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格式:docx
- 大小:12.53 KB
- 文档页数:4
李白《忆秦娥》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注释】
咽(yè):声音断续低沉。
秦:长安一带。
古属秦国。
娥:美女。
断:中断。
这里指梦醒。
灞(bà)陵:长安(今陕西西安)东郊汉文帝的陵墓。
附近有灞桥,是古人折柳送别的地方。
乐游原:在今陕西西安南,是当时登高望远的游览胜地。
清秋节: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古人此日有登高等习俗。
咸阳:秦朝都城。
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音尘:音信和踪迹。
西风:秋风。
陵阙(què):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大意】
一缕呜咽的箫声飘入孤寂的高楼,惊醒了梦中的秦娥。
望着窗外如水的月光,听着悲凉的乐音,她不由得想起今年春天离别时的情形:一年一度的春风吹绿了长安郊外的杨柳;在那令人伤心的灞桥边,她折下柔嫩的柳枝与亲人依依惜别! 如今春去秋来,已是重阳佳节,乐游原上登高赏玩的人们兴高采烈;而她却孤独
地望着咸阳古道,盼着亲人的消息。
可从晨曦(xī)初露到夕阳西下,依旧音讯全无;只有那昔日庄严辉煌的帝王陵墓和宫殿,伴随着萧瑟秋风,默默地掩映在落日的余晖中。
【导语】忆秦娥,词牌名。
双调,共四⼗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仄韵格为定格,多⽤⼊声韵,上下⽚各五句,三仄韵⼀叠韵。
下⾯是分享的经典宋词《忆秦娥》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篇⼀】经典宋词《忆秦娥》赏析 忆秦娥·临⾼阁 词牌名:忆秦娥|朝代:宋朝|作者:李清照 临⾼阁,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
断⾹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还秋⾊,⼜还寂寞。
赏析/鉴赏 此词,写作者登阁眺望及孤寂之感。
⼼与物融,情与景合。
两个“⼜还”,加重了凄凉哀郁的⾊彩,加深了主题的表达。
词开始创造了⼀个视野⼴阔的莽莽苍苍的世界。
“临⾼阁,乱⼭平野烟光薄”,开端起的陡然,从⽽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主⼈登楼眺望,远处那蜿蜒起伏参差错落的群⼭,近处那辽阔坦平的原野,都被⼀层灰蒙蒙的薄雾笼罩着。
“烟光薄”的凄暗⾊彩,似乎笼罩全篇,也似涂在读者的⼼上。
“烟光”三句,⼥主⼈站在⾼阁之上,看到从遥远的群⼭和平坦的原野上归飞的乌鸦,她的⼼⽆限的惆怅,想起了远离⾝边的⼼上⼈尚未归来。
这时⼜听到黄昏画⾓的哀鸣,在群⼭和原野中回荡,犹觉黯然神伤。
作者从视觉、听觉两个⽅⾯写黄昏的景象,使画⾯产⽣了动感。
上⽚写⼥主⼈在⾼阁上眺望所见。
由⼈及物。
换头,“断⾹残酒情怀恶”,转由物及⼈,写室内的环境和⼥主⼈情怀的恶劣。
室内熏炉⾥的⾹料已经烧尽,不再续添,仍然没有⼼思;酒杯⾥的酒,也差不多喝完,愁绪依然未减。
“西风催衬梧桐落”,秋风阵阵袭来,梧桐树的叶⼦随之飘落。
颇有“悲哉秋之为⽓也!萧瑟兮草⽊摇落⽽变衰”的悲惨⽓氛。
下⽚,写⼥主⼈⽆法排遣的浓愁和孤寂。
结句⽤两个“梧桐落”,渲染了凄凉的⽓氛,衬托了⼥主⼈悲怆的⼼境。
张炎《清平乐》:“只有⼀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这是以⼩见⼤的写法,由梧桐叶落,⽽知天下秋声。
刘熙载《艺概》说:“以鸟鸣春,以⾍鸣秋,此造物之借端托寓也。
绝句之⼩中见⼤似之。
”⼥主⼈很想到外⾯去排遣⼀下⼼中的缱绻离情,但是不能,外⾯是⼀⽚令⼈悲伤的秋⾊。
忆秦娥·娄山关的意思原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冽、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而今迈步从头越:迈步,跨步、大踏步。
从头越,即为头越。
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为头,犹云从头,或开始也。
”有重头再开始的意思。
说的是从头大踏步越过雄关,却隐约透露着当时战略任务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作部署,且有取得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心。
10、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1、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解析:此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但表达的却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
此词开篇即简练地指出了战斗的时间、景候,还创造出一个壮烈的抒情氛围。
忆秦娥娄山关意思《忆秦娥·娄山关》的意思西风猛烈,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一阵阵鸣叫,霜花满地,残月在天。
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
《忆秦娥·娄山关》的原文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的注释1、忆秦娥: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
双调,仄韵格,四十六字。
该词牌名的最早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
此调别名甚多,计有《秦楼月》、《玉交枝》、《碧云深》、《双荷叶》,而《秦楼月》则与《忆秦娥》同取词中首句为之名。
2、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
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
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3、西风烈:烈,凛烈、猛风;西风劲厉。
4、长空雁叫霜晨月:在霜晨残月映照下,在烟雾茫茫的长空中,有飞雁在叫唤。
这两句是记拂晓情景,时娄山关战斗已经胜利结束。
5、霜晨月:叠句,类似音律上的和声,有连锁作用,详见词牌忆秦娥。
6、马蹄声碎:碎,碎杂,碎乱。
7、喇叭声咽:喇叭,一种管乐器,即军号。
咽,呜咽、幽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
8、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壮的关隘,即指娄山关。
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人们徒然传说娄山关坚硬如铁。
9、苍山如海: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涛。
10、残阳如血: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此词写于1935年2月,最早发表于1957年1月的《诗刊》上。
秦娥梦断秦楼月,十首经典《忆秦娥》,遇见不一样的美“忆秦娥”词牌最早见于《忆秦娥·箫声咽》词。
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
“秦娥”本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
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吹箫,嫁给仙人萧史。
此调高拭词注“商调”。
此调自唐迄元,体各不一。
要其源皆从李白词出也。
因李白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而又名“秦楼月”;因苏轼词有“清光偏照双荷叶”而又名“双荷叶”;因无名氏词有“水天摇荡蓬莱阁”而又名“蓬莱阁”。
至贺铸始易仄韵为平韵,又名“子夜歌”;因张辑词有“碧云暮合”而又名“碧云深”;因宋媛孙道绚词有“花深深”而又名“花深深”;因明徐有贞词有“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而又名“中秋月”。
又有长筌子词名“华溪仄”。
1、《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近现代〕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凡能用语言描绘出来的一切自然之景,都是人眼中的自然之景和心中之情的交织于笔尖的流露。
西风、大雁、晓月、马蹄、军号,看似自然之景,实非自然之景,而是作者眼中之景,是写情之景,表达的是景中之情,是作者之感。
这首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2、《忆秦娥·箫声咽》李白(存疑) 〔唐代〕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此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
古人对它评价很高,把它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相传为伟大诗人李白所作。
此词伤今怀古,托兴深远;上阕伤别,下阕伤逝。
词中直观上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
似是反映了天宝后期所体现出来的表面歌舞升平,实则内部危机重重的盛唐之衰的现象。
【导语】⽑泽东这⾸《忆秦娥·娄⼭关》是他所有词作中较为出⾊的作品,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
下⾯是分享的⽑主席诗词《忆秦娥·娄⼭关》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忆秦娥·娄⼭关》 【原⽂】 西风烈⑶,长空⑷雁叫霜晨⽉。
霜晨⽉,马蹄声碎⑸,喇叭声咽⑹。
雄关漫道⑺真如铁, ⽽今迈步从头越⑻。
从头越,苍⼭如海,残阳⑼如⾎。
⽑泽东另版《忆秦娥·娄⼭关》的⼿迹。
另附写于1934年的原版本: 西风烈,梧桐叶下黄花发。
黄花发,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如海,残阳如⾎。
【题解】 这⾸词,⽑泽东曾有注云“⼀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情⼜是郁闷的。
这⼀⾸清平乐,如前⾯那⾸菩萨蛮⼀样,表露了同⼀⼼情。
”当时,中共和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三⼈团”领导。
⽑泽东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
赣南军区司令员龚楚去看他,酒后⽑泽东喟然长叹,“我⾃从参加⾰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和⼋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上。
现在,可不是我们井冈⼭⽼同志的天下了!”说时竟凄然泪下。
【注释】 ⑴忆秦娥:词牌名,本于李⽩诗“秦娥梦断秦楼⽉” ⑵娄⼭关:⼜名太平关.遵义市北⼤娄⼭脉中段遵义.桐梓交界处,从四川⼊贵州的要道上的关⼝。
海拔1440⽶,古称天险.⾃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⑶烈:猛烈,强劲。
⑷长空:辽阔的天空。
⑸碎:细碎。
⑹咽(yè):在这⾥读⼊声。
本义是声⾳因梗塞⽽低沉,这⾥⽤来描写在清晨寒中可听来时断时续的军号声。
⑺漫道:莫道。
⑼从头越:重新跨越。
⑼残阳:⼣阳。
【译⽂】 西风正壮烈地吹送, ⼤雁鸣霜、晓⽉当空。
晓⽉当空, 嗒嗒的马蹄令⼈⼼碎, 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群⼭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 ⽽今让我们重振旗⿎向前。
重振旗⿎向前, 茫茫青⼭如⼤海, ⼣阳光华⾚如⾎。
忆秦娥临高阁李清照译文忆秦娥·临高阁词牌名:忆秦娥|朝代:宋朝|作者: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一、古诗简介《忆秦娥·临高阁》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创作的一首词。
关于此词的作年和主旨,学界莫衷一是,殆已不可切考。
通观全篇,此词乃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
上片作者立笔高阁之外,描写作者登楼所见所闻,并将所思之情打入其中;下片作者转笔高阁之内,描写作者登楼所思所感,并将所见之景绘入其中。
上下两片,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二、翻译/译文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
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
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
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三、注释忆秦娥:词牌名。
此调始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录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
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三仄韵,一叠韵,用韵以入声部为宜。
⑵乱山:“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
平野:空旷的原野。
烟光薄:烟雾淡而薄。
⑶栖鸦:指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
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朝随白云去,暮与栖鸦归”。
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词:“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⑷闻:杨金本《草堂诗余》作“残”,《花草粹编》作“吹”。
角”:画角。
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绘,故称。
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和湘东王折柳》诗:“城高短箫发,林空画角悲。
”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⑸断香残酒:指熏香里的香烧尽了,杯里的酒喝完了。
忆秦娥范成大诗词忆秦娥范成大南宋楼阴缺,阑干影卧东厢月。
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泼金虬咽,罗帏黯淡灯花结。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注释】:①缺:指树阴未遮住的楼阁一角。
②厢:厢房。
③烟:夜雾。
④金虬:铜龙,造型为龙的铜漏,古代滴水计时之器。
⑤罗帏:罗帐。
指闺房。
⑥灯花结:灯芯烧结成花,旧俗以为有喜讯。
【译文】:楼阁在树阴遮蔽下露出一角,一轮明月照东厢,栏杆阴影斜卧在地面上。
隔着徕炉的烟气朦胧,计时的铜龙鸣咽着催促滴落的水声,纱罗的帏帐暗淡,灯花已烧得焦凝。
灯光焦凝,我进入短暂美妙的春梦,梦见了江南辽阔的晴空。
【赏析】:范成大集中有五首此调词,抒写闺怨,似为组词,此篇为第四首,最精彩。
全词无一语直接抒情,完全用画面表现情致,如影视中的空镜头,极含蓄空灵,却又写出时间的流程,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寂寞。
上片从对园林景色的描绘中,透露出思妇的无限惆怅。
下片言情,写少妇的愁思,实写灯芯结花,虚写美梦团圆。
虽是写传统的闺怨,却丝毫没有陈腐的富贵气和脂粉气。
也没有愁红惨绿的感情夸张,所有的语言都贴切自然,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
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灯花结既象征人之愁苦郁结不开,又点出夜已深矣,而人尚未睡,为什么?结两句化用岑参诗句之意,委婉地交待出原因。
原来她是因相思而如此,故在梦中去江南寻找意中人。
而梦境中究竟能否见到尚未可知,所见到的只是“江南天阔”而已。
梦已虚幼,虚幻中之境界还是渺茫的,双重虚幻更加重了凄婉情味,是双倍的写法。
《忆秦娥》原文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翻译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
秦家楼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遥望乐游原上冷落凄凉的秋日佳节,通往咸阳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断绝。
西风轻拂着夕阳的光照,眼前只是汉朝留下的坟墓和宫阙。
《忆秦娥》注释 箫:一种竹制的管乐器。
咽:呜咽,形容箫管吹出的曲调低沉而悲凉,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梦断:梦被打断,即梦醒。
灞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是汉文帝的陵墓所在地。
当地有一座桥,为通往华北、东北和东南各地必经之处。
《三辅黄图》卷六:“文帝灞陵,在长安城东七十里。
……跨水作桥。
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送别。
”伤别:为别离而伤心。
乐游原:又叫“乐游园”,在长安东南郊,是汉宣帝乐游苑的故址,其地势较高,可俯视长安城,在唐代是游览之地。
清秋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当时人们重阳登高的节日。
咸阳古道:咸阳,秦都,在长安西北数百里,是汉唐时期由京城往西北从军、经商的`要道。
古咸阳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二十里。
唐人常以咸阳代指长安,“咸阳古道”就是长安道。
音尘:一般指消息,这里是指车行走时发出的声音和扬起的尘士。
残照:指落日的光辉。
汉家:汉朝。
陵阙:皇帝的坟墓和宫殿。
《忆秦娥》赏析 此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痛苦心情,读来凄婉动人。
古人对它评价很高,把它与《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起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称此词“以气象胜”。
这首词中的气象,与人们常所说的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时代的“盛唐气象”已有很大不同,但它又确实是盛唐气象之一种。
它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沉雄,又带有悲凉之气。
这种“气象”在天宝(唐玄宗年号,公元742—756年)后期李白的作品《古风·一百四十年》《远别离》《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等诗都可以看到。
忆秦娥格律
忆秦娥格律是一种古体诗体裁,由五言绝句构成。
这种诗歌形式多用于叙述或回忆爱情、离别等主题,常用于表达对过去事物的追忆与思念之情。
忆秦娥格律的具体格律要求是:
1. 五言绝句:每句由五个字构成,总共四句。
2. 平仄对仗:句子中的平仄音节要符合韵律要求,平仄对仗要保持平衡,形成流畅的韵律。
3. 严格押韵:每一句都要求押韵,尤其是第一句和第三句要押韵,第二句和第四句也可以押韵,但不是强制要求。
4. 内容要求:忆秦娥格律要求诗歌内容浪漫、感伤,表达追忆、思念、离别等情感。
以下是一首典型的忆秦娥格律诗:
细雨湿衣看不见,
闲花落地听无声。
春景宜人多少恨,
忆秦娥梦里重逢。
励志古诗词《忆秦娥》原文及赏析
《忆秦娥》
长安古道,渺茫苍茫;
碧树临水,古色参半。
不知何处,归去何时?
月明星稀,十里寒潭。
这首诗歌出自唐代伟大的文学家王维,他用一首散文诗来表达对秦娥的思念,写出了他的奢侈情怀。
在这首诗中,王维使用流畅动感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幅富有寓意的景物描写,笔势自然、优美而动人的诗句:“长安古道,渺茫
苍茫;碧树临水,古色参半。
”无论是那渺茫的古道,还是碧
树临水,抑或是那苍茫的夜空,都让人犹如置身其中一般,充分地感受到了浩瀚的长安意境。
这首诗歌同时也表达了王维对秦娥的思念之情,他用一种伤感的语气问道:“不知何处,归去何时?”他的眼中充满了惆怅,痛苦不已,而空蒙的夜晚也隐喻着他失落的心情:“月明星稀,十里寒潭”。
《忆秦娥》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让我们体会到了苍凉深邃的秦国依旧时常萦绕在王维心头,而他对秦娥的神秘之爱,更是诗中抒情意味最为深刻的一段,也让这首励志古诗词洋溢着无比悲伤而动人的情感。
纳兰容若忆秦娥的意思纳兰容若是清朝初期一位著名的女词人。
她的词作及文章被公认为名家之作,其中以《忆秦娥》最为知名,也是中国词史上最经典的佳作之一。
纳兰容若《忆秦娥》以纳兰怀念秦娥为主题,写于清朝乾隆四十九年,以抒情叙事调为主,描写了一场血案及它所带来的悲剧,用旋律柔美的词句,勾勒出了一幅哀乐交织的图卷。
故事的开头,纳兰怀念自己的知己秦娥,引用一句常见的话来表达:“几度风雨几度春,一事无成心更空”,为之后整个故事展开奠定基调。
接着,她叙述了秦娥得知情人和别人贴身把玩在一起后心灰意冷,受不了伤害,竟自取终结,将自己绑上河床焚身而亡,描绘出了悲惨的一幕。
“枝头花落空悲凉,清晨万顷波未定”,最后秦娥决定把自己的英灵放入江水,把灵魂的呼唤传入远方。
此后,纳兰继续叙述了秦娥的事迹,秦娥的结局令人惋惜,也催生了纳兰对生命、人类及社会的阴郁感情。
“应是淡泊见真情,静候洒漫容颜春”,此言句抑郁而柔婉,似乎令我们看到了纳兰心中更多深刻的感情,诉说着她对社会现实的苦恼与忧伤。
此外,在纳兰叙述中,还较多强调社会现实以及时代背景,把自己的愤怒与哀伤,以及对爱情的不满和苦恼,都表达了出来。
“红罗被,冷淡绣衣,几家书香满巷间,可惜人间有清秋”,通过这几句话,纳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痛心。
最后,纳兰结尾时,也落下了痛心深铭的哀叹:“今夜寒月灯花稀,一片沉沦夕阳低”。
沉沦成为最后的结局,不管何种原由,它都传达出一种沉重及哀伤的气氛,引起于纳兰的回味。
《忆秦娥》通过纳兰的叙述,将一个具体的故事叙写得淋漓尽致,用细腻的语言勾画出秦娥的形象,并且把社会现实的压迫、对爱情的热望、对生死的苦恼等主题融入其中,构筑出一幅脍炙人口的抒情画卷。
它不仅是一首充满节奏感的抒情词,而且也是一篇令人感慨万千的叙事诗。
忆秦娥李清照翻译及赏析导语:《忆秦娥》是作者家破人亡、沦落异乡之后所作,满满哀思,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忆秦娥》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忆秦娥·临高阁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
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
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
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
赏析南渡之后,递遭家破人亡、沦落异乡、文物遗散、恶意中伤等沉重打击,又目睹了山河破碎、人民离乱等惨痛事实。
这首《忆秦娥》就是词人凭吊半壁河山,对死去的亲人和昔日幸福温馨生活所发出的祭奠之辞。
上片写登临高阁的所见所闻。
起句“临高阁”,点明词人是在高高的楼阁之上。
她独伫高阁,凭栏远眺,扑入眼帘的是“乱山平野烟光薄”的景象: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
叠句“烟光薄”加强了对这种荒凉、萧瑟景色的渲染,造成了使人感到凄凉、压抑的气氛,进而烘托出作者的心境。
“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是作者的所见所闻。
乌鸦是被人们厌恶的鸟类。
它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
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
这凄苦的鸦声,悲壮的角声,加倍地渲染出自然景色的凄旷、悲凉,给人以无限空旷的感受,意境开阔而悲凉。
不难看出,这景物的描写中,融注着作者当时流离失所,无限忧伤的身世之感。
下片起句,作者写了在这种景色中自己抑郁孤寂的心情。
“断香残酒情怀恶”,全词只有这一句直接写“情怀”,但它却是贯穿和笼罩全篇的`感情,一切都与此密切相关。
忆秦娥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忆秦娥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全文如下: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
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前言】《忆秦娥·梅谢了》是南宋诗人刘克庄所写的一首词。
刘克庄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的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强烈指责。
【注释】①忆秦娥:词牌名。
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②梅谢了:指梅花凋落。
③塞垣: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
④鸿:即鸿雁,是一种候鸟。
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
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⑤凭伊:指凭借大雁⑥问讯:问候;慰问。
⑦大梁遗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
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⑧浙河:即浙江。
⑨炊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⑩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
宣和,宋徽宗年号。
【翻译】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
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
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人烟稀少。
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鉴赏】北宋灭亡,中原沦丧,人民生活在异族的铁蹄之下。
这对生活在南北宋之交和南宋时代的文人士大夫心灵造成了巨大震撼,并成为他们在诗词中反复吟咏的`主题。
刘克庄这首词就是这样,他通过鸿雁北归,问候北方人民,遥想中原的残破景象,表达出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江南梅花凋谢了,万物逐渐复苏。
北方边塞地区也应该冰融冻解。
南来过冬的鸿雁正及早地归去。
刘克庄此词,别开生面,委托北去的鸿雁,带口讯向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遗民进行慰问。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大梁,是指北宋首都汴京。
遗老,年老的遗民。
词人托鸿雁向他们问候,是表示对他们处境的关心,是对他们抗争的声援,同时也表达了南方爱国志士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
然而,何时才能完成统一大业呢?这却是无言可说了。
忆秦娥格律
杨慕倾
禅台上,梦犹存,细雨纷纷洒广寒。
秦娥乡,弹指间,悠悠往事湮云烟。
忆往昔,少年时,盈盈笑语诉离悲。
娥氏子,归心地,凄清意绪随风飞。
乱世纷,英雄立,铁骑纵横战鼓鸣。
娥郡民,辗转苦,寒衣薄腹饥肠鸣。
爱江山,护家邦,忍辱负重不弯腰。
娥郡星,耀山川,传颂世代其功劳。
狂风起,黄沙飞,但愿娥郡少战微。
徐稚子,英雄肚,神勇不畏强敌归。
岁月变,陈旧衰,渐行渐远非南楼。
娥郡寿,依旧在,万水千山绘心眸。
自秋水,一念间,雄心壮志前路长。
娥郡美,天下唱,文雅温婉似流光。
其风华,如锦缎,倾国倾城动人心。
秀婗子,娥郡妹,吟唱丝竹化时针。
回首望,春华陨,易水人事空惆怅。
娥郡梦,纵有过,品味岁月沉秋香。
时光飞,岁月裁,故人东去遗千山。
娥郡声,遥相和,回荡久已不复还。
忆秦娥,格律吟,一代佳人娥郡情。
抛离情,难相忍,独守孤城细雨沾。
忆秦娥格律
摘要:
一、忆秦娥词牌名的来源
二、忆秦娥的格律特点
1.押韵方式
2.平仄要求
3.词的字数与句式
三、忆秦娥的代表作品及作者
四、如何创作一首符合忆秦娥格律的词
正文:
忆秦娥是一种古典词牌名,源于唐代,由词人李白创作。
词牌名“忆秦娥”中的“秦娥”指的是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她与萧史的爱情故事成为了李白创作这首词的灵感来源。
忆秦娥的格律特点如下:
1.押韵方式:采用双韵,即每两句为一个韵脚,共有两个韵脚。
第一句与第二句押韵,第三句与第四句押韵。
2.平仄要求:忆秦娥要求平仄相间。
每个句子中,平声与仄声的字数要相等。
一般来说,第一句和第三句为平声,第二句和第四句为仄声。
3.词的字数与句式:忆秦娥每句字数为七个,四句为一个完整的词意单元。
词的句式为“二二三”式,即前两句为二言,第三句为三言。
忆秦娥的代表作品有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词句和
意境深远而脍炙人口,成为了古典文学的瑰宝。
要创作一首符合忆秦娥格律的词,首先要熟悉并掌握上述的押韵方式、平仄要求和字数句式。
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前人的作品,充分运用古典文学的传统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同时,也要注重在保持格律的基础上,力求词句的优美、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总之,忆秦娥作为一种古典词牌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