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 长沙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①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倩中显志的特点。
②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重点及难点:①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
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点拨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代有才学之士、有抱负之士,一旦登上高处跳望远方,必定生出很多感叹。
曹操登上碣石山,大发诗兴,写下《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表现出诗人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怀。
陈子品在幽州台上吟诵“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感叹宇宙之寥廓,人生之苦短,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愁苦之情。
那么,毛泽东重游橘子洲头又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板书:题目、作者)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杰出的文学家。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四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衣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二、诵读鉴赏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
播放范读录音磁带,看大屏幕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三、赏析课文上阙:请问:上阙描写了几幅图?请概述。
PPT展示明确:独立寒江图、湘江秋景图(先分析诗句,再导出每幅画的名称)1、鉴赏第一句: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起句“独立”二字破空而来,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
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因素。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7篇】教案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案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这次帅气的为您整理了7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2、背诵全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笔下的秋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笔下清静无为的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笔下秋天。
那么,大家心中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该不会只有一个秋──中秋吧!大家的秋暂时不谈,欣赏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给我们描绘的秋天后,也许你们心中的秋天会更美。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
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
初中我们学习了《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长沙》。
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中国,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二、背景介绍这首次作与1925年,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
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
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完成,成为了党内外斗争的焦点。
这年深秋,毛泽东来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三、诵读鉴赏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⑴ 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⑴ 生齐读,熟悉内容。
部编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品味诗歌语言的表现力,体会诗的宏阔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反复运用进而掌握朗读的方法,自由发挥想象并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开阔博大的心胸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联想、想象体会并把握诗歌形象,理解诗的意境。
2、难点:体会诗中所运用的情景关系并掌握一般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请同学们跟我来一次穿越,(多媒体播放抗战时期中国国内的片段,炮火连天,山河破碎;然后画面转入一座山顶,其下可见河流树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此刻你就站在山顶,秋日的天空显得无比辽阔、高远,远处有一只雄鹰在展翅飞翔,漫山火红的树林,山下是滚滚而去的长河,河面千帆相竞……而你就站在山巅,你会有何感想?请学生畅谈,教师稍作评价并总结。
现在我们回到课本,通过一首词,走进1925年的那个秋天,看看毛泽东在我们刚才所体验的情境中都看到、想到了什么,都生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首词就叫《沁园春长沙》板书2、简要解题(可根据学生情况简化)词,因句式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称为诗的一种别体,有人将它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或称词调,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作者按照不同的规格去写,又叫做“填词”。
词按字数多少,分小令、中调、长调。
《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阙,也叫双调。
本课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二、听读全诗1、布置思考题:①词中表现了哪些主要景物?其典型特征是什么?②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2、播放配乐朗诵,注意字词读音,感受词中所抒情感。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8篇)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博大胸襟和慷慨豪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读一首诗:《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你知道本是谁所作吗?毛泽东。
看看毛泽东的情怀,想想我们现在考进华理大附中(许多人一副落丧的样子)的心态吧,我们不一定都具备毛泽东那样的领袖气质,但至少要自信啊!顺便再看一首毛泽东的诗:《立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引入到《沁园春·长沙》。
二、齐读全词。
正音。
三、了解大致背景。
四、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诵读欣赏①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听朗读录音。
②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表明地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独”“立”“洲”。
关键词句:上片“看”字、下片“忆”字。
“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
有表现力的词句:上片“万”“遍”“漫”“争”“击”“翔”。
下片“挥斥”“指点”“激扬”“粪土”等。
2、整体感知思考:本词描述了几幅画面?试根据内容给各幅画拟出小标题。
讨论、明确: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160;湘江霜天图峥嵘岁月图#160;中流击水图五、再诵诗歌,品味鉴赏1、写壮景,抒豪情①独立寒秋图:注意“独”字。
②湘江秋景图:抓住“看”字。
注意视角、用词、手法。
品味明确:远眺:万山红遍#160;#160;#160;层林尽染#160;#160;(静)近观:漫江碧透#160;#160;#160;百舸争流#160;#160;(静、动)仰视:鹰击长空#160;#160;(动)俯瞰:鱼翔浅底#160;#160;(动)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小结:远近结合,总分有序,动静交错,红绿辉映,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高中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毛泽东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掌握词的相关知识,理解本词中的重要词语和意象。
(2)反复诵读本词,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3)赏析词中的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学习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本词,提高学生的诗词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毛泽东在青年时期的壮志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体会中国现代诗词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诵读并背诵本词,积累诗词词汇和表达技巧。
(2)理解本词的思想内容,赏析词中的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体会毛泽东在词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和宏大抱负。
三、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加深对本词的理解。
2.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维能力。
4. 赏析感悟法:引导学生赏析词中的语言、意象和写作手法,感悟毛泽东的革命情怀。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革命历史的视频或展示一些与革命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革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及文学成就,引出本词《沁园春•长沙》。
2. 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1)毛泽东,字润之,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他的文学成就也很高,诗词作品具有宏大的气势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2)《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离开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沁园春·长沙》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教材分析】《沁园春·长沙》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
单元要求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尝试写作诗歌。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写于1925年,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作品,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不少诗词,对词这一文体并不陌生,初步掌握了诗词的阅读方法,但本首词意象活泼灵动、意境丰盈深邃,炼字巧妙,学生体会起来较难,需要反复诵读体会。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伟人,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其经历并不陌生,但学生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稍显困难,这需要教师结合词的写作背景来带领学生体会。
【教学目标】1.了解写作背景;积累字词和词的文学常识;2.把握词中的景物特点和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手法;3.品味词炼字选词的精妙;4.体会作者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词中的景物特点和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手法;2.品味词炼字选词的精妙。
【教学方法】探究法、朗读法、讲授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世纪的中国出现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毛泽东同志的一首词——《沁园春·雪》,追寻伟人的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板书: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同志是我国的开国领袖,同学们对他了解吗?(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毛泽东的了解)明确: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1.沁园春·长沙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领悟词壮美、开阔的意境;2、品味赏析,理解借景抒情的特点;3、感受作者远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析上阕,理解借景抒情的特点。
2、难点:领悟词壮美、开阔的意境。
教学设想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讲授1、抓住关键词,从顺序、视角等方面赏析上阕,突破重点。
2、指导反复诵读,体会词的意境,解决难点。
教学时数 1教时。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的确如此,我们从一些诗词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
《咏蛙》《立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
让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它的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二、简介词的知识1.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一种特殊体裁,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的,后来慢慢发展,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
2.词有许多调子,每调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沁园春”则为词牌名。
由于配合不同的乐曲歌唱,每调的句数,每句的字数,以及用韵的位置,字声的平仄都有一定格式。
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因此又称之为长短句。
3.不同的词牌规定的各种词调和词体都有一定的字数、句数、格律。
部编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1. 把握景物特征,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2. 领略青年毛泽东的情怀,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重点:1. 把握景物的特征,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2. 了解时代背景,理解青年毛泽东的人生抱负。
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想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同一词牌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两首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较为一致,基于此学习背景,当重点分析意象的选择与思想感情的关系,接触词的写作中景物描写的相关知识。
在高一新生走向成年之际,借助本文的学习,引导他们明白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于“中国梦”的意义。
●教学资源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 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1913年至1918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
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人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会。
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学校任教。
“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
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
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人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25年春,他回湖南指导农民运动。
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 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写成这首境界开阔、气势恢弘的不朽诗篇。
(《毛泽东诗词鉴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版)●教学设计●课堂反馈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峥嵘谈笑风生间.或(jiàn)挥斥.方遒(chì)B. 针灸仗义直言蹙.额(chù)风华正茂.(mòo)C. 蹂躏再接再励檄.文(xí)百舸.争流(gě)D.垫付浪遏飞舟寥廓.(kuò)乳臭.未干(chòu)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品尝诗歌语言的表现力,领会诗的宏阔境界和抒怀主人公的形象,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频频运用从而掌握朗诵的方法,自由发挥想象并合作研究。
教课重难点1、重点:运用联想、想象领会并掌握诗歌形象,理解诗的境界。
2、难点:领会诗中所运用的情形关系并掌握一般诗歌的鉴赏方法。
朗诵法、联想法、合作研究法教课时间两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正式上课以前,我想先请同学们跟我来一次穿越, ( 多媒体播放抗战期间中国国内的片段,炮火连天,河山破裂 ; 而后画面转入一座山顶,其下可见河流树木 )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此刻你就站在山顶,秋天的天空显得非常辽阔、高远,远处有一只雄鹰在展翅翱翔,漫山火红的树林,山下是滔滔而去的长河,河面千帆相竞而你就站在山颠,你会有何感想?请学生畅聊,教师稍作评论并总结。
此刻我们回到课本,经过一首词,走进 1925 年的那个秋季,看看毛泽东在我们方才所体验的情境中都看到、想到了什么,都生发出了如何的感触。
这首词就叫《沁园春长沙》板书2、简要解题 ( 可依据学生状况简化 )词,因句式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最先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以后渐渐跟音乐分别,称为诗的一种别体,有人将它称为“诗余”。
词有词牌,或称词调,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一样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一样的规格。
作者依据不一样的规格去写,又叫做“填词”。
词按字数多少,分小令、中调、长调。
《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阙,也叫双调。
本课的“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沁园春 : 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 , 以后被外威窦宪仗势争夺 , 有人作诗咏其事 , 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二、听读全诗1、部署思虑题:①词中表现了哪些主要光景?其典型特色是什么 ?②词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3、请学生读,注意节奏、停留,控制语调、重音,其余学生评论,教师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