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反思《咏柳》教学反思_0223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60.55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咏柳》是贺知章所写的,这首诗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直接记忆一首古诗的难度要比一首歌要难很多,所以将本次教学进行了改编,利用幼儿喜欢的歌唱来记忆。
本次教学对幼儿来说非常的新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采用的是黄梅戏的演唱方式,幼儿第一次接触戏曲,特别感兴趣。
本节教学的难点就是在熟悉古诗的基础上,能用黄梅戏调歌唱出来。
对此,我运用了图谱让幼儿很快的掌握节奏,并通过演唱让幼儿感受到黄梅戏曲调的特点。
整个教学让幼儿对黄梅戏和古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对的文化了解更多。
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挖掘更多新鲜事物利用资源来丰富孩子的视野,用孩子喜欢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让幼儿成为教学的主人,真正做到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第2篇】《咏柳》教学反思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学情,把握古诗教学的度。
这两首诗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了解诗句内容”的前面,加上了“大体”两个字。
这两个字,值得我们所有的三年级老师关注。
大家一定还记得三上的课文,也有古诗教学。
我当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了“大体了解诗句内容”,没要求我的学生能逐句翻译。
我明白,我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对于这首诗,他知道在讲什么,可是不能……《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是让学生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感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第1篇】《咏柳》的课后反思在执教《咏柳》中,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同桌的两个学生互相读,纠正字音。
在开始之前,说到:“请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你就学学他(她),你认为他(她)读得不如你,你就帮帮他(她)”。
一时间,两个小伙伴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读开了,有的说:“这句话应该这样读……”,有的说:“请你来教教我吧!”全班30个学生,每一个孩子都积极、主动,他们情绪高涨、热情投入,形成了一种动态教学过程。
1、要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全班30个学生,难免有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面对班级中的后进者,老师不是抱怨指责,不是轻言放弃,而是尊重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你认为他(她)读的不如你,你就教教他(她)”,一句“不如你”,既保护了那些后进生同学的自尊心,又体现了老师的善意关怀和对每一位同学的尊重、期待。
当然,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老师也不失时机地给予赞赏、鼓励,“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你就学学他(她)”,能够得到同学的赞扬、学习,这不是一件令人自豪而高兴的事情吗?2、要善于挖掘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潜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课堂中,教师正是利用课堂中的学习资源,让生生互教互学,形成了平等的、民主的教学模式,在学习中,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俨然成了耐心的小老师,而那些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也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地进入了学习的状况,很好地处理了教师的“教”与“学”的关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每个新课程实施者的共同心愿。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那些被孤立和被拒绝的学生,尊重那些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在教学中,尊重不是一句空谈,更应该是一种落实,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都多一份真诚的笑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与发展,这或许就是“帮帮他(她)”作用吧!【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第2篇】《咏柳》教学反思古诗的特点是“言约而意丰、语近而旨远”,对古诗的教学,只有达到了情、理、形的和谐统一,学生才是真正受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第1篇】活动反思:《咏柳》是贺知章所写的,这首诗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直接记忆一首古诗的难度要比一首歌要难很多,所以将本次活动进行了改编,利用幼儿喜欢的歌唱来记忆。
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非常的新颖,是一种全新的活动形式,采用的是黄梅戏的演唱方式,幼儿第一次接触戏曲,特别感兴趣。
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在熟悉古诗的基础上,能用黄梅戏调歌唱出来。
对此,我运用了图谱让幼儿很快的掌握节奏,并通过演唱让幼儿感受到黄梅戏曲调的特点。
整个活动让幼儿对黄梅戏和古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了解更多。
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挖掘更多新鲜事物利用资源来丰富孩子的视野,用孩子喜欢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真正做到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第2篇】《咏柳》古诗教学反思1 两首诗一个主题,与其说是在教学两首古诗,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两首古诗徜徉在更多描写春天的美诗文中,从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机,春的万紫千红。
教的时候既要注意区别,又要注意联系,前者为点,后者为面,点面结合构成了美丽的春天。
2 《咏柳》从剪,裁入手,学习完后自然剪出《春日》,过渡自然。
两首古诗的分开教学看似独立,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始至终不离“春”这一主题,为二次整合铺垫基础。
课末,将两首古诗再次整和,进行对比参读。
使学生领会到:《咏柳》如细笔勾勒,由一柳而见出整个春天;《春日》则如泼墨挥毫,渲染出春天的“无边光景”,“万紫千红”。
然而此处对比的实质并非为求异,而为探求两首古诗内在精神之一致,即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
至此,学生对春的感悟和热情得以升华,此时,让他们写下心中对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
课堂氛围达到**。
3 让学生学诗画画是最佳选择。
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诗文得以整合。
咏柳教学反思(一)
《咏柳》是唐朝诗人贺知章所作,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我从复习有关春天的古诗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咏柳”,问孩子们“咏”是什么意思,他们摇头。
我鼓励学生查字典,明白“咏”有歌颂、赞美的意思。
《咏柳》这首诗孩子们课前读了,比较熟悉,背诵很快。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感情朗读、背诵很顺利。
但是,到了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的时候,就不知如何回答了。
这一环节,为了让孩子们自主去探究,我安排了同桌合作学习,并提示孩子们看书中的注释,或者查《词语手册》。
当汇报交流时,他们大多只是按照诗句的顺序,生硬地连起来,整句诗的意思听上去很别扭。
古诗的语言倒置现象较多,有时要先解释最后的词句。
孩子们较少接触,我举诗句例子说,强调诗句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但要说通顺。
最后,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得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会说的。
我认为学习古诗最关键的是从理解重点词语入手,一步步理解诗句意思。
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这需要一个过程。
课堂中我讲得比较多,没有让学生在诵读中充分感悟古诗内容。
以后我在古诗教学中会更放手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思维的空间,去体会诗意。
【导语】《咏柳》是唐代诗⼈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机勃勃的景象。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咏柳》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咏柳》原⽂ 咏柳 [唐]贺知章 碧⽟妆成⼀树⾼,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cái)出, ⼆⽉春风似剪(jiǎn)⼑。
注释: 碧⽟:碧绿⾊的⽟。
这⾥⽤以⽐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树:满树。
⼀: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章中,数量词在使⽤中并不⼀定表⽰确切的数量。
下⼀句的“万”,就是表⽰很多的意思。
绦(tāo):⽤丝编成的绳带。
这⾥指像丝带⼀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 ⾼⾼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温暖的春风,它就像⼀把灵巧的剪⼑。
【篇⼆】⼩学三年级语⽂《咏柳》教案 教学⽬标: 1、知识⽬标:学会本课6个⽣字,认识3个⽣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背诵课⽂。
3、创新⽬标:联系⽣活实际培养学⽣的观察能⼒。
4、德育⽬标:激发学⽣热爱⼤⾃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背诵课⽂。
教学难点:写字,写话练习。
教学步骤: ⼀、导引⽬标、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同学们,从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画的是什么? 2、解题:“咏”,通过写诗作⽂歌颂、赞美。
咏柳,赞美柳树。
3、那么,诗⼈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学⽣看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创设条件、⾃主参与 1、出⽰字卡,指名读⽣字。
2、检查朗读。
3、看插图或幻灯⽚,读课⽂,想⼀想每句是说的意思是什么? 4、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然后提出不懂得词语。
三、组织研究、体验发现 1、互相讨论解释不懂的词语:“碧⽟”、“妆”、“丝绦”。
2、细读课⽂,边读边体会诗中说的是什么? 3、说⼀说诗句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反思【第1篇】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始运用课件,通过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柳树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一点,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从而明白整首诗的意思,以便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
当汇报交流时,他们大多只是按照诗句的顺序,生硬地连起来,整句诗的意思听上去很别扭。
古诗的语言倒置现象较多,有时要先解释最后的词句。
孩子们较少接触,我强调诗句的意思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但要说通顺。
最后,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得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会说的。
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一点上我的目的想让他们了解学习的古诗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他们掌握了方法,我们的古诗教学会更轻松。
在教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二月的春风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想会有很多很多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展现出来,但是也许是换班讲课的原因,学生的回答也仅仅是课件上的几个,思维并没有完全发散开来,在这一点,教师处理比较仓促,可以进一步引导,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
在本课教学中,识字是随文进行,对“裁”“剪”两个比较易错字做了书写指导学习,我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整节课下来,感觉作为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没有完全投入教学中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对诗的意境体会的不够到位,感情朗读没有达到最预期效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反思【第2篇】1、两首诗一个主题,与其说是在教学两首古诗,不如说是让学生通过两首古诗徜徉在更多描写春天的美诗文中,从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机,春的万紫千红。
咏柳教学反思咏柳教学反思「篇一」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试图沿着“诗意语文”所提倡的让学生整体把握古诗的意境,在意境中去理解、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在以下三个方面处理的很好:一、与学生配合读诗。
轻轻松松的使得学生掌握了读诗的节奏,找到了读诗的感觉。
二、考虑到诗人踏春赏春时高兴、喜悦、兴奋、激动、舒畅、得意的心情蕴含在诗中的每一个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细细玩味、反复品尝,我就想:何不在学生已能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先对诗人写诗时的心情作一番大胆的猜测,然后再细读推敲古诗中的每一个字词,理解意思,找到猜想的证据,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反馈,并在反馈的过程中,结合感情朗读。
三、在对“东风面”的讲解时,虽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东风面”是什么意思,但通过引导、举例使得学生明白了“东风面”实际上就是春天里所能看到的、能代表春天的所有景物。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诸多不足:一、知识点讲得很细,但总是缺少最后的总结,导致把学生思维发散出去了,让学生们说了很多,做了很多,最后却不知道所说、所做的这些是为什么服务的。
二、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学会了倾听,能及时发现并表扬学生发言过程中的优点,但缺少引导性的评价语言,使得学生在发言时无法出现一个比一个说的更好、更准确的场面,导致我在上课时经常会出现提问了很多学生,但谁也不能给出我想要的答案的情况。
咏柳教学反思「篇二」古诗《咏柳》的教学反思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咏柳教学反思范文(精选12篇)在教学古诗《咏柳》其中的两行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一经“点燃”,学生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就展现出来:“剪出了火红的桃花”,“剪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剪出了大地的胡须——小草”。
预料之中的答案让我满意,正当我打算收场时,一位孩子说:“还剪出了这一大片春光。
”语出惊人,使我一愣,心中盘算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答案,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又提醒我:“要小心对待学生萌芽中的创新思维”。
也许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这个富有创意孩子的启发,接下来一个个孩子的发言则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带给了我更大的震动:“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转的鸟语”“剪出了草地上我们嬉戏的姿态”“剪出了春光中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剪出了风中悠扬的歌声”。
最后一位同学俨然在做着精辟的总结“剪出了空气中快乐的气息”。
回到办公室,望着窗外美好的春光,我又在回味学生刚才的话语,发现这竟带给了我那么多享受的画面。
我明白了:有时候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给孩子强加成人的思想,儿童的世界是可以尊重的。
我又很庆幸:就是因为自己的顺势而导,才使诗意喷薄。
历来古诗的教学,有许多老师在探究。
现代人学古诗,讲古诗,理解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想把古诗课上得生动、学生轻松理解诗意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学开始,我板书课题“咏柳”,问学生“咏”是什么意思,学生摇头,我鼓励学生查字典,得到“咏是用诗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颂、赞美的意思。
”我接着说:“诗人要赞美什么样的柳树呢?是这样的吗?”我随手在黑板上用赭石色粉笔画出了一棵只有树干和几条光秃秃的柳条的样子。
学生迟疑了片刻,马上有学生说:“不能吧!”这迟疑正证明了他们对诗句的不理解和疑惑,为进一步学习古诗起到了推动作用。
咏柳教学反思咏柳教学反思「篇一」“假的!”看似学生在搅和,但老师没有指责学生。
在意料不到的情景中,教师因时而变,顺势一问“能带真的来吗?”瞬间营造了一种积极的反思氛围,使得学生立刻把视角放到“能不能摘柳条”的问题。
学生毕竟是纯洁善良的,他们关爱柳树溢于言表。
课堂建立起了浓浓的爱的基调,学生观察柳条兴致盎然,体会诗人赞美柳树、热爱春天的情感也自然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出现课堂矛盾很正常,关键是教师如何随机应变,运用教育机智敏锐地捕捉问题,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智慧化解矛盾。
这样的课堂生成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搭建的灵动而开放的课堂,却折射出现春天般的勃勃生机。
咏柳教学反思「篇二」正文内容:一位老师教学贺知章的《咏柳》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柳条的样子。
她刚从包里拿出一条仿真柳条,不知从哪里冒出了一个声音──“假的!”有些学生嘘嘘地笑起来。
“能带真的来吗?”老师轻轻地问。
“不能!”好多孩子喊道。
“为什么?”老师笑吟吟地问道。
“我们不能随便折柳条,柳条会疼的。
”“柳条折下来就枯了。
”“如果大家都折一根柳条,柳树妈妈会变得光秃秃的。
”“同学们多么爱护柳树呀!你们一定跟老师一样喜欢柳树,咱们赶紧看看它长得漂亮不,好吗?”学生仔细地观察了起来,一会儿教室里响起了“碧玉妆成一树高”学生声情并茂地吟诵着。
[反思]“假的!”看似学生在搅和,但老师没有指责学生。
在意料不到的情景中,教师因时而变,顺势一问“能带真的来吗?”瞬间营造了一种积极的反思氛围,使得学生立刻把视角放到“能不能摘柳条”的问题。
学生毕竟是纯洁善良的,他们关爱柳树溢于言表。
课堂建立起了浓浓的爱的基调,学生观察柳条兴致盎然,体会诗人赞美柳树、热爱春天的情感也自然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出现课堂矛盾很正常,关键是教师如何随机应变,运用教育机智敏锐地捕捉问题,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智慧化解矛盾。
这样的课堂生成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搭建的灵动而开放的课堂,却折射出现春天般的勃勃生机。
《咏柳》教学反思
咏柳教学反思(一)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这一课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教学古诗《咏柳》其中的两行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时,我没有讲诗意,而是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柳树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学生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就展现出来:
“这棵树应该很高,从‘一树高’就知道树很高。
”“从‘万条’知道树的枝条有很多条。
”“春天把柳树打扮得像个大美女!”全班
哗然。
语出惊人,使我一愣,心中盘算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答案,但已有的教学实践又提醒我:“要小心对待学生萌芽中的创新思维”。
有了这一想法,我马上把“球”踢给了孩子:“孩子,您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春天太美好了,让好多东西都穿上了新衣服,像美女一样真好看。
”学生脸带笑容,似乎也在为自己的这一新发现而兴奋。
我心中暗暗惊喜,马上就对孩子的回答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习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学生兴趣很高。
咏柳教学反思(二)。
最新小学二年级咏柳教学反思(精选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小学二年级咏柳教学反思(精选5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步提⾼教育教学⽔平。
教学反思⼀直以来是教师提⾼个⼈业务⽔平的⼀种有效⼿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家⼀直⾮常重视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咏柳》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咏柳》教学反思 《咏柳》是唐代诗⼈贺知章在回乡途中,看到柳树后突发感想所创作的⼀⾸诗。
当时正是初春时节,柳树吐出的嫩芽,呈现出了春的勃勃⽣机。
授课前,我先让学⽣画⼀幅⾃⼰眼中的柳树,并写上⼀两句赞美柳树的话,好让学⽣提前从⾊彩⽅⾯感知⼀下碧⽟妆成般的柳树,也从形态⽅⾯感知何为万条绿丝绦。
这样⼀来,学⽣对古诗内容较容易理解⼀些。
导课时,学⽣展⽰的作品超出了我的想象,当他们双⼿举起⾃⼰的作品时,站在讲台上的我禁不住叫了起来:“哇!太美了,我仿佛置⾝于柳树林。
”然后,依次点了三个孩⼦单独展⽰⾃⼰的作品,他们的描述令我惊叹,也令在场的⽼师们惊叹。
看来,准备⼯作做得很好。
授课时,我采⽤叙事的⽅式来贯穿整⾸诗,从⼀千年前的某⼀天开始,引出地点、⼈物,缘何出现了《咏柳》这⾸诗。
整节课来看,流程进⾏得很好,从对“咏”的理解,到对柳树从远到近的认识,以及作者从观察到想象体现出的对春的⽆限热爱之情,课堂中呈现得都很好。
不⾜之处是,⽼师表现得多,学⽣发挥得少,没有做到以学⽣为主,⽼师为辅。
在以后的教学中,⼀定要突出学⽣的主体性。
⼀次经历,⼀次收获,磨砺中总结经验,在教育这条⼤道上,和学⽣携⼿共进。
【篇⼆】⼩学⼆年级语⽂《咏柳》教学反思 《咏柳》是唐朝诗⼈贺知章所作,写的是初春⼆⽉的柳树。
诗的前两句⽤⽐喻的⼿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感到柳树内在的⽣命⼒。
后两句⽤⾃问⾃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我从复习有关春天的古诗导⼊课题,板书课题“咏柳”,问孩⼦们“咏”是什么意思,他们摇头。
我⿎励学⽣查字典,明⽩“咏”有歌颂、赞美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第1篇】诗,以其古朴深邃的已经感染着我们。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于是,对《咏柳》一诗,我作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熟读并能背诵这首古诗。
第二,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相通的。
通过诵读、男女互读,同桌互读的形式让学生熟悉诗句,结合和音乐让学生在多次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二年级学生虽然对古诗诗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理解诗句的能力,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简单地写下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把诗意理解作为一个小小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与写的两相配合下,细细品味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继而理解题眼“咏”的意思,揣摩诗歌所要表达的歌颂、赞美之情。
《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学反思【第2篇】教学反思:《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回乡途中,看到柳树后突发感想所创作的一首诗。
当时正是初春时节,柳树吐出的嫩芽,呈现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授课前,我先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树,并写上一两句赞美柳树的话,好让学生提前从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妆成般的柳树,也从形态方面感知何为万条绿丝绦。
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内容较容易理解一些。
导课时,学生展示的作品超出了我的想象,当他们双手举起自己的作品时,站在讲台上的我禁不住叫了起来:“哇!太美了,我仿佛置身于柳树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反思【第1篇】活动反思:《咏柳》是贺知章所写的,这首诗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直接记忆一首古诗的难度要比一首歌要难很多,所以将本次活动进行了改编,利用幼儿喜欢的歌唱来记忆。
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非常的新颖,是一种全新的活动形式,采用的是黄梅戏的演唱方式,幼儿第一次接触戏曲,特别感兴趣。
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在熟悉古诗的基础上,能用黄梅戏调歌唱出来。
对此,我运用了图谱让幼儿很快的掌握节奏,并通过演唱让幼儿感受到黄梅戏曲调的特点。
整个活动让幼儿对黄梅戏和古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了解更多。
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挖掘更多新鲜事物利用资源来丰富孩子的视野,用孩子喜欢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真正做到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反思【第2篇】《咏柳》教学反思怎么写?以下是我们给你的范文格式参考。
在教学古诗《咏柳》其中的两行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一经“点燃”,学生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就展现出来:“剪出了火红的桃花”,“剪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剪出了大地的胡须――小草”预料之中的答案让我满意,正当我打算收场时,一位孩子说:“还剪出了这一大片春光。
”语出惊人,使我一愣,心中盘算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答案,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又提醒我:“要小心对待学生萌芽中的创新思维”。
也许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这个富有创意孩子的启发,接下来一个个孩子的发言则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带给了我更大的震动:“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转的鸟语”“剪出了草地上我们嬉戏的姿态”“剪出了春光中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咏柳》教学反思(15篇)《咏柳》教学反思1脑中深深地记住了鲁迅先生曾说的一句话:“孩子们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千万不能低估孩子们的潜能,一旦他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将在属于自己的儿童世界里无所不能、无所不为。
在教学古诗《咏柳》其中的两行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一经“点燃”,学生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就展现出来:“剪出了火红的桃花”,“剪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剪出了大地的胡须——小草”……预料之中的答案让我满意,正当我打算收场时,一位孩子说:“还剪出了这一大片春光。
”语出惊人,使我一愣,心中盘算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答案,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又提醒我:“要小心对待学生萌芽中的创新思维”。
有了这一想法,我马上把“球”踢给了孩子:“孩子,您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春天各种美好的事物汇聚而来,凑成了美丽的春光图,我想这各色景物都是春风拿剪刀剪下来粘贴成的。
”学生脸带笑容,似乎也在为自己的'这一新发现而兴奋。
我心中暗暗惊喜,马上就对孩子的回答给予了充分肯定。
也许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这个富有创意孩子的启发,接下来一个个孩子的发言则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带给了我更大的震动:“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转的鸟语”“剪出了草地上我们嬉戏的姿态”“剪出了春光中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剪出了风中悠扬的歌声”……最后一位同学俨然在做着精辟的总结“剪出了空气中快乐的气息”。
回到办公室,望着窗外美好的春光,我又在回味学生刚才的话语,发现这竟带给了我那么多享受的画面。
我明白了:有时候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给孩子强加成人的思想,儿童的世界是可以尊重的。
我又很庆幸:就是因为自己的顺势而导,才使诗意喷薄,精彩流淌。
咏柳教学反思〔精选3篇〕本节课的背诵目标、识字目标、情感目标成功达成。
但是诗文的理解方面还是不到位。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1、学生对古诗的意境感情理解比拟到位。
我采取学生自读,学生范读,老师评价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古诗情感。
另一方面,七律诗,指导学生从诗文的节奏入手,感悟韵律美,体会诗词意境。
2、学生当堂都能够背诵古诗。
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师生接读的方式,包括学困生在内的全体同学都能够有节奏的背诵古诗。
3、个体的示范性作用发挥的恰到好处。
本节课的诵读局部采取学生相互影响的方式,即通过个别学生的泛读,起到教师泛读的效果。
自读之后,指名本班的张国帅、胡瀚远、孟成存、李旭辉等朗读方面比拟好的学生泛读,提示其他学生找找自己与他们的差距,从而起到整体的修正。
我发现这个方式很好,比老师的泛读效果更好一些,学生之间的学习作用是无限的。
4、通过小组赛学的方式,大局部学生都能够当堂默写古诗。
我觉得这些都是这节课比拟好的局部。
这节课的缺乏之处与改良方式:1、对诗意的突破不够,虽然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收效甚微,只有班级的中上等学生能够准确的说出诗文的意思。
等我班多媒体修好后,下次古诗的教学我将试着采用多媒体图画的`方式。
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拟活泼,要抓住这一点。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
2、?春日?这首诗的最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整体的诗意学生理解不够,同时对这首诗写实的局部找的不准确。
回想了一下,我觉得可能是我对本诗的背景介绍不够深入,上课之初我只介绍了朱熹,点明这首诗是朱熹春日郊游时写的。
没有点明朱熹的写作特点。
导致学生对本诗歌有模糊的理解却说不出来。
?咏柳?、?春日?是两首古诗,前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所作,后者出自南宋诗人朱熹之手。
这两首诗都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咏柳》教学设计及反思三篇《咏柳》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1、观察春天来了柳树的变化。
画一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
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
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等诗。
听了这优美的旋律,老师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听,窗外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着。
多好的享受啊!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画面,看看哪位同学观察地最仔细,想得最深入1、初读古诗,了解大意(边读边出示ppt,边朗诵)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师范读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出示ppt,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认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学习第一、二句。
(1)、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2)、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2020
小学教学反思《咏柳》教学反思
_0223文档
EDUCATION WORD
小学教学反思《咏柳》教学反思_0223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下面是小学诗歌咏柳教学反思,仅供参考!
反思一:咏柳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始运用课件,通过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欣赏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一点,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从而明白整首诗的意思,以便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感情。
当汇报交流时,他们大多只是按照诗句的顺序,生硬地连起来,整句诗的意思听上去很别扭。
古诗的语言倒置现象较多,有时要先解释最后的词句。
孩子们较少接触,我强调诗句的意思可
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但要说通顺。
最后,部分的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得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会说的。
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这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一点上我的目的想让他们了解学习的古诗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他们掌握了方法,我们的古诗教学会更轻松。
在教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二月的春风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想会有很多很多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展现出来,但是也许是换班讲课的原因,学生的回答也仅仅是课件图片上的几个,思维并没有完全发散开来,在这一点,教师处理比较仓促,可以进一步引导,让他们放飞想象的翅膀。
在本课教学中,识字是随文进行,对“裁”“剪”两个比较易错字做了书写指导学习,我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整节课下来,感觉作为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还是没有完全放开,没有完全投入教学中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对诗的意境体会的不够到位,感情朗读没有达到最预期效果。
反思二:咏柳教学反思
《咏柳》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旨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背诵这首诗了。
所以,我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的7个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开始,我板书课题“咏柳”,问学生“咏”是什么意思,学生摇头,我鼓励学生查字典,得到“咏是用诗歌的形式描述,有歌颂、赞美的意思。
”我在咏字后面加了一个“柳”字,问“咏柳”是什么意思?“就是赞美柳树。
”“那快看图读古诗,说说诗人赞美了柳树什么?”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反思三:咏柳教学反思
诗,以其古朴深邃的已经感染着我们。
《咏柳》一诗,世人通过写初春二月柳树、柳叶、柳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继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春天景色的赞美。
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个学期的学习,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于是,对《咏柳》一诗,我作出了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熟读并能背诵这首古诗。
第二,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这两个要求是相互相通的。
通过诵读、男女互读,同桌互读的形式让学生熟悉诗句,结合图片和音乐让学生在多次的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意境,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三年级学生虽然对古诗诗意不作考查要求,但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理解诗句的能力,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诗句的意思,简单地写下来。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把诗意理解作为一个小小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与写的两相配合下,细细品味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继而理解题眼“咏”的意思,揣摩诗歌所要表达的歌颂、赞美之情。
《咏柳》一诗,通俗易懂,且文段短小,在教学中,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对古诗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