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格式(2013年课改)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1、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2、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3、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交流与讨论能引发细腻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大胆的想象,又有根据的假设。
2、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检验假设的实验。
教学重点:能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并完善线圈圈数和电磁铁磁力的关系的实验教学准备:电池(有的组1节、有的组2节)、电池盒、导线、1根长约1米的导线、大小不同的铁钉、1包大头针。
教学过程一、对比导入,引出问题师:上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电磁铁,谁来说说电磁铁是由那几部分构成的?生:铁芯、线圈、电流师:下面请各小组也来制作一个电磁铁,试一试能吸多少大头针?学生动手制作电磁铁,实验师:各小组汇报电磁铁吸大头针个数。
生1:我们组制作的电磁铁能吸上8个大头针生2:我们组能吸上来20个大头针生3:我们组只能吸上来2个。
师引导:为什么各组制作的电磁铁吸起来的大头针数不一样呢?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究竟跟什么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板书课题)。
二、大胆猜想,充分假设师: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大家猜猜看,并且说说根据什么猜测的?(板书:猜想)生:可能和电池多少有关,我觉得串联电池多,电流就大,磁力就大生:可能和缠绕的圈数有关,因为电磁铁是由线圈组成,线圈缠的多,磁力就大。
生:可能和铁钉大小粗细有关。
学生汇报时,老师进行板书(把学生的各种假设板书出来)师:刚才各个小组都作出了自己的假设,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是否与缠绕的圈数有关三、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假设,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是否与缠绕的圈数有关3.制定研究计划:师:为了使研究更科学,在研究之前,我们首先要制定研究计划(板书:制订计划)师:现在我们研究的问题已经明确了,而且已经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假设。
2013年秋季大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稿
二手教案
活动时间:2013年9月
活动内容:
三年级语文科第七单元课文9-12课、语文园地三
活动组成员:
黄淑军(组长)、谢琼美、谭成凤
活动要求:
1、活动组成员在初稿教案上对该教师对该内容的教案设计做
认真审阅,并在电子文档上做批注。
2、活动组经过研讨达成共识,形成第二手授课教案。
初案教师:
议案教师:黄淑军(组长)、谢琼美、谭成凤
执教教师:
本单元教学时间:课时
2013年秋季大河镇中心小学集体备课稿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
执教教师:
教学单位:
Q Q :
联系电话:。
教案基本格式及范例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来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
一个好的教案需要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以保证教学内容有条不紊地传达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教案的基本格式并提供一些范例,供读者参考。
一、教案基本格式1. 课程信息在教案的开头,应该包含课程信息,明确所教授的学科、年级和课程名称等。
2. 教学目标紧接着,应该列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能够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
3. 重难点分析接下来,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4. 教学准备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列出备课所需的教材、教具、PPT等教学辅助工具,并确保这些准备工作充分,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5.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为详细的部分。
教师应该按照时间顺序,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多个小节,并详细描述每个小节的教学内容、学习活动、学生参与方式等。
6. 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教案范例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教案范例,以英语课为例:课程信息:学科:英语年级:初中八年级课程名称:Unit 3, Lesson 2教学目标:1. 学会询问路线和给出指引。
2. 学会使用方位介词描述位置。
3. 通过表演和交流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重难点分析: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对于方位介词的使用可能较为困难。
同时,学生可能对指引他人的具体表达方式不够熟悉。
教学准备:1. 教材:《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2. 教具:投影仪、PPT、录音设备3. 教学辅助材料:练习题、角色扮演道具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投影展示一张含有道路和建筑物的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Where is the bank?2. 展示与讲解(10分钟)老师以图片为依据,讲解方位介词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多个例句帮助学生理解。
3. 练习(2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城市中询问路线和给出指引的情景。
教案标准格式一、教案基本信息。
1. 教案名称,学生姓名+课程名称+教学内容。
2. 编写者,教师姓名。
3. 适用年级,教学对象的年级。
4. 课时数,本节课的课时数。
5. 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概述,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 教学准备,教师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如何引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知识讲解,对新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3. 例题分析,通过例题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
4. 练习与训练,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训练。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念。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分析,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2. 教学问题分析,分析本节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3. 教学改进措施,针对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下节课教学准备,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五、教学资源。
1. 教学用书,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名称。
2. 教学工具,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学工具。
3. 多媒体资源,本节课所使用的多媒体资源。
六、教学反馈。
1. 作业布置,布置本节课的作业。
2. 课后辅导,对学生课后的辅导与指导。
3. 学生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以上就是教案标准格式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出。
一、课程名称:(例如:《走进春天》)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并学会书写“春天”、“花朵”、“绿意”等生字词。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春天的特点和季节变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 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应用。
-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课文《走进春天》的电子文档或纸质文档。
-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 生字卡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 准备好书写工具,如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春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了解。
(二)新课讲授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独立完成生字卡片。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并书写。
2. 学生分组,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五)作业布置1. 复习课文,熟读课文。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春天的美景。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4. 课后如何进行针对性辅导?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案基本格式及范例一、教案基本格式1. 教案标题:清晰准确地说明教案内容和目的。
2. 授课对象:列明授课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年级、科目等。
3. 教学时间:标明教学时间,包括具体日期和时段。
4. 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达到的认知和技能目标。
5. 教学重难点:指出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6. 教学方法:说明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范等。
7.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内容编排,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8. 教学过程:详细描述教学过程,包括引入、讲解、练习和总结等环节。
9.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为教学提供参考。
10.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教案范例教案标题:《初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授课对象:初一(九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022年5月12日上午第一节课教学目标:1.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能够综合应用反应速率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2. 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方法:示范授课、实验演示、讨论互动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及作用机制;3. 反应速率与反应能量的关系。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入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2. 讲解:介绍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进行案例分析;3. 练习:设计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情分析: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但对反应速率这一概念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深化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教案基本格式及范例,希望能够对您编写教案提供一定的帮助。
人教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 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
-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 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道具等。
-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2. 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相关学习资料。
- 携带文具、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引入本节课主题。
-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 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 实践活动- 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反思-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5. 布置作业- 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作业要求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和完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评价:- 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质量等。
3. 学生自评与互评:-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3. 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
八、教学延伸:1. 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年级:XX年级教材版本:XX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
-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度。
-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学习生字词,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小奖品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学生分享预习心得,教师点评。
二、生字词教学1. 教师展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教师讲解生字词的书写方法,学生练习书写。
4. 教师检查学生书写情况,给予表扬和鼓励。
三、课文朗读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朗读表现,给予指导。
四、课文理解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3. 教师总结,讲解课文主旨。
五、拓展延伸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所学,提出疑问。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预习下一课内容。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课题语文乐园七课题13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3)蜗牛吃食、繁殖和栖息方面各有什么特点?(4)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征?哪些地方令你感到吃惊?3.练习: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1)()蜗牛背着房子走,()我们不会认为一小时爬行4米太慢。
(2)()蜗牛的视力不好,()它的嗅觉很灵敏。
(3)()蜗牛的牙磨坏了,()会长出新的。
三、感悟蜗牛的“慢条斯理”1.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蜗牛的生活是慢条斯理的?2.讨论交流思考题。
3.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一问一答。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问一答,就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蜗牛“慢”的特点上来了。
)4.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读出疑问与惊讶的语气。
四、拓展延伸1.课文介绍了蜗牛的习性,谁还搜集了有关蜗牛的其他资料?补充介绍资料。
补充介绍:蜗牛除了钙质硬壳以外,全身都是软软的,但它的力气可大呢,能背动比自身重20倍的东西,能移动比自身重210倍的物体呢!2.“蜗牛的自述”:以第一人称复述课文,深化理解,练习表达。
五、作业1.选择正确的答案。
破折号的作用有:①注释说明;②表示声音的中止、停顿、延长;③表示话题转移;④表示语意的递进。
(1)这“地毯”是它自己铺的——一条黏液做的“地毯”。
()(2)观察蜗牛是挺有趣的——假如你能找到它们的话。
()2.练笔:观察一种动物,抓住特点写下来。
3.练习: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4.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蜗牛的生活是慢条斯理的?5.朗读第1、2自然段。
读出疑问与惊讶的语气。
课题14昆虫迷课题怎样写和“少”组合的字课题《红楼梦》阅读指导。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所再现的真实的人物、场景、气氛,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特别是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2.充分调动学生爱国情感,明白只有理直气壮地维护国格、树立自尊的人格,才能赢得他人尊重的道理;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坚定维护祖国尊严和独立的信心。
能力目标:1.分析“我”的答辩技巧,培养听说和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1.梳理各个回合问答的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2.体会“我”不卑不亢、自尊自爱、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及“我”敏捷的思维和随机应变的特点。
教学难点:品味文中细腻生动的人物描写,把握文章的侧面描写及环境描写。
教学方法:朗读与提问并用教学过程:说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
一、课文导入:由关于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概述导入。
二、读课文并反馈(1)读完这篇文章,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文章浅显意赅,学生先讲体会,比教师直接分析课文要好。
三、请以大胡子教授的视角复述这个故事教师明确:复述是汉语能力的高度体现。
本故事比较简单。
从记叙文的四要素看,时间:那年的十二月地点:巴黎十二大学的一堂对话课人物:教授、我、其他国家的留学生事件:我和教授对话四、问题“大胡子”教授是个怎样的人,他提出的问题如此“刁钻古怪”,后来他对“我”脱帽致敬,前后是否矛盾?体会“大胡子”教授对“我”(中国人)的态度。
1.分角色朗读,思考问题。
2.分小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讨论明确:A.教学严谨,教学水平高,为人正直的学者。
(1)提的问题难度高;(2)对学生熟悉了解;(3)提问思路敏捷。
B.提问的真正目的:测验中国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C.了解了中国人,产生了敬意。
北大附小内部材料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