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高分子化学_教学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利用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09.10 KB
- 文档页数:4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一、引言《高分子化学》是化学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涉及的内容涵盖了高分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化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思政工作的加强,如何将思政教育与《高分子化学》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高分子化学》课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1. 设计目标《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高分子化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通过深入探讨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认识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对职业道德和法规的认识和遵守。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高分子化学领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活动。
2. 课程内容设计3. 教学方法设计为了实现《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目标,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
具体包括:1. 案例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选取一些与高分子化学相关的案例,例如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应用和问题等,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思政内容的关注和思考。
可以选取一些生产中出现的高分子材料质量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原因,讨论相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2. 实验操作高分子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验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高分子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设置一些涉及高分子化学制备和性能测试的实验,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高分子化学实验的乐趣和挑战。
高分子化学教学中无机化学知识的有效融入作者:王磊汪蓓蓓巩振虎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03期摘要高分子化学中融入了大量的无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适当的引入无机化学中的相关知识,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高分子化学知识。
文章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了无机化学知识在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以及平衡缩聚中的运用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分子化学无机化学高职院校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44“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之后新开设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及其化学反应,该课程的学习为学好后继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高分子化学”由于内容抽象、概念多、公式复杂等特点,使得很多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信心不足。
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该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该课程学习的质量,很多一线教师开始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其中,陈静、王小龙、何冰晶等①②③④认为,教学中不能孤立的去讲授该课程,应注重加强高分子化学知识和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无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学习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心得,分析了无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1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聚合反应是连锁聚合反应中最重要、最典型的一种聚合反应,生活中约60%高分子材料,都是按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的,如:PE、PP、PVC、PMMA、ABS、SBS、SBR、丁氰胶、丁苯胶等。
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单体借助于光、热、辐射、引发剂等的作用,使单体分子活化为活性自由基,再与单体分子连锁聚合形成高聚物的化学反应,聚合过程见图1,也就是说,要想使单体小分子转变成高聚物,活性自由基是贯穿着整个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主线,然而,什么是自由基?自由基是怎么产生的?自由基的活性以及自由基的化学反应等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只有掌握了自由基方面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学习接下来自由基聚合机理的问题。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一、引言《高分子化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内容。
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求。
二、课程目标1.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具体高分子化学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认识科学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实验实践和创新科研训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领导能力,并引导学生关注和解决高分子材料在环境、能源等方面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高分子合成方法与工艺;(3)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4)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5)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
2. 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高分子化学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2)实验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3)小组讨论和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和领导能力;(4)社会调研与实地考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四、教学实践1. 设计教学案例(1)案例1: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通过案例介绍高分子材料在废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高分子科技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
(2)案例2: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通过案例介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塑料替代、生物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实践操作与创新科研训练组织学生进行高分子材料的实验制备和性能测试,以及相关科研项目的参与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232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有机化学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中的应用效果探析梁炳炀1,张成业1,程玉新1,夏明欣1,李文华2(1.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11;2.青岛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11)摘 要:有机化学是聚合物材料的重要基础课,有机化学知识在聚合物材料合成、聚合物材料改性和聚合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高分子材料与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具体阐述。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机化学;应用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232-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梁炳炀,男,生于1999年,汉族,山东邹平人,本科,研究方向:有机化学合成,有色金属合成。
聚合物材料与生活密切相关,现代的常用聚合物材料,例如塑料、聚酯和橡胶,为日常生活和家庭提供重要帮助。
生产聚合物材料的分析是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的合成反应,有机化学是聚合物材料的基础合成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寿命,必须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
1 有机合成材料与高分子的定义1.1 有机合成材料定义以烯烃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化学合成法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过程就是有机材料的合成。
有机合成材料有很多种,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和合成橡胶的相对分子量都在10000以上。
是一种通常被称为人类的人工合成的聚合物。
有机的塑料有很多优点,比如耐高温,可以代替耐高温金属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东西主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比如有机玻璃制成的玻璃,用来存放物品的塑料袋,汽车的窗户,轮胎,等等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对天然材料极度依赖的时代。
在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史上,是人类科学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和突破。
石油产品、石灰石、水等合成原料含量丰富。
生产和加工过程非常简单,生产的产品性能这个性能是不同。
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1.2 有机合成材料成分因为在有机化合物的聚合过程中,一些长分子链的分子被意外地突破,导致一些结构相似但分子量不同的分子发生聚合。
B(C 6F 5)3在有机化学及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陈循军 崔英德#3 尹国强# 廖列文#(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西安 710072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绿色化工研究所 广州 510225)陈循军 男,30岁,博士生,现从事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3联系人,E -mail :Cuigdut @2006-05-14收稿,2006-08-20接受摘 要 B (C 6F 5)3与传统的Lewis 酸相比,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酸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被称为非传统的Lewis 酸。
B (C 6F 5)3的应用领域已经从最初的烯烃聚合共催化剂向有机化学及高分子化学的其它各个领域发展。
B (C 6F 5)3催化的反应与传统Lewis 酸催化的反应在反应机理及反应结果上均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主要综述B (C 6F 5)3近年来在有机化学及高分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
关键词 三(五氟苯基)硼 醇还原 羰基还原 聚硅氧烷 烯烃聚合Application of T ri(pentafluorophenyl)borane in Organic Chemistryand Polymer ChemistryChen Xunjun ,Cui Y ingde#3,Y in G uoqiang #,Liao Liewe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 orthwestern P olytechnical University ,X i ’an 710072#Institute of G 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T echnology ,G uangzhou 510225)Abstract C 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ewis acid ,B (C 6F 5)3was m ore stable in m oisture and air ,easier handled withstrong Lewis acidity ,and it was called nontraditional Lewis acid.The application of B (C 6F 5)3has been extended from cocatalyst of olefin polymerization to many other fields in organic chemistry and polymer chemistry.The mechanism and the results of the reaction catalyzed by B (C 6F 5)3were different from analog ous reaction catalyzed by traditional Lewis acid such as AlCl 31The progress of application of B (C 6F 5)3in organic chemistry and polymer chemistry was reviewed ,including reduction of alcohol ,reduction of carbonyl ,olefin polymerization ,allylation of secondary benzyl alcohol and its derivatives ,allylation of propargyl acetates ,reduction of phosphonic and phosphic esters ,preparation of polysiloxane copolymers from alkoxysilanes and organohydrosilanes.K ey w ords T ri (pentafluorophenyl )borane ,Reduction of alcohol ,Reduction of carbonyl ,P olysiloxane ,Olefinpolymerization三(五氟苯基)硼烷(B (C 6F 5)3,TPFP B )早在1964年就由Massey 和Park [1]制备出来了,但此后20多年B (C 6F 5)3的应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20-11-25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2017068)作者简介:汪海平(1979—),湖北武汉人,副教授,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及有机化学的教学与研究。
浅谈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汪海平1,孙 静2,刘 芸1,胡思前1(1.江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56;2.武汉市第六中学,湖北武汉 430015)摘要:《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课程紧密相连,后者是学习前者的基础。
将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高分子化学中的教学思路,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效改进高分子化学教学的课堂气氛。
本文结合《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经验,就有机化学知识在辅助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实例和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教学;应用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1)04-0206-03DiscussionontheApplicationofOrganicChemistryKnowledgeintheTeachingofPolymerChemistryWangHaiping1,SunJing2,LiuYun1,HuSiqian1(1.SchoolofChemical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JianghanUniversity,Wuhan 430056,China;2.WuhanNO.6HighSchool,Wuhan 430015,China)Abstract:Polymerchemistryiscloselyrelatedtoorganicchemistry.Thelatteristhebasisforthelearningoftheformer.Theteachingideabyconnectingthebasictheoreticalknowledgeoforganicchemistrytothepolymerchemistrycanimprovestudents'understandingandapplicationabilityoftheknowledge,andeffectivelyimprovetheclassroomatmosphereofpolymerchemistryteaching.Inthispaper,basedontheteachingpracticeofPolymerChemistryandOrganicChemistry,someexamplesandopinionsabouttheapplicationoforganicchemistryknowledgeinthepolymerchemistryteachingareputforward.Keywords:organicchemistry;polymerchemistry;teaching;application 《高分子化学》(后面简称《高化》)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塑料、橡胶、纤维、涂料、黏合剂等各种材料中主体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与反应理论的一门科学,它以四大基础化学知识为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1]。
《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分子化学是化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思政的设计与实践,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思政设计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涉及到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知识,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思政设计和实践,可以将学术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高分子化学作为新兴学科,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思政设计与实践,可以让学生了解高分子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思政设计与实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 研究目的《高分子化学》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内容繁杂且深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不足。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框架,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活动中,并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第41卷2024 年 3 月应用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 第3期452⁃458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尚成新 郝俊生 王松柏*(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西大学), 太原 030006)摘要 随着高等学校面临的教学形势的变化,“课程思政”、“新工科”和“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被相继提出。
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高校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必将发生转变,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山西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设的高分子化学实验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树立正确的实验观念,实验内容多样化,探寻实验的兴趣点,注重能力的多层次培养,即“观念-内容-兴趣-能力”模式。
关键词 新工科;实验教学;教学模式;高分子化学中图分类号:O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24)03-0452-07自2017年教育部启动新工科建设以来,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工程人才的培养,完善工科课程的教学模式,推动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培养。
高分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高分子聚合物的合成机理和化学反应,是化工和材料等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培养工科人才的必修课程。
高分子化学实验是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学习高分子聚合物的各种合成方法,涉及到缩聚和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自由基共聚、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等知识点,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不可或缺。
基于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实验教学体系更应该与新工科的理念相结合[1-2]。
目前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与化学学科其它分支相比,显得还很薄弱[3]。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单独开设高分子化学实验的高校较少,可能与整个学科发展历史短有关; 第二,高分子化学实验中可开设的实验项目数量偏少,一般均少于10个,而其它学科实验项目数量一般为20~30个; 第三,大部分实验项目已应用多年,缺少新颖性[4]。
有机化学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中的应用身份证号码:******************摘要:随着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目前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有机化学材料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我国化工企业也在加大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力度。
有机化学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中也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
高分子材料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有机化学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摘要:分析了有机化学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分析了高分子材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化工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有机化学;应用近年来,高分子材料慢慢进入人们的生活,几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但是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比较复杂,有机化学是高分子材料合成的基础。
有机化学的实际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化工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有机化学可以有效抑制污染物的产生,合理使用高分子材料可以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促进我国化工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1有机化学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中的应用1.1复合材料的应用复合材料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可以为人们提供不锈钢、铝合金制品等各种复合材料。
与其他材料相比,这种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低、耐高温的特点。
这些特点也有助于这类高分子合成材料迅速占领市场。
在建筑行业,复合材料经常被用于地板装饰。
复合材料也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造船和航空航天。
这种有机化学合成的复合材料可以自行降解。
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工企业也在降低复合材料的生产成本,创造低成本高性能的复合材料。
1.2有机化学应用于聚合物材料改性有机化学应用于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可以不断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而高分子材料原有的特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化工企业可以对高分子材料原有的特殊效果进行改性。
通过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化工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材料。
例如,化学工业可以修饰所有的纤维素分子,它们是葡萄糖分子的产物。
里面的葡萄糖成分可以通过修饰加入到其他化学活性中,从而改变原料的特性。
“高分子化学”思政案例的探索与实施发布时间:2023-07-18T07:25:41.003Z 来源:《教育学》2023年5月总第320期作者:杨敏[导读] 推动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培养卓越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理工科专业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把教师思想引领和学生价值观塑造融入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有利于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理工科人才。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推动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培养卓越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理工科专业课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同时,把教师思想引领和学生价值观塑造融入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思政育人效果,有利于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理工科人才。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与化工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高分子化学课程里的思政案例进行充分地挖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协同育人效果,强化学生工程伦理,培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分子化学教学改革一、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大学生的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模式,该模式将有助于解决各类高校思政教育仅限于思想政治课的“孤岛”困境,彻底改变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两张皮”现象。
二、《高分子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高分子科学从建立到现在大约百年的时间,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完整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高分子材料不仅应用到人类的衣食住行,还扩展到像大飞机、高铁以及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高分子化学是材料﹑化学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在讲授高分子知识点的同时,把高分子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出来,让高分子化学这门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才兼备的化学、材料等相关专业的人才。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14DOI:10.16660/ki.1674-098X.2018.19.214《高分子化学》教学浅析①王倡春 张泽武 汪太生 赵学娟 张凯铭(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摘 要:《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专业与复合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涉及众多后续课程的学习。
随着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对新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发凸显了高分子化学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采用形象化比喻、短视频(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分子 教学 翻转课堂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7(a)-0214-02①作者简介:王倡春(1979,4—),男,汉族,江苏兴化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等本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与材料领域的其它学科相比,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历史较短。
自从staudinger提出“大分子”概念以来,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许多科学技术领域,且随着不同学科(比如,新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等)的交叉与融合,对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分子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既包括理论知识的讲授,又含有实验教学的内容。
我校选用潘祖仁先生编著的《高分子化学》[1]为教材。
该书主要以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为主,稍偏物理化学,以聚合反应机理和动力学为主线,贯穿全书。
1 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引入高分子化学的概念《高分子化学》涉及到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课程[2]。
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从学生已掌握的先学课程的知识点出发,引入高分子相关的基础概念。
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用于解析和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高分子材料通常由重复单元构成,而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学科,通过有机化学的知识,我们可以了解高分子材料中重复单元的结构和性质,进而理解和预测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其次,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合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机化学提供了丰富的合成方法和策略,高分子化学借助这些有机合成的方法,开发出了各种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途径。
例如,聚合反应是高分子合成的基础,而聚合反应中的引发剂、催化剂等都是有机化学的概念和方法。
此外,有机化学知识还可以在高分子的改性、功能化和应用领域发挥作用。
有机化学的方法可以将功能化基团引入高分子链中,从而赋予高分子特定的性质和功能。
例如,将具有特定反应活性的基团引入高分子中,可以实现高分子的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的调控和应用。
最后,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分析和表征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分子化学要求对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准确的表征和分析,而这些分析方法通常需要用到有机化学的测试原理和仪器设备。
例如,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仪器在高分子的结构分析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这些仪器的背后原理则是建立在有机化学的基础上的。
总之,有机化学知识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解析、合成和功能化提供了基础。
有机化学的知识与高分子化学的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原理和应用,从而为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和研究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方法。
对《高分子化学》课程中若干难点的教学体会高分子化学是研究聚合物的成分、结构、性能及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其内容十分丰富,是现代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将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化学学科具备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特点。
《高分子化学》作为高分子科学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因此要讲好这门课程并非易事。
下面是笔者对该门课程中若干难点的教学体会。
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各种有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了解与掌握聚合反应、共聚合反应、加聚合反应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使用的都是中文版教材,如《高分子化学》(1)李天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李长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梁国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等。
这些版本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学时数相对较少,因而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教授的内容,教学上只须在重点章节和难点部分给予详细介绍即可。
另外,对于新技术、新方法,建议通过多媒体或其他途径向学生进行介绍,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实验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基本概念”是指导和统领课堂教学工作的准绳,学生往往是先入为主,因此必须精心备课,切忌人云亦云,跟着老师“亦步亦趋”。
由于近几年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使得课程的内容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即对象变了,但教学模式却没有变,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让学生“做”去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讲解每一个概念,使学生对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反映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原理”则是在教师讲授中强调,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结合工程实例教学,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反映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原理”则是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及其应用。
基金项目:兰州交通大学青蓝人才工程基金项目(Q L 206201A );作者简介:王小龙(19772),男,博士,副教授,从事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3通讯作者,E 2mail :wangxl @.教 学《高分子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有效利用探索王小龙3,何乃普,王九思(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 摘要: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紧密相连,后者是学习前者的基础。
在高分子化学教学中,有效利用有机化学知识解释聚合物的一些概念,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高分子化学知识。
本文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了几点利用有机化学知识帮助解释高分子化学中的概念或反应的实例,并对教材中存在的疑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教学;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解释《高分子化学》是理工科院校化学、化工、高分子材料及其它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本科生学习后续的相关课程非常重要。
高分子化学方面的教材很多,各具特色,但基本内容大同小异。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高分子化学课程一般采用浙江大学潘祖仁教授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高分子化学》(第三版)作为教材(以下简称潘版《高分子化学》)。
该教材以聚合反应机理和动力学为主线,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高分子化学的新发展也有所涉及,适合用于工科本科生教学[1]。
从化学课程系统来看,高分子化学与有机化学紧密相关,可以说后者是学习前者的基础。
高分子化学中的许多反应虽然有聚合物自身的特点,但与有机化学中的反应也有很高程度的相似性。
作者在讲授《高分子化学》的过程中发现,如果将其中的有些内容结合有机化学知识来加以解释,把教学方式由“填鸭式”变为“启发式”,学生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目前国内已有较多的关于《高分子化学》教学的论文报道[2~4],在此,作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从有效利用有机化学知识来帮助解释高分子化学有关概念的角度出发,举例探讨几点《高分子化学》教学中的体会。
1 自由基聚合中结构单元的连接方式潘版《高分子化学》2131112节中讲到,在自由基聚合的链增长反应中,结构单元间的结合可能存在“头2尾”和“头2头”相连两种方式,但主要以“头2尾”形式连接。
教材中从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对此做了说明,但不太详细。
学生虽然此时已学习了有机化学课程,但实际经验表明,很多学生都存在对以前所学知识记忆模糊甚至完全遗忘的特点,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回顾有机化学中相关的知识点,略加深入的予以解释。
首先是位阻效应,单体中双键的一端连两个氢原子,而另一端连了一个氢原子和一个取代基,显然两个氢原子一端的位阻小,因此自由基会优先进攻此端从而形成“头2尾”相连的形式。
其次是电子效应,有机化学中讲到自由基的稳定性次序是:叔碳自由基>仲碳自由基>伯碳自由基,这是由于超共轭效应所致;另外,当自由基碳上连接有苯基(X=Ph)等具有π键的取代基时,便会产生p2π共轭效应,从而使自由基更稳定。
自由基越稳定,就越容易形成,因此也会促使自由基链增长主要以“头2尾”形式相连。
如此,使学生在理解原理的情况下掌握知识,学习显然会更加有效。
2 烯丙基单体的自阻聚作用潘版《高分子化学》21712节中讲到,烯丙基单体(CH=CH—CH2Y),如丙烯、异丁烯等单体对自由基2聚合的活性较差,聚合速率和聚合度都很低,即存在自阻聚现象。
这可以联系有机化学知识给予进一步解释,使学生加深理解。
烯丙基单体(CH=CH—CH2Y)的双键邻位碳上有α2H,在反应体系中有活性较高的链自由基存在的2情况下,α2H很容易被链自由基夺去而形成烯丙基自由基,即发生了向单体的链转移。
为什么α2H很容易被夺去呢?根据有机化学知识我们知道,自由基越稳定就越容易形成,而此处所形成的烯丙基自由基存在p2π共轭效应,这使得此类自由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因此α2H被轻易夺去从而发生了向单体的链转移。
也正是由于烯丙基自由基有高度的稳定性,因此它再不能引发新的链增长,而只能与其它自由基结合使链终止,即起到了自阻聚的作用。
因此烯丙基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只能得到聚合度很低的低分子量产物。
3 共轭效应对自由基反应速率的影响潘版《高分子化学》3151311节中讲到,有共轭稳定和无共轭稳定的单体和自由基间有四种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的次序为(有s表示有共轭效应,无s表示无共轭效应):Rs・+M<Rs・+Ms<R・+M<R・+Ms教材中利用两组势能曲线图对以上反应速率常数的次序做了说明。
该图中以垂直的实线表示出各反应的活化能,实线越长表明活化能越大,因而反应也越难进行,即反应速率常数越小。
但图中的垂直实线除一条明显较短外,其它三条似乎难以分辨出长短,并且教材中也没有具体给出进一步说明的活化能数据。
因此,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但是,此处仍然可以联系有机化学知识加以解释。
首先分析Ms和M两种单体中,哪个更容易发生自由基反应?有共轭效应的单体Ms与自由基反应后生成的新自由基仍然有共轭效应,故此新自由基比较稳定。
而单体M与自由基反应生成的新自由基无共轭效应,因此也不稳定。
前边已经提到,形成的自由基越稳定,反应越容易进行。
所以单体Ms比M 更容易进行自由基反应,当它们与同一种自由基反应时,很容易得出反应速率常数的次序,即:Rs・+M<Rs・+Ms及R・+M<R・+Ms但Rs・+Ms与R・+M两种反应哪个更快(即哪个反应速率常数更大)呢?两种自由基Rs・和R・中,有共轭效应的自由基比无共轭效应的自由基稳定,而自由基越稳定,其反应活性就越低,即Rs・的反应活性低于R・。
但前边已经分析得出,Ms比M更容易进行自由基反应。
因此,在Rs・+Ms与R・+M两种反应中,自由基和单体的反应活性恰好都是高低搭配,这似乎使我们无法分辨出反应的快慢。
但教材31512节中利用具体数据的比较已明确指出,取代基(在此为产生共轭效应的取代基)对自由基活性的影响比对单体的影响要大得多。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Rs・比R・反应活性降低的幅度要远大于Ms比M反应活性升高的幅度。
从而在Rs・+Ms与R・+M两种反应中,前者的反应速率常数要小于后者。
如此,便圆满解释了有共轭稳定和无共轭稳定的单体和自由基间四种反应速率常数的次序问题。
4 离子聚合中加入终止剂后的反应在潘版《高分子化学》第5章“离子聚合”中提到,阳离子聚合可发生链转移终止,也可以人为添加终止剂来终止。
而阴离子聚合为活性聚合,必须加入终止剂才能终止。
虽然两种离子聚合截然不同,但教材中提到在两种离子聚合中都可以用水或醇来作为终止剂,这是为什么呢?显然,联系有机化学知识,就可以很好的对此予以解释。
在阳离子聚合中,有碳正离子存在。
加入水或醇后,由于水或醇的氧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是很好的亲核试剂,因此会进攻碳正离子形成碳2氧单键。
最后氧上脱除一个H+后,便在原来带正电的碳原子上连接了一个羟基或烷氧基,从而使阳离子聚合终止。
而在阴离子聚合中,存在的是碳负离子。
从有机化学角度来看,碳负离子是一种比OH-和RO-更强的碱,当加入水或醇后,碳负离子便会轻易地从水或醇的氧上夺取H+而形成碳2氢单键,因此可迅速使阴离子聚合终止。
由此可见,尽管在两种离子聚合中可以加入水或醇这样相同的终止剂,但进行的反应却显然不同。
5 结束语在一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领悟相关知识都是最可取的方法。
尽管高分子化学中的许多反应有聚合物的特性,但其反应机理还是以有机化学反应为基础。
因此,在高分子化学的教学中,适当联系有机化学知识对高分子化学中的一些现象和概念加以解释,显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 王国建.高分子通报,2007,(1):62~65.[3] 李丽.高分子通报,2006,(2):64~69.[4] 张镭.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18(3):202~203.The Exploration for E fficient Application of Organic ChemistryK now ledges in the Polymer Chemistry TeachingW ANG X iao2long3,HE Nai2pu,W ANGJiu2si(School o 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Lanzhou Jiaotong Univer sity,Lanzhou730070,China)Abstract:P olymer chemi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organic chemistry.The latter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earning of the former.In the polymer chemistry teaching,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related concepts if we use organic chemistry knowledge to explain s ome concepts of polymers.In this paper,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several exam ples of explaining s ome concepts and reactions in polymer chemistry by using organic chemistry knowledge are reported.Meanwhile,s ome opinions about the doubtful point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are put forward.K ey w ords:T eaching;P olymer chemistry;Organic chemistry;Expl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