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 小石潭记》教案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第26课小石潭记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积累“如”“若”“似”“以”“为”等文言词语,了解作者,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作品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
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从:自,由。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行:走。
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鸣,使……发出声音。
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冽,凉。
清冽,清凉。
以,把。
为,当作。
近,靠近。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小石潭记》第一课时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翻译课文,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清、去、邃等;虚词:以、为等,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看注释,查字典,同学互问,顺畅地朗读课文,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用多种朗读方式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在再自己领悟和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对重点词语作点拨,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江山的美丽多娇,激发爱我中华的感情。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器材准备:朗读录音幻灯片教学过程: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自主朗读二遍。
(2)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将不懂的字词句作圈划。
(3)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柳宗元和《永州八记》。
一、导入新课1. 用语言创设情景:访名山游大川实乃人生一大乐事,面对充满诗情画意的山山水水,我们总会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既能获得美的享受,又常有许多感悟。
然而有那么一位名人,面对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却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不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石潭记》,与他同游,去感受他那特有的心境。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小石潭记》。
(板书课题、作者)2. 走进作者,了解背景(1)学生自由谈对作家、作品的了解。
(2 )教师视学生了解情况作补充。
二、感知课文。
(一)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感知课文。
1、试读。
结合注解或工具书读准字音:篁竹清冽坻嵁参差寂寥悄怆幽邃2、范读。
播放中央电台播音员方明的朗诵。
揣摩朗诵者在节奏、语气、轻重上的处理。
3、悟情。
探究:通过试读和听名家朗读,你感悟到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他是想寄情山水,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了失意之感。
(明确后继续试读,尽可能把感情韵味读出来。
)4、仿读。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教学目标:1、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
2、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地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
3、通过对精彩语段的品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
2、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2、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3、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4、熟读课文。
一、导入。
同学们,请暂时忘掉周围的一切,闭上你的眼睛,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想像你正漫步在青翠的山林间,清亮透明的泉水欢快地流淌,野花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听,还有各种鸟儿鸣叫的声音,阳光透过树隙,暖暖地照在你的身上……美丽的大自然是改变我们心境的最好地方,如果我们感觉有些疲倦,如果我们感觉心情有些烦闷,我们不妨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永州的小石潭看看,那儿曾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去过的地方。
被贬后的诗人为摆脱抑郁悲愤之情,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有一天他来到了小石潭……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唐代河东人。
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
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著有《柳河东集》。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个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写作背景:作者曾被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小石潭记》【教学立意】《小石潭记》是以写景记游为主的一篇古代散文,它以移步易景的记游方式展示作者的心理感受及心理变化。
本课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提示、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叙事写景、抒情状物相结合的特点;启发学生通过品位语言,体会作者在此篇游记中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以不足二百字的篇幅,生动描写了人迹罕至的小石潭环境景物的清幽静谧之美,抒发了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教学目标】1.检验学生对重要字词及翻译的预习掌握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阅读文章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诵读,推敲、揣摩、品味小石潭的特点2.仔细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感悟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检验课前预习要求掌握重要字词,翻译句子,整体把握课文以提问和教师指导的方式为主。
二、文本探究1、请你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课文是按找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2、文章都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明确: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文本:抓住水、石、树、鱼、源、岸、环境等特点深入领会文意。
3、文章在写景中用了什么写法?明确: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动静结合4、作者在对哪些景物的观察描摹上感受到了愉悦?明确:水声、游鱼5、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明确: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文章后部分的凄寒的感受与上文中的“乐”,对比鲜明,你是怎样体会这种情感的变化?明确:这种情感变化足以说明,作者被贬谪的悲凉是他心中的主调,寄情山水的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便显露出来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矛盾中发现人物的内心情感,领会文章感情所在。
26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掌握课文的记叙顺序。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加强朗读,通过朗读领会作品写景的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
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实词:坻、屿、嵁、邃、清等2. 常见文言虚词:以、其等3.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
教学难点: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
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美点寻踪法延伸拓展法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字词。
教学步骤:一. 导入: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柳”导入。
二. 关于柳宗元和“永州八记”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又考取博学鸿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见习御史)。
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
元和十年(815),43岁的他被召回长安,但很快又被派到某某当刺史。
三年后病死在某某。
后人又称他为柳某某。
永州在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的地区。
柳宗元在永州整整过了10年的放逐生活,虽然被剥夺了从事政治活动的权利,但使他有机会直接了解人民痛苦的生活,进一步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潜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柳宗元的散文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山水游记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其中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更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
这些作品语言精巧,观察细致,展示了永州附近一幅幅山水胜景。
文中常描写幽深孤寂的境界,寄托了他在苦闷中的精神追求。
他的游记多二三百短篇,笔法简洁,描写细腻。
26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诵课文,疏通文意,积存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看并抓住特点写景,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3、明白得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以”、“为”等词的不同含义。
2.背诵全文3、明白得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情感,明白得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难点】明白得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情感,明白得文中的乐与忧【教学方式】朗诵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讨【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型】:新讲课【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同窗们,(你们喜爱旅行吗?)咱们曾经随着父母游览了一些名山大川,面对那些好山好水老是让咱们欣喜,让咱们兴奋。
今天请大伙儿跟我一路欣赏一处美景,那个地址有明朗的日光,青翠的竹林,透明的潭水,下面就让咱们一路走进小石潭,走近柳宗元。
(彩屏显示课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柳宗元,字子厚。
我国闻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世称柳河东,著有《柳河东文集》。
唐朝杰出文学家,唐宋八大伙儿之一。
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
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
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因此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解内心的愁闷。
他在永粥发觉了许多风光佳丽的地址,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出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
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忿。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若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观点,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满井游记》《醉翁亭记》三、朗诵课文,整体感知。
一、听读:课件显示朗诵录像。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二、初读:请同窗们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诵课文,要求读准读顺,声音嘹亮。
26 小石潭记
1、引导学生顺畅地诵读课文,掌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引导学生巩固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体会课文写景特点,揣摩借景写情的写法,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借景写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在他的诛多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是杰出的代表,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很高的价值,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小石潭,进一步去感受作者文中的景,心中的情。
二、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1、学生自由谈对作家、作品的掌握认知情况。
三、诵读回顾,走进课文
1、安排学生诵读
2、文意把握,(课堂检测,完成练习,重在词义、句意)
四、与柳宗元同游
(一)合作学习,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写法
2、学生回顾发言,教师评议、板书。
(二)我来做导游,向你介绍小石潭
小石潭有这么多美景,那么我们来做导游,选择课文中你最喜欢的一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可以发挥想象作形象描述,使游客也产生愉悦的情感。
(同桌之间互相做导游,选择优秀的给全班同学做导游)
五、品味,与柳宗元对话
(一)、互动感悟,体会以景写情
(二)、与柳宗元对话:对于柳宗元此时的心境,请以“柳宗元,我想对你说”开头与作者对话,劝解他直面挫折。
六、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
26.小石潭记柳宗元教学目标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教学重难点1.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怎样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教具准备文章以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教师可以导游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辅之以多媒体手段,将配乐范读、录像画面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教学方法:本文条理清楚,前后多处照应,充满诗情画意,可采用诵读法、讨论法、复述法、点拨法等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黔之驴=》,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彩屏显示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1.(彩屏显示)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3.体会作者的感情三、整体感知课文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彩屏显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篁.竹(huáng)清冽.(liè)为坻.(dǐ)B.为屿.(yǔ)为堪.(kān)怡.然(yí)C.亻叔.尔(chù)翕.忽(xī)差.互(chā)D.寂寥.(1iāo) 悄怆.(chuàng) 幽邃.(suì)(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做底B.潭中鱼可百许头: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C.怡然不动:(鱼影)呆呆的一动不动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3.齐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引导讨论,完成目标(彩屏显示以下问题)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写作思路(彩屏显示)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二、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全文2.翻译第二自然段第三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彩屏显示)学习目标: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二、学习讨论,完成目标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彩屏显示)发现小潭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移步换景的写法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4.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5.讨论下列问题:(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彩屏显示录像:潭水、游鱼画面)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亻台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彩屏显示)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侧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动静结合特写镜头6.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7.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8.讨论以下问题:(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彩屏显示)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岸势犬牙差互——参差不齐9.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10.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11.讨论以下问题: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1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彩屏显示)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13.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三、总结全文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四、布置作业背诵全文五、板书设计:小石潭记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潭中景物…………………………………特写镜头潭水:清澄,侧面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小潭源流…………………………………形象比喻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记录同游者……教学后记: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写作本文的心情。
《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对自然景物入微地观察、细致描摹的能力。
2.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3.通过对精彩语段的品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网上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
2.整理出预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字句。
3.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4.收集有关作者及与《小石潭记》相关的资料。
5.在阅读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预习笔记上。
疏通文意,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
1.教师伴音乐吟诵全文。
2.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职,他心中抑郁、愤懑,试图借助山水来排解自己的抑郁之情。
美丽的自然景物曾使他暂时忘记愁苦,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幽深冷寂的环境又使他陷入忧伤、悲凉之中。
3.学生诵读全文。
(教师做诵读指导)
4.学生自主归纳一词多义现象:
为“全石以为底”(动词,作为)
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动词,成为)
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可“不可知其源”(助词,能够)
差“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差“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投影显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的重难点
1.理清游览顺序。
2.学习作者对小石潭的入微观察,细致描摹。
3.赏析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段,感受小石潭的幽静。
4.诵读。
理清游览顺序。
a.读课文,分小组讨论。
b.每组派一名同学到黑板前写出游览顺序。
c.教师整理板书: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赏析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段,感受小石潭的幽静。
a.教师板书:水清、石美、树茂,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描写句。
b.明确:水清──“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石美──“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
树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学生反复诵读第二段,感受作者对小石潭入微的观察和细致的描摹。
品味“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清,“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的动与静。
大屏幕重放自然风景图片,指导学生入微观察,仔细描摹
布置作业:写作片段练习。
可以找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照片或图片贴在习作旁边
课后记
学生的作业又一次让我感觉到惊喜,看似顽皮、不甚懂事的孩子,情感世界也有如此丰富、细致的一面。
记得在他们刚上七年级的时候,我还感叹“精神底色过于苍白”。
不知不觉中,他们发生了变化:“梦幻九寨沟”“泛舟湖上”“游莲花山”“九月九龙潭记”,图文并茂,看学生的作业真是一种精神享受。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