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4节 配位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869.00 KB
- 文档页数:21
无机化学《配位平衡》教案[ 教学要求]1 .掌握配位平衡,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配合物的有关计算:能应用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计算配离子的稳定性。
3 .了解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及与其它平衡的关系。
[ 教学重点]1 .配位平衡,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的概念和意义。
2 .配合物的有关计算。
3 .影响配位平衡的因素。
[ 教学难点]配合物的有关计算。
[ 教学时数] 4 学时[ 主要内容]1 .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的概念。
2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及其计算。
3 .配离子在溶液中的稳定性,配合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配合物之间的转化,配合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 教学内容]12-1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在应用或研究配合物时,首先注意的是它的稳定性,稳定性这一词含义较广。
配合物受热是否容易分解,这是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在溶液中配合物是否易电离出它的组份——中心离子和配位体,这是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此外配合物的稳定性还包括是否容易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这就是配合物的氧化还原稳定性,但应用最广的是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也是我们这节讨论的内容。
12-1-1 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在讲解配离子的稳定常数之前,我们先观察和分析一个实验。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Cu(NH3)4]SO4溶液。
在第一个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氢氢化钠溶液,并无Cu(OH)2生成,在第个二杯中加入少量的Na2S 溶液,则生成黑色CuS 沉淀。
这说明[Cu(NH3)4]2+离子可以微弱地解离出极少量的Cu2+离子和NH3分子。
[Cu(NH3)4] 2+ =Cu 2+ +4NH 3配离子在溶掖中的离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相似,因此,也可以写出配离子的离解平衡常数:K=[ Cu2+ ][NH3]4 /[Cu(NH3)42+ ]这个常数越大表示[Cu(NH3)4] 2+配离子越易离解,即配离子越不稳定。
所以这个常数K 称为[Cu(NH3)4] 2+ 配离子的不稳定常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编码:(不确定的可暂空置不写)(宋体,小四号,一级标题以下的内容字体要求相同)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08/6先修课程:中学化学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开课系(部)或教研室:理工系二、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一门基础课程。
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两大基础课之优势和特点于一身。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四大平衡及四大滴定分析方法和实际应用,熟悉仪器分析测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了解元素化学的性质与应用,并且能熟练运用基本原理,结合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目标。
并为后续课程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学科学习打好基础。
三、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践,为发展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奠定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检验知识、技能及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认真细致操作的工作态度,树立高度责任意识。
在理论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学习并掌握物质结构基础理论知识;2、学习并掌握化学检验的标准、安全知识、仪器设备、工作程序、分析步骤、检验方法、误差与数据处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及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各行业从事检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其目的是为后续各章知识的学习以及将来上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四大平衡基本原理及四大滴定分析方法(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及其相应的滴定分析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化学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规范的操作技能。
4、掌握重量分析法的分析过程、要求、影响沉淀纯度及溶解度的因素、结果计算等内容;5、学习并理解元素化学性质,6、明确无机及分析化学在职业岗位中的任务和作用。
大学化学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3、新大学化学(第二版)4、大学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5、化学功能材料概论——高等学校教材6、新编普通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7、大学基础化学/高等学校教材8、大学化学9、大学化学10、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11、大学化学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12、大学化学13、化学实验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4、大学化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15、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高等学校教材16、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7、大学基础化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18、新大学化学19、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册20、普通化学(英文版)21、近代高分子科学22、绿色化学与环境23、普通化学简明教程24、大学化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金继红主编•丛书名:•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597221•出版时间:2007-1-1•版次:1•印次:1•页数:403•字数:679000•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开本:16开•定价:39 元当当价:30.6 元折扣:78折节省:8.40元钻石vip价:30.60 元••共有顾客评论0条内容提要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中学化学的衔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概念阐述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本书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酸碱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基础(含氧化—还原滴定)、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含配位滴定)、单质和无机化合物、表面与胶体、环境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对化学要求较多的材料、地质、能源、环境、冶金、海洋等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使用。