相关规定,确保二者在实践中相互补充、协调与统一。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法理思考与⽴法建议⼀、编纂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基本法理思想(⼀)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应秉持的法理⾃然⼈是婚姻家庭关系的主体。
对⾃然⼈的婚娴家庭关系进⾏法律调整,其终极⽬标是实现⾃然⼈在这个领域内的⼈权和家庭和谐。
该终极⽬标决定了中国民法的法理思想。
在具体编纂婚姻家庭编时,应将如下法理思想⼀⼀体现在相应的法律规范中,具体包括以下⼗项内容:⼈权平等、⼈格尊严、⼈⾝⾃由、⼈亲和谐、⼈际诚信、⼈性友善、⼈财共济、⼈伦正义、⼈本秩序、⼈⽂关怀。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法理体系的逻辑结构上述法理是内部⾃成体系的⼀个富含逻辑的整体。
从⾃上⽽下、⾃宏观到微观的⾓度看,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所贯穿的法理的逻辑结构是:核⼼法理—基本法理—具体法理—法律规范,分别体现为婚姻家庭编的规律性要求、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直接依据。
其中,法律规范是法理的载体,应当包含以下⽅⾯:第⼀,婚姻家庭编的⼀般规定;第⼆,关于结婚制度的规定;第三,关于家庭关系的规定;第四,关于离婚制度的规定;第五,关于收养制度的规定;第六,关于监护制度的规定。
⼆、对完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的建议(⼀)第⼀章“⼀般规定”的完善建议1. “婚姻”“家庭”等基本概念的增设。
增设“婚姻”和“家庭”的基本概念,并分别将其作为第⼀千零四⼗条第⼆款和第三款。
2. 保护⽣育权原则的增设。
第⼀千零四⼗⼀条应当增设“保护⾃然⼈依法⾏使⽣育权”的基本原则。
3. “禁⽌⽣育的性别歧视”条款的增设。
第⼀千零四⼗⼆条的禁⽌性规定中,应当增设“禁⽌⽣育的性别歧视”的规定。
4. 家庭成员⾏为准则的补充。
第⼀千零四⼗三条的倡导性规范中,应当对家庭成员的⾏为准则做如下补充:(1)“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守诚信”;(2)“家庭成员应当敬⽼爱幼,互相帮助,树⽴良好家风,维护平等、和睦、⽂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5. “亲等”顺序的增设。
第⼀千零四⼗五条关于亲属范围的条⽂中,应增加“亲等”的规定。
谈学习《婚姻家庭法学》体会(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谈学习《婚姻家庭法学》体会冯莹莹近几个月来,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系统的学习了《婚姻家庭法学》这门课程,感觉获益良多。
在此之前我对婚姻家庭相关知识真的是一知半解,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了结婚、离婚、家庭关系、收养关系、夫妻关系的法律知识;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的社会主义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等基本概念及相关法律规定。
并且能够运用婚姻家庭法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案例,解决实际问题。
婚姻家庭法的学习,改变了我以往对家庭的许多观念。
我曾今认为结婚或者离婚都是两个人的事情,只要自己愿意就好,但是通过这本次的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家庭存在的社会意义。
这让我对家庭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将来对待婚姻选择时有了更为慎重的考虑。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再加上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传人,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婚姻家庭观受到极大地冲击.当代婚姻家庭观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许多女生都抱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盲目的把对金钱的追求附加在婚姻上;有一些学生则对婚姻的观念很单薄,以至于经常会发生一些婚姻家庭的悲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的重要性。
当我们拥有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时,我们才能很好的处理婚姻家庭关系以维护我们小家的的稳定,从而才有更多的精力来投入事业中去。
因此,拥有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不仅仅是我们作为一名法律人的要求,更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的深刻要求。
正确的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性爱有机的结合。
此外,通过婚姻家庭法的学习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法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过程中看到的一些案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其实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总能发现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
第27卷第5期河北法学V ol.27,N o .52009年5月Hebei Law ScienceM ay ,2009婚姻家庭和谐的法哲学思考 ———以其他学科与法学的交融为视角张 伟收稿日期:200920320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与婚姻家庭新问题研究》(07BFX03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张 伟(19602),男,吉林长春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63)摘 要:追求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真理和基本理念,其核心价值是“和为贵”、“和谐共生”与“和而不同”的“贵和”思想。
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建设和谐婚姻家庭,目前我们正处于新的、快速的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究其主要原因有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的家庭伦理关系的解构与重建、个体的人格因素、传统家族伦理道德的沦丧与传统家庭代际关系的破坏、经济理性对家庭核心价值的入侵、过度强调以权利理论全面建构家庭制度及婚姻家庭法律环境的不完善等。
对此我们应力倡并践行“贵和”理念,崇尚并培育宽容与多元主义的人文精神,树立与弘扬尊重人性尊严及包容他人的理念,重构婚姻家庭关系的伦理价值体系,重申与坚守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建构与完善婚姻家庭的法律环境,真正实现婚姻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健康。
关键词:和谐;婚姻家庭;伦理性;特殊性;人格;法律环境中图分类号:DF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33(2009)0520047206L ega l Ph ilosophy Thoughts on M arr i a ge and Fam ily Har m ony———Fr om the pers pective of the m ingle of other disci p lines and lawZHANG W ei(Civil and Commercial La w School,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ilitics and La w,Xi ’an 710063China )Ab stra c t:The pursuit of har mony,the eternal the me of human s ociety,is an ancient and basic concep t of traditi onal Chinese culture,and its core value refers t o the ideas of “har mony iswealth ”,“har moni ous coexistence ”and “divergent but har moni ous ”.The i m portant part and base of the building of har moni ous s ociety of China is t o set up har moni ous marriage and fa m ily .W e are now in the stage of new,rap id s ocial transiti on and thus in the field of marriage and fa m ily there occur many ne w p r oblem s and contradicti ons which have seri ously affected the har mony and stability of s ociety .And the main reas ons ac 2countable for it are the deconstructi on and reconstructi on of fam ilial ethics,individual pers onality,the rtaditi onal fa m ily,decadence of traditi onal fa m ilial morality and the destructi on of inter 2generati onal relati ons,the invasi on of econom ic ra 2ti onality t o the core values of fa m ily,over 2e mphasis of the rights in the comp rehensive building of fa m ily mechanis m and the i m perfect of la w envir onment f or marriage and fa m ily .Therefore we should,in order t o realize the s ocial har mony and health of marriage 、fa m ily and s ociety,p r opose and i m p le ment the phil os ophy of “har mony ”,advocate and foster the hu 2manistic s p irits of t olerance and p luralis m,establish and p r omote the ideas of res p rcting human dignity and accommodating others,reconstruct the value syste m of marriage and fam ily relati ons,reiterate and uphold the nature of ethics in marriage and fam ily la w,build and i m p r ove the law envir onment of marriage and fa m ily .Key words:har moni ous;marriage and fam ily;ethics;s pecialty;pers onality;la w envir onment 一、和谐与和谐社会几千年代表中华文化的古老真理或核心真理就是“和谐”,即“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
所谓和谐,从哲学原理上讲,就是反映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多样性统一的关系范畴。
“乾道变化,名正性命。
饱和太阳,乃利贞。
”《易经》中就早已提出了这种“太和”观念,它蕴涵着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等四个方面,基本构成了“普遍和谐”观—74—念的雏形。
追求“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1]。
故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和谐主要表征的是天人、人际、身心等关系的相通、契合、统一状态,是人们孜孜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在儒家法哲学中,和谐是其追求的社会关系的最高境界。
我们的先人早就有言:“和为贵”,又说是“和而不同”,前者指出妥协,合作的可贵,后者标示多元、共存的价值:前者反映了“和谐共存”的贵和思想,后者体现了和谐的前提,即承认不同,尊重不同,懂得包容。
实际上,我们的祖先在提出种种“和谐”的要求和准则时,本是有其哲理上的论证的。
具体讲,和谐的原理有三个方面,“礼之用,和为贵”,“以他平他谓之和”,“君子和而不同”。
以下仅重点分析一下“君子和而不同”。
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要求人们相互促进,切勿彼此苟同;所谓小人同而不和,则反是。
但是,这绝非是说,“同”便简单等于“恶”。
否!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两种“同”,一是与“和”相对立的同和之同;一是与“异”相对立的同异之同[2]。
即“和而不同”,成为儒家“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
“和”是指包含多样性的统一或尊重差异性的和谐,而“同”则是指排除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抽象的统一。
在《论语》中,孔子以“和”“同”来区分君子与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不仅是儒家判断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而事实上对“和”与“同”的区分成为儒家和谐思想的理论前提。
即孔子所说“和而不同”,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人与人之间固然有矛盾意见,但能够在一定的原则之下而达到统一与和谐,不是那种没有差别的雷同,无视矛盾的苟同。
儒家倡导“和而不同”,高扬“贵和”思想,强调“和”有大用,以之作为协调天人、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
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都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但三家的和谐思想却各有特点,各有偏重。
一般而言,儒家主张中庸之道的和谐观,偏重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主张天人一体的和谐,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释家主张中道圆融的和谐,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
所谓“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但其共同之处在于三家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型思想文化,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和谐”特质:(1)“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多样性统一的“和”中才能化生万物;(2)“相反相成”:各种不同的因素相互协调实现和解;(3)“中道中和”:“中道”为“第一谛义”,“中和”为天下之达道,反对极端化和片面化;(4)“天人和合”:即“天人合一”、“天人一体”、“因缘和合”。
儒释道三家“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共同构筑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促成了注重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统一的中华思想体系,对中华文明的生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整合凝聚了中华民族组成一个文明礼仪之帮,维护了国家的多民族和谐统一;生态上“天一合一”,注重“天时地利人和”;政治上德法并重,追求“政通人和”;经济上厚物利物,注重生态循环;思想文化上兼收并蓄,“和”解外来文化,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和谐文化的精神气质。
这种和谐文化也深刻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心态,“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平共处”等贵和思想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因此,中国人信守一种求“和”的思想取向,谋求无人和合、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从而把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和谐共荣作为发展的目标[3]。
在当代,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战略,是中华传统和谐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其宗旨在于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谋求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
对于何谓“和谐社会”,可以说见仁见智,而按中央高层的说法,“和谐社会”应该达到六个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