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语言、朗诵和歌唱的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7
浅议声乐演唱中语言与声音的相互关系作者:田培郁来源:《商情》2013年第47期【摘要】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完全脱离语言的纯歌唱发声。
语言与声音是有矛盾的,只有适应处理这个矛盾,才能使语言与声音相互协调一致。
为了达到更好的音响效果,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和声音的基本规则,还要研究在不同的声乐风格、种类中如何处理声音与语言,旋律与语言的关系,使它们融合统一在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的音乐表演中。
【关键词】语言;声音;演唱;结合“声乐”是一种音乐表演艺术,从事声乐表演要具备音乐基础知识、发声技能、歌唱语言和表演能力以及相关知识及修养,目的是在演唱时创造性地把声乐作品变成实际音响和形象。
声乐艺术表现是音乐艺术的灵魂和生命,在其艺术表现动机中声音与语言合为一体,成为歌声。
严格的说,没有真正完全脱离语言的纯歌唱发声,也没有完全脱离声音的纯语言。
语言与声音是有矛盾的,只有适当处理好这个矛盾,才能使语言与声音互相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合成优美的歌声。
在歌唱当中,尤其是在运用美声唱法时,就更需要把生活中自然讲话方式作一些变化,在保持语言质量仍然清晰的基础上使之与良好的喉、咽形态相配套。
嗓音功能本身是每个人生来固有的,但是唱得动听的能力却是训练的结果。
歌唱是通过特殊的训练方式,把语言与声音完美结合而获得的。
要解决语言与声音的关系首先要掌握以下规则。
1、语音中的唇形有以下几种:圆唇、展唇、半圆唇、半展唇,在实际演唱中,无论什么字都用一种口型演唱很难获得好的共鸣,因此歌唱中的语言,该是什么唇形就用什么唇形,但口腔的开度随音高上升而略有增加。
2、每一种元音的口型都随音高和音量的增加而夸张、扩大。
如:在发“a”元音时下巴张的太小,就变成元音“e”;再小一些就变成元音“i”的发音。
各种元音的发音都源于自然,因此我们要按照规律自然发声,这样才能获得好的音响效果。
3、在元音夸张、放大时,舌位摆放不变,使每个元音特有的音色得以保持。
如:元音“i”,上下牙齿齿缝很接近,舌面与硬腭形成一个扁平空间,为了获得“i”较好的音色,在歌唱时牙关要松开,下巴放松,喉头放低,口腔开度略微加大,这样舌面与硬腭形成一个放大的扁平空间,便可得到元音“i”较好的音色。
浅析声乐教学中朗诵歌词的作用作者:冯小阅来源:《黄河之声》2019年第13期摘要:歌唱是语言的升华,语言也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旋律走向、节奏的韵律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著深刻的联系,朗诵同样是以丰富的技巧来表达语言的艺术形式,通过朗诵这一形式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以及声乐演唱中的强弱节奏的把握,让声乐演唱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声乐;教学;朗诵朗诵指的是把文学作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一定的发声技巧与处理,把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表现出来。
声乐作品是语言与音乐的结合,歌唱是语言的升华,语言也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旋律走向、节奏的韵律与歌词的抑扬顿挫有着深刻的联系,通过朗诵这一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歌词中的韵律感,掌握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以及声乐演唱中的强弱节奏的把握,让声乐演唱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一、有助于歌唱中的咬字吐字在声乐教学中,引领学生朗诵歌词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歌唱中咬字吐字的方法。
声乐演唱提倡“字正腔圆、清晰有力”,无论是歌唱还是朗诵这一要求都是一致的。
歌唱是一门较为综合的艺术形式,而朗诵则更侧重语言的处理。
因此,在进行歌唱教学中先进行朗诵的练习,学生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置到咬字吐字上,在歌唱之前能够解决咬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为例,该作品根据宋代苏轼的词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填曲而成,该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青主为其填曲,完成了该首声乐作品,旋律能够较好地表现原词的气势和内涵。
因此,学生先朗诵歌词能够把歌词中的咬字行腔把握好,如其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句,可引导学生先进行聆听其他朗诵者是如何表现的,通过“聆听-对比-朗读”这一过程,使学生在听与读的过程中逐渐找到朗诵的技巧,然后进行较为夸张地朗读,以表现出对东汉末年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同时也有时间把精力放在每个字的咬字、归韵、收声上,以便在加入音乐之后能够把歌词按照要求演唱出来,这样学生声音表现更加立体,能够达到“字正腔圆”的演唱要求,舞台表现也更具有感染力,观众更能对歌词中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产生共鸣,达到较好的演出效果。
朗诵与歌唱在发声状态和语言运用方面的共同之处作者:尚东孙伟民来源:《当代音乐(上旬刊)》2016年第11期[摘要]朗诵是通往唱歌的桥梁,而唱歌又是朗诵的进一步发展,那么朗诵与唱歌无论从发声状态上还是语言表达上,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当然也有区别。
将其异同之处加以分析,有助于提高朗诵和唱歌的水平。
本文阐明了朗诵与唱歌在发声状态和语言运用方面的共同之处。
[关键词]朗诵歌唱;语言运用;发声状态中图分类号:J6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11-0066-02既然朗诵是通往唱歌的桥梁,而唱歌又是朗诵的进一步发展,那么朗诵与唱歌无论从发声状态上还是语言表达上,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当然也有区别。
若将其异同之处加以分析,将有助于提高朗诵和唱歌的水平。
本文对其共同之处加以论述。
一、在发声状态方面的共同之处(一)控制呼吸、增加共鸣、提高声位、改变声音走向演讲、朗诵和唱歌,都不能像口语那样发声仅局限在口腔内,也就是说必须使发音的着力部位挪后,将三个共鸣区(低音、中音、高音区)接通,音位提高,运用混合共鸣来扩大音量、扩大音域,必要时要改变声音走向,以此美化音色。
尤其是朗诵和歌唱,在这一点上几乎是一致的。
(二)声调音区和共鸣区的配合汉语字调的规范性在声乐训练中十分重要。
例如“久有凌云志”(毛主席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句词中,有三个字“久”“凌”“云”,都要进入头腔区。
“久”是上声字,调值为214,但因“久”的实际调值由214变为近似于阴平字,调值为35,较原调高一度,应进入头声区。
加上“凌云”是两个阴平字,又都是归鼻音韵尾的字,因而朗诵时自始至终均需打开鼻腔,使共鸣更加丰满通畅。
“有”字原为上声字,由于连续变调而只降不升,实际音值为21,这就需要进入胸音区。
可见朗诵时,不仅要运用共鸣腔,而且还经常涉及头声、胸声共鸣腔,因而经常练习朗诵,不但有助于语言的准确、清晰、亲切,而且还能增进调节共鸣腔体的能力,对唱歌的确有很大帮助。
论朗诵与歌唱的关系作者:王春蕾来源:《大观》2016年第02期摘要:歌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语言与音乐的结合。
在声乐学习中,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在歌唱之前先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为的是能够更好地熟悉歌词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更主要的是朗诵能够帮助学生练习歌唱基本功,吐字清晰,提高发声训练的效果,增强艺术处理的能力。
关键词:朗诵;歌唱;关系;作用朗诵与歌唱都是表现声音的艺术。
歌唱是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
朗诵亦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表达作品思想的语言艺术。
二者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却有密切的内在关系。
歌唱与朗诵都是口语的加工和提高,都是人类通过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如今的歌唱与朗诵也都是在舞台上与观众较远距离地交流,需要扩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做到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才能准确、清晰地表情达意,以此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一、朗诵与歌唱的概述(一)朗诵1.什么是朗诵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
顾名思义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表达作品思想情感的语言艺术。
使得有声语言更为准确、生动,使听者愿意接受且从中得到感悟。
2.朗诵的特点(1)变化与对比。
当我们面对着凝聚作者全部心血的作品时,朗诵者应该做的就是尽所能的去感受,用生动的语言去真实的表达。
因此我们需要在语势上把握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情感表述,即语言表达过程中声调的高低,音色的虚实,节奏的快慢,语气的强弱。
只有我们在充分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前提下,恰当地运用这种文字间的变化与对比,才能准确地表达作品。
(2)尺度与分寸。
这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刚开始需要基本功与技巧,在对作品进行整体艺术把握的前提下刻意修饰,当技巧运用达到一定水平时,便超越了“刻意”,进入“无意”,不去考虑技巧,却又使技巧无处不在。
把握尺度与分寸于无形之中。
(3)想象与创造。
朗诵艺术也是想象的艺术,在其表达过程中需要运用大量的形象思维。
中国高端艺考培训教育品牌歌曲中的歌词与朗诵台词有哪些区别?长期以来,声乐教学中用朗诵作为歌唱语言训练的主要手段,面且效果显著。
一方面是因为朗诵与歌唱两者都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艺术创作的基本素材一样;另一方面,舞台的朗语艺术在发声方法、气息运用共鸣效果追求上都与歌唱存在很多的相同之处。
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曾经提出,“通过说话来训练歌唱。
”我们在歌唱训练前,充分了解朗诵与歌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十分必要的。
一,歌唱语言与朗诵的共同点1、语言是两者的创作基础生活中说话是人的本能,是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们传递内心生活、思想情感的手段,在歌唱状态下,歌者利用歌词与音乐传达心声和思想。
朗诵与歌唱两者都是利用语言这基本材料进行表达,清晰、纯正的语音是创作的基础,所以无论是朗诵还是歌唱都必须首先了解语言的构成和语音特点2、同属于表演艺术朗诵是把语言艺术再现于听众面前,歌唱是把音乐化的语言艺术再现给听众。
两者都是表演艺术又用同样的创作工具进行艺术创作,把作品的丰富内涵传递给观众,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3、发声状态朗涌与歌唱都要用发声器官来表现语言艺术,因此建立松弛、持久,科学、富有美感的发声状态,是两种艺术所共同追求的。
在咬字吐字方面,两者都要求清晰干净、音色圆润、悦耳动听;在使用气息方面两者都追求有较深的气息支持,声音控制通透流畅。
虽然朗诵与歌唱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毕竟歌唱不同于朗诵,所以为了更明确歌唱语言的特殊规律,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歌唱与朗诵的不同之处,将两者进行完美的结合,提高我们演唱的表现能力。
二、歌唱与朗诵的不同之处1、属于两种不同的姊妹艺术朗诵依赖于语言手段展现其艺术功能,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的结合体,除了要考虑语言因素外,还应该考虑到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所以它是属于音乐艺术的范畴。
2、艺术表现的手段不同当歌词谱上曲后,语言表现既受音乐的限定,同时又由于音乐的注入强化了它的感人程度,这时我们再来朗诵歌词作品时,语气语调的重音轻声、高低、长短,停顿等被音乐曲调的旋律,速度、节奏等表情所“替代”。
朗诵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作者:吴姿霖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3期摘要:本文将通过歌唱与朗诵的联系,围绕重视朗诵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以“重视朗诵,以念促唱”的声乐观念展开论述。
关键词:朗诵;歌唱1 朗诵是歌唱情感表达的根本源泉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说过:“如果有人问我歌唱艺术的含义是什么?我不会从声音技巧的角度去说明。
我要说的乃是感动听众的才能。
如果歌唱者仅仅是指声音唱出来,那么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位技工匠而已。
”在歌唱表演中我们常常见到技巧相近的演员歌唱同一个作品,一个感情丰富;富有表现力;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一个则像一个技工匠一样毫无情感;表现做作;丝毫不能打动观众,为什么两个人的悬殊如此之大?美妙动人的歌声来自情真意切的情感表达,这都是歌唱情感表达所决定的。
后汉《毛诗>序中写道:“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它道出了从口语说话——朗诵——歌唱的情感发展层次,“嗟叹不足,故歌咏之”指歌唱是在朗诵的基础上加上音乐曲调后而更有效地传递朗诵所不足以表达的艺术情感信息。
这恰恰证明朗诵是歌唱情感表达的根本源泉。
把朗诵的感觉运用到歌唱之中,可以使演唱者准确把握声音色彩,有助于表演时情感表达,帮助歌唱者准确把握用声色彩,增强声音形象感。
2 朗诵是歌唱训练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朗诵对帮助寻找正确的歌唱状态有很大的作用。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朗诵的练习帮助解决这些影响歌唱的问题。
(1)气息。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没有动力就不能发声。
”歌唱中我们常常会出现声音虚、吊挤等一系列僵硬不自然的情况,这都是由于气息运用不好造成的,可以利用朗诵与歌唱在气息上的异同来解决气息运用不好的问题。
朗诵时气息出入量多为平时生活中说话的自然状态,呈现自然泛放松的状态。
把朗诵的自然感放到歌唱中,很容易找到最放松最自然的歌唱状态。
(2)共鸣腔。
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谈朗诵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学生姓名卜瑞斌院系名称音乐学院声乐系专业名称音乐表演(声乐)班级2011级3班学号2011280302指导教师康彦龙完成时间2015年 4月 20 日浅谈朗诵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学生姓名:卜瑞斌指导老师:康彦龙内容摘要:声乐是用一种将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的一种表达手法,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艺术,朗诵艺术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朗诵艺术赋予了歌唱语言丰富的色彩,朗诵是字,声在情感上的有机结合对于常人来说,朗诵是一种叙事、言情的手段,若它出现在艺术的台面上,它就又升华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要求则会跟高它也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价值的体现就在于诵读者的表演能力,还有对诵读者的在面对观众时的诵读要求着重在于,朗诵时要求朗诵者要有饱满的情绪,洪亮的声音,沉稳的气息,标准的发音,清晰的吐词,准确的情感把握,这恰好与声乐演唱形成共鸣,演唱好一首作品,朗诵是前提和基础,在朗诵的基础上去理解和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声情并茂,才算是完成好一首声乐作品,所以朗诵在声乐演唱中起重要作用,希望歌唱演员能够认识到朗诵在歌唱中的重要性,从而可以技艺上得到发展使在情感表达上能够更加富有表达能力。
关键词:咬字吐词气息情感Recit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vocal music Abstract:Vocal is employing a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and music,to express people’s thoughts and feelings,a reflection of culture and arts of social life,art is a form of recitation of language,art gives singing recitation language rich colors, recite the words,sound in the combination of emotional for ordinary people, reciting a narrative, romance means, but if we want it as an art show on the stage, then it can be called a kind of performance art,so this also requires that it must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aesthetic value,and this value is reflected in the recitation,Recitation asked not to see the works,facing the audience, in addition to the use of sound, but also by means of the eyes,gestures and other body language to express the works emotional assistance required to have full emotions reciter recitation, resonant voice,calm atmosphere,standard pronunciation, spit the word clear and accurate grasp of emotion, which happens to resonate with vocal music,singing a song works well,recitation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the basis of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to understand and grasp up to recite the works of expression,to achieve sound and emotion and Mao, considered accomplish a song vocal works,so recit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vocal music,the singers hope to be able to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singing in recitation, recite from the start,and then to sing vocal music,singers freely recite theirconsciousness into the feelings and experience of the process, and then to work in the penet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image of the art sound on shape so a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utility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on singing。
浅谈朗诵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摘要:朗诵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在朗诵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发音、语气以及肢体动作等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表演诠释。
声乐演唱也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其与朗诵存在许多的共同之处,只是声乐在表演的过程中还要调式、旋律等音乐内容对作品进行全方面的诠释与表达。
两者在技巧方法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在声乐学习中,对朗诵技巧的运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演唱者的技巧。
本文主要从朗诵与声乐演唱的异同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朗诵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更深层次的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朗诵的日常训练内容对声乐的学习方法进行阐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写作能够为声乐表演者的演唱提供一定的思路,提高其演唱水平。
关键词:朗诵;声乐演唱;训练;技巧1 朗诵与声乐演唱的比较1.1 朗诵的概念朗诵,是用明亮、清晰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来准确的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艺术具备较高的艺术性,它是语言的表现形式,并且朗诵艺术给予了歌唱语言丰富的色调,使其愈加富有表现力。
在朗诵表演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在表达的过程中对朗读者的不仅仅要求需要洪亮的声音,还需要对作品准确的的情感表达,以及沉稳的气息,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吐字等等。
在朗诵时要求情感细腻,不仅能读清楚每一个字词,也能准确的表达出作品的意境。
这是朗诵的前提,也是朗诵的关键所在。
1.2 演唱的定义声乐是语言和音乐的结合体,是能够反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感表达现实社会的具体内容。
声乐演唱是一门情感艺术,它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于让演唱者通过歌声来表达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从而使听众获得音乐艺术享受。
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对于声音的控制,以及高音技巧是很重要,但声乐作品的演唱不仅仅展示的是技巧性,更是一种演唱者对于声乐作品的情感体现,在每首作品中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才能使作品更具有丰富的生命力,让听众在听觉和视觉上获得艺术享受。
1.3 朗诵与声乐演唱的异与同1.3.1 朗诵与声乐演唱的不同点朗诵与声乐在艺术形式、语言的层次感上都呈现出区别。
朗诵在歌唱中的作用〔关键词〕声乐教学;朗诵;歌唱;地位;作用;要点一、朗诵在歌唱中的地位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歌唱语言是指歌唱中所使用的语言,具备有声语言的一切特性,但它又有别于日常的会话语言。
在我国长期的声乐教学实践中,朗诵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歌唱语言训练的主要手段,而且效果很显著。
一方面是因为朗诵与歌唱的艺术表现都要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舞台的朗诵艺术在发声方法、气息的运用、共鸣效果上都与歌唱存在很多的相同之处。
在我国传统唱论中,有不少关于字、声、腔的论述都是从口语、朗诵的基点来谈论歌唱的。
如:“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明·魏良辅《曲律》);“若字不清,则音调虽和,而动人不易”(清·徐大椿《乐府传声》)等。
在国外的声乐理论中也不乏专业的论述: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曾经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中提出“歌唱者读字比起歌唱者的声音更为重要,在歌唱中扎实的读字是正确发声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读字技巧,任何嗓音都不能算是一件真正良好的乐器”(奥斯汀《歌曲与语言》)。
可见,在歌唱中,“字正腔圆”很重要。
字不正,音必定不好听。
不好听不仅在于歌中唱词的意义使人难以分辨,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现字误、语病,“不正”的歌唱之声会频频刺耳。
这些论述都充分说明了朗诵在歌唱语言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歌唱者在歌唱学习中要加强朗诵的训练。
二、朗诵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一)朗诵有利于歌词语音的规范。
歌唱和朗诵的语音要求都是很高的。
但歌唱时有旋律的配合,有些人的语音问题往往就被掩饰了。
如果咬字、吐字要在歌唱时矫正就显得比较难,因此,朗诵训练中发音吐字的练习会在规范语音上起到重要作用。
(二)朗诵有利于深入体味歌词的情感。
歌唱和朗诵都是以情感表现为主的艺术。
浅谈声乐语言与朗诵的异同【摘要】: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沟通的工具,它是人类传递内心生活、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
歌唱与朗诵都把语言作为艺术创作基本材料,同属于表演艺术,但在语言艺术、音乐艺术和表演艺术的比较中有着相同与不同。
【关键词】:歌唱; 朗诵; 艺术创作; 语言“诗言志,歌咏言”,声乐这种以人声唱出的音乐曲调和语言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表现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人们将其称为:用人声唱出的带有语言的音乐。
声乐语言是有其特殊性的:一方面它要受语言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还要受歌唱发声法和旋律、节奏的制约,所以不能将声乐语言片面理解成是纯语言性的。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各种样式的朗诵形式可以用”朗诵”来进行二度创作的文学作品体裁有多种,如诗歌、散文、小说及故事、寓言、戏剧台词、演讲、笑话等。
一、常见的朗诵样式与特点1. 诗歌的朗诵诗歌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与其它文学艺术形式相比,诗歌又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歌的语言特点:思想鲜明,激情充沛,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观点热情洋溢,用最少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奥的哲理。
诗歌语言生动、具体、想象丰富,以诗人的”形象思维”为基础,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来激发感情。
诗歌语言最大的特点是音韵节奏流畅和谐。
2. 散文的朗诵散文的特点是通过描写生活中的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场景或一个空间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阐明自己的观点。
散文的写法有多种,有记叙体,也有抒情体,创作比较自由。
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文章虽然不受韵律的限制,但其内容仍然是集中、紧凑、有高度的概括力。
所有的抒情、写景、叙事、说理都有层次、分步骤地围绕一个中心而展开,主题思想明确。
3. 寓言的朗诵寓言篇幅往往是比较短小,故事简单,甚至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它是通过一简短的情节来说明一个主题、说明一个道理。
声乐教学中语言、朗诵和歌唱的关系声乐艺术是音乐艺术中人类自然语言结合的唯一形式,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研究声乐艺术离不开民族的语言,只有把正确的发声方法与民族的语言特点、民族审美观念、欣赏习惯、民族传统的表现形式等因素结合起来,才更能体现出声乐艺术的感人魅力。
朗诵是一种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其音声性、文学性、技巧性等方面都与声乐有着相似相通之处。
在声乐学习中,结合中国语言的特点,运用朗诵技巧,无论对歌唱方法的运用,还是对歌唱情感表达都有很大帮助。
有人说,一首声乐作品,本身就是一首带音调的诗,而歌唱就是带音调的朗诵。
通过朗诵歌词,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活跃生动的有声语言。
绘声绘色的朗诵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歌唱中气息、声音、咬字吐字的准确状态,掌握歌唱发声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声乐作品的情感,从而更加完善地表现作品。
一、语言与朗诵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社会上传递信息的工具。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联系的纽带。
在文字出现以前,语言只有凭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即所谓口语。
后来人们在长期的探索中发明了文字,出现了书面语,使语言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
我国清代学者陈澧曾说:“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①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口语的加工形式,它们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变异。
朗诵就是一种把书面语和口头语完美结合的语言表现形式。
但凡带有艺术品位的文字作品,特别是诗词一类,只是“看”很多情况下总觉得不满足,往往产生“念”的愿望,念有时候好像那滋味还体会不够,就希望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才能让人充分得到一种美感的享受。
“朗诵是一种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活动。
即用人的声音来读(念)某些特定的文字,把书面上写的无声的语言,变为更能表情达意的口头活语言的创作活动。
它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变成声音,而是要赋予文字所应承载的信息和情感,它需要朗诵者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文字创作者的真实意图,调动自己的情感,进行深入的感受、体味,然后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气息等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把作品的思想内涵阐释出来”。
②使有声语言更准确、鲜明、生动,显得有声有色,不但使听者愿意接受,而且还能从中得到感悟。
朗诵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从孟子的“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中,就可以反映出先秦以至更早时期朗诵的盛况。
其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的许多作品,至今依然是人们朗诵的佳品。
20世纪末,唐宋诗词朗诵之风蔚然兴起,朗诵艺术的魅力伴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而再次闪耀出夺目的光辉,其文学性、艺术性和大众性等特点日益突出,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成为我们现代文化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技能。
对于朗诵艺术的形象性和感染力,著名诗人邵燕祥先生曾说:“我喜欢‘绘声绘色’这个说法,它反映了无论是象形文字还是拼音文字所记录下来的真正的艺术语言的妙谛,它包含着声音、色彩,更融汇着起伏跌宕的感情,把这样有声有色、有感情的语言,用恰如其分的音质、音量、语调、语气诵读出来,无异于使之插上翅膀,从书面起飞,飞向听众心目中,扑向人们的心灵深处。
”③朗诵艺术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音声性。
音声性是朗诵艺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朗诵者必须通过语音和声音来表现文字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来感染听众。
所以从某个角度上讲,有声语言几乎可以说是朗诵艺术的唯一载体。
2.规范性。
朗诵必须选用规范的书面作品,必须体现有声语言的规范性,如规范的语音、规范的语汇、规范的语法等。
3.创造性。
朗诵是以书面语言为基础,但书面语言不能全部表达口头语言的语气、语调、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及情感上的变化。
朗诵者要把这些书面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再现出来,就必须进行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的意义并不亚于作者的第一次创造。
4.表演性。
朗诵本身是一种表演艺术,是供人们欣赏的,所以朗诵者除了必须用有声语言代替作者说话外,还必须用眼神、手势、形体、动作等来配合,帮助表情达意。
因而朗诵不仅是诉诸听觉的语言艺术,而且还是诉诸视觉的造型艺术。
归根到底,语言和声音是朗诵的基础,没有语言和声音就没有朗诵。
朗诵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形态,它既有语言艺术的共同规律,又无处不显示出自身的表现特征。
二、语言与声乐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大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直接准确地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
“除无词的声乐作品之外,其他各种体裁的声乐作品本身都是诗的语言与音乐的有机结合。
诗的语言形象为音乐创作提供了艺术构思的基础。
诗的内容、形式、结构韵律、节奏对音乐的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歌词的文学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音乐主题的发挥与表现。
”④声乐作品是文学和音乐相互渗透与结合的综合艺术。
音乐是声音的高级化纯净化的代表,故文学得音乐的帮助,就能把语言不易表达的情感通过高级化、纯净化的声音表现出来。
音乐也要借文学来表达其不易说明的意义。
歌唱艺术中,歌词的表情达意可以弥补音乐表达内容的不确定性,使歌唱的形象变得具体、生动而鲜明。
特别是那些情感真挚而又朗朗上口的歌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后,更能使歌唱者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歌唱技巧,酣畅地表达情感。
中国古代一本记录典章文献的典籍《尚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即是说心有所感,用语言陈其情,敷其事,便叫做诗,把诗里的语言读音用高低疾徐的方法而咏叹之,便叫做歌,依着歌的高低疾徐配成乐曲,便叫做声,发出与乐曲相和的音响的东西便叫做律。
所以未有歌之先就有语言,不过语言的作用,在于表达思想而不是用来宣泄情感,当一个人情感达到极致时,往往用声音而不用语言。
语言本身并不适宜于宣泄情感,如果要附加情感上去,必须借助于声音,声音虽能表达情感,也要靠语言的帮助才能表达得完全。
歌唱就是把语言附加了声音,使感情表达得更完全的一种形式”。
⑤《关睢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充分说明语言必须借助声音才能更完全地宣泄情感。
因此歌唱与语言便分不开,没有语言就没有歌唱。
正如许多歌唱家所感受的那样:“任何歌曲的表现都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内心的感情活动,许多细致的生动的表演,都有赖于对文字的了解和对语言的掌握,那深刻、巧妙的一刹那,常常是产生于字里行间的会心的感受。
”⑥可以说语言既是声乐作品创作的基础,同样也是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基础。
三、朗诵与声乐朗诵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的活语言,是日常语言的提炼和升华,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歌唱是人类语言情感表达的提高和夸张,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二者在本质的特点上有着诸多共性。
首先,朗诵与声乐都是通过音调的抑扬顿挫把语言的含义表达出来,都是语言的表演艺术,语言和声音是朗诵和歌唱的基础。
其次,朗诵与声乐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文学性。
在朗诵中,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朗诵创作,文学性都很强。
诗词等是歌唱的重要部分,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为诗词一类的文学作品。
但凡诗词,本身有它的规律,所谓律、绝、调、韵、仄都有严格的规定。
歌唱中的文学性是直接表现情感最实在的部分。
再次,朗诵与声乐在技巧的表现上有着相似相通之处,它们都讲究用气发声、合理运用共鸣、吐字清晰、归音圆润,注意气、声、字、情的配合。
气息控制匀称自如,上下贯通,声音富有弹性,情是内涵,声是形式,声为传情而发,情动于内,声发于外。
声情巧妙结合,使声音高音圆润、结实而富有光彩,低音深厚、浓郁而不压抑。
此外,朗诵与声乐在创造性、表演性、综合性等方面也是一致的。
歌唱较之于朗诵,在自然语音音态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加工和改造,成了按谱唱词的音乐性语言,歌唱除了具有一般语言表演艺术的共性外,还有一些独自的特征:音乐性和形象性。
歌唱比朗诵更能淋漓尽致地宣泄人类的情感,歌唱者的演唱,实际上是把其对歌曲的理解、对词曲作者的认识、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对民族文化的感悟、对语感的掌握、对人生的深切体验甚至处世准则完完全全融进去了。
当然,这是在熟练掌握了歌唱技巧和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的基础上。
朗诵与歌唱都是表演性的语言艺术,具有文学性和音韵美,它们都是在自然语音的音态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鉴于语言、朗诵与声乐之间的关系,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中国语言的特点,运用朗诵技巧,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歌唱发声的技巧,正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
(注: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负责人:葛春先,项目名称: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gh—040)注释:①东塾读书记(卷十一).②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③陈爱仪,雷抒雁.朗诵艺术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④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⑤贺绍甲.汉语歌词规律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⑥喻宜萱.几年来音乐院校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参考文献:[1]沈祥源.文艺音韵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2]李红岩.诗歌朗诵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3]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责任编辑:曹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